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區域經濟發展參考文獻

區域經濟發展參考文獻

發布時間:2021-02-28 20:05:36

A. 急求論文參考文獻!!

期刊雜志:
1、中國的地區經濟結構與平衡發展
劉偉,李紹榮 獻來自: 中國工業經濟 2005年 第04期

2、論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平衡與欠發達地區的教育抉擇
傅維利 教育研究 1995年 第04期

3、縣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對地區差距的解釋力分析
鄭炎成,魯德銀 財經研究 2004年 第07期

4、我國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對「兩基」的影響
吳開俊 教育與經濟 2001年 第01期

5、中部地區經濟非平衡發展戰略
段遠鴻 發展研究 2004年 第01期

6、調整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的理論和對策
沈立人 經濟學家 1995年 第04期

7、長江經濟帶東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的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
沈玉芳,羅余紅 世界地理研究 2000年 第02期

8、中國地區經濟發展差距分析
章奇 管理世界 2001年 第01期

9、廣東省經濟發展地區差異分析
蔣建業,陳傑 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 1998年 第03期

10、東北地區區域經濟發展問題研究
劉虹,趙淑芝 地理科學 1997年 第02期

11、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對高校生源結構的影響
廖君瞞 中國市場 2005年 第32期

12、 東部地區產業轉移與中部地區經濟發展
陳計旺 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3年 第03期

13、上海與長江中上游地區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及其協調機制研究
沈玉芳,陳江嵐,張超 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0年 第02期

14、論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以漢江流域開發史為例
魯西奇 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 1997年 第01期

15、 地區差距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陳映 雲南社會科學 2004年 第06期

16、地區合作與地區經濟協調發展
陸大道 地域研究與開發 1997年 第01期

17、 效率與公平:地區間經濟發展不平衡的研究
鄭京平,張英香,嚴於龍 企業經濟 1995年 第12期

18、中國區域經濟時空動態不平衡發展分析
劉旭華,王勁峰,孟斌 地理研究 2004年 第04期

19、西方發展經濟學中的地區不平衡發展理論
郭熙保,陳澍 教學與研究 1998年 第05期

20、 我國區域差異的現狀與對策研究
宋德勇,許新華 華中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1998年 第01期

21、JOBS, PRODUCTIVITY, AND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WHAT IMPLICATIONS DOES ECONOMIC RESEARCH
TJ BARTIK - National Tax Journal, 1994

22、Balanced or Unbalanced Development: Special Economic Zones as Catalysts for Transition
JM Litwack, Y Qian -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1998

23、Regional growth and economic potential—A dynamic analysis
A Peaker - Regional Studies, 1971 - Taylor & Francis

