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農經濟對當時社會經濟產生的影響
1.小農經濟長期存在的原因:
小農經濟是秦朝以後在出現的(秦朝以前是奴隸社會,秦朝以後是封建社會),當時井田制瓦解,商鞅提出土地私有制,小農經濟出現.
長期存在是因為中國封建社會生產力的低下,生產活動有剩餘價值或說剩餘價值積累不夠,而且小農經濟是當時適應了生產力的需要的一種生產方式,這就是生產力決定生產方式.
2.到了封建社會後期,如明朝,由於商品經濟的發展,出現僱傭關系,資本主義萌芽,但由於小農經濟是維護封建統治的根基,所以當時實行"重農抑商"(其實一直都有的)
如果你想知道為什麼要重農抑商,我可以告訴你是因為封建統治者知道商人一有錢之後就會有形成一種勢力,(如資產階級),不利於統治,所以要加以打擊.
2.封建文化影響,封建統治的思想根基是以孔子為主的儒家學說,早在西漢就儒家學說出現了"君權神授"人們思想得不到解放,就缺少了發展資本主義的必要條件
其實總的來說是維護封建統治.
影響是封建社會前期中國農耕經濟高度發達(樓下不要亂說,這個時候是優勢,什麼落後?),農耕經濟高度發達,農作物商品化,促進了在明朝時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
但,我國封建社會的經濟基礎是小農經濟,同時小農(也就是自耕農)是國家賦稅徭役的主要承擔者,所以導致了近代封建勢力強大,以至於資本主義發展難以起步,准確點說是阻礙了近代中國邁向資本主義的腳步。
2. 中國農耕經濟對中國古代農業文明產生的影響
(一)復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制奠定在中國古代的農耕經濟的基礎上古代中國取得了農耕文明(包括發達的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輝煌。
(二)隨著歷史的發展,西方國家工業文明興起,而中國在明清以後,雖然農耕經濟高度發展,但因封建制度的保守與封閉嚴重阻礙了新經濟因素,造成中國經濟遲滯,中國農耕文明逐漸落後世界發展潮流。到近代中國農耕文明受到工業文明的沖擊,造成了落後挨打局面。
3. 11.古代農耕經濟的多元化結構對社會經濟有何影響
中國古代農耕經濟的多元化結構,造就了中國傳統文化兼收並蓄的包容性特點。
4. 農耕經濟帶來的負面影響在我們身上的體現
(一)中國古代傳統的「重農抑商」思想的影響
歷史上的「重農抑商」政策及思想,實際上主要是重視種植業(包括桑、麻、棉等)的發展,進而形成了「耕織結合」的農耕文化。中國歷代王朝一貫奉行的重農抑商政策,是從東周時期開始的。所謂的「重農抑商」政策,其本質實際上是「農本」思想,因為歷代統治者所採取的「抑商」措施主要是為了「重農」,即「重農」是「重農抑商」思想的核心和最終目的。重農實際上不僅是一個經濟問題,對於歷代封建統治者來說,更是一個涉及國家的長治久安的政治問題。因此,許多古代思想家都是從富國強兵的角度來談論重農思想的:「上不好本事則末產不禁,末產不禁則民緩於時事而輕地利,輕地利而求田野之辟、倉稟之實,不可得也。」[8]「凡為國之急,必先禁末作文巧,末作文巧禁則民無所游食,民無所游食則必農,民事農則田墾,田墾則多粟,粟多則國富。國富者兵強,兵強者戰勝,戰勝者地廣。是以先王知眾民、強兵、廣地、富國之必生於粟也。」[9]所以,古代所謂的「農本」思想或「重農抑商」思想實際上主要是重視單一的種植業。
歷史上的重農抑商政策對農耕經濟與游牧經濟之間的關系發展,產生了以下幾個方面的消極影響:第一,使得農耕經濟地區的畜牧業生產受到了遏制,農耕經濟實際上變成了幾乎單一的種植業經濟,少量的畜牧業也僅僅是一種家庭副業,即「雞豚狗彘之畜」。[10]同時中國古代的官辦畜牧業主要是養馬業,目的是為了對付善於騎術的游牧民族的侵擾;第二,形成了具有濃厚東方色彩的「耕織結合」的農耕經濟模式,從而在解決「吃飯」問題的同時,也在根本上解決了眾多農業人口的「穿衣」問題。