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沭陽招商引資,政策優惠!
沭陽縣位於江蘇省北部,隸屬宿遷市,總面積2298平方公里,轄26個鎮、8個鄉、1個農場,177萬人口,是全省人口最多、陸域面積最大的縣份。
沭陽區位獨特。沭陽位於蘇、魯、皖三省和徐州、淮安、連雲港三市大小三角中心,處在徐連經濟帶、沿海經濟帶和沿運河經濟帶的中心地段,是徐、連、淮、宿四市結合部。縣城距南京只有260公里,距宿遷只有55公里,距臨沂只有140公里,沭陽交通發達,新長鐵路、京滬高速公路、205國道和324、326、245省道穿境而過。京滬高速公路向北6小時可直達全國政治文化中心北京,向南4小時可直達全國經濟中心、國際大都市上海。
沭陽資源豐富。沭陽縣是傳統的農業大縣,年產糧食100萬噸,蔬菜100萬噸、瓜類15萬噸、油料6.23萬噸、棉花0.51萬噸,年出欄生豬200萬頭以上,全縣活立木蓄積量380萬立方米,是全國十大商品糧基地縣、首批平原綠化先進縣、商品豬基地縣。沭陽花木生產名揚天下,到2005年底,全縣花木總面積達33萬畝,花卉苗木及盆景3000餘種,產品遠銷包括台灣省在內的全國各地,項羽隨征夫人虞姬的故里——顏集鎮被中國花卉協會評為全國首批「中國花木之鄉」。沭陽礦產資源較為豐富,石英礦年開采量5000噸左右,黃砂儲量6000萬立方米,藍晶石儲量約700萬噸,佔全國儲量的四分之一,年可開采9萬噸左右。沭陽縣有豐富的人力資源,現有各類初、中、高級人才3萬多人,70多萬勞動力,富餘勞力20萬餘人。
沭陽環境宜人。連接周邊縣、市,縣、鄉、村路網配套完善。沭陽縣電力充足,建有220千伏變電所一座,110千伏變電所7座,年供電量達6.5億千瓦時;通訊發達,全縣農、市話交換機總容量已累計達到36.4萬門,擁有固定電話用戶29.2萬門,實現村村通電話;到2005年底,全縣新建樓房面積419.6萬平方米,城區基礎設施配套面積擴大到51平方公里,城區樓房林立,河清柳綠,碧草依依,環境優美,景色怡人。教育設施良好,師資條件優越,擁有一流的國家級、省級重點中學,對外敞開招收學生;全縣醫療設備先進,技術力量雄厚;廣播電視發展迅速,全縣覆蓋面達100%。
沭陽市場繁榮。沭陽是蘇魯交界地區重要的商品集散地,是京滬高速公路經濟帶江蘇省的北大門,全縣176萬人口本身就是一個較大的消費市場,全縣已基本形成了以縣城為中心,以鄉鎮為依託,以批發市場為骨幹,以中心集貿市場為基礎的多門類、多層次、多種經濟形式和運行方式的完善的市場體系。全縣共有服裝、鋼材、花卉、農貿、工業品等各類市場130多個,房地產市場、資金市場、勞務市場、人才市場、技術市場、信息市場發展迅速,依託京滬高速公路佔地1500畝的京滬直銷市場已初具規模,由國際汽摩配城、浙江商城、花木大世界等組成的、計劃總投資40多億元、總建築面積400多萬平方米的「一心多點」大商貿、大物流格局初步形成。
沭陽政策優惠。創造性制定優惠政策,不墨守成規,不人為地設置框框,除國家和省、市明令禁止從事的行業和經營的商品外,均允許個體私營企業依法注冊經營。
縣委、縣政府鄭重承諾,國家、省、市、縣各級、歷次制定的優惠政策,哪一級最優惠,就執行哪一級,政策的優惠程度決不低於周邊地區,費用的收取標准決不高於周邊地區。沭陽著力營造良好的經濟發展軟環境,實行企業檢查准入制度,經濟處罰申報制度、企業繳費登記制度等,建立縣「經濟110」,隨時接受並監督查處企業的各類投訴,並向重點招商引資企業頒布《沭陽縣人民政府令》和《重點企業綠色通行卡》,實行掛牌保護,給予特殊待遇。
『貳』 開發區區的稅收優惠政策 如何做到
嚴格來說,國家是不允許搞稅收先征後返的(國務院2000年第2號令)。但開發區返還都版是私下裡搞的,主權要方式是通過財政科三費、其它支出或預算外資金等,以扶持企業的名義返還企業,這部分資金屬於稅前列支。
再強調一遍,國家是嚴禁稅收返還的。
『叄』 沭陽高虛...