B. 求區域經濟發展的參考文獻

[1] 舒沁沁. 對我國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的再思考[J]. 新西部(下半月), 2009,(11) . [2] 楊金鳳. 關於加速我國城鎮化建設的幾點思考[J]. 中國建設教育, 2006,(05) . [3] 周園. 以循環經濟助推區域經濟發展[J]. 環境保護與循環經濟, 2009,(11) . [4]我國區域經濟未來發展趨勢[J]. 現代焊接, 2009,(09) . [5] 劉運動,宋守君. 從區域經濟發展背景下談城市競爭力[J]. 中國建設教育, 2007,(03) . [6] 肖光榮. 論區域經濟發展觀的新發展[J]. 湖南商學院學報, 2009,(05) . [7] 王翔. 城鎮化發展問題與制度體系創新研究[J]. 湖北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06,(04) . [8] 朱允衛,阮建青. 非農經濟、產業集聚與區域經濟發展[J]. 國際學術動態, 2006,(01) . [9] 沈鋒. 區域經濟合作與西部經濟發展研究[J]. 現代營銷(學苑版), 2009,(11) . [10] 汪劍平,程啟智. 區域經濟發展中的趨同和趨異及其制約因素[J]. 求索, 2009,(10) .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 共找到 55 條 [1] 嚴漢平. 西部經濟發展中制度因素分析與制度創新主體角色定位及轉換[D]. 西北大學, 2004 . [2] 李文星. 地方政府間跨區域經濟合作研究[D]. 四川大學, 2004 . [3] 馬克繼. 雲南回族農商文化傳統與經濟變遷[D]. 中央民族大學, 2005 . [4] 沈月琴. 天保地區森林資源保護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機理和模式研究[D]. 北京林業大學, 2005 . [5] 梁志傑. 聯合補充庫存問題的模型及演算法研究[D]. 西南交通大學, 2005 . [6] 黃文芳. 大城市郊區農村的價值研究[D]. 復旦大學, 2005 . [7] 楊筠. 生態建設與區域經濟發展研究[D]. 四川大學, 2005 . [8] 呂勇斌. 中小企業發展的區域差異性研究[D]. 華中農業大學, 2005 . [9] 劉拓. 中國土地沙漠化及其防治策略研究[D]. 北京林業大學, 2005 . [10] 陳文福. 西南喀斯特地區經濟可持續發展研究[D]. 四川大學, 2005 . >>更多 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 共找到 254 條 [1] 仲雷. GIS支持下的安徽省區域發展均衡性分析[D]. 安徽師范大學, 2004 . [2] 趙全超. 我國三大經濟圈城市群能級分布研究[D]. 天津大學, 2004 . [3] 介小兵. 隴南山區經濟發展及其產業、空間結構優化研究[D]. 西北師范大學, 2004 . [4] 李燕. 東西部區域經濟合作研究[D]. 西北師范大學, 2004 . [5] 林琳. 區域人口發展決策支持系統的分析與設計[D]. 大連理工大學, 2004 . [6] 李瑋娜. 山東省旅遊資源非優區及開發研究[D]. 青島大學, 2004 . [7] 李曉萍. 基於區間判斷的AHP理論與應用研究[D]. 南京理工大學, 2004 . [8] 閆衛陽. 城市體系空間布局的模型化與智能化方法研究[D]. 武漢大學, 2004 . [9] 楊忠臣. 區域空間布局的理論與方法——以江蘇省高淳縣為例[D]. 南京師范大學, 2004 . [10] 胡麗. 三峽庫區小城鎮資源集聚與配置途徑研究[D]. 重慶大學, 2004 . >>更多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資料庫 共找到 10 條 [1] 林奇勝. 城市用地擴張控制的思考[A]. 節能環保 和諧發展——2007中國科協年會論文集(二)[C], 2007 . [2] 馬麗卿. 浙江海洋旅遊產業區位分析及空間重構[A]. 中國海洋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下冊)[C], 2007 . [3] 陳德廣,喬衛科.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省際區域經濟分異研究[A]. 第十屆中國科協年會「新時期河南土地供需態勢與城鄉統籌發展」論壇文集[C], 2008 . [4] 薛領. 海淀區主導產業選擇與空間布局研究[A]. 全國經濟地理研究會第十二屆學術年會暨「全球化與中國區域發展」研討會論文集[C], 2008 . [5] 肖春梅. 論烏魯木齊城市功能定位及其實現途徑[A]. 全國經濟地理研究會第十二屆學術年會暨「全球化與中國區域發展」研討會論文集[C], 2008 . [6] 劉鎮. 金融危機的反思與區域經濟研究對象的再認識[A]. 全國經濟地理研究會第十三屆學術年會暨金融危機背景下的中國區域經濟發展研討會論文集[C], 2009 . [7] 闞興龍. 基於循環經濟的快速發展地區產業可持續發展研究——以東莞市為例[A]. 2007中國可持續發展論壇暨中國可持續發展學術年會論文集(3)[C], 2007 . [8] 閆衛陽. 第四章 城市體系分析與布局的理論模型[A]. 中原城市群科學發展研究[C], 2008 . [9] 侯希望,舒華英,方旭. 遺傳演算法在城市空間結構分析中的應用研究[A]. 第十一屆中國管理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 2009 . [10] 黃家驊. 論非均質空間的經濟分析[A]. 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研究集萃——紀念新中國建國60周年(2009)[C], 2009 .

麻煩採納,謝謝!

C. 2005到2012年,有關縣域經濟發展的著作,或者區域經濟發展的著作。寫論文參考文獻用。

[2]趙奕凌.貧困地區縣域經濟發展滯後性分析與對策[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5(回15).
[3]王德第.
縣域答經濟發展問題研究[M].重慶:
南開大學出版社,2012年5月
[4]辜勝阻,李華,易善策.
推動縣域經濟發展的幾點新思路[J].經濟縱橫雜志,2010(2)
[5]王青雲.
縣域經濟發展的理論與實踐[M].
商務印書館,2003年1月

D. 如何看當前經濟形勢論文參考文獻

經濟全球化經過調整後,以空前的速度和規模持續深入發展,全球經濟內依存性不斷上升。容全球資本與生產技術要素的全球化重新配置,帶來全球政治經濟格局重大而深刻的變化。當前國際經濟形勢有七個特點。

(一)世界經濟迅速增長,美國、歐元區國家、日本等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使世界經濟得以繼續維持較高增速,發展中國家經濟呈相互帶動、梯次發展的態勢。
(二)隨著金融創新,特別是金融衍生工具的開發和推廣,金融一體化程度提高,全球金融業呈「爆炸式增長」。
(三)國際資本市場和勞動市場流動性增強,生產要素的全球流動形成全球市場。
(四)新興市場經濟體日益具體,加快融入全球經濟體系,為經濟全球化注入新活力。
(五)南北國家有關發展模式的交融與交叉增多,經濟領域多邊協調漸成趨勢,新興大國加速崛起,經濟力量加速「多極化」。
(六)各種區域或雙邊自由貿易安排發展迅速,國際貿易、跨國投資重趨活躍,自貿區談判方興未艾,通過自貿協定等形式,新興力量與傳統大國結成經濟聯盟成為時尚。
(七)國際能源、資源價格大幅上漲,國際能源格局調整步伐加快,對能源等戰略資源的爭奪成為影響國際經濟關系的最大不確定因素。

