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區域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基礎

區域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基礎

發布時間:2021-03-01 09:53:24

Ⅰ 區域經濟發展理論包括哪些主要內容

區域經濟(regionaleconomy)是指在:

區域經濟發展梯度理論;這種理論認為區域經濟發展是不平衡的,就好像是處於;

(一)區域經濟發展梯度轉移理論;區域經濟發展梯度轉移理論是建立在工業生產生命循環;區域經濟的盛衰主要取決於它的產業結構優劣;處在創新階段的工業部門一般都布局在處於高梯度的經。

(二)梯度發展理論的動態表象——三種效應;在區域經濟梯度推移。

(1)區域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基礎擴展閱讀:

基本要素:區域經濟。

在區域經濟中,地理因素是其基本要素,一個國家的地理區位、自然資源會對國家的發展、國家經濟行為產生重要影響。區域經濟正是研究如何從地理的角度出發,在國際競爭中保護國家的自身利益。人類在地球上活動受到地理條件的限制。

在國家的經濟活動中,總是選擇臨近地區的合作。地域上的連接產生的經濟關系稱之為區域經濟關系。這種關系通常表現為或者是聯合和合作即經濟集團化,或者是對立乃至是遏制、互設壁壘等,前者1稱之為互補關系,後者稱之為競爭關系!

Ⅱ 區域經濟發展指標有哪些特別是經濟發展的指標和環境的指標

環境指標:人類來對自源然資源的使用狀態、對周圍環境影響、環境污染對人類的潛在威脅以及人類在污染治理和資源保護方面的努力。具體設置人均耕地、水資源密度、人均NPP、平均降水量、森林覆蓋率、人均金屬礦產、綠地面積增長率、水土流失率、受災率、人均廢氣排放、人均廢水排放、人均固體廢棄物排放、人均SO2排放、人均塵煙排放、污染治理投資佔GDP比例、三廢綜合利用率等16項指標。
經濟發展的基礎指標是傳統的GDP,雖然人們已認識到利用它作為衡量發展水平的唯一指標是片面的,但它們是迄今為止反映人類經濟活動最重要的綜合性指標,該子系統重點反映區域經濟發展的結構、質量、效益、潛力及對外經濟聯系等方面。具體設置GDP增長率、人均GDP、技術密集型工業增加值佔GDP比重、第三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對外貿易額佔GDP比重、工業全員勞動生產率、資本金份額、產值利稅率、工業產值增長率、農業產值增長率、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社會商品零售額增長率、財政收入增長率、經濟波動系數、百萬元GDP耗電量、百萬元GDP貨運量和人均利用外資額等17項指標

Ⅲ 試述區域經濟增長與區域經濟發展的區別和聯系

區域經濟增長偏重於數量的概念,主要指由投入變化導致產出數量的增加,區域經濟增長方式即通過生產要素投入的變化,包括生產要素數量增加、質量改善和組合優化來實現經濟增長的方式。按照要素投入方式劃分,經濟增長方式大體分為兩種:一種是通過增加生產要素佔用和消耗來實現經濟增長,即粗放型增長方式;另一種是通過提高生產要素質量、優化生產要素配置和提高利用效率來實現經濟增長,即集約型增長方式。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就是從粗放型增長方式轉變為集約型增長方式。
區域經濟發展的內涵比經濟增長更廣泛、深刻,它強調經濟系統由小到大、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級到高級的變化,是一個量變和質變相統一的概念,不僅包含生產要素投入變化,而且包括發展的動力、結構、質量、效率、就業、分配、消費、生態和環境等因素,涵蓋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各個方面。
區域經濟增長是量的增長,而區域經濟發展是質的提高。經濟發展包含經濟增長,但經濟增長不一定是含經濟發展。經濟發展不僅重視經濟規模擴大和效率提高,更強調經濟系統的協調性、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和發展成果的共享性。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指按著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調整經濟發展諸因素的配置方式和利用方法,把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到科學發展的軌道上。

Ⅳ 區域經濟發展趨勢

20世紀80年代,為了適應改革開放的需要,我國實行了重視沿海地區發展的非均衡發展戰略,沿海地區取得了先行發展。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後,沿海地區與內陸地區之間發展差距日益擴大,國家開始重視區域發展的合理布局,並著手對區域發展戰略進行調整。20世紀末,我國社會經濟發展中的各種隱性的區域問題逐漸顯露出來,如中部省份經濟地位日益邊緣化、東北老工業基地的衰退、西部地區的嚴重落後等[4]。200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提出實施區域協調發展總體戰略,推進西部地區、中部地區、東北地區和東部地區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十一五」以來,國家從區域經濟發展的整體戰略出發,協調發展的政策不斷完善,區域經濟增長戰略版圖日臻完美。