沭陽縣高墟鎮經濟發展很快,是一個稻米之鄉。高墟鎮位於江蘇省沭陽縣東北部,與灌雲縣、東海縣毗鄰,轄9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人口39628人,鎮域面積6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萬畝。
社會經濟
高墟鎮實現國內生產總值22370萬元,財政總收入439.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310元,完成招商引資額9128萬元,其中固定資產投入3070萬元,流動資產6058萬元。2004年1-8月份,全鎮已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6300萬元,財政總收入到8月底達299.2萬元,人均純收入為1790元。招商引資引進新項目10個,固定資產投入5130萬元,其中投資2000萬元以上項目2個。小城鎮鎮區總面積達2.66平方公里,是宿遷市政府命名的首批新型小城鎮,2004年春在小城鎮一處佔地28畝的商貿城全面動工興建。
農業發展
高墟鎮是蘇北有名的農業大鎮,其主導產業和特色產業為優質無公害稻米產業,2002年,高墟鎮獲准建成當時全省鄉鎮級規模最大的無公害稻米基地,總面積為2萬畝,到目前,全鎮無公害稻米面積已達5萬畝,占整個水稻面積的90%,年產優質稻穀達3250萬公斤,並且建成了以「宿遷米業有限公司」等為代表的龍頭加工企業10個,稻米日加工能力達800噸,生產的高墟、和光牌大米,暢銷大江南北,消化該鎮富餘勞力500餘人。稻米產業在全鎮農民收入中的比重佔七成左右。隨著一系列反哺「三農」政策的相繼出台,無公害稻米產業在全鎮經濟中的主導地位,將進一步得到鞏固提高。
城鎮建設
高墟鎮近年來著力抓好「四個一工程」為內容的城鎮建設:
一、工業集中區:工業集中區總面積320畝,目前有大米加工、木材加工、制衣、製鞋等企業36家,常年工人在1000人左右,高峰期可達3600人,2004年度實現銷售收入55000萬元,利稅500萬元,成為全鎮經濟發展一個亮點,下一步目標將工業區建成一個經濟開發區,不久對稻米加工產業計劃投入1000萬元,同時將有高標准企業12家落成,該工業集中區成為擴大城鎮載體功能,構造全民創業新平台。
二、農貿市場:農貿市場佔地31畝,南側店面236間,銷售服裝、鞋帽等小商品,中間封閉式晴雨棚,內設900餘個固定攤位,滿足本地,外地各種農貿交流,年交易額近3億元。整個市場交通便利,環境整潔。
三、商業一條街:高墟商業一條街位於高墟鎮鎮中心,東西長530米,寬21米,10米寬水泥路面,人行道為地板磚,雨污水按規定設置,綠化、亮化、通訊等網路實施配套齊全,兩側196家店面,現以啟動,年交易額約8000萬元。經營超市、餐飲、五金、醫葯、服飾、鞋帽等。每天交易經濟,街區有專門物業管理,環境整潔衛生,管理井然有序,走進該街讓人時時感覺到整潔、繁榮。
四、商住小區:商住小區位於高墟路北側,採用市場化運作,佔地26畝,總投資600萬元,建築面積19000平方米,給排水、亮化、綠化、娛樂健身共配套齊全,目前一期工程已完成,二期工程即結束,將建起配套齊全的商住房18幢,可吸納400人入住,新增個體工商戶110戶,年新增營業額4000餘萬元,利稅110萬元,可容納3000人進市交易,為居民提供購物休閑的服務平台,進一步推動該鎮經濟健康,快速持續發展。
『肆』 國家級經濟開發區每年需要交多少稅
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屬於政府組織,不用交稅。如果是入住企業的話,根據企業經營利潤和產值去核定稅款的,和是否國家級經濟開發區沒啥關系。如果有稅收優惠項目,另當別論。
『伍』 沭陽竟然是國家級開發區,那經濟水平能達到國家級嗎
不是因為經濟高才夠國家級。而是經過國家一級審批成立並且得到國家政策資金扶持的,這叫國家級
『陸』 江蘇沭陽的人均消費水平有多高,平均工資是多少
