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國區域經濟發展新態勢分析:如何選擇城市發展戰略
決定區域經濟格局的基本因素 我國地域面積雖然廣闊,但可耕地面積並不足,人均資源佔有量均低於世界平均水平,自然資源和環境容量越來越難以適應經濟的快速發展。 經過計劃經濟體制時期和改革開放以來兩個階段的持續努力,我國經濟進入了所謂「向成熟推進」的發展階段。如果國際上和平與發展的總趨勢不發生逆轉,國內改革開放的政策繼續保持,這一發展階段至少會持續到本世紀的中葉。在這個時期,從總量經濟看,我國的農業產值將下降到GDP的10%左右,農村人口將下降到全部人口的1/3左右;出口依然是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之一,製造業產值不會明顯低於服務業的產值並繼續扮演經濟增長的「領頭羊」;越來越多的新增就業機會將出現在各種新興第三產業(或廣義的服務業)中;從產業類型看,伴隨著現代產業的蓬勃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將逐步向技術密集型產業過渡,勞動力成本會逐漸提高。 在這樣一個經濟轉換背景下,研究我國區域經濟格局必須有新的視角。今後50年內,我國城市化進程不斷加速,城市化率不斷提高,將有一半左右的農村人口陸續變為城市居民,我國東部地區將出現幾百個百萬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和若干個容納上億人口的密集都市帶(圈),每一個都市帶(圈)都會有自己相對完整的產業鏈和金融中心,但它們的市場邊界都是開放的,不僅帶動周邊地區發展,而且與世界各國保持廣泛的貿易往來。為此,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和住宅建設要消耗大量的鋼材、木材、玻璃和水泥,能源、原材料的消耗量將達到創記錄水平,中國的需求將決定世界能源、原材料市場的價格。 區域經濟發展的新趨勢新特點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沿海地區的區位優勢得到了充分的發揮,特別是加入WTO以後,東部地區經濟越來越深地捲入了「國際大循環」,而與中西部地區之間經濟發展差距也在拉大。這帶來一個突出問題就是農村勞動力過剩的問題逐漸顯露,大量中西部農村青年,源源不斷地流入東部地區,即使這些地區外向型經濟的低成本優勢得以長期保持,也延緩了出口加工業向內陸地區的梯度轉移。結果,過去我們的產業非均衡(重工業優先)經濟發展模式就轉變成了區域非均衡經濟發展模式。這也成為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特徵。 從經濟地理角度看,目前我國西北部很多地區的生態環境十分脆弱,不適合人類密集居住,經濟發展受到很大的限制;東南部不同區域間的地理環境、歷史文化背景、現代發展機遇也存在很大的差別。在市場經濟體制和外向型發展戰略不變的前提下,我國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格局在今後相當長時期會存在而且有可能進一步擴大,不會因為中央財政地區性轉移支付政策等發生實質改變。 在東部沿海地區,目前已經出現了一些跨行政區的、具有很多「增長極」的城市帶(圈),珠江三角洲地區「龍頭」是香港,周邊有深圳、廣州、佛山、南海、東莞等「增長極」;長江三角洲地區「龍頭」是上海,周邊有寧波、杭州、蘇州、無錫、常州等「增長極」。這些地區在外向型經濟帶動下,出現了一批以市場為紐帶、上下游一體化、技術聯系緊密的城市產業群體,吸收了大量的國內外資金,以及各種水平的外來勞動力,產品銷售網路和原材料、勞動力供應鏈,一直延伸到中西部地區和海外,促進了區域經濟的發展。由於經濟地理、歷史和現實因素的限制,各省(直轄市、自治區)也出現了一些具有「增長極」性質的城市如福建的廈門、山東的青島、遼寧的大連等;也出現了一些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大企業,例如海爾、長虹等,但它們的帶動作用一般僅限於省內。一些原材料大省如黑龍江和山西,資源優勢並沒有轉化為經濟優勢;像計劃經濟時期的三線建設明星城市,如東北的哈爾濱、長春、沈陽,以及西安、成都、武漢、重慶等,由於中央直屬企業多,歷史遺留問題重,產業結構調整難度大,與沿海城市的差距還很大。如何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科學研究我國區域經濟布局問題,既要發揮市場機制的基礎作用,也要在充分考慮經濟地理、歷史和經濟發展水平差距基礎上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做好科學規劃,確定發展戰略。 首先,應當確立區域人口流動戰略。目前,在一些地方政府領導人心中,地區發展差距不僅體現在標志性的市容風貌上,而且也體現為經濟總量上的差別。東部一個縣級市的GDP總量,就相當於西部一個省(自治區)。從總量角度考慮縮小地區差距問題,西部地區的經濟增長速度就必須大大超過東部地區;對各地區的居民來說,地區發展不平衡則主要體現在收入和生活水平差距上;從人均角度考慮問題,則縮小地區差距問題可以逐步增大西部地區的GDP總量,適當減少西部地區的人口,鼓勵西部地區人口流動,但國家應當承擔起西部地區農村的普及義務教育責任,掃除外來務工人員在城市定居的障礙,為少數民族青年保持傳統的文化、習俗創造必要的條件。為了西部資源的開發,也需要高素質人口的逆向流動,但要控制其規模小於流出的人口。 其次,制定正確的城市化發展戰略。現代工業文明一個顯著特點是生產的集約化,這一點決定了城市化的方向。只有大城市才能產生現代產業發展所必須的集聚效應,帶動整個產業鏈以至整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所以要根據區域經濟發展規律,幫助各個地區的「增長極」成長為大城市,並用快速交通線將大中小城市連接起來,形成聯系緊密、分工明確的產業鏈和城市帶。值得關注的是,在城市化佔用耕地過程中,一定要給予農民合理的補償,使他們得以順利地融入城市生活。 第三,中央政府在區域經濟布局合理化上要發揮更大作用。無論從跨行政區的利益協調角度,還是從自然資源的合理利用角度,中央政府都需要承擔更多的責任,不能簡單地認為區域經濟發展是地方政府的事情。我國人口增長先於工業化,使得中國在現代化初級階段,就面臨西方後工業社會才遇到的種種問題。為了緩解中國人口與資源之間的矛盾,除了更多地採取國際大循環的方式來利用國外資源外,更重要的是合理利用本國現有的資源,考慮到我國自然地理特徵和整體發展的需要,必須採取地區非均衡的發展戰略,鼓勵生態脆弱地區的人口向東部地區流動,根據江河流域特點進行國土規劃和整治。所有這些,都需要中央政府明確承擔起自己的責任。
Ⅱ 分析我國當前經濟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
中國過去10年GDP總量站在了200%,2012年中國穩中求進,還是要必須處理好房地產的問題。
美國政府近期啟動量化寬松政策,以應對財政懸崖,這就會使我國碰到輸入性通脹風險。
中國經濟不怕單一風險,不怕小風險,怕的是房地產風險、地方融資平台風險,怕的是經濟大幅降速。如果這幾個方面合在一起,會促成資金大量外流,匯率貶值。
盡管今年中國投資和出口的增速很可能比去年放慢,但對消費增速應表現有信心,隨著歐債危機影響逐漸煙消霧散,這對中國經濟發展帶來有利的影響。
經濟增速的放緩並不意味著通脹壓力的減弱。2012年要實現4%左右的物價上漲幅度應該說是有難度的,且不說中長期推動物價上漲的因素,從短期因素來看也有三個不確定性,會使今年的物價走勢比較復雜,上半年物價水平回落至谷底後,下半年經濟增速回暖,物價溫和回升。
產業結構是指各產業的構成及各產業之間的聯系和比例關系。各產業部門的構成及相互之間的聯系、比例關系不盡相同,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大小也不同。因此,把包括產業的構成、各產業之間的相互關系在內的結構特徵概括為產業結構。
第一,中國產業結構調整加劇帶來的商機。產業結構一直不盡合理,小散差亂,原因是缺少市場化的優勝劣汰機制,甚至逆淘汰,導致資源配置低效率。在目前大背景下,各類企業都現了原形,彼此彼此、好賴不分的假象暴露無遺,企業分化加劇,被迫退出市場的企業為急於進入的企業提供了絕好條件。這正是國內各個行業、有作為的企業收購兼並或強強聯手(可降低風險)、提高市場集中度,實現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大好時機。
第二,國際市場重新洗牌帶來的商機。大批企業破產倒閉或陷入困境,讓出了繁榮時期很難得到的極大市場空間,使得國際市場進入的門檻大為降低。而國際化的資源重組加快,能源、原材料價格下跌,基礎行業及其把持企業大為弱化,這些也將增強中國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談判地位,為中國企業走出去提供了稍縱即逝的難得機遇。
中國應該在本次金融危機中,徹底結束在國際市場總是消極被動地被別人利用的時代,切實把講了多年的「要有效利用好國內外兩個市場,首先是利用好國際市場」這句話落到實處。一是應當抓住機遇大舉采購原來拒絕轉讓的核心技術,引進高新技術和相關人才;二是大舉采購儲備大宗商品,例如石油、礦石、糧食,並鞏固對國際市場價格的主導權、話語權;三是通過收購兼並跨國工商企業集團,加快在全球布點,建立糧食、原油、礦石等大宗產品的海外資源基地。
與此同時,要構築中國主導的分銷、采購網路渠道,推出中國企業主導的自主創新品牌,並將已有的自主知名品牌實現國際化延伸,擴大中國在全球經濟影響力,為可持續發展創造長期可靠的有利局面。正反兩個方面的經驗教訓顯示,自主采購分銷渠道和自主品牌同樣是國民經濟的命脈,只要掌握命脈就能把利益留住,把利潤大頭留住,把生態環境留住,而不再流失。當然,海外投資要認真研究所在國的投資環境、文化背景和本土化策略。
由於中國思想觀念、體制機制准備不足,大危機帶來的大轉機、大商機,可能會與中國擦肩而過,例如商業資本、能源資源。這些是最讓人放心不下的大事。