這樣農耕民族以桑、麻、棉等為紡織原料,並不大量地需要游牧民族畜產品中的皮毛;第三,抑商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游牧民族和農耕民族之間正常的經濟交流,因而也在二者之間建立起了各種非正常的商品貿易交流形式:貢賜、官方互市以及戰爭和掠奪。這種狀況反過來又加劇了歷史上農耕民族與游牧民族之間的對壘和隔閡。第四,重農抑商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並不完全反對農耕民族發展畜牧業,而且在歷史上,農耕地區的畜牧業仍然有很大的發展,除了主要發展養豬和家禽等之外,也發展了一定規模的養羊業。但是問題的關鍵在於如何看待農耕地區的畜牧業對整個經濟的地位問題。在古代中國,農耕地區的畜牧業(主要指對於草食性動物的飼養或放養),基本上是一種相對於種植業的「副業」,而非所謂的「主業」即種植業,這樣也就不能引起足夠的重視。
(二)中國古代農耕文化中特有的以中原為「中心」的思想
歷史上的中國是一個狹義的概念,主要是指古代中國的中原地區。由於在中國歷史的早期,中原地區是整個農耕民族的經濟中心、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相對於周邊地區,在各方面都處於發達、先進的優勢地位,因此,也就產生了以中原和周邊相對立的思想觀念:中原為本,周邊為末,中原代表先進、文明,而周邊則成為落後、愚昧和野蠻的同義詞。在這種觀念的基礎上進一步產生了以中原為內,而以周邊為外,逐步將中原農耕民族、農耕文化與周邊的游牧民族、游牧文化相互區別開來的思想意識。中原是文明、「禮儀之邦」,是屬於華夏;周邊則是「蠻荒」之地,屬於「四夷」。後來所形成的內地與漢族、邊疆與少數民族的觀念,實際上仍然是中原與周邊「對立論」或中原「中心論」的某種思想遺留。
中國歷史上的這種思想觀念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農耕經濟與游牧經濟之間的相互融合。使得這兩種經濟文化類型之間的差異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沒有能夠形成有效的經濟利益等方面的互補關系。特別是農耕民族與游牧民族的界限始終存在,而且有不斷強化的趨勢:這就是長城的修築並賦予長城以特殊的文化內涵。當然,盡管在兩種經濟類型間缺乏有效的融合,但是,歷史上游牧文化與農耕文化之間融合的現象卻很多。
在我們身上就是小農意識濃厚,滿足個人溫飽,在一小塊地上自耕自作,無約束、無協作、無交換而長期形成的一種思想觀念和行為習慣。心理素質上表現為求穩、怕變、盲目和狂熱,從而形成很大的保守性,本能的排斥變革,缺乏主動進取精神;在價值觀念上,自然經濟使得人們形成以自足、患得患失、平均主義為特點的觀念體系;在思維方式上自然經濟的規模狹小導致人們的活動范圍狹窄和認識水平低下,從而決定了人們的思想方式的經驗性、直觀性和不系統性。
5. 以農耕經濟為主體的中國古代經濟背景,對我國傳統文化有何影響
你能跟姐姐為主體的中國古代經濟背景任務,我覺得傳統文化有哪些影響?因為這版個重做這個農耕經濟為主體所權以導致了古代帝王有這個封建思想呃重農抑商的政策因為這個重做這個農耕經濟為主體,所以導致了古代帝王有這個封建思想,呃,重農抑商的政策就由此開始了,中國的商業開始被抑制資本主義萌芽也是到了青銅清代後期啊,中後期開始萌芽。就由此開始了中國的商業開始被抑制資本主義萌芽也是到了青銅清代後期啊中後期開始
6. 農耕經濟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1)農耕經濟具有持續性。農耕經濟的持續性造就了中國文化的持續性。傳統農業的持續發展保證了中華文明的綿延不斷,使其具有極大的承受力、癒合力和凝聚力。自古以來,中國文化歷經戰亂與穩定的周期性運動,王朝的興衰更替,短期的國家分裂,游牧民族的侵擾與入主中原,然而,中國的農耕經濟依然向前發展,中國文明亦未中斷。短期的戰亂與分裂,更增進了中國文化的堅韌性與向心力。中國文化伴隨著農耕經濟的長期延續而源遠流長,並且歷經動亂與分裂的洗禮而不斷得到充實升華,這種文化傳統是任何外來勢力所無法割斷的。
