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經濟社會未來的發展方向是什麼
中國人口眾抄多,而就業問襲題是關乎社會發展和穩定的一個問題,所以我認為勞動密集型必然是我們的優勢,今後也必然還會堅持這一優勢。但不斷提高勞動者素質,增加勞動者收入,將是未來的一個發展目標。培養高層次的人才,進行創新性研究將是發展的動力。我國現在的增長方式主要是粗放型增長方式,主要靠資源和資金的投入來實現經濟增長,尤其是政府的投入,同時靠出口實現增長,這種情況在未來必須要轉變,擴大內需,減少政府投入,使民間資本成為投入的主體。這樣一方面可以減輕政府壓力,使政府有更多的資金用於社會保障,另一方面可以增加民間資本的投資渠道,會是大量資金從房地產投資中撤離,抑制房價過快上漲。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2. 中國在今後十年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要求是什麼,為什麼這樣做
疲於應對前復十年「大躍進」式經濟制發展所引發的債務危機,圍繞此中心,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因為誰也不知道危機發生的程度及時間點或是否可以倖免於難,何談總體要求?!中國目前的經濟問題已經不是靠經濟改革可以解決的了,非深層次的全面體制改革所能解決!
3.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和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迅速增長,呈現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和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迅速增長,呈現出多層次、多形式、多樣化的特點,文化消費能力大大增強,欣賞水平不斷提高。可見(B、②③④)。
不同時期的歷史特點不同,人的全面發展和素質提高的要求也不同;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更加註重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滿足;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有利於實現人的全面發展。
精神文化的優越性在於一是具人類文化基因的繼承性,還有在實踐當中可以不斷豐富完善的待完成性。這也是人類文化精神不斷推進物質文化的內在動力。由於文化精神是物質文明的觀念意識體現,在不同的領域,其具體文化精神有不同的表現和含義。
(3)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擴展閱讀:
在不同的領域會形成各自人類群體認同的精神文化。體現文化的同一性和多樣性。在學校區域,就會形成學校文化精神,在企業領域,就會形成企業文化精神,在影視業,就會形成影視文化精神,在軍事領域,會形成軍事文化精神,在政治領域,就會形成政治文化精神等。
精神文化的存在是對我們的思想有大的影響的,沒有了精神文化的創建,人類對於物質界的認識就是如同存在一張白紙上,白紙如果做過處理,上面畫上了美麗的圖案。那麼才算是一件藝術品一樣。對於精神文化來說它的定義就是這樣。
4. 2018中國經濟發展目標和基本要求
2018中國經濟發展目標:
1、國內生產總值增長6.5%左右;
2、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
3、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5.5%以內,城鎮登記失業率4.5%以內;
4、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基本同步;進出口穩中向好,國際收支基本平衡;
5、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3%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繼續下降;
6、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實質性進展,宏觀杠桿率保持基本穩定,各類風險有序有效防控。
2018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要求:
1、大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發展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要著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圍繞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促進經濟結構優化升級。要尊重經濟規律,遠近結合,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實現經濟平穩增長和質量效益提高互促共進。
2、加大改革開放力度。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關鍵一招。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思想要再解放,改革要再深化,開放要再擴大。充分發揮人民首創精神,鼓勵各地從實際出發,敢闖敢試,敢於碰硬,把改革開放不斷向前推進。
3、抓好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三大攻堅戰。要分別提出工作思路和具體舉措,排出時間表、路線圖、優先序,確保風險隱患得到有效控制,確保脫貧攻堅任務全面完成,確保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我們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了人民。