第三,產業影響力是最大的商機。對紡織行業的改革與發展要有信心,國民經濟和民生對紡織行業的高度依賴,這就是影響力。要保持冷靜、保持信心,切忌慌亂和盲目跟風。紡織行業已進入了精耕細作的微利時代,要利用調整時期加快向以相對指標為主導的內含化發展方式轉變。同時,要停止內耗、聯手闖關、共圖大局,唱好主角,向主營業務回歸。
改進流程、縮短流程,實行精準化戰略。以信息化、精確化采購為主導,打造多方當事人參與的供應鏈,從粗放流程向精細化、精確化轉變。企業在開展這項活動的過程中,需緊密結合實際,切實辦好兩件具體事。這兩件事對企業具有普遍意義,只要當真去做都會有所收獲。
一是流程創新。目前企業流程粗放、跑冒滴漏、周轉緩慢、成本上升、利潤下降的情況十分普遍。對此,要做好「流程創新」這件具體事。即憑借信息技術,開展精確化采購、降低庫存、科學促銷、加快周轉、降低成本的試驗和調研。
二是細節創新。目前紡織行業要向服務型企業轉變,關注客戶和消費者的需求,切實真正放下身段、做到換位思考。對此,要做好「細節創新」這件具體事,即認真全天候跟蹤研究所有顧客群購物消費的行為、心理和緣由,每一個細節都不要放過,包括每一個舉動、每一個詢問、每一個抱怨等等。在深入調研分析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改進每一個細節,切實把「轉變服務觀念,樹立服務意識,強化服務培訓,規范服務行為,提高服務技能,講求服務效果」落實到每一個細節上。
三是應對嚴峻形勢,要充分認識先行指數研究的重要性,採取領先一步的反周期措施,為後危機時代做好前瞻性的各項准備。目前各行各業的預測和宏觀調控方式已經過時,所採用的「過去時數據」、「現在時數據」兩類指標已經無法應對瞬息萬變的經濟形勢,必須將預測和調控建立在「將來時數據」指標的基礎上,如國民經濟PMI、本行業PMI、PPI等等。
我國將通過調整產業結構,在相對較長的周期里,讓國內實體經濟能夠平穩、較快地增長,短期保持GDP增速在7.5 - 8.3%之間,因此無論短期還是中長期來看,這對中國經濟的影響都是偏積極的。
過去經濟增長主要靠勞動密集、低附加值並對生態破壞嚴重的低端產品出口等來拉動,而靠這種方式拉動經濟增長實際上是不可持續的,所以國家要調整經濟結構,同時推動企業不斷進行產業、技術方面升級,提高產品附加值水平,這樣才能在中長期保持經濟平穩健康可持續地增長。
我國2011年GDP總量5 745 133億美元(57萬億元),約為美國經濟總量的39%,比上年增長9.2%,GDP人均4 283美元,全年財政收入103 740億元(人民幣)年增長24.8%。預計2012年經濟增長率將為7.6%,我國GDP總量將會突破61萬億元,約為50億美元,為美國GDP總量的41%。
中國經濟已從谷底回升,前幾個月經濟增長率一度回落到7.4%,目前已回升到7.6%;製造業經理采購指數前幾個月一度下探到49.6%,11月份已回升到50.9%,站在中軸線的上方。產品庫存減少,大宗貨物價格小幅上漲,社會用電量增加,中國經濟回暖明顯。現在的經濟形勢有所好轉,並不會繼續惡化。但產能過剩、產業結構不合理、宏觀政策、貨幣政策調控難度加大,依然困擾著中國社會的經濟運行。
未來兩三年為中國經濟的恢復期,但並不會大起大落,顯得將會保持平穩增長,增長率將會保持在7.5%至8.2%之間。中國正在和平崛起,未來10年是中國社會發展的機遇期,從2010年起的未來10年,中國經濟總量將會翻一番,初步建成小康社會,而到2020年中國經濟總量就將會和美國平起平坐,再到2030年中國就將會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但是,美國的綜合實力、科技研發能力依然很強,中國在綜合國力、核心競爭力上的差距依然存在。
老百姓的佔有財富進一步提高,中等收入的中產階級首次占據大多數,這將會減少低收入群體和高收入群體之間的對立,這對中國社會階層結構將產生重大的影響。但收入水平高低懸殊、貧富差距的進一步加大,依然困擾著中國社會、管理層和決策層。
Ⅲ 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本態勢如何
黨的十七大報告全面分析了當前我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同時強調,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一社會主要矛盾沒有變。這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立足點,也是理解十七大報告精神的一把鑰匙。
一
我國21世紀初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從實現第二步戰略目標轉到實施第三步戰略部署,首先是用20年時間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如果說,幾年前這種階段性變化表現還不是十分清晰,那麼,經過幾年來的發展,現在人們已經普遍地感受到,我國確實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經濟和社會發展所顯示出來的階段性特徵,可以概括為8個方面:
(一)從經濟發展看。在改革開放推動下,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基礎設施和城鄉面貌發生巨大變化。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以來,經濟保持平穩快速增長,國家財政收入顯著增加,整個中國大地一派蓬勃發展景象。同時要看到,我國生產力總體水平還不高,自主創新能力還不強,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粗放型增長付出了過大的資源和環境代價。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實現現代化,不僅經濟總量需要繼續增長,更艱巨的任務是提高科技水平和經濟增長質量。
(二)從經濟體制看。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已經形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為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大活力。根據黨的十六大精神和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各個領域的改革在繼續推進。同時要看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還不完善,影響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依然存在,改革攻堅面臨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如何按照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深化改革,為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提供體制保障,仍然是我們面臨的重大課題。
(三)從人民生活看。人民生活總體上已經達到小康水平,反貧困取得全世界最突出的進展。城鄉恩格爾系數的持續降低標志著消費結構的升級和生活質量的提高。城鄉居民收入進一步增加,衣、食、住、行、用水平繼續提高,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初步建立使貧困人口免除了飢寒之苦。同時要看到,目前所達到的還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而且平均數往往掩蓋著不同社會階層收入和生活水平的巨大差異。農村除列入低保的2000多萬貧困人口外,還有幾千萬人處於低水平溫飽狀態,列入城市低保范圍的貧困人口也有2000多萬人。城鄉居民在教育、醫療衛生各方面還有不少困難。保證全體人民過上共同富裕的生活,不僅取決於經濟增長,也取決於統籌兼顧各方面利益的經濟和社會政策。
(四)從發展的協調性看。由於農村綜合改革逐步深化,農業稅、牧業稅、特產稅全部取消,支農惠農政策不斷加強,農村發展保持良好勢頭。由於相繼實施西部大開發、支持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和支持中部地區崛起的戰略,地區發展差距擴大的趨勢得到抑制。同時要看到,我國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的特徵仍很明顯,農業基礎薄弱、農村發展滯後的局面尚未改變,發展基礎、區位優勢和自然稟賦不同決定了地區差距將會長期存在,發展不平衡仍然是突出矛盾。
(五)從民主政治建設看。隨著整個改革進程積極穩妥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不斷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基本形成,人民政治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斷提高,政治體制總體上是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的。同時要看到,我國政治體制還有不少亟待完善和發展的環節,這些不完善的方面是和擴大人民民主的要求、和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不相適應的,需要通過繼續深化政治體制改革加以解決。
(六)從文化建設看。在經濟快速發展的推動下,文化建設取得巨大成就,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同時要看到,文化建設總體水平和我國經濟發展水平還不適應,和我國的國際地位還不適應,還不能滿足人民群眾的需要。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改革開放的深入,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趨旺盛,人們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差異性明顯增強。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這樣的歷史任務是貫穿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現代化全過程的。
