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英美法德經濟發展對比

英美法德經濟發展對比

發布時間:2021-03-02 11:22:39

① 從17-18世紀歐美與中國政治、經濟狀況對比看中華帝國的衰落 2000字論文!!

17、18世紀,中國處於清朝末期。從那時起,中華帝國就開始逐步走向衰落。其主要原因分為政治和經濟兩部分。
英國著名的研究中國科技史專家李約瑟院士曾經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在上古和中古時代,中國科學技術一直保持一個讓西方望塵莫及的發展水平,中國科學發現和發明遠遠超過同時代的歐洲,已被證明是形成近代世界秩序的基本因素之一。而中國古代文明卻沒有能夠在亞洲產生出與此相應的現代科學,其阻礙因素又是什麼?」這是李約瑟難題之一。
是的,從這里可以看出。17、18世紀中國科學停滯不前,和當時的政治狀況是有必然的聯系的。在當時,中國實行的是閉關政策。對於當時其他歐美國家不屑一顧,既不聽從當時的先進科學,也不開放國門對外貿易。導致當時政治、經濟制度的不完善。加速了中華帝國的衰落。
再看當時國際,美國可謂是「新興之秀」,在政治經濟方面同中國相比要完善的多。
美國社會,從剛一誕生,就是以資本主義社會的形式出現的。所謂資本主義社會,就是把經濟發展放在首位。因此,美國的政治狀況也在向這方面發展。為了發展經濟,美國的治國政策也隨之改變。
早在獨立戰爭以前,美國只是英國的13個州殖民地。通過1775-1781年獨立戰爭才建立了美國。成立了美利堅合眾國,採取共和制。在經濟上,被北方以資本主義工商業為主,中部以農業為主,南方則是以奴隸制種植園經濟為主。政治、經濟明了,對於當時來說是正確的發展方向。
而同時期的中國則不然,首先是關閉國門,拒絕眼前的經濟發展機會。其次,當時中國仍是封建制國家。是那種皇帝說一,政府不二,以皇室為中心的渾沌政府,對經濟發展不管不顧。
再看當時的英國,也是一個自由資本主義制國家,但對經濟發展的處理方針與中國截然不同。
首先,英國對貿易的控制十分簡單,只要不危害國家,國家給貿易絕對的自由。英國的國家風氣是自由、民主、平等。其次,英國大量發展殖民地的政策,保證了資源的豐富,為經濟發展提供了原動力。
同時期的中國與之差以千里。當時的中國隊經濟貿易的控制相當嚴重,以至於快到了禁止經濟對外貿易的地步了。其次,當時的中國是絕對的等級制度,對於出身不同的人,絕對沒有相同的權利,充分體現了不民主、不自由、不平等這三方面,與當時英國有著去大的反差。
17、18世紀的法國處於共和國時期,在當時,法國的經濟並不是十分繁榮。但當時的法國涌現出了一大批優秀的教育家、作家、文學家、哲學家為推動當時法國精神文明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加速了政治的發展。
17、18世紀的中國與歐美各國的差異十分巨大,導致了當時中華帝國的迅速衰落。從此,我們可以看出。一個國家的興旺與一個國家的政治、經濟制度有著必然的聯系。只有政治制度清明,經濟制度健全才能發展成真正的「日不落王國」。

17.18世紀,英國法國的經濟政治都有共性,比如對外入侵,開創殖民地,掠奪殖民地資源,搶占廉價,或者無償勞動力(奴隸,等),並且,歐洲國家盛行資本主義,這就致使歐洲國家的政治,雖然仍舊離不開腐朽,但對比與中國的閉關,鎖國,那是先進無數倍的。並且,經歷了16世紀,也就是中世紀的宗教迫害,(最典型,就是基督教了)過久的思想壓迫,使得歐洲人的創造力,以及追求思想自由的想法,壓縮到了極限,這就爆發了文藝復興運動和第一次工業革命,這就使得歐洲國家從手工業,轉換到了工業化,你想,既可以掌握廉價的勞動力,廉價的原料,又有非常先進的勞動技術,那摩工作效率就非常大。然後將這些貨物出售給其他國家,那摩巨額的利潤是必須的。
如果說歐洲國家獲得發展的主要因素是科技,是戰爭,是掠奪,那摩美國,這個只有二三百年歷史的娃娃級國家為何有如此大的進步?第一,美國具有極其強的創造性,他可以吸取其他國家的科技,經驗,並加以改進創造出屬於自己的發展方式,那摩發展就事半功倍了。第二,得益於法國的「無私幫助」,法國幫助了美國趕跑了英國人,並贈送了美國自由女神,這個著名的雕塑,法國的目的,就是想讓美國「知恩圖報」,然而美國佬,「太小」,不懂事,但是因為小,長的快,又得到了法國很多的援助,所以實力膨脹,這就讓法國恐懼了,於是法國不要美國的報恩了,自己灰溜溜的走了。第三:得益於領導人的超能力。華盛頓解決了自由問題,林肯解決了南北問題,他還發布了著名的《解放黑人奴隸宣言》,這就解決了黑人奴隸問題,直接使黑奴的勞動積極性得到了大大的提升,也解決了北方的種植園經濟,這樣,自南北戰爭之後,美國的經濟,文化,政治的格局就出現了中心集結點,國家的發展動能極大,再加上人民的團結,領導人物的強勢,美國有資格傲視群雄。第四:得益於歐洲列強的發展模式,17.18世紀,當其他國家,如西班牙,英國,葡萄牙,法國這些BOS級國家在忘我的開拓殖民地的時候,他們就沒有精力過多干涉美國的發展,因此,美國的發展,就有了較大的安全保障。一個年輕,精力充沛的娃娃,他既有了完美的腦力,體力,以及很高的人身安全保障,那摩他跑的快,跑的遠,就沒有可以奇怪的了。
而中國,咱自己人,都曉得了,,閉關鎖國,頑固的老舊思想,雖然有了康熙,乾隆這些有能力的皇帝使中國國力略上升,但是對比與唐宋,,還是處於下滑的,並且,中國與美國相反,中國年紀太大了,大的不換血就走不動了,可是越走不動,清政府越不想走,壓制了太平天國運動,科舉一律考察八股文,對外無力,對內腐朽,這些就使得中國進一步頹廢,最要命的,就是中國不善於吸收外國技術,當國人發現西洋的貢品越來越先進,他們不但沒有壓迫感,反而用那些東西取樂,如慈禧婆婆的司機,當然是一個公公,創造了世界上第一例酒後駕車出人命事件,這些還不夠,還天天念叨騎射乃滿洲之根本,槍啊,炮啊,都是浮雲,科技啊與我無關,我泱泱大國幾千年文化,豈是那些歐美北美國家一朝一夕就超越的了得?你想一個行將就木的老人,不到外面健身,耍耍太極劍,舞舞武當鞭,反而在家裡啃老本,不但如此,他還的上了老年痴呆(不重視科技),染上了煙癮,為抽煙鬧得心慌氣短。,吐血數斗(兩次鴉片戰爭),被孫子欺負(日本,等八國的入侵),再加上半身不遂(國內矛盾嚴重),他要是能跑的快,走的遠,就是世界最最奇跡了。

歐美:政治是1.資產階級隊伍的壯大 2.封建勢力的削弱
經濟是1.新航路的開辟,擴大資本主義的原始積累
2.1765年的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展
文化1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解放人的思想,將人從羅馬教廷的束縛下釋放
中國:1政治是資本主義萌芽,被封建勢力壓制不得進一步發展
2封建主義君主專制的空前強大
經濟是 自然經濟佔主體地位

② 英美兩國從盡量多的方面對比

政治制度比較:

政治制度(Political Regime)屬於上層建築范疇,一般是指與本國的社會性質相適應的國家權利機構和基本制度。「政治制度與人類社會的各種制度一樣,是歷史發展的產物,帶有時間與空間的烙印。」1300多年前,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後,資本主義國家逐步建立和實踐了民主政治,頒布了憲法並逐步實行憲政,使資本主義在各個領域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英國創立了第一套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制度體系,一向被譽為西方政治制度的源泉與典範;美國則在吸收、借鑒英國政治制度的基礎上,結合本國國情加以調整,使本國的政治制度體系趨於完善。英國作為歐洲民族國家是在君主制的基礎上形成的,當時利用公法來限制君主的權力,並依據公法設立政府機構,公法比較發達,因此一般把政府機構和憲法看作政治制度的核心;與具有明確國家觀念的英國不同,美國的公法主要是用於處理政府與個人的關系,並由司法機構進行法律監督,因此有時把政治制度等同於政府形式。

英美兩國政治制度具有相同的理論基礎:「天賦人權」學說和「三權分立」原則;政治制度的具體內容都包括議會制度、選舉制度、司法制度、政府制度、公務員制度和政黨制度等;都標榜「人民民主」,以代議制為民主的主要形式;政權體制都實行分權制衡和「法治」原則的特點。而最根本的是作為資本主義國家政治制度的兩個典型代表,英美兩國在維護資產階級利益、維護資主義私有制度、實行資產階級專政等方面具有相同的本質。但在具體政治制度層面兩國又各自呈現不同的特點,本文僅從憲法、政黨制度、選舉制度三個角度探討比較英美兩國的政治制度。

一、英美憲法之比較

——英國的成文與不成文法與美國的成文法

英國憲法是長期政治歷史發展的產物,它沒有統一、完整的書面形式,而是由成文的法律和不成文的習慣、慣例構成。主要包括:第一、歷史上帶有規約性質的憲法文件。如1215年的《自由大憲章》(the Great Chastes),1628年的《權利請願書》(the Retition of Rights),和1689年的《權利法案》(the Biu of Rights) 等。第二、由議會制定的具有憲法性質的法律。如1679年的《人身保護法》(the Habeas Corpus Act),1701年的《王位繼承法》(the Act ofSettlement)等。第三、憲法性的法院判例。如1678年確立法官特權的賀威爾案(Howll'sCose)。第四、普通法中的某些原則和規定,如關於國王特權的制度。第五、憲法慣例。慣例雖然不能為法院適用,但在英國政治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如議會每年至少舉行一次,王權由大臣實際行使等。

英國憲法既不能以一道或數道公文列舉,也不能以過去和現在的時間來嚴格區別,它缺乏謹嚴明確的內容,也缺乏首尾完整的體系。與美國憲法有所區別。英憲的所有規則按照有無實效為標准分為英憲的法律和英憲的典則兩部分。前者包括英憲的法理、法規,後者包括典俗、成訓、慣例等。英國憲法就是以法律和典則兩類規則構成的體系,按照這一體系的規則,英格蘭的主權得以合法運用並分配於政府和人民之間。典則部分一般為非成文的,法律部分既有非成文的要素,又具有成文的要素。

英國憲法具有與美國憲法不同的一些自身特點。首先,英憲具有柔性憲法的特點,它隨時可以被議會變易或修改,與美國憲法的剛性形成了對比;第二,英國憲法具有保守性。英格蘭具有從事改良事業的傳統,歷代制度既因襲前代制度而又有所改革。這種遵守成規的特點成為英國憲法的一大特色。由此得出第三,英國憲法具有連續性。這種連續性取決於英格蘭民族生活的連續性。最後,英國憲法還具有名實不符的性質,就是說理論與實際往往不能一致。因為英國政治是從獨裁政治漸漸發展成為立憲政治的,政治體制已變,而某些法律、典則卻遺留下來,使理論與事實往往不能一致。

可以說,英國是世界資產階級憲政之母。

美國憲法貫徹了徹底的三權分立,規定了立法,司法和行政的分立。國會、聯邦法院和總統各司其職,乃至聯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間分工也十分明確。 從國會來看,美國的國會不可否認受到英國議會制度「藍本」的影響,但是從根本講是由於北美大陸的土壤適合這種制度的成長。國會的權力並非僅僅是「掌管錢包的手」(管理錢財),國會首先是立法機構。除非聯邦法院宣布法律違憲,否則,國會通過的法律對於任何人都有約束力。這使得國會在許多方面能夠對於國家的社會生活表示態度。可以通過法律形式授權給某個部門或個人,也可以通過法律形式限制其權力。其次才是財政權,還有對外宣戰權、對政府官員和總統實施彈劾、復選總統和副總統。同意總統有關任命、通過本國與外國的條約等重要權力和就制定和執行立法以及其他事項進行調查的廣泛權力。 聯邦法院是美國三權分立與制衡中的一個重要砝碼,除了行政方面功能和立法功能外,最重要的是監督性功能和司法性功能.法官享有憲法地位,被任命為維護憲法的衛士;最高法院是執法機關,法官在解釋憲法和法律方面有最後發言權。 總統是國家元首,一切重大儀式和代表國家的活動都要出席;作為最高行政長官,負責制定國家的日常政策,有權任命各部部長、駐外大使和聯邦法院的法官;作為最高統帥,有權指揮整個軍隊,管理「核按鈕」及至在關鍵時刻啟動之;還擁有否決立法權、外交決策權以及影響本黨的能力;總統的實際權力遠遠超過憲法中的簡單條文。

美國憲法還規定了三權之間的制衡。⑴從立法與行政的關系看:國會擁有相當權力,總統對於官員的任命,須經過國會參議院同意才能生效;總統與外國締結的條約,只有當參議院2/3票數通過才能生效; 國會甚至擁有復選總統、彈劫總統等等權力。同時,總統擁有更大的權力,總統有權介入立法領域,可以向國會提出咨文,成文國會立法的依據;可以向國會提出法案,可以在特別情況下以行政特權為理由建議兩院召開立法會議;可以通過本黨議員和本黨議會黨團的領袖來影響某一法案的命運等等。國會雖然能夠制定法律,以法律形式對於總統進行約束,但國會的法律只有總統簽署後才能生效;總統雖然能夠否決國會所制定法律,但當國會兩院都以2/3票數重新通過該法律,則可推翻總統否決的權力。 ⑵從總統與聯邦法院的關系看,總統可以任命法官,有權赦免一切罪犯,控制著警察,監獄等機構,有行政裁判權。同時,法官一經任命可以終身任職,可以作出對總統不利的裁定;法院掌握司法審查權,可以宣布總統的行政立法違憲等等。 此外,國會同法院的關系也是相互制衡的。

美國憲法規定了分權制衡關系,但是沒有否定在這一基礎上的合作。在和平時期,三方面的制衡多於合作;在動亂或者緊急事件中,三方面的合作多於制衡。由於以總統為首的行政部門所維護的利益從根本上與國會一致,因此在大多數情況下,國會對總統採取忍讓默許甚至支持的態度。不僅在國內事務上,國會往往與總統採取合作態度;在戰爭和外交問題上,法院遵循「司法依從」和「政治問題迴避」等原則,也常常與總統合作,放任總統的行為。這種時而分權,時而合作,具體什麼時候怎樣表現,主要取決於美國統治集團的利益和民族國家的利益。

二、英美政黨制度之比較

——英美的兩黨制

英國是現代政黨政治的發源地,是實行兩黨制的典型國家。主宰英國政壇100多年以本上是兩個重要政黨,先是托利黨和輝格黨,繼而是保守黨和自由黨,後來為保守黨和工黨。英國政黨制度具有以下特點: ⑴同議會內閣制相結合,執政黨和反對黨在形式上界限分明。英國實行的是議會內閣制,有上下兩議院。上議院議員不由選舉產生,而是由貴族世襲或國王任命,與政黨無關。下議院由選舉產生。兩大政黨靠競選爭奪下議院議席,有獲得多數席位的政黨組閣,該黨的領袖擔任內閣首相,掌握政府權力。組閣的政黨便是執政黨。執政黨既掌握內閣的實權,又掌握下議院的實權。選舉中未獲得多數的政黨便是在野黨或反對黨。反對黨負有監督政府的責任,可以組成有各部大臣的「影子內閣」。執政黨和反對黨在形式上界限分明。英國法律規定,下議院每5年改選一次,但實際上改選是不定期的,因為議會有權自行決定延長任期,同時首相也可以隨時呈請英王解散議會,提前大選。 ⑵兩大政黨均採取集中制。主要表現在:無論中央或地方,每個政黨都有健全的組織;有嚴格的組織紀律;特別是黨內對議會投票有嚴格的規定。在議會的重要投票中,各政黨都要求其黨員作為一個集團,按照領導人的意圖投票。否則,會受到嚴厲處罰。

