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土地改革和農業社會主義改造對中國的經濟制度分別產生了什麼影響
土地改革之後,就是原先屬於地主的土地,劃歸為農民私有,這樣一來就廢除了中國幾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因而就大大提高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
農業社會主義改造為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奠定了重要經濟基礎。
2. 制度變遷如何影響經濟增長
日本當年是有美國幫忙才經濟增長速度快,現在中國美國不幫忙反而幫倒忙。再說了假如發展的結果相同人民幣早就不直錢了。
3. 1978年後中國的農業經濟體制發生了什麼重大變化對斯大林經濟模式有何突破
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黨實施改革開放政策,即對內改革對外開放。在農村,實行土地制內度改革,以家容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代替人民公社制,實行土地承包經營,分產到戶,自由經營。這項措施的實施,解放了農村的生產力,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改變了農村單一的作物種植制度,可以實施混合經營。除去國家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大大提高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豐富了農民的物質生活,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斯大林時期實行的是集體大農庄制度,廢除私有制,一切歸國家所有。與當時的生產力不相符合,不適應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也嚴重打擊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犧牲農業發展工業的做法,使得農產品極度缺乏,農村經濟發展緩慢。中國的改革,突破了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使生產關系實行生產力的發展要求。
4. 概述租佃制產生、發展的過程,簡析它對中國古代農業經濟的影響
租佃復制是戰國以來隨著封建生制產方式而出現的一種封建生產關系的形式。這一制度自戰國經秦漢至明清,延續了兩千多年
發展:魏晉南北朝產生屯田制,唐朝出現包佃制,宋代出現」撤佃」現象.
影響:形成持續千年分散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形態,農業經濟有很強的穩定性但沒有發展的活力
5. 經濟發展對農業產生哪些影響
經濟發展帶動了農產品的價格上漲提高農業生產力,更多的農業機械的投入減輕勞動回強度。不利影響最關鍵答就是污染。更多的農業方面的知識建議參考農業一站通新聞欄目http://www.nyyzt.com/news/
6. 試論社會主義改造對農業的影響
論中國農業經營模式
化12班 陳博 012159
摘要:所謂的「農業經營模式」,又被有的文章稱為「農業產業組織」[①],是指農業生產資料的佔有方式、農業生產的組織方式以及農業產品的分配和流通方式。本文在對建國以來伴隨著我國農地制度的變遷而改變的農業經營模式的分析、對在當前世界及國內經濟形勢下取得了較好成績的以色列基布茲和河南省南街村的農業經營模式的個例分析以及對農業產業化的質疑的基礎上,提出了農業工業化的經營模式。
關鍵詞:農業經營模式;農業工業化
農業生產力的主要要素是土地和勞動力[②]。農業增長可以被看作是消除由無彈性的土地和勞動供給對生產施加的約束[③]。正如一種有效的企業經營機制可以使企業獲得無窮的發展動力,一種合適的農業經營模式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這些約束。
