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浙江的經濟情況
2008年的第八屆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市)揭曉,浙江省27個縣(市)進入中國經濟百強縣(市)。
其中,慈溪市居第7位,紹興縣居第8位;
餘姚市居第11位,義烏市居第12位,諸暨市居第14位,溫嶺市居第15位,樂清市居第18位;
瑞安市居第20位,海寧市居第21位,桐鄉市居第24位,富陽市居第28位,上虞市居第42位,平湖市居第47位,東陽市居第59位,臨海市居第60位,嘉善縣居第64位,長興縣居第65位,海鹽縣居第67位,寧海縣居第72位,永康市居第74位,玉環縣居第75位,象山縣居第79位,臨安市居第80位,德清縣居第83位,嵊州市居第90位,奉化市居第91位,蒼南縣居第97位。
另外,浙江蕭山成了杭州市蕭山區,浙江鄞縣成了寧波市鄞州區,像這樣的縣域都退出排名了。
浙江經濟發展確是一個奇跡。以1978年與2008年相比,省內生產總值從124億元增長到21486.9億元,從全國第14位上升到第4位;人均省內生產總值由331元增至42214元,首次突破6000美元。財政收入從27億元增至3730.1億元;農民人均收入連續21年居全國第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2727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9258元.據統計,到2001年末,浙江省擁有民營科技企業10366家,技工貿總收入3908億元,佔全省工業總產值的25%。浙江10000多家民營科技企業中,省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有近800家,市縣級高新技術企業約700多家,合計占民營科技企業的15%左右。這些企業是浙江經濟的中堅力量,在推動產業結構升級、參與國際競爭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❷ 誰知道浙江省歷年的GDP數據
浙江省各市1999年——2003年GDP水平
市地名稱 1999 GDP 2000 GDP 2001 GDP 2002 GDP 2003 GDP
杭州市 1225.28 1382.56 1568.01 1781.83 2099.77
寧波市 1041.74 1175.75 1312.69 1500.34 1786.85
嘉興市 471.89 541.02 604.26 706.43 858.03
湖州市 342.62 377.88 385 422.5 490.75
紹興市 705.06 779.76 822.54 928.15 1089.28
舟山市 101.37 114.03 126.69 146.01 172.27
溫州市 733.19 828.12 932.08 1060.97 1226.44
金華市 500.03 546.52 597.34 680.41 801.6
衢州市 147.49 161.9 176.28 200.31 233.73
台州市 605.00 674.99 747.51 858.31 995.03
麗水市 122.17 136.76 158.97 185.1 220.29
❸ 什麼是區域經濟與社會發展戰略研究
在新世紀新階段,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目標是,鞏固和發展已經初步達到回的小康水平,到建黨一百年時,答建成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到建國一百年時,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基本實現現代化。
❹ 浙江的經濟對西藏的發展的啟示
浙江縣域經濟發展的實踐和啟示
qianbao.zjol.com.cn 2007年01月19日 11:37:40 錢江晚報·網路版
浙江省在改革開放之前僅屬於中國的中等發達地區,但近幾年來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一直名列全國前茅,僅次於北京、上海、天津三個直轄市。面對浙江經濟高速發展之「謎」,經濟界、理論界和新聞界作出了不同的概括,如「市場大省」、「鄉鎮企業大省」、「老百姓經濟」、「草根經濟」等。通過調研,我們認為,浙江最大的優勢是市場先發優勢。市場化取向的改革始於縣域經濟。在實現向市場經濟全面轉軌的過程中,縣域經濟一馬當先,首先取得突破。無論是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市場化改革,還是國有企業改革、投資體制改革、金融體制改革、城鎮建設體制改革、國有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就業和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無一不是從縣域經濟開始的。以集中交易為特徵的專業市場,是浙江市場取向改革的一大特色和重要成果。千百萬農民率先闖市場、辦鄉鎮企業、辦專業市場、建小城鎮、發展個體私營經濟、從事第三產業,繼而進行鄉鎮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小城鎮綜合改革、城鎮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改革、事業單位改革、教育衛生科技體制改革等等。伴隨著鄉鎮企業發展而興起的專業市場,是浙江農民發展市場經濟的一大創舉。正如浙江人自己所總結的,浙江興辦專業市場的經驗就是「辦一個市場,興一種產業,富一方百姓」。浙江專業市場的發展,實際上是一種節約交易成本的制度變革。各類專業市場的發展,使浙江成為全國聞名的「市場大省」。正如浙江省農辦主任顧益康所說:「浙江沒有特區,完全靠市場,靠所有制改革。千百萬人民闖市場,農村工業化推動了整個工業化,農村城鎮化推動了城市化。」義烏是一個只有66萬人口的縣級市,卻擁有17萬經商大軍、10多個專業市場、30餘條專業街,在20多個省市設立了30多個分市場、配送中心和10多個邊貿點,在國外創辦了5個分市場和商業中心,有近10萬人在外經商。溫州市營銷大軍在全國建立了40萬個銷售網點,原來的「前店後廠」已經發展成為「生產基地+銷售網路」。市場化程度的不斷提高,造就了浙江許多產品以市場佔有率取勝的格局。
