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會計與社會發展和經濟環境的關系
一、會計信息對經濟環境的影響
會計信息對經濟環境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企業和社會兩個方面:
1、企業是市場經濟的主體。企業實現經營目標,離不開由經濟信息形成的經濟信息系統。並通過整、有效的企業經濟信息系統,實現企業商品與資金的相互轉換。
2、會計信息是企業的命脈。在會計信息的協助下,企業能夠及時獲取市場信息,並根據市場環境的變化,在第一時間調整企業的發展規劃。會計信息在企業的經營管理中發揮著更為重要的作用。
企業的會計信息還能為企業的財務決策和經營決策的制定做出貢獻。從社會的角度而言,會計信息能夠對社會資源起到引導作用。投資者通過使用會計信息,能對企業有更為深入和准確的認識,從而對投資決策進行指導。在實際工作當中,會計信息使用者的范圍較廣。
二、會計有助於加強企業經濟活動的管理
從宏觀方面來說,通過合理運用會計手段,國家能夠實現對國民經濟的運行情況的全面掌握,從而在最短的時間內發現國民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並採取相應的措施予以解決。
因此現代會計能夠為國民經濟的運行起到預警的作用。同時會計規范還能對經濟主體的行為進行約束,為國民經濟的發展營造良好的經濟秩序。
從微觀方面來說,現代會計有助於企業明確產權,從而區分經濟主體在各項經濟活動中的關系與責任。然而在具體經濟管理工作當中,現代會計的表現是為企業的管理者提供必要的經濟信息,實現企業經營效益的提高。決策是企業管理者最為關注的問題。
三、會計推動社會經濟的發展
會計是企業開展管理的重要環節。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企業內部結構的多元化也越來越明顯。這就需要充分發揮會計的管理職能,對企業內部開展有效地監督和控制,實現企業健康發展
四、會計對經濟秩序的影響
在新時期下,會計發展對維護社會經濟秩序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會計已經成為穩定經濟秩序的必要保障。然而經濟秩序混亂的現象無法完全規避,此時就要通過充分發揮會計職能,將市場混亂對社會經濟的影響降到最低。
(1)會計與經濟的發展擴展閱讀
會計基本特徵
有以下五個基本特徵:
1、會計是一種經濟管理活動。
2、會計是一種經濟信息系統。
3、會計以貨幣作為主要計量單位。
4、會計具有核算和監督的基本職能。
5、會計採用一系列專門的方法。
會計方法一般包括:會計核算方法,會計分析方法,會計檢查方法。
B. 會計是經濟發展的什麼
會計是商品貨幣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會計通過對企業的監督和核算來提高企業版的經濟效益,會計的產生和發權展與社會實踐活動密不可分,經歷了從無到有,從簡單到復雜,從低價到高級的過程,經濟越發展,會計越重要。
C. 怎樣理解會計對於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
會計主要是通過向信息使用者提供信息發揮作用。
信息使用者可以分為內部使用者和外部使用者兩大類。內部信息使用者主要指企業內部的管理者,外部信息使用者主要包括股東、潛在的投資者、債權人、供應商和銷售商以及政府。他們的職責和目標不同,在利用會計信息方面也各有側重。
一會計信息是股東了解企業經營狀況、評價企業經營業績的重要依據。
股東是企業的投資者,也是企業最終利益的擁有者,企業經營成敗與股東所獲得的經濟利益息息相關。
股東將資金投入企業後,就成為企業的所有者,他們需要聘請有關人員來組織管理企業的財產,這些人就成為企業的經營管理者。
在社會化大生產的條件下,特別是股份公司的出現,使得企業管理者的經營管理權與股東的所有權相分離。在這種情況下,企業主要由管理者經營,並定期向股東報告企業的經營情況和業績,而股東最關心的是企業能否持續經營、財產是否能夠保值和增值、公司是否盈利、能否向投資者分配收益等。股東要想全面了解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等方面的信息,保護自身的利益,就需要通過企業管理者提供的財務信息,一方面對企業管理者的經營業績作出評價,另一方面對是否繼續持有該公司股份作出決定。因此,股東是企業會計信息的最主要使用者之一。
股東持有公司的股份達到一定比例後,就可以成為公司董事會成員參與公司的經營管理活動,這時,他們就會以企業管理者的身份成為會計信息的提供者,同時也是會計信息的內部使用者。
二會計信息是潛在的投資者了解企業發展狀況,作出投資決策的重要依據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間的並購活動日益頻繁。企業在作出並購決策前,需要對被並購方現有的規模、盈利能力、風險狀況、發展趨勢等作出全面的評價,以決定是否投資或並購該企業。
如果是個人投資者,在投資購買公司股票時,則需要掌握公司的財務狀況、收益情況、盈利能力等方面的信息,以便對被投資企業的投資風險和收益進行評估,從而決定是否進行投資。
因此,會計所提供的財務信息是潛在的投資者作出投資決策的重要依據。
三會計信息是債權人評價其債權的安全程度,作出持有或收回債權決策的重要依據。