一、農業經營模式的概念
農業經營模式的內容包括農業生產資料的佔有方式、農業生產的組織方式以及農業產品的分配方式。
農業生產資料,是指土地、農具、種子、肥料等用於農業生產的物質資料。農業的特點是,土地對生產的約束比經濟中大多數其他部門要強烈的多[④]。農村土地主要是指農地、林地、牧地、水域和宅地,而農地(耕地)是農村土地的主體。農村土地制度就是以農村土地開發、利用和管理為對象的復雜的制度體系,而農地制度則構成農村土地制度的基礎[⑤]。因此,採取什麼樣的一種農業經營模式,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農地制度的選擇。
農業生產的組織,是指勞動力的召集方式、勞動力的分配方式以及生產者對生產的控制方式。這三者是密不可分的。勞動力的召集者(或者說是「僱傭者」,他可以召集自己的勞動力、也可以召集別人的勞動力)負責對勞動力進行分配,進而對生產者的生產行為進行控制;但生產者是能動的,他也對生產擁有著直接的控制,其方式(或者是許可權)對農業生產的進行有著重要的影響。
農業產品的分配和流通方式,是指生產出的農產品的分配方式以及在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進行交換的方式。這也是農業進行資本積累及再生產的重要過程。同時。雖然這一部分很重要,但它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前兩項內容,當然也要受國家的政策和市場的發達程度的制約和影響。
二、對建國以來我國各個時期農業經營模式的分析[⑥]
建國以來,我國農業經營模式經歷了個人所有個人經營模式、合作社經營模式、人民公社經營模式以及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四個主要階段。
1.個人所有個人經營模式
1950年6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頒布實施,在新解放區的土地改革運動開始了。這場運動打破了原有的封建性質的地產關系,將土地均分,建立了個體小農土地私人所有制,這是最徹底的「均田制」,實現了「耕者有其田」,一時極大的調動了農戶的生產積極性。其結果是:徹底分散農地產權,使大約350億公斤的糧食(原地租),轉化為農業生產資金,使農村經濟迅速恢復,糧食產量在1951年和1952年達到了歷史最高點1.639億噸,同時也建立了鄉、村基層政權。但從舊時代繼承下來的農業基礎非常薄弱,農業生產率在個體生產條件下無法得到快速提高;由於法律體制不健全,土地兼並在均田之後再度發生,小農戶容易破產;受價值規律影響,農業生產不能適應國家的需要等。
這一時期的農業經營模式的特點如下:生產資料私有、分散,這導致生產孤立、經營分散;農業勞動力的召集者也就勞動者本身,個體經營者自主決定其生產方式及生產內容的安排;受傳統經濟思想影響,農產品商品化程度低。
2.合作社經營模式和農村人民公社經營模式
1953~1978年,國家開始把農民個體所有的土地產權制度改革為集體經濟的土地產權制度,對土地進行集體經營。至1962年最終確立了在人民公社內部實行「三級所有,隊為基礎」的地產關系。在這期間,農業生產條件有了相當大的改善。伴隨著一批農村水力發電站的建成和發電能力的提高,機器動力和灌溉面積都有了增加。國家通過稅收和價格,獲取大量農業剩餘,作為資本的原始積累,用於工業建設,同時農村經濟繼續增長。當由於連續不斷的政治運動、人口的急劇增加以及仍舊落後的農業基礎條件,這些進步並未能完全轉化為高生產率或總體生活質量的提高。
最終完成的合作社經營模式的特點如下:土地公有,使得勞動力集中;勞動力的召集有集體和農民共同作出,農民入退社自由;組織性強,避免了單干所引起的風險;計劃性強,生產沒有盲目性,由生產者和國家共同決定,符合國家和集體的需要;很少通過市場進行交換,農產品的商品化程度低;錯誤地忽視了社員人個利益、個人自由和家庭副業[⑦]等。
農村人民公社經營模式的特點如下:土地及生產資料完全公有,勞動力集中;管理權力集中,以行政手段管理經濟業務,生產者基本無權決定生產內容;它的經營一般是自給性的,把制止小生產分化、限制商品市場流通作為集體經濟發展的目標;生產仍然停留在手工勞動和「小而全」的水平上,集體內部和集體以及城鄉之間缺乏現代市場化分工協作關系。