E. 能告訴我關於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機遇與挑戰 論文的參考文獻 能給我嗎

摘要:進入新的世紀,世界各國政府都在思考和部署新的經濟與社會發展戰略。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為了保持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為了應對加入世貿組織後的各種機遇和挑戰,必須把加快科技進步和創新置於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優先地位。這是符合當代經濟、科技發展規律的重大決策。目前,國內有許多人仍然認為經濟全球化對我國的經濟發展是非常不利的,認為經濟全球化對我國的發展是弊大於利、挑戰大於機遇。但中國數年的發展證明機遇與挑戰同在,只要選擇合適的模式,經濟全球化是有利於中國經濟發展的。
關鍵詞:機遇和挑戰 國內外環境 經濟全球化
1 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機遇與挑戰整體分析
1.1 從國內來說
發展的條件可以說愈加雄厚。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深入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經濟結構正在加快轉型,市場需求的潛力非常大,目前的資金供給比較充裕,科技和教育整體水平有很大提高。基礎設施也日益完善,政府宏觀調控的能力明顯提高,社會大局保持穩定。 但是,國內也同樣面臨著很多挑戰和困難。比如說,中國的經濟總量已經居世界第二位,但是它需要大量的資源、能源,這些資源和能源不是單靠國內就能解決的,這方面的平均優勢非常特殊。再如:要擴大內需,但是如何擴大內需?如何提高人民群眾的購買力?不僅需要進一步發展經濟,增加人民收入,而且還需要加快社會保障體系建設,解除人民的後顧之憂。再如,現在就業的總量壓力和結構性矛盾並存,大學生、進城農民工和部分城市居民就業的困難還很大。如何解決這些問題,也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
1.2 從國際來說
和平發展合作仍然是時代潮流,世界多極化繼續發展,並在很大程度上對霸權主義構成制約。經過全球化深入發展,使世界經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科技創新,孕育著新的突破,國際環境總體上有利於我國的和平發展。
但是,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依然在牽制世界經濟和中國經濟的發展。世界經濟復甦和增長的速度還比較緩慢,尤其是圍繞著市場資源、人才、技術、標准等等的競爭更加激烈,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抬頭。
另外,全球氣候變化、能源資源安全、糧食安全等全球性問題更加突出。某些國家的一些做法,有可能會不斷的對我們形成一些沖擊,如:美國的寬容量化政策,就有可能引發世界性的通貨膨脹,對我們的國內經濟產生影響,所有這些都需要高度警惕。
2 我國發展面臨的國內外有利條件
2.1 首先,從國內情況看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實力、綜合國力明顯增強,基礎設施顯著改善,有效供給能力不斷提高,強化了加快發展的物質技術基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經濟發展的體制環境明顯改善。加入世貿組織後我國對外開放又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有利於我國拓展發展空間,更好地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具體來講,國內的有利條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1 雄厚的物質基礎將為較長時期的快速發展提供重要前提條件
近年來我國經濟規模迅速擴大,綜合國力大幅度提高。工業的持續增長,使許多重要農產品和工業品產量位居世界前列。 另外豐富的勞動力資源和不斷提高的勞動力素質也為我國的經濟發展提供了良好條件。據測算,我國勞動年齡(15—64歲)人口在2030年以前將持續上升,使我國未來發展有充足的勞動力保證。近幾年,我國基礎教育的高中階段教育得到明顯加強,大學的招生人數和入學率不斷上升,這為人力資本的增長和經濟的持續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
2.1.2 積極推進的結構調整將為發展提供強大的動力
消費結構升級,為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提供了市場條件。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國居民消費結構顯著改善、不斷升級,已從溫飽型進入小康型,消費正經歷從百元、千元級到萬元級的轉變,食品、衣著和其他基本生活用品支出比重明顯下降,住房、汽車、電腦、交通通信、醫療保健、文教娛樂等消費支出比重迅速上升。
另外產業和產品結構優化升級,地區結構優化將有力地推動區域經濟共同發展,並為滿足日益擴大的市場需求奠定基礎。近20多年來,我國各地區加快發揮比較優勢,綜合經濟實力有較大增強。各地區根據自身特點,發展特色經濟,開始培育出有一定競爭力、發展前景好、帶動作用強的主導產業,跨行政區域的經濟合作不斷加強。國家制定並開始實施西部大開發、支持中西部地區加快改革開放、推進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的政策措施,將有力地推進全國東、中、西部經濟協調發展,實現各地區經濟的共同繁榮。