美國也是實行兩黨制的典型國家,美國政黨制度具有以下特點:⑴同民主共和體相聯系,黨的主要活動是進行總統競選。美國是總統制國家。美國政黨的主要活動是進行總統競選。競選獲勝的政黨為執政黨,失敗者為反對黨。美國國會議員雖然也是有選舉產生,但兩大政黨在議會中席位的多少與執政地位無關。在美國,一個政黨只要在總統競選中獲勝,即使它在國會選舉中失敗,也不會影響它的執政地位。 ⑵政黨組織鬆散,沒有嚴密的組織和紀律。。 ⑶兩黨制比較穩定。美國的兩黨制萌芽於聯邦黨和反聯邦黨的對立,後來形成了共和黨與民主黨的競爭。在美國歷史上,也常常出現第三黨運動,但從未獲得成功。兩大政黨輪流執政的格局一直比較穩定。

英美政黨制度比較。兩國盡管都實行兩黨制,但有很大不同,主要表現在: ⑴從屬的政體不同。 英國實行的是君主立憲制,英國國王是世襲的國家元首。從憲法規定上看,英王獨攬大權。實際上是英王的一切活動要服從與內閣的安排。獲得多數席位的政黨上台組閣並掌握政府權力,執政黨領袖擔任內閣首相,從而使政黨與內閣緊密交織在一起。美國是民主共和制國家,實行的是總統制。總統是國家元首,掌握國家大權。兩大政黨的活動主要表現在總統選舉上。獲勝的執政黨在國會選舉中失利並不影響其執政黨的地位。 ⑵組織結構和活動方式不同。英國兩大政黨採取集中制,黨有比較統一的政治主張、組織機構和社會基礎。黨對議會投票有嚴格的紀律。美國兩大政黨組織鬆散,沒有嚴密的組織系統,沒有嚴格的紀律,甚至沒有固定的基層黨員。兩大政黨沒有明確的政治綱領,只有競選綱領。黨的主要活動主要是搞競選,人們形象地稱美國的政黨是「選舉組織」,美國的競選是「象驢之戰」。5 兩國的政黨制度相比之下,最突出的是,美國不存在執政黨與在野黨問題,議會中多數黨與少數黨的權力差別不大;且執政黨力量遠遠大於反對黨,反對黨不易向執政黨挑戰;同時政黨組織鬆散,議會中黨員的凝聚力更弱。

三、英美選舉制度之比較

——英美的普選制

英美兩國的選舉制度是以普選制實現權力委託的,實行普選制是兩國政治制度的共同特徵,但由於兩國的政治經濟條件和歷史傳統不同,兩國實行的普選制也有所區別。

英國的普選制實際上只是公民選舉下院議員的制度,代議機關中的國王和上院都是非選舉產生的。根據憲法慣例,內閣政府由議會的多數黨組成。正是採取這樣的選舉辦法,選民選舉下院,下院多數黨組成政府,使得英國的代議制政府成為典型的內閣責任制政府。它產生於議會,並對議會負有直接的政治責任,對選民負間接的政治責任,前者表現為議會的倒戈權,後者表現為首相有權請求國王解散議會,重新大選;若選舉失敗,則由反對黨上台;若勝利,則繼續執政。加上兩黨輪流執政的原則,他們可直接影響公民的普選,這就保證了英國代議制政府的穩定性。

美國普選制實行的范圍,與英國明顯不同,不僅國會兩院的議員,而且作為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的總統及副總統,都是由公民直接產生的。美國總統及其領導的行政機關,對國會不存在任何關系。它們只有到選舉的時候才各自向選民負責。平時都只對聯邦憲法負責。因此,它們之間,僅僅是憲法上規定的相互「制衡」關系。

英美兩國的選舉制度盡管不同,但都操縱在資產階級政黨的手中。因此,選舉制度與政黨制度緊密聯系在一起。是政黨制度和議會制度的基礎和重要內容。

總之,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英美兩國的政治制度可說是同中有異,異中有同。既包含著現代西方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徵和當今時代特徵所產生的共同性,也具有因各國的現實國情(主要是政體和社會經濟基礎)不同和民族特點、歷史傳統不同而形成的差異性。英美兩國的政治制度都是西方資產階級革命的產物,同封建主義政治制度相比具有歷史進步性。不但為人類政治文明的發展提供了新鮮的血液,而且為社會生產的發展開辟了廣闊的前景。

經濟體制對比:

英國經濟的特徵:

今年第二季度英國的實際GDP增長較前兩個季度弱勢增長後出現了略好的0.6%增長,但是,近期仍有很多指數表明,英國經濟仍未回復到健康增長的水平。但鑒於布萊爾積極配合美國主張對伊拉克動武,影響了整體商業信心指數再次趨弱。國內零售業市場在第二季度出現增長減緩的情況下,第三季度僅僅有小幅增長,但目前房地產市場仍然強勁火爆。
預計今年全年GDP增長為1.5%,明年國內居民消費支出不會出現強勁增長,但是,依照政府目前加大公共投資力度預算計劃,2003年英國GDP可能出現2.5-3%增長。
預計今、明兩年英國通貨膨脹率仍將會央行鎖定不超2.5%的目標之內。因此,央行將會保持目前4%的利率至明年第三季度前不變,明年第四季度,伴隨英國經濟變熱,屆時英央行會果斷上調借貸利率。國內房地產市場未來走勢中可能會修正連續8年過熱局面,但由於整體供求關系緊張局面不可能在短期內得到緩解,不太可能出現房地產市場崩潰嚴重局面。
盡管英國經濟增長放緩,由於政府為解決失業而採取的就業措施較為得力,當前英國的失業率處於26年來最低水平,按國際勞工組織的統計方法計算,英國的失業率為5%;這也是歐盟國家中目前失業率最低的水平。預計隨著未來英國經濟好轉,英國勞工失業率會穩定在該水平或有所下降。分析英國較低失業率的原因有兩個:(1)政府加大對失業人員培訓力度,鼓勵失業再就業;(2)改革社會福利、領取失業津貼和養老金制度,刺激有就業機會和有就業能力的人員充分就業。
據最新英國財政部預測,由於當前加大政府對公共部門的開支和投資大於稅收增長速度,將會使2001至2002年度英國財政預算赤字佔英國 GDP 的0.1%,上漲到2003至2004年度的1.3%左右。另據英國一些經濟預測部門表示,到2004年,英國財政赤字將會佔GDP的1.6%。即使到 2004年英國的財政赤字占其GDP的1.6%,但英國的財政赤字肯定不會超過歐盟規定3%財政赤字比率(目前德國的財政赤字占其GDP的4%,法國為 3.4%)。因此說英國較小的財政赤字不會影響到英國宏觀經濟運行態勢。

美國的「新經濟」具有許多不同於以往的新特徵,主要表現在以下5個方面:
(1)經濟持續增長

從1991年4月開始復甦至今,美國經濟已持續增長了120多個月,遠遠超出戰後美國經濟平均連續增長50個月的期限,成為戰後美國第3個最長的經濟增長期人自美國經濟率先走出90年代初期的世界性經濟危機以來,美國經濟的年均增長率超過日本、德國等主要競爭對手,從而扭轉了美國經濟增長速度在七八十年代落後於日本、德國的局面,使美國在全球經濟的實力相對有所回升。

(2)就業人數不斷增加,失業率穩步下降

伴隨著80年代中期以來美國經濟結構的調整和以裁員為其主要內容之一的「企業重組」,美國結構性失業日益突出,就業形勢急劇惡化。美國失業率在 1991年上升到6.7%,1992年就業形勢仍繼續惡化,全年失業率高達7.4%,失業人數多達900多萬人。從1993年開始,美國就業狀況開始改善,失業率穩步下降,1998年12月降到了4.3%,這是美國30年來的最低水平。