(一)區域發展總體戰略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確定了我國今後一段時期內區域發展總體戰略是:推進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鼓勵東部地區率先發展,健全區域協調互動機制,形成合理的區域發展格局(圖5-1)。

圖5-1 中國區域發展總體戰略示意圖

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關鍵是要依據不同地區的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現有開發強度和潛力,按照發揮比較優勢、加強薄弱環節、享受均等化公共服務的要求,確定不同區域主體功能定位,進而明確區域發展的戰略布局、發展重點、區域政策等,逐步形成主體功能定位清晰、地區之間良性互動、地區間差距縮小的區域協調發展格局[5]。為此,2006年國務院啟動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的研究和編制工作。2010年6月,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了《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

按照《全國主體功能區劃》,在國家層面上,將國土空間劃分為優化開發、重點開發、限制開發和禁止開發四類區域,並明確了各自的范圍、發展目標、發展方向和開發原則。

(1)國家優化開發的城市化地區要率先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著力提升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提升參與全球分工與競爭的層次,發揮帶動全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龍頭作用。

(2)國家重點開發的城市化地區要增強產業和要素集聚能力,加快推進城鎮化和新型工業化,逐步建成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支撐點和全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增長極。

(3)東北平原、黃淮海平原、長江流域等農業主產區要嚴格保護耕地,穩定糧食生產,保障農產品供給,努力建成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範區。

(4)青藏高原生態屏障、黃土高原—雲貴高原生態屏障、東北森林帶、北方防沙帶、南方丘陵山地帶和大江大河重要水系等生態系統、關系全國或較大范圍區域生態安全的國家限制開發的生態地區,要保護和修復生態環境,提高生態產品供給能力,建設全國重要的生態功能區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示範區。

(5)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地質公園和世界文化自然遺產等1300多處國家禁止開發的生態地區,要依法實施強制性保護,嚴禁各類開發活動,引導人口逐步有序轉移,實現污染物零排放。

(二)區域發展前景

1.西部地區

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是實現國家政治安定、環境安全、資源安全和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符合國家整體利益,也符合西部發展的要求。西部大開發戰略中的西部地區,包括西藏、四川、重慶、貴州、雲南、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廣西、內蒙古12個省(區、市)。2008年,西部地區土地面積佔全國的71.9%,人口佔全國的27.9%,地區生產總值佔全國的17.8%,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70.5%,糧食產量佔全國的26.4%,原煤產量佔全國的44.0%。

2010年7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召開西部大開發工作會議。會議確定,西部大開發在我國區域協調發展總體戰略中居於優先地位,今後10年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總體目標是:西部地區綜合經濟實力上一個大台階,基礎設施更加完善,現代產業體系基本形成,建成國家重要的能源基地、資源深加工基地、裝備製造業基地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上一個大台階,基本公共服務能力與東部地區差距明顯縮小;生態環境保護上一個大台階,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得到遏制。

會議明確了西部地區今後一段時期的重點發展方向:

(1)以培育特色優勢產業為龍頭,大力發展農牧業、現代工業和服務業,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使西部地區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

(2)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大力發展社會事業,促進西部人民群眾共享改革開放成果。

(3)以改革開放為動力,充分發揮政府推動和市場機制兩方面的作用,全面增強西部大開發活力。

(4)以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為基礎,堅持開發和保護相互促進,全面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5)以重要經濟區為發展引擎,實行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相結合,提高西部大開發的綜合效益。加快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建設,重點加強綜合交通網路、信息基礎設施和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扎實推進成渝、關中—天水和廣西北部灣等經濟區發展,支持呼和浩特、包頭、銀川、新疆天山北坡、蘭州、西寧、格爾木、陝甘寧等經濟區發展,培育滇中、黔中、西江上游、寧夏沿黃、西藏「一江三河」等經濟區,形成對周邊地區具有輻射和帶動作用的戰略新高地。

2.中部地區

中部崛起戰略是我國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重要部分,促進中部發展的重要舉措。中部地區包括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河南和山西6個省。2008年,中部地區土地面積佔全國的10.7%,人口佔全國的27.1%,地區生產總值佔全國的19.3%,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為全國平均水平的78.7%,糧食產量佔全國的31.0%,原煤產量佔全國的39.0%。