(2)農耕經濟具有多元結構。農耕經濟的多元成分結構造就了中國文化兼收並蓄的包容性格。春秋戰國是中國農耕經濟的重要轉型時期,也是中國文化界百家爭鳴的興盛時期,諸子百家取長補短,鍛煉自己的學說。到秦漢,儒道合流,總會百家,吃屎戰國文化走向高潮。戰國幅員遼闊,各地自然條件千差萬別,這會政治文化諸多方面發展水平也有差異,英雌,戰國文化又形成了不同區域文化結構。中國文化不僅善於包容百家學說和不同地區的文化精華而日臻博大,而且還長期吸收周邊少數民族和外域的文化的優秀文明,使之交相輝映,增添異彩。及即使對外域的文化,中華民族最終亦能敞開其博大的胸懷,揚棄吸收。這種文化開放心態,正是中國文化有容乃大的包容性格的表現。
(3)農耕經濟的早熟。農耕經濟的早熟性造就了中國文化的凝重性。農耕經濟的多元成分結構,促使中國封建社會經濟得到充分的發育,造句了燦爛輝煌的中國古代文化。但是,中國的農耕經濟既早熟而又不成熟,又造就了中國文化的早熟性和凝重的性格。早在先秦,我國已有敬德保民,民為邦本的思想。但這種思想在戰國卻得不到正常的發展,中國科學技術也是如此。中國農耕經濟和中國文化的早熟性,與中國社會的多元結構相互配合,加強了傳統的社會的堅韌性。隨著中國封建社會從前期過渡到後期,中國文化日益顯露出凝重的保守性格。
7. 中國古代農耕經濟對中國傳統文化特點是都有哪幾種特性
農耕經濟對中國傳統文化特徵形成的影響
一
文化一詞,在中國典籍中最初見於西漢,劉向《說苑·指武》:「凡武之興,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後加誅。」晉人束皙《補之詩》:「文化內輯,武功外悠。」南齊王融《曲水詩序》:「設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懷遠。」皆承其義,「文」「武」對舉,文化即取「文治與教化」義。文化原義,在中國先秦時代混同於「文明」、「文學」。《說文解字》:「文,錯畫也。」有三層意義:一是由語言文字象徵符號引申為文物典籍、禮樂制度;二是由倫理導出彩畫、裝飾、人為修養義;三是美善德行之義。而「化」則是配合「文」而取「化成」之義。
對文化的理解,有狹義與廣義之分,狹義者專指文、史、哲,廣義者則包括人類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全部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論其結構,又主要表現在器物、制度、行為、精神四個層面。文化從來都是與社會的經濟緊密聯系的,它由經濟決定,又對經濟有巨大的反作用。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類型特徵、價值取向等受到中國的地理環境、經濟基礎等歷史因素的影響。本文要討論的是中國傳統文化所依託的經濟基礎——農耕經濟對其特徵的形成所產生的影響。
二
中華大地處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疆域遼闊,地理位置優越,氣候溫和,大河大陸型的自然地理生態環境孕育了華夏民族以農耕經濟為主體的經濟生產形態。農業在中國的發展有著極其悠久的歷史和相當遼闊的地域。中國農業發生很早,考古資料證明,在距今四五千年前黃河中下游地域已有相當發達的原始農業,三代時期,農耕業已成為中原華夏民族社會生活資料的主要來源。秦漢以後,大一統的中華帝國更把「重農固本」奉為治國的不易之道。漢晉以後,中國農耕區域向長江中下游和江南地區轉移,中國南方優良的自然氣候條件和生態環境,使農耕經濟進一步顯示出巨大的發展潛力。中國的農業經濟幾千年一直穩定發展沒有中斷過。穩定的農業生產,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產生和發展提供了經濟基礎。中華的農耕文明早就在河流相交的三角地帶黃河中游流域和長江中下游流域形成。在中國佔主導地位的傳統文化,無論是物質的還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農業生產基礎上的,它們形成於農業區,也隨著農業區的擴大而傳播。
三
農耕經濟貫穿於中國傳統文化發展的始終直到近代,中國傳統文化主要特徵的形成與農耕經濟的影響是分不開的。
