❶ 先發展經濟還是先保護環境
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關系,是環境與發展的核心問題。講述環境與經濟的關系的發展歷史,並非要求學生記憶,目的在於通過這樣的過程,使學生明白科學的發展,需要不斷地努力,繼承、批判和創新。同時,要使學生具有一個全面的和深刻的認識,必然來自一個過程。
就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關系而言,以下結論可能是最終的目標:
1 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是經濟發展的基礎和條件。
2 經濟發展對於環境的改變是不可避免的。
3 人類活動、包括經濟對於環境的改變,必將反過來影響到經濟發展和人類本身。
4 明白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這一核心問題的解決,首先需要正確認識環境與發展的關系、以便於理解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必然性,理解我國在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方面的態度和政策。
5 保護環境並非要使環境恢復到完全天然的狀態,而是要將經濟發展對環境的改變,保持在環境可以承受的限度內。
將這些結論性的知識簡單地提供給學生是容易的,但是要將這些結論性的知識及其所包涵的思想、意識變成學生自己頭腦中具有深刻印象的知識積累,並且對學生的發展產生深刻影響,則是需要教師認真思考和精心設計。
探究性的獲取知識的方式,已經被證明是一種全面素質培養和知識積累的非常有效的途徑。以下關於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關系的探討,力圖通過一種循序漸進的方法,通過一個過程,來探究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關系。
回頁首
一、發達國家的噩夢
18世紀初的工業革命,大大推動了人類社會的生產力水平,使人類進入了機器大生產的工業時代。到上世紀70年代,資本主義國家科技和商品經濟都得到了巨大的發展,人類征服了海洋,大規模地開采礦產、石油、砍伐森林、開墾草原。200多年的工業革命,人類社會的發展超過了以往幾千年的農業歷史時期。世界主要的資本主義國家美國、英國、法國、日本等,經濟都獲得了高速巨大的發展。
然而,工業時代人類因為不合理地開發自然資源和大規模地污染環境所付出的代價也是前所未有的。 大量地污染物排放,最終以各種形式給人類的生命和財產帶來嚴重的危害。能源危機和各種環境公害事件出現在人們面前,影響深遠。尤其是公害事件,更是令人觸目驚心!
在日本,1953年—1961年,在九州南部熊本縣的水俁鎮,因化肥廠排放的有毒廢水進入海灣,通過食物鏈的富集和傳遞,最終使人體受害,由於食用了含甲基苯的水產品,使人體的神經系統受到侵害,數千人得了這種怪病,在長期病痛的折磨中煎熬 。
幾乎同一時期,日本還曾發生過骨痛病事件、四日哮喘事件、米糠油事件。其他國家也都深受環境公害的折磨。
❷ 「先保護環境後發展經濟」這句話對嗎
先發展再保護環境和先保護環境再發展都是不對的~應該是探尋可持續發展的道路,盡量做到清潔生產,做到從源頭減少污染,實現生產過程內循環,才是人類發展之道。
❸ (辯論會)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哪個先(我是經濟發展先)
發展是硬復道理。我們不能因為制以保護環境為由在發展經濟問題上畏縮不前。出路還在於發展經濟。要加強環境保護意識,開動腦筋。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並不是必然矛盾。相反,發展經濟應該促進環境保護。廣泛多發展科技水平高,無公害的綠色工業。經濟發展了,國家富強了,生產力發展水平提高了,人們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會進一步得到加強。人們不但有能力保護環境,還可以改造環境。將沙漠改造成良田。發展經濟是保護環境的出... 如果一味的保護環境,經濟得不到發展,那更多的問題也會發生,包括環境問題啊
❹ 是優先保護環境,還是優先發展經濟,國家政策是怎麼表述的
