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城市擴展速度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
遙感調查結果表明(表9.1和表9.2),1998年和2001年,浙江省縣級以上城鎮建成區的面積分別為977.85km2和1499.06km2,在三年內擴展了521.21km2,平均年增長速率為15.31%;至2002年底,全省縣級以上城鎮建成區面積總計為1695.27km2,比2001年同期的1499.06km2又擴大了196.21km2,年增長速率為13.09%。與1998年的977.85km2相比,擴大了717.42km2,即在1998~2002年的四年內,全省縣級以上城鎮建成區面積增加了73.37%。
從1998至2001年,全省69個縣級以上城市中建成區面積擴展最多的10個城市依次為杭州市(101.03km2)、寧波市(35.94km2)、台州市(28.75km2)、紹興市(23.88km2)、嘉興市(23.37km2)、溫州市(18.42km2)、義烏市(17.37km2)、金華市(16.65km2)、瑞安市(13.24km2)、東陽市(12.76km2)。建成區面積擴展的年增長速率最高的10個城市依次為玉環縣(43.95%)、桐廬縣(43.67%)、寧海縣(40.10%)、天台縣(35.53%)、安吉縣(35.00%)、永康市(32.65%)、東陽市(32.39%)、德清縣(30.46%)、象山縣(29.94%)、嘉興市(26.71%)。
從2001至2002年,69個縣級以上城鎮中建成區面積擴展最多的10個城市依次為寧波市(21.87km2)、義烏市(14.58km2)、杭州市(12.14km2)、衢州市(11.18km2)、金華市(10.55km2)、嘉興市(8.41km2)、平湖市(6.14km2)、東陽市(5.89km2)、瑞安市(5.72km2)、武義縣(5.70km2)。建成區面積擴展的年增長速率最高的10個城市依次為武義縣(85.83%)、桐鄉市(55.61%)、龍游縣(45.12%)、浦江縣(44.71%)、常山縣(41.20%)、泰順縣(38.35%)、開化縣(38.03%)、衢州市(38.02%)、德清縣(36.40%)、義烏市(36.08%)。
高速發展的經濟是城市空間擴展最主要最直接的動力,城市的空間擴展速度隨著經濟發展的波動而變化。當經濟處於高速發展階段時,帶來實際GDP水平和城市建設投資的增加,促使城市空間加速擴展。與此同時,城市空間的適度和有序擴展又將刺激經濟進一步增長。根據遙感調查獲得的1998~2001年、2001~2002年浙江省69個縣級以上城鎮建成區擴展面積的統計結果及其與同期GDP的對比(見表9.1和表9.2),可以得到以下兩點重要結論:
(1)建成區擴展量較大的杭州市區、寧波市區(包括鄞州區)、台州市區、紹興市區、嘉興市區、溫州市區六個城市,從1998年至2001年的三年中GDP總量佔全省GDP總量的比重由35.4%上升到38.9%,上升了3.5個百分點;從2001年至2002年在全省GDP總量的比重又進一步上升到39.1%,說明四年來全省生產要素向中心城市集聚的趨勢是明顯的。隨著城市建成區面積的有序擴展,這些城市作為大都市和地區性中心城市在城市要素集聚和經濟輻射功能方面得到明顯增強。
(2)從全省來看,從1998~2001年,全省縣級以上城鎮的GDP年平均增長速率為10.48%,低於同期城鎮建成區面積的年平均增長速率15.31%,在69個城鎮中,有53個城鎮建成區面積的年增長速率高於GDP的年增長速率。而從2001至2002年,全省縣級以上城鎮GDP的平均增長速率為14.17%,高於同期城鎮建成區面積的平均增長速率13.09%(見表9.1和表9.2)。由此表明,從2002年開始的浙江城市建設用地的單位面積產出與前三年相比有所提高,開始呈現上升態勢。然而,也必須看到,在2002年仍然有38個縣級以上城鎮建成區面積的增長速率大於GDP的增長速率。這說明,目前在總體上,浙江省城市用地的單位面積產出仍然比較低,尤其是中西部地區中小城市的建設用地利用效率有待提高,對此應引起高度重視。浙江土地資源相對匱乏,面對日新月異的經濟建設,土地資源緊缺問題勢必更加尖銳地凸顯出來。因此,在推進城市化進程的同時,要堅持對土地資源的保護與合理利用政策,採取有力措施,努力提高城市建設用地的單位面積產出率。要科學合理地配置土地資源,形成生態合理、經濟有效的城市土地空間結構。
表9.1浙江省1998~2001年縣級以上城鎮新增建成區面積與GDP增長對比表
續表
續表