[宿遷新聞網—宿遷日報]本報訊 12月12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突破7.37關口,銀行間外匯市場美元對人民幣匯率的中間價為1美元對人民幣7.3647元。當天,沭陽召開的縣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上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表明,該縣2007年預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46.3億元人民幣,與全縣177萬人口相比,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為8312元,比上年凈增1300多元。這樣,沭陽縣2007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首次越過了1000美元大關,標志著沭陽綜合經濟實力躍上新台階,開始進入加快發展的黃金時期。
沭陽人均GDP超過1000美元大關雖然姍姍來遲,但是,遲開的花朵同樣美麗。要知道,沭陽曾經是全省第一貧困縣,又是全省第一人口大縣,這兩個「第一」,使沭陽發展的步伐相當沉重。進入新世紀,沭陽迎來了發展的春天,2002年以來,全縣產業結構實現了由「一、二、三」到「二、一、三」再到「二、三、一」的轉變,2007年調整為27.2∶43.5∶29.3。5年來,沭陽縣實現了地區生產總值翻一番,年均遞增達15.6%;尤其是2007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6.3%,財政收入首次跨上「十億級台階」,達到15億元,一般預算收入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8.5%,59.7%,一般預算收入增幅和一般預算收入占財政收入比重始終位居全省縣市前列。
沭陽縣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得益於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在交通、能源、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上思路明確、做法創新、捨得投入。在近5年間,沭陽縣新建、改造農村公路1490公里,縣鄉公路總里程達1670公里,公路密度和等級位居蘇北縣市前列;投入6億多元打造「強力電網」,供電可靠率達99.96%;電信寬頻覆蓋所有行政村,全縣固定電話、行動電話、寬頻網用戶總量分別達32.1萬門、37.2萬部、1.97萬戶。
城市建設為沭陽的快速發展起到了龍頭帶動和輻射作用。目前,沭陽城區基礎設施配套面積達52平方公里,比2002年末增加一倍多,城區戶籍人口39萬人,進城務工、就學、經商人員達6.3萬人;規劃實施的285棟12層以上樓房已有39棟建成,246棟正在建設或即將開工;101個高檔商住小區已經建成,建築面積達509.6萬平方米;虞姬生態園、沭河公園、沭河風光帶相繼建成,城區綠化覆蓋率達43.42%,位居蘇北縣市前列。美麗的縣城成為吸引市民和留住客商的「強磁場」,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47.8億元,銷售商品房137萬平方米,完成銷售收入21.6億元,實現稅收3.5億元。
省級沭陽經濟開發區的建設,為沭陽的發展打通了一條「快車道」。沭陽經濟開發區自2003年以來,累計完成基礎設施投入11.6億元,基礎設施配套面積擴大到24.5平方公里,已承載各類項目420個,建成投產288個,其中超億元項目58個,10億元以上項目5個,境內外11家上市公司落戶該區。2007年,沭陽經濟開發區實現財政收入3.01億元、工業增加值12.3億元,從業人員5.5萬人。