(3)物價增幅保持在較低水平,政府過去長期面臨的通貨膨脹壓力得以消除

消費物價指數從1992年降至3O後, 至今未見反彈,1998年僅為1%。國內生產總值的緊縮價格指數從1990年的4.3%逐步降至1993年以來的2%,1997年第4季度,該指數僅增長了1.5%,全年則為1.8%,是1965年以來的最低點。

(4)出口貿易增長勢頭強勁

近10年來,美國勞動生產率的顯著提高和勞動力成本優勢增強了美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1991一1994年間,美國製造業的勞動生產率一共增長了近12個百分點,超過了日本和西歐國家的增幅。在美國勞動生產率較快提高的同時,其單位勞動成本在90年代卻增長緩慢,結果,美國產品的國際競爭力顯著增強,從而使美國得以在90年代初期相繼在半導體和小汽車等領域重新奪回世界第一的位置。

(5)聯邦財政赤字逐年減少

由於柯林頓政府採取了強有力的增稅減支政策,美國聯邦財政赤字由1992年的2892億美元逐步減少到1996年的1168億美元,聯邦財政赤字占國民生產總值(GDP)的比重也由1992年的4.93%下降到1996年的3%以下。1997年美國實際聯邦財政赤字僅為226億美元。1998年2 月,美國國會最終通過了柯林頓政府提出的財政預算平衡方案,力爭到1999年消除聯邦財政赤字,而實際上,美國聯邦政府在1998年度就已實現了728億美元的財政盈餘。

英美兩國的密切聯系使它們的經濟增長呈同一曲線。美國經濟形勢不妙,勢必對英國經濟產生影響.

語言對比:

英語和美語的區別和用法
英語和美語的區分:對於美國英語與英國英語的區別,大多數中國人將二者混淆,其實他們還是有很大的不同,在單詞拼法、習慣用語、數字表達、應用文寫作等諸多方面都存在著差異,甚至同一個詞在英、美語中會表示不同的概念或是同一概念在英美語中會用不同的詞來表達,比如「地鐵」一詞在英國和美國就分別用Underground和Subway來表示,類似的詞彙還有很多,像Football在英國表示「足球」,在美國則表示「橄欖球」,美國人往往習慣用Soccer來表示「足球」。我國的傳統英語教育一般採用的是英式英語教材,無論從單詞拼法還是音標發音上都在傳授英國英語的習慣。但是不能否認的是,美國英語在中國潛移默化的影響要遠遠超出英國英語,美語伴隨美國文化在全球的傳播而風靡。同時,由於美語本身具有的強烈的現代感、語法要求和詞彙使用上靈活隨意、注重口語化的語言思維習慣,所以更容易被中國年輕人接受,被語言學家稱為是充滿生機和活力的語言種類。
母音:
英語和美語的發音最大的區別之一在它們對渾母音(schwa,音標中的倒寫e,)的處理。英語中,渾母音在單母音中常通發生在一些非重讀的短音a(如 about)和短音er(如computer)上。美語中的er很少為渾母音,並有時對短音i(如sentimental,actuality)和u(如 wuss),甚至短音的oo(如:hooker)採用了渾母音。
英語和美語的發音最具代表性的區別是對er的發音的不同。英語中,短音的er是如上所述的渾母音,但長音的er也不過是個拉長了的渾母音,聽起來是一個很誇張的介於「俄」和「啊」的聲音。而美語中,er聽起來怎麼都是個「兒」音(例外是一些俗語中發成渾母音)。

ar:除了輕讀短音(如singular)和者後連母音(如clarity),英語的ar全部清一色的長音[a:],而美語中,是「阿爾」。事實上,凡是有r在一個音節尾部的時候,美英發音通常都是不一樣的,如tour(英:吐啊,美:吐兒),tear(英:踢啊,美:踢兒),pair(英:pe啊,美: pe兒)。甚至在剛才提到的clarity中,英語['kleriti],美語['kle兒r(er)ti]

母音的發音中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區別。一是[o]音:短音的o(如often),英語中發音僅僅為一個縮短了的長音o(如or),而美式的短音o聽起來和英語的短音[/\]很像,同時長音o後面如果有r都通常像上一段里說的那樣兒化了,沒有的話(如plausible, applause)就自動變成了一個短音的o的發音。

另外對u,i和其他母音組合的渾母音化,前面提到了一些,其他就靠大家自己體會了。

輔音:
英語的輔音和美語的輔音是基本一樣的,但在使用習慣上有些差別。比較重要的也只有以下兩個:

r:字母r簡直是代表了英美兩國的所有差別,到處都是它。在做輔音時,其實差別也就是當r在第一個詞的詞尾,而第二個詞以母音開頭,英語把r完全當作母音處理,而美語會把r連讀當作後面一個詞的開頭母音的輔音,如片語clear animosity,英語會讀成clear|animosity,而美語會讀成clear-ranimosity。

另一個比較明顯的區別是d和t。在一部分非重讀音節中(如paddle,rattle, actuality),英語會清楚地發音這兩個字母,但在美語中d和t常常會被模糊成一個很難解釋的音,跟其它的語言比較,如果你知道西班牙語或者義大利語,它跟短彈音r很接近;如果你懂日語,那麼らりるれろ行的輔音很像。如果你都不知道,那麼最接近的解釋就是邊音l了,但是差了那麼一節,就看你自己體會了。

還有一點,history, factory這些詞,大家可能都發現o的發音(是一個渾母音)在很多音標標注中都是打了括弧的。在英國,英語受文言文的影響喜歡省略這個o,而在美國,這個o常常是發了音的。(如果大家對文言文或者詩歌感興趣,會發現很多渾母音的字母是用一個單引號'表示的,表示省略)

拼寫:
英語和美語的拼寫無非有以下幾種區別:

-re和-er:部分以re結尾的詞在美語中以er結尾,如:
metre/meter, centimetre/centimeter, theatre/theater, centre/center等等
背景:這些詞全部都是從法語中來的(分別是:mètre, centimètre, théa^tre, centre)。其它大部分的re詞都是,如genre, hors-d'oeuvre等,不過這些的拼寫都沒有變化了。

our和or:英語部分our在美語中的拼寫為or,如:
colour/color, favourite/favorite等等。
背景:這些詞大部分也都是從法語中來的,不過沒那麼明顯,很多都因為時間原因變化了。如colour是couleur,favorite是favorit。

-ise和ize:英語中的-ise動詞在美語中拼寫為-ize,如:
organise/organize, actualise/actualize, realise/realize
這些詞的衍生也因此而異:
organisation/organization
背景:這些詞還是從法語中來的,分別為organiser, actualiser, réaliser(但因為語言的演變,法文里這些詞現在的意思和英文里這些詞現在的意思不完全一樣了,如actualise現在的意思是「實現」,而 actualiser是「升級,使不過時」;realise現在的意思是「意識到」,而réaliser就變成了「實現」)。

其他還有些特殊變法。我一時間想不起來所有的常規變法,如果有遺漏,歡迎補充。

用詞:
英語和美語中有些同樣的詞語的常用意思是不同的,或者同樣的東西用不同的詞語來說,而且絕大部分這種詞語是和文化風俗有關的,但並不對交流產生實質性影響。如jumper一詞在英國可指毛衣,而美國人很少用這個詞當衣服講(是個過時的詞),而用sweater來做毛衣。另外有如jersey, slacks, trousers等等。有很多例子,一時想不起來,大家歡迎補充。
語氣:
英國人的語氣抑揚頓挫,語調高亢,和法語頗有幾分類似(不過他們是不會承認的),並且英國人嘲笑美國人說話有氣無力,鬆散無韻律。
美國人說話相對比較穩重低沉,句勢通常呈降調,並且速度慢一些。美國人則愛嘲笑英國人的語氣的輕微的歇斯底里,女里女氣的說法。