國家的基本原則 --持續發展,重視協調的原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在推進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重視解決人口、資源和環境問題,堅持經濟、社會與生態環境的持續協調發展。 --科教興國,不斷創新的原則。充分發揮科技作為第一生產力和教育的先導性、全局性和基礎性作用,加快科技創新步伐,大力發展各類教育,促進可持續發展戰略與科教興國戰略的緊密結合。 --政府調控,市場調節的原則。充分發揮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和公眾四方面的積極性,政府要加大投入,強化監管,發揮主導作用,提供良好的政策環境和公共服務,充分運用市場機制,調動企業、社會組織和公眾參與可持續發展。 --積極參與,廣泛合作的原則。加強對外開放與國際合作,參與經濟全球化,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和兩種資源,在更大空間范圍內推進可持續發展。 --重點突破,全面推進的原則。統籌規劃,突出重點,分步實施;集中人力、物力和財力,選擇重點領域和重點區域,進行突破,在此基礎上,全面推進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
❺ 經濟發展優先 與 環境保護優先
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關系,是環境與發展的核心問題。講述環境與經濟的關系的發展歷史,並非要求學生記憶,目的在於通過這樣的過程,使學生明白科學的發展,需要不斷地努力,繼承、批判和創新。同時,要使學生具有一個全面的和深刻的認識,必然來自一個過程。 就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關系而言,以下結論可能是最終的目標:
1 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是經濟發展的基礎和條件。
2 經濟發展對於環境的改變是不可避免的。
3 人類活動、包括經濟對於環境的改變,必將反過來影響到經濟發展和人類本身。
4 明白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這一核心問題的解決,首先需要正確認識環境與發展的關系、以便於理解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必然性,理解我國在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方面的態度和政策。
5 保護環境並非睜頌要使環境恢復到完全天然的狀態,而是要將經濟發展對環境的改變,保持在環境可以承受的限度內。
但是我個人比較偏向於環境保護優先。現今的發展經驗已經證明,先經濟後環境的發展模式,是十分低效率的,我們以環境破壞換來的經濟發展,是不平衡的發展,低端的發展。一個不爭的事實是,中國製造一個1美元的玩具出口國外,排放污水污染本國環境,我們還要拿出100美元的費用來治理亮並。環境破壞所造成的損失是遠大於我們經濟發展所得到的GDP的。
發展固然重要,但是決不能以犧牲環境保護為代價,更不能犧牲人民群眾敬早跡的生命健康,我國的經濟發展模式應該更加註重生態方面的內容。
片面過度的發展經濟不重視環境的保護,就會導致一系列環境事件的發生。例如:1952英國倫敦的煙霧事件,由於工廠大量排放廢氣,導致在兩個月內有8000多人相繼死亡;又例如美國上世紀70年代的嚴重的環境污染,導致大量平民患上畸形疾病。相應在日本,上世紀五十年代,由於過度發展工業導致污染嚴重,有機汞直接排入河水中,引發水俁病,導致大量平民死亡。這些血的案例,都在警示我們。
現今的我們,每天面對著霧霾,酸雨,光化學煙霧、水污染等等,又是否在走這些發達國家的老路呢?
根據《環境保護法》也知道,環境法中明確規定了「保護優先」的原則,前幾日,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剛剛閉幕,此次全會更是又一次著重提到,要加大生態環境的建設。還人民群眾一個青山綠水,鳥語花香的生活環境。也就是說,當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產生不可調和矛盾的時候,發生沖突的時候,要把環境放在優先的地位,寧可犧牲一些經濟發展也要保護環境。
良好的生態環境往往還能促進經濟的又好又快發展。良好的生態環境,它首先滿足了人民群眾對於良好生態環境的要求,同時還可以促進相應旅遊服務行業的興起,以及一些低端產業的升級轉型。
❻ 先保護環境還是先發展經濟
我國現在已經提出構建環境友好型社會,也就是說,發展經濟和保護環境兩手抓,同時進行
❼ (辯論題)先發展經濟後保護環境還是先保護環境後發展經濟
重工業不可能沒污染,既然有污染就不可能徹底清除,只能盡力的去減少和淡化污染,所以說平行發展其實就是重工業+盡量減少污=環保!