這里的債權人通常是指為企業提供貸款的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
通過企業提供的會計資料和信息,債權人可以了解企業信貸資金的運營情況,了解企業是否遵守信貸紀律,評價企業的獲利能力、償債能力、預測企業的發展前景,以此作為判斷投資決策的前提和重要依據,用以保障信貸資金的安全和效益。
四會計信息是供應商和銷售商評價企業經營風險、作出相應決策的重要依據。
供應商和銷售商是企業的往來客戶,也是企業價值形成鏈條中重要的環節。
當供應商將其產品供應給企業時,他需要通過該企業的財務信息,了解該企業是否有能力及時償付貨款,以決定是否繼續為該公司供應貨物。
銷售商也需要了解公司的財務信息,以決定是否需要維持與該公司的銷售關系,是否採用預付貨款、銷售折扣、折扣比例等政策。
在通常情況下,供應商和銷售商很難了解企業的內部信息,只有通過公開的財務信息等資料來評價企業是否存在經營風險、財務風險,以決定是否與該企業保持業務聯系。(但很多公開的財務信息都是不真實的。)
五會計是政府有關部門指導和監管企業、調控宏觀經濟的重要依據。
政府有關部門,如企業主管部門、財政部門和稅務部門等,都是會計信息的主要使用者。
企業主管部門根據企業提供的會計資料和信息,可以掌握企業經營計劃的完成情況,了解企業對國家義務和社會責任的履行情況,可以考核企業經營的合法、合規性,指導和監管企業正常發展,從而維護國家、社會公眾和企業等多方的利益。
財政部門根據企業報送的財務資料,可以了解企業預算的執行情況,了解國家的財政預算執行情況,並為國家財政部門提供數據支持。
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也是稅務部門審核企業納稅金額的重要依據。
同時,會計提供的資料和信息也是國家宏觀調控的重要依據。各個會計主體提供的會計信息經過逐級匯總提煉之後的資料,可以從宏觀上反映國民經濟發展變化的狀況,國家可以據此預測國民經濟的發展趨勢,正確進行國民經濟的宏觀控制,保證國民經濟平衡發展。而且,會計信息是溝通各管理層次和各個經濟環節的中心系統,國際經濟管理部門藉助這一中心系統,將有關宏觀管理的政策、指令、任務、要求傳達落實到基層各單位,這對於提高宏觀經濟效益和微觀經濟效益都有重大意義。此外,會計信息對合理組織國民經濟生產、促進商品合理流通,從宏觀角度對人、財、物等資源進行合理配置和利用,加強產供銷的有效銜接,加速科學技術的發展等方面也都有重要作用。
六會計信息是企業內部管理者作出經營決策的重要依據。
企業管理人員在作出某項經營決策時,往往需要企業有關部門提供相應的決策依據和數據支持,以保證決策的科學性。
如企業要作出是否增加某種產品的生產決策時,除了做好充分的市場調查外,還必須通過會計部門掌握該產品目前的庫存量,是否能滿足市場供應,生產該產品所需的設備、原料、人工等條件是否滿足需要,每件產品的成本是多少,可以獲得多少利潤,企業目前是否有足夠的資金用於增加投資等情況,在此基礎上,才能作出是否增加生產的決策。
又如,企業在作出是否向銀行貸款、貸款金額是多少的決策時,需要會計部門提供企業目前資金狀況的詳細報告,了解企業有多少流動資金、有多少負債、是否具有償債能力、需要多少資金才可滿足生產和經營的需要等。
再如,企業要對年度經營業績進行評價,以決定對職工的獎懲時,需要會計部門提供本年度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主要經濟指標的計劃完成情況,以及內部經濟責任的落實情況和人力資源的配置和利用情況等。
因此,會計提供的資料和信息是企業經營決策的重要依據和前提。
D. 為什麼說經濟越發展會計越重要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運行和發展,會計在市場經濟中的地位將更加突出並發揮其更為重要的作用。
從國際上看,會計是全世界通用的商業語言,國際上的經濟往來,無論是做生意也好,還是搞投資也好,都要通過「會計」這個橋梁和紐帶,語言不通沒有關系,有會計的三張表就能溝通。一是資產負債表,二是損益表,三是財務狀況變動表。生意能否成交,合作能否實現,會計報表起到了很大作用。這是因為這三張報表列示的會計指標科學、合理,它能充分顯示和反映企業所有者權益、負債情況;客觀地反映了·企業經濟成果和資金增減變動情況。因此,會計得到了國際的認可,為國際間的經濟交往,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媒介和手段,在國際交流與合作中佔有突出地位。 從我國看,會計是經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在過去重要,現在和將來更加重要。因為它是保證經濟活動正常有序運行的一個重要「關口」。實踐證明,『.辦經濟離不開會
計,經濟越發展,會計越重要。」因此,建立健全以產權明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為特徵的現代企業制度,轉變政府職能,改進和強化宏觀調控體系,建立法制嚴明,公平競
爭的市場體系,都離不開會計。
首先,會計人員是會計法律、法規、規章的主要執行者和實施者。在貫徹執行會計法律、法規和其他財經法紀中承擔重要責任,並發揮重要作用。會計工作是財務收支的「關口」,於維護投資人、債權人,其他利益關系人的合法權益,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個人三者利益關系,都負有重要責任。他一方面要嚴格執行我國的法律法規,按統一的財政、財務制度辦事,維護國家的整體利益;另一方面又要依法維護本單位的利益幾為本單位的增收節支精打細算,把關守口,出謀劃策,提高經濟效益服務。