市場要以產業為依託。以民營企業、民辦市場、民有資本、民間人才的有機結合為特色的民營經濟,是浙江經濟最大的亮點,數以萬計的民營企業是浙江區域經濟的微觀基礎,鄉鎮企業是浙江縣域經濟發展的主動力,目前,浙江全省98%以上的鄉鎮企業轉變成了產權明晰的民營經濟,增加值、稅金、利潤等項指標都躍居全國第一。與此同時,大部分小型國有企業和城鎮集體企業通過多種形式的產權制度改革,轉變為民營經濟。民營企業的發展,使當地善於務工、經商的民間人才能得以大顯身手。頗有影響的「溫州模式」即是明證。
近年來,浙江縣域經濟的產業發展從起步之初的多樣化轉向特色化,區域特色塊狀經濟應運而生,成為縣域經濟增長的支柱。浙江鄉鎮企業和縣域經濟已由市場需要什麼就生產什麼的多樣化產業和產品結構,發展到小城鎮與專業市場、鄉鎮工業園區建設有機結合,集專業化分工、社會化協作的企業群和特色產業集聚區於一體的特色經濟。這種區域塊狀經濟以主導產品、骨幹企業、大型市場為龍頭,以眾多的家庭工業、中小企業配套協作為基礎,以特色工業園區為載體,走專業化生產、社會化協作的路子,形成「小企業、大群體」,「小商品、大市場」和「小產品、大企業」的發展格局,涌現出如義烏小商品、永康小五金、紹興輕紡、海寧皮革、山乘州領帶、鄞縣服裝等特色產業集聚區和一大批產銷基地。現在,浙江特色產業超億元的區塊有400多個、產值超過10億元的區塊有200多個。這種區域塊狀經濟,具有高度的社會化分工和專業化協作,並有與之配套的頗具規模的生產資料市場、產品交易市場和專業設計機構、信息機構、展覽機構等,決定了其低廉的生產成本和靈敏的市場反應能力,形成了浙江產品質優價廉、款式新穎的巨大競爭優勢,鑄就了浙江鄉鎮企業的群體規模、技術和資金等生產要素的集聚優勢、品牌的龍頭效應,打造了浙江區域經濟獨特的優勢和核心競爭力。
浙江省大力實施以縣城和中心鎮建設為重點的城鎮化戰略,拉動了縣域經濟發展。從1998年起,浙江縣域經濟從以農村工業化為主導的發展進入了以縣城和中心鎮建設為重點、以縣域城市化提升工業化發展的新階段。縣級城市和136個中心鎮,按照中小城市的功能要求進行科學規劃建設。各地在確立經營城市的新理念的基礎上,運用市場機制,培育多元化的投資新主體,加快城市化進程。現在,浙江全省城市化率已達48.67%,以義烏、東陽、永康等為代表的中等縣城迅速崛起,以橫店、柯橋、柳市、大唐等為代表的中心鎮拔地而起。一個統籌城鄉發展,著力城市圈打造的新浙江,正以嶄新的面貌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道路上迅跑。
農村二、三產業和小城鎮的發展,使越來越多的浙江農民放棄了小塊土地,進企業、進城鎮務工經商,這為農業的專業化生產和農業結構調整創造了條件。近年來,浙江省結合農業發展進入新階段的實際,以發揮區域比較優勢,大力調整農業區域結構,著力培育區域特色支柱產業和品牌農產品為突破口,大力發展效益農業。浙江省著眼於國內外大市場,充分發揮各地的比較優勢,著力培育區域特色支柱產業和品牌農產品,改變「小而全」和自求平衡的農業區域格局,建設區域化、規模化的生產基地,擴大特色產品的生產規模,提高了市場競爭力和佔有率,形成了近300個萬畝以上、總面積700多萬畝的特色農業產業帶、產業群。同時,圍繞品牌農產品,大力推進農業標准化,全省已注冊5000多個農產品商標,「品牌響、市場旺」已經成為越來越多農民的共識。另外,建立健全市場化的土地使用權流轉機制,促進土地使用權向規模經營的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業企業集中,全省涌現了30多萬個農業專業大戶,還吸引了4000多個工商企業投資農業,投資額超過100億元。產業化經營帶動了農業分工分業,農產品購銷大戶已發展到30萬戶。近年來,浙江省各級政府普遍加大了對農業龍頭企業的扶持力度,農業龍頭企業帶動農戶能力、加工增值能力和市場開拓能力有了新的提高,有效地帶動了農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
浙江縣域經濟大發展、大提高的經驗給我們以深刻啟示。這就是:充分激活千百萬農民的創造潛能,是浙江縣域經濟蓬勃發展的活力源泉;體制創新的先發優勢,促進了縣域工業化水平的快速提高;工業化與城市化緊密結合,形成一、二、三產業融合,城鄉互促的發展機制;以現代化建設新目標激勵縣域經濟的新發展,啟動了縣域全方位投資建設的新高潮。這些無疑都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
浙江經驗對民族地區縣域經濟發展的啟示
一、「浙江現象」對民族地區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啟示
1.縣域經濟發展最強動力在企業和農戶之中。推進浙江經濟快速增長的不是政府,而是企業和農戶。以溫州為例,其發展模式的一個顯著特點是以家庭經營為基礎,以農村能人為骨幹。在那裡,經商辦廠蔚然成風,用著名經濟學家鍾朋榮的話說,那裡「家家戶戶開發項目,家家戶戶研究管理,家家戶戶融通資金,家家戶戶開拓市場,家家戶戶承擔風險,家家戶戶都有企業家」,簡直就是一場市場經濟的人民戰爭!溫州經濟連年強勁增長,溫州化的浙江經濟發展迅猛,最終要歸功於充滿了生機和活力的企業和農戶,歸功於市場主體的傑出貢獻。
與沿海發達地區相比,民族地區縣域經濟發展仍處於落後地位。以遼寧省為例,遼寧省民族地區的縣域經濟發展慢,最突出的問題是市場經濟的微觀主體發育水平太低,沒有市場競爭力,很難形成縣域經濟增長的內生機制。