(七)從社會建設和管理看。在發展多種經濟成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對外開放的推動下,社會活力顯著增強。各級各類教育迅速發展,就業問題得到比較好的解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社會保障體系開始建立,社會事業取得顯著成就。同時要看到,社會發展仍然滯後於經濟發展,民生方面還有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在社會結構、社會組織形式、社會利益格局發生深刻變化的新形勢下,社會建設和社會管理面臨許多新課題。
(八)從對外開放看。我國已經從封閉半封閉型經濟轉變為開放型經濟,加入世貿組織標志著對外開放進入新的階段,蓬勃發展的中國經濟在世界上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同時要看到,我國還是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在經濟上科技上占優勢的壓力將長期存在,同國際社會聯系日益緊密,風險也隨之增加。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形成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的新優勢,對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上述情況說明,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確實進入了新的階段。經過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不懈努力,我國從生產力到生產關系、從經濟基礎到上層建築都發生了意義深遠的重大變化,特別是在經濟發展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十多億人民的生活實現了從溫飽不足到總體小康的歷史性跨越,從21世紀開始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的發展階段。當前我國發展的諸多階段性特徵,都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階段的特徵。在新的形勢下推進發展和改革,必須深刻認識和准確把握這些階段性特徵。
上述情況也說明,從大的發展階段看,我國仍然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分「三步走」實現現代化這個大的發展戰略中一個重要的發展階段。從根本上說,當前我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徵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在新世紀新階段的具體表現。深刻認識這一點,對於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推進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二
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是從社會性質和社會發展階段上對中國國情所做的全局性、總體性判斷。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從中國實際出發,首先是從這個最大的實際出發。
所謂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簡要地說,就是社會主義的不發達階段。我國是在生產力非常落後的條件下進入社會主義的,必然要經歷相當長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實現發達國家在資本主義條件下實現的工業化和現代化。從20世紀中葉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至少100年時間,都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是在經濟文化落後的中國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不可逾越的歷史階段。
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國家面貌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但還沒有從根本上擺脫不發達的狀態,仍然帶有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明顯特徵。主要表現在:
第一,工業化的歷史任務尚未完成,總體判斷,還處於工業化的中期階段。我國的工業化和現代化,在經濟上包括雙重的任務:既要推進常規的工業化,又要迎頭趕上世界新技術革命的潮流。現在,我國產業結構落後,增長方式粗放,用現代科學技術改造農業和整個農村經濟還是初步的,在工業生產、流通和其他社會經濟生活的諸多方面仍然有大量的落後設備在使用著。科學技術水平、國民教育水平和文化素質同發達國家相比還有比較大的差距。
第二,城鄉之間、區域之間發展很不平衡。雖然國家在促進協調發展方面採取了許多政策措施,但是差距擴大的趨勢尚未根本扭轉。從抑制差距擴大到逐步縮小差距,還需要堅持不懈的努力。發展不平衡的矛盾還會長期存在。
第三,城鄉二元經濟的狀況還沒有根本改變。20世紀90年代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以來,城鎮化進程加快,2006年城鎮化率達到43.9%。按照目前的發展態勢,2020年可望達到60%左右,屆時將會超過世界平均水平,但仍然明顯低於發達國家水平。目前世界城市化率已經超過50%,發達國家一般都在80%以上。據預測,2030年世界城市化率將超過60%。
第四,我國經濟總量雖然已經升至世界第四,但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只有2000美元,仍居世界後列,屬於下中等收入國家。總量大表明國家有比較大的經濟實力,人均少表明還是一個比較窮的國家。生產力的落後狀況,從根本上決定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社會福利的限度。
生產力的落後狀況,也從根本上決定了現階段我國社會主義制度還不完善。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偉大的創舉,但實現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有機結合的實踐還是很初步的,還需要繼續在探索中前進。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僅需要繼續消除計劃經濟體制的弊端,而且愈往前發展愈要注意解決市場經濟體制本身所固有的矛盾和問題。根據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深化政治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為黨和國家長治久安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是長期而艱巨的歷史任務。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建立之後,仍然需要通過深化改革和加強制度建設,逐步找到適應生產力發展要求的生產關系的具體形式,以及適應經濟基礎變化要求的上層建築的具體形式。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在總結歷史經驗的過程中,逐步形成了關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黨的十三大系統闡述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問題,黨的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都重申和強調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問題,並且不斷地豐富和發展著關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黨的十七大之所以重申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之所以在闡述重大問題時再三強調要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這是因為,認清當前我國社會所處的歷史階段,是正確提出和貫徹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的關鍵,是推進改革和謀劃發展的根本依據。回顧歷史,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前我們在社會主義建設中出現嚴重失誤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於提出的一些任務和政策,包括一些制度安排和發展目標,脫離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改革開放以來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糾正了那些超越階段的錯誤觀念和政策,對不適應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要求的制度和體制進行了帶有根本性的改革,對發展目標和步驟進行了戰略性的調整;同時堅決抵制了拋棄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錯誤主張,保證了改革的正確方向。在新的發展階段,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必須對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基本國情有統一認識和准確把握。
