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網路經濟對現代企業的影響論文的任務書怎麼寫
任務書我來來寫好了自。
論文——引言是論文引人入勝之言,很重要,要寫好。一段好的論文引言常能使讀者明白你這份工作的發展歷程和在這一研究方向中的位置。要寫出論文立題依據、基礎、背景、研究目的。要復習必要的文獻、寫明問題的發展。文字要簡練。
材料方法
(四)論文——材料和方法按規定如實寫出實驗對象、器材、動物和試劑及其規格,寫出實驗方法、指標、判斷標准等,寫出實驗設計、分組、統計方法等。這些按雜志對論文投稿規定辦即可。
2. 論文:網路經濟對現代企業的影響
陳佳貴、羅仲偉在《中國工業經濟》2001年第1期發表題為《網路經濟對現代企業的影響》的文章,其主要觀點如下:
網路經濟的興起對現代企業的生產、經營和管理的各個環節都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更重要的是,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網路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完全有可能改變現代企業的基本商業動作模式,動搖在工業時代中業已成為經典的戰略思想和卓有成效的管理方法。
目前看來,網路經濟對現代企業的影響至少可以簡要地歸納為以下幾個主要方面:
1.對企業成長方式的影響。進入網路時代,經濟正從由穩定的商品供應壟斷者主宰轉變為臨時的商品供應壟斷者主宰,大批量製造和大批量銷售正在讓位於大批量定製。網路經濟時代市場競爭的焦點不再集中於誰的科技更優良,誰的規模更強大,誰的資本最雄厚,而是要看誰最先發現最終消費者,並能最先滿足最終消費者的需求,以及在短期內佔有滿足這種需求的排他性。誰最先順利地為消費者提供了其所需的商品或服務,誰就是成功者。
2.對企業經營方式的影響。以網路化為基礎的電子商務將極大地影響傳統的企業經營方式,擺脫常規的交易模式和市場局限。電子商務將要求企業經營方式和經營活動按照電子商務的交易規律和模式進行重組。目前電子商務有三種較為流行的交易模式:第一種稱為買方模式,可以利用買方強大的特點,向網路輸送采購軟體,通過網站與供應商保持固定聯系,並向供應商收取傭金;第二種是賣方模式,即賣方建立供貨網站,為購買者服務;第三種為單一產品供應商模式,許多銷售通過網路促銷同類產品。
3.對企業生產組織方式的影響。在網際網路的支持下,傳統企業的生產組織方式將發生變化。這種生產組織方式以國際品牌為龍頭,通過OEM的方式把生產過程分包給下游廠商,其極端的形式就是全部產品均為外包生產,品牌公司只負責設計和營銷。企業生產組織方式的虛擬化體現在兩個方面:其一,利用高信息技術手段,在全球范圍內通過軟性操作系統整合優勢資源,既增加企業運行的效率和活力,又避免工業經濟時代常規運行中的硬設施投入,從而降低了企業運行成本;其二,只需要保持對市場變化的高度敏感性和研發設計能力,而不必將自己耗費在低價值產出和常規的普通工業生產中,後者完全可以通過國際分工體系由訂貨或合營方式來完成。
4.對企業內部機制和管理的影響。電子商務將使企業內部機制和管理進一步電子化、信息化,最後達到企業經營管理技術的變革。通過網際網路實現企業內部的信息溝通、形成內部的高度整合是電子化的第一步。第二步是上網尋找客戶、擴大新的銷售渠道,成為新的管理職能。第三步是對價值鏈或供應鏈進行全面整合,實現電子化管理的高效動作,使企業內部機制和管理進一步發生實質性的變化。最後是通過網上銷售擴大相關的服務范圍,使企業的經營管理進一步完善。在BTOB的電子商務中,還要完成供應商與客戶之間不同生產經營流程或價值鏈的高度整合,從而使企業的經營管理技術和水平得以空前提高。
5.對企業組織結構的影響。網路經濟使企業經營管理的手段得以創新,從而使管理更有效率。企業組織結構的網路化,既表現為企業內部的網路化,企業內部決策的層次越來越少,管理的幅度越來越寬,決策越來越分散於最接近客戶的經營前沿;又表現為企業之間組織的網路化,形成了以專業化聯合的資產,共享的過程式控制制和共同的集體目的為基本特徵的企業間組織方式。
http://www.8wen.com/search/docs/%CD%F8%C2%E7%BE%AD%BC%C3%B6%D4%CF%D6%B4%FA%C6%F3%D2%B5%B5%C4%D3%B0%CF%EC/1
3. 求:"論網路經濟對現代企業的影響"論文框架!