③ 英美法德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比較,

革命歷程都不是一帆風順。北美的資本主義發展被英國的殖民統治阻礙,而且震撼了整個歐洲大陸的封建秩序,資產階級和新貴族進行了妥協,在南方保留了大種植園奴隸制經濟。
進程和結果大致相同。
性質都相同,都要完成推翻封建統治或殖民統治確立資產階級的統治地位相同點
爆發的原因相同。美國獨立戰爭後南北雙方進行了妥協;法國大革命是一場波瀾壯闊的資產階級革命;美國則是民族獨立戰爭和資產階級革命同時推進:斯圖亞特王朝的封建專制統治嚴重阻礙了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革命最徹底,具備雙重性,但是封建專制統治或殖民統治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法國大革命不僅摧毀了法國的封建制度;都是資產階級革命性質。法國最終確立了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制。
領導階級和主力的范疇相同,等級對立嚴重,美國是資產階級和種植園主的聯盟,都是因為資本主義經濟有了很大發展、民主;法國封建的波旁王朝嚴重阻礙工商業發展,充滿了斗爭和曲折:英國是利用議會斗爭、階段特點鮮明;法國是藉助三級會議並藉助人民的強大力量反抗封建等級制度,法國是資產階級領導,為人類歷史的發展和進步開辟了道路:都通過了體現資產階級自由。
領導階級不同;美國是資產階級聯邦制共和國,都是資產階級領導:英國最終確立了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專政。
革命特點不同。
革命的任務相同、斗爭最激烈,保留了君主制度。
政權的性質不同,導致各種矛盾激化引起革命;美國是通過大陸會議組織人民開展長期的武裝斗爭:英國是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聯盟。
綱領文獻的精神相同,具有規模大,主力都是廣大人民群眾。
爆發途徑不同,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影響下。經過反復較量最終確立了資產階級的統治地位。
不同點
具體原因不同: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中新舊勢力經過長期曲折和反復的斗爭,資產階級要求取得統治地位、平等的革命文獻.

④ 英美法德政治制度比較

英國君主立憲制,國王是虛位元首,首相是政府首腦實際上的老大美國總統專制共和制屬,總統是實位元首,也是政府首腦,老大法國半總統半議會制,總統是實位元首,是老大,但政府首腦則是總理,實權很大德國議會制共和制,總統是虛位元首,總理是政府首腦實際上的老大至於立法和司法上,英美是英美法系的,而德法是大陸法系的,有一定差別,不過都有制衡機制。

⑤ 比較英美法的歷史與地理,分析美國經濟騰飛穩居世界首位的原因何在

告訴你一句最精練的話.
制度決定一切.

⑥ 英美法德四國代議制的主要內容和差異

你其實未說明
如果抄是資產階級確襲立時代(17-18世紀)
英,君主立憲
美,總統共和
法,總統共和
德,君主立憲
如果說是現在的話(現今)
英,君主立憲
美,總統共和
法,總統共和
德,總統共和

差異:主要是資產階級掌權形式不同,或者以總統為中心,或者以議會為中心。實質上都代表資產階級利益。

英國以議會為中心(至今天為止一直是)英國議會是西方議會之母,被稱為「至尊議會」,國王在議會和法律下行使禮儀性職權,是虛位君主。
法國較為復雜,經歷了幾次共和國變革。現在是半總統半議會制,左右兩黨共治。總統、議會平分秋色
美國是典型的三權分立,國會(立法)、總統(行政)、法院(司法)相互制衡
德國現在幾乎是同盟政黨聯合執政,18世紀時是君主立憲,但因為經過王朝戰爭,軍國主義傳統比較濃厚。議會雖有立法權,但權力極小。君主可以否決,且聯邦議會(代表貴族上層人士利益,一般是容克貴族)會長(宰相)是由君主任命的,國名議會(選民選舉產生)幾乎無權。所以專制色彩很濃!

⑦ 英國 法國 主要經濟特徵的比較

英國的經濟特點:

2006年英國整體經濟增長步伐逐步好轉,表現得更為強勁和均衡。其中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依舊為服務業。06年全年英國GDP 的增長率逐步遞增,分別為2.3%、2.6%、2.8%;而第四季度更是超過預期達到3.0%的水平,投資者紛紛看好英國經濟前景,同時大家也看到了通脹率和失業率等風險問題的存在,總體分析英國06年經濟處於溫和上漲態勢。

18世紀的英國和法國
——兩國經濟增長的比較研究初探
對於對增長的關鍵問題感興趣的經濟史家而言,比較方法應是非常有效的。若他的任務在於分析不同變數的運動,考察它們各自對經濟革命的影響,那麼,就此范圍而言,比較幾個國家的經驗必定會大大拓展其研究領域,增強其提出——或檢驗——假說的能力。然而這種方法只是以散漫的方式——除極少數例外——得到運用。筆者欲在這篇文章中從比較的視野出發探討工業革命的起源這一重大問題,但筆者充分認識到自己工作的冒失輕率。大家都知道英國是第一個實現技術突破的國家,而且這一成就是通過它自己的努力、在沒有外來幫助的情況下自發達到的。但對於如何解釋英國人經濟和技術上的領先地位,各家眾說紛紜。如果將18世紀的英國經濟和另一個國家——法國(由於當時它是歐洲大陸的頭號強國,因而是最好的選擇)的經濟作系統的比較,人們就會更為清晰地發現那些只有英國才具有的因素——這些因素將決定18世紀英國工業革命的獨特現象。