2.遍布全國、走向世界的市場營銷網路是縣域經濟發展的強大引擎。浙江經濟之所以快速發展,除民營經濟做出重要貢獻外,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建立了發達的專業化市場和遍布全國、走向世界的市場營銷網路。市場的建立,反過來又成為促進企業發展的重要力量。圍繞市場,浙江一些地方的企業如雨後春筍,發展勢頭之快,出人意料。市場的發展也帶動了飲食業、旅店賓館業、運輸業、電信業、娛樂業及相關產業的發展。浙江大力發展專業化市場、促進自身發展的成功經驗值得我們借鑒。
我們發現,遼寧省的民族地區如岫岩縣修建了硬體設施較好的市場,然而「有場無市」。究其原因,正是由於沒有遵循市場培育和發展的內在規律。建設市場時,一定要統一規劃,合理布局,要有可行性研究,不搞重復建設,避免市場間的相互沖擊,造成城鄉資源浪費。要盡可能吸收企業和民間資金參與市場建設。縣域內市場的選址和建設,首先,應考慮當地的商品生產水平。其次,要盡可能依託和利用歷史上已經形成的產銷集散地修建市場,這樣可收穩步發展之效。再次,要注意培育新的產銷關系。研究市場需求新動向,引進新的適銷對路商品,不僅要滿足當地市場主體的消費需求,還要設法打開外銷市場,這樣的市場才有生命力。此外,還要注意吸納先進的營銷方式,如電子商務、物流、配送等。最後,政府也應履行自己的職能,加強組織協調,提供信息服務。
3.產業集群——區域經濟增長的新模式。浙江經濟之所以快速發展,除得益於民營經濟、專業市場的發展外,「塊塊經濟」(又稱產業集群或產業群)成長壯大功不可沒。資料表明:諸暨大唐的襪業,是中國「襪業之鄉」,現有上萬家企業,分布在11個相鄰鄉鎮,120個村,1萬多戶農村家庭,這一「塊塊經濟」,年產襪子48億雙,產值達80個億,佔全國產量的50%。此外,聞名全國的嵊州領帶群、浙東上虞市崧下鎮傘具產業群、永嘉橋頭鎮紐扣產業群、海寧皮革、永康五金、柳市低壓電器都有突出業績。產業群不僅成為浙江經濟發展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而且被人譽為「未來區域經濟發展的新模式」而受到推崇。
4.轉變觀念,為縣域經濟發展增添新的精神動力。學習浙江經驗,特別要學習浙江商人強烈的市場意識、追求財富的沖動、特別能吃苦的精神和「白天當老闆,晚上睡地板」的創業精神。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要想獲取財富,必須支付成本,必須付出勞動。
二、民族地區縣域經濟的發展思路
民族地區建設小康社會的主要出路是發展縣域經濟。在發展縣域經濟的過程中,必須正確處理和解決好六個重要問題。
1.「軟」與「硬」的問題。民族地區縣域經濟之所以比較落後,主要是客觀環境、思想觀念和發展思路方面還存在著差距。如交通不便、信息不靈,使山裡人的思想觀念跟不上市場經濟步伐,困守在小農經濟的小天地中。硬體建設跟不上,又使得發展思路相對滯後。因此,治「軟」先治「硬」。路通了,外面的信息流、物流、人流進得來,本地的產品才能出得去。在雙向互動的過程中,民族地區傳統保守的思想觀念將受到沖擊,與外來的新的思想觀念融合,才能促進民族地區人們的思想解放和觀念創新,促進服務意識的不斷增強,促進投資環境的日益改善。
2.「工」與「農」的問題。「工」與「農」的問題說到底就是城鄉問題,也就是在選擇主攻方向、選擇發展模式上誰先誰後、誰輕誰重的問題。多數民族地區縣域經濟普遍是三次產業「三足鼎立」,農業經濟為主體,工業基礎相對薄弱,既有的工業企業也大多是勞動密集型、資源消耗型的一般加工業,技術落後,設備老化包袱過重。因此,民族地區要加快縣域經濟的發展,必須走新型工業化的路子,以工業化推動城鎮化和農業產業化,通過加快工業的發展,聚集人氣,解決富餘勞力的出路,進一步推進城鎮化的進程。
3.「國有」與「民營」的問題。當前,民族地區縣域經濟的發展面臨兩個難題:一是國有、集體企業改革轉制還在繼續,但由於財政困難,難以一下子拿出大量資金安置工人;一是民營企業剛剛起步,需要大力培育和扶持。實踐證明,民營經濟是最具活力的經濟,凡是民營經濟發展快的地方,縣域經濟發展就快。因此,如何圍繞財稅增收抓經濟,以加快民營經濟的發展增強縣域經濟活力,是加速提高民族地區縣域經濟實力的重中之重,也是壯大鎮村經濟,促進國企改革的關鍵所在。綜觀以浙江溫州為代表的民營經濟發展之路,民營經濟具有三個方面的顯著特徵和獨特優勢。一是動力機制特別強;二是市場化程度特別高;三是吸納社會就業、促進共同致富的效應特別明顯。基於民營經濟的上述特點和優勢,結合縣域經濟的基本特徵和現狀,可以得出一個重要的結論,就是對於絕大多數縣域特別是那些基礎相對薄弱的縣域而言,最需要也最宜於發展民營經濟。這是因為現階段的縣域經濟與民營經濟具有多層面的契合。
4.資源與市場的問題。以往加快民族地區縣域經濟的發展,僅僅局限在「發揮資源優勢上」,但收效甚微。民族地區窮的原因,一是就資源賣資源;二是因陋就簡搞加工。受這些思想影響,民族地區工業粗笨重多,科技含量低;低值高耗企業多,高精尖企業少。原因是這一思想忽視了市場要素。即發展經濟,資源和市場誰為依託?應該是市場,而不是資源。這也是「溫州模式」的精髓。沒有資源,可以圍繞市場需求做文章,像蜜蜂采蜜一樣;反過來,有了市場,資源優勢也能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和發揮,形成比較優勢和發展優勢。
5.「內」與「外」的問題。資金、技術、人才是經濟要素的重要組成部分。民族地區縣域經濟的發展,啟動資金是最大的「瓶頸」。因此,僅僅靠「內」還不夠,還需要內外結合、借外促內。通過政策啟動、政府推動、特色拉動等形式,在激活本地民間資本的基礎上,加大力度抓好招商引資、引智工作。通過招商引資,發展「造血型」項目,壯大工業,提升工業在三次產業中的總量比重,同時拉動就業、刺激消費,繁榮第三產業,不斷把縣域經濟的「蛋糕」做大。
6.「上」與「下」的問題。縣域經濟是重心下移的經濟,需要省、市的大力扶持,必須簡政放權,努力為縣域經濟提供政策保證和體制保障。從目前情況看,省級財政形勢尚好,市級財政基本過得去,但是縣和鎮的財政普遍較為困難。因此,發展縣域經濟,省、市的工作重心要下移,該放的職權要下放,既要把事權交給基層,也要把職權交給基層,縣和鎮的積極性、主動性才能上升。當前,尤其要著重解決好縣內「條塊」的問題,即中央、省屬駐縣機構與縣的關系問題,駐縣機構必須貫徹中央、省的有關精神,支持當地經濟發展,才能實現「雙贏」。
