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金華這個城市發展前景怎麼樣
我覺得發展比較緩慢吧,個人覺得應該發展空間比較狹窄,不過適合過小日子
Ⅱ 浙江省金華市經濟發展怎麼樣本地區的企業多不
滿意答案|▍.丅丅簽4級2009-04-11文化是人類特有的社會現象之一,它與一定的地域條件和種族特性相聯系。它的表現形式有三個層次:核心層為價值觀念,即文化心理;中間層為制度文化與行為規范;表層為物質載體。認為「文化是世間的萬物之靈—人,在一定的時空范圍內認識並改造自然,認識並改造社會,認識並改造自身的生生不息的偉業。人、時間、空間,是文化創造的三要素。」 研究一個地方的經濟,需要對該地方的文化進行研究。通過挖掘區域文化的深層內涵,對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深層的理論基礎。在經濟全球化發展的新世紀,要實現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必須高度重視挖掘地域文化資源,發揮地域文化的優勢。 浙中地區的文化特性和經濟發展狀況 浙中地區指的是以金華市為中心,涵蓋周邊的金華市轄婺城區、金東區二區和義烏、蘭溪、永康、東陽四個地級市以及浦江、武義、磐安三縣。 金華素有「小鄒魯」之稱,歷來為文化禮儀之邦,歷史上講學群起,書院迭興。宋元時期金華學派與金華文派名播四海。當今則基礎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三頭並興。文化興盛必然名人輩出。文壇巨匠、丹青大師、愛國志士、民族英雄、專家學者,金華土地上代不乏人。如「初唐四傑」之一的駱賓王、「詩名畫皆奇絕」的五代詩僧和書畫家貫休、宋代抗金名將宗澤、南宋「浙東學派」代表人物呂祖謙、陳亮,金元四大名醫之一的朱丹溪,明朝「開國文臣之首」的宋濂,清代戲曲家、戲曲理論家李漁,近現代有國畫大師黃賓虹、一代報人邵飄萍、史學家吳晗、詩人潘漠華、艾青及文學批評家馮雪峰,傑出科學家嚴濟慈、蔡希陶等,他們彪炳史冊,光照千秋,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崇文重教的風氣沿襲至今,形成了如今金華「千名教授匯一市,百名博士集一鄉」的盛況。 (一)浙中的歷史文化特徵和民風民俗 當我們從地理空間的角度來審視特定區域的文化傳統,就會發現特定文化區中的群體性格特徵大體相同。我們所感知的這種大體相同的群體性格特徵就是區域文化性格。「區域文化性格,就是生活在一定的文化區域中的絕大多數人所共同具有的帶傾向性的、穩定的心理特徵。」與文化傳統相比,區域文化性格是一種更深層次的歷史積淀,它反映特定文化區域中的人們普遍性的、穩定的心理趨勢和價值取向,構成該群體區別於其他文化區群體的鮮明特徵。它形成於一定的區域文化傳統背景之中,與特定的文化區緊密相連,同時受到地理環境、經濟結構、政治制度和外來文化傳播的影響。浙江中部地區在悠久的金華文化傳統、特殊的地理環境和多種外來文化的整合下,形成了一種尚農務本、勤勞節儉、刻苦好學、熱情好客、鄉情濃烈的區域文化性格。浙中地區受歷史文化和意識形態的影響,這一帶自古以來頻繁的商業活動的傳統,成了一種「制度記憶」,為改革開放後的浙江創造了具有比較優勢的市場參與意識和創業精神。 (二)改革開放以來浙中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情況 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時期,浙中地區市場經濟發育較早。改革開放以後,一大批深受區域性的傳統文化熏陶的農民,率先投身到市場經濟的大潮中。當區域文化與社會的經濟體制相融時,便極大地推動了經濟的發展。改革開放20多年來,浙中地區的經濟蓬勃發展,特別是民營經濟發達,90%以上的企業是民營企業,醫葯化工、汽配摩、輕工紡織、工量具、食品、建材等6大產業呈集群式發展態勢,形成了特色明顯的區域塊經濟。浙江是市場大省,而金華又是浙江的市場大省。目前,金華市共有各類市場400多個,2002年市場成交額566億元,年交易額超過10億元的市場有7個,年交易額超億元的市場有32個。義烏中國小商品市場建築面積達82萬平方米,經營戶3.4萬多戶。2003年,市場交易額達248.27億元,已連續13年雄居全國集貿市場之首,是浙江省唯一的五星級市場。永康有中國科技五金城的美稱,年交易額達120億元。市場的繁榮為浙中地區的經濟發展帶來了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帶動了區域特色工業的發展,促進了一、二、三產業的共同發展。它的發展與浙江的人文背景息息相關。
Ⅲ 金華的經濟水平怎麼樣
金華市區分兩塊,老城區比較老舊,新城區都是最近幾年建設起來的,還不錯內!至於消費水容平……去年金華得了個稱號「全國最宜居城市」。很大原因就是因為她的低消費,就算你只有1000塊的工資,過的也要比杭州寧波好!金華的房價一般的地方是2000--3000每平米,這個數據應該能看出點了。
金華本身的經濟並不是很好,下面的義烏、東陽、永康等都不錯,物價、消費水平甚至比金華還高(總經濟肯定是金華好,但城市戶口人均可能就不一定了。金華市區的GDP大致和其下屬縣市總和差不多),所以雖然金華城市總體經濟在浙江里的城市中不是很好,但整體應該是第五名的樣
Ⅳ 金華是個怎樣的城市(高分懸賞)
金華在浙江來說消費比較低,房價便宜,生活節奏慢,比較適合享受。在全國來說,它只屬內於三流城市。金容華位於浙江省的正中間,交通是比較便利的。在這里找一份800的工作那是一抓一大把,要找1500以上的就相對比較困難。金華人的素質還是很不錯的,從公交車主動讓位上可以看得出。當然不排除金華也有人渣。金華的街道比較干凈,店鋪也比較整齊。這里有農貿市場、建材市場、金華商城等等各個交易市場。像金華的樂購、銀泰、福泰隆等也是比較好的消費場所。至於醫療方面,怎麼說呢,只要不是特級醫師能解決的毛病,這里基本都能解決。在教育方面。這里有金華理工、職業學院、浙江師范大學。
最後建議:如果來金華是生活、享受的。這里是不錯的地方。如果是創業最好選擇其他城市。
Ⅳ 有誰知道金華的經濟怎麼樣好不好啊
說實話來,我在金華讀書這幾自年下來的感覺是:金華人文很好,城市建設很好! 我個人覺得在金華定居的話很好, 金華我最滿意的是交通,交通真的很方便,每5分鍾不到就有一輛公交車了,上車後大家都不停的給老人讓位,我還經常和別人搶著讓位,真的覺得是個文明城市...每輛車基本上都能到市中心,購物什麼的都很方便,經濟我不知道怎麼看,看市中心算嗎?市中心的建設很好,就像上面說的一樣,「人絕對有錢」... 感覺是有些高檔的...很熱鬧...很繁華....
