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新疆區域經濟的特徵是什麼啊
以「白加黑」為主業(白的是棉花、牛奶等農牧特產;黑的則是煤炭及石油化回工等重工產業),發答揮比較優勢,兼以發展旅遊相關等大量吸納就業的第三產業。PS:邊疆區域經濟對外
開放將是十二五以來擬定的新興經濟戰略:跨國、甚至洲際過境倉儲、物流、綜合商貿運輸業。
這些都是新疆區域經濟發展的新亮點。
㈡ 新疆區域經濟的戰略地位
國內民族地區的安定作用重大自不必談;對西北能源戰略大通道的間接保回障也是國家戰略考量的重中之重;答在西部(特別是西北部)省區對外開放的橋頭堡作用及邊境口岸區塊的經濟特區有望形成當地經濟新的發動機;以此為基礎對外開展合作在中亞、阿富汗地區聯俄圍堵美國勢力的滲透,富鄰、睦鄰以防範和打擊三股勢力在的鄰國力量積蓄;以經濟建設實際成果配合對外交流,破除西方對我的妖魔化宣傳,贏得理解,獲得穩定的發展環境。
㈢ 新疆應如何因地制宜,發揮隻身優勢,加快區域經濟發展
補充上面的:新疆地緣遼闊,相臨中亞八國,礦產資源豐富,農產品也很豐富,特別是農業方面有大面積機械化生產的優勢
還有他自身的旅遊資源,發揮新疆
綠色農業
.礦產,石油,天然氣等.
㈣ 。。 為了促進新疆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黨和政府採取了哪些措施
1)堅持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這一民族政策。
(2)堅持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民族平等、民族團結、民族共同繁榮。
(3)堅持宗教政策。
經濟上(4)西部大開發
(5)財政支持
(6)發達地區對少數民族地區的幫助。 補充: 政策特殊主要體現在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機關的自治權 (一)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機關的民族特色 1、自治區主席、自治州州長、自治縣縣長由實行區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擔任;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應當由實行區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擔任主任或者副主任。 2、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中,除實行區域自治的民族的代表外,其他居住在本行政區內的民族特別是少數民族也應有適當名額的代表,而且對人口較少的民族的代表名額和比例分配將依法給予適當的照顧。 3、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的組成人員以及政府所屬工作機構中,要盡量配備少數民族的幹部,對基本符合條件的少數民族幹部要優先配備。 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民族人口占本地區總人口1/2或以上的,其幹部構成應當與本民族人口比例大體相當;少於1/2或者更少的,一般應高於本民族人口比例。 (二)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機關的自治權 1、民族立法權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有權依照當地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特點,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自治條例規定有關本地方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基本問題;單行條例規定有關本地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某一方面的具體事項。
自治條例、單行條例可以對國家法律和政策作出變通性規定。
自治區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須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
自治州、自治縣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須報省或者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並報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2、變通執行權