第一個需要指出的關鍵問題是,法國大革命前夕英國的領先地位和法國的落後狀態已經十分明顯,這種狀況不是短期內突然出現的。兩國之間的差距在18世紀初,即路易十四時代結束時就已經十分明顯。為解釋兩國之間社會經濟結構之間的差異,我們應該以長時段(即遠溯至中世紀)來考慮到這一問題。這里不可能完成這一工作,但至少我們可以指出17世紀的客觀形勢對兩國經濟的影響是不同的,這至少是18世紀初兩國之間差距的部分原因。
30年前,約翰•U. 內夫提出,英國之所以成為第一個在18世紀開始工業革命的國家,其原因在於,它與其他國家,特別是與法國不同的是,16世紀末17世紀初它已經進行了第一次工業革命,因此它的領先地位比人們通常認為的要早兩個世紀。但他的論點在英國受到批判,今天已經沒有什麼影響了。英國的「第一次工業革命」是內夫想像出來的,他大大高估了某些技術發明的意義,以及少數新工業的增長的重要性(除了煤炭工業外,其他的都無足輕重,而且他忽略了一個重要工業部門——毛紡業增長是十分緩慢的),最後,他還大大高估了企業組織中少數非代表性的大企業的意義。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內夫指出了1540年後英國煤炭產量和消費的快速增長以及它在技術上的意義,這就導致了一些新技術的產生,而這是歐洲大陸完全陌生的,如煉焦爐。這種新的礦物燃料為創新提供了新的推動力,而法國卻缺乏這種推動力。另一方面,正如內夫提到的,1540-1640年間,英國工業產量的增長要比法國快。1640年起,英國在礦業和冶金業產量方面居於絕對優勢,玻璃、毛紡品等人均產量、甚至整個工業的人均產量高於法國。
不過,兩國真正的差異是在1640年後而不是在這之前發生的。在法國,正如諸多研究所表明的——「17世紀的悲劇」使這段經濟史上十分暗淡。在經歷17世紀頭25年的相對繁榮後,1630年代開始了漫長的蕭條衰退時代,世紀中葉的投石黨運動期間經濟幾近崩潰,這種糟糕的局面一直持續到1720年代。百年之內,價格低落,特別是農產品價格極不穩定——頻繁而深刻的經濟和人口危機,再加上可怕的「死亡率」,通貨緊缺,這些都使商業活動陷於癱瘓,影響了地租價格和利潤——失業和貧困化,這些眾所周知的現象造成了工業生產的停滯甚至是下降,P. 古貝爾和P. 德永在兩個大型毛紡業中心博韋和亞眠都清晰地看到了這種狀況。在博韋,1624-1720年下降額約為40%,亞眠的工業活動在投石黨運動期間陷於停頓,1680年之前都沒有回復到世紀初的水平。即使其他地區的命運稍好,我們仍得承認,,1630年後的蕭條是漫長和深刻的。由是觀之,科爾伯的工業化政策實在是同這種蕭條作斗爭的無奈之舉;但由於當時條件惡劣,通貨緊縮、價格不振,收入和消費呈下降趨勢,他的努力換來的只是個半失敗的結果。誠然,有些工業舉措保留了下來,以後還有所發展——如朗格多克的呢絨業——,但很多新辦企業都很快衰落並消失了,總體來說,如果科爾伯時代整個工業有所發展的話,那也是很不穩定很不明顯的。近來的研究表明,路易十四末年,法國工業有復甦的跡象——人們長期以為路易十四是個災難性時期——盡管經歷了兩次大規模的戰爭、頻繁的飢饉和新教徒的流亡。我們在商人中看到了新的企業家精神,通貨緊缺有所緩解,法國在西班牙美洲開辟了新的市場。無疑,這些復甦跡象是1715年後增長的先聲,但它仍然受戰爭和飢饉的災難限制。即使能在17世紀的法國經濟中找到某些積極方面,但總的說來,整體形勢仍是十分不利的,今天人們普遍認為,1715-20年間法國的人口低於1640年的水平。
在海峽的另一邊,17世紀的形勢大不相同。如果近來對法國經濟史的研究只是在悲觀主義方面有強弱程度的差異的話,那麼英國史家總的說來對其國家的經濟發展持溫和的樂觀主義看法.
當然英國也沒有能避免17世紀的不利局面。它也曾經歷過幾次停滯和困難時期,如1620年代,內戰時期,同路易十四作戰的某些時候;它的主要工業,毛紡業曾幾度經歷危機,其增長在整個17世紀來說相對微弱,貧困和失業造成了嚴重問題。但英國沒有1630年後法國所經歷的長期劇烈頻繁的蕭條。蔓延到整個歐洲的價格低糜只是在較晚的時候波及英國,比法國晚,約在1650年前後,其幅度也教小;其短期的價格波動也不如法國劇烈,對經濟的影響較小。F.J.非舍爾總結說,17世紀英國的工農業有了緩慢但明顯的增長,盡管同期人頭也增加了,但人均收入很可能也增加了。
1660年後,還有很多法國所沒有的其他發展跡象。如英國內部市場的擴大,這尤其得益於倫敦的發展,它比巴黎的發展更為迅速;「邊境」各郡有了發展,如蘭開夏郡的棉紡業的起飛也早於法國。最後17世紀英國外貿長期呈迅速的增加態勢,這尤其是因為其早期的殖民擴張;1660年代起,英國成為重要的外來商品再出口國家,而同期法國的殖民地和殖民貿易幾乎可以忽略。
正是由於這緩慢但穩定的增長,到18世紀初,英國在幾個重要的領域(盡管其現代性不容高估)已確立了對法國的明顯優勢地位。首先是農業。英國的很多地區已經展開了個中技術改良,產量比法國更高更穩定,這就解釋了為什麼農業的歉收較少具有災難性。隨後是工業技術方面。如上面提到的因煤燃料使用帶來的革新。17-18世紀之交,由於薩瓦里、紐科門和達比等人的資金投入,革新活動更為活躍。在外貿方面,英國不僅在人均水平,而且在絕對值方面都更高,它的商船隊更為龐大,商業資本的積累也更快。
最後,英國的優勢也特別明顯地體現在財政領域,國債制度和英格蘭銀行的建立表明,它在政治和經濟結構方面遠遠領先於法國,路易十四也曾試圖創辦國家銀行,但受到財政家們的反對而告失敗,這些人認為這種銀行與「純粹君主制」不相容,後來約翰•勞試圖人為地將英國的財政制度移植到法國,結果是場災難。
1688年,格里高里•金曾認為英國已比除荷蘭外的任何其他國家都更為富裕,他估計法國的人均收入比英國低20%;一代人之後,在烏德勒支和約簽訂後不久,但尼爾•迪福就寫道,英國是「世界上最繁榮最富庶的國家」。這些評論論據十足,因為17世紀英國經歷了相對的繁榮和增長,但法國經濟則是停滯甚至是衰退。不管這種差異的原因如何——社會經濟結構上的差異(特別是在農村),政治形勢,如投石黨運動(遠比英國內戰的破環性大),路易十四戰爭帶來的負擔(在同同盟國家作戰中法國耗盡了精力)比英國大——但這一事實具有根本性:當18世紀經濟形勢好轉,法國經濟開始增長時,法國同英國已經不處在同一起跑線了,同後者相比,它存在諸多的障礙和明顯的滯後。工業革命只是漫長演變和發展階段的頂峰,因此,為理解18世紀最後1/3階段中英國經濟的起飛,重要的一點是,英國已然經歷了近兩個世紀的增長,雖然有過幾次中斷,但為期不長,而法國經濟在一個世紀的蕭條後才開始增長,到工業革命前為期不到半個世紀。用羅斯托的話來說,英國「起飛的准備」比法國更長,積累更多,更為成熟。因此,在1630年後「17世紀的悲劇」後,法國已經明顯落後於英國,盡管它在18世紀的增長相對較快,但已經無法追趕英國了。