招商引資、全民創業使沭陽工業全面提速。2007年,全縣共引進各類項目194個,總投資額177.7億元;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95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數達401家,完成增加值26億元,同比增長33%;全縣新增私營企業1147家、個體工商戶1.02萬戶,累計分別達5082家、2.6萬戶。
新農村建設促進了沭陽城鄉的統籌發展,使花木、食用菌、蔬菜、畜禽等特色產業在擴大規模中提質增效。目前,全縣花木面積達33萬畝,年實現銷售收入24億元,食用菌面積1.3億平方尺,蔬菜復種面積68.2萬畝,生態水禽飼養量達1700萬羽。2007年,全縣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40元,同比增長14.3%,增速創近3年最高;農民人均年純收入達4820元,同比增長12.7%,增速創近5年最高。(徐增祥)
『柒』 一個經濟開發區的稅收最少多少
一個經濟開發區的稅收最少多少?----沒有特定要求,但是一般政府都會預定的目標,即每畝地要產生稅收多少,如要畝產稅收年達30萬元為企業才可以入區。
『捌』 江蘇沭陽經濟開發區的基本介紹
2014年,沭陽縣經濟技術開發區僅紡織服裝產業就實現銷售收入168.8億元,同比增長38.1%,佔全區工業產品銷售收入的21.8%;實現稅收5.68億元,同比增長13.8%,佔全區納稅總額的22.9%。在眾多產業中,蓬勃發展的紡織服裝產業形成了「一業獨大」和蜚聲海內外的喜人局面。2014年分別都引進了3個5億元以上工業項目。
全年共引進億元以上工業項目48個,引資總額達211.91億元,新開工工業項目34個,新投產項目27個,並引導浙江天能電池(江蘇)集團、瑞聲電子(沭陽)公司、江蘇四海不銹鋼等企業,通過擴能升級,實現了做大做強,其中,天能電池集團不但安置了6000多名員工就業,還在2014年度實現納稅超億元目標。
外,在原有畫材、包覆紗、手機揚聲器、電動車蓄電池等8個產品全國「單打冠軍」的基礎上,又新增了針織浴袍、聚酯薄膜、遮光提花窗簾布3個「單打冠軍」,使得開發區內單體生產規模全國「單打冠軍」達到了11個。
沭陽開發區一企業外資研發機構獲頒「省級資格」
蘇北地區第一家縣域國家級開發區
國家級包覆紗產業基地、國家級寬幅遮光面料生產基地,國家級紡織產業轉移試點園區
中國最具投資潛力開發區百強榜
紡織纖維新材料、高新電池、智能機械和軟體服務外包4個省級特色產業園
全省紡織產業集群推動發展先進單位
開發區25家企業「入列」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
省級園區循環化改造示範試點園區
在開發區2012年新引進的106個億元以上工業項目中,輕紡服裝類項目23個,電子信息類項目18個,裝備製造類項目31個,新材料、新能源等新興產業項目28個。針對性的引進項目不僅壯大了園區自身主導產業的總量,建成了高新電池、紡織纖維新材料、智能機械以及軟體等4個省級特色產業園,也逐漸形成了紡織服裝、裝備製造、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5大主導產業。
規劃面積24.5平方公里,緊臨京滬調整公路和324省道,地理位置優越。2001年8月開始啟動建設。注重產業布局科學規劃,設置了服裝紡織、工藝品加工、鞋帽玩具等傳統產業區,木材深加工、五金機械等特色產業區和出口加工基地。
『玖』 經濟開發區用地稅收
各地都差不多的,經濟開發區用地都設置了一些指示,開發用地就是為了開辟財源,地賣給你就是叫你為他賺錢。現在要麼退出,要麼發展。
『拾』 誰有省級開發區稅收、土地等優惠政策的匯總
國家級的行不???
各個卡發區可能有不同的優惠政策
給我發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