註:表中1998年GDP數據引自1999年《浙江統計年鑒》,2001年GDP數據引自2002年《浙江統計年鑒》。
表9.2浙江省2001至2002年縣級以上城鎮新增建成區面積與GDP增長對比表
續表
續表
為便於客觀評價城市建成區擴展與經濟發展的關系,用S表示城鎮空間擴展的年平均速率,用G表示國民經濟生產總值GDP的年平均增長率,則可以採用冪指數關系
S~Gα(9.1)
來評價城市建成區擴展速率與經濟增長率的關系。如果α等於1,表明S與G的增長速率相同;若α大於1,則說明S(亦即城市建設用地的增長速率)高於G的增長速率。反之,說明G的增長速率高於S。城市建成區擴展速率實質上反映了城市建設用地量的變化,所以我們稱α為城市建設用地彈性系數(elastic coefficient of urban land use)。
由式(9.1)可以得到各城鎮的α=sign(S)*lg(|SI|)/lg(|G|)。α的大小,與各地區的經濟結構、生產力水平、城市土地利用結構、土地管理政策以及自然條件等有密切關系。一般,在城市化或城市空間擴展初期,基礎設施等投入比較多,或者處於比較粗放的基本建設階段,城市用地的單位面積產出比較低,α通常大於1。當城市發展到一定程度後,特別是隨著經濟結構趨於優化,各種不同功能的土地配置比例趨於合理,土地利用效率提高,α往往小於1。實際情況也是如此,1998至2001年期間是浙江大力推進城市化發展的開始階段,主要是城市地理空間的高速擴展,一些地方經濟相對粗放,所以這一時期城市建成區的擴張速率往往超過GDP的增長率,α大於1。例如,杭州市區、湖州市區、台州市區、慈溪市、諸暨市等在1998至2001年期間的a大於1(表9.3)。而從2001至2002年,隨著經濟結構的調整,土地利用結構的優化,這些城市的α值都小於1。因此,分析α的變化情況,有利於評價城市化的發展程度,評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為制定正確的城市發展規劃和城市用地政策提供依據。
表9.31998~2002年浙江省一些城市的a值
註:由式(9.1)得到a=sign(S)×lg(|S|)/lg(|G|)。
根據式(9.1),將1998至2001年和2001至2002年浙江69個縣級以上城鎮建成區面積的年增長速率(S)與GDP的年增長率(G)分別投在雙對數坐標圖上,得到圖9.1和圖9.2。落在圖中斜線上方的投點,表示該城市建成區面積擴展速率高於GDP增長率,反之,則說明城市GDP增長率高於城市建成區面積擴展速率。對比圖9.1和圖9.2,可以非常直觀地看出城市建成區面積年增長速率與GDP的年增長率的變化情況。
圖9.1浙江省1998~2001年縣級以上城鎮建成區面積擴展速率與GDP增長率之間的關系
圖9.2浙江省2001~2002年縣級以上城鎮建成區面積擴展速率與GDP增長率之間的關系
註:表中2002年GDP數據由浙江省推進城市化工作協調指導小組辦公室2003年7月10日提供。其中,寧波市區統計數據不包括鄞州區,衢州市區統計數據不包括衢江區;衢州市匯總及全省總計統計數據不包括衢江區數據。2001年GDP數據引自2002年《浙江統計年鑒》,為便於對比,同樣在表中的2001年GDP數據中,寧波市區統計數據不包括鄞州區,衢州市區統計數據不包括衢江區;衢州市匯總及全省總計統計數據不包括衢江區數據。
② 2017年中國經濟增長速度達到了多少
報道稱,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經濟增長速度超過預期的6.5%。這是中國實現2011年以回來經濟增答速的首次回升。
世界銀行發布的報告顯示,2017年全球經濟增長3%,這同樣得益於中國良好的經濟表現和傑出的經濟貢獻,世界銀行預計,受油價反彈、全球貿易好轉、低利率和低失業率等因素影響,全球經濟復甦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中國經濟的表現。
③ 國民經濟的增長速度
與CPI關系
國民經濟增長速度狹隘的理解是GDP增長速度,廣義上講:國民經濟的發展是以人的全面發展和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為基礎的,也就是綠色GDP的基本含義。
CPI即消費者物價指數,國民經濟增長速度不一定會體現在與CPI成正比例關系的,CPI主要受市場的影響和國家經濟政策的影響,區域性也會帶來CPI的變動。因此國民經濟增長速度不是形成CPI速度增加的唯一因素。國民經濟增長速度的提高會提高人民群眾的普通生活水平,但是不能夠消除貧富之間的差距,反而會使這種差距更加拉大,簡單的道理就是你增加1000元收入,人家是你的100倍就是十萬元,雖然比例是定數,但是差距數值是在劇增的。簡單的比方,國民經濟增長速度帶動了房地產事業的發展,其結果就是決大多數的人買不起房子了。人民群眾生活水平決定性因素不是看國民經濟增長速度,而是看人們的所得與購買力,能夠在經濟增加的情況下,人們的購買力也跟著加強才體現了這個國家是真正的全民發展。