2009年12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了《促進中部地區崛起規劃》。規劃提出了2015年總體發展目標和2020年展望目標。規劃確定到2015年中部崛起要實現4項目標:經濟發展水平顯著提高,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力爭達到全國平均水平,城鎮化率提高到48%;經濟發展活力明顯增強,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自有品牌、優勢企業、產業集群和產業基地;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提升,大江大河防洪體系基本形成,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得到有效控制,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和諧社會建設取得新進展,城鄉基本公共服務明顯改善,城鄉居民收入年均增長率均超過9%。

為了實現上述目標,規劃確定了今後一段時期的重點任務:

(1)加強糧食生產基地建設,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著力把中部地區打造成為高產穩產的糧食生產基地。到2020年,力爭使中部地區糧食產量佔全國糧食總產量的1/3。

(2)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鞏固提升能源原材料基地地位。加大大型煤炭基地建設力度,加快能源基地建設步伐,加快鋼鐵、有色、石化、建材等優勢產業的結構調整和布局優化,加強重要礦產資源勘查,增加後備資源儲量。

(3)著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積極推進現代裝備製造及高技術產業基地建設。

(4)建設綜合交通運輸樞紐,加快構建相互銜接、互為補充、協調發展的綜合交通體系。

(5)以「兩縱兩橫」經濟帶和六大城市群為核心,加快重點地區發展。加快構建沿長江、沿隴海、沿京廣和沿京九「兩縱兩橫」經濟帶,形成支撐中部崛起、促進東中西協調發展的重要區域。大力發展武漢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長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帶、環鄱陽湖城市群、太原城市圈六大城市群,培育中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增長極。

(6)加強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提高中部地區可持續發展能力。加強耕地保護,提高水資源利用綜合效益,提升礦產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加強大江、大河及其主要支流源頭區、重點水源涵養區、水土流失嚴重區、自然保護區、調水工程水源地等生態建設與保護;做好大江、大河、大湖綜合治理,加快南水北調工程建設。

(7)積極發展教育、衛生、文化、體育等各項社會事業,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8)以薄弱環節為突破口,加快改革開放和體制機制創新。

3.東部地區

東部地區工業化、現代化進程一直走在全國前列,但南北方發展不均衡。東部地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東、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廣東、海南10個省(市)。2008年,東部地區土地面積佔全國的9.5%,人口佔全國的36.7%,地區生產總值佔全國的54.3%,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為全國平均水平的163.9%,糧食產量佔全國的25.7%,原煤產量佔全國的9.7%。

東部地區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生長點。在「率先發展」的基礎上,按照國家戰略,東部地區將進一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進行經濟結構優化升級、大力推動增長方式轉變,繼續充當科學發展排頭兵的角色,發揮領跑作用。2008年以來,國家先後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勾畫出東部地區的未來發展藍圖:《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長江三角洲地區區域規劃》、《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發展規劃》、《關於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國發〔2009〕24號)等。

(1)珠江三角洲地區:到2020年,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基本建立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形成以現代服務業和先進製造業為主的產業結構,形成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科技創新能力,形成全球最具核心競爭力的大都市圈之一,城鎮化水平達到85%左右,單位生產總值能耗和環境質量達到或接近世界先進水平。

(2)長江三角洲地區:到2020年,力爭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形成以服務業為主的產業結構,在重要領域科技創新接近或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區域內部發展更加協調,形成分工合理、各具特色的空間格局,生態環境明顯改善,人民生活更加富裕,生活質量顯著提高,城鎮化水平達到72%(核心區75%左右)。

(3)黃河三角洲地區:到2015年,基本形成經濟社會發展與資源環境承載力相適應的高效生態經濟發展新模式,生態環境不斷改善,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基礎設施趨於完善,水資源保障能力和利用效率明顯提高,公共服務能力得到加強,人民生活質量大幅提升。

(4)海峽西岸經濟區:到2020年,率先建立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有利於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統籌協調能力明顯提高,人民生活更加富足,資源利用效率明顯提高,生態環境優美,可持續發展能力增強,生態文明建設位居全國前列,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

4.東北地區

東北地區是我國重化工業的重要基地,是全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和農業副產品生產基地。東部地區包括黑龍江、吉林、遼寧3個省份。2008年,東北地區土地面積佔全國的8.2%,人口佔全國的8.3%,地區生產總值佔全國的8.6%,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為全國平均水平的114.3%,糧食產量佔全國的16.9%,原煤產量佔全國的7.2%。

