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今天的發展有哪些優勢和短板
中國今天的發展最主要的優勢就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已經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經濟體系。發展的短板主要是技術方面的劣勢。
Ⅱ 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中國目前短板的主要存在那幾個方面
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高質量發展就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能夠很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能夠給廣大城鄉居民帶來實惠的發展;
第二,高質量發展就是使創新成為推動發展的第一動力,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發揮更大作用,全要素生產率不斷提高;
第三,高質量發展就是可持續發展、綠色發展,經濟發展和人口、生態、環境、資源保持協調均衡的關系,使廣大人民群眾享受優美生態環境;
第四,高質量發展就是城鄉之間、區域之間保持協調的發展,城鄉二元經濟結構逐步轉變為現代經濟結構,實現鄉村振興,東中西部不同區域按照主體功能區建設,發揮比較優勢,共同發展;
第五,高質量發展是更加開放的發展,隨著全球化進程的深化,我國經濟發展要更好地利用國際市場和國際資源,我國的經濟發展也將為世界各國或地區提供更多的機會。
(2)我國經濟發展的短板有哪些擴展閱讀:
「補短板」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也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習總書記在2015年10月召開的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中,以「補短板,著力解決好發展不平衡問題」為題,著重從經濟社會全面協調發展的角度論述了補短板問題。
他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強調的不僅是小康,而且更重要的也是更難做到的是全面;如果到2020年我們在總量和速度上完成了目標,但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更加嚴重,短板更加突出,就算不上真正實現了目標,即使最後宣布實現了,也無法得到人民群眾和國際社會認可。
全面小康,覆蓋的領域要全面,是五位一體全面進步。他特別指出:「生態文明建設就是突出短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突出的短板主要在民生領域,發展不全面的問題很大程度上也表現在不同社會群體民生保障方面。農村貧困人口脫貧是最突出的短板。
努力縮小城鄉區域發展差距,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一項重要任務。這些講話全面地論述了我國經濟發展中的短板問題,為我們在高質量發展中補齊短板指明了方向。
Ⅲ 世界主要國家都在推數字經濟,我國數字經濟有哪些不足和短板
我國的數字經濟發展低於世界主要國家的水平,發展過程中有很多短板,在大內數據、人工智慧等基礎容設施發展不足;而且我國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也不行,缺少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群;我國數字國際化貿易也不行;新技術,創新力,創造力也是阻礙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的障礙。
Ⅳ 中國現在在哪些國力發展方面存在短板
這些短板集中反映了我國國力結構存在的三個嚴重不均衡:在經濟體系中,GDP總量與經濟質量、經濟結構、技術水平之間存在不平衡;在力量建設體系中,經濟增長與社會、文化、生態、國防建設之間存在不平衡;在綜合國力體系中,已有資源力量與戰略運籌能力之間存在不平衡。這三種不均衡嚴重製約著中國由大到強的發展。形成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由中國現代化「擠壓型」發展道路決定的。中國的改革開放,實際上是在短短30多年時間里要完成三大轉變,即由封閉轉向開放、由計劃轉向市場、由農業和半工業化社會轉向工業化和信息化社會。這些重大轉變,在西方通常要數百年才能完成。在這樣短的時間內要完成這么繁重的歷史任務,難免會產生一種「壓縮式」的經濟社會發展模式,所有的經濟社會發展任務連同各類矛盾都被「擠壓」在「短暫的歷史一瞬間」。由此帶來中國發展的兩重性:主導方面是其促進發展和進步的巨大歷史價值;負面效應是,不可避免地導致發展的不協調、不和諧、不均衡、不可持續,也不可避免地導致社會、文化、生態、國防等領域建設的相對滯後,由此嚴重影響和制約著綜合國力的提高。
Ⅳ 湖南省在經濟發展中存在的短板和困難有哪些
投資拉動的後勁不足。一是拉動力強的重大項目欠缺。1-8月,全省億元以上項目完成投資占總投資的25.9%,而全國平均在50%以上。億元以上項目個數、億元以上項目完成投資佔比均居中部六省末位。二是新增貸款指標限制了後續投資發展。湖南省2013年新增貸款計劃指標到9月底只剩200億元,僅剩全年計劃的10%。部分銀行已用完全年額度,只收不貸。三是受國家不動產登記政策影響,市民觀望情緒比較高,投資性購房受到限制,房地產投資不溫不火。四是始於2008年的高速建設高潮已經接近尾聲,集中進入通車掃尾階段,大多是續建項目,新增項目極少。
Ⅵ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
一、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所面臨的形勢
(一)我國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更為復雜
中國經濟發展處於國際經濟的大環境中,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所面對的外部環境更為復雜,中美貿易摩擦對經濟發展產生較為明顯的影響。由於國際領域的經濟發展處於逐步放緩的發展態勢,對中國經濟發展也產生諸多不確定因素[1]。根據國際多家專業機構對全球經濟發展形勢進行研究分析,確定全球經濟增速同比放緩,由於新興經濟增長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導致全球經濟發展仍將面臨貨幣貶值等壓力,中國經濟發展下行壓力持續增大。