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從我國基本國情出發,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把群眾最關切最煩心的事一件一件解決好,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和人的全面發展,使人民生活隨著國家發展一年比一年更好。
(4)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擴展閱讀
《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全文》
要緊緊抓住大有可為的歷史機遇期,統籌兼顧、突出重點,扎實做好各項工作。
1、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繼續抓好「三去一降一補」,大力簡政減稅減費,不斷優化營商環境,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提升經濟發展質量。
2、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把握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大勢,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斷增強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
3、深化基礎性關鍵領域改革。以改革開放40周年為重要契機,推動改革取得新突破,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
4、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要圍繞完成年度攻堅任務,明確各方責任,強化政策保障,把各項工作做實做好。
5、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科學制定規劃,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依靠改革創新壯大鄉村發展新動能。
6、扎實推進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完善區域發展政策,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逐步縮小城鄉區域發展差距,把各地比較優勢和潛力充分發揮出來。
7、積極擴大消費和促進有效投資。順應居民需求新變化擴大消費,著眼調結構增加投資,形成供給結構優化和總需求適度擴大的良性循環。
8、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進一步拓展開放范圍和層次,完善開放結構布局和體制機制,以高水平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
9、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要在發展基礎上多辦利民實事、多解民生難事,兜牢民生底線,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5. 中國經濟發展趨勢
面對當前國內外復雜的經濟形勢,對中國經濟未來的發展,有看好的,也有唱衰的。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沒有因國際國內形勢新變化而改變,經濟增長的動力仍然強勁。我們要針對經濟運行中的突出矛盾,把握好宏觀調控的方向、力度和節奏,促進經濟增長繼續朝著宏觀調控的預期方向發展。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總體態勢良好,經濟增長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長有序轉變,繼續朝著宏觀調控的預期方向發展。與此同時,經濟運行也面臨物價高位運行、經濟增速放緩、結構調整壓力增大等多方面挑戰。針對經濟運行中的突出矛盾,要把握好宏觀調控的方向、力度和節奏,既要把物價漲幅降下來,又不使經濟增速出現大的波動,並利用有利時機推進經濟結構調整,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鞏固經濟發展的好勢頭。
一
經濟增速雖有所放緩,但仍處於平穩較快增長區間
當前經濟增長的動力仍然強勁,全年經濟增長速度仍將高於9%
今年以來,我國經濟增長總體平穩,物價漲幅總體可控,結構調整積極推進,經濟發展總體態勢良好。
第一,經濟增長總體平穩。上半年經濟增速雖比去年上半年有所放緩,但仍處於平穩較快增長區間。內需拉動作用明顯增強,民間投資保持較高增幅,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幅高位回穩。經濟增速適度放緩,既有全球經濟減速的影響,也是我國主動調控和市場需求變化綜合作用的結果,總體上符合宏觀調控的預期目標。
第二,物價漲幅總體可控。雖然食品、居住類價格同比漲幅仍處高位,但物價漲幅趨於收斂,價格上漲勢頭得到初步控制。
第三,結構調整積極推進。從需求結構看,在投資和出口對經濟增長貢獻率下降的同時,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率提升。從生產結構看,農業生產投入增加,工業生產平穩增長,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較快,現代物流、軟體、信息服務、文化創意等現代服務業發展態勢良好。從收入結構看,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較快增長,財政對社會保障、教育和醫療衛生投入大幅增加,城鄉居民轉移性收入明顯增加。