❺ 區域經濟發展研究或設計的國內外現狀和發展趨勢
2008年以來,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戰略取得一定成效。2009年,在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指引下,在改革實驗區的示範下,區域合作將繼續推進。從四大區域板塊看,在積極財政政策向基礎設施領域傾斜的背景下,中西部以及東北地區經濟增幅將可能繼續超過東部地區。建議建立區域人口流動與經濟發展雙調控機制,重點解決地區公共服務差距,盡快細化差別化的區域政策,將城鄉一體化與城市經濟圈結合起來。
2008年以來,中央政府在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方面制定和出台了很多政策措施,促進區域協調發展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26個中部老工業基地享受東北老工業基地政策,243個東中部縣享受西部大開發政策,多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獲批,發布興邊富民行動「十一五」規劃,編制全國主體功能區劃規劃等,通過政府的引導,區域經濟一體化、區域合作進程加快推進,區域經濟合理布局和協調發展取得了一定成效,區域經濟相對差距有所縮小。
一、2008年區域發展出現的新特點
1.地區經濟增長格局發生一定的變化
2008年前三季度,我國中部、西部和東北地區經濟增速均超過東部地區,改變了改革開放以來東部地區增速一直居各大區域之首的局面。沿海地區增長放緩幅度大於其他地區,當然,其他地區經濟增幅也大多出現不同程度回落,但相對回落幅度較小。
以在經濟增長中處於重要地位的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情況看,2008年1—11月與上年同期相比,除青海、天津、陝西、新疆4個地區增幅提高外,其他地區的增幅均不同程度地出現了回落,回落幅度最大的海南省達到了29.4個百分點。分大區域看,東部發達地區特別是長三角、廣東、北京等回落幅度較大,與全國平均增幅差距進一步拉大。詳見表1。
2.區域合作、布局向縱深推進
環渤海區域在交通物流、環保、人才等領域合作上實現了新突破,積極落實
「京津科技合作協議」、「京津城市流通領域框架協議」,共同打造以京津為核
心的環渤海區域科技創新體系和區域流通一體化體系。
9月7日國務院印發的《關於進一步推進長江三角洲地區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意見》(國發〔2008〕30號)明確提出,「積極推進泛長江三角洲區域合作。」為未來長三角向中部、西部繼續擴容提出了要求。在長三角城市中,
包括土地政策、戶籍管理制度和法律體系、農村金融體制、行政管理體制在內的
各項城鄉統籌管理的試驗正在悄然進行。
9月27日,《武漢城市圈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
驗總體方案》獲國務院批復,該方案確定的總體目標是:把武漢城市圈建設成為
全國宜居的生態城市圈、重要的先進製造業基地、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優質農產
品生產加工基地、現代服務業中心和綜合交通運輸樞紐,成為與沿海三大城市群
相呼應、與周邊城市群相對接的充滿活力的區域性經濟中心。
加上之前的幾個特區或實驗區,我國已在東中西、南北中形成了大的改革試
驗區的布局。
二、地區差距特別是公共服務差距仍比較大
近年來,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仍十分突出。廣大中西部地區與東部地區在城鄉居民收入、消費水平、市場化程度,特別是基礎設施、義務教育、基本醫療、社會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務水平方面的差距在拉大。針對各地統計數據分析,近年來人均GDP相對差距確實在逐步縮小,但在公共服務方面的差距還在拉的。
三、影響2009年區域經濟發展格局的兩個基本因素
影響2009年區域經濟發展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國際國內經濟環境、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等等,不過從區域發展格局看,我們認為有兩個因素影響比較大,一是區域政策,二是產業轉移態勢。
1.區域政策從圍繞經濟發展向更看重和諧社會建設轉變
目前中國區域發展戰略包括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推進中部地區崛起、以及鼓勵東部率先發展戰略。為了促進區域協調發展,近年來對區域經濟發展戰略進行了細化和調整,從過去以行政區劃分,改為功能協調發展,由此成立多個國家級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設定不同的戰略目標、功能和任務。目前已有的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包括深圳、上海浦東、天津濱海、成渝經濟區、武漢城市圈和長株潭城市群。這顯示出,我國區域經濟發展戰略正在由南向北、由沿海地區向內陸地區、從城鄉開放向城鄉結合,以及向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變化。
2.產業轉移對中西部的作用不能寄希望過高