3.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這是中國農村最近一次土地制度的變革。這是由農民自發地開始的,並最終得到了政府的肯定,這就重新恢復了最為傳統的農業生產形式,但又與以往有所不同。現行的農地制度,一個重要特徵是土地公有,集體所有的土地依照法律屬於村民集體所有,由村農業生產合作社等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經營管理。[⑧]其次,現行農村土地制度在土地集體所有的前提下,出現一定程度的「兩權分離」,土地所有權被分解為所有權和佔有權(經營權或使用權)。耕地的所有權為村(組)集體所有,把土地佔有權,按農村人口平均發包給農戶。農戶通過合同關系向集體租賃土地進行經營。現行土地制度的核心內容是:土地公有、平均分配和家庭經營。
這次變革所帶來的農業經營模式有如下特點:土地公有,防止了土地兼並等在土改時出現的問題;包產到戶,重視個人利益,激發了農民生產積極性;在實際執行過程中集體作用逐漸淡化,生產的有承包者即生產者自主決定;市場逐漸受到重視,農產品商品化程度逐漸提高;農戶的生產受價值規律的影響,但由於生產力的提高,仍可以很好的適應國家的需要。
三、兩個個例分析
1.以色列的基布茲[⑨]
以色列的農業的顯著特點是高科技的採用,而這些高科技農業成果的取得是建立在密切合作基礎之上的。以色列實行土地國有化,農業組織有3種形式:集體農場(即基布茲THE KIBBUTZ)、農業合作社(即莫沙夫MOSHAV)和個體農場。
(1)集體農場基布茲
目前2.4%的以色列人生活在約270個基布茲內。它進行統一管理和經濟核算,財產和生產資料屬公有。管理機構實行民主輪換制,一切決定須由集體農場成員大會作出;管理機構既組織生產,又擔當軍事防衛。基布茲已發展成為農工貿綜合體(也僱用基布茲以外的人),包括了農副產品加工和其它加工工業。在特拉維夫設有行業協會負責產品的對外銷售。
(2)農業合作社莫沙夫
由國家把土地出租給合作社的一些家庭,社員以優惠價格從合作社購買農具、化肥和農葯,並以優惠價格向合作社出售農產品。社員可以僱工,並有權直接與外商簽訂銷售合同。社員代表大會選出的協商委員會,有權以合作社名義作出吸收新會員、轉讓房基地、僱傭外來勞動力等決定。
(3)個體農場
按資本主義私人企業方式經營,農場除按政府規定用水和進行合理化生產之外,不對政府承擔其它義務。
以色列的這種多元化的農業經營模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特別是基布茲,它不但很好的適應了以色列當地惡劣的農業生產環境,而且對以色列經濟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基布茲通常只佔全國人口的2%左右,但卻可以生產國內生產總值的12%,農業生產佔全國農業生產總值的80%,部分製造業占相當重要的地位,如塑料和橡膠行業產值佔全國產值的62%,占出口額的42.2%,部分基布茲還興辦了高科技企業。
基布茲的成功,從經營模式上看,主要是土地公有,又固定歸某一集體農庄使用,從而任何農庄成員都必須服從農庄管理機構的管理,而他們中的很多人同時又是農庄管理機構的成員,這一民主的管理方式就保證了管理的有效性,克服了長久以來困擾公有制經濟的效率問題;嚴格的外部財務監管,保證了資金的合理使用;集體勞動,產生規模效益;分工比較明確,農產品商品化程度很高,既有初級農產品,也有農產品的深加工產品;以農業為核心,同時發展工商業、旅遊業等其他產業等。
2.河南省的南街村[⑩]
南街村是河南省中部的一個獨特的農村社區,藉助於個性化的制度安排(南街村黨委會、村民委員會,南街村(集團)有限公司"黨政企"三位一體的社區組織機構;內部計劃的集體所有制經濟及供給加工資的分配製度),在短短十幾年間,經濟增長2100多倍,由一個貧窮落後的小村莊變成了一個年產值近20億元人民幣的「紅色億元村」。
南街村是中部平原農村,適宜機械化規模經營。南街村民比起小農階段的個體勞作和家庭經營,他們更熟悉和習慣於集體合作的生產方式。從實際出發,集體化似乎是理所當然,尤其是當實施承包制後出現農業生產全面萎縮的情況,人們復歸集體化經營的願望更加迫切了。從分散經營的組織方式來看,分散經營並不是現代農業的發展方向。當生產社會化、規模經營的條件大大提高之後,僅靠挖掘勞動力體力增產是十分有限的,採用新的科學技術實現集約化規模化經營,這是農業現代化的必由之路。