總體上看,未來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控制物價上漲勢頭的有利條件較多,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沒有因國際國內形勢新變化而改變,經濟增長的動力仍然強勁。受水利等基礎設施和保障性住房等民生工程投資增長、產業轉移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等因素的拉動,投資增速依然會保持在高位;最終消費在就業狀況改善、工資持續上升、城鄉居民收入和消費能力提高的情況下,將保持較快增速;出口增速受全球經濟增速放緩的影響會有所回落,但仍將回歸正常水平,全年經濟增長速度仍將高於9%。隨著穩健的貨幣政策效應進一步顯現,社會總需求增速放緩,加之糧食和主要工業品供應較為充裕,翹尾因素逐步減弱,以及穩定物價措施逐步落實到位,今後幾個月物價漲幅將有所回落。
二
世界經濟復甦進程艱難曲折,不穩定、不確定性因素增多
隨著經濟總量不斷擴大,保持我國經濟在更長時期內高速增長的難度在加大
世界經濟復甦進程艱難曲折,不穩定、不確定性因素增多。我國經濟發展的內在條件相對較為有利,但面臨的矛盾仍然較多,突出表現在物價高位運行、經濟增速放緩、結構調整壓力增大等方面。
第一,物價高位運行。由於推動物價上漲的因素短期內難以根本消除,食品、居住類價格同比漲幅仍處高位,勞動工資等要素成本上升的壓力將長期存在,今後一個時期抑制物價上漲的任務仍很艱巨。
第二,經濟增速放緩。從投資需求看,今年以來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增幅明顯回落。從最終消費看,受汽車、住房等消費熱點降溫的影響,加之部分刺激消費的政策到期退出,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也將有所減弱。從外部需求看,全球經濟增速放緩與出口企業生產、資金、匯率成本提高等因素疊加,使得出口增速呈現放緩態勢。
第三,結構調整壓力增大。從需求結構看,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仍低於投資的貢獻率。從生產結構看,部分高耗能行業生產增長較快,局部地區電力供需偏緊,節能減排任務十分嚴峻。從收入結構來看,財政收入和企業利潤增長仍明顯高於城鄉居民收入增長。結構失衡使短期問題和長期問題相互交織,總量平衡和結構矛盾交互疊加,加大了宏觀調控難度。
與此同時,受融資成本、原材料價格上漲、工資上漲、匯率上升等因素的影響,部分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增大,經濟效益下降。房地產市場成交量萎縮,房屋竣工量增速下降,但大部分城市房價依然處於高位,買賣雙方博弈使市場陷入僵持狀態。
三
充分考慮國內外形勢對實體經濟的影響以及政策的滯後和累積效應,增強政策針對性、靈活性和前瞻性
6. 中國經濟發展需要什麼樣的內外部環境
從中國的情況看,內部不平衡表現在方方面面。其中最關鍵的是,多年來從點到線,推行的讓一些地區先行先試、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非均衡發展模式。這種增長模式在特定時期,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確實是很明顯的,但也遺留了一系列問題。如地區差距、城鄉差距、不同社會階層的分配差距等等,盤根錯節都糾集在一起。
現在,要解決這些問題,就需要有一個綱舉目張般的抓手。這個抓手是什麼呢?就是突破過去的「點狀」與「線狀」的局限,由線到面,推進網格狀發展。從目前的情況看,從東到西、從南到北,各個地區都有不同形式的探索,這個趨勢正在形成。如果按經濟規律辦事,統籌得當,在可預見的時間內,有效扭轉內部失衡的痼疾,還是有希望的。
這就不得不談到深藏在三重變化之下的一個根本問題,也就是發展思路或經濟思想問題。無論是國際上講的再平衡也好,還是國內講的調結構也好,核心點在哪裡呢?就是要從非均衡發展轉向均衡發展。而均衡發展,均什麼,衡什麼,都是「十二五」及未來三十年迴避不了的問題。對這些新問題的研究,或許需要跨出經濟學范疇,從社會、人文的角度進行全面考量了。
經濟發展方式要與自身的經濟社會發展階段相適應,還要適應全球發展的時代潮流。
一是,繼續實施和落實十大產業調整和振興方案,發揮財政、金融、貿易、消費、投資等政策的作用。
二是,大力發展低碳經濟、新能源與新材料、節能環保等戰略性產業,保障技術領域具有創新活力。從而在後危機時代佔領全球技術的制高點,國際分工中處於主動和理想地位。
三是,國內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鼓勵各類研發、創新活動。一方面,重視基礎教育,鼓勵研發機構、高等院校等與企業進行科研合作;另一方面,重視以企業為主體的、適應市場需求的研發活動,鼓勵企業進行海外投資和創新活動,逐步成長為跨國公司,建立風險基金和科技創新平台扶持中小企業進行創新。
四是,發展服務業,特別是適應市場需求的服務業。我國成為世界加工製造中心,與製造業相關的新興服務業應運而生,發展這類服務業空間巨大,例如汽車金融服務和汽車售後服務;隨著中國經濟發展和生活方式的變化,中國城市化給服務業帶來了巨大機遇,特別是城市家庭服務業、城市環境服務業快速發展;中國信息技術發展飛躍,可以承接國外的服務外包,有利於提高我國服務業的國際競爭力。
五是,創造公平、和諧的經濟社會發展環境,鼓勵各類投資,和協調區域發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不能單純強調某一個領域、某一地方、某一部門的重要性,而是要與經濟社會時代發展需求相一致。中央到地方的各級政府部門和全社會應當形成同一認識,尊重市場經濟發展規律,合理調整經濟結構;各地方、各區域的發展規劃宜在更大范圍內進行公開和透明,經過專家在內的合理論證,更大范圍內達成共識,形成更加公平、和諧的經濟社會環境,各類投資就能發揮其積極作用,真正有利於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7. 新世紀新階段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是什麼