發達國家經驗表明,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後,產業轉移是一個自然的過程。有效配置資源、開拓市場,將土地、資源、勞動力、運輸等成本敏感的生產加工環節有選擇地遷移到成本相對較低或靠近終端市場的地區,是企業發展的必然過程。近年來,東部地區的人工成本、土地成本等方面的比較優勢正在不斷消失,加之節能減排和新勞動合同法等一系列促進產業轉移和結構調整的政策出台, 「成本倒逼」迫使東部地區實現產業升級,促進了東部產業向中西部的轉移。但是我們注意到,對於東南沿海企業來說,產業轉移可以擺脫企業成本不斷上升的「瓶頸」,集中資金進行產業升級,又可以享受到中西部正在蓬勃發展的市場,增強企業競爭實力。但很多企業從沿海轉移到內陸以後往往遭遇到產業鏈不配套的問題。無疑,雖然很多企業希望有優惠政策,但越來越多企業更看重當地是否有配套能力,而這種配套能力需要較長的發展過程逐步積累。一些東部沿海地區擔心產業轉移中發生「產業空洞化」現象,在普遍重視經濟增長的背景下,「築壩攔水」現象頻繁發生,而且在經濟景氣不佳的情況下可能還會加劇。
四、2009年區域經濟發展趨勢判斷
在國際環境不佳、國內經濟調整的大背景下,2009年各地區經濟增幅普遍下調。基於保增長、促發展、提高經濟增長質量的前提,考慮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變化,我們對2009年區域經濟發展趨勢判斷如下:
1.創意產業在各地經濟發展中逐步扮演重要角色
創意產業是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附加值產業,其核心生產要素是人、信息和知識,特別是文化和技術等無形資產。據資料顯示,全世界的創意產業每天創造的產值高達220億美元,並以每年5%的速度遞增。近年來,創意產業在我國也獲得了很快發展,形成了京津創意之都、成渝創意走廊、長三角創意產業群、珠江創意研發都市圈等一批創意產業聚集區,還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創意產業園區和增長點,如北京的798藝術區、DRC工業設計創意產業基地,上海的「8號橋」創意產業集聚區,杭州的「西湖創意谷」,長沙的「藍貓」動漫產業等,已經成為著名的文化和工業旅遊的品牌、體現城市文化品位的名片,成為各地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增強城市軟實力、提高區域經濟核心競爭力,實現科學發展的重要途徑。
鑒於發展創意產業,可以培植區域經濟新的經濟增長點,可以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充分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動力,可以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形成更加鮮明的特色,可以提高區域創新能力,各地對創意產業發展給予了大力支持,2009年,在外部環境不景氣、國內經濟面臨轉型的情況下,創意產業在各地經濟發展中將逐步扮演重要角色。
2.產業集群和城市集群互動態勢更加明顯
目前,我國已形成以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環渤海地區等的城市集群帶。在這些產業高度集中的地區,企業產品生產成本低,新產品新技術研發速度快,使這些地區的發展具有很強的競爭優勢。這種經驗正在被不同地區學習和借鑒,從而促進各地區城市群的發展。預計2009年產業集群和城市集群互動的態勢將更加明顯。
3.中西部地區經濟增幅有望繼續高於東部
從支出角度看,中西部地區經濟增長更加依賴內需,而東部地區對外需依賴程度相對要大一些(見表4)。僅就外需的直接影響看,顯然東部地區所受的影響比較大,中西部地區受到的是間接影響,相對要小一些。
從生產角度看,在十七屆三中全會後,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將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如果沒有大的自然災害發生,2009年我國第一產業發展前景比較樂觀,由於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第一產業佔比相對較高(2007年第一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東部為6.88%、中部為14.60%、西部15.97%、東北為12.12%),第一產業的快速發展對中西部地區經濟增長作用更大。從第二產業的發展看,東部地區由於外向度更高,中小企業地位更加重要,在外部環境不利的情況下,所受影響更大。由於中西部地區的勞動力成本比較低,從產業轉移的角度看,對勞動密集型產業會產生一定的吸引作用。目前,中西部和東北地區工業很大程度上依賴於資源型經濟的發展。以東北為例,遼寧省生產與盈利對石油煉化行業依賴程度較大,黑龍江省則依賴石油、煤炭的發展。中西部同樣存在這樣的問題,如果市場對資源的需求明顯減少,會對中西部地區經濟產生較大影響。從第三產業看,由於中西部地區基數較低,增長空間更大一些,在相關政策支持下,其增幅可能會更樂觀一些。
總體上看,2009年中西部以及東北地區經濟增長有望繼續維持略高於東部地區的態勢。
4.中西部投資增幅與東部地區差距會拉大
近年來,中西部、東北地區投資增幅基本保持領先東部的局面,預計2009年這一態勢將繼續,而且增幅差距有可能拉大。原因有三:
一是國家投資重點有利於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為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國家將繼續推進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建設,涉及交通、能源、水利、機場、油氣管道等多個方面。特別是2009年國家支持投資的重點將是基礎設施與民生方面,中西部地區這些方面的欠帳較多,投資空間更大。