2.1.3 不斷優化的體制環境將為發展增添新的活力
經過20多年的改革,我國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理論和實踐上都取得了重大突破,對促進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將起到積極作用。
所有制結構的不斷優化,使經濟發展的內生力量更加活躍。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格局基本形成。非公有制經濟蓬勃發展,成為推動國民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力量。集體經濟在改革重組中得到了新的發展。國有經濟通過採取新的有效實現形式,控制力進一步增強。 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作用明顯,市場體系已初步形成。各類生產要素市場獲得顯著發展。通過大力開展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逐步完善,社會信用體系開始形成。 宏觀調控體系的逐步完善,也使宏觀經濟管理水平有了較大提高。
2.2 其次,從國際環境看
和平與發展依然是時代的主題。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為我國實現跨越式發展提供了可能,經濟全球化趨勢日益加深、新一輪世界產業結構調整不斷加快,也為我國形成世界製造業基地提供了契機。具體來講,國際的有利條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2.1 我國經濟發展的空間廣闊
經濟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經濟的主要特徵,它為我國廣泛參與國際分工與合作提供了重要戰略機遇。東亞地區特別是中國,較之拉美、南亞、中東歐和俄羅斯等地區,具有勞動力成本低、基礎設施條件較好、社會比較穩定等方面的優勢,更可能得益於新一輪世界產業轉移浪潮,這是我國難得的重大發展機遇。因此,要適時、有選擇地將發達國家向外轉移的產業「接過來」,促進經濟的快速增長,加快產業轉換與升級。
2.2.2 新科技革命將為我國經濟發展提供巨大動力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科技與經濟的日益融合,推動了經濟增長、產業技術進步和產業結構的升級。在我國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不斷融入世界經濟體系的歷史條件下,只要充分發揮後發優勢,技術進步的力量將對我國經濟的加快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產生極其重大的影響。
3 我國發展面臨的嚴峻挑戰
3.1 資源環境對經濟社會發展的約束加劇
工業化和城鎮化的進程,決定了我國未來幾十年將處於資源、環境壓力的上升階段。因此,節約資源、增強資源對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保障能力,特別是重視對國計民生具有戰略意義的石油、水、土地、重要礦產資源的儲備和保護,成為我們今後要長期面對的戰略性課題。
3.2 社會發展滯後於經濟發展
這一問題主要表現在公共衛生基礎薄弱、農村教育嚴重滯後、就業和社會保障壓力加大等方面。
3.3 經濟發展面臨更加激烈的國際競爭
貿易保護主義加劇。目前,我國已成為發達國家技術壁壘和綠色壁壘的最大受害者之一。國際上貿易保護主義的不斷強化,對我國未來出口的增長形成較大障礙。
企業將面臨更為激烈的國際競爭,生存和發展的壓力增大。從製造業來看,經過20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國製造業水平有了較大提高,但從整體上看,同國際先進水平相比,仍存在相當大的差距。這些差距都將使我們的企業再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
3.4 國家經濟安全存在隱患
近年來,我國外貿依存度不斷提高。能源和重要原材料對國際市場的依賴程度越來越強。在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國內能源和重要原材料的供求出現較大缺口,更多地依靠國際市場加以彌補。此外,我國的許多關鍵設備都要依賴進口。由於我國工業中傳統產業、低技術含量和低附加值產業和產品佔主導地位,高技術產業發展相對滯後,裝備製造業發展緩慢,特別是一些關鍵技術設備受制於人。一旦國際經濟環境發生重大變化,必將影響國內經濟發展,甚至對我國的經濟安全造成嚴重威脅。
4 抓住機遇,迎接挑戰
今後一個時期,對我國的發展來講,是機遇與挑戰並存。我們必須清醒看到,機遇只是為加快發展提供了可能和條件,機遇期的到來並不意味著必然走向繁榮昌盛。歷史上因喪失機遇而。導致落後、走向衰敗的教訓是非常深刻的。抓住歷史機遇、實現經濟騰飛的成功經驗也值得我們認真借鑒。機遇稍縱即逝,抓住機遇,奮發圖強,就能夠乘勢而上,加快發展;反之,機遇臨而不覺,面對機遇而無為,就會延緩發展,造成落後。形勢逼人,不進則退。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增強緊迫感、使命感和憂患意識,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精心謀劃,統籌安排,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打下堅實的基礎