1.務實精神
長期的農耕生產,形成了中華民族質朴的品格和務實精神。中國文化的重實際而黜玄想的務實精神與農耕經濟中「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生活經驗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中國民眾在農業勞作中領悟到:利不幸至,力不虛擲,說空話無補於事,實心做事必有所獲。這種農人的務實作風也感染了士人。「大人不華,君子務實」是中國賢哲們一向倡導的精神。章太炎在《駁建立孔教議》中說:「國民常性,所察在政事日用,所務在工商耕稼,志盡於有生,語絕於無險。」作為農耕民族的國人從小農業的簡單再生產過程中形成的思維定勢和運思方法是注意切實領會,中華民族被西方人稱為「最善於處理實際事務的」民族。
2.愛好和平,追求和諧
農耕經濟的生產方式主要是勞動力與土地的結合,農耕民族的生活方式是建立在土地這個固定的基礎上,穩定安居是農耕社會發展的前提。這種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形成中國民眾安天樂土的生活情趣。農民希望固守在土地上,起居有定,耕作有時。他們追求安寧和穩定,以「耕讀傳家」自豪,以窮兵黷武為戒。《論語》雲:「善人為邦百年,亦可以勝殘去殺矣。」《墨子》曰:「若使天下兼相愛,國與國不相攻,家與家不相亂,盜賊無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則天下治。」農耕民族反對敵對和沖突。同時,因農業生產常常受天時和地理的影響,因此,古人崇拜自然、崇拜天地,十分重視宇宙自然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特別是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主張天人協調、天人合一。這些都表現出農業社會的民眾愛和平、求和諧的理想。
3.持續性與延續力
生活在東亞大陸上的華夏人及以後的漢人,棲息於由大河灌溉的遼闊而肥沃的原野間,自結束流動性的漁獵生活,很早就從事定居農業。定居農業的優越性誘使他們對於土地產生一種特別執著的感情。他們這樣贊美大地:「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坤厚載物,德合無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對土地的深深眷戀,使漢民族養成一種「故土重遷」的習慣,所謂「鳥飛返故鄉兮,狐死必首丘」。除少數行商走販和從事「宦遊」的士子外,大多數漢人,尤其是農民,終身固著在土地上,「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如果沒有極端嚴重的災荒和戰亂,一般是不願脫離故土的。由於人員少有遷徙,商品生產和流通規模有限,從氏族社會遺留下來的,由血緣家族組合而成的農村鄉社,便世世代代得以保存。這種可變性少的農耕經濟,求延續、重穩定的特徵,影響產生的中國文化就具有較強的持續性和延續力。《易傳》所謂「可久可大」,《老子》所謂「天長地久」,董仲舒所謂「天不變道亦不變」,都是求「久」觀念的典型表述。中國傳統文化的持續性與延續力是十分明顯的,從先秦諸子到漢代經學到唐代義疏到宋明理學,有著一條傳統的橫線延續。
4.多樣性和巨大的包容性
由於中國疆域遼闊,有著各種不同的自然地理區域,因此,在農耕文明日益發展的時候,中國北方的游牧民族也在不斷繁衍生存,農耕民族與游牧民族的長期對壘,促進兩者之間經濟文化互補和民族的融合。一方面北方民族的勇猛善戰、粗獷強勁,富於流動性,善於吸取從遠方帶來的異域文化,成為中原穩健儒雅的農耕文化的補強劑;另一方面農耕民族的先進生產方式、政治制度和文化技術,促進游牧民族社會形態的變化。這一切形成了古代中國不同區域文化格局,如秦晉文化、吳越文化、齊魯文化、楚宋文化,使中國文化具有了多樣化特點。