其次,會計核算是會計的基本職能之一,會計工作要講究生財、聚財、用財之道,精打細算開辟財源提高效益。會計工作不僅是事後的記帳、算帳、報帳工作,而是要在提高本單位的經濟效益上下功夫。通過自己的業務活動,動用計劃、預測、控制、監督、考核、分析等手段,使資金得到最合理、有效的利用,以較少的支出,取得較大的經濟效果,最大限度地減少浪費,改善經營管理。
再次,會計是經濟管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會計信息是濟管理的重要信息。對市場經濟下的現代企業而言,管理的重心在經營,經營的重心在決策,而決策的正確與否取決於會計信息的質量以及對信息的正確分析運用。確保會計信息的真實,是會計工作者的天職。會計資料的合法、真實、准確、完整是會計工作的基本要求,是《會計法》各項規定的基本出發點,也是為本單位經營管理、業務活動和國家宏觀經濟管理以及投資人、債權人等提供真實、准確、完整、可靠的
會計信息的重要保證。如果一個國家、一個地區或者一個企業,沒有真實的會計信息,沒有準確的核算資料、不論個人本事多大,在作決策、興建設、振經濟、搞分配上,都將是盲人騎瞎馬、寸步難行,沒有不失策的。
最後,會計監督是(會計法》賦予會計人員的重要責任,會計人員必須嚴格認真地履行。在社會主義市場條件下,經活動更加復雜多樣,會計監督變得異常艱巨。會計人員要履行好會計監督的職責,一方面要認真掌握財經法律、法規、制度,以便准確地判斷出各種經濟活動是否合法、合理的界,不斷提高會計監督水平。另一方面,要轉變會計監督觀念和改進工作方法。它不僅要對不合法的收支予以制止和改正,但更重要的是一種服務職能,通過有效的會計監督為單
位的經濟活動服務,達到加強經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的目的。因此,會計人員應忠於職守,認真履行會計監督職責。不斷改進會計監督的方式和方法,把會計監督寓於服務之中,變單純的事後「制止和糾正」,為事前、事中、事後的全過程式控制制,改變事無巨細的監督為參與大經濟問題的管理和控制,更好地為提高經濟效益服務。
總之,會計是經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而發展,是經濟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它滲透了生產經營活動的整個過程,在經濟管理中的地位日益突、作用更為重要。一句話「辦經濟離不開會計,市經濟越發展,會計工作越重要。」
E. 會計對經濟發展有什麼作用
(一)會計在國民經濟的發展中的作用 國民經濟的發展需要計算與計量,會計則採用專業方法,將各種物質量統一以價值量的形式予以科學的分類、匯總、計算並採用公認的方式為使用者提出報告。國民經濟的發展總量、資源的消耗量、利用率以及其他各項經濟指標的計算,都離不開會計人員在一線的辛勤工作。經濟越發展,會計越重要。 (二)會計的管理監督職能 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關系是十分密切的,兩者也是相輔相成的,會計核算是會計監督的工作基礎,而會計監督是會計核算的保證和目的。兩者必須結合起來發揮作用,才能正確、及時、完整地反映經濟活動,有效地控制經濟過程,提高經濟效益。如果沒有可靠的、完整的會計核算資料,會計監督就沒有客觀依據。反之只有會計核算沒有會計監督,會計核算也就沒有意義。 (1)沒有辦法監督。社會風氣不理想,會計根本無法守住自己的這片凈土,在實際工作中來自各方面,特別是企業內部的壓力,使得會計人員無法完全按照正常的程序進行會計監督,領導會計,長官報表的問題在許多單位都有不同程度地存在。 (2)沒有力量監督。關鍵時得不到領導全力支持, 操作中得不到群眾的廣泛理解和積極配合,在會計業務的過程中不能完全依據國家的相關法律、制度進行有效的監督。許多單位的行政負責人大多是非經濟管理專業出生,對會計工作、會計制度方面的知識甚少,許多不合規定或不合法的業務也強壓財務人員去辦理,出了問題也總是以自己不懂財務為借口,而把責任推給會計人員。 (3)沒有精力監督。會計工作辛苦繁雜,待遇不高,行使職能缺乏基本保障。於是,頂得住的站不住,站得住的頂不住,成了我國會計監督職能作用狀況比較准確和生動形象的描述。 (4)沒有能力監督:私有經濟的企業主,以及產權分離後的公有經濟的經營者,他們站在自己的立場上,為了自己的某些特定目的也不允許會計人員能真正行使監督的職權和發揮監督作用。《會計法》將會計監督這樣一個神聖的工作職責賦予了會計人員,但會計監督長期以來卻未能在會計工作實踐中得到真正的落實,未能安家落戶於會計工作實務之中。人們因此對此作了多方面的思考和分析,但未能形成共識,更沒有做出令人滿意的解釋。會計理論界的一些人士也對會計到底有無監督職能產生了懷疑,也認為會計監督這一職能是不是財務會計本身固有的,而是財務會計信息的使用者在自身無法進行經濟監督的情況下賦予會計人員的,這也是至今在理論界都沒有解決的問題。由於這樣的客觀存在,使會計人員的一些職能得不到正常發揮,同時也影響了會計實踐的發展。 (三)會計在經濟預測中的作用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經濟管理的現代化,會計的職能也會隨之發生變化,一些新的職能不斷出現。