二是政策導向與支持。相關部門正在完善各項扶持政策,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以便吸引外資向中西部投資。相關措施包括:修訂「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和「中西部地區外商投資優勢產業目錄」;在中西部地區設立產業轉移示範園區;在長三角、珠三角設立產業轉移促進中心,使中西部在沿海地區的招商推介更加正規化、常態化;鼓勵有意投資中西部地區的外資企業在境內資本市場上市融資,整合中西部股權結構分散、治理結構規范的企業,使真正依託中西部市場並具有巨大發展空間的行業得到內外資共同的參與而受惠等。政策導向的變化,加上中西部和東北地區投資環境的逐步改善以及承接產業轉移能力的增強,為中西部和東北地區投資繼續保持較高增幅創造了條件。
三是企業構成不同對投資的影響不一。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比較看,中西部、東北地區的大企業比重相對大一些,中小企業比重小一些。由於企業效益增幅的下降和市場前景的不明朗,企業自籌投資能力普遍會出現一定的下降,但總體上看大企業融資還是更受金融機構的青睞,其投資會得到更多的金融支持。同時,大企業投資受周期性因素的影響相對要小一些,市場佔有、長期戰略、競爭力等因素考慮更多一些,而中小企業對短期市場變動更為敏感。兩相比較,中西部和東北地區投資的資金條件會好於東部地區。
5.消費品需求各區域可能會出現共振局面
消費需求的增長與收入水平、消費結構升級、消費熱點轉換密切相關。從收入水平及其增長看,各地區居民收入特別是城鎮居民收入差距相對較小,因而消費差距很難進一步拉大。特別是由於國家公共財政體制的建設加速,中央財政支出結構調整為追求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均等化,從而使得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嚴重不足的貧困地區所獲得的財政轉移支付規模不斷擴大。中央財政支出方向的這種調整,相對降低了不同地區城鄉居民在人均享受公共福利水平上的差距,促使欠發達地區城鄉居民的人均收入相對增長,獲益最大的是中西部地區。從收入對消費的影響角度分析,各地區消費增長差距趨於減小就成為必然。從消費結構升級看,東部地區受世界金融危機影響較大消費升級速度將放慢,欠發達地區受到的影響相對較小,對消費升級的影響也要小一些。
近些年,在發達地區和欠發達地區的市場總需求中有一種消費共振現象,即這兩類收入差距懸殊的地區消費出現同升同降的現象。這是由於發達地區企業有大量來自欠發達地區的員工,這些勞動力輸出地的收入中有相當一部分來自輸出的勞動力,當勞動力輸入地經濟減慢工資下降時,不僅影響當地的消費,也影響到勞動力輸出地的消費。
五、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建議
為了促進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除進一步加大財政轉移支付制度建設、建立明確的地區財政支出平衡機制外,我們建議:
1.建立與功能區相匹配的地區發展評價體系
主體功能區規劃是保持經濟平穩快速發展的重要措施,按照要求,國家主體功能區規劃和省級主體功能區規劃要在2008年編制完成。當前,一些地區仍然存在盲目攀比、重復建設、產業結構趨同等狀況,不利於產業結構的優化,不利於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的提高,不利於地方和全國經濟又好又快發展。主體功能區的推進,有利於按照區別對待、分類指導的原則,明確各區域的主體功能和發展方向,促進區域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協調發展。科學的評價體系和績效考核,是實施主體功能區規劃的重要保障。只有按照不同主體功能區發展的要求,制定各有側重的績效評價體系和考核辦法,才能使功能區規劃真正落到實處。
2.建立區域人口流動與經濟發展雙調控機制
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一方面要求提高國家競爭力,努力縮小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另一方面也要求國內區域間協調發展,縮小國內地區之間發展上的差距。實踐證明,要同時縮小這兩個差距,唯一的辦法就是按照健全市場機制和合作機制的要求,建立區域人口流動與經濟發展雙調控機制,同時調節「分子」和「分母」,允許包括人口在內的經濟要素在空間上完全自由流動,做到經濟相對發達的地區在集聚經濟資源的同時,也能吸收更多的勞動力和人口,這樣才能既提高區域競爭力,又能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實現「兩個差距」同時兼顧的目的。
3.差別化的區域政策要盡快細化
總體上看,我國區域劃分仍比較粗糙,不僅難以從根本上解決區域內部的差異問題,而且容易造成區域之間的政策攀比,最終導致區域政策缺乏差別性,容易趨同化。從趨勢上看,區域的劃分和區域政策的制定都是朝著細化的方向發展的,主體功能區的加快推進,就是為解決區域政策針對性不強的問題。為此,需要切實制定差異化的區域政策,抓緊調整和完善與主體功能區相配套的財政政策、投資政策、產業政策、土地政策、人口政策、環境政策,尤其要抓緊研究加大對限制開發和禁止開發區域財政轉移支付力度的政策措施,進而明確主體功能區與四大板塊發展戰略的相互作用機制。
4.產業轉移謹防走「彎路」
目前中西部地區的資源、成本優勢十分明顯。但同時中西部生態脆弱、經濟基礎薄弱、配套設施不足,面臨很大的發展壓力。在承接產業轉移的過程中,中西部的城鎮建設、產業布局、生態風險、生態安全問題都需要認真考慮。產業轉移必須要有長遠眼光,在承接轉移的過程中,中西部地區要根據產業的運行規律和產業發展的規律來選擇,主動科學地承接。中西部地區如果不顧土地、資源、生態以及勞動力等等方面的承載能力,過分誇大在這方面的優勢,可能會使中西部在承接轉移的過程中盲目樂觀