上級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指標,如果不適合民族自治地方實際情況,自治機關可以報經上級國家機關批准,變通執行或者停止執行。 3、財政經濟自主權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具有較大程度的財政經濟自主權,並可以享受國家的照顧和優待。
凡是依照國家規定屬於民族自治地方的財政收入,都應當由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自主安排使用。
民族自治地方的財政收入和財政支出的項目,由國務院按照優待民族自治地方的原則規定。
民族自治地方的財政預算支出,按照國家規定,設立機動資金,預備費在預算中所佔比例高於一般地區。 4、文化、語言文字自主權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享有一定程度的文化自主權。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在執行公務的時候,依照本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條例的規定,使用當地通用的一種或者幾種語言文字。
同時使用幾種通用的語言文字執行公務的,可以以實行區域自治的民族的語言文字為主。 5、組織公安部隊權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依照國家的軍事制度和當地的實際需要,經國務院批准,可以組織本地方維護社會治安的公安部隊。 6、少數民族幹部具有任用優先權 參考資料: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2001年修正版)
㈤ 新疆哪些地區的經濟發展較好
樓上有問題是吧,復什麼制時候庫爾勒變成了南疆,你不知道在這里亂比或什麼啊,停了你的要害死人呢。新疆發展的比較好的城市,都在北疆,有南疆什麼事啊。
烏魯木齊、昌吉、石河子、克拉瑪依、庫爾勒,阿勒泰現在也湊合,就是太遠,同樣伊犁也是因為離烏魯木齊太遠。
㈥ 新疆區域經濟的特徵有哪些
新疆區域經濟總體特徵:經濟發展尚處於落後階段。高端工業和產業發展嚴重不足。地域環境也制約了新疆各方面產業的發展。
㈦ 新疆哪個城市最有發展前景
首先大家會立刻想到首府烏魯木齊。因為它是全疆的政治中心、交通中心、經濟中心、文化中心,烏魯木齊現在已經超過蘭州成為西北綜合實力第二強(第一位是西安)。當然烏魯木齊作為全疆最有發展潛力的城市的先天優勢是不容置疑的,並且外來投資到新疆,烏魯木齊也是首選。現在,烏魯木齊的各項事業的發展在全疆也是領先的。人均GDP方面,克拉瑪依和庫爾勒占據了全疆的第一和第二位,烏魯木齊屈居第三,但是克庫兩市是有石油天然氣的優勢作支持的。
最具發展潛力的城市,還有農業基礎雄厚、工業後來居上的石河子。這是兵團的最大城市,擁有百萬畝良田,國家級石河子經濟技術開發區;目前工業區已經進駐了包括頂新國際等大型企業,石河子吸引外資的後天優勢開始發揮。加上石河子經濟作物的種植優勢,相信石河子在全疆城市中會占據一席之地。
昌吉,是昌吉回族自治州首府,烏昌經濟區的重要城市,距烏魯木齊30公里,20分鍾經濟圈中的重要城市(20分鍾經濟圈的米泉已經劃歸首府管轄)。昌吉的工業基礎良好,擁有中糧屯河、特變電工等大型上市公司,還包括亞中集團、吉瑞祥等一批上規模的民營企業集團。昌吉的經濟重要性,在自治區中是很明確的。
克拉瑪依,說句不好聽的,根本不是一個城市,而是國家戰略布局下的一顆很重要的棋子,其地位和烏魯木齊差不多。為什麼有此論斷呢?去翻翻最近的新聞,可以查到克拉瑪依要建超算中心,而克拉瑪依的經濟支柱十分的單一化,這個超算中心只能用作石油、地質勘探,而以現在新疆的石油和地質計算量,這個超算中心明顯是大材小用了。所以可以斷定,克拉瑪依將成為中國未來能源保障的一個重要節點,他的觸角也必然是將伸向中亞、中東乃至非洲。
伊犁的發展需要的是把歷史的欠賬補齊。因為過往的各種因素加之交通的不便利,使得伊犁沒有系統性的發展過,而且缺少直接的人才和技術儲備。所以,伊犁未來的發展可能是走單一化的走貿易路線。
阿勒泰說白了是一個被壓制發展的城市,因為在那片土地上,很多稀有礦產是國家留給子孫後代的,從任意一個角度來說,都是緩慢發展的好。
奎屯和北屯是分不了家的,這兩個城市以後能有多大作為和發展到多大,全看國家政策和自治區舍不舍重新劃分區劃了。
南疆庫爾勒以後必將是一個前哨戰,聯通內地的另外一個關鍵紐帶。但是唯一可惜的是,庫爾勒因為是另外一個油城,其發展重點和發展方向之前全部放在了石油上,現在即便是轉換方向也是需要大量時間和金錢的。另外一個,由於地處南疆,國家在很多關鍵性工程的建設和投資上有很大的阻礙,這也是為什麼超算中心放在僅僅是有錢的克拉瑪依而不是綜合實力更強一些的庫爾勒的原因。