一般認為,除了會計核算、監督兩個基本職能之外,還有分析經濟情況、預測經濟前景、參與經濟決策等各種職能控制。隨著管理對會計要求的提高,會計核算不僅僅包括對經濟活動的事後核算,還應包括事前核算和事中核算。事前核算的主要形式是進行經濟預測,參與決策;而事中核算的主要形式則是在計劃執行過程中,通過核算和監督相結合的方法,對經濟活動進行控制,使之按計劃和預定的目標進行。 國家歷來對會計工作都相當重視,要求每一個作為企業家的廠長、經理,除懂得學好必須的經濟理論外,還需要具備一些財務會計方面的知識,即:各項財務制度、經濟法律、商品的流轉、核算,通曉資金、費用、利潤情況,企業計劃,預算、統計知識。運用計劃、統計的數據,分析內部、外部情況,進行組織指揮工作。因此,一個標準的企業家,既要具備生產知識,更應較多地懂得財務知識,有經濟頭腦,熟悉本企業的成本,資金利潤等項經濟指標,隨時掌握產、供、銷各個環節的活動,只有這樣才能在經營工作中抓住主要矛盾,解決關鍵問題,開拓新路子,取得新成績。 特別是當前,企業轉型變型的形勢下,對經營知識的素養尤為重要。因此,會計人員除做好日常的業務工作外,還應擔負著為經營者和管理者做好經濟參謀的工作,讓管理者和經營者能真正關心財務人員,支持會計工作,這樣才能使會計工作真正發揮其應有的核算、管理及經濟參謀的作用
F. 論述為什麼經濟越發展 會計越重要1000字左右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人們在經濟交往中的
增多,使我們認識了這么一條真理: 「辦經濟離不開
會計,經濟越發展,會計越重要」。實踐證明:會計工
作是經濟管理不可缺少的工具,它同人們的經濟活動,同各種
經濟現象息息相關,是經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
商品經濟和市場體制與會計有著天然的聯系。搞商品經濟
就要講究市場運作,講究將本求利,講究經濟效益,講究公平
交易和平等競爭,而這一切都是和會計工作分不開的。
經濟改革的中心就是要增強企業的活力,使企業真正成
為相對獨立的商品者。隨著企業自主權的擴大,政企分開,企
業之間橫向的經濟聯系,又將復雜多樣,出現多種經濟形式、
多種經營方式並存的局面。在此情況下,企業和其它經濟組織
的來往帳目、財政收支勢必復雜起來。無論微觀的、宏觀的經
濟管理,都要充分運用會計的監督職能,反映經濟情況,預算
經濟前景,監督經濟活動,提高經濟效益。
會計工作是經濟管理的重要基礎工作,搞經濟核算,改善
經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都離不開會計。因而會計不是一般
的寫寫算算,它在處理每一筆收支業務中,都體現著是否正確
執行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是否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個人三
者的利益關系。通過對日常會計事務的處理和財政收支活動的
具體落實,有力地保證黨的有關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其作
用有以下幾點:
其一,會計工作是財務收支的「關口」,對於正確處理國
家、集體、個人三者利益負有重大責任。會計負有雙重任務:一
方面要維護本單位的合法權益,為本單位的增產節約、增收節
支、提高效益出謀劃策;另一方面,又要嚴格按統一的財政、財
務制度辦事,維護國家的整體利益。
其二,會計工作要講究生財、聚財、用財之道,精打細算,
開辟財源,提高效益。會計工作不僅是今後的記帳、算帳、報帳
工作,而且要在提高本單位的經濟效益上下功夫。通過自己的
業務活動,運用計劃、預測、控制、監督、考核、分析等手段,使
資金得到最合理有效的利用。以較少的支出,取得較大的經濟
效益,最大限度地減少浪費,改善經營管理。
其三,會計是經濟管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會計資料是經
濟管理的重要信息。會計資料的正確與否,關繫到微觀管理,
也關繫到宏觀決策。會計人員在工作中要客觀如實地反映經濟
業務,核算有據,帳真表實,有喜報喜,有憂報憂,不隱瞞歪曲,
不弄虛作假,保證資料的真實、完整,如果會計資料不真實,不
准確,不僅影響對一個單位的生產經營、管理狀況和經濟效益
的正確評價,還會給國民經濟的計劃、管理和財政資金的集中
分配帶來不良後果。
其四,會計人員在經營管理中,要嚴格執行黨的方針政
策,執行國家的法律、法規,收支把關,堵漏防弊,堅持原則,秉
公理財,對違反國家統一的財政、財務制度規定的收支不予辦
理,對單位領導做出的錯誤決定,要耐心給予解釋糾正,如果
單位領導人堅持錯誤的決定,會計人員應及時向上級單位和
審計機關報告,不怕得罪人,不怕打擊報復。廣大會計人員要
遵紀守法,以身作則.自覺抵制資產階級思想的侵蝕,決不能
執法犯法。
會汁是掌握財權的,整天與錢打交道,忠於職守、廉潔奉
公是會計人員的一條重要道德,行為總則,也就是說不能利用
職務之便,假公濟私、營私舞弊,不能慷國家之慨,利用國家和
集體的錢拉關系,走後門,搞不正之風,損人利己,損公肥私,
要做到清白廉潔,不貪不沾,一塵不染,常在河邊走就是不濕
鞋,嚴格會計監督。適應新形勢的要求.以改革促進會計工作
的全面發展和會計工作水平的不斷提高,更好地為發展社會
主義市場經濟服務。
綜上所述,會計工作滲透到生產經營管理的每一個領域
和環節。目前.我們的經濟管理水平還比較低,經濟效益也不