新世紀新階段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8. 我國經濟社會未來發展前景分析
一、我國工業化和城市化發展現狀
我國已經進入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加速發展階段。根據國際經驗,工業化、城市化、市場化、信息化和全球化是我們面臨的新形勢,也是研究和部署未來地質工作的立足點和出發點。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綜合國力邁上新台階。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從1978年到2009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由3645億元增長到33.54萬億元,年均實際增長9.8%,是同期世界經濟年均增長率的3倍多;我國經濟總量已經超過德國,位居世界第三位。依靠自己力量解決了13億人口的溫飽問題。我國主要農產品和工業品產量已居世界第一,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重大科技創新成果不斷涌現,高新技術產業蓬勃發展,水利、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生態文明建設不斷推進,城鄉面貌煥然一新。
我國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中華人民共和國200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數據顯示,從1978年到2008年,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增加到17175元,實際增長50倍;農民人均收入由134元增加到5153元,實際增長38.5倍;農村貧困人口從2.5億減少到3597萬人,城市人均住宅建築面積和農村人均住房面積成倍增加。群眾家庭財產普遍增多,吃穿住行用水平明顯提高。改革開放前長期困擾我們的短缺經濟狀況已經得到根本改變。
我國社會事業得到迅速發展,社會和諧穩定得到鞏固和發展。城鄉免費九年義務教育全面實現,高等教育總規模、大中小學在校生數量位居世界第一,辦學質量不斷提高。就業規模持續擴大,全社會創業活力明顯增強。社會保障制度建設加快推進,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初步形成。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和基本醫療服務體系不斷健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覆蓋全國。社會管理不斷改進,社會大局保持穩定。
城市化快速推進。我國城市化大致經歷了四個階段,詳見圖13。
圖13 我國城市化水平與城市數量的變化情況
第一階段(1949~1957年):城市化的起步和健康發展時期。到1957年末,中國城市增加到176個,城市化水平上升到15.4%。
第二階段(1958~1978年):城市化不穩定發展時期。在這13年間,城市只增加25個,城市化水平在17.3%上下徘徊。
第三階段(1979~1999年):城市化穩定快速發展時期。城市個數從1978年的193個增加到1999年的666個,新增城市473個。1979年城市化率是18.96%,1999年為34.78%,提高了15.82個百分點,年均提高0.79個百分點。
第四階段(2000~2009年):城市化加快發展時期。全國城市數量穩定在655個左右,其中百萬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118座,超大城市39座;城市化速度從36.2%提高到45.7%,年均提高1.28個百分點。
二、我國人口增長與城市化前景
經過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不懈努力,我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從生產力到生產關系、從經濟基礎到上層建築都發生了意義深遠的重大變化。但是,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一社會主要矛盾沒有變。當前我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徵,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在新世紀新階段的具體表現。全面認識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深入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准確把握我國發展面臨的新課題新矛盾,更加自覺地走科學發展道路,既是胡錦濤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提出的要求,也是預測我國中長期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預測我國中長期發展趨勢,國內外不少研究單位做了大量工作。大多數的預測採取情景分析方法,也就是基於一系列的假設條件,得出相應的預測結果。嚴格地說,准確預測,特別是短期預測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因為預測成功的案例迄今為止並不多。本項研究我們並不進行專門預測,因為缺乏數據基礎和必要的預測模型,僅引用國內的一些預測成果,並進行必要的分析。