阿克蘇市在經歷了這么年的發展,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也依然沒辦法轉變其瘸腿的城市發展格局。而造成這一局面的原因出了庫車這個另類的存在外,其最大的根本原因是:即便是阿克蘇市沒有任何一家大中型企業,僅僅依靠地區稅收,這個城市也能做成一個像模像樣的商業城市。而最令人不解的是,時至今日,阿克蘇市的發展依然處在一個為了發展而發展尷尬地位,沒有一個明確的城市定位和發展定位,使得城市缺乏知名度和競爭力。舉個簡單的例子,阿克蘇出產的大棗,其品質在全世界都是首屈一指的,但是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這樣一個可以做大做強的產業,卻在之前差點上演了悲劇。
喀什在未來的發展決定著新疆的發展,國家用了幾十年的時間在海外布局,伊朗的輸油管道,巴基斯坦的瓜達爾港等等能不能為中國創造新鮮血液,全看喀什。而喀什本身其實也代表了新疆最本質的文化傳承。但是由於某些大家都知道的原因,喀什的未來有些飄忽不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國家下的了決心,喀什未來將會是在經濟上超越烏魯木齊的存在。
㈧ 新疆哪幾個城市經濟比較發達,消費比較高
烏魯木齊市:地域消費總值2458.98億元(2016年)
巴音郭楞石油天然氣資本非常豐厚,還具有豐厚的太陽能資本。別的,巴音郭楞和靜縣的巴音布魯克草原,是中國第二大草原,面積約2.5萬平方公里。巴州次要旅遊景點有金沙岸、環博斯騰湖旅遊區等。
㈨ 新疆的經濟發展地區與地位
新疆屬於欠發達地區,發展水平偏低,從全國發展水平來看,增速雖快但總量仍然較小。
㈩ 新疆的發展與進步的經濟快速發展
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新疆經濟是以農牧業為主體的自然經濟,生產力水平低下,生產方式落後,發展處於停滯狀態。當時的新疆,沒有一寸鐵路,沒有農場和成規模的良田,工業企業幾乎全是私營小作坊,人民生活貧困不堪。
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20世紀70年代末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來,新疆進入了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綜合實力明顯增強、各族群眾得到實惠最多的時期。中國政府從國家發展戰略和各族人民根本利益出發,高度重視新疆的發展和建設,始終把幫助邊疆地區發展經濟、實現共同富裕作為一項基本政策,適時作出一系列推動和促進新疆發展的重大戰略決策。2000年國家開始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把促進新疆發展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多年來,新疆充分發揮自身比較優勢,著力調整經濟結構和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著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著力改善民生和提高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努力實現新疆發展與全國發展相協調、南疆發展與北疆發展良性互動的發展新格局。
——綜合實力明顯增強。按不變價格計算,2008年新疆地區生產總值達4203億元人民幣,比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1955年)前的1952年增長了86.4倍,年均遞增8.3%;比1978年改革開放初期增長了19.6倍,年均遞增10.4%;比2000年西部大開發開始實施時增長了2.2倍,年均遞增10.6%。2008年新疆地方財政收入達361.06億元人民幣,是2000年的4.56倍,1978年的50.57倍,1955年的208.71倍。
——經濟結構逐漸優化。近年來,新疆工業、農業和第三產業均保持快速發展。工業化進程加快,工業取代農業成為主要產業。第三產業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突出,批發、零售貿易和餐飲業發展迅速,郵電通信網路快速普及,房地產、金融等新興行業快速發展。2008年,一、二、三產業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16.4%、49.7%、33.9%。