夠理想,轉變會計職能.參與經營管理和決策,在轉換經營機
制和提高經濟效益中會i卜的地位越來越重要,會計在整個經
營活動中將會發揮越來越重大的作用。
(轉)
G. 會計與經濟發展的關系:以會計本質的歷史變遷為例
分省份,有的省採用機試,一般當場出成績;有的省是筆試,要等一個月後才能出成績 及格線60分 大綱每年都會變動,但大部分是相同的,有條件的話最好選用最新教材
H. 為什麼說經濟越發展,會計越重要
經濟越發展經濟行為和經濟業務的內容和內涵就越大,需要核算的內容就多,對專業得會計人員的需求就大,會衍生很多會計及相關變種崗位。對於會計人員的素質和能力的要求也有極大提升,會計會變得越來越專業從一個整理問題的人,變成提出問題的人,最終變成解決問題的人。
會計包括會計核算、會計分析和會計檢查三個組成部分。會計核算是對會計核算對象的記錄、計算和審查,會計分析是根據會計核算提供的資料與計劃等進行比較分析,會計檢查是根據會計制度和會計紀律,對會計核算所反映的經濟業務,就其合法性、合理性、核算的正確性等,所進行的檢查。
(8)會計與經濟的發展擴展閱讀:
會計工作內容:
1、記錄日常交易或事項、編制會計報表和提供其他企業內外所需信息。
2、成本會計:確定生產過程中的各項費用、計算產品成本等。成本會計的很多信息為內部管理所用,但也有部分內容向外提供。
3、預算與控制:協助管理者以貨幣量化企業目標、編制預算,記錄、分析和報告內部各部門的預算執行情況。
4、稅務會計:稅務部門是會計信息的外部使用者之一,但由於財務會計與稅法所遵循的原則和規范的對象不同,所以企業會計制度與稅法對會計要素的確認、計量的方法也不盡相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會計
I. 淺談會計與經濟發展間的關系
一、社會經濟發展促進了會計的產生和發展
(一)經濟發展促進了會計的產生
會計的歷史源遠流長,其歷史起點可追溯到人類的史前時期。會計起源於生產實踐,最初表現為人類對經濟活動的計量與記錄行為,如結繩記事等。隨著社會生產力的不斷提高,會計的內容和形式也不斷地變化和逐步完善起來。會計經歷了一個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級到高級、不斷完善的發展過程。特別是現代會計的產生,14、15世紀,隨著歐洲資本主義商品貨幣經濟的迅速發展,出現了利用貨幣計量進行價值核算和廣泛採用復式記帳法,從而為現代會計的形成奠定了基礎。20世紀以來,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資本主義的生產社會化程度得到了迅速提高,現代科學技術與經濟管理科學也得到了快速發展。企業為了加強內部經營管理,進一步提高競爭力,對會計提出了不僅要事後算賬,事中控制,更要做到事前預測和決策,與此同時促進了管理會計體系的產生與發展。管理會計的產生與發展,是會計發展史上的一次偉大變革,從此,現代會計形成了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兩大分支。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和信息社會化的發展,企業在重視內部管理的同時,對企業外部環境的研究越來越重視,由此,戰略管理會計應運而生。戰略管理會計的產生對提高企業競爭能力和持續健康發展方面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隨著社會現代化生產和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特別是會計電算化和會計信息系統等電子計算機技術廣泛應用,使會計信息的搜集、分類、賬務處理等操作程序更加便利,極大地提高了會計工作效率,實現了會計科學的根本變革。所以說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看,經濟的發展是會計發展的基本前提。
(二)經濟發展影響會計的發展
經濟發展環境是指經濟體制、經濟發展水平、物價變動水平、金融、證券市場發育及完善程度等具體因素的總和。它是影響會計發展的主要因素。
不同的經濟體制產生不同的會計理論。一個國家處於何種經濟體制就必須建立與之相配套的會計模式。所以說,經濟體制的變革勢必導致會計的變革。
經濟發展水平的高低對會計實踐和理論研究以及規范體系等影響很大。從會計發展史來看,經濟發展水平越高,經濟活動和會計實務就越復雜,會計的發展不僅越來越重要,而且要求其發展水平也越來越高。所以說,經濟發展水平越高,會計的認識就越加科學,會計各方面的工作就越完善。
物價變動也會影響會計的發展。在經濟持續通貨膨脹時期,歷史成本計量的局限性表現在:財務報表資料不能真實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不能保證企業固定資產的更新。
金融、證券市場處於初期階段時,對會計資料信息的披露要求較低,服務對象主要是政府及其有關服務部門。金融、證券市場成熟完善後,則對會計信息的披露要求較高,服務對象是廣大投資者和債權人。
總之,經濟發展環境決定會計的產生與發展,經濟發展的趨勢決定了我們進行會計理論研究與實際工作的目標。
二、會計促進經濟發展
會計工作通過核算職能為經濟管理提供信息、資料;通過監督職能對經濟活動直接進行管理促使經濟更好地向前發展。隨著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競爭日趨激烈,會計工作又通過所提供經濟管理所需的會計信息,參與經濟決策,預測經濟前景等來提高經濟效益,使國民經濟健康快速發展。