首先和最重要的,是堅持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全面理解和正確處理「一個中心」和「兩個基本點」的關系。既然我國社會主義之所以叫做初級階段,最根本的原因是生產力不發達,因而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是社會主要矛盾,那麼,就必須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這是我們黨、我們國家興旺發達和長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是我們黨、我們國家生存發展的政治基石,也是現代化建設最重要的政治保證。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是我們黨、我們國家發展進步的活力源泉,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所以,黨的十七大報告強調:「要堅持把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同四項基本原則、改革開放這兩個基本點統一於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任何時候都決不能動搖。」30年來的實踐反復證明了這種「統一」的極端重要性,如果不注重這種「統一」,只強調一個方面而忽視了另外的方面,就會犯這樣或者那樣的錯誤。
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還需要繼續奮斗十幾年,基本實現現代化還需要繼續奮斗幾十年,任重而道遠。至於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則需要幾代人、十幾代人甚至幾十代人堅持不懈地努力奮斗。我們已經取得的成績是偉大的,但前頭的路更長。在發展和改革取得歷史性進展的條件下,在進入新世紀新階段以來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今天,叫好之聲不絕於耳,但我們必須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看到前途的漫長和任務的艱巨,居安思危,克服盲目樂觀情緒,戒驕戒躁,扎扎實實做好各方面的工作。這也是黨的十七大再次強調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深刻用意。
三
人類社會是一種不斷發展的歷史過程。關於社會發展的階段性劃分,是馬克思主義認識社會的基本方法之一。恩格斯說得好:「我們的理論不是教條,而是對包含著一連串互相銜接的階段的發展過程的闡明。」關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大成果,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處於基礎性的位置。
社會主義制度的發展和完善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一個相當長的歷史發展階段,在發展進程中必然還要經歷若干具體的發展階段,不同時期會顯現出不同的階段性特徵。這種動態的發展過程,是由量變積累引起部分的質變,在新的基礎上再由新的量變積累引起新的部分質變的過程,這也就是社會主義從不發達走向發達、從不成熟走向成熟的過程。不清醒認識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基本國情,就不可能從全局上和總體上把握中國實際,就會看不清大的方向;看不到發展的具體的階段性變化,就有可能使關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全局性和總體性判斷流於空泛,大的發展方略也難以貫徹落實。只有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大的發展階段,又認真分析不同時期具體的階段性特徵,才能正確判斷我國社會發展的主流和方向,並據以制定正確的發展戰略和政策。關於分「三步走」實現現代化的戰略部署,關於用20年時間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戰略決策,都是創造性地進行社會發展階段性劃分的典範。
黨的十六大以來,黨中央提出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並且採取了一系列相應的方針政策,這些都是根據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的階段、適應我國發展的階段性變化所作出的正確決策。黨的十七大報告全面分析了當前我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徵,進一步豐富了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認識,豐富了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認識,從而也就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根據這種正確認識所制定的方略,必將引導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走向新的勝利
Ⅳ 我國經濟社會未來發展前景分析
一、我國工業化和城市化發展現狀
我國已經進入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加速發展階段。根據國際經驗,工業化、城市化、市場化、信息化和全球化是我們面臨的新形勢,也是研究和部署未來地質工作的立足點和出發點。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綜合國力邁上新台階。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從1978年到2009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由3645億元增長到33.54萬億元,年均實際增長9.8%,是同期世界經濟年均增長率的3倍多;我國經濟總量已經超過德國,位居世界第三位。依靠自己力量解決了13億人口的溫飽問題。我國主要農產品和工業品產量已居世界第一,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重大科技創新成果不斷涌現,高新技術產業蓬勃發展,水利、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生態文明建設不斷推進,城鄉面貌煥然一新。
我國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中華人民共和國200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數據顯示,從1978年到2008年,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增加到17175元,實際增長50倍;農民人均收入由134元增加到5153元,實際增長38.5倍;農村貧困人口從2.5億減少到3597萬人,城市人均住宅建築面積和農村人均住房面積成倍增加。群眾家庭財產普遍增多,吃穿住行用水平明顯提高。改革開放前長期困擾我們的短缺經濟狀況已經得到根本改變。
我國社會事業得到迅速發展,社會和諧穩定得到鞏固和發展。城鄉免費九年義務教育全面實現,高等教育總規模、大中小學在校生數量位居世界第一,辦學質量不斷提高。就業規模持續擴大,全社會創業活力明顯增強。社會保障制度建設加快推進,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初步形成。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和基本醫療服務體系不斷健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覆蓋全國。社會管理不斷改進,社會大局保持穩定。
城市化快速推進。我國城市化大致經歷了四個階段,詳見圖13。
圖13 我國城市化水平與城市數量的變化情況
第一階段(1949~1957年):城市化的起步和健康發展時期。到1957年末,中國城市增加到176個,城市化水平上升到15.4%。
第二階段(1958~1978年):城市化不穩定發展時期。在這13年間,城市只增加25個,城市化水平在17.3%上下徘徊。
第三階段(1979~1999年):城市化穩定快速發展時期。城市個數從1978年的193個增加到1999年的666個,新增城市473個。1979年城市化率是18.96%,1999年為34.78%,提高了15.82個百分點,年均提高0.79個百分點。
第四階段(2000~2009年):城市化加快發展時期。全國城市數量穩定在655個左右,其中百萬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118座,超大城市39座;城市化速度從36.2%提高到45.7%,年均提高1.28個百分點。