從1984年到1990年,南街村2300多畝土地分批實現由家庭經營過渡到集體專業隊的規模經營。南街村建立了集體農場,專事農業生產的70多人被分為幾個專業隊,如農機隊(主要擔負農產品的運輸和工程建設)、農業隊(主管農田的播種和收打)、積肥隊(主要是清掃廁所和積肥)等。隊與隊之間既分工又協作,較好地控制了生產的每一環節,並採取以工促農的辦法,利用工業積累資金大搞農田基本建設,改善生產條件,增強抗禦自然災害的能力,實現了農業生產上的耕播收打機械化、澆水噴灌自動化、種植區域化、品種優良化、管理專業化,保證了農業生產的穩產高產。
南街村的農業經營模式可以歸納如下:土地歸集體所有,農業進行規模經營;集體勞動,分工明確,以專業隊為單位,即分工又協作;農產品商品化程度高,既有初級農產品,也有農產品的深加工產品;以農業為核心,同時發展工商業、旅遊業等其他產業等。
四、中國農業應該走「工業化」的道路
朱鎔基總理對入世之後我國的農業憂心忡忡。的確,目前我國農業產業整體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有著極大的差距。出路何在?不外乎兩種。一是完善當前的農業經營模式。二是改變當前的農業經營模式。為了完善當前的農業經營模式,人們從實踐中找到了農業產業化的道路;改變當前的農業經營模式,似乎沒有人「敢」提,但我認為應走農業工業化的道路。
1.農業產業化的概念[11]
「農業產業化就是農業中各利益主體為了提高自身的競爭能力,獲得外部收益而走向集中和聯合的一種新型的產業組織方式,其本質特徵是用契約方式將產前、產中、產後各環節有效連接起來,實現農業生產、加工、運輸、儲藏、銷售乃至金融、保險等化解的一體化經營,並藉以實現農業生產的規模效益,引導分散的農戶小生產轉變為社會化大生產,是系統內『非市場安排』與系統外市場機制相結合進行資源配置,解決分散的農戶同市場的銜接問題,構建一種利益共享、風險共擔、優勢互補的經濟實體。」[12]
農業產業化的主要內容應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農業的市場化
依據市場的需要決定生產什麼,生產多少,把農業的生產與營銷置於市場的機制基礎之上。
(2)農業的社會化
包括農業生產經營規模的適度擴大,以及把農業生產、加工、分配和流通等農業在生產環節,內在地、有機地結合起來。
(3)農業的集約化
加大資金和技術的投入,通過結構優化、技術進步和科學管理,提高農業經濟效益。
農業產業化組織形式有如下幾種類型:①公司+農戶②合作經濟組織+農戶③農村專業技術協會+農戶④農場+農戶⑤專業批發市場+農戶。「雖然中國當前各地農業產業化的組織形式和經濟類型多種多樣,但就其實質說來則是共同的,即在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基礎上,通過『龍頭』對分散的、為數眾多的農戶,發揮引導、組織、服務的功能,推動經濟體制和增長方式向市場經濟和集約增長方式轉變。」
2.對農業產業化的質疑
第一、農業產業化到底是一個行之有效的經營模式,還是只停留在口頭上的啰里啰唆的概念?
從各種書籍報刊上看到的農業產業化的概念各不相同,大多非常之長。但其中心意思就是通過一種機制使小生產與大市場相協調。事實上這在實際執行過程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難,在很多時候和很多地方仍停留僅僅停留在口頭上的「呼喊」。農業產業化在很多地方沒有實現,在更多的地方還沒有進入過農民的頭腦之中。比如在我的家鄉大連,很多地方只是在高呼產業化,卻從沒做過什麼實事,也很難做成什麼實事;而大多數農民們就根本不知道什麼是產業化。小規模的農戶生產,沒有資金支持,也沒有技術能力,很難甚至根本不可能達到很高的技術要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高質量的符合要求的農產品,龍頭企業如何盈利;沒有利潤的企業,其後果自然不言而喻。
第二、農業產業化能從根本上解決我國當前的農業問題么?