(一)會計對社會經濟發展的作用
從歷史發展的進程來看,會計的發展,不僅與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有關,而且與經濟形態的更替有關;而會計工作的不斷完善有進一步反作用於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和快速發展。從會計發展的歷史進程看,每一次新舊經濟形態的更替,都能促進經濟水平的提高,進而帶動會計向前發展。與此同時,會計信息對於調節社會經濟運作、管理國民經濟、維護社會穩定、保障公眾利益、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等方面有起到了不可替代作用。
(二)會計工作職能,能動的為促進經濟發展服務
會計核算與會計監督是會計最基本職能。會計核算就是對大量的經濟業務通過記錄、計算、歸類、整理和匯總,並通過記賬、算賬、報賬等程序,全面、完整、綜合地反映經濟活動過程和結果,並為經濟管理提供有用的資料信息。隨著市場經濟發展對會計工作要求不斷提高,會計核算不僅僅包括對經濟活動的事後核算分析,還應包括事前預測和事中控制。事前預測的主要形式是進行經濟預測,參與決策;而事中控制的主要形式則是在計劃執行過程中,通過核算和監督相結合的方法,對經濟活動進行控制,使之按計劃和預定的目標進行。
會計監督是指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經授權,按照特定主體的相關規章制度運用專門的程序和方法,對特定主體內部經濟活動的全過程進行綜合監督和督促,以確保會計信息的相關性和可靠性,為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和經營決策服務,從而達到提高經濟效益的目的。會計監督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後監督,主要檢查企業經濟活動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其監督的內容主要包括:檢查企業未來的經濟活動的合法性和可行性;通過審查分析會計核算資料,糾正偏差使企業經濟活動沿著既定目標進行;通過評價經濟活動成果向企業決策者提供真實可靠的會計核算資料信息等內容。通過會計監督達到維護國家財經法規和改善企業內部的經營管理,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目的。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和電子信息技術快速發展,傳統會計的職能有了新的擴展。一般認為,除了會計核算監督兩個基本職能之外,還有預測、決策、控制、分析等擴展功能。
J. 會計的發展與經濟環境的關系是怎樣的
第一章 緒論
會計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後產生的一種管理活動,它作為一個經濟信息系統,在經濟發展和建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然而,近年來會計信息失真問題非常嚴重,它直接影響了正常的經濟秩序,降低了會計職能的發揮,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任何事物的產生都離不開其生存的環境,會計信息質量也同其存在的環境有密切的關系。目前,我國現行的會計核算體系還沒有對環境資源進行有效的反映。因此,在充分考慮資源型企業實際情況的基礎上,現行的相關會計核算體系中應該設置具體的核算科目,來反映環境保護的相關內容。
1.1社會環境的概念
環境通常是指周圍情況的總和,既包括自然情況又包括社會情況。會計的社會環境是會計所處的特定階段的社會客觀條件,是會計賴以產生、存在和發展的外部環境。會計作為一種管理活動,又是一個信息系統,它總是密切地依存於生產發展的客觀環境。我們將會計賴以生存的環境稱為會計環境,會計環境是指與會計的產生、發展密切相關,決定著會計思想、會計理論、會計組織、會計制度以及會計工作發展水平的客觀歷史條件及特殊情況。會計與社會環境之間存在著辨證統一關系。一方面社會環境影響著會計的產生與發展,另一方面,會計的發展對社會環境又具有一定的反作用。
1.2會計信息質量的概念
會計信息質量是指會計信息真實客觀地反映各項經濟活動,准確地揭示各項經濟活動所包含經濟內容的程度及真實性、中立性、可驗證性、可比性與及時性的高低,其實質就是指會計主體提供的會計信息能夠滿足信息使用者共同需要的性質或特徵。它是會計信息提供者在進行會計信息選擇時所應追求的信息質量標准。與普通產品不同,會計信息的質量很難通過技術手段進行量化的衡量。迄今為止,人們用於評價會計信息質量高低的標准依然是:信息是否真實,是否可靠,是否相關,是否有用,是否合規,等等。即真實程度高、可靠程度高、相關程度高、有用程度高、合規程度高等等。
會計信息產品質量是受到會計信息的使用時間、使用地點、使用對象、社會環境、市場競爭等因素的影響的,不同的區域,因技術因素、人文因素、自然資源和環境因素等不同,對會計信息質量有不同的要求,社會的發展,經濟形勢的變化,會使人們對會計信息質量的要求隨之改變。
第二章 我國社會環境的變化及對財務會計的影響