2009年9月,國務院出台《關於進一步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若干意見》(國發〔2009〕33號),提出了東北地區的發展重點:

(1)優化經濟結構,建立現代產業體系。貫徹落實重點產業調整振興規劃,加大結構調整力度,積極培育潛力型產業,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推動遼寧沿海經濟帶、沈陽經濟區、哈大齊工業走廊、長吉圖經濟區加快發展,建設國內一流的現代產業基地。

(2)加快企業技術進步,全面提升自主創新能力。

(3)加快發展現代農業,鞏固農業基礎地位。加強東北地區糧食生產能力建設,形成穩固的國家糧食戰略基地。開展以水利為重點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和以水、電、路、氣等為重點的村鎮基礎設施建設。

(4)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為全面振興創造條件。加快構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優化能源結構。

(5)積極推進資源型城市轉型,促進可持續發展。培育壯大接續替代產業,構建可持續發展長效機制。由政府統籌部分准備金專項用於解決資源型城市環境治理等問題。在資源開采處於成長期或成熟期的資源型城市開展可持續發展試點。

(6)切實保護好生態環境,大力發展綠色經濟。切實加強濕地保護與恢復、沙化土地治理和礦山環境整治等生態工程建設。加強松花江、遼河等重點流域的水污染防治,加大城市垃圾和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力度。

Ⅳ 區域經濟學存在和發展的基礎是什麼

區域經濟學的概述

經濟區域是按人類經濟活動的空間分布規律劃分的,具有均質性和集聚性,經濟結構基本完整,在國民經濟體系中發揮特定作用的地域單元。區域經濟是一個國家經濟的空間系統,是經濟區域內部社會經濟活動和社會經濟關系或聯系的總和,是經濟區域的實質性內容。

區域經濟學:是研究經濟活動在一定自然區域或行政區域中變化或運動規律及其作用、機制的科學。是經濟學與經濟地理學相結合的產物。

1、區域經濟學是運用經濟學的觀點,研究國內不同區域經濟的發展變化、空間組織及其相互關系的綜合性應用科學。

2、區域經濟學是研究和揭示區域與經濟相互作用規律的一門學科。主要研究市場經濟條件下生產力的空間分布及發展規律,探索促進特定區域而不是某一企業經濟增長的途徑和措施,以及如何在發揮各地區優勢的基礎上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和提高區域整體經濟效益,為政府的公共決策提供理論依據和科學指導。

3、具體分析區域經濟發展中的規律性問題(包括區域特徵分析,目標系吮與政策、手段,產業結構演進,人口增長與移動,城市建設與布局,區域國土規劃,區域聯合與區際利益的協調,區域比例關系。學科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城市化與城市經濟問題、空間結構理論、區域生產力布局、資源合理開發利用、農村經濟、區帶規劃及管理、區域投融資等。

區域經濟學產生的歷史背景

區域就是一定的地理空間。區域內的自然資源狀況、人口分布狀況、交通狀況、教育水平、技術水平、工農業發展水平、消費水平、政治制度等等,對於該區域的社會經濟活動和生產過程的影響極大。如何使一個區域的經濟發展達到整體最優效果呢?區域經濟學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應運而生的。

它的形成和發展最早源於1826年德國經濟學家杜能提出的農業區位論,至今已有近180年的歷史。然而,作為一門相對獨立的科學,它大體形成於20世紀50年代。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隨著區位研究由微觀向宏觀領域的不斷擴展,以及各國政府為解決區域問題而加強對區域經濟活動的干預,大規模開展各種區域規劃工作,區域經濟學獲得了迅速的發展。最初興起於西方國家,東歐和原蘇聯在60年也掀起了區域經濟學研究的熱潮。我國則直到80年代後才開始這方面的工作。

區域經濟學與經濟地理學密切聯系的一門學科。它一方面對區域的自然資源和自然條件進行經濟評價,對區域的經濟、社會因素進行分析,更主要的是制定區域發展綱要提出科學的依據,並為區域經濟建立起計量經濟模型。

區域經濟學產生的歷史背景有三個方面:

(1)經濟背景,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地域分工不斷深化,地區間經濟發展不平衡加劇,如日本的表、里差異,美國的東北部同西部和南部的差異,英國的英格蘭與蘇格蘭、北愛爾蘭的差異以及蘇聯的東、西差異等;二是區域經濟問題的顯露,如美國的田納西河流域,1933年人均收入只有168美元,不及全國平均收入的一半,英國英格蘭的西北部、東北部和蘇格蘭失業率超過25%,威爾士失業率超過36%,而倫敦和東南英格蘭的失業率不到14%。