CPI即消費者物價指數(ConsumerPriceIndex),是反映與居民生活有關的產品及勞務價格統計出來的物價變動指標,通常作為觀察通貨膨脹水平的重要指標。如果消費者物價指數升幅過大,表明通脹已經成為經濟不穩定因素,央行會有緊縮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風險,從而造成經濟前景不明朗。因此,該指數過高的升幅往往不被市場歡迎。例如,在過去12個月,消費者物價指數上升2.3%,那表示,生活成本比12個月前平均上升2.3%。當生活成本提高,你的金錢價值便隨之下降。也就是說,一年前收到的一張100元紙幣,今日只可以買到價值97.70元的貨品及服務。一般說來當CPI>3%的增幅時我們稱為INFLATION,就是通貨膨脹;而當CPI>5%的增幅時,把他稱為SERIOUS INFLATION,就是嚴重的通貨膨脹。
CPI物價指數指標十分重要,而且具有啟示性,必須慎重把握,因為有時公布了該指標上升,貨幣匯率向好,有時則相反。因為消費物價指數水平表明消費者的購買能力,也反映經濟的景氣狀況,如果該指數下跌,反映經濟衰退,必然對貨幣匯率走勢不利。但如果消費物價指數上升,匯率是否一定有利好呢?不一定,須看消費物價指數升幅如何。倘若該指數升幅溫和,則表示經濟穩定向上,當然對該國貨幣有利,但如果該指數升幅過大卻有不良影響,因為物價指數與購買能力成反比,物價越貴,貨幣的購買能力越低,必然對該國貨幣不利。如果考慮對利率的影響,則該指標對外匯匯率的影響作用更加復雜。當一國的消費物價指數上升時,表明該國的通貨膨脹率上升,亦即是貨幣的購買力減弱,按照購買力平價理論,該國的貨幣應走弱。相反,當一國的消費物價指數下降時,表明該國的通貨膨脹率下降,亦即是貨幣的購買力上升,按照購買力平價理論,該國的貨幣應走強。但是由於各個國家均以控制通貨膨脹為首要任務,通貨膨脹上升同時亦帶來利率上升的機會,因此,反而利好該貨幣。假如通貨膨脹率受到控制而下跌,利率亦同時趨於回落,反而會利淡該地區的貨幣了。降低通貨膨脹率的政策會導致「龍舌蘭酒效應」,這是拉美國家常見的現象。
發展
2015全年國內生產總值67670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9%。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長7.0%,二季度增長7.0%,三季度增長6.9%,四季度增長6.8%。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60863億元,比上年增長3.9%;第二產業增加值274278億元,增長6.0%;第三產業增加值341567億元,增長8.3%。從環比看,四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6%。
④ 實際經濟增長速度和實際gdp增長速度是不是一個意思
實際經濟增長又稱之為RGDP,跟國民生產總之GDP不是一個意思。
1、經濟增長率(RGDP)是專末期國民生產屬總值與基期國民生產總值的比較,以末期現行價格計算末期GNP,得出的增長率是名義經濟增長率,以不變價格(即基期價格)計算末期GNP,得出的增長率是實際經濟增長率。在量度經濟增長時,一般都採用實際經濟增長率,經濟增長率也稱經濟增長速度,它是反映一定時期經濟發展水平變化程度的動態指標,也是反映一個國家經濟是否具有活力的基本指標。
2、國內生產總值(GDP=Gross Domestic Proct)是指一個國家(國界范圍內)所有常駐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所有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GDP是國民經濟核算的核心指標,也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總體經濟狀況重要指標。
⑤ 中國的經濟發展速度現在到底有多快到那種程度
發展中國家
⑥ 中國經濟發展速度
中國的問題總的來說都是發展中出現的問題,目前我國的國力增強得很快,前景還是專很樂觀的屬。
我預計國家未來幾年會這么干:
1
循序漸進的政治體制改革
以黨內民主帶動人民民主,引導群眾有序的參與國家的政治生活,加強都官員的監督,改變公共權力過分集中於政府。