❻ 中國區域經濟發展研究院和中國區域經濟雜志社是不是騙子
中國來社會發展研究院是一所研究自機構。主要做研發、教育、培訓、評價。研究范圍涉及經濟、社科、科技、教育、醫療衛生、能源、交通、宗教、文化藝術等社會發展息息相關的領域。按照國家法律和政策規定獨立從事相關的學術活動,具有自主的專業技術。
❼ 浙江省經濟現狀分析及發展前景
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造「品牌大省」的戰略決策,這既是應因宏觀調控新形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舉措,也是應因浙江經濟發展要求、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再造浙江經濟發展優勢的重大決策。推進名牌戰略,是建設「品牌大省」的核心內容。它是適應經濟全球化及我省經濟內涵式發展的要求,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和優化,提高產業層次,增強經濟競爭力,保證浙江經濟繼續走在全國前列的重要舉措和有效途徑。
實施名牌戰略
為打造品牌大省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浙江是全國首批實施名牌戰略的省份。1992年省政府2號文件提出了宣傳和發展名牌產品的戰略部署,我省名牌戰略圍繞重塑浙江產品質量新形象和提高市場競爭力的基本目標,堅持突出重點,扶優扶強,推動了經濟的持續健康快速發展。目前,浙江省擁有中國名牌產品139個,位居全國第二;浙江名牌產品總數發展到1039種,其中,工業產品819種,農業產品215種,傳統特色文化產品5種。名牌產品生產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斷擴大生產規模,努力拓展市場份額,企業綜合實力和市場競爭力持續增強,品牌知名度和市場佔有率逐步提升。據統計,工業名牌產品的銷售產值佔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1%,利稅總額佔40%,出口創匯佔全省工業製成品出口額的18%。
實施名牌戰略,對地方經濟健康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浙江省不少地方堅持「抓質量、擴規模、增實力、上水平、樹形象」的工作思路,內練素質,外樹形象,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溫州市實施「質量立市、名牌興業」,產品質量總體水平和經濟運行質量明顯提高,涌現出25個中國名牌產品和2個全國質量管理獎生產企業,集聚了「中國鞋都」、「中國電器之都」、「中國服裝名城」、「中國鎖都」、「中國制筆之都」等19個國家級生產基地,樹立起溫州行業品牌的良好形象,也為「品牌溫州」創建打下堅實基礎。
在實施名牌戰略中,廣大企業以名牌創建為契機,推動企業質量管理上水平,使全省涌現出一批質量管理的先進典型。他們採用國際先進的質量管理方法,持續開展質量管理評審,積極開展全員質量管理,通過上下道工序調查、質量演講比賽、技能競賽、質量知識競賽、產品比對試驗、QC小組成果發表等形式,激發了員工參與企業質量管理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營造了濃厚的質量文化氛圍,為提升產品質量,創建名牌打下堅實基礎。
實施名牌戰略,促進傳統產業的提升。一些傳統產業實施名牌戰略後,以技術改造、科技創新為突破口,品種不斷創新、品質日益提高,出口、銷售收入、利潤指標普遍提高,重新煥發了青春活力。代表紡織業國際先進水平的無梭織機,我省擁有率已從幾年前的3%,提高到目前的50%以上,我省的傳統紡織產業整體得到提升。中國黃酒集團有限公司從上個世紀90年代至今累計技改投入超過6億元,將電子計算機控制應用到黃酒發酵生產過程中,並對一些黃酒生產中的技術難點進行了攻關,解決了許多困擾黃酒業多年的技術難題。
按照品牌大省要求
深入推進名牌戰略
當前,缺乏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強勢品牌是制約我省「品牌大省」建設的重要因素。我省有些企業雖然在國際上有一定知名度,但是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名牌尚未出現;有些企業增長速度很快,但是企業規模不大,品牌集聚和輻射不強,在國際市場上的佔有率還很低;不少企業在技術上有所進步,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還是較少,核心技術還是從國外引進;有些企業比較善於在商品市場上進行運營,但能夠運用國際資本市場和期貨市場來進行運營的還是不多。按照培育品牌、提升品牌、經營品牌、延伸品牌,做到無牌貼牌變有牌,有牌變名牌,培育更多的中國馳名商標和名牌產品,努力創造若干世界名牌,努力打造「品牌大省」的要求,下一步深入推進名牌戰略要著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提高認識,調整思路,圍繞「品牌大省」建設,深化名牌戰略。要正確理解和把握「品牌大省」的內涵,積極發揮名牌戰略在打造「品牌大省」中的主力軍作用。要從品牌教育入手,加大對各級政府、有關部門和企業領導的品牌意識教育,通過理論學習、方法學習和實務學習,了解和掌握創名牌的一般規律並能運用於名牌戰略的實踐中。要調整實施名牌戰略的重點方向,積極打造一批具有相當規模的名牌群體。從國內外名牌戰略的實踐來看,從我省經濟結構特點看,以科技創新和現代品牌經營方式,推動特色產業和塊狀經濟產業集群發展,是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堅持保護建設和節約整治並重,緩解資源要素環境壓力的有效舉措。實施名牌戰略,必須從最基礎的市場調研做起,了解相同產品、相近企業、同一行業的產品市場情況,包括市場空間、市場定位、市場價格、市場服務、市場營銷及企業運作模式和企業文化建設,從中尋找市場盲區或盲點,創造名牌的市場空間,形成名牌的發展優勢。