如果說17世紀兩國的經濟命運呈對比關系的話,那麼從路易十四的戰爭結束到大革命的3/4個世紀中,情況則完全不同了:兩國經濟同時增長,我們所掌握的統計數據表明,英法兩國增長的節奏驚人的相似。
從我們熟知的領域,即外貿來看,法國的增長甚至比英國快。
英國和威爾士的官方年均外貿額(進口+出口+再出口)在1716-20年間為1300萬鎊,1784-88年為3100萬,即增長1.4倍。根據阿爾努的數字,1716-20年法國的年均外貿額為2.15億利弗爾,1784-88年為10.62億;幾乎增加了4倍。當然,英國官方計算所依據的費率表比較連貫,因而能提供一個反映貿易大致狀況的指數,而阿爾努的估算依據的是當時的現行價格,而這些價格在1730-80年間增長了約60%(至少農產品如此),因此阿爾努的數字應作一些扣除。即使如此,法國貿易的規模至少仍增加2倍,高於英國。而且魯傑羅•羅曼諾根據詳細統計資料提出的1716-20年的數字低於阿爾努的數字(年平均為1.55億),這樣一來,即使扣除價格上漲的因素,法國在這3/4世紀的貿易增加了4倍。1716-20年間,法國外貿總額勉強達到英國的一半,到革命前夕,其總量已與英國基本持平(當然人均數字明顯低於英國)。
當然還應該考慮到路易十四末年法國的外貿水平很低,但到革命前夕,其增長速度比英國快。另外,在幾個重要的國際貿易領域,法國在18世紀取得或維持了支配地位。法國通過加的斯港向西班牙美洲帝國大量輸出工業產品,它仍是西班牙及其美洲帝國的首要工業品供應國;而英國只是壟斷了葡萄牙和巴西的貿易,范圍有限;但英國控制了義大利和利凡特的市場。聖多明戈島的甘蔗和咖啡種植發展迅猛,它們的價格低於英屬安第列斯群島的產品價格,因為英屬各島地力耗盡,價格提高,所以法國人從英國人手中奪取了大量的殖民地商棧貿易,同時向北歐的再出口發展也很快。此外,總體來說,英國人在歐洲大陸市場鮮有成功,因為他們到處都遇到保護主義壁壘和法國的競爭;英國向大陸的再出口發展緩慢:從18世紀初到1780年代才翻了一番,只是到1785年左右英國的「現代」工業品才開始入侵大陸,大陸貿易在英國外貿中所佔的分額也在下降,從4/5降到不足一半。英國貿易的發展幾乎完全得益於殖民地貿易,特別是同北美領地的貿易,到13個殖民地獨立之前,英國工業品在那裡幾乎享有完全的壟斷權。這種外貿的「美洲化」在較小程度上也適用於法國,盡管經歷了七年戰爭的失利,法國的殖民地貿易在1716-20到1784-88之間增長了9倍,但同歐洲以外的貿易額只佔總量的38%。所以法國外貿的導向比英國更傾向於歐洲,同歐洲的貿易發展速度稍慢於總體速度,但明顯高於英國同大陸貿易的發展速度。
但法國外貿的這種樂觀主義圖景應在幾個方面打折扣。在這段時期——即七年戰爭以前——的前半期,法國的相對地位更為有利。一直到40年代末,英國貿易的發展「非產緩慢」(R. Davis),毛紡品和再出口停滯;只是從1748年起才迅速增長——1745-60年年均增長速度為3.9%。法國貿易雖然受到「約翰•勞體制」的打擊,它的起始增速仍與英國相近,約從1735年起,開始加速,不足20年便翻了一番(1736-39到49-55年),這是法國外貿的黃金時代。但七年戰爭突然打斷了這一勢頭,戰爭期間法國的商業被「皇家海軍」從海上驅除出去,總額降低了50%,而同時英國的貿易仍在發展。1763-71年,法國外貿強勁反彈,但主要是收復失地,但隨後是70年代明顯的停滯,美國獨立戰爭期間則明顯後退,直到大革命前夕法國外貿才再次開始增長,並再創新高,到1793年又陷入崩潰。在英國方面,雖然70年代貿易減緩,美國戰爭期間又經歷危機,但同七年戰爭後的法國相比,速度稍快,1783年和約簽訂後再次強勁增長,直到本世紀末。有跡象表明,70年代起,法國的競爭力減弱,喪失了在利凡特和西班牙和西屬美洲的地位(查理三世的保護主義政策對法國人損害特別大)。英國貿易的發展則更為穩定,因為它受戰爭的影響較小。
法國外貿的另一個弱點是它對聖多明戈的明顯依賴,這個殖民地在80年代佔法國殖民地貿易總額的3/4,占總出口額1/3的再出口產品,大部分是這個島嶼提供的。再出口對於英國也很重要,但不列顛帝國更為遼闊更為多樣,它的殖民地貿易更為豐富,到1776年時,作為外貿重要因素之一的北美13個殖民地人口增長迅速,生活水平較高,所需求的製成品量大類多。此外,英國出口中的工業品比例比法國高,1780年左右,兩國的這個數字分別為2/3和2/5;在法國的出口產品中,咖啡、糖和酒居於首位,其次是紡織品和絲綢。有的研究者認為,法國18世紀貿易的增長純粹是表面現象,對國民經濟並無多大實際意義,因為它大部分只是商棧貿易。但不要忘記英國貿易也是如此,同時一些大港口,如波爾多、南特和魯昂,它們的工業對殖民地貿易直接發生了影響,它們向那裡出口奴隸所需的紡織品、榨糖工具、帆布和繩索等,為遠洋船隻提供大炮,而且作為鄉村工業的中介者,這些港口還將農民帶入國際貿易中。可以肯定,相當一部分法國工業產品流入安第列斯和西班牙美洲市場,同英國一樣,貿易的擴張是工業發展的戰略性因素,這就是我們現在要研究的。
鑒於定量數據的不足和統計的不可靠,這一工作確實棘手。就英國來說,根據W. Hoffmann的指數,1700-90年增加了2倍;而最近迪恩和科爾的指數,英國貿易和工業實際產量的指數從1700年的100上升到1790年的285,年均增長1.17%;同期出口指數較為突出,從100上升到383。在法國方面,讓•馬爾舍夫斯基曾領導一個「法國經濟計量史」小組,該小組至今只發表了一個臨時性的數據,只涉及工業;根據這些數據,1701-10年10年間,法國的手工業和工業年均產量,若按當時價格計算,約為3.85億利弗爾,1781-90間,年均為15.74億,年增長率為1.91%。但經修正後的更為完善的增長率應降為1%,與迪恩和科爾的數字很為接近。這個數字與當時法國外貿增長的速度相符。從18世紀初到大革命之前,兩國工業的增長節奏驚人的接近,如果我們比較雙方主要工業的發展就會肯定這一看法。

2006年英國主要經濟成果主要表現:
2006年前三季度,英國經濟保持平穩增長態勢,國內生產總值(GDP)繼第一、二季度增長0.7%和0.8%之後,第三季度仍保持了0.7%的增幅。若按年增長率計算,前三個季度GDP的增長率分別為2.3%、2.6%和2.8%。服務業依舊保持強勁增長勢頭,工業生產與建築業也實現了小幅增長。根據英國財政部預測,2006年英國經濟增長率將達到2.6%,而2007年則預計增長2.4%。2006年英國經濟增長強勁,失業率保持在低水平,通貨膨脹得到控制。以下為英國經濟成果表現:

一、經濟顯著表現:通脹壓力迫使央行再次提高利率。為了抑制因各種生活基本費用增加引發的通貨膨脹,英國央行11月9日宣布將銀行基本利率上調0.25個百分點,從4.75%提高到5%,為近5年來的最高水平,這是英國央行繼8月份後第二次提息。英國央行一方面要控制通貨膨脹,同時也要避免因利率上升導致消費放緩。

二、市場方面表現:消費支出零售業與房地產市場持續繁榮。2006年第二季度,英國家庭消費支出開始擺脫長期低迷態勢。當前英國房地產市場交易活躍,抵押貸款和房屋價格都保持強勁增長勢頭,外國購買者的大量湧入使得倫敦市中心價值超過150萬英鎊的高級住宅區房價飆升了20%以上。

三、總體經濟表現: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服務業。自2006年第二季度,佔英國經濟規模超過70%的服務業恢復了強勁增長。第三季度服務業繼前一季度增長0.9%之後,再度增長0.8%。其中,製造業和能源業產出增加是工業生產增長的主要原因,增幅分別為0.7%和0.8%,但包括石油、天然氣在內的采礦業出現較大萎縮,下降3%。建築業生產增長則與上一季度持平,為0.5%。

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國的經濟特點:
法國天然資源不豐富。所需鐵礦石大部靠進口。煤儲量約210億噸(其中褐煤100億噸),鋁土礦儲量9000萬噸。有色金屬儲量很少,幾乎全部依賴進口。所需石油的99%,天然氣的75%靠進口。水力資源約1000萬千瓦,水力資源和地熱開發利用比較充分。森林面積1500萬公頃 , 覆蓋率超過25%。

主要工業部門有礦業、冶金、汽車製造、造船、機械製造、紡織、化工、電器、動力工業、日常消費工業、食品工業和建築業等。新興工業如核能、石油化工、海洋開發、軍工、航空和宇航等部門均有較快發展。核電設備能力、石油和石油加工技術居世界第二位,僅次於美國。航空和宇航工業,僅次於美國、俄羅斯居第三位。鋼鐵工業、紡織業佔世界第六位。但在工業中佔主導地位的仍是傳統工業部門,其中鋼鐵、汽車和建築為三大支柱。隨著第三產業的發展,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有逐步下降的趨勢。法國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農產品出口國。小麥、玉米、馬鈴薯、甜菜、葡萄和牛肉產量均居西歐第一位。農用地面積佔全國總面積的58%。

服務業在法國經濟中所佔比重逐步上升。服務業包括商業、運輸、電信、旅館 、餐館 、供水 、環衛 、修理等部門。電信、信息、旅遊服務和交通部門業務量增幅較大。法國是富有特色的旅遊國。旅遊勝地有巴黎、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風景區及廣闊的阿爾卑斯山區。還有一些歷史名城、盧瓦河畔的古堡群、布列塔尼和諾曼底的漁村、科西嘉島等。

法國交通運輸業發達,水陸空都很便利。1990年鐵路總長3.40萬千米,其中電氣化的1.26萬千米;法國在發展高速火車方面走在世界前列。1981年9月,巴黎-里昂鐵路線上的高速火車正式投入使用。1989年12月,法國研製出最新高速火車,時速達482.4千米。1989年全國公路總長80.52萬千米,公路網遍及全國,其中高速公路6763千米。法國內河航運主要由國家經營,內河航道總長8568千米,其中運河4613千米。法國75%的進口物資和20%的出口物資得通過海運。主要海港有馬賽港和勒阿弗爾港。法國原有三大航空公司:法國航空公司、聯合航空公司和國內航空公司。其中法航的客運量居世界第三位。為增強競爭力,國內航空公司和聯合航空公司於1991年決定並入法航。主要機場為巴黎的戴高樂機場和奧利機場。

法國政府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是稅收,稅率高於美、日等國,占國內生產總值的45.6%。