(2)政治背景,在西方資本主義發展到了國家壟斷資本主義階段,政府的經濟職能加強,政府有能力干預區域經濟發展;在東方,社會主義制度誕生,一方面,社會主義國家實行計劃經濟,政府是配置資源的主體,政府可以在區域之間配置資源,另一方面,社會主義經濟要求有計劃按比例地發展,包括區域之間。

(3)科技背景,第三次科技革命,使區域經濟學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更先進,與其他經濟學科明顯不同。

正是在上述三個背景下,形成了區域經濟學。

區域經濟學:研究對象、主要觀點、代表人物

前關於區域經濟的研究對象尚未形成統一的觀點,具有代表性的觀點主要有:

(1)區域經濟學是研究特定地理范圍的經濟學,它與一般經濟學並無什麼差別,只是其研究范圍是區域而不是國家,持此種觀點的多為初學者。

(2)研究人類經濟活動的地理分布和空間組織規律,所以又將其稱為空間經濟學,持這種觀點的代表人物有諾斯、里查森、胡佛等。

(3)研究區域的主要問題,持這種觀點的代表人物有諾斯、里查森、胡佛等艾薩德(被譽為西方區域經濟學的創始人)、周起業和劉再興等。

(4)研究區際差異和聯系,持此種觀點的代表人物主要是杜貝。

(5)研究區域與經濟相互作用規律和相互關系,持此種觀點的代表人物是張敦富。

(6)從宏觀角度研究國內不同區域經濟發展及其相關關系的決策性科學,持此種觀點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陳棟生、李京文、郝壽義和安虎森等。

Ⅵ 簡述決定區域經濟發展的基本要素

環境指標:人類對自然資源的使用狀態、對周圍環境影響、環境污染對人類的潛在威脅以及人類在污染治理和資源保護方面的努力。具體設置人均耕地、水資源密度、人均NPP、平均降水量、森林覆蓋率、人均金屬礦產、綠地面積增長率、水土流失率、受災率、人均廢氣排放、人均廢水排放、人均固體廢棄物排放、人均SO2排放、人均塵煙排放、污染治理投資佔GDP比例、三廢綜合利用率等16項指標。經濟發展的基礎指標是傳統的GDP,雖然人們已認識到利用它作為衡量發展水平的唯一指標是片面的,但它們是迄今為止反映人類經濟活動最重要的綜合性指標,該子系統重點反映區域經濟發展的結構、質量、效益、潛力及對外經濟聯系等方面。具體設置GDP增長率、人均GDP、技術密集型工業增加值佔GDP比重、第三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對外貿易額佔GDP比重、工業全員勞動生產率、資本金份額、產值利稅率、工業產值增長率、農業產值增長率、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社會商品零售額增長率、財政收入增長率、經濟波動系數、百萬元GDP耗電量、百萬元GDP貨運量和人均利用外資額等17項指標