從建國以來的各種經營模式以及所舉個例來看,生產過程是關鍵,合作分工更是有著很高的效率。農業產業化,並不是生產的完全徹底的生產規模化,而是建立在小農的微弱的聯合(不是合作)生產的基礎之上。小生產與大市場之間的矛盾不通過改變生產環節來解決,而是通過改革流通環節(即農戶生產+「龍頭」銷售),還是不可能得到徹底解決的。這一點,大力提倡農業產業化的人也是不得不承認的[13]。
另外,農業產業化要處理好四個關系,即「要處理好經濟組織形式、所有制經濟類型單一化與產業多樣化的關系」、「要處理好規模經營與農業發展的關系」、「農業生產與流通的關系,或者說生產與市場的關系」及「要處理好『龍頭』與農戶之間的關系」。其實這也就是農業產業化所面臨的問題。農業產業化之後矛盾沒有減少,反而增多。
總之,農業產業化在當前的條件下,在大多數地區仍只是設想、口號,而且,在已經執行的地方仍面臨著本來應由它要解決的問題,即小生產與大市場的矛盾。
3.農業工業化是中國農業的一條可選擇的道路
許多事實表明,現行的聯產承包責任制,就其承包到戶的經營模式來說,是很難真正解決「三農問題」的;而從上文所舉的兩個例子可以看出,合作化是農業發展的行之有效的農地制度,但這要根據實際情況來選擇合適的經營模式。基布茲模式與南街村模式在現階段中國都不能普遍,這主要是因為這二者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靠著其成員所具有的較高的集體主義思想,在此不予討論。但從這二者經營模式中除去意識形態方面的因素,我們可以抽象出一個新的經營模式,即工業化的農業經營模式。
如前所述,不先集中精力解決農業生產這一根本性問題,只是在農產品流通領域進行改革,讓我國農業走出窘境、有更大的發展是不可能的事情。何況從上文所舉二例可以看出,必須先將農業生產搞上去,工業和其他產業才能夠發展起來。
所謂農業工業化,即不將農業視為獨立的一種產業,而將其視為工業的一種。用所有工業生產已充分驗證了的、符合社會化大生產要求的經營模式來改造農業的生產,按照工業生產的模式組織農業生產、按照工業產品的分配流通方式管理農產品的分配流通方式,其經營模式應有以下特徵。
1.土地公有、規模經營
規模經營是現代農業的基本特徵之一,這不僅指流通環節的統購統銷,也包括生產環節。這二者是相關聯的,但後者的實現必須以前者為基礎。如本文開頭所述,土地對農業生產的約束比經濟中大多數其他部門要強烈的多,基於我國人多地少、農地更少的基本國情,只有少量土地或者根本沒有土地的農民和有大片私有耕地的農民之間必然要產生巨大的矛盾,因而要在中國實現規模化經營,必然要以土地公有為基本的農地制度。
2.分工明確,集體勞動
考察現代企業、特別是現代的工業企業的生產,分工明確、流水線作業是其主要特徵。這也是現代工業企業有著極大生產力的原因之一。將土地、種子、肥料、水等作為原料,將農產品及其深加工品作為最終產品,把分工模糊的農民轉變為分工明確、各司其專的農業工人(限於農業生產的特點,農業生產難以實現流水線作業),把缺少計劃、農戶獨立承擔風險的農業生產改造成為生產目的明確、風險社會化的工業化生產,以工業企業的生產制度來規范農業的生產,這才可能有效的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最終實現利潤和社會效益最大化。
3. 生產者與土地徹底分離
之所以將這一點放在後面,是因為這不僅涉及農業生產,還涉及農村的基本社會經濟秩序,是最困難的一項。如果這項變革能夠實現,那麼農業的工業化才能真正實現。
自古以來,農業人口就沒有與土地分離,現行的基本農村土地制度事實上也承認農民對農村土地的實際佔有。這實際上是實現前面兩項目標的最大障礙,只要農民還是實際佔有小塊土地,只要中國不可能也不能夠實行農地私有制,不將農民同其所實際佔有的土地分離,分工明確的規模經營就不可能實現。這是顯然的。
從農業工業化的角度來看,這也是十分必要的。考察工業企業,工人不佔有(私有制)或者不實際直接佔有(公有制)生產資料,這種生產者與生產資料的實際分離,最徹底的實現了分工的專業化,同時也最徹底的實現了市場對生產者的配置作用(當勞動者的思想還沒有達到真正的集體主義的思想的時候)。農業實現工業化,也必須從生產資料特別是土地的佔有制度上進行改革。