農耕文明的源遠流長,使中國農耕經濟的發展從縱的方面講始終保留著各個歷史發展階段的經濟成分,從橫的方面講農耕經濟並不僅僅是以農業生產為界限,而是包含著手工業、商業等多方面的經濟成分。從歷史發展看,中國經濟在三代時是原始協作式農業自然經濟,秦漢至明清則為農業與家庭手工業相結合的經濟,至近代始出現農業與工商業並存的經濟形態。中國古代農耕經濟的多元化結構,造就了中國傳統文化兼收並蓄的包容性特點。《易傳·系辭下》提出「天下百慮而一致,同歸而殊途」,如春秋戰國時期的諸子百家、秦漢時期的儒道融合,這些不同派別、不同類型之間思想文化的交相滲透,兼容並包,多樣統一,表現了中國文化「有容乃大」的宏偉氣魄。
5.循環論所顯示的凝重性
中國農業文化成熟較早,農業生產周期和植物從種子到種子周而復始衍化以及四時、四季循環的現象,啟示了中國文化中循環論的思維方式。這種思維方式長期制約著中國人的思想方法。《易傳》中有:「寒往暑來,暑往則寒來。」政治生活中朝代的盛衰更迭,治亂分合的往復交替,所謂「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以及人世間的種種變幻離合,更強化了人們的循環觀念。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剋」的觀念,便是循環論的表現。在循環論思維方式的制約下,農業社會中的人們滿足於維持簡單再生產,缺乏擴大社會再生產的能力,社會運行緩慢遲滯。在這樣的生活環境中人們容易滋生永恆意識,認為時間是悠久的、靜定的,因而往往表現出習故蹈常的慣性,好常惡變,使中國文化顯露出凝重的保守性格。保守的意識形態,導致社會普遍安於現狀,缺乏遠見和開拓精神。
6.以中庸之道為高級哲理
中國傳統文化重和諧與統一,崇尚中庸。「看中和諧,堅持中道,是浸透中華民族文化肌體每一個毛孔的精神。」[3](p.351)中庸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個重要概念。《中庸》說:「喜怒哀樂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著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中庸之道承認對立面的對立、統一,強調用緩和、和諧、適度的方法來解決矛盾。在中國古代,中庸之道可以說是一種調節社會矛盾使之達到中和狀態的高級哲理。它是一種生存智慧,它把無過無不及的庸常之道作為天下的定理、正道,它要求人們凡事要適中、適度,不偏不倚,保持均衡。這種人生智慧,源自農耕經濟的土壤。
7.集權政治與民本思想依存沖突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民本思想與集權政治是相反相成的,這是由中國以農耕經濟為主的特色形成的。中國農業社會比較分散,為抵禦外敵,維持社會安定,就需要君主集權政體,建立統一的、權威巨大的帝國。在中國古代,多數學派的思想家都有程度不同的尊君思想。與集權主義相伴而生的就是民本主義。一個集權政體賴以生存的物質資料,都要由以農民為主體的民眾生產出來。民眾安居樂業,農業宗法社會才能正常運轉,社稷家國才得以保全。一個以農業為生存根基的中國,必然產生尚農、重農的社會共識,統治者要求得社會的安定,首先必須懂得農耕的重要和農人的艱辛,體民恤民。老子的「聖人無常心,以百姓為心」、孔子的「節用愛人,使民以時」、孟子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荀子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以及「仁政」、「王道」學說,都是中國傳統政治中民本思想的反映。集權政治和民本思想兩者是在相互依存、相互沖突的關系中存在的。
參考文獻:
[1]馮天俞.中國文化史斷想[M].武昌: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98.
[2]張岱年,方克立.中國文化概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3]李宗桂.中國文化概論[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88.