說明經濟發展對環境污染程度的影響,也就是說,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環境狀況先是惡化而後得到逐步改善。對這種關系的理論解釋主要是圍繞三個方面展開的:經濟規模效應(scale effect)與結構效應(structure effect)、環境服務 的需求與收入的關系和政府對環境污染的政策與規制。
隨著人均收入的增長,經濟規模變得越來越大。正如Grossman (1995)所說的,對於一個發展中的經濟,需要更多的資源投入。而產出的提高意味著廢棄物的增加和經濟活動副產品――廢氣排放量的增長,從而使得環境的質量水平下降。這就是所謂的規模效應。不難發現,規模效應是收入的單調遞增函數。同時,經濟的發展也使其經濟結構產生了變化。Panayotou (1993)指出,當一國經濟從以農耕為主向以工業為主轉變時,環境污染的程度將加深,因為,伴隨著工業化的加快,越來越多的資源被開發利用,資源消耗速率開始超過資源的再生速率,產生的廢棄物數量大幅增加,從而使環境的質量水平下降;而當經濟發展到更高的水平,產業結構進一步升級,從能源密集型為主的重工業向服務業和技術密集型產業轉移時,環境污染減少,這就是結構變化對環境所產生的效應。實際上,結構效應暗含著技術效應。產業結構的升級需要有技術的支持,而技術進步使得原先那些污染嚴重的技術為較清潔技術所替代,從而改善了環境的質量。正是因為規模效應與技術效應二者之間的權衡,才使得在第一次產業結構升級時,環境污染加深,而在第二次產業結構升級時,環境污染減輕,從而使環境與經濟發展的關系呈倒「U」形曲線。
另外一種理論解釋是從人們對環境服務的消費傾向展開的。在經濟發展初期,對於那些正處於脫貧階段或者說是經濟起飛階段的國家,人均收入水平較低,其關注的焦點是如何擺脫貧困和獲得快速的經濟增長,再加上初期的環境污染程度較輕,人們對環境服務的需求較低,從而忽視了對環境的保護,導致環境狀況開始惡化。可以說,此時,環境服務對他們來說是奢侈品。隨著國民收入的提高,產業結構發生了變化,人們的消費結構也隨之產生變化。此時,環境服務成為正常品,人們對環境質量的需求增加了,於是人們開始關注對環境的保護問題,環境惡化的現象逐步減緩乃至消失(Panayotou, 2003)。
再有一種理論解釋是從政府對環境所實施的政策和規制手段來闡述的。在經濟發展初期,由於國民收入低,政府的財政收入有限,而且整個社會的環境意識還很薄弱,因此,政府對環境污染的控制力較差,環境受污染的狀況隨著經濟的增長而惡化(由於上述規模效應與結構效應)。但是,當國民經濟發展到一定水平後,隨著政府財力的增強和管理能力的加強,一系列環境法規的出台與執行,環境污染的程度逐漸降低。若單就政府對環境污染的治理能力而言,環境污染與收入水平的關系是單調遞減關系(有人稱之為消除效應,abatement effect)。
為此,有人將收入對環境的影響分解為三種效應,即規模效應、結構效應和消除效應.
阿の亮 2008-04-24 14:42
❽ 高手幫忙!環境保護優先於經濟發展
以2008年北京奧運會為契機緊緊圍繞」新北京、新奧運」的戰略目標.堅持把環境保護放在突出的位置.不斷加強組織領導.採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全面落實市政府各階段控制大氣污染措施任務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綜合整治加強環境監管和宣傳工作,完成了市政府下達的各項環境保護工作任務,取得了顯著成績,石景山區政府多次獲得北京市環境保護委員會的表彰。在冶金、電力行業耗煤量逐年增加的情況下全區各種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明顯減少.其中2006年二氧化硫排放量l:L2000年削減19%。大氣環境質量明顯改善,二氧化硫、可吸入顆粒物和降塵量年日均濃度分~Ul:P_,2000 年降低27.5%、9%和8%大氣環境質量二級和好於二級的天數從2000年的1 22天增加到200天以上.平均每年增加15天。水資源消耗顯著減少.2006年全區工業廢水排放量571.0萬噸,I:P_,2000年減少5612.6萬噸,削減率超過90%:年新鮮用水量由2000年的13631.2萬噸減至2006......
❾ 是先發展經濟還是先保護環境
環境是有限的,經濟發展是無限的,如果單純的發展經濟,破壞環境的話我們版的家園將不保了。所以一權般人都知道先保護好環境,保證自己有干凈的空氣,水,糧食蔬菜之類的最基本的供給,發展經濟才是可持續的穩定的,而且是健康的發展。
❿ 應該優先發展經濟還是優先保護環境
問LZ一個問題:優先保護環境與優先發展經濟中的「優先」,你們認為是一個先後順序呢,還是發生沖突的時候選擇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