Ⅶ 改革開放以後中國區域經濟發展的基本經驗是什麼

中國區域經濟發展基本經驗

(一)縮小地區差距,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歷史經驗表明,國內地區差距的縮小是一個十分漫長的過程,它是經濟發展的內在規律、市場的力量和政府幹預相互作用的結果。當前,中國正處於工業化的中期階段,經濟發展中市場調節的成分不斷增加,市場機制的作用日益加強,這些因素都不利於地區差距的縮小。90年代,盡管中國政府強調區域協調發展,出台與實施了系列政策措施,但是區域差距擴大的態勢並沒有根本扭轉和解決。因此,繼續採取積極有效的政策措施,逐步縮小地區差距特別是東西差距,促進地區經濟協調發展,將是一項十分艱巨的任務,也是今後應該堅持的一個長期發展戰略方針。
(二)建立區域經濟關系協調機制
區域經濟增長機制是保證區域經濟持續、穩定和協調發展的重要基礎。要確保區域經濟快速增長,就必須有一個能促使區域經濟增長運行良好的機制。區域經濟增長的動力主要是經濟利益,建立促進區域經濟增長的動力機制,就必須在有利於區域經濟利益的提高上做文章。
90年代中央政府在制定區域政策時,注重運用政策手段建立區域經濟關系協調機制,這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首先,逐步增強中央政府協調地區經濟利益關系的能力;其次,加大向中西部地區投入的力度,實現增長速度上的協調。具體表現為建立規范化的中央財政轉移支付制度,適當調整國家投資布局政策,有限度地減少國家在東部地區的直接投資比重,逐步提高國家在中西部地區的投資比重,並且對西部地區實行一定程度的投資優惠政策;再次,利用經濟杠桿,促進比較優勢的發展,實現區域分工的協調。具體表現為充分發揮國家投融資政策在地區經濟布局中的調控作用,協調國家產業政策與區域政策之間的關系;最後,成立區域間協調發展組織機構,協調區域合作。
(三)正確處理好沿海發達地區率先實現現代化與支持中西部地區加快發展的關系
區域經濟差距過大,必然造成區域間的矛盾和沖突,甚至引起一些不穩定的因素。我們應該清醒地看到,雖然我國在改革開放後經濟增長勢頭一直處於世界領先水平,但從總體上看,我國經濟的整體水平還很低,至今仍是發展中國家。沿海發達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也遠低於世界發達國家和地區。我們不能因為沿海地區相對內地較為發達,就迫不及待地挖肉補瘡,以抑制沿海地區的發展為代價換取中西部地區的發展。在今後較長一段時期內,中國經濟發展將同時面臨著縮小兩大差距即國際差距與國內地區差距的問題。
要縮小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需要更多地依靠沿海地區,進一步加快經濟發展,率先實現現代化;要縮小國內地區之間的差距,就必須加大轉移支付的力度,積極扶持中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客觀上,二者之間存在著一定的沖突,如何協調這一矛盾,將影響未來中國政府區域經濟政策的決策與實施。
(四)中央政府區域政策的目標取向:區域統籌
實踐表明,我國區域經濟發展格局與國家的宏觀政策有著密切關系。國家宏觀調控可以減輕或緩解市場化過程對區域發展的消極影響,是市場機制的必要補充。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國家運用積極的財政政策及其相關政策,以引導生產要素和社會資源的流向,使資本、知識、技術、商品和人力資源向中部和西部地區流動。中國未來的區域協調發展,中央政府的宏觀區域政策仍將扮演著重要角色。增長與協調是中央政府區域政策需要解決的兩個重要目標。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增長目標應主要依靠市場機制來取得,宏觀經濟政策主要是解決區域協調問題。由於單純的市場力量一般會擴大而不是縮小地區差距,因此,中央政府需要採取逆市場調節而不是順市場調節的方式,從多方面幫助欠發達地區發展經濟。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中央區域政策更應注重區域統籌發展。

Ⅷ 結合實際,簡述城市產生與發展的區域基礎(條件)