二、我國人口增長與城市化前景
經過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不懈努力,我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從生產力到生產關系、從經濟基礎到上層建築都發生了意義深遠的重大變化。但是,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一社會主要矛盾沒有變。當前我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徵,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在新世紀新階段的具體表現。全面認識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深入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准確把握我國發展面臨的新課題新矛盾,更加自覺地走科學發展道路,既是胡錦濤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提出的要求,也是預測我國中長期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預測我國中長期發展趨勢,國內外不少研究單位做了大量工作。大多數的預測採取情景分析方法,也就是基於一系列的假設條件,得出相應的預測結果。嚴格地說,准確預測,特別是短期預測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因為預測成功的案例迄今為止並不多。本項研究我們並不進行專門預測,因為缺乏數據基礎和必要的預測模型,僅引用國內的一些預測成果,並進行必要的分析。
我國未來的人口。關於我國人口的峰值及其出現時間,國內外預測很多,不少預測認為我國的人口峰值為15億,也有認為會達到15億以上;人口峰值出現在2030年,也有認為在2030年以後。由於機械增長,到2050年中國人口才會穩定並逐步下降。據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的研究成果,2010年我國人口為13.6億,2020年為14.7人。根據聯合國經濟及社會事務部人口司預測,中國人口峰值出現在2033年,屆時的人口數量約為14.6億。也就是說,那時中國人口不會超過15億。這一結果與我國不少預測的結果相近。還有預測認為,我國人口在2050年後才開始下降。
關於我國國民經濟增長速度和規模。根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按2004年不變價格計,2010年GDP將超過2.6萬億美元,人均1900美元左右(2000年價);2020年將超過5萬億美元,人均3500美元左右。未來15年處於工業化的中期,重化工業仍佔主導地位;2010年和2020年三次產業的比例分別為14:54:32和12:48:40。從總體上看,我國工業化進程處於中期階段的特徵可持續到2020年。
關於城鎮化水平。衡量小康社會的一個重要標志,是顯著提高城鎮化水平。根據國際經驗,一個國家的城市化率達到30%後進入城市化加速階段,達到60%後進入平緩發展階段。1996年以來,我國城鎮化速度加快,城鎮化率每年以1.43~1.44個百分點的速度增長,是1978年改革開放前的5.7倍,2008年達到45.7%(表3)。我國正處於城市化加速階段的前期,在2020年前都將處於城市化加速階段。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預測,2010年和2020年,城市化水平分別為46%和55%;也有認為2010年將達到49%左右,到2020年城鎮人口的比例達到60%。
表3 2010年和2020年城鎮化水平預測
2008年3月25日,麥肯錫公司發布《迎接中國10億城市大軍》報告。該報告稱,按現有城市化的發展趨勢,中國城市人口將於2025年達到9.26億,66%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到2030年將突破10億。中國城市在未來經濟中將占據更加主導的地位。該報告稱,中國城市化規模和步伐有望繼續保持前所未有的速度。到2025年,中國將出現221個100萬人口的大城市,23個500萬以上人口的大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武漢、重慶和成都8個城市,將成為人口超過1000萬的巨型城市。移民將成為中國未來城市化的動力,在2005年至2025年70%的城市人口增長將由流動人口構成。到2025年,在中國新增3.5億以上城市人口中,流動人口將超過2.4億。
三、我國區域發展特徵與演變趨勢
(一)區域經濟發展特徵
1.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經濟增長明顯加快,但經濟活動向東部地區集聚的趨勢沒有改變
近年來,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經濟增長呈現逐年加快的態勢。自1999年以來,西部地區GDP增長率連續7年逐年加快,從7.3%提高到2006年的13.2%;同期,中部地區由7.9%提高到13.1%,東北地區則由7.9%提高到13.5%。從橫向比較看,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經濟增長速度仍然要低於東部地區,繼續呈現東部地區高速增長,而其他地區增長相對較慢的不平衡格局,但增速差距縮小。1980~1990年,東部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0.2%,中西部地區為8.8%,東北地區為8.1%。1991年後,隨著中國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軌的加快,東部與其他地區增長率的差距開始加劇擴大。1991~1998年,東部地區GDP年均增長14.7%,中部地區為12.0%,而西部和東北地區分別只有10.4%和9.5%。1999年以來,隨著西部大開發、東北振興和中部崛起戰略的實施,東部與其他地區之間的增速差距縮小。1999~2006年,東部地區GDP年均增長率為12.2%,東北、中部和西部地區則保持在10.5%~10.7%,三個地區的增長速度十分接近。
表4 我國各地區GDP增長率的變化
續表
近年來,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經濟增長加快的主要原因有三個。一是國家政策的支持。為鼓勵沿海企業西進,2007年8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務院西部開發辦公室等六部委聯合發布了《關於加強東西互動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的意見》;商務部實施了「萬商西進工程」,鼓勵中西部地區承接沿海產業轉移和加工貿易轉移,鼓勵沿海企業和經濟技術開發區西進。二是沿海要素成本的上漲。近年來,隨著產業的大規模集聚,珠三角、長三角等地區各種成本要素成本大幅度提升,土地和能源供應緊張,資源和環境承載能力趨於下降。在這種情況下,廣東、浙江、江蘇等沿海省份紛紛提高市場准入門檻,加大產業升級和環境保護的力度,由此導致一些資源和勞動密集型加工企業紛紛向中西部和東北地區轉移。三是中西部和東北地區投資環境的改善和效益提高。隨著西部大開發、東北振興和中部崛起戰略的實施,這些地區投資環境尤其是硬環境有了較大的改善,投資效益明顯提高。2006年,西部地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投資貢獻率平均為13.7%,比東部地區高1.1個百分點,工業成本費利用率平均為11.3%,遠高於東部地區的6.2%。可以預見,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今後沿海企業和外商投資企業向這些地區推進的速度將會進一步加快。
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經濟增長速度加快,並沒有改變經濟活動向東部沿海轉移和高度集中的態勢。1980~2006年,東部地區實現GDP佔全國的比重由43.6%提高到55.7%,提高了12.1個百分點;而東北地區所佔比重由13.7%下降到8.5%,減少了5.2個百分點;中部地區所佔比重由22.3%下降到18.7%,減少了3.3個百分點。這說明在市場力量的作用下,中國的經濟活動仍在向經濟繁榮的東部地區轉移和高度集中。這種集中化趨勢是中國經濟市場轉型的結果,主要表現為各種生產要素和工業尤其是製造業向東部地區的集中趨勢。
2.四大區域產業布局各有側重,但呈現兩大變化趨勢
四大區域產業布局各有側重。東部以勞動密集型產業和資本密集型產業為主,東部地區的銷售收入佔全國總銷售收入的90%以上,而中西部地區比重較大的則是資源加工型產業,如煙草加工、金屬冶煉、煉焦業、麻紡織業、鹽加工業等。此外,中部地區在運輸設備製造業,西部地區在航空航天設備製造等方面佔有較大比重;東北地區主要是裝備製造業優勢較為明顯。但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我國產業布局特別是工業布局,近年來發生了一定程度的變化,一些主要工業部門布局發生了較大尺度的空間轉移,主要表現在以下兩方面:
基礎原材料工業進一步向沿海地區集聚。作為基礎產業的鋼鐵、石油及石油化工、有色金屬工業等對礦產資源依賴程度很高的產業,20世紀90年代前的40年間形成了原有的布局,其影響因素是資源產地、交通條件、水源條件等。現在影響因素已經在很大程度發生了改變。經濟全球化和科學技術進步,人才和管理以及反映進入國際經濟循環難易程度的區位等,成為產業發展和產業布局的重要因素。在這些因素作用下,我國許多產業的布局發生較大尺度的轉移。在基礎產業中,鋼鐵、石油加工和石油化學工業,以及裝備工業中的機械製造業(特別是電氣機械製造)、交通運輸工具製造業等,由於利用國內國外兩種資源、引進外資及體制上的創新等,在江蘇、浙江、山東、福建、廣東等地建設了若干大中型企業,在一定程度上正在改變原有的布局。西部發展這些產業雖具有資源的基礎,但由於資源以外的因素起了更重要的作用,致使這些產業的重點向東部地區轉移。