近幾年來我國的國內外環境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加入WTO的沖擊和影響、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已經國內外對生態環境的重視等都都對我國的會計環境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這也對我國的會計信息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分析社會環境和會計信息質量的關系之前,我們有必要對我國社會環境的變化進行一番梳理和回顧。知識經濟對傳統的會計基本假設提出了嚴峻挑戰。對於會計主體假設,由於企業的界限變得模糊起來,因而用 經濟利益相關的聯合體和rdquo;來定義比較確切。持續經營假設,可以重新表述為 經濟利益相關的聯合體,從開始組建到實現其經營目標為止為其存續期間和rdquo;,對於會計分期假設,原來的涵義仍將存在,但對於一些完成交易後即行解散的臨時性組織而言。可以不對其進行分期,而直接把交易期作為報表報告期; 貨幣計量假設,將發展為貨幣計量與非貨幣計量並重。 隨著會計信息化時代的到來。會計人員必須懂得信息技術、網路技術、軟體開發與設計、軟體操作等一系列新的技能和知識隨著會計發展的日益國際化,會計人員不僅要掌握國際會計理論與方法,而且還要有較高的外語水平。隨著會計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的地位日益提高,會計管理職能的充分發揮,會計人員不僅要具備有關預測、決策的基本知識和方法,而且應具有較強的邏輯推理和分析判斷能力。因此,知識經濟時代的會計人員將是兼容科技與管理知識的、具有多元知識結構和創新思維的高智能復合型會計人員。
2.1 我國社會環境的變化
2.1.1 中國加入WTO
我國於2001年11月10日經過與諸多西方經濟大國加入WTO雙邊協議的簽署正式加入WTO。WTO是世界惟一處理國與國之間貿易規定的國際組織,其核心是《WTO協議》。這些協議是世界上大多數貿易國通過談判簽署的。它為國際商業活動提供了基本的法律規則,約束各國政府將其貿易政策限制在議定的范圍內。這些協議雖然是由政府通過談判簽署的,但其目的是為了幫助產品製造者、服務提供者和進出口商進行商業活動。進入WTO意味著關稅壁壘將不再存在,外國投資者享有本國國民平等的待遇,在世界范圍內可進行更自由的貨物貿易、服務貿易以及發明創造、設計(知識產權)的交換等等。市場競爭將在更大范圍內展開,這無疑會給我國的各行各業帶來很大的沖擊和挑戰。而會計信息作為國際通用的商業語言,必然不可避免地受到我國加入WTO的沖擊和影響,將面臨著機會和挑戰。會計信息失真是我國當前存在的一個重大問題。加入WTO對我國會計信息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維護國家利益,必須盡早制定出應付入世沖擊的種種對策,以推動我國會計服務行業的發展和壯大。
2.1.2 信息技術以及互聯網的發展
人類社會向信息社會邁進的過程就是信息化過程。所謂信息化就是指人們藉助信息技術,通過提高自身開發和利用信息資源的智能,推動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乃至人們自身生活方式變革的過程。20世紀90年代以來,現代信息技術引發的全球信息化浪潮,它正沖擊著傳統社會的每個角落,信息技術的應用滲透到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和各個層次,各個行業都面臨著信息化的挑戰。會計領域當然不能例外。畢馬威會計公司合夥人Elliot曾借用 第三次浪潮和rdquo;一詞來形象地預言 IT引起的變革正在沖撞著會計的海岸線。在20世紀70年代它徹底地沖擊了工業界, 80年代它又盪滌了服務業, 90年代會計界將接受它的洗禮。和rdquo; 科學技術的進步,社會生產力的提高,強有力地推動了社會經濟的發展,也對會計工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推動著會計的發展。電子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生產技術設備的更新換代,不僅使傳統的會計工具和會計方法有了很大變化,也大大提高了會計工作效率,滿足了多方面對會計信息的需要。隨著高科技的迅速發展,科學與經濟的一體化格局已經形成,會計的發展也進入一個嶄新的時代,出現了許多的新方法和觀點。現代財務會計是傳統財務會計的發展,而現代管理會計則是電子計算機時代市場經濟高度發展的產物。科學技術的發展直接影響會計信息質量的好壞。
信息社會的發展是一個動態前進的過程,信息技術是其發展的根本驅動力。信息社會環境下的會計信息化和計算機審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發展的成果,實現網路化、智能化,在提高會計和審計工作的效率和效果的同時,為社會公眾提供高質量的會計信息,讓信息社會環境下的會計和審計在降低會計信息風險、增加會計信息的價值、減少代理成本和資本成本、建立和維護資本市場的完整性等方面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
2.1.3 綠色地球及可持續發展