Ⅵ 金華經濟怎麼樣
一般般,工資低,消費也低,被評為全國十大宜居城市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Ⅶ 浙江金華經濟發展水平
資深經濟專家王芳森在金華市統計局上班。10多年前,面對金華市區江南一天天變大變美,他就把自己的家安在了江南。但10多年後,老王的觀念又開始轉變:「隨著金華江北老城區進一步改造,我又有回江北安家的打算。」
其實,許多生活在金華市區的市民都親身感受到了金華城市近些年來日新月異的變化。
據《金華日報》報道,上月26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國家統計局副局長張為民宣讀了2005年度中國綜合實力百強城市名單。金華從全國286個地級以上城市中脫穎而出,名列第82位。看著這張排行榜,王芳森說:「金華名列百強之內,很不容易!」
王芳森感嘆「很不容易」,自有他的理由。中國綜合實力百強城市是國家統計局首次給全國地級以上城市發榜。它的評價指標體系包括人口與勞動力、經濟發展、社會發展、城市基礎設施、環境保護與循環經濟等五個方面。「撤縣建區以後,金華市區的農業人口比重增加不少,這直接影響了經濟發展指標。因此,在五個指標中,我市人口與勞動力、經濟發展等指標掉了分。但城市基礎設施、環境保護與循環經濟等三個指標卻進步較快。從2000年開始,市區面積由34平方公里擴展到64平方公里,年均增長17.2%。城區擴展後,綠地、城市基礎設施等也發生了可喜變化。現在,走在市區到處可見高檔的小區和漂亮的綠地。」王芳森說。
在環境保護與循環經濟指標中,我市位列第30位。在浙江省內,我市的環境指標排名僅次於紹興、杭州和寧波,與全國著名的花園式城市大連不相上下。
在雙龍風景區鹿田、赤松黃大仙宮風景區鍾頭等村莊,每年都會接待上海等地的遊客入住避暑,村裡辦起了10多家家庭旅館。金華市旅遊局提供的數據顯示,僅2004年,上海到金華的遊客數量就有12.5萬人次。
金華市政府經濟技術協作辦公室主任徐華水把金華看做一個連接點:一邊,它連接著國家「十一五」區域規劃的「長三角」經濟圈;一邊,它作為區域經濟發展的龍頭城市,連接著閩浙贛皖九方經濟區。一方面,金華接受著「長三角」經濟圈的輻射;另一方面,它又要輻射帶動閩浙贛皖九方經濟區的其他城市。
從中國綜合實力百強城市排行榜來看,金華的發展水平已優於「長三角」部分城市。從排名來看,「長三角」經濟圈內的16座城市中,就有湖州、舟山兩個城市落在金華的後面,分別位列第91位、第97位。從單個指標來看,金華的環境指標已超過「長三角」經濟圈內的七座城市。其中,舟山的指標為-2.5419,而金華為 5.4903。社會發展指標(包括居民收入和消費水平、住房醫療服務、科技教育文化、社會治安、社會保障等五個子指標),金華也超過江蘇泰州、浙江湖州等多座城市。城市基礎設施、經濟發展等指標也是如此。
徐華水說,現在,金華還不屬於長江三角洲城市經濟協調會的成員,但實際上,通過市裡的努力和金華自身發展的影響,協調會已將金華視同協調會的成員(在協調會當中,金華有參加會議討論的權利,還沒有投票的權利)。去年,長江三角洲城市經濟協調會邀請金華市有關領導參加了六個專題會議,議題包括方方面面。
在金華市區大街上,高掛著一些旅遊指示牌。其實,這是實行「長三角」旅遊一體化後帶來的影響。而在物流方面,金華本地的貨物,不必再接受寧波、上海等海關的第二次例行檢查就可以直接出境。在金華,哪家科研單位需要先進的科學儀器,科研人員可以到上海一些科研單位免費使用。另外,信息共享、城市間的交通銜接等,金華都已被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體系之中。
「現在,實質性的東西金華其實都已經享受到了,缺的就是一個名分。」 徐華水說。
「從綜合實力百強城市排行榜來看,金華的城市化發展水平已遠遠優於工業化發展水平。當前,最關鍵的是,要讓一些農民進入工業化進程之中,加快婺城、金東兩區的工業化發展,從而讓金華的城市化發展和工業化發展齊頭並進
Ⅷ 浙江金華怎麼樣
金華市區分兩塊,老城區比較老舊,新城區都是最近幾年建設起來的,還不版錯!至於權消費水平……去年金華得了個稱號「全國最宜居城市」。很大原因就是因為她的低消費,就算你只有1000塊的工資,過的也要比杭州寧波好!金華的房價一般的地方是2000--3000每平米,這個數據應該能看出點了。
金華本身的經濟並不是很好,下面的義烏、東陽、永康等都不錯,物價、消費水平甚至比金華還高(總經濟肯定是金華好,但城市戶口人均可能就不一定了。金華市區的GDP大致和其下屬縣市總和差不多),所以雖然金華城市總體經濟在浙江里的城市中不是很好,但整體應該是第五名的樣子