能源工業特別是電力工業向西部地區轉移。上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由於經濟持續高速增長,電力消費需求增長很快,我國主要的能源消費區——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以及京津地區、山東半島等主要依靠本地或附近區域建設了一批火電站,在珠江三角洲還建設了為數眾多的燃油小電站。隨著上述城市集聚區環境問題愈來愈嚴重,改變其能源消費結構成為國家和地區重要的能源政策。因此,國家決定大規模開發西部地區的能源資源特別是水電資源、煤炭資源和天然氣資源,實現電能和天然氣在全國跨大區輸送。近年來,二灘水電站等已投入運行。同時加快了廣西紅水河流域、貴州南盤江流域、雲南瀾滄江流域及金沙江支流的水電開發。2010年全國水電裝機容量將達到2億千瓦,其中西部地區將佔到70%左右(不包括紅水河和三峽)。為了擴大西部地區具有比較優勢資源的開發,國家加大了西北地區,包括新疆塔里木、青海柴達木和陝甘寧地區的天然氣的勘探和開發,形成了一系列的能源生產地帶。與此同時,貴州至廣東直流輸電、交流輸變電等大型超高壓輸變電線路建成或在建。
(二)區域空間結構演變趨勢
改革開放以來,在新的傾斜式趕超戰略(與傳統的既要實現區域均衡發展,又要全面超英趕美的發展戰略相對而言)指導下,我國區域經濟發展開始實施所謂「弓箭」形或「T」形空間布局戰略,即以沿海地區和長江幹流地區為重點的地區傾斜發展戰略;隨後發展為所謂的「丌」形空間布局戰略,即在「T」形布局框架的基礎上,將隴海線沿線地區作為另一條重點開發軸線,形成「丌」形空間開發結構。
根據三大地帶的「梯度」開發理論、西部大開發的戰略部署、振興東北等老工業基地和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的要求,考慮到我國人口和城鎮布局的基本特點,今後一段時期,我國區域經濟總體布局的主幹框架將朝著「一帶、七軸、多中心」的空間結構演變。全國區域空間布局以國家級中心城市和區域性中心城市為核心組織區域經濟活動,以點帶軸、以軸促面,形成以城鎮軸帶和多中心為骨架,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的空間結構。「一帶」指沿海城鎮帶;「七軸」指京呼包銀、隴海蘭新、長江沿線、滬瑞四條東西向軸帶和京廣(部分京九)、哈大、北部灣三條南北向軸帶;「多中心」指京津冀、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都市連綿區和武漢、成渝、遼中、關中、山東半島、鄭州、長株潭、海峽西岸城鎮群,以及哈爾濱、烏魯木齊、昆明、南寧等多個邊境重要城市。
(三)區域人口分布與城鎮化發展
1.人口向東部地區集聚的趨勢更加明顯,中西部和東北地區人口比重下降
2000~2005年,我國各地區人口均呈不同程度的增長,但總體來看,東部沿海地區人口增長(包括自然增長和機械增長)最快。如表5,2000年東部沿海人口總量為44231萬人,而到2005年已增長到46388萬人,人口年均增長率達9.6‰,分別比同期的中部、西部與東北地區高6.1,2.8和4.5個千分點。與此同時,5年來,各地區的人口佔全國的比重只有東部沿海有所增加,從2000年的35.60%上升到2005年的36.15%;而中部、西部、東北地區全部下降,分別下降了0.41,0.09和0.06個百分點。
表5 2000年和2005年我國四大區域人口分布比較
2.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的新興地區人口集聚和城鎮化加快
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中西部的新興地區城鎮化和人口集聚速度在加快。隨著西部開發、東北振興和中部崛起戰略的實施,人口流動的目的地不再局限於東部地區,而是擴大到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的新興地區。而且,東部沿海地區在經過20年的發展後,產業結構開始調整,東部沿海的企業也為了進一步開拓新的市場,尋找更多的商機,有些勞動力轉移逐漸轉向中西部的新興地區。如雲南、新疆外來人口數都超過了100萬人,基本集聚在新興城市。除四川、貴州、重慶轉移到雲南的勞動力比較多外,還有來自浙江、廣東、江蘇等經濟發達地區。新疆同樣有大量的勞動力輸入。隨著中西部經濟崛起,還有加入WTO後發展邊境貿易,位於邊境貿易城市的流動人口也將越來越多。
3.四大區域城鎮化進程加快,但東北地區城鎮化速度相對緩慢
2000年以來,我國四大區域的城鎮化均以較高的速度推進。2005年東部和東北地區的城鎮化水平已分別達52%和56.5%。2000~2005年,中部地區是我國四大區域中城鎮化進程推進最快的地區,東北地區相對較慢。從增長速度來看,2000~2005年中部地區城鎮化水平年均增長速度達1.45個百分點,分別比東、西部高0.1個、0.22個百分點,比東北地區高出0.47個百分點。但中部、西部地區城鎮化水平還相對較低,2005年分別為37.6%和34.9%,並處於加速發展階段,城鎮化推進的空間還很大。
表6 2000年和2005年我國四大區域城鎮化水平比較單位:%
Ⅳ 運用經濟生活分析我國如何以一帶一路建設為著力點適應經濟全球化新形勢
一、以一帶一路建設為著力點尋找我國新的經濟支點。
二、在經濟全球化新形勢下,內更加突出一帶一路容建設的作用來抵消逆全球化的負能量。
三、搞好一帶一路建設,為我國和一帶一路國家的經濟生活提供更好的促進和發展動力。
Ⅵ 論述:我國目前的經濟形勢是什麼請從我國實際和經濟學原理角度分析這種經濟形勢存在的必然性。
中國當前經濟形勢
。
(一)經濟增長進入新一輪上升期。今年1—3季度,盡管受到非典的沖擊,GDP增長率仍然達到了8.5%。預計4季度經濟增長率會繼續提高,運用月度宏觀經濟計量分析模型預測,全年GDP增長率可以達到8.6%。這表明從2002年開始,我國GDP增長率已經穩定在8%以上,經濟運行正處於新一輪周期的上升期。
(二)支柱行業增勢強勁,重化工業化特徵日益明顯。前三季度,電子通信設備製造、電氣機械及器材製造、交通運輸設備製造、冶金工業和化學工業等支柱工業實現快速增長,對整個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0.7%。重工業增速明顯快於輕工業,重工業增加值增長18.4%,輕工業增加值增長13.9%,重工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64.37%,比2002年全年水平(60.95%)提高3.42個百分點。1998年以來重工業增長相對於輕工業增長有加速趨勢,重工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的比重不斷提高,今年這一比重的提高幅度更大,說明我國經濟發展已進入新一輪重化工業化時期。這一輪重化工業化主要是由工業支柱產業和房地產業快速增長拉動的,與消費結構升級密切相關,具有較強的市場內生機制,將成為未來10年我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主要支撐力量。
(三)投資高速增長,消費結構保持升級勢頭。1—3季度,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30.5%,增幅提高8.7個百分點。投資高增長,主要受重化工業化趨勢和民間投資日趨活躍等因素的拉動。消費增幅受非典影響一度降低,但前三季度累計增長率達到8.6%,同比僅下降0.1個百分點,已經恢復到正常的增長水平,可以認為消費繼續保持了較高水平的穩定增長。盡管有非典沖擊,但消費結構升級態勢比較明顯,1—3季度,建築及裝璜材料類零售額同比增長46.6%,汽車類零售額同比增長77.5%,通信器材類零售額同比增長74%,住、行等方面新的消費熱點持續升溫。
(四)對外貿易增勢強勁,貿易摩擦存在隱憂。1—3季度,出口同比增長32.2%,增幅提高12.9個百分點,持續保持高增長態勢。進口同比增長40.5%,加快23.3個百分點,因此貿易順差比上年同期減少(凈出口91億美元,同比減少109億美元)。分國別和地區看,對美國和部分歐洲國家的出口順差持續增加;而對日本、韓國和我國台灣省的出口逆差則持續擴大。由於美歐是我國主要出口市場,順差擴大勢必加劇貿易摩擦,我國面臨的反傾銷壓力不斷加大。近年來日本、韓國和我國台灣省對美歐出口的一些產品陸續轉移到中國大陸設廠,是我國對美歐順差擴大的重要原因。
(五)總量矛盾緩解,某些能源、原材料供應出現缺口。隨著國內市場活躍和出口增長加快,我國總需求不足的矛盾逐步緩解。物價指數由負轉正,1—3季度,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比上年同期提高0.7%;生產資料價格上升4.5%,但逐季度回穩(分別為4.6%、4.7%、4%)。電力、煤炭、鋼鐵、石化、有色金屬等產品供給出現缺口,不少省市被迫限制用電,一些原材料價格上漲較多。目前這些產品的供給正在迅速增加,原材料價格上漲的態勢已經趨緩。總體看,物價仍然保持在低水平,需求約束普遍存在,大多數產品的市場競爭仍比較激烈。
(六)糧食產量持續下降,供求關系並未逆轉。據有關統計,今年糧食產量可能低於9000億斤,也低於全年的糧食需求量。在連續幾年的減產以後,當前市場糧價出現恢復性提高,但是預計糧價以及食品價格不會長時間、大幅度上漲。一是因為庫存水平較高,到2003年底糧食庫存仍將保持在4000億斤以上,比正常水平(近年來估計為3000億斤左右)高出較多;二是糧食生產能力較大,在市場需求拉動下,糧食供給會增長較快,抑制糧價上漲。近期內糧食供給不會出現緊缺,但糧食問題事關經濟全局,需密切關注,高度重視。一方面要嚴格保護耕地,穩定糧食生產能力;另一方面,要鞏固和發展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的成果,處理好糧食生產與其他經濟作物生產的關系;同時,不要過激反應,造成糧價的大起大落。