我國未來的人口。關於我國人口的峰值及其出現時間,國內外預測很多,不少預測認為我國的人口峰值為15億,也有認為會達到15億以上;人口峰值出現在2030年,也有認為在2030年以後。由於機械增長,到2050年中國人口才會穩定並逐步下降。據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的研究成果,2010年我國人口為13.6億,2020年為14.7人。根據聯合國經濟及社會事務部人口司預測,中國人口峰值出現在2033年,屆時的人口數量約為14.6億。也就是說,那時中國人口不會超過15億。這一結果與我國不少預測的結果相近。還有預測認為,我國人口在2050年後才開始下降。
關於我國國民經濟增長速度和規模。根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按2004年不變價格計,2010年GDP將超過2.6萬億美元,人均1900美元左右(2000年價);2020年將超過5萬億美元,人均3500美元左右。未來15年處於工業化的中期,重化工業仍佔主導地位;2010年和2020年三次產業的比例分別為14:54:32和12:48:40。從總體上看,我國工業化進程處於中期階段的特徵可持續到2020年。
關於城鎮化水平。衡量小康社會的一個重要標志,是顯著提高城鎮化水平。根據國際經驗,一個國家的城市化率達到30%後進入城市化加速階段,達到60%後進入平緩發展階段。1996年以來,我國城鎮化速度加快,城鎮化率每年以1.43~1.44個百分點的速度增長,是1978年改革開放前的5.7倍,2008年達到45.7%(表3)。我國正處於城市化加速階段的前期,在2020年前都將處於城市化加速階段。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預測,2010年和2020年,城市化水平分別為46%和55%;也有認為2010年將達到49%左右,到2020年城鎮人口的比例達到60%。
表3 2010年和2020年城鎮化水平預測
2008年3月25日,麥肯錫公司發布《迎接中國10億城市大軍》報告。該報告稱,按現有城市化的發展趨勢,中國城市人口將於2025年達到9.26億,66%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到2030年將突破10億。中國城市在未來經濟中將占據更加主導的地位。該報告稱,中國城市化規模和步伐有望繼續保持前所未有的速度。到2025年,中國將出現221個100萬人口的大城市,23個500萬以上人口的大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武漢、重慶和成都8個城市,將成為人口超過1000萬的巨型城市。移民將成為中國未來城市化的動力,在2005年至2025年70%的城市人口增長將由流動人口構成。到2025年,在中國新增3.5億以上城市人口中,流動人口將超過2.4億。
三、我國區域發展特徵與演變趨勢
(一)區域經濟發展特徵
1.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經濟增長明顯加快,但經濟活動向東部地區集聚的趨勢沒有改變
近年來,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經濟增長呈現逐年加快的態勢。自1999年以來,西部地區GDP增長率連續7年逐年加快,從7.3%提高到2006年的13.2%;同期,中部地區由7.9%提高到13.1%,東北地區則由7.9%提高到13.5%。從橫向比較看,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經濟增長速度仍然要低於東部地區,繼續呈現東部地區高速增長,而其他地區增長相對較慢的不平衡格局,但增速差距縮小。1980~1990年,東部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0.2%,中西部地區為8.8%,東北地區為8.1%。1991年後,隨著中國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軌的加快,東部與其他地區增長率的差距開始加劇擴大。1991~1998年,東部地區GDP年均增長14.7%,中部地區為12.0%,而西部和東北地區分別只有10.4%和9.5%。1999年以來,隨著西部大開發、東北振興和中部崛起戰略的實施,東部與其他地區之間的增速差距縮小。1999~2006年,東部地區GDP年均增長率為12.2%,東北、中部和西部地區則保持在10.5%~10.7%,三個地區的增長速度十分接近。
表4 我國各地區GDP增長率的變化
續表
近年來,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經濟增長加快的主要原因有三個。一是國家政策的支持。為鼓勵沿海企業西進,2007年8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務院西部開發辦公室等六部委聯合發布了《關於加強東西互動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的意見》;商務部實施了「萬商西進工程」,鼓勵中西部地區承接沿海產業轉移和加工貿易轉移,鼓勵沿海企業和經濟技術開發區西進。二是沿海要素成本的上漲。近年來,隨著產業的大規模集聚,珠三角、長三角等地區各種成本要素成本大幅度提升,土地和能源供應緊張,資源和環境承載能力趨於下降。在這種情況下,廣東、浙江、江蘇等沿海省份紛紛提高市場准入門檻,加大產業升級和環境保護的力度,由此導致一些資源和勞動密集型加工企業紛紛向中西部和東北地區轉移。三是中西部和東北地區投資環境的改善和效益提高。隨著西部大開發、東北振興和中部崛起戰略的實施,這些地區投資環境尤其是硬環境有了較大的改善,投資效益明顯提高。2006年,西部地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投資貢獻率平均為13.7%,比東部地區高1.1個百分點,工業成本費利用率平均為11.3%,遠高於東部地區的6.2%。可以預見,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今後沿海企業和外商投資企業向這些地區推進的速度將會進一步加快。