困難之處也正在於此。農村人口之多,實現農業工業化後農業工人所需人數之小,都將不可避免地導致農村勞動力的過剩(指在農業生產方面),如何轉移這部分人口,同時失去土地又未成為農業工人的農民的出路何在,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城市化道路提供了很好的辦法,這也能更溫和的剝奪農民對土地的實際佔有權,但其中的問題仍然很多,暫不討論(其實這也農業產業化將要面臨的困難之一)。
但從另一方面來看,這也是解決農業工業化後,農業生產(由於土地所有制的關系是公有制經濟)的效率問題,即農業生產人員的效率問題。由於過多的潛在的可以進行農業生產的人員的存在,再加上市場對人力資源的配置作用,通常所說的公有制經濟效率低下的問題將很難存在。
4.其他特徵
商品徹底市場化、產銷結合、採用企業的管理模式等一切工業企業所具有的不違背農業生產規律的特徵都可以運用到農業經營模式上。
六、結論
中國農業出路何在,眾說紛紜。農業產業化,是一條看得見的方向;但只注重改變流通環節的問題,不從根本上改變生產環節上的問題,是不可能獲得徹底的成功的。
基布茲與南街村的經驗說明土地公有、集體勞動、比較平均的分配是一條可行的辦法,但這是在集體成員的思想素質達到很高境界(集體主義)的時候才可能實現的。借鑒他們的經驗,農業工業化應該可以很好的解決農業生產上的問題。
參考文獻:
(1)《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研究綜述》(《中國農村研究報告(1990~1998)》)李劍 著
(2)《1949~1992年的中國農業》(《中外著名專家論中國農業1949~2030》)左天覺 著
(3)《農業產業組織創新與農村經濟發展》(《當代經濟研究》2001年第11期)何立勝 郜翔 著
(4)《農村土地制度比較研究》唐忠 著
(5)《論農業社會主義改造與國情》(《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七十周年學術討論會》)房成祥 著
(6)《20年經濟改革:回顧與展望》張卓元 黃范章 利廣安 主編
--------------------------------------------------------------------------------
[①] 《農業產業組織創新與農村經濟發展》(《當代經濟研究》2001年第11期)何立勝 郜翔 著
[②] 《農業的出路在於發展生產力》(《當代經濟研究》2002年第4期)張曉理 著
[③] 《農業發展的國際分析(修訂擴充版)》[日]速水佑次郎 [美]弗農·拉坦 著 郭熙保 張進銘 等譯
[④] 同上
[⑤] 《農地制度的變革與創新》(《改革面臨制度創新》)楊經倫 著
[⑥] 實例詳見參考文獻(1)~(5)
[⑦]《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向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政治報告》(《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文獻》第25頁)
[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⑨] 詳見《中東的小龍 以色列經濟發展研究》 楊光 主編
[⑩]《南街之行 對南街村社會結構的實證研究》鄭豪傑http://202.112.93.201/student/97zhj/zhj07/dc/zheng2.htm
[11] 參見參考文獻(3)、(6)
[12]《農業產業組織創新與農村經濟發展》(《當代經濟研究》2001年第11期)何立勝郜翔 著
[13] 「但是,在市場經濟中,生產與流通、生產與市場的矛盾始終存在,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沒有也不可能完全徹底解決小生產與大市場的矛盾。」(《20年經濟改革:回顧與展望》第107頁)
7. 概述1949-1978中國農業政策的變化及影響。
...嗯...