F. 求城市經濟學正式論文一篇,最後需要參考文獻

城市經濟學是研究城市在產生、成長、城鄉融合的整個發展過程中的經濟關系及其規律的經濟學科。城市經濟學以城市的產生、成長,最後達到城鄉融合的整個歷史過程及其規律,以及體現在城市內外經濟活動中的各種生產關系為研究對象。
城市經濟學用經濟分析方法,分析、描述和預測城市現象與城市問題。其研究重點為探討城市重要經濟活動的狀況,彼此間的互動關系,以及城市與其它地區和國家的經濟關系等。
20世紀以來,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世界各國,大量農村人口轉入城市,城市規模迅速擴大,城市經濟結構也發生了重大變化。這些變化帶來了城市的一系列社會經濟問題,如住宅、交通、環境、公共設施不足等,一些經濟學家、社會學家為了探索產生這些問題的根源,尋求解決的方法,開始把城市作為一個整體進行系統的分析研究,於是產生了城市經濟學。
其研究內容主要有:①城市經濟結構與城市成長。包括城市產生、城市化、郊區化、都會化、城市衰退、城市發展結構、城市特性、城市規模、城市更新、新城建設等;②城市內部結構。包括土地利用、住宅、交通等;③城市公共服務及福利設施。包括城市財政、公共服務設施(如水、電,公園等)的供需狀況;④城市人力資源經濟。包括就業、消費、遷移、貧民、人力資源、投資等;⑤環境與城市生活質景。包括公害預防及處理、防範犯罪、舊城改造等;⑥城市發展政策。 [編輯本段]城市經濟學分類城市經濟學分為理論城市經濟學與應用城市經濟學。前者從理論上研究城市的經濟活動,了解問題的現象與實質,不涉及解決問題的方法及政策方面的研究,其主要內容有:城市化理論,城市發展理論,土地利用及地租理論,城市空間結構理論,城市規模等。它有助於了解城市經濟現象和問題,是城市規劃前必須的基本研究。後者注重研究改善和解決城市問題,增進居民福利的對策及具體辦法,研究內容為城市問題與城市發展政策,如住宅擁擠且質量低劣,交通堵塞、失業、種族歧視、貧民窟等。上述兩者皆與城市規劃關系密切,是城市規劃工作的基本內容之一。 [編輯本段]城市經濟學主要內容1、城市經濟的基本理論,如城市概念,城市化,城市規模、類型、性質、功能、地位和作用;
2、城市經濟產生和發展的基礎、條件、過程、特點,以及在各種生產方式下的表現;城市經濟的外部關系,城鄉對立運動及其規律;
3、城市經濟的內部結構、空間結構和經濟關系;
4、城市中的公共經濟、市政建設和城市財政;
5、其他城市經濟問題,如城市住宅、土地、交通和就業等。 [編輯本段]城市經濟學的性質城市經濟學誕生於20世紀60年代,是與經濟理論從微觀經濟學到宏觀經濟學再到中觀經濟學這一發展歷程一脈相承的。1965年美國湯姆遜的《城市經濟學導言》問世,標志著城市經濟學在美國首先誕生。雖然城市經濟學作為中觀經濟學的重要學科之一隻是經濟學體系中的後來者,但它一經產生就體現出蓬勃發展的生機和對城市發展的重要指導意義。此後,城市經濟學作為一門新興學科在歐美各國、日本、前蘇聯得到較快發展。20世紀80年代,城市經濟學在我國興起和傳播,經過20多個年頭的風雨歷程,城市經濟學在我國已經得到長足發展,不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上都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但是,從總體上說,我國城市經濟學理論的發展還遠不能滿足改革開放後我國城市迅速發展的需要,這與社會各界對城市經濟學這一學科缺乏全面、深入的認識是分不開的,因此,認識城市經濟學的性質,有助於我們揭開城市經濟學的廬山真面目。
一、城市經濟學是發展中的經濟學
在城市快速發展過程中曾經出現了一系列實際問題,但傳統經濟理論面對這些城市問題卻束手無策。因為這些問題既不能用研究國民經濟的宏觀經濟學,也不能用研究企業和市場的微觀經濟學的理論和分析工具加以解決,城市經濟發展的實踐呼喚著一種全新理論的產生,並以此對城市經濟的發展進行前瞻性的指導。20世紀初,一些學者開始致力於城市綜合問題的研究,諸如城市土地利用與價格問題、城市交通問題、城市運輸問題、城市環境污染問題、城市規劃問題等,對這些問題的求解使城市經濟學應運而生。此後,隨著世界范圍內城市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城市在各國經濟發展中越來越發揮著獨特而重要的作用,城市不僅是國民經濟的支點、區域發展的中心,更是宏觀經濟和微觀經濟的紐帶。與此同時,城市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經濟問題也日趨復雜和深化,使得城市經濟學的研究范圍進一步擴展到城市化、城市空間結構、城市區域、城市管理、城市經營、城市文化以及城市的可持續發展等諸多方面,城市經濟學的「羽翼」不斷豐滿。但是,從目前國內外已經出版的城市經濟學的教科書和論著來看,構建的體系自成一家,研究的范圍各有側重,尚未形成一套比較規范、完整的理論體系,對城市經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復雜的問題,尚未給出解決的良方。城市經濟學依然是一門稚嫩的學科,對城市經濟學的研究還將持續地進行下去,城市經濟學也將在發展中逐步成長,直到走向成熟。