(二)中國經濟發展在國際社會領域面臨諸多風險
未來中國經濟發展需要重視國際社會的諸多影響,由於國際社會的發展環境,需要面對多方面風險因素:其一,國際貿易體系改革風險,國際貿易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內容,而以美國為主導的國際貿易組織,在中美雙邊合作方面具有明顯的排他性,維護美國利益容易導致中美貿易沖突;其二,政治風險,國際社會層出不窮的政治事件是經濟發展需要注意的政治風險;其三,市場動盪風險,國際領域存在部分國家債務規模不斷擴大、石油等期貨價格波動大、金融市場不確定因素多等諸多問題。以上風險都是中國經濟發展在國際社會領域需要面對的現實情況。
(三)經濟市場內部經營環境的變化
經濟市場環境是決定經濟量變化情況的關鍵,國家針對經濟發展結構的調整,導致生產製造性企業生產成本的增加,民營型企業、中小微企業的生存及發展壓力持續增大,部分產能過剩行業企業面臨倒閉風險,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動能持續減弱,還有部分強調產量而忽略產品質量的企業逐漸被市場淘汰[2]。產品製造行業存在的缺乏創新意識、市場積極性不足等問題逐漸體現其對於經濟發展的制約作用。
二、促進我國經濟穩定發展的有效對策
(一)堅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發展戰略
為促進社會經濟的穩定發展,要堅定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發展戰略,通過戰略的深入推進,能夠有效提升國內市場對於各種產品的現實需求,從而進一步體現市場需求對於產品經濟實現的拉動作用。
(二)重視高質量產品及產業發展
工業領域的產品生產應當重視產品質量的提升,經濟發展推動社會民眾消費需求的不斷提高,產品質量是決定產品價值的關鍵,工業產品生活需要重視產品創新、性能創新以及質量革新,通過產品質量發展改善工業生產的宏觀環境,提升產品在市場領域的核心競爭力,利用質量發展促進生產經濟發展。
(三)促進經濟結構的優化
工業體系、農業體系、服務業體系是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礎,科學創新也會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未來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需要重視經濟結構的優化,重視科學技術與工業生產、農業生產以及服務業發展的融合,利用科技創新提升產業產能,通過經濟結構的優化,保證各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Ⅶ 中國現在在哪些方面存在短板
在「十三五」期間需要補齊的「短板」,部署了需要取得「明顯突破」的十大領域:
一是保持經濟增長。「十三五」時期,中國發展的環境、條件、任務、要求等都發生了新的變化。挖掘增長潛力,培育發展動力,厚植發展優勢,拓展發展空間,推動經濟總量上台階。
二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的發展,中國經濟增長將完成三個轉變:從主要靠投資、出口變為「三駕馬車」協同帶動;從主要依靠工業變為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從主要靠物質資源消耗轉變為主要靠勞動生產率的提升。
三是優化產業結構。為提升經濟競爭力,中國將改造傳統行業、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服務業、並積極培育新的業態和商業模式。
四是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中國將在科技、產業、企業、市場、產品、業態和管理等領域全面推進創新。
五是農業現代化加快步伐。相比於工業化、信息化和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是中國當下的薄弱一環。在確保糧食安全的基礎下,中國將加快農業發展方式轉變和技術創新的步伐。
六是體制機制改革。改革是培育和釋放市場主體活力、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根本動力。要圍繞破解經濟社會發展突出問題的體制機制障礙,全面深化改革,增強改革意識,提高改革行動能力。
七是協調發展。目前中國已經推出了「京津冀」、「長江經濟帶」等多個區域經濟戰略,未來,區域、城鄉發展的協調以及基本公共服務的均等化將成為政策重點。
八是生態文明建設。扎實推進生態環境保護,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人民生活質量的增長點,成為展現中國良好形象的發力點。
九是民生。全面解決好人民群眾關心的教育、就業、收入、社保、醫療衛生、食品安全等問題。
十是扶貧開發。對於這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繁重的工作。各地採取超常舉措,拿出過硬辦法,用一套政策組合拳,確保在既定時間節點打贏扶貧開發攻堅戰。
Ⅷ 中國在2020年經濟發展的前景展望以及有哪些短板
1、生態文明建設就是突出短板。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突出的短板主要在民生領域,發展不全面的問題很大程度上也表現在不同社會群體民生保障方面。農村貧困人口脫貧是最突出的短板。
2、貧富差距
努力縮小城鄉區域發展差距,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一項重要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強調的不僅是『小康』,而且更重要的也是更難做到的是『全面』」。
(8)我國經濟發展的短板有哪些擴展閱讀:
2020年,我國消費升級的趨勢將繼續強化,主要體現在兩方面:
一是居民消費仍將保持平穩增長。
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快速增長,年均增速達到15%。在各項消費政策「組合拳」的刺激下,預計2020年我國消費將保持平穩增長。
二是消費對經濟增長的驅動作用繼續強化。
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政府更加重視發揮消費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拉動作用。消費升級過程推動各種資源要素匯聚融入實體經濟,促進存量資源進一步優化配置、優質增量資源進一步擴充,可以靶向破解實體經濟發展難題,熨平經濟結構調整升級帶來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