法國的對外出口在世界貿易中占第四位,居於美 、 德、日之後。法國是世界第三大軍火出口國。進口商品主要有能源和工業原料等,出口商品有機械、汽車、化工產品、鋼鐵、農產品、食品、服裝、化妝品和軍火等。主要貿易對象為德國、英國、美國、日本、俄羅斯、中國等。

法國對外投資增加較快,1991年成為世界第三大投資國。投資主要集中在歐共體成員國,占總額的47.7%。對美國和石油輸出國組織的成員國、非洲和拉美的投資也較高,並以工業、能源、服務部門為多。法國對第三世界的發展援助主要對象是法語非洲國家。1971 ~1980年外國通過對不動產投資方式購買法國土地4.5萬公頃,約佔法土地面積的1%。外國對法國工業部門投資加快,其中歐共體成員國對法投資占外國總投資的50%;其次是美國,約佔22%。1990年外國在法國投資總額為490億法郎。法國政府正採取措施鼓勵外國在法投資。

法國的社會福利較完備,從1983年起,社會福利金額占國民收入的30.6%。社會保險包括醫療、工傷、家庭津貼、退休金、殘疾者照顧等。

⑧ 高中歷史 關於英美法德的政體比較

原則 英國 美國 法國 德國
確立標志 1689年《權利法案》 1787年憲法 1875年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 1871年《意志帝國憲法》
政體 君主立憲制 總統制共和制 共和制 君主立憲制
政府首腦 國王 總統 總統 皇帝
國家權力中心 議會 總統 議會 皇帝
政府產生 議會選舉 總統任命 總統任命 皇帝任命
特點 君主虛位,議會至上 分權與制衡 總統和參議院權力很大 君主立憲是虛,君主專制是實
政體特徵 1.君主「統而不治」,象徵國家最高權力;2.議會(上院、下院)擁有立法、組織和監督政府的權力。3.政府(內閣)掌握行政大權,由議會選舉產生,對議會負責,受議會監督 1.立法權歸國會(參議院、眾議院)。2.行政權歸總統;3.司法權歸聯邦法院 1.總統是國家元首,經參議院同意有權解散眾議院。2.議會擁有立法、組織和監督政府的權力。但間接選舉產生的參議院權力大於普選產生的眾議院。3.政府(內閣)對參議院負責。 1.君主是國家元首,享有絕對實權。2.議會由聯邦議會和帝國議會組成。聯邦議會掌握實權,普選產生的帝國議會作用很小。3.內閣宰相只對皇帝負責。
國家元首、議會和政府之間的關系 政府(內閣)由議會選舉中的多數黨產生,對議會負責。當議會通過對政府的不信任案時,首相應辭職向議會謝罪或解散下院重新選舉 政府由當選總統任命,對總統負責;總統不對議會負責,議會在總統違憲時可提出彈劾;總統無權解散議會 內閣由總統經眾議院同意任命,對參議員負責,總統經參議院同意,有權解散眾議院 政府官員有皇帝任命,宰相和內閣對皇帝負責

⑨ 比較英國和法國經濟主要特徵的異同

德國二元制君主立憲制與英國議會制君主立憲制比較表

(項目)
德國二元制君主立憲制
英國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不同點
國家元首
皇帝,由普魯士國王世襲,擁有廣泛的實權
國王,國家的象徵「統而不治」,無實權

首相和議會、政府關系
宰相主持政府並擔任聯邦議會議長,但只對皇帝負責,而不對議會負責
首相和政府(內閣)掌握行政權,對議會負責,首相可解散議會。議會也可辭去首相,二者相互制約

議會
聯邦議會(各邦代表組成)和帝國議會(民選,無實權)是立法機構
議會是最高立法機關,是權力的中心

相同點
政體相同,都為君主立憲制

英國君主立憲制與美國總統制的比較表

(項目)
英國君主立憲制
美國總統制

不同點
政 體
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總統制民主共和制

政府首腦
首相
總統

國家元首及產生方式
國王;世襲;終身制
總統;間接選舉;有任期

國家元首地位
國家象徵,「統而不治」
國家元首、政府首腦,總攬行政權力、軍權

國家權力中心
議會
總統

政府產生方式
首相提名,國王任命
總統提名經參議院通過任命

國家元首、議會、政府關系
政府(內閣)對議會負責不對元首負責。首相可解散議會。議會也可辭去首相,二者相互制約
政府(內閣)對總統負責,內閣、總統不對議會負責。行政與立法地位平等,相互制約與監督

相同點
理論原則與經濟基礎
三權分立;私有制

國家性質(國體)
資產階級專政

司法
獨立

法國總統共和制與德國君主立憲制比較表

(項目)
法國總統共和制
德國君主立憲制

不同點
政 體
總統制民主共和制
二元制君主立憲制

國家元首
總統
皇帝

國家元首產生方式
由國民議會選出,任期7年
皇帝世襲,終身制

國家權力中心
議會
皇帝

議會產生方式
法國參議院由間接選舉產生,眾議院用普選方式選出

聯邦議會由貴族和大資產階級組成,帝國議會由普選產生,但它不能組成代議制的政府。

國家元首、議會、

政府關系
立法權控制行政權;

總統對議會負責;

總統任免官員和解散議會,須徵得參議院的同意。
行政權控制立法權。德國首腦擁有絕對的實權;

帝國宰相(內閣首腦)對皇帝負責不對議會負責;

皇帝可以直接解散議會。

相同點
1、都是近代資產階級代議制的政治體制

2、國會由兩院組成,下院由選舉產生,享有立法權

3、總統或皇帝是國家元首和軍隊最高統帥,總攬行政權力,有任免官員和解散議會的權力

英、美、法、德四國的國家政權組織體系表

項目

國別
政治體制
行政權
立法權
司法權
軍權
國家元首
政府首腦及產生方式
權力中心

英國
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內閣
議會下院
上院
議會
國王
首相。國王任命下院大選中獲勝的多數黨領袖為首相
議會

美國
總統制民主共和制
總統
國會
聯邦法院
總統
總統
總統。選民間接選舉
總統

法國
總統制民主共和制
總統
議會

總統
總統
總統。議會選舉產生
議會

德國
二元制君主立憲制
皇帝
名歸帝國議會,實在皇帝

皇帝
皇帝
宰相。皇帝任命
皇帝

資產階級代議制
核心
經選舉產生的代表組成議會,它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國家權力

本質
資產階級力圖通過立法的設置把國家的主要權力-----立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以限制君主或總統等到行政權力的濫用,並通過立法維護資產階級的利益

特徵
1、議會由議員組成,議員由普選產生。國家重大立法和重大決策都須經議會討論並經多數通過,議會享有立法權、財政權和行政監督權

2、實行三權分立和權力制衡的原則

3、實行資產階級的政黨政治

形成原因
資本主義發展,資產階級力量的壯大,逐步掌握國家政權

過程
最早產生在英國,後被歐美和世界上許多國家效法

主要模式
英國議會君主立憲制、美國與法國總統共和制、德國二元君主立憲制

進步性
1、議員經選舉產生,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國家權力,並實行多數原則,具有一定的民主性和決策的科學性。是對封建君主專制政體的否定

2、實行三權分立和權力制衡的原則,有利於防止專制獨裁和官僚腐敗,提高了行政效率,保障了資產階級民主制度,有利於健全法制和保障人權

3、實行政黨政治,進行議會斗爭,緩和了資產階級內部矛盾,有利於避免暴力,維護社會穩定

4、有利於無產階級進行合法斗爭,維護自身利益

5、擴展到亞洲和世界其它地區,並產生了重要影響,對人類社會的民主政治的進程起了重要作用

總之,它體現了資產階級的意志,從法律上鞏固了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的成果。有利於鞏固國家統一,穩定社會秩序,緩和社會矛盾,促進經濟的持續發展和繁榮,它對於人類世界民主化進程具有重大的歷史進步作用

局限性
1、行政權日益擴張

2、司法機關侵犯立法權

3、仍然是代表一定利益集團的利益
參考資料:世界歷史網,世界資本網,世界壟斷網,世界無敵網,求耐網

閱讀全文

與英美法德經濟發展對比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