二、城市經濟學是綜合性邊緣學科
城市經濟學的研究對象為城市系統,重點是城市經濟系統,而城市經濟系統是多層次的,它包括微觀城市經濟系統、宏觀城市經濟系統和城市經濟管理系統,研究對象的多層次性決定了城市經濟學是一門內容豐富的學科,是一門邊界寬廣的學科。它是把許多的部門經濟學應用到城市經濟系統之內,並對其內涵和外延加以豐富和發展所形成的綜合性學科。城市經濟學的誕生,給傳統的工業、商業、建築業、金融業等部門經濟注入了新的內涵和外延,使得對其研究從條條式的局部研究轉入在城市這一綜合有機整體下的全面、系統的研究,城市經濟學將許多部門經濟學難以解決的問題納入其研究的范疇,以探求應對良策。城市經濟學又與各部門經濟學密切而有機地結合起來,成為一門跨學科、跨部門的邊緣學科。
三、城市經濟學是空間經濟學
傳統經濟學以勞動時間作為衡量價值量的惟一尺度,將勞動價值論作為構建傳統經濟理論大廈的基石,認為只有勞動時間的節約才是經濟的節約,而經濟平衡只是價值量和實物量的平衡,從這個意義上說傳統經濟學是時間經濟學。但是,在經濟的發展過程中起作用的不僅僅是時間因素,空間因素的位置、運動和存在方式同樣影響著經濟的發展,「價值的創造既離不開勞動時間的延續,也離不開勞動空間的聯系;經濟的節約歸根到底不僅在於勞動時間的節約,也在於勞動空間的節約和組合的優化;經濟運行中的價值平衡和實物平衡,如果不與『空間平衡』相結合也是難以實現的」。因此,在價值的形成過程中,起作用的不僅是勞動時間,還有空間結構。城市經濟學的產生適時彌補了傳統經濟學對空間因素的忽視,並關注空間要素在城市經濟中的重要作用,在空間范圍內對城市進行綜合研究,以實現經濟要素在空間的合理布局,因此,城市經濟學是空間經濟學。城市經濟學格外重視對經濟要素之間的相鄰效益、布局效益、網路效益和城市區域的聚集效益的研究,而這些城市空間結構效益具有比部門經濟效益更深遠、更廣泛的意義,對空間結構的研究是城市經濟學在發展一般經濟學過程中所做出的重大貢獻。
四、城市經濟學是公共經濟學
世界范圍的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使城市公共經濟關系顯得更為復雜和重要,公共經濟對企業經濟的促進和制約作用已經日益明顯。城市經濟學以其獨特的視角, 「不僅從企業角度出發,而且,更多的是從城市和區域經濟整體運行盛壅塑 皇出發研究經濟問題。因此,公共部門的投入產出及其政策的研究構成了城市經濟學研究中不可忽視的重要方面。相比之下,政治經濟學、西方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及其各個部門經濟學,由於出發點和側重面不同,對公共經濟的涉及和涉及程度是相形見絀的。」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運用價值規律對生產關系進行研究,尚未涉及屬於公共經濟范疇的公共產品、公共投資、公共福利、公共政策和公共設施等方面的研究;西方微觀經濟學只對具體的生產單位進行研究,與公共經濟領域幾乎沒有交叉;西方宏觀經濟學雖然涉及了對國民收入、貨幣、財政等公共經濟問題的研究,但是,宏觀經濟學主要是從國家和全社會的角度來研究這些問題, 尚未深入到城市這個層面;各個部門經濟學也或多或少地結合了一些公共經濟學的內容,但是,那都不是完整的公共經濟學,只是與那個部門經濟學有關聯的幾個公共經濟范疇;而城市經濟學克服了以上各種經濟學不重視城市公共經濟發展的缺陷,對公共經濟進行了整體的研究,由此可見,城市經濟學也是公共經濟學。城市經濟學重點研究城市公共經濟的地位、作用、內容體系,提出調控的方法和公共經濟政策,如通過對城市土地的開發與利用、城市基礎設施、城市文化設施、公共福利設施、公共衛生設施和住宅建設等問題的研究,為政府配置公共經濟資源,提高公共經濟效益提供理論和決策依據。因此,城市經濟學是完全不同於企業經濟學的治市經濟學,是市長經濟學。
五、城市經濟學是高級市場經濟學
城市較之鄉村具有更多的優勢,使生產要素更多地集中在城市,城市經濟得以迅速地發展起來。城市本身就是一個大市場,但這個大市場的經濟問題不能運用傳統的微觀經濟學來解決。因為微觀經濟學以價格理論為核心,研究單個經濟主體生產什麼、生產多少、如何生產、為誰生產的問題,並透過商品市場的價格決定過程,找到有限資源最佳配置的方法和途徑以實現社會福利最大化,它是單個經濟主體的市場經濟學。城市則是由無數單個經濟主體組成的集合體,但這個集合體絕不是單個經濟主體的簡單加和,它的經濟關系比單個經濟主體紛繁復雜得多,比單個經濟主體研究的變數要大得多。市場經濟學以勞動、資金、技術為因子,研究企業的投入與產出的數量、規模和比例關系,而城市經濟學所要研究的變數卻要比市場經濟學多得多, 即使是相同的變數,在城市經濟學的研究視野下也有著更為深刻的內涵。