環境問題在中國已經是一個很沉重的話題。由國家統計局和國家環保總局聯合牽頭,歷時2年,在對31個省市環境污染實物量、虛擬治理成本、環境退化成本進行統計分析的基礎上形成了我國第一份環境報告;;《中國綠色GDP核算報告2004》,該報告顯示:2004年,我國環境退化成本(即因環境污染造成的經濟損失)為5118億元,佔GDP的3.05%。綠色GDP不僅能反映經濟增長水平,而且能夠體現經濟增長與自然保護和諧統一的程度,可以很好地表達和反映可持續發展觀的思想和要求。但由於環境問題本身的復雜性,綠色GDP的核算標准、方法卻是一個難題。迄今為止,全世界還沒有一套公認的綠色GDP核算模式。這也是綠色GDP核算耗時久,社會認同難的原因之一。管理學認為,能夠計量的才能進行有效管理。正因如此,已經有人提出應該以綠色會計取代綠色GDP。
綠色會計和rdquo;是國內外的財會專家將資源和環境問題作為一個專題納入會計理論研究體系的結果,其開辟了一個嶄新的領域。 綠色會計和rdquo;就是以價值形式,運用專門的會計核算方法對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對社會資源、環境造成的影響進行確認、計量、報告及披露。這種影響包括相應的損失、帶來的效益以及其他影響。顯然, 綠色會計和rdquo;是為了適應企業環境風險管理的要求應運而生的,它的宗旨即是通過匯集有關信息,減少企業環境污染,提高企業環境質量,從而提升社會的環境質量。
可持續發展是20 世紀80 年代提出的新概念,其內涵包括資源與環境可持續發展、經濟可持續發展和社會可持續發展三個方面內容,已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共識。可持續發展作為一項經濟和社會的長期發展戰略,是近期目標與長遠目標、近期利益與長遠利益的最佳兼顧,是經濟、社會、人口、資源、環境的全面協調發展,體現的是一種科學發展理念,即科學發展觀。企業作為社會的一個微觀個體,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生產經營必須全面樹立可持續發展理念,尤其針對當前生產經營負外部性較高的企業。在可持續發展理念下,會計信息的使用主體應當是直接或間接影響企業活動以及直接或間接受企業活動所影響的利益相關者,會計信息的使用客體應當是反映經濟利益、社會責任以及資源與環保等方面的信息。會計信息的價值取向應當是利益相關者對營業主體進行有效地監督管理(以下簡稱監管) ,而非經濟決策。在可持續發展戰略下,會計信息的使用主體、使用客體和價值取向都深受影響,進而對現行會計目標定位產生較大沖擊, 監管有用和rdquo;替代 決策有用和rdquo;將成為現實,作為會計目標具體化的會計信息質量標准也將進一步發展。
2.2 社會環境的變化對財務會計的影響
2.2.1 加入WTO促使我國財務會計信息披露進一步規范化和法制化
自2001年11月起,我國正式加入世貿組織,成為世貿組織成員之一,這雖然為我國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各種機遇,但同時也為我國在各方面帶來了挑戰。會計是經濟工作的語言,它要真實反映企業的經營狀況,以便給決策層提供正確的信息參考。會計信息的真實性主要來源於會計信息的披露,我國一系列關於會計信息披露的法規的頒布及實施,有利約束了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的問題。但由於種種原因,目前我國企業會計信息披露不規范、信息失真的情況仍大量存在。這不但制約了國內經濟的發展,而且在國際上也損害了我國企業的形象,降低了我國企業的競爭力。我國加入WTO以後,隨著國際間交往的加強,經濟業務在規模和數量上必然會增加,其會計信息披露關繫到企業間的預測及決策,為利益相互集團所重視。應該說,加強會計信息方面的規范是建立國際間正常經濟秩序的基礎。同時,入世也意味著企業間的游戲規則不分國別,趨於一致。這就要求我國必須盡快制訂和國際相一致的會計准則,使商業語言相一致。世界貿易組織是符合市場經濟客觀需要的國際貿易法律體系,必然要求中國以完善的法制來作為保障。2001年7月1日,財政部根據經濟形勢的變化,出台了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和《企業會計制度》,標志著我國會計法制化建設的加強,為中國加入WTO後的會計信息披露規范化和國際化提供了依據,為外國企業和資本進入中國市場提供了會計方面最基本的規范。
2.2.2 信息技術的發展在帶來高效率的同時也帶來一定風險
隨著社會信息化的變遷,會計作為管理的一個組成部分必然會有所發展,信息產業的蓬勃發展催生了網路經濟,網路的存在使現行會計所需處理的各種數據越來越多地以電子數據的形式直接存儲於網路與計算機中,這就將會計信息系統轉化為互聯網的一部分,利用互聯網與企業外部相關信息使用者交換並發布信息,勢必成為會計發展的必然趨勢,這在給企業的會計核算帶來高自動化、高效率、高效益的同時,也給企業保障會計信息質量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持續經營是假設一個企業在可預見的將來會持續經營下去。由於知識經濟時代會計的多變性,使得人們對一個主體是否能持續經營的辨別上難以分清,再加上跨行業的強強聯合,隨著市場要求不斷變換聯合對象和范圍等等,使企業持續經營的假設變得有名無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