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經濟增長速度加快,並沒有改變經濟活動向東部沿海轉移和高度集中的態勢。1980~2006年,東部地區實現GDP佔全國的比重由43.6%提高到55.7%,提高了12.1個百分點;而東北地區所佔比重由13.7%下降到8.5%,減少了5.2個百分點;中部地區所佔比重由22.3%下降到18.7%,減少了3.3個百分點。這說明在市場力量的作用下,中國的經濟活動仍在向經濟繁榮的東部地區轉移和高度集中。這種集中化趨勢是中國經濟市場轉型的結果,主要表現為各種生產要素和工業尤其是製造業向東部地區的集中趨勢。
2.四大區域產業布局各有側重,但呈現兩大變化趨勢
四大區域產業布局各有側重。東部以勞動密集型產業和資本密集型產業為主,東部地區的銷售收入佔全國總銷售收入的90%以上,而中西部地區比重較大的則是資源加工型產業,如煙草加工、金屬冶煉、煉焦業、麻紡織業、鹽加工業等。此外,中部地區在運輸設備製造業,西部地區在航空航天設備製造等方面佔有較大比重;東北地區主要是裝備製造業優勢較為明顯。但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我國產業布局特別是工業布局,近年來發生了一定程度的變化,一些主要工業部門布局發生了較大尺度的空間轉移,主要表現在以下兩方面:
基礎原材料工業進一步向沿海地區集聚。作為基礎產業的鋼鐵、石油及石油化工、有色金屬工業等對礦產資源依賴程度很高的產業,20世紀90年代前的40年間形成了原有的布局,其影響因素是資源產地、交通條件、水源條件等。現在影響因素已經在很大程度發生了改變。經濟全球化和科學技術進步,人才和管理以及反映進入國際經濟循環難易程度的區位等,成為產業發展和產業布局的重要因素。在這些因素作用下,我國許多產業的布局發生較大尺度的轉移。在基礎產業中,鋼鐵、石油加工和石油化學工業,以及裝備工業中的機械製造業(特別是電氣機械製造)、交通運輸工具製造業等,由於利用國內國外兩種資源、引進外資及體制上的創新等,在江蘇、浙江、山東、福建、廣東等地建設了若干大中型企業,在一定程度上正在改變原有的布局。西部發展這些產業雖具有資源的基礎,但由於資源以外的因素起了更重要的作用,致使這些產業的重點向東部地區轉移。
能源工業特別是電力工業向西部地區轉移。上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由於經濟持續高速增長,電力消費需求增長很快,我國主要的能源消費區——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以及京津地區、山東半島等主要依靠本地或附近區域建設了一批火電站,在珠江三角洲還建設了為數眾多的燃油小電站。隨著上述城市集聚區環境問題愈來愈嚴重,改變其能源消費結構成為國家和地區重要的能源政策。因此,國家決定大規模開發西部地區的能源資源特別是水電資源、煤炭資源和天然氣資源,實現電能和天然氣在全國跨大區輸送。近年來,二灘水電站等已投入運行。同時加快了廣西紅水河流域、貴州南盤江流域、雲南瀾滄江流域及金沙江支流的水電開發。2010年全國水電裝機容量將達到2億千瓦,其中西部地區將佔到70%左右(不包括紅水河和三峽)。為了擴大西部地區具有比較優勢資源的開發,國家加大了西北地區,包括新疆塔里木、青海柴達木和陝甘寧地區的天然氣的勘探和開發,形成了一系列的能源生產地帶。與此同時,貴州至廣東直流輸電、交流輸變電等大型超高壓輸變電線路建成或在建。
(二)區域空間結構演變趨勢
改革開放以來,在新的傾斜式趕超戰略(與傳統的既要實現區域均衡發展,又要全面超英趕美的發展戰略相對而言)指導下,我國區域經濟發展開始實施所謂「弓箭」形或「T」形空間布局戰略,即以沿海地區和長江幹流地區為重點的地區傾斜發展戰略;隨後發展為所謂的「丌」形空間布局戰略,即在「T」形布局框架的基礎上,將隴海線沿線地區作為另一條重點開發軸線,形成「丌」形空間開發結構。
根據三大地帶的「梯度」開發理論、西部大開發的戰略部署、振興東北等老工業基地和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的要求,考慮到我國人口和城鎮布局的基本特點,今後一段時期,我國區域經濟總體布局的主幹框架將朝著「一帶、七軸、多中心」的空間結構演變。全國區域空間布局以國家級中心城市和區域性中心城市為核心組織區域經濟活動,以點帶軸、以軸促面,形成以城鎮軸帶和多中心為骨架,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的空間結構。「一帶」指沿海城鎮帶;「七軸」指京呼包銀、隴海蘭新、長江沿線、滬瑞四條東西向軸帶和京廣(部分京九)、哈大、北部灣三條南北向軸帶;「多中心」指京津冀、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都市連綿區和武漢、成渝、遼中、關中、山東半島、鄭州、長株潭、海峽西岸城鎮群,以及哈爾濱、烏魯木齊、昆明、南寧等多個邊境重要城市。
(三)區域人口分布與城鎮化發展
1.人口向東部地區集聚的趨勢更加明顯,中西部和東北地區人口比重下降
2000~2005年,我國各地區人口均呈不同程度的增長,但總體來看,東部沿海地區人口增長(包括自然增長和機械增長)最快。如表5,2000年東部沿海人口總量為44231萬人,而到2005年已增長到46388萬人,人口年均增長率達9.6‰,分別比同期的中部、西部與東北地區高6.1,2.8和4.5個千分點。與此同時,5年來,各地區的人口佔全國的比重只有東部沿海有所增加,從2000年的35.60%上升到2005年的36.15%;而中部、西部、東北地區全部下降,分別下降了0.41,0.09和0.06個百分點。
表5 2000年和2005年我國四大區域人口分布比較
2.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的新興地區人口集聚和城鎮化加快
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中西部的新興地區城鎮化和人口集聚速度在加快。隨著西部開發、東北振興和中部崛起戰略的實施,人口流動的目的地不再局限於東部地區,而是擴大到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的新興地區。而且,東部沿海地區在經過20年的發展後,產業結構開始調整,東部沿海的企業也為了進一步開拓新的市場,尋找更多的商機,有些勞動力轉移逐漸轉向中西部的新興地區。如雲南、新疆外來人口數都超過了100萬人,基本集聚在新興城市。除四川、貴州、重慶轉移到雲南的勞動力比較多外,還有來自浙江、廣東、江蘇等經濟發達地區。新疆同樣有大量的勞動力輸入。隨著中西部經濟崛起,還有加入WTO後發展邊境貿易,位於邊境貿易城市的流動人口也將越來越多。