(七)貨幣供應和信貸投放持續高增長,外匯儲備大量增加。9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同比增長20.7%;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較年初增加了2.47萬億元,同比多增1.12萬億元。外匯儲備達到3839億美元,較年初增加975億美元,同比多增562億美元。從貸款投放的結構看,經濟內在擴張帶動的需求增加依然是貨幣信貸快速增長的主要原因。雖然存款准備金比率提高,但其緊縮性影響需要逐步釋放,加之經濟升溫的慣性作用,貨幣信貸快速擴張的態勢還會維持一段時間。同時,貨幣市場利率的上升將有助於逐步約束金融機構貸款投放進度。外匯儲備大幅增加主要是由於資本項目順差較大,其中外商直接投資仍是主要來源,也有「熱錢」加快流入的影響。
分 析 預 測
當前我國經濟仍有一定上升空間,世界經濟將保持溫和復甦態勢。預計2004年我國經濟將在較高水平上繼續穩定增長。
(一)當前我國經濟正處於回升期,從國內外條件看,仍有一定上升空間。
在近年來擴大內需、調整經濟結構、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基礎上,我國經濟已經擺脫了持續回落的狀態,進入了全面回升的階段。主要表現是:以改善住、行條件為代表的新一輪消費結構升級開始啟動;由消費升級帶動的高成長產業成為產業升級和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和自主發展能力增強;城市化進程明顯加快;民間投資正在加速啟動,市場化的投融資活動相當活躍,市場導向的產業集聚效應日趨明顯。這種由市場主導的、以消費升級和企業自主投資為基礎的新一輪經濟快速增長,具有較強的可持續性。
從今年宏觀經濟的幾個主要方面看,經濟增長率比上年提高,國內需求迅速擴大,總量矛盾基本緩解;主要商品的供求格局基本平衡,物價總水平較低且相對穩定;進口增長快於出口增長,外商直接投資繼續快速流入,外部資源供給比較充裕,國際收支狀況良好。總體看,經濟穩定回升並未出現全局性經濟「過熱」,宏觀經濟運行狀況基本健康。但是結構性矛盾比較突出,特別是電力、鋼材供給缺口較大,造成部分資源性產品供給不足。一些地方正在大上電力設備、鋼鐵加工等項目,如果不正確引導,有可能造成這些行業的盲目擴張和產能過剩。另外,從源頭上看,對一些地方的開發區熱、房地產熱的問題,亦應高度重視,積極引導,規范發展。既維護經濟增長的上升勢頭,又防止局部問題影響全局。
未來經濟增長仍有較大潛力。我國銀行存差仍然較大,外匯儲備雄厚,資金供給比較寬裕;勞動力近乎無限供給,人工低成本優勢將長期保持;技術供給也不存在明顯約束。現有要素供給條件,有利於擴大市場對產品供給的調節空間。同時,我國居民收入穩定增長,城鎮儲蓄水平持續提高,收入和支出預期趨好,消費環境和消費政策逐步完善,居民消費結構升級持續推進,消費需求有望保持較高水平的穩定增長,潛力很大。在消費升級拉動下,產業升級步伐將相應加快,並將帶動投資持續較快增長。這些條件將使我國經濟上升的態勢得到保持。
(二)世界經濟復甦前景趨好。
今年下半年以來,美國、日本經濟復甦的勢頭均超過預期,因此,各方進一步看好今年下半年及2004年世界經濟復甦的前景。世界銀行預測,明年世界經濟增長率可望提高到3%,其中發達國家將升到2.5%,美國、日本、歐元區將分別達到3.4%、1.3%和1.7%;發展中國家增長率將升為4.9%。IMF預測明年全球增長4.1%,其中美國為3.9%,日本為1.4%。總體看,世界經濟將保持溫和復甦的態勢,但仍存在不確定性。值得注意的是,世界性的通貨緊縮並未緩解,貿易保護有增無減,針對中國外貿外匯政策的外部壓力較大,我國的外貿環境趨於嚴峻。
(三)對明年經濟走勢的初步分析預測。
綜合國內外條件,預計2004年我國經濟將在較高水平上繼續穩定增長。從三大需求看,在非典之類疫情不大規模發生的情況下,受消費結構升級的推動,消費增長率預計將恢復到9%以上,高於今年水平;在貨幣政策保持穩定的情況下,受產業升級的推動,投資將繼續較快增長,預計將穩定在今年的增長水平,即30%左右;由於外貿環境趨於嚴峻、出口退稅率下調和出口基數較大等原因,預計明年出口增長率將回落到10%左右,受國內市場升溫的拉動,進口將繼續高增長,增幅超過出口,貿易順差將繼續減少。綜合定性分析和宏觀經濟計量模型預測結果,明年GDP增長率可望達到8.5%。
主 要 問 題
出現新的結構性矛盾;投融資體制改革滯後,市場化程度偏低;就業形勢仍然嚴峻;農民收入增長緩慢的問題突出。
(一)新的結構性矛盾有所顯露。隨著經濟回升和重化工業化的啟動,各個生產行業間的供求關系發生較大變化,出現新的結構性矛盾。比較突出的是電力和鋼材等部分原材料供應出現緊張,同時很多領域的產能過剩仍然存在。從電力、鋼材等方面情況看,市場對生產的調節相當靈敏。今年以來電力、鋼材和有關原材料的投資項目增加很多,發電設備產量增幅超過70%,預計這些產品的供給緊張狀況不會持續很久。隨著電站建設的加快和煤炭需求的增加,運輸也可能出現緊張局面。在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和建設方面,應注意吸取電力的教訓,避免陷於被動。對於普遍存在的產能過剩問題,也要通過市場機制促進調整,不要輕易運用行政手段限制供給增長(例如1994年以後限制電站建設),否則會加劇以後的結構性矛盾。一些領域「重復建設」的症結,在於行政干預和行政主導的投資擴張,應當對症下葯,用市場手段促進競爭,盡可能少用行政手段。
(二)投融資體制與經濟市場化的矛盾比較突出。投融資體制改革滯後,市場化程度偏低。投資活動中的行政審批仍然過繁,政府介入過多,競爭性行業的行政管理門檻過高。融資活動過於依賴政府信用,過於依賴投資項目的行政審批,市場風險往往轉化為行政干預下無人負責的更大風險。現在國有商業銀行的新增貸款中,很大一部分是有政府背景或以政府信用擔保的長期貸款。這類貸款行為缺乏風險約束,容易推動信貸過度膨脹,形成金融風險和財政的隱性債務。現行投融資體制與市場主導的新一輪經濟增長產生了越來越突出的矛盾:一方面限制了民間投資主體的投融資活動,限制了充分競爭,削弱了市場對資源的配置作用;另一方面助長了行政權力對投融資活動的干預,使得行政主導型的重復建設難以根治。如果不盡快推進投融資體制改革,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損害此次經濟回升的積極效果。
(三)就業穩定性下降,就業形勢仍然嚴峻。隨經濟升溫,城鎮總體就業情況逐步好轉,絕大部分地區就業都有明顯增加的趨勢。值得指出,這輪經濟增長以重化工業為主,吸收勞動力的能力相對較低。在就業總量增長中,正規就業增長較慢,新增就業主要是非正規就業。正規就業主要是指在正規部門工作並且形成了穩定勞動關系的就業;非正規就業既包括諸如個體、自僱傭等非正規部門的就業,也包括在正式部門的非正式僱傭。與正規就業相比,非正規就業的穩定性差,特別是非正規就業人員一般難以進入制度化的社會保障體系,一些基本權益也難以得到有效保護,增加了這部分人群未來生活的不穩定性。此外,大量人員處於非正規就業狀態,對於社會管理的挑戰也很大。如果以是否參加制度化的社會保障為尺度,我國目前城鎮非正規就業人員總量已經超過正規就業人員。在市場化改革和結構調整力度不斷加大的進程中,非正規就業將成為越來越普遍的就業形式,對緩解就業壓力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對非正規就業存在的或可能引發的勞動者權益保護問題以及勞資關系矛盾等,應予以足夠重視,並盡快建立健全相關的社會保障制度和矛盾協調機制。
(四)農民收入增長緩慢的問題突出。2003年農民增收面臨新的困難,由於非典疫情的影響,今年第2季度有大約10%的農民因非典返鄉,據調查其中有17%今年不準備再外出。此外,非典發生後,鄉鎮企業外貿出口訂單減少,產品因運輸不暢造成積壓,農民從鄉鎮企業得到的收入增幅下滑。促使農產品價格明顯上升的因素尚未產生,部分地區的畜產品和水果蔬菜或銷售不暢,或出口受阻,價格普遍下跌,農民務農收入增長也不會樂觀。完成全年農民增收4%的預期目標面臨的難度較大。
當前的經濟回升是建立在市場基礎上的,應當倍加珍惜,繼續強化市場擇優汰劣的作用,防止各種非市場因素加大經濟增長的波動幅度和風險。在宏觀經濟政策保持連續性和穩定性的前提下,適當弱化政府刺激經濟總量擴張的力度,強化結構性的政策引導。經濟回升時期也是加快改革的有利時機,要抓住這一機遇,按照十六屆三中全會的部署,加快改革步伐,以改革促發展,通過完善新體制和新機制,克服非市場因素對經濟的擾動,實現經濟的穩定增長。
(一)經濟發展的目標應從保持必要的經濟增長率轉向追求經濟的穩定、協調、有序、安全發展
在經濟全面回升的條件下,應當淡化速度指標,把宏觀調節的主要目標轉向控制經濟增長的波動幅度;加強對經濟發展和結構調整的總體規劃、信息服務和政策引導;規范市場秩序;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建議2004年經濟增長的預期目標定在7%,引導各級政府將注意力轉向經濟發展的穩定、協調、有序、安全方面,防止各級政府層層加碼,盲目攀比速度。
(二)財政政策的重點應該從擴大投資轉向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維護社會穩定
在需求不足明顯緩解的新形勢下,財政政策的重點應當相應調整。一是繼續減少國債發行規模,建設國債的使用和新開工項目可適當後移,增大結轉量。同時,應嚴格篩選新開工國債項目,著重優化國債資金的投向。二是增加對城鄉公共衛生、公共教育、環境保護等方面的投入,同時加快相關領域的改革步伐,完善財政支持的機制和制度,防止財政投入的效果降低。強化中央和省級財政支持農村基礎教育的職責,完善中央對貧困地區的轉移支付制度,增強公共財政對農村公共衛生事業的支持。三是繼續保持對西部地區的支持力度,加大對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振興的支持,增強對區域經濟發展的調節力度。四是統籌考慮社會保障制度建設和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改革。在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過程中,注意充實社保基金,彌補歷史欠賬。五是針對非正規就業大幅度增長的特點,認真研究並合理解決這類人員的養老、醫療等保障問題,確保其基本權益及生活安全,以促進就業容量增加,穩定就業隊伍。