一. 區域自然地理條件 
自然地理條件如地質、地貌、氣候、水文、土壤、植被首先作為人類生存環境,通過影響人口分布而影響城市的形成發展。大城市對自然條件的依存關系比非特殊職能的小城鎮要緊密得多,因此大城市地域分布上的規律性更典型。世界百萬人口以上城市的分布,具有在中緯度范圍內向低緯方向緩慢移動的趨勢。 
大多數城市的分布,既要求氣溫適中,又要求有適度的降水。城市絕大多數分布在較濕潤地區。是進入城鎮化後期人們對適於戶外活動和有益於健康的氣候環境的追求。 
區域地形條件與城市分布也有密切關系。大城市大多分布在海拔不足200m的瀕海、瀕湖或沿河的平原地帶。我國城市按其所在的區域地形分類,有10種類型:
1.濱海城市。多依託優良港灣或便利的海運條件而形成發展,這類城市所在的濱海平原極為狹窄,背靠著低山丘陵是其共同的特點。
2.三角洲平原城市。城市距海遠近與三角洲大小有關,但一般距海較近。與濱海城市的差異在於周圍平原廣闊,水網稠密,土肥人眾,農產資源豐富是城市形成發展的主要優勢。以南方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密集城市群最典型。
3.山前洪積沖積平原城市。這是我國城市形成發展中最重要的一種區域地形類型。山前堆積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而有坡度,水源豐富又排灌條件良好,為城市發育提供了優良環境。這類城市在我國北方分布十分廣泛,尤以華北平原外側沿著燕山南麓、太行山東麓、淮陽丘陵北麓、魯中南丘陵山地外緣的一連串城市數量最多。
4.平原與低山丘陵相鄰接的城市。這類城市處在窄狹平原和低山丘陵的交接地帶。城市本體雖是平原地形,並都臨河,但因平原狹窄,間有殘丘起伏或周圍一側地形破碎。最典型的是鎮江以上長江中下游平原邊緣的城市。
5.低山丘陵區的河谷城市。多位於河谷,臨河是共同特點。當低山丘陵區的河谷平原較寬闊時,城市地形較平坦;當河谷平原比較窄小時,城市則有山城特點。當河谷平原成盆地狀時,則城市均靠盆地邊緣。這類城市在江南丘陵區數量最多、最典型。
6.平原中腹的城市。城市位於廣闊的平原面上,不臨海、不背山、面坡小、地勢低平甚至低窪。在古代,這種區域的城市發展條件相對較差。
7.高平原上的城市。數量很少,都分布在開闊、平坦,海拔在1000m上下的蒙古高原面上。
8.高原山間盆地和谷地的城市。在我國地形二級階梯的高原上,絕大多數城市均集中在相對低平的山間盆地或谷地,並濱臨河流,如位於雲貴高原壩子和谷地中的城市。
9.中山谷地城市。在海拔500—3000m的中山地區,相對高差較大,城市一般位於狹窄的河谷平原,如南平、十堰、攀枝花。
10.高山谷地城市。在3000m以上的高山地區,城市極少。必定在河谷之中,如拉薩。 1983年我國289個城市在上述10類地形區的分布頻數如表3-1。概括地說,我國平原地區的城市多於低山丘陵地區,中山、高山地區數量極少;除了大平原中腹和三角洲平原外,城市選擇兩種地形過渡或交接的部位形成發展非常普遍;除了平原城市要瀕臨江河湖海以外,丘陵、山地區的城市多趨於河谷,臨水也是普遍特點。
二.區域經濟地理條件 
區域經濟地理條件的內容更加豐富多樣。礦產資源、淡水資源、水熱資源、動植物資源的豐饒度及其組合,基礎設施的狀況,區域勞動力的數量和質量,經濟發展的歷史傳統,現狀經濟的發展水平和結構特徵,未來的開發潛力等等都可以影響區域的城市發展。這些條件有的是自然地理條件的衍生轉化,有的是區域經濟開發的歷史積累,還有的是未來的發展可能性。 
城市與區域經濟地理條件之間具有密切關系的基礎原理就在於城市在任何時候都是一個復雜的開放系統。城市要從區域獲取發展所需要的食物、原料、燃料和勞動力,又要為區域提供產品和各種服務。城市和區域之間的這種雙向聯系無時無刻不在進行。區域能夠向城市提供多少食物、原料、燃料、勞動力,區域又能夠吸收多少城市的產品和服務,城市與外界區域目標有什麼樣的交流手段,就成了城市發展的基礎。因此我們常說城市是區域的縮影,區域的中心和焦點。區域整個歷史的特殊狀態,規定了每個城市的特點。