1.先是1950~1952年得土改:沒收地主土地,歸農民所有,實行的是經濟上保護富農的政策。<影響:徹底廢除了封建土地剝削制度,解放了農村生產力,為國家的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開辟了道路。>
2.在三大改造時期,對農業實行:農業互助組,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實行自願互利的原則。<影響:為國家的經濟建設提供了基礎。>
3.一五時期:有步驟得對農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農業任務按計劃完成>
4.1960年,八字方針。
5.大躍進時期:農業公有化程度越來越高,規模越來越大。進行了人民公社化運動。<是國民經濟比例嚴重失調,損害了人民的利益>
6.文革時期:高指標,浮誇風。<是中國經濟嚴重受損>
7.1978年:農村經濟體制改革。
8. 歷史時期(唐朝)氣候變化對其農業經濟的影響
大唐身為中古時代最偉大的國家。其境內經濟發達、人口增多,又由於邊防需要,除了中原地帶水渠的翻修外,又不斷在西北開辟農業區,使當時此地「閭閻相望,桑麻翳野」。有詩記載「我唐區夏餘十紀,軍中武備赫萬祀,彤弓黃鉞授元帥,墾耕大漠為內地」;又有「蕃人舊日不耕犁,相學如今種禾黍,驅羊亦著錦為衣,為惜氈衣防樹時,養蠶繅繭成匹帛。」這說明當時農業相當發達,然而這種大規模的農業發展常會帶來土地的鹽化與土壤結構的劣化情形,久而久之土地破壞的情形也就日漸明顯了。於是「平沙日未沒,黯黯見臨洮」;「燕支山下少春輝,黃沙磧裏無流水」,一首首詩歌展示著唐朝時的荒漠風情。要知道乾燥氣候地區最忌土地的過勞使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便曾經因為土地的大量荒漠化而逐漸失去文明最重要的屏障。
與此同時,人們還開山墾耕。唐朝盛世,當中原人口因為商業發達和農業興盛而急劇增長的同時,糧食的需求增加了,於是唐政府和民間都開始了更大規模的毀林開墾,據說當時僅新墾土地就達6億多畝。史稱「開天寶之中,耕者益力,四海之內,高山絕壑,耒耜亦滿」但這種不讓土地休養生息的大量開墾,破壞了黃土高原原先的植被環境,也讓黃土高原溝壑縱橫,滿目瘡痍,黃土本身土質就不穩了,當它的結構又因為農地過度分布而破壞,黃河泛濫的影響就更大了,可以想見土壤沖蝕和流失為大唐帶來極大的災難,而土地的劣化更使大唐在後期無法之稱他們的民生所需。天災加上人禍,使黃河流域經濟漸趨衰落,等到安史之亂之後,昔日繁華的黃河流域,竟到了「居無尺椽,人無煙灶,蕭條凄慘,獸游鬼哭」的地步。由於田地荒蕪,水利失修,加上戰亂人民的大量南遷,使黃河流域社會經濟開始衰落,我國經濟文化的中心也漸漸移至長江流域。而當黃巢起義的最後一舉連大唐江南的糧食線都破壞之後,大唐終於也走入歷史的塵埃。
《太平寰宇記》載,唐朝在京兆府(今陝西戶縣)、歧州(今陝西周至)和鳳翔(今陝西鳳翔)設有管理竹園的機構——「司竹監」。說明唐代關中有大面積竹林的經營。
《新唐書"平陽公主傳》載隋末平陽公主起兵之初曾招降據有司竹園的何潘仁。司竹園中能屯駐兵馬,可見其范圍之大。
《大唐六典"司農寺》載:「司竹監,今在京兆、鄠(今戶縣)、盩厔(今周至)」,上引宋之問文謂長安城南有「千畝竹林」,可知產竹地區的廣泛。唐王維描述其藍田輞川別業中竹景點「斤竹嶺」、「竹里館」。「斤竹嶺」因山嶺所種高大竹子而稱,「竹里館」是因在溪邊竹林中修建的建築,說明藍田也有竹林的分布。渭水上游的秦州(今甘肅天水)一帶,杜甫於唐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在該地所作的詩中有五首提到當地之竹。其中《石龕》、《鐵堂峽》、《秦州雜詩》等明確描述當時秦州山地及其東的鐵堂峽、東南的東柯谷等地多竹,是供朝廷制弓箭、箭竿等用的竹林。唐《元和郡縣圖志》卷四十《甘州"張掖縣》提到蘭州西北祁連山東段,「多材木箭竿」,這種「箭竿」之竹可能就是高山竹種箭竹類、巴山木竹類。反映當時從蘭州向西北經烏鞘嶺沿祁連山到張掖一帶有竹林分布。
持續的天氣乾旱對竹林分布也產生了重要影響。《玉堂閑話》載,唐天復四年(公元904年)隴(指隴州)、褒(今分歸漢中市和勉縣)、梁(梁州)之境,數千里內大旱,這些地區山中的竹林皆開花結子,飢民采之舂米而食。反映了當地竹林頗多,面積較大。同時也說明了天氣持續乾旱對竹林分布的影響。
盛世大唐曾有過水天山河一色的美麗環境,但是到了中唐以後為何國內政治上的禍亂頻仍,而連山河都變色了呢?而且還發生了飢荒和農作物的欠收。老百姓苦不堪言。原因正是出現在大唐的氣候環境的變遷。
9. 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對農業產生什麼影響