2
提高經濟發展質量,進行產業升級
目前我國的各種主要工業產品的產量在全世界排名幾乎都是數一數二的,但量上去了,質還沒有飛躍,國家會不斷出台政策引導產業升級。
3
更加註重社會公平
目前我國貧富差距不是一般的大,再不下大力氣處理,社會將走向分裂。我想國家現在也算比較重視這個問題了,也在加大投入,相信貧富差距擴大的趨勢會被遏制住。
4
控制通貨膨脹,主要會有以下各方面措施,利率恐怕還會加一些,同時加速人民幣將升值,調制外貿政策把順差降下來。
編輯於 2011-06-09
查看全部3個回答
— 你看完啦,以下內容更有趣 —
倍市得_專業的市場調研公司
倍市得提供專業的客戶體驗管理系統服務,AI洞悉體驗反饋,BI實時反饋數據,全渠道全場景收集客戶體驗數據,及時修復不良體驗,增加用戶粘性。
⑦ 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是如何確定的
從事學術研究的人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習慣於用邏輯分析得出結論。長期以來,在中國似乎存在一個不證自明的觀點中國經濟增長8%是比較適合的。對此很多人深信不疑。可是,在與海外學者同行交流的時候,他們認為這個結論缺乏必要的邏輯依據。對此筆者深表贊同。因為不論是8%還是9%,都只是對中國經濟增長速度的客觀表述,而不是科學分析得出的結論。事實上,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總是超過8%。因此,可以這樣理解,確定8%的目標,雖然無法進行量化分析,但至少給人一種可預期的感覺。如果經濟增長速度超過了8%,那麼說明中國政府上下齊心協力,已經超額完成了預期的目標,皆大歡喜。 之所以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是因為國務院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第一次將經濟增長目標確定為7.5%。新聞媒體聘請的各路專家解釋這一現象的時候,所有的專家都沒有採用實證定量分析的方法。一些參與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的專家對外解釋,之所以確定這樣一個目標,是因為中國的「十二五」確定了7%的經濟發展目標,今年確定為7.5%,比預期的目標相對高一些,既考慮到經濟增長速度,同時也考慮到了經濟增長的質量,體現了穩中求進的發展原則。 在筆者看來,經濟增長8%,與其說是科學分析得出的數字結論,不如說是在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的基礎上確定的「政治指標」。 中國經濟增長是建立在粗放型發展模式基礎之上的,經濟增長速度越快,能源原材料的消耗也就越多,環境保護的壓力也就越大。因此,確定適當的經濟增長速度,可以確保國民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不過,這樣的分析仍然不是學術上的分析,而是一種大而化之的「定性」分析。根據筆者的觀察,中國的經濟發展速度存在許多問題。一方面地方政府統計的經濟發展速度與全國平均發展速度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地方政府統計上報的經濟增長速度遠遠高於全國平均發展速度,這充分說明中國的經濟發展速度指標並不可靠;另一方面,在統計經濟發展速度的時候,沒有充分考慮到經濟發展速度與資源投入之間的關系,從而導致各個地方為了加快經濟發展的速度不計成本、竭澤而漁,地方經濟難以為繼。現在許多地方依靠股份銀行進行大規模融資,以巨大的資金投入帶動經濟的增長。這是一種令人憂慮的經濟增長方式,它帶來的不是財富的增加,而是風險的增加。現在許多地方政府把精力用於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利益博弈,千方百計地從中央政府爭取優惠政策,從國有大型銀行獲取發展資金。如果這樣的發展模式持續下去,那麼中國的經濟早晚會出現嚴重的問題。 其實,經濟發展速度不應該成為政府關心的問題。政府應該把主要精力用在維護市場經濟運行機制、解決就業問題、提高弱勢群體的基本福利等方面。如果政府把主要精力用於提高經濟增長速度,那麼最終的結果必然會損害部分群體的利益。 當然,與以往相比,國務院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所確定的經濟發展速度已經是一個「指導性」的指標。