(二)加強研究,科學規劃,著力培育,提升品牌集中度。要在保持我省現有名牌競爭優勢的基礎上,認真研究解決品牌建設中出現的突出問題和制約因素,研究名牌戰略與經濟發展、社會進步、資源利用、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進一步明確下一步深入實施名牌戰略,打造「品牌大省」的總體思路和指導思想。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針,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打造「品牌大省」的戰略部署,以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優化、提高綜合實力為目標,以深入實施名牌戰略為抓手,綜合運用各種政策手段,集中資源、力量,著力培育和發展一大批名牌產品,帶動全省企業質量水平、技術創新能力和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推動結構優化、產業升級和核心競爭力的提高,實現我省由「製造大省」向「品牌大省」的跨越。要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從浙江經濟的實際出發,制定符合浙江經濟特點和企業現狀的名牌戰略實施和發展規劃,重點培育、扶持一批國家級名牌和若干世界級品牌,擴展我省名牌的產業領域,提高名牌經濟的市場佔有率和覆蓋面;在打造區域名牌、服務(三產)名牌和農產品名牌上花功夫,帶動民營經濟、中小企業提升產品質量和技術層次,全面提高國際競爭力,塑造浙江品牌的整體形象;發揮名牌的帶動及其對資源的整合作用,促進資源的有效整合,促進有限的資源向名牌龍頭企業集聚,完善產業鏈,促進產業提升。
(三)推進區域塊狀經濟向優勢名牌集聚,積極創建區域名牌。浙江以企業集群和產業集聚為特徵的塊狀經濟,是我省產業經濟的一大特色。進一步整合這種塊狀經濟,並將其融入全球化的產業鏈中,有助於增強浙江製造業的國際競爭力。為此,要對以製造業為主體的工業園區加速進行整合、擴容和提升,在充分利用現有園區的基礎上,突出特色,強化創新,合理布局。要著力彌補產業鏈上的薄弱環節,著力延伸產業鏈,形成專業化的分工協作,使塊狀經濟區不僅僅是大量企業的簡單集聚,而且成為從產品研發到品牌整合擴展的一個完整體系,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浙江製造」的大本營。要採取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的方法,著力打造具有浙江特色的「區域名牌」。
(四)堅持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強化政府服務和引導,推進名牌的培育和發展。充分發揮市場對名牌培育和名牌發展所具有的推動作用,把競爭重心調整到提高產品質量,提升售後服務,增加市場佔有率,增強名牌競爭力上來。通過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積極推動企業走品牌之路,引導企業加強對消費需求、營銷環節、競爭對手、未來市場變化的分析,結合自身優勢調整市場戰略,確立品牌形象。要著力抓好重點行業、重點企業和重點產品的爭名創牌工作。對地方優勢產業、省級名牌、有希望爭創國家名牌、沖刺世界級名牌的產品和企業進行排隊,突出重點,分類指導,力爭盡快取得突破。同時,要注重在先進製造業基地的重點行業、高技術產業中培育和發展強勢品牌。要營造「千家爭名牌、萬家創品牌」的氛圍,廣泛動員社會各方面參與名牌戰略實施。進一步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進一步優化政府服務經濟工作的軟環境。持續加大打擊假冒偽劣的力度,為名牌的培育和發展提供良好的社會環境。不斷改善名牌評價和推薦工作,建立有序的市場競爭環境和符合競爭規則的評價和推薦機制,確保名牌戰略的順利實施。在長三角地區省級名牌互認協定的基礎上,繼續推進二省一市名牌戰略的交流和聯動保護機制。
(五)充分發揮政策杠桿作用,完善品牌建設配套措施。實施名牌戰略、打造品牌大省是一項艱巨而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市場環境、產業結構、金融投資、貿易條件和法制建設等方方面面。僅僅依靠企業自身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國家的力量和政府的行為在推進企業實施名牌戰略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美國是個典型的市場經濟國家,在鼓勵企業創造名牌、走品牌發展之路方面有不少積極的政府行為;日本、韓國和歐洲等也在激勵企業提高質量、創造名牌方面採取了不少政策措施。廣東、山東、江蘇、福建等地政府充分發揮政府作用,紛紛出台政策,激勵和扶植名牌企業。參考國內外先進經驗,我省應該出台政策措施,鼓勵企業創造名牌、走品牌發展之路。
(六)以品牌建設為抓手,推進中小企業產品質量的提高。我省中小企業量大面廣,但相當部分企業創牌意識不強,質量管理水平不高,產品質量穩定性差。因此,提高中小企業質量管理能力和產品的質量,樹立浙江中小企業良好的質量形象,是我省實施名牌戰略的重要環節。一是品牌帶動。通過爭名牌創品牌,提升產品的質量和檔次。二是對中小企業的質量幫扶。以創自主品牌為抓手,加強質量基礎工作,推動產品質量的提高。對中小企業而言,創自主品牌,必須有質量作支撐;而產品質量的提高,又為爭創自主品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