近年來,我國農業面臨成本上漲、農產品進口增加、農業生態環境嚴峻等挑戰。當前和今後一段時間,經濟發展「新常態」將對農業產生什麼影響?怎樣推動可持續發展?糧食高庫存怎麼辦?三農領域將有哪些新改革?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3日就《關於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若干意見》解讀等情況舉行的發布會上,中農辦有關負責人回應了上述熱點問題。
推動農業轉方式調結構
在回答農業如何轉方式時,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陳錫文表示,當前農業發展既有很大成績,也有不少憂患,包括生產成本不斷攀升、農產品進口增加、粗放的農業發展方式帶來生態環境損害。
陳錫文強調,對中國這個人口大國來說,糧食不能出大問題。所以今年一號文件的第一條仍是強調保障糧食安全,在此基礎上積極推進農業發展方式的轉變和結構優化,帶動農業發展、農民增收。
探索目標價格制度化解高庫存矛盾
對於如何解決糧食高庫存問題,陳錫文說,去年春播開始,有的地方就反映原有庫存已滿的問題。由於農產品國內價格比國際價格高,加工企業更願意使用進口糧食,導致國內庫存不斷攀升。
對此,我國一方面實行了目標價格制度;另一方面,對一些重要農產品實行關稅配額管理制度,關稅配額之內進口是低關稅,超過配額的實行高關稅。過去一些地方執行得不嚴,走私情況不少。今後將更加嚴格管理,也減少對國內供給的沖擊。
陳錫文表示,將在去年對新疆棉花和東北、內蒙古大豆實行目標價格的基礎上總結經驗,讓市場在價格形成中起主要作用,讓農民根據市場需求進行生產,逐步化解這幾年形成的矛盾。
農村改革:確保改有所成改有所進
在回答關於農村改革問題時,中農辦副主任韓俊表示,去年是中國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農村改革是重頭戲。一系列農村改革舉措、試點相繼出台,如關於引導承包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關於賦予農民對集體資產股份權能改革的試點,特別是關於農村土地徵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及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供銷社改革、國有林區和林場改革的頂層設計已基本完成。今年要把已部署的改革抓緊落實,確保改有所成、改有所進。
韓俊強調,中央關於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即「三塊地」的改革試點方案有關部門已經牽頭落實。必須明確的是關於農村土地徵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還有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還是試點,試點任務到2017年完成。農村土地制度的改革,中央確立了「三條底線」,就是公有制性質不能改變、耕地紅線不能破、農民權益不能受損。
新常態:挑戰與機遇並存
對於經濟發展新常態對農業的影響,陳錫文表示,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增長率從高速增長轉到中高速增長,對需求和財政收入都會有影響,對農業是一種挑戰。一方面,如何生產出產品,讓市場有更多需求,讓農民有更多收入;另一方面,在財政收入增長減緩情況下,如何保持國家對農業支持力度,都是需要研究的問題。
「但是反過來,新常態也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大家更多地去追求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不太關注產量多少,有利於推進農業轉型、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生產結構、促進三產融合。」陳錫文認為,新常態下,青年農民帶著資金、技術、管理能力返鄉創業的情況會越來越多。進入新常態對農業是挑戰和機遇並存,要抓住機遇,促進農業穩步發展。
10. 概述租佃制產生、發展的過程,對中國古代農業經濟的影響
產生:春秋時代地主階級對井田制進行改革,在土地經營上有創新,創造出租版佃制.
發展:權魏晉南北朝產生屯田制,唐朝出現包佃制,宋代出現」撤佃」現象.
影響:形成持續千年分散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形態,農業經濟有很強的穩定性但沒有發展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