各級政府在實施宏觀調控的時候,完全可以不必把國務院確立的經濟發展速度放在眼裡。不過,由於我國實行特殊的政府官員政績考核制度,如果一個地方的經濟發展速度相對較慢,那麼這個地方政府官員的職務升遷機會相對較小。正因為如此,即使國務院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不再要求各級地方政府確定較高的發展速度,各級地方政府在制定宏觀調控目標的時候也會爭先恐後、不斷地提高地方經濟發展速度。 討論中國經濟發展速度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問題,不過,單純從學術的角度來分析,恐怕很難得出正確的結論。在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經濟發展速度更多地取決於市場主體資源的配置方式,而不是政府的宏觀調控措施。假如政府為了加快經濟發展速度,揠苗助長,從而導致市場配置資源的運行機制被徹底扭曲,那麼政府的宏觀調控就是失敗的。 對速度的過分依賴,已經導致中國的資源配置出現了嚴重失衡的現象。每年8%以上的經濟增長速度,從表面上來看,是一個不錯的成績單,但是經濟的快速發展帶來了越來越多的問題。如果要分析為什麼中國政府把經濟增長指標確定為7.5%而不是8%,那麼只能給出這樣的解釋中國經濟經過長期快速增長之後,需要停下腳步喘口氣。這自然不是學術分析,而是一種政治上的調侃。
⑧ 如何計算經濟增長速度
是目前各個國家和地區用來衡量該國或地區的經濟發展綜合水平通用的指回標。 定義:一定答時期內一國生產的最終產品和提供勞務的市場價值的總值。註:一定時期一般指一年一統計的期限;最終產品區分於中間產品;勞務也是一種服務性產品。市場價值就是該年度的貨幣價值。 經濟增長率是末期國民生產總值與基期國民生產總值的比較 以末期現行價格計算末期GNP,得出的增長率是名義經濟增長率。 以不變價格(即基期價格)計算末期GNP,得出的增長率是實際經濟增長率。 在量度經濟增長時,一般都採用實際經濟增長率
⑨ 經濟發展越快越好嗎
經濟發展並不是越快越好;因為「速度」和「質量」這兩個指標還是有差距的。高速發展不一定代表高質量發展。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還要考慮對環境、對生態等方面的影響。
歐美發展領先,但是在發展的同時也造成了大量的工業污染,現在他們主要還整治環境呢,就如我在的山西,很多年賣煤,拉煤車過的煙霧,喪失了很多資源又大量用煤,導致環境一直不好,這些年還整治燒煤的黑爐。
我國一直強調的、追求的是:健康可持續發展。在環保可持續健康的前提下,保持適度的經濟增長才是理想的境界。經濟的過快,會導致我們的制度、文化精神等跟不上步伐,也就是脫節,這樣的後果可是極其嚴重的,現在就有些文化跟不上經濟的腳步,社會出現很多的不和諧因素。
(9)經濟發展的速度和度擴展閱讀: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關鍵之年。做好政府工作,要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
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深化市場化改革、擴大高水平開放,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繼續打好三大攻堅戰,著力激發微觀主體活力,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
進一步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提振市場信心,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打下決定性基礎,以優異成績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
⑩ 經濟增長速度與人均gdp的關系
狹義的經濟增長,就是指GDP(國內生產總值) 增長率。經濟增長是經濟學家和記者常用的表達方式,意思是一個國家當年國內生產總值對比往年的增長率。
廣義的經濟增長,與GDP 增長不同的,GDP 增長率只是其中的一項主要指標。度量經濟增長除了測算增長總量和總量增長率之外,還應計算人均佔有量,如按人口平均的國內生產總值或國民生產總值及其增長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