在市場經濟中,企業生產的動力和目的是實現利潤最大化,而且這種經濟效益是可以用貨幣衡量的,而在城市這一經濟集合體中,絕不能片面追求經濟效益,更要兼顧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而且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是不能用貨幣來衡量的。綜上所述,城市經濟學站在比微觀經濟學更高的層次上研究市場經濟,研究由無數單個經濟主體組成的經濟系統的運行、形成的各種經濟關系及其規律,並通過這些規律尋求城市經濟資源的最佳配置途徑,以實現城市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最大化。城市經濟學是比微觀經濟學更為復雜的高級市場經濟學。
六、城市經濟學是新型管理經濟學
城市經濟管理是城市經濟學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城市經濟管理既不等同於以企業為核心的微觀經濟管理,也不等同於以國民經濟管理為內容的宏觀經濟管理。城市經濟管理將微觀經濟管理和宏觀經濟管理有機地結合起來,「一方面,城市管理是落實國家宏觀管理的重要環節;另一方面,是保證企業微觀管理合理實施和充分有效的重要條件」。雖然從總體上說三者都是從事「計劃、組織、指揮、協調、控制」等活動,但城市經濟管理卻有其獨到之處,諸如定位城市政府職能、進行城市經濟社會綜合規劃、確定城市發展戰略和目標;完善管理人才的培養、選拔和任用機制等。此外,城市經濟管理的「導引、規范、治理、服務、經營」五大職能更是對傳統管理職能的創新,城市導引是「對城市經濟、社會、文化的發展進行方向性引導」;城市規范是通過法規和主動的引導對城市個體進行的有形和無形的約束;城市治理是針對城市中存在的經濟、社會、環境方面的問題,採取多種措施進行「整治、矯正、調理」;城市服務是「通過制度、政策的調整和物質、文化條件的創造和改善,進行供給和幫扶的公益性管理」;城市經營是「通過城市資產資本化和市場化運作,保證城市整體和部門公共財產保值增值,從而實現經濟、社會、環境效益最大化,提升城市競爭力的城市經濟管理職能」。城市管理職能大大地豐富了傳統管理學職能的內涵,所以,城市經濟學是新型管理經濟學。
七、城市經濟學是先進文化經濟學
城市不僅為人類提供了生產和生活的物質環境,還為人類提供了活的文化載體。從風格鮮明的建築物、五光十色的街景、東西南北的飲食到流行的服飾、賓士的汽車,無不流動著城市文化的語言。城市更是文化的高地,科學技術的搖籃,人才的培育地和聚集地,城市負載著文化,文化是城市的靈魂。文化從其層次上說,有器物層面的文化;有制度層面的文化;還有觀念層面的文化。文化從其形態上來說,有藝術形態的文化、知識形態的文化和觀念形態的文化。而匯聚在城市范圍內的文化則構成一個城市鮮明的個性和獨特的魅力,不論是城市經濟的持續發展還是城市管理的有效實施,都離不開城市文化這片土壤。從總體上說,先進的城市文化將有力地推動城市經濟的發展,成為城市競爭力的重要決定因素,落後的城市文化也會制約、阻礙城市經濟的發展。城市文化對城市管理的影響,一方面體現在管理者的價值觀念、價值取向、文化模式、文化素養等決定其觀念、行為,進而影響城市管理水平的方面;另一方面,城市文化又通過市民的道德規范、文明程度、文化修養、對城市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影響著城市的精神風貌,決定著城市管理措施的實效。將城市文化納入城市經濟學的研究范疇,不僅又一次豐富了城市經濟學,而且也使城市經濟學成為先進文化的經濟學。
八、城市經濟學是應用經濟學
城市經濟學是應用經濟學而不是理論經濟學。城市經濟學的研究是為了把握城市系統經濟運行、經濟關系及其規律,並以此來指導城市經濟和城市管理的實踐。研究城市發展規律,是通過對城市化基本規律的揭示,探尋城市發展的一般條件、動力及過程,這對於制定城市發展戰略是有意義的;研究城市經濟結構,是通過對城市三次產業結構、產業技術結構和組織結構以及空間結構的分析,以期對城市經濟結構進行不斷的調整和優化,這對於確定城市的發展方向、規模以及城市功能的定位是有意義的;研究城市經濟環境,是通過對城市人居環境、人文環境和生態環境全面、系統的闡述,提高人們對人與自然、經濟與自然協調發展的認識,這對於城市規劃和建設以及城市走可持續的發展道路是有意義的;研究城市經濟效益,是通過對城市經濟整體效益、城市土地效益、城市規模效益或定量或定性的分析,來探索提高城市經濟效益的途徑和方法,這對於提高城市的綜合效益是有意義的;研究城市經濟區域,是通過對城市經濟區域形成與發展的剖析,尋求城市與區域共同發展的機制,這對於區域經濟的發展和建設是有意義的;研究城市經濟管理,旨在探索城市政府管理和社會管理的職能、方法、途徑,這對於提高城市的水平和效率是有意義的;研究城市文化,旨在通過對城市文化與城市經濟、城市管理之間關系的梳理,實施有效的城市文化發展戰略,這對於提高城市的競爭力是有意義的。綜上所述,城市經濟學是為城市經濟和城市管理服務的一門應用學科。