參考資料: http://www.jstvu.e.cn/jiaoyan/xuebao/2003-5/pages/nonggeng.htm
8. 農業生產對農耕民族產生了哪些積極影響
農耕經濟對中國傳統文化特徵形成的影響
一
文化一詞,在中國典籍中最初見於西漢,劉向《說苑·指武》:「凡武之興,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後加誅。」晉人束皙《補之詩》:「文化內輯,武功外悠。」南齊王融《曲水詩序》:「設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懷遠。」皆承其義,「文」「武」對舉,文化即取「文治與教化」義。文化原義,在中國先秦時代混同於「文明」、「文學」。《說文解字》:「文,錯畫也。」有三層意義:一是由語言文字象徵符號引申為文物典籍、禮樂制度;二是由倫理導出彩畫、裝飾、人為修養義;三是美善德行之義。而「化」則是配合「文」而取「化成」之義。
對文化的理解,有狹義與廣義之分,狹義者專指文、史、哲,廣義者則包括人類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全部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論其結構,又主要表現在器物、制度、行為、精神四個層面。文化從來都是與社會的經濟緊密聯系的,它由經濟決定,又對經濟有巨大的反作用。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類型特徵、價值取向等受到中國的地理環境、經濟基礎等歷史因素的影響。本文要討論的是中國傳統文化所依託的經濟基礎——農耕經濟對其特徵的形成所產生的影響。
二
中華大地處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疆域遼闊,地理位置優越,氣候溫和,大河大陸型的自然地理生態環境孕育了華夏民族以農耕經濟為主體的經濟生產形態。農業在中國的發展有著極其悠久的歷史和相當遼闊的地域。中國農業發生很早,考古資料證明,在距今四五千年前黃河中下游地域已有相當發達的原始農業,三代時期,農耕業已成為中原華夏民族社會生活資料的主要來源。秦漢以後,大一統的中華帝國更把「重農固本」奉為治國的不易之道。漢晉以後,中國農耕區域向長江中下游和江南地區轉移,中國南方優良的自然氣候條件和生態環境,使農耕經濟進一步顯示出巨大的發展潛力。中國的農業經濟幾千年一直穩定發展沒有中斷過。穩定的農業生產,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產生和發展提供了經濟基礎。中華的農耕文明早就在河流相交的三角地帶黃河中游流域和長江中下游流域形成。在中國佔主導地位的傳統文化,無論是物質的還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農業生產基礎上的,它們形成於農業區,也隨著農業區的擴大而傳播。
三
農耕經濟貫穿於中國傳統文化發展的始終直到近代,中國傳統文化主要特徵的形成與農耕經濟的影響是分不開的。
1.務實精神
長期的農耕生產,形成了中華民族質朴的品格和務實精神。中國文化的重實際而黜玄想的務實精神與農耕經濟中「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生活經驗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中國民眾在農業勞作中領悟到:利不幸至,力不虛擲,說空話無補於事,實心做事必有所獲。這種農人的務實作風也感染了士人。「大人不華,君子務實」是中國賢哲們一向倡導的精神。章太炎在《駁建立孔教議》中說:「國民常性,所察在政事日用,所務在工商耕稼,志盡於有生,語絕於無險。」作為農耕民族的國人從小農業的簡單再生產過程中形成的思維定勢和運思方法是注意切實領會,中華民族被西方人稱為「最善於處理實際事務的」民族。
2.愛好和平,追求和諧
農耕經濟的生產方式主要是勞動力與土地的結合,農耕民族的生活方式是建立在土地這個固定的基礎上,穩定安居是農耕社會發展的前提。這種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形成中國民眾安天樂土的生活情趣。農民希望固守在土地上,起居有定,耕作有時。他們追求安寧和穩定,以「耕讀傳家」自豪,以窮兵黷武為戒。《論語》雲:「善人為邦百年,亦可以勝殘去殺矣。」《墨子》曰:「若使天下兼相愛,國與國不相攻,家與家不相亂,盜賊無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則天下治。」農耕民族反對敵對和沖突。同時,因農業生產常常受天時和地理的影響,因此,古人崇拜自然、崇拜天地,十分重視宇宙自然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特別是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主張天人協調、天人合一。這些都表現出農業社會的民眾愛和平、求和諧的理想。