Ⅸ 什麼是區域經濟 區域經濟的特點

直轄以來,重慶經濟和城鎮化率均得到飛速發展,GDP年均增長11.4%,城鎮化率年均增長1.73%,兩者均高於全國平均增幅。2007年末重慶常住人口2,816萬人,比上年增加8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361.35萬人,增加50.06萬人,城鎮化率48.3%,比上年提高1.6%,但同時重慶具有「大城市與大農村並存、大工業與大農業並存」的格局,具有幅員面積大、城鄉差距大、地區經濟發展極不平衡等特點,這些特點也決定了重慶城鎮化的特點。重慶城鎮化發展特點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一、城鎮化絕對值偏低,但發展迅速2007年重慶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111.82億元,比上年增長15.6%,按常住人口計算,全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4,622元,比上年增長15.2%。按同期匯率計算,人均GDP首次突破2,000美元。以世界相近發展水平國家(地區)的城鎮化水平作為參照,人均GDP突破2,000美元時,城鎮化率一般達到60%以上。2007年重慶城鎮化率僅為48.3%,與其應達到的水平相差十幾個百分點。重慶城鎮化發展水平絕對值偏低,但重慶城鎮化率由直轄初的31%增加到2007年的48.3%,10年時間內增長17.3%,年均增長1.73%,遠高於全國平均增速,也高於世界城鎮化發展的平均增速,重慶城鎮化發展迅速。重慶城鎮化絕對值偏低,但發展迅速,是重慶城鎮化發展的基本特點之一。二、區域發展不平衡重慶城鎮化區域發展不平衡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重慶1小時經濟圈、渝東北地區和渝東南地區三大經濟圈之間的發展不平衡;二是重慶三大經濟圈內各區縣之間發展不平衡。按照基礎條件較好、道路交通便捷、資源環境承載力較強、經濟聯系密切、發展水平接近的原則,將距內環高速公路1小時車程范圍內符合條件的區縣,納入1小時經濟圈。1小時經濟圈有23個區縣,面積2.87萬平方公里,佔全市總面積的34.8%,2006年末常住人口1,673.6萬人,佔全市總人口的59.6%,城鎮化率達到59.7%,遠高於全市平均水平,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充分考慮經濟流向、發展水平、主要交通干線走向以及地理區位等因素,以重慶三峽庫區為主體,將11個區縣納入渝東北地區范圍,面積3.4萬平方公里,佔全市總面積的41.3%,2006年常住人口850.9萬人,佔全市總人口的30.3%,城鎮化率僅為29.5%,遠低於全市平均水平。渝東南地區有6個區縣,幅員面積1.98萬平方公里,佔全市總面積的24.0%,2006年常住人口283.5萬人,佔全市常住人口總數的10.1%,城鎮化率僅為21.5%,僅為全市平均水平的46%。城鎮化發展區域差異的另一個表現是重慶所轄的各區縣之間的城鎮化差異。1小時經濟圈內各區縣城鎮化率差距明顯:有6個區城鎮化率達到100%,而同位於圈內的大足縣城鎮化率僅30.9%,剛步入城鎮化加速發展期,兩者相差3倍多。1小時經濟圈內城鎮化率高於60%的區縣有11個,其餘12區縣的平均水平僅41.3%,尚未達到重慶平均水平。渝東北地區除了萬州城鎮化率為47.5%,略高於全市平均水平外,其餘區縣城鎮化率均低於30%,最高僅為28.6%。渝東南地區的六區縣均處於城鎮化發展的前期,僅黔江區和武隆縣城鎮化率超過25%,其他四區縣城鎮化率僅為20%左右,最低的酉陽縣才17.2%。重慶城鎮化三大經濟圈之間、三大經濟圈內各區縣城鎮化發展不平衡是重慶城鎮化發展的另一個基本特點。三、重慶城鎮化發展出現斷層重慶2006年城鎮化率為46.7%,達到城鎮化平均水平的區縣16個,占重慶總區縣數的40%。超過平均水平的區縣中,有6個是完全城鎮化,城鎮化率達到100%。另外,雙橋區雖然總人口僅4.66萬人,但其城鎮化率達到89.5%,達到發達國家水平;此外,61%~68%之間有4個,47%~51%之間有5個,而區間51%~61%和61%~89%之間沒有。低於全市平均水平的24個區縣中,40%以上的僅有2個,區間30%~35%有5個,其餘17個區縣城鎮化率均低於30%,處於城鎮化發展的初期階段。從以上分析可得出重慶城鎮化的另一個基本特點,即各區縣城鎮化梯度發展的斷層現象明顯。四、重慶城鎮化水平雖然在西部有較強的優勢,但和其他直轄市相比差距不小將重慶城鎮化水平和西部其他十一個省區,即內蒙、寧夏、陝西、甘肅、青海、新疆、西藏、四川、貴州、雲南和廣西比較可知:重慶城鎮化水平在西部地區排第二,僅次於內蒙古自治區,重慶在西部優勢地位明顯。但和其他三個直轄市相比,重慶差距還不小。從直轄這個層面上講,重慶的城鎮化率偏低。北京城鎮化率是其1.8倍,上海城鎮化率幾乎是其2倍,天津城鎮化率也是其1.6倍。北京、上海、天津城鎮化發展均超過70%,已經步入城鎮化發展的後期。重慶處於加速發展期的中期,未來發展形勢看好。五、人口基數大,城鎮化發展任務艱巨重慶2007年常住人口為2,816萬人,位列四個直轄市之首,遠多於其他三個直轄市,分別是北京總人口的1.8倍、天津總人口的2.6倍、上海總人口的1.5倍。在總人口不變的情況下,重慶城鎮化率提高一個百分點需轉移28.2萬鄉村人口,而北京、上海、天津僅為15.8萬人、18.2萬人、10.8萬人。重慶人口基數大,城鎮化處於加速發展中期,發展任務艱巨是其另一個特點,要提高到一個較高水平還需著眼於長遠發展。作者:重慶大學來源:《合作經濟與科技》

閱讀全文

與區域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基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