——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強。新疆根據「綠洲生態、灌溉農業」的特點,建成了以阿克蘇克孜爾水庫、和田烏魯瓦提水利樞紐等為代表的一批現代大型水利工程和大批干支渠及其防滲工程,全區的引水量、水庫庫容和有效灌溉面積迅速增加。投資100多億元人民幣的塔里木河綜合治理項目2008年完成,結束了塔河下游300多公里河道斷流30年的歷史。全面推進三北(東北、華北、西北)防護林、平原綠化、退耕還林、退牧還草等生態工程建設,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建成噴灌、滴灌等高效節水農田近80萬公頃,年節水50億立方米以上。2008年底,新疆已有國道主幹線8條、省道66條、縣級公路600多條,通車總里程達到14.7萬公里,基本形成以烏魯木齊為中心,以國道干線為主骨架,環繞兩大盆地(准噶爾盆地、塔里木盆地)、穿越兩大沙漠(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橫貫天山、連接南北疆的干支線公路運輸網路。相繼建成南疆鐵路、北疆鐵路以及蘭新鐵路復線等工程,2008年新疆鐵路營運里程達3000多公里。航空事業發展迅速,已形成以烏魯木齊為中心,聯結國內外近70個大中城市和區內12個地州市,擁有114條國內外航線的空運網,通航里程達到16萬多公里,成為國內擁有航站最多、航線最長的省區。郵電通信業快速發展,基本形成程式控制交換、光纖通信、數字微波、衛星通信、移動通信等完整的現代化通信體系,光纜、數字微波和衛星通信等現代化傳輸網路已覆蓋全疆。
——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顯著增強。新疆的農業資源十分豐富。近年來,圍繞糧食、棉花、特色林果、優質畜牧業基地和設施農業建設,新疆農業產業化經營加快發展,優勢特色農產品產業帶逐步形成,農業基礎地位、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進一步加強和提高,農產品有效供給成倍增長。2008年農業增加值達691億元人民幣,比2000年增長了1.4倍。 2008年糧食總產量達1022.85萬噸,保持了自治區內供需平衡,並且略有節余。新疆是中國重要的商品棉基地,2008年棉花總產量達301.55萬噸,棉花總產、單產和人均佔有量均位居中國首位。現代畜牧業加快發展,已佔農業總產值的27%,2008年肉類產量達175.49萬噸,比2000年增長了95%。特色林果業發展迅速,2008年林果總面積突破100萬公頃,林果總產量400多萬噸,總產值超過60億元人民幣。截至2008年,新疆有各類農產品加工企業1059家,並成為中國最大的番茄製品加工出口基地。乳品日加工能力在短短幾年裡從不足1000噸提高到近3000噸,是全國增長最快的省區之一。甜菜糖生產能力達到60萬噸,成為全國最大的甜菜糖生產基地。葡萄釀酒業發展迅猛。農產品加工企業使新疆50%以上的種植面積實現了訂單生產,輻射帶動了新疆65%的農戶。
——現代工業體系逐步形成。新疆的工業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發展過程。近年來,通過實施優勢資源轉換、大企業大集團戰略和中小企業成長工程,新疆的新型工業化進程加快,主要工業產品產量成倍增長,逐漸形成了包括石油、煤炭、鋼鐵、化工、電力、建材、紡織等門類比較齊全的現代工業體系,形成了天山北坡經濟帶、烏昌(烏魯木齊和昌吉回族自治州)一體化經濟區、庫爾勒-庫車石化工業帶等工業聚集區,建成了32個國家和自治區級工業園區。2008年,工業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52.3%,工業增加值達1790.7億元人民幣,比1952年增長274倍,比1978年增長16.6倍,比2000年增長3.98倍,成為推動新疆經濟快速增長的重要因素。重點行業和領域的信息技術應用不斷加強,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得到初步控制,節能減排工作取得成效。
——礦產資源有效開發。新疆是中國的石油、天然氣、煤炭等礦產資源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國家堅持對新疆油氣大勘探、大開發和大投入的方針,努力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通過資源開發帶動新疆經濟快速發展,造福新疆各族人民。2008年,新疆原油產量達2722萬噸,成為國家第二大原油產區;天然氣產量240億立方米,居全國第一位。隨著新疆石油、天然氣的開發以及中國與西亞國家在相關領域的合作,新疆的管道運輸建設快速發展,2008年新疆擁有各類油氣輸送管道4000多公里,基本形成了北疆、南疆、東疆油氣管網的框架。近年來,依託煤炭資源進行的煤電煤化工產業在新疆快速興起。能源及化工業的快速發展,不僅滿足了新疆經濟發展對能源和石化產品的需求,而且有力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刺激了服務業的增長,對促進區域經濟結構的形成和升級、解決就業以及推動城市化進程等發揮了重要作用。