3.四大區域城鎮化進程加快,但東北地區城鎮化速度相對緩慢
2000年以來,我國四大區域的城鎮化均以較高的速度推進。2005年東部和東北地區的城鎮化水平已分別達52%和56.5%。2000~2005年,中部地區是我國四大區域中城鎮化進程推進最快的地區,東北地區相對較慢。從增長速度來看,2000~2005年中部地區城鎮化水平年均增長速度達1.45個百分點,分別比東、西部高0.1個、0.22個百分點,比東北地區高出0.47個百分點。但中部、西部地區城鎮化水平還相對較低,2005年分別為37.6%和34.9%,並處於加速發展階段,城鎮化推進的空間還很大。
表6 2000年和2005年我國四大區域城鎮化水平比較單位:%
9. 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感受和建議
好好自己活好自己就很好了,想那麼多幹嘛,即使有想法也沒有意義,這不是你操心的事。
10. 如何分析社會重大問題和發展需求
中國社會未來發展必須直面的重大問題
中國社會未來發展的重大問題,實際上就是指中國社會未來發展必須直面的重大問題。為此,必須首先弄清楚「社會」的基本內涵。所謂社會,動態地看,就是指社會活動,無非是財富活動與非財富活動之和。財富活動是指創造財富的活動,又分為兩類:
一是創造物質財富的活動,即經濟;
一是創造精神財富的活動,即文化產業。
非財富活動也分為兩類:
一類是與財富沒有必然的、不可分離關系的活動,是完全不創造財富的活動,即人際交往活動;
另一類非財富活動則是與財富有必然的、不可分離關系的活動,是直接不創造財富而間接創造財富管理活動,說到底,也就是直接不創造財富的管理活動。
這種管理活動又分為權力管理及其規范和非權力管理及其規范:前者即政治與法;後者即德治與道德。於是,社會就其動態結構來說,無非由經濟、文化產業、人際交往、政治、德治、法和道德7類活動構成。
這樣,關於中國社會未來發展重大問題的思考,實際上就是關於未來中國社會總體及其經濟、文化產業、人際交往、政治、德治、法和道德7類活動面臨的重大問題的思考。具體說,未來中國社會發展面臨的總體及其經濟、文化產業、人際交往、政治、德治、法和道德七個方面的重大問題如下:
第一、經濟方面的重大問題。筆者認為,中國社會未來創獲物質財富的經濟活動,面臨的主要問題有三:
(1)如何在持續抓好創獲財富的「生產、交換、分配、消費」四個環節的同時,突出抓好「分配、消費」環節的建設問題,即抓好「共建共享」,特別是「共享」的問題。如果不抓好這「四個環節」,特別是後「兩個環節」的問題,就可能因為喪失公正的經濟秩序,不但使經濟發展的動力減弱,同時也會阻滯,甚至終止創獲財富的活動。
(2)如何大力支持和扶助民營企業做強做大,逐步降低國有企業在我國經濟生活中的比重,減少國有企業由於資源壟斷和低效給全社會經濟活動秩序的扭曲與侵蝕。
(3)如何既抓好大型骨幹企業和項目的引進與扶持工作,又抓好中小企業的培植與扶持工作,要把大力發展草根經濟作為未來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目標,以便逐漸培養和壯大中國未來企業家後備隊伍,在市場中鼓勵和培育現代企業家精神。核心問題是如何減少制約企業自主創新發展的各種制度性束縛,降低一切創獲物質財富活動的有形與無形成本,特別是正稅以外的各種行政收費、罰款,包括一切無端增加財富創造主體成本的所謂管理成本,力爭中國社會一切創業活動治理的理想境界——「零成本」(不包括各種合法的稅收等規費)與「零束縛」,從而最大限度地激發和動員全社會的創業熱情。
第二,文化產業方面的重大問題。文化產業方面的重大問題就是關於精神財富創獲活動方面的重大問題,也就是對精神財富的創作、出版、發行、教育、表演、學習、欣賞等等管理方面的重大問題。由於這些活動雖然都是關於精神的,但卻不是精神活動,不是那種無法進行強制管理的無形體的大腦反映活動,而是可以進行強制管理的有形體的物質活動。因此,也就存在一個如何治理的問題。未來中國社會發展在這方面存在的問題有三:
(1)如何通過解放思想,探索文化產業管理的新路子,既能做好方向性的引導,又不會窒息全社會創獲精神財富的活力。
(2)如何通過構建公平的社會醫療、養老保障機制,減少或消除因公平缺憾而導致的社會沖突隱患。
(3)如何切實落實九年制義務教育問題,緩解中小學教育中的公共資源分配不公問題,縮小城鄉差別與貧富差別,建立貧困家庭子女就學保證機制。
第三、人際交往方面的重大問題。人際交往活動是指那些與財富沒有必然的、不可分離關系的活動,亦即完全不創造財富的活動,如朋友來往、同學交往、血緣關系、同事交際、愛情婚姻、拐騙盜竊、打架殺人等。這些活動雖然屬於完全不創造財富的活動,但卻是社會活動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關系著整個社會的治理質量與水平。因此,未來中國發展,在人際交往方面面臨的重大問題是:
(1)如何不斷優化社會治安狀況,為廣大民眾提供安全舒心的生產、生活環境。關鍵在於如何預防惡性案件以及危害市民人身安全案件的發生,及時處理日常的人際沖突,避免誘發大規模危害公共安全的事件發生。
(2)如何加強家庭、社區以及單位的文化建設,從基層從家庭細胞從單位群體化解人際矛盾,減少人際沖突。
(3)如何通過制度創新,奠定誠信的社會生活基礎,減少每個市民的生產、生活成本。
第四、政治方面的重大問題。孫中山先生早就說過,政治是一種管理活動:「政就是眾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眾人之事就是政治。」政治是社會對於人們行為的權力管理,因而也就是對於人們的行為應該且必須如何的管理。政治的管理對象僅僅是那些具有重大社會效用的行為,這也決定了政治不能不具有「應該且必須服從」的力量,決定了權力是政治的本性:政治是權力管理,它要求被管理的行為應該且必須如何。如此,未來中國在政治方面面臨的重大問題,自然也是權力的授予與監督制約問題,即民主、法治與憲政建設問題。目前只能受制於大系統的政治體制改革,但在整體性的整體改革未啟動前,如何通過基層民主建設,通過不斷創新民眾的現實利益表達機制,緩解中國社會局部的政治危機,主要是官民沖突與權力失控、濫用導致的腐敗問題,這是未來必須給予高度關注的重大問題。具體表現在:
(1)如何不斷鞏固和強化農村民主化建設,提升農民自治的水平,理順農村管理中的根本利益關系,繼續探索農村民主制度建設的新途徑與新方法。
(2)如何在城市社區開始民主化建設試點,緩解城市社會的危機壓力。
(3)如何大膽試點和探索鄉鎮民主及區縣以上的政權民主建設,為即將到來的整體政體改革積累豐富的經驗與教訓。
(4)如何在各級政府財政公開化透明化的民主化建設方面有質的突破,充分發揮人大的財政預算監督職能,不斷提供廣大民眾切實需要的基本公共服務產品以及主體功能區,緩解財稅方面的「官民」沖突與矛盾。
(5)如何在實質民主未實現以前,通過協商民主等多種途徑,傾聽民間呼聲,尊重民意,更多地滿足民眾的共同需要。
第五、德治方面的重大問題。與政治不同,德治是非權力管理,是社會依靠非權力力量對於人們的行為應該而非必須如何的管理。德治的對象是人們的一切具有社會效用的行為,因而既包括具有重大社會效用的行為,又包括不具有重大社會效用的行為。就是說,德治是非權力管理,是社會依靠非權力力量對於人們的行為應該而非必須如何的管理。所謂非權力力量,就是使人應該而非必須服從的力量。它一方面是指使人自願服從的力量,亦即所謂教育,如思想的灌輸、熏陶、培養等;另一方面則是非權力強制,即輿論強制,如人們的議論、譴責、贊揚、批評等。中國社會未來在德治方面面臨的重大問題主要有:
(1)如何通過全方位的教育途徑,藉助思想的傳播、熏陶與培養等方法,凝聚全社會的積極力量,動員各種優質的精神資源參與和諧中國的建設。
(2)如何通過正確的輿論引導和管理,藉助各種媒體,傳播先進的文化與有益的信息,營造積極健康的社會輿論氛圍,鞭打丑惡,揭露無恥,譴責腐敗,倡導有助於社會繁榮與進步的價值觀。
(3)如何摒棄落後的思想觀念,特別是極左社會治理理念,清除腐朽落後社會治理思想的干擾與破壞。
第六、法制建設方面的重大問題。為了使經濟、文化產業和人際交往以及一切具有社會效用的行為不致亂成一團而有一定秩序,從而保障社會存在與發展,僅僅有政治和德治是不行的;還必須有被管理者怎樣活動和管理者怎樣管理的行為規范。這種行為規范無非兩種。一種是政治規范,是政治活動遵循的規范,亦即具有重大社會效用的行為應該且必須如何的權力規范,這就是法。另一種就是道德規范。未來中國發展法制建設方面面臨的主要問題是:
(1)如何在國家根本大法的前提下,遵循社會創建法律的終極目的——增進全社會和每個人的利益總量,在地方立法許可權內,不斷優化有助於中國社會繁榮進步的現行法律體系。
(2)如何強化公正執法與公正司法力度,維護法制的公正秩序,捍衛社會公正的最後一道防線,滿足公眾基本的公正需求。
(3)如何強化監督檢察部門的保障與清潔職能,減少各種政府機構及其工作人員濫用公共權力給廣大民眾造成的硬傷。
第七、道德建設方面的重大問題。道德建設的根本任務在於如何通過社會治理道德的終極目的——增進全社會和每個人的利益總量,從而發現和創建優良的道德規范,並使之轉化為廣大民眾的穩定的心理品質。中國社會未來在道德建設方面面臨的重大問題是:
(1)如何不斷提升道德規範本身的優良性,最大化地實現道德增進全社會和每個人利益總量的終極目的。
(2)如何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集體主義道德主導下,突出完備集體主義的基本特徵:1.即人道主義的,而不是整體主義的特徵;2.這種集體主義,正如馬克思所言,既不是利他主義的,也不是利己主義的,而是利他主義與利己主義之辯證統一;3.這種集體主義是一種溫和的集體主義,是一種相對的、有條件的集體主義,而不是極端的、絕對的集體主義。它認為在集體與個人利益一致的情況下,對於個人利益追求的任何壓抑和限制都是不道德的。
(3)如何突出道德原則的層次性,既注重最高道德原則的導引與激勵作用,更注重基本道德原則的激勵與保證作用,同時包容和認可最低道德原則的社會價值,最大地發揮道德在中國未來發展中的治理作用。
(4)如何通過不斷的制度與機制創新,減輕微觀道德建設的壓力。
(5)中小學品德教育如何根據教育對象的生理、心理特點,按照品德形成與發展的規律,將優良、科學的道德規范作為品德培養的基本內容,以培養合格的現代公民品德為基本目標,改革以往注重培養革命者職業品德的傳統品德培養模式,讓品德培養回歸「使人成為人」的本質。
(6)如何改變以往重私德教育輕公德培養的現狀,緊跟時代的文明步伐,為中國公民社會的構建培養一大批擁有優良的公共品格、健全的心智、強健的體魄的現代公民,造就一批富有社會正義感和人道精神的現代公德楷模與榜樣,促進中國社會整體公德水平的明顯提高。
總體而言,上述關於中國社會未來發展必須直面的重要問題,是就七個社會構成要素內部的沖突與矛盾提出的。就七個社會構成要素之間的沖突與矛盾而言,未來中國社會發展必須直面的重要問題如下:
(1)如何激發和凝聚中國社會發展的活力。社會的發展,歸根到底在於,推動社會發展的行為主體願不願意和能不能自覺參與到促進社會發展的活動中來。中國未來的發展同樣在於,廣大民眾願不願意和能不能自覺參與到促進中國社會繁榮與進步的偉大事業中來。
(2)未來中國社會的繁榮與發展究竟是「誰」的繁榮與發展。具體說,未來中國的繁榮與進步,誰才是其成果的真正享有者。即,如何通過制度創新和安排,從根本上解決「共建共享」的利益歸屬問題。既處理好當前利益的公正分配問題,又能兼顧代際間的公正問題,不至於為了所謂後代的利益而犧牲現代人的利益,當然,也不能為了當代的利益而犧牲後代的利益。更不能為了一部分人的利益而犧牲另一部分人的利益。
(3)既然憲法已經規定「主權在民」,各級領導幹部是人民的公僕,那麼,各級政府和領導如何通過制度創新,才能落實這一現代社會治理的根本原則,最大地體現廣大民眾的治理意志,滿足廣大民眾的真正需求,改變以往以政府和領導偏好為廣大民眾偏好的現象,擺正位置定好位。
(4)如何防止政府公共權力的濫用、政府工作人員的腐敗給廣大民眾的傷害,阻礙未來中國社會的繁榮與進步。
(5)如何探索和構建廣大民眾的切身利益表達機制,減少因言路不暢導致沖突與危機。
(6)如何在減少亂收費與強化財政預算方面爭取新的突破,增加政府花錢的透明度和財政資金使用效率,實現基本公共服務產品的公平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