Ⅸ 浙江金華發展怎麼樣
文化是人類特有的社會現象之一,它與一定的地域條件和種族特性相聯系。它的表現形式有三個層次:核心層為價值觀念,即文化心理;中間層為制度文化與行為規范;表層為物質載體。認為「文化是世間的萬物之靈—人,在一定的時空范圍內認識並改造自然,認識並改造社會,認識並改造自身的生生不息的偉業。人、時間、空間,是文化創造的三要素。」
研究一個地方的經濟,需要對該地方的文化進行研究。通過挖掘區域文化的深層內涵,對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深層的理論基礎。在經濟全球化發展的新世紀,要實現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必須高度重視挖掘地域文化資源,發揮地域文化的優勢。
浙中地區的文化特性和經濟發展狀況
浙中地區指的是以金華市為中心,涵蓋周邊的金華市轄婺城區、金東區二區和義烏、蘭溪、永康、東陽四個地級市以及浦江、武義、磐安三縣。
金華素有「小鄒魯」之稱,歷來為文化禮儀之邦,歷史上講學群起,書院迭興。宋元時期金華學派與金華文派名播四海。當今則基礎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三頭並興。文化興盛必然名人輩出。文壇巨匠、丹青大師、愛國志士、民族英雄、專家學者,金華土地上代不乏人。如「初唐四傑」之一的駱賓王、「詩名畫皆奇絕」的五代詩僧和書畫家貫休、宋代抗金名將宗澤、南宋「浙東學派」代表人物呂祖謙、陳亮,金元四大名醫之一的朱丹溪,明朝「開國文臣之首」的宋濂,清代戲曲家、戲曲理論家李漁,近現代有國畫大師黃賓虹、一代報人邵飄萍、史學家吳晗、詩人潘漠華、艾青及文學批評家馮雪峰,傑出科學家嚴濟慈、蔡希陶等,他們彪炳史冊,光照千秋,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崇文重教的風氣沿襲至今,形成了如今金華「千名教授匯一市,百名博士集一鄉」的盛況。
(一)浙中的歷史文化特徵和民風民俗
當我們從地理空間的角度來審視特定區域的文化傳統,就會發現特定文化區中的群體性格特徵大體相同。我們所感知的這種大體相同的群體性格特徵就是區域文化性格。「區域文化性格,就是生活在一定的文化區域中的絕大多數人所共同具有的帶傾向性的、穩定的心理特徵。」與文化傳統相比,區域文化性格是一種更深層次的歷史積淀,它反映特定文化區域中的人們普遍性的、穩定的心理趨勢和價值取向,構成該群體區別於其他文化區群體的鮮明特徵。它形成於一定的區域文化傳統背景之中,與特定的文化區緊密相連,同時受到地理環境、經濟結構、政治制度和外來文化傳播的影響。浙江中部地區在悠久的金華文化傳統、特殊的地理環境和多種外來文化的整合下,形成了一種尚農務本、勤勞節儉、刻苦好學、熱情好客、鄉情濃烈的區域文化性格。浙中地區受歷史文化和意識形態的影響,這一帶自古以來頻繁的商業活動的傳統,成了一種「制度記憶」,為改革開放後的浙江創造了具有比較優勢的市場參與意識和創業精神。
(二)改革開放以來浙中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情況
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時期,浙中地區市場經濟發育較早。改革開放以後,一大批深受區域性的傳統文化熏陶的農民,率先投身到市場經濟的大潮中。當區域文化與社會的經濟體制相融時,便極大地推動了經濟的發展。改革開放20多年來,浙中地區的經濟蓬勃發展,特別是民營經濟發達,90%以上的企業是民營企業,醫葯化工、汽配摩、輕工紡織、工量具、食品、建材等6大產業呈集群式發展態勢,形成了特色明顯的區域塊經濟。浙江是市場大省,而金華又是浙江的市場大省。目前,金華市共有各類市場400多個,2002年市場成交額566億元,年交易額超過10億元的市場有7個,年交易額超億元的市場有32個。義烏中國小商品市場建築面積達82萬平方米,經營戶3.4萬多戶。2003年,市場交易額達248.27億元,已連續13年雄居全國集貿市場之首,是浙江省唯一的五星級市場。永康有中國科技五金城的美稱,年交易額達120億元。市場的繁榮為浙中地區的經濟發展帶來了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帶動了區域特色工業的發展,促進了一、二、三產業的共同發展。它的發展與浙江的人文背景息息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