(三)宏觀經濟調節手段應從主要依靠財政政策轉向主要依靠貨幣政策
在弱化財政政策的擴張力度、調整財政政策著力點的同時,應加大貨幣政策對經濟運行的調節作用,搞好財政與貨幣政策的松緊搭配和相互配合。基於對當前經濟總體尚未過熱、但結構性矛盾比較突出的判斷,應當繼續實行穩健的貨幣政策,維持寬松的貨幣環境,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貨幣信貸的穩定增長,總量方面可合理預調、微調,同時注意加強信貸政策的結構性調節功能。切實加強金融監管,關注和調節資本市場的波動變化,加快處理不良資產。積極發展資本市場,擴大直接融資渠道。在保證幣值穩定的前提下,維護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好勢頭。
(四)加快投融資體制改革,提高市場配置資源能力
投融資體制是當前制約市場配置資源能力提高的體制瓶頸,對此次經濟回升擾動極大。要按照十六屆三中全會決定的要求,盡快落實投融資體制改革的各項部署。應該強調「管住政府、放開市場、吸引民間資本、加強風險約束」,讓民間投資主體發揮主要作用。政府投資要嚴格限定在公共產品領域,並引入公正、公開的競爭機制,加強審計、輿論等方面的公共監督。減少投資審批程序,放寬產業准入限制,擴大民間投資的准入范圍,即使是公共產品領域,也要盡可能吸引各類民間資本參與投資。積極發展適應中小企業需要的金融機構、資本市場、信貸擔保體系和投資服務機構。以促進農村金融市場的發展為目標,推行農村金融體制的整體改革。盡快完善保護私有財產的法律制度和鼓勵民間投資的財稅金融政策,充分調動社會蘊藏的創業積極性。
(五)進一步增強鼓勵消費增長的政策力度
當前經濟回升的根本拉動力量是居民消費結構的升級,因此,擴大內需的重點應從投資轉向消費。政府在促進消費增長方面的工作重點可考慮:一是進一步拓展消費領域,鼓勵發展新的消費熱點和消費方式,清理限制性的消費政策,大力促進消費結構的升級活動;二是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和發展社會公共事業,增強居民的安全感,改善居民的支出預期;三是促進低收入群體的收入穩定增長,特別是加大對農民減負增收的支持力度;四是繼續整頓市場經濟秩序,改善消費環境,增強消費信心。
(六)積極化解外經貿困難,進一步發展開放型經濟
明年發展外經貿的困難加大,需做好充分的應對准備。重點可考慮:積極發展區域經濟合作,努力爭取一個較好的國際經貿環境;遵循世貿組織規則,合理運用有關機制,妥善解決貿易磨擦,規范出口秩序,積極擴大出口。在利用外資方面,應加強對外資結構和投向的引導,進一步完善有關法律法規、管理制度、市場開放、基礎設施等方面的投資環境。
在開放型經濟不斷發展的條件下,貿易順差減少或出現一定逆差是難免的。我國外匯儲備很大,有一定貿易逆差也不必過於擔憂。國內需求升溫可以基本彌補貿易順差減小帶來的需求缺口,對經濟回升的總體態勢不會產生明顯沖擊。今後應當努力保持國際收支基本平衡,不必追求過大的貿易順差,這樣也有利於緩解人民幣升值壓力。
(七)加強對重大戰略問題的研究,把年度工作與中長期發展規劃銜接起來
當前我國工業化、城市化、市場化、國際化的進程全面加快,面對這一新的形勢,政府在糧食、石油、水等戰略性資源供給、基礎設施和基礎產業長遠發展規劃、城市發展規劃、國土規劃和生態環境保護方面,應該加大工作力度,增強科學性和預見性。建議結合「十一五」計劃制定,組織各方面力量,加快完成這些方面的研究和規劃工作,提交人代會審議確定,防止隨意更改。此外應結合國防建設的要求,加大基礎性研究和核心技術的開發力度,為我國產業升級奠定堅實基礎。
Ⅶ 從經濟生活角度分析我國企業應該如何在新形勢下做大做強
朋友你好!一點拙見,
(
一
)
生產領域
①解放發展生產力,提高綜合經濟實力;
②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優化資源配置;
③國家宏觀調控的三種手段
(
加強市場監管,完善市場環境,健全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
)
;
④經濟手段
(
財政
/
貨幣
/
消費
/
對外政策
)
;
⑤改革和完善制度
(
基本經濟制度、分配製度和原則、社會保障制度
)
;
⑥深化企業改革,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經濟效益;
⑦鞏固農業的基礎地位,
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積極發展第三產業,
推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
⑧時政舉措
(
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擴大內需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貫徹落
實科學發展觀,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
。
(
二
)
分配領域
①不斷解放發展生產力,促進經濟發展,增加居民收入;
②堅持完善收入分配製度
(
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把按勞分配與按生產要
素分配相結合
)
;
③堅持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與公平的關系,
再分配更加註重公平的原則,
逐步
縮小收入差距,實現共同富裕;
④用財政、
稅收等經濟手段加強宏觀調控,取締非法收入、調節過高收入,
擴大中等收入者
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⑤健全完善社會保障制度,
加快教育、
醫療等社會事業發展,
維護社會公平,
構建和諧社會;
⑥在發展生產,
增加國民收入的基礎上,
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提高勞動
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創造條件讓更多群眾擁有財產性收入。
(三)交換和消費領域
①整頓和規范市場秩序,加強市場監管,依法打擊各類經濟違法犯罪;
②建立健全社會信用體系,
形成以道德為支撐、
(產權為基礎)
法律為保障的社會信用制度;
③大力發展經濟,優化家庭消費結構,提高人民消費水平;
④倡導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提倡適度、科學、文明消費;
⑤完善法律法規,嚴格執法,加強市場監管,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⑥加強宣傳教育,提高消費者的維權意識和法制觀念。
(四)對外經濟領域
適應經濟全球化新形勢,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新戰略,完善開放型經濟體系。
①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積極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
②加快轉變對外經濟發展方式,
推動開放朝著優化結構、
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轉變,著
力培育開放型經濟新優勢;形成以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的出口競爭新優勢;促進
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發展服務貿易;提高利用外資綜合優勢和總統效益,推動引資、引技、
引智相結合。
③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強企業國際化經營能力,培育
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國公司
④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則,維護國家經濟安全。
⑤推進外貿發展方式轉變,優化外貿結構,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⑥熟悉和運用世貿規則,解決國際貿易爭端。
⑦運用關稅等經濟手段,加強對外貿易調節,促進國際收支平衡;
Ⅷ 簡析題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勢頭總體良好 材料是怎樣體現矛盾分析法的
(1)既保持宏觀經抄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又根據新形勢新情況提高政策的針對性和靈活性,體現了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矛盾普遍性的指導下具體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2)強調好字當頭,把工作重點放到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上來,同時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和管理通脹預期的關系,體現了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或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又統籌恰當處理好次要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