3.持續性與延續力
生活在東亞大陸上的華夏人及以後的漢人,棲息於由大河灌溉的遼闊而肥沃的原野間,自結束流動性的漁獵生活,很早就從事定居農業。定居農業的優越性誘使他們對於土地產生一種特別執著的感情。他們這樣贊美大地:「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坤厚載物,德合無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對土地的深深眷戀,使漢民族養成一種「故土重遷」的習慣,所謂「鳥飛返故鄉兮,狐死必首丘」。除少數行商走販和從事「宦遊」的士子外,大多數漢人,尤其是農民,終身固著在土地上,「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如果沒有極端嚴重的災荒和戰亂,一般是不願脫離故土的。由於人員少有遷徙,商品生產和流通規模有限,從氏族社會遺留下來的,由血緣家族組合而成的農村鄉社,便世世代代得以保存。這種可變性少的農耕經濟,求延續、重穩定的特徵,影響產生的中國文化就具有較強的持續性和延續力。《易傳》所謂「可久可大」,《老子》所謂「天長地久」,董仲舒所謂「天不變道亦不變」,都是求「久」觀念的典型表述。中國傳統文化的持續性與延續力是十分明顯的,從先秦諸子到漢代經學到唐代義疏到宋明理學,有著一條傳統的橫線延續。
4.多樣性和巨大的包容性
由於中國疆域遼闊,有著各種不同的自然地理區域,因此,在農耕文明日益發展的時候,中國北方的游牧民族也在不斷繁衍生存,農耕民族與游牧民族的長期對壘,促進兩者之間經濟文化互補和民族的融合。一方面北方民族的勇猛善戰、粗獷強勁,富於流動性,善於吸取從遠方帶來的異域文化,成為中原穩健儒雅的農耕文化的補強劑;另一方面農耕民族的先進生產方式、政治制度和文化技術,促進游牧民族社會形態的變化。這一切形成了古代中國不同區域文化格局,如秦晉文化、吳越文化、齊魯文化、楚宋文化,使中國文化具有了多樣化特點。
農耕文明的源遠流長,使中國農耕經濟的發展從縱的方面講始終保留著各個歷史發展階段的經濟成分,從橫的方面講農耕經濟並不僅僅是以農業生產為界限,而是包含著手工業、商業等多方面的經濟成分。從歷史發展看,中國經濟在三代時是原始協作式農業自然經濟,秦漢至明清則為農業與家庭手工業相結合的經濟,至近代始出現農業與工商業並存的經濟形態。中國古代農耕經濟的多元化結構,造就了中國傳統文化兼收並蓄的包容性特點。《易傳·系辭下》提出「天下百慮而一致,同歸而殊途」,如春秋戰國時期的諸子百家、秦漢時期的儒道融合,這些不同派別、不同類型之間思想文化的交相滲透,兼容並包,多樣統一,表現了中國文化「有容乃大」的宏偉氣魄。
5.循環論所顯示的凝重性
中國農業文化成熟較早,農業生產周期和植物從種子到種子周而復始衍化以及四時、四季循環的現象,啟示了中國文化中循環論的思維方式。這種思維方式長期制約著中國人的思想方法。《易傳》中有:「寒往暑來,暑往則寒來。」政治生活中朝代的盛衰更迭,治亂分合的往復交替,所謂「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以及人世間的種種變幻離合,更強化了人們的循環觀念。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剋」的觀念,便是循環論的表現。在循環論思維方式的制約下,農業社會中的人們滿足於維持簡單再生產,缺乏擴大社會再生產的能力,社會運行緩慢遲滯。在這樣的生活環境中人們容易滋生永恆意識,認為時間是悠久的、靜定的,因而往往表現出習故蹈常的慣性,好常惡變,使中國文化顯露出凝重的保守性格。保守的意識形態,導致社會普遍安於現狀,缺乏遠見和開拓精神。
6.以中庸之道為高級哲理
中國傳統文化重和諧與統一,崇尚中庸。「看中和諧,堅持中道,是浸透中華民族文化肌體每一個毛孔的精神。」[3](p.351)中庸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個重要概念。《中庸》說:「喜怒哀樂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著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中庸之道承認對立面的對立、統一,強調用緩和、和諧、適度的方法來解決矛盾。在中國古代,中庸之道可以說是一種調節社會矛盾使之達到中和狀態的高級哲理。它是一種生存智慧,它把無過無不及的庸常之道作為天下的定理、正道,它要求人們凡事要適中、適度,不偏不倚,保持均衡。這種人生智慧,源自農耕經濟的土壤。