G. 國貿論文英文參考文獻,題目是區域外貿經濟發展研究(新疆)

摘要 2002年以來,國際社會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呼聲不斷高漲,特別是美國為了扭轉其對華的巨額貿易逆差,強烈要求人民幣對美元升值。2005年7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我國將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同時宣布美元對人民幣交易價格調整為1美元兌8.11元人民幣,升值約2個百分點。 在這樣的背景下,理論率與我國貿易收支關系的關界對人民幣實際匯注開始升溫,很多學者擔心人民幣匯率升值將會給我國貿易收支帶來嚴重沖擊,進而影響我國國民經濟的穩定。 上述判斷正確與否,基於我們對以下問題的我國貿回答:人民幣實際匯率變動對我國貿易收支的作用機制;人民幣實際匯率變動對易收支影響的方式、方向、程度以及作納條件在長期內是否成立;在短期內,是否用發揮的時滯;馬歇爾-勒存在「J」曲線效應。對這些問題的研究對於當前我國匯率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本文利用1994—2005年我國和美國的雙邊貿易收支數據來研究實際匯率變化對貿易收支的長期和短期影響。即我們在研究中試存在「J」曲線效應;實際匯率、實際收入等經濟變數對我國進出口及貿易收支的影響程度;以圖確定:馬歇爾-勒納條件在長期內是否成立;短期內雙邊貿易收支是否及各自作用發揮的時滯等。 本文使用的方法包括協整分析、向M)、誤沖量模型(VEC反應分析及方差分解差糾正脈等。我們通過協整分析來研究實際匯率對貿易收支的長期影響。為了研究實際匯率、實際收入對貿易收支影響的,我們使用了向量誤差糾正模型(VECM)短調整機期動態制,並在此基礎上進行了脈沖反應分析和方差分解。 通過實證分析,我們得出的結論是: 一、實際匯率對進出口及貿易收支的影響還比較小,甚至有些在統計上還不顯著,表明當前我國還不能通過實際匯率的變化來有效地調節貿易收支。反映出當前我國匯率形成的市場規化貿易收支方程中化程度低、進出口商對匯率變化的反應不敏感、以及進出口商品的替代性弱的現狀。但是,正實際匯率所對應的正的參數還是表明馬歇爾-勒納條件在長期內成立。 二、脈沖分析顯的「J」曲線效應,滯後期大約為一年表明:中美貿易收支存在非常明左右。 三、方差分解表明:實際匯率沖擊對貿易收支變化的影響要遠遠小於實際收入沖擊對貿易收支變化的支的方差分解,我們發現,無論是在短期還是在長期,我國與美國貿易收支的變化主要受美國實際收入變化的影響;通過對與美國貿易收影響,即便考慮到兩國經濟增長率的差異,結論依然成立。Abstract Since 2002, the call for appreciation of RMB has surged upward unceasingly in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 Specially, US strongly requests China to increase the value of RMB to US dollar in order to reverse its large trade deficit to China. On July 21,2005,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announced that, the floating exchange rate system with the management will be implemented in China on the base of the market supply and demand. And a basket currency will act as a information referred when having an adjustment to RMB exchange rate. At the same time, exchange rate of RMB to US dollar is adjusted to 8.11 Yuan per US dollar, approximately 2 percentage points added in value. Under such background, the theorists put the more attention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al RMB exchange rate and Chinese trade balance. Many scholars worried that the appreciation of the RMB exchange rate will give Chinese trade balance a serious impact and will affect the stability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If we want to know whether the above judgment is correct, we must answer the next questions: What is the mechanism that real RMB exchange rate affect Chinese trade balance by ? Does Marshall-Lerner condition hold from a long run ? Does the "J" curve effect exist in China from a short run ?How does real RMB exchange rate affect Chinese trade Balance ? On which direction and what degree do real RMB exchange rate affect Chinese trade Balance? How long will Chinese trade Balance be influenced after real RMB exchange rate begin to change ?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China to guide the current exchange rate policy through researching these questions. This paper is 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of long run relationship and short run relationship between real RMB exchange rate and Chinese bilateral trade Balance to the United States from 1994 to 2004.Namely, we try to judge whether Marshall-Lerner condition hold from a long run and whether the "J" curve effect exist in China from a short run . we try to judge the effect and time lag that the economical variables such as real RMB exchange rate and real income have an influence on Chinese import amounts ,export amounts and bilateral trade Balance . We research the long run effect that the real exchange rate to the import ,export and trade balance through the Cointegration Analysis influence. In order to study the dynamic adjustment mechanism that the real exchange rate, the real income influence trade balance from a short run, we used the vector error correct model(VECM), the pulse response analysis and the variance decomposition.This paper uses the method including the Cointegration Analysis , the Vector Error Correct Model (VECM), the Pulse Response Analysis and the Variance Decomposition and so on. Through the empirical analysis, we obtain the next results : Firstly, The effect that the real exchange rate influences the import ,export and the trade balance is small, even is not remarkable in the statistics. It reflects there is a low degree of substitute between the imported goods and the exported goods as well. But, the positive parameter of the real RMB exchange rate in the standardized trade balance equation indicate Marshall-Lerner condition hold. It indicates we cannot effectively adjust the trade balance through the real exchange rate now. It reflects a low market degree in pricing foreign exchange, and the importer and exporter is insensitive to the change of the exchange rate. Secondly, the pulse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the "J" curve effect displays extremely obviously, the period lagged is about a year. we discovered, regardless of in the short-term or in long-term, Chinese trade balance to the United States is mainly influenced by real American income, even if the difference in economic growth rate of both countries considered. Thirdly, the variance decomposition indicated that the real RMB exchange rate has much smaller influence on Chinese trade balance than the real income .

H. 區域經濟畢業論文,參考文獻需要多少篇,有沒有誰比較擅長寫論文的

很好寫啊,一般要求十篇中文參考文獻,還有兩篇外文參考文獻,張建華 重點理工大學如何發展文科 [期刊論文] -中國高等教育2006(09)
周大平 失去特色的大學 [期刊論文] -嘹望新聞周刊2004(15)
鄧微 大學畢業生人力資源開發與保障 2007
Avshalom Caspi;B radley R;Entner Wright;Terrie E.Moffitt Early Failure in the Labor Market:Childhood and Adolescent Predictors of Unemployment in the Transition to Althood 1998(03)
林偉連;樓錫錦;張國昌;樓成禮 以區域經濟為依託的高等教育發展--浙江省高等教育與區域經濟互動發展研究 [期刊論文] -教育研究2008(05)
劉彩霞;孫傑 區域高校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的對策探析 [期刊論文] -江西教育科研2007(05)
周平;陳俊生 地方高等教育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思考 [期刊論文] -改革與戰略2007(10)
陳曉芳;翟長洪;崔偉 中外高校會計本科人才培養模式比較研究 2008(05)
Colless,M PM slanls school for youth job problems 1980 ,如果實在不會寫,還可以找別人代-寫,我就是老師讓我反復修改,沒辦法了,找別人幫助的,質量還可以,關鍵是要找對人,要找那些有評價體系,和消費保障的網購的幫助寫的店

閱讀全文

與區域經濟發展參考文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