——開放水平不斷提高。新疆是中國向西開放的重要門戶,也是新亞歐大陸橋的重要通道。新疆與蒙古、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8個國家接壤,是中國陸地邊境線最長的省區。改革開放以來,新疆實現了由封閉、半封閉向全方位開放的歷史性轉變。目前,新疆有國家批準的一類口岸17個、自治區批準的二類口岸12個,輻射周邊十幾個國家。截至2008年底,新疆已與167個國家和地區開展了經濟貿易合作和科技文化交流。2008年,新疆外貿進出口總額達222.17億美元,居全國第12位(中西部省區市第2位);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1.64億美元,居全國第13位;對外承包工程業務完成營業額7.95億美元,居全國第14位;對外勞務合作業務派出各類勞務人員8548人,居全國第13位。
——旅遊業快速發展。近年來,新疆旅遊業快速發展,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截至2008年,新疆共有景區(點)近500處,形成了以「絲綢之路」為主線,以喀納斯湖生態旅遊區,天池、賽里木湖和博斯騰湖風景旅遊區,吐魯番、庫車古文化遺址旅遊區,喀什民俗風情旅遊區,伊犁塞外江南風光旅遊區為重點的發展格局。2008年新疆接待國內外入境遊客達2231.32萬人次,當年旅遊總收入近200億元人民幣。
——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國家和新疆自治區積極支持有優勢有條件地區率先發展,並採取特殊政策措施,促進南疆三地州(喀什地區、和田地區、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以及牧區和邊境地區加快發展,推動形成南北協調互動、區域競相互促、城鄉統籌互進的發展新格局。加快天山北坡經濟帶主動承接東部沿海地區產業轉移,構建新型工業化發展高地。加快烏昌一體化進程,加快國家級出口加工區、開發區和工業園區建設,積極發展現代服務業。推進天山南坡吐哈(吐魯番、哈密)地區石化產業帶發展,以石油天然氣、煤電煤化工為依託,發揮大型項目的聚集效應,形成連環配套的產業集群。大力促進南疆三地州經濟社會發展,抓好抗震安居工程、喀什老城區改造工程、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地下水開發、鹽鹼地改造、飲水安全、農村沼氣等一批事關長遠發展和民生改善工程。抓緊改善牧區和邊境地區生產生活條件,採取特殊扶持政策,促進牧區和邊境地區加快發展。
新疆經濟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是新疆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結果,也是在中央政府和全國人民長期支持幫助下實現的。多年來,中央政府在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或規劃時,始終把新疆基礎設施項目、農業基礎發展項目、現代工業體系建設項目等列為國家重點項目,給予政策資金支持。1950年至2008年,中央政府在新疆的投資達3862.3億元人民幣,占同期新疆總投資的25.7%。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的1955年到2008年,中央政府給新疆的財政補助累計達3752.02億元人民幣。特別是2000年以來,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中央政府給新疆的財政補助逐年增長,年均遞增24.4%,2008年達685.6億元人民幣。中央政府還通過利用國際金融組織和外國政府貸款等多種途徑加大對新疆的資金投入和支持。近年來,為優化新疆產業結構布局,中央政府把東南沿海較發達地區的一些企業、工廠搬遷至新疆,從內地調進工程技術人員充實到新疆初建的骨幹企業中去,並選送大量少數民族工人到內地企業進修實習,在很短的時間內為新疆培養了一支工程技術骨幹隊伍。全國其他省市還以對口的形式向新疆提供了大量的資金、技術和人才支援,在新疆的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一方面,發達地區派技術人員、教師、醫生、企業管理人員等各類專業人才作為援疆幹部,到新疆地(州)縣掛職,傳播並示範先進的技術和觀念;另一方面,新疆黨政機關工作人員、經濟管理部門工作人員和各類專業技術人員則分批到內地對口支援省市掛職學習。近年來,根據中央政府的要求,由北京、浙江、天津、山東、遼寧、江西、上海、河南等8個省市和15個國有骨幹企業,對南疆33個縣(市)進行經濟、科技、文化全方位對口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