7.集權政治與民本思想依存沖突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民本思想與集權政治是相反相成的,這是由中國以農耕經濟為主的特色形成的。中國農業社會比較分散,為抵禦外敵,維持社會安定,就需要君主集權政體,建立統一的、權威巨大的帝國。在中國古代,多數學派的思想家都有程度不同的尊君思想。與集權主義相伴而生的就是民本主義。一個集權政體賴以生存的物質資料,都要由以農民為主體的民眾生產出來。民眾安居樂業,農業宗法社會才能正常運轉,社稷家國才得以保全。一個以農業為生存根基的中國,必然產生尚農、重農的社會共識,統治者要求得社會的安定,首先必須懂得農耕的重要和農人的艱辛,體民恤民。老子的「聖人無常心,以百姓為心」、孔子的「節用愛人,使民以時」、孟子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荀子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以及「仁政」、「王道」學說,都是中國傳統政治中民本思想的反映。集權政治和民本思想兩者是在相互依存、相互沖突的關系中存在的。
9. 分析中國傳統的農耕經濟對民族精神的影響
中華傳統文化應包括:古文、詩、詞、曲、賦、民族音樂、民族戲劇、曲藝、國畫、書法、對聯、燈謎、射覆、酒令、歇後語等;傳統節日(均按農歷)有:正月初一春節(農歷新年)、正月十五元宵節、四月五日清明節、五月五日端午節、七月七七夕節、八月十五中秋節、臘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種民俗等;包括傳統歷法在內的中國古代自然科學以及生活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各地區、各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
中國文化主要可以歸納為三種:1.宗法文化 2.農業文化 3.血緣文化.
這三種文化構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並且隨著歷史的演變它們之間相互滲透作用越來越緊密.例如:在封建社會的大家庭裡面,血緣關系十分重要,特別強調輩分和地位的等級差距,因此十分重視家族家規,它們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比國家的一些制度更具有凝聚力和威信,在魯迅先生的小說里我們常常可以看見宗法文化對封建統治和人們思想產生的影響;我國自古以來直至今日還是一個農業大國,正所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以農業為主的經濟形態必然會產生與之相適應的文化制度.
以四書五經為代表的儒家文化幾千年來影響著人們的思想,因此我認為中國文化最主要的特徵就是儒家文化:強調天人合一,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使人的內在修養和外在的經世治國達到完美的統一.儒家文化的精髓就是平和中正,思無邪!
其次,農耕文化、家族文化、還有一些地域文化之間相互聯系相互滲透,在歷史的漫長演變中逐漸的形成我們中國傳統文化豐富多採的內涵。
另外,站長團上有產品團購,便宜有保證
10. 農耕經濟的多元結構對中國文化包容性的形成有何影響
1、中國傳統自然經濟對中國文化發展的影響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農耕經濟的持續性造就回了中國文化的答延續力,傳統農業的持續發展保證了中華文明的綿延不斷,使其具有極大的承受力、癒合力和凝聚力;二是農耕經濟的多元結構造就了中國文化的包容性,中國文化不僅包容百家學說和不同地區的文化,而且長期吸納周邊少數民族的優秀文明;三是農耕經濟的早熟促進中國文化的凝重性和早熟性。(簡記:延續力 包容力 凝重性) 2、農耕經濟的持續性是中國傳統自然經濟的顯著特點,這種持續性造就了中華文明的綿延不斷和中華文明的極大的承受力、癒合力和凝聚力。3、中國文化的早期定型是造成中國文化的守舊性的重要原因。4、農耕經濟的多元成份結構造就了中國文化兼收並蓄的包容性格。5、中國農耕經濟的既早熟又不成熟,造成了中國文化的早熟性和凝重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