【作者單位】:抄上海財經大學
【分類號】:F23
【DOI】:cnki:ISSN:1003-2886.0.1999-11-010
【正文快照】:
國際互聯網路的產生和迅速普及已成為人類社會進入信息時代的重要標志。如果說單台計算機相對於人類的關系還僅限於工具的角色1,那麼,網路化後的計算機系統則已成為人類社會生活不可或缺的有機組成部分。當越來越多的人藉助於計算機而進入這個網路時,這個無形的網路也就把所有進入網路的人們聯系在了一起,從而建立了一種人與人之間的新型關系。網路世界的出現所帶來的不僅僅是信息處理與傳輸技術的革命,其更深遠意義和影響還在於它已經或者正在引起整個社會組織架構及其制度安排的深刻變革。而這種變革必將引起作為企業管理信息系統組…
4. 如何網路經濟時代對企業帶來的挑戰 十萬火急,求各位高手幫幫忙啊~~~~~~~~
網路經濟時代企業的組織結構變化和新型競爭戰略
一場廣袤而深刻的變革已經來臨。不算自上個世紀中葉起就先知先覺的學者、政治家和企業家們,現實社會中的每一人在邁進新千年的門檻時,都感覺到即將到來的震動,盡管這個新的時代才露端倪。不管我們將它稱為什麼:「知識經濟」、「新經濟」也好,「數字革命」、「虛擬經濟」也罷,或是「網路經濟」、「信息經濟」……我們知道它的主要來源是信息技術與網路。如同瓦特的蒸汽機催生了英國(和世界)的工業革命,鐵路和電報孕育了美國(和世界)的管理革命、導致由多層級支薪經理管理的現代多單位工商企業的誕生一樣,今天,同樣是一種新技術和新工具——網路,將引起新的生產方式、組織形式和管理模式的變革。
在管理變革的諸多內容中,目前對組織結構變革的討論相對較多(有些文章在討論組織結構變化時未加區分地摻雜了一些戰略方面甚至經營策略層次的內容)。不過,這些討論多數是從某個側面對新的組織形式進行描述,對變化的原因、變化的趨勢分析較少。這些不完全的現象說明,也常常停留在扁平化、虛擬化、柔性組織、學習型組織、工作團隊和戰略聯盟等當代西方管理學基本已成定論的內容。本文試圖對網路經濟時代的企業經營方式、組織形式和競爭戰略進行一個比較全面的討論,分析變化的原因,推理出具體的變化趨勢,給予理論證明,並揭示出技術革命、經營方式、競爭戰略和組織結構之間的內在邏輯聯系。
一、網路經濟時代的企業經營方式
回顧十數年來從工業經濟到網路經濟的轉換過程,我們不難發現,企業的經營方式正在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大致可以歸納總結為以下5個方面。
1.從大規模生產到敏捷製造
亞當·斯密的勞動分工理論造就了工業社會。專業化的生產提高了勞動生產率,降低了單位成本,形成了規模經濟。可以說,工業社會相對於農業社會的特徵和優勢就存在於大批量生產。然而,大批量生產並不是盡善盡美的:在農業經濟時代,生產者與使用者距離非常近,甚至是合一的,他可以製作出非常合乎使用者要求的東西。到了工業經濟時代,分工越來越細,環節越來越多,生產者與使用者的距離越來越遠,使用者的聲音常常由於過長的生產一銷售鏈而傳不到生產者的耳中。
從5代市場營銷觀念的演進,我們可以看到工業社會為克服生產者和消費者的分離而作出的努力:從亨利·福特的生產觀念到產品觀念,從推銷觀念到市場營銷觀念及至社會市場營銷觀念。但由於科技手段或曰時代的限制,此種分離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得以緩和,卻無法完全消除。
在網路經濟時代,使用者重新加入到生產中。通過網際網路提供的企業與顧客即時雙向的交流通道,全球各地的顧客可以隨時了解一個企業的產品或業務,獲得基於信息的服務,提出反饋意見,發出訂單乃至根據自己的需求參與產品的設計。這樣,企業的產品雖然可能由於顧客的個性化定製而各不相同,但由於網路的作用而仍然享有大批量生產的規模經濟——即所謂「敏捷製造」。生產者和消費者因為工業革命而離異,現在卻由於網路時代的敏捷製造而破鏡重圓。融合了農業經濟時代和工業經濟時代生產製作的優點,敏捷製造使得網路經濟時代的產品不僅享有更低的成本,而且無比貼近顧客需求。因為藉著信息技術,使用者和生產者已經合二為一。
如果要以兩個人(其人名也恰巧是公司名)來形象地說明這一轉變,則最好的選擇是「從福特 (FORD)到戴爾(DELL):正如亨利·福特首倡了大規模生產並成為其代表一樣,戴爾是敏捷製造或曰大規模定製(Mass Customization)的先驅者和典型。
2.從商品經濟到服務經濟
工業經濟向網路經濟轉變,在產業結構調整上表現為經濟重心由製造業向服務業轉換。20世紀80年代經合組織成員國凈增的6500萬個工作崗位中,95%都是由服務業提供的。美國企業家保羅·霍肯在《下一代經濟》(1984年)中就提出:信息經濟的對立物是物質經濟。每一項勞動、每一件產品都包含物質和信息兩部分。如果物質部分佔的比重大,就是物質經濟——即傳統經濟;如果信息部分佔的比重大,就是信息經濟——即下一代經濟。信息經濟是「智能」佔主導地位的服務型經濟。
網路經濟時代的服務性工作,與工業經濟時代的服務性工作不同。後者僅限於生產輔助性服務(如交通設施、銀行等)和個人服務(如商業零售、家政服務等),而前者共包含4個層面:(1)個人性服務。 (2)商業服務。(3)交通運輸、通信和公用事業等方面的服務。(4)信息、教育、衛生、研究和政府部門的服務。這些部門的中心任務是創造、處理和分配信息。其中前3個層面在工業社會也有涉及,但對社會的發展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正是第4個層面服務的增加。
網路經濟時代,企業之間在產品質量和成本方面的競爭將漸漸退出歷史舞台,競爭的焦點將轉到服務質量上。IBM公司表示,該公司不是在從事電腦製造,而是在提供滿足顧客需求的服務。微軟公司總裁比爾·蓋茨說,今後微軟80%的利潤將來自產品銷售後的各種升級換代和維修咨詢等服務,只有20%的利潤來自產品銷售本身。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世界服務貿易異軍突起、發展迅猛,目前的經營額已超過全球貿易總額的1/5。而從服務貿易內部的構成來看,保險、銀行和通信等業務增長尤快,超過了傳統占首要地位的旅遊和運輸,在世界服務貿易出口額中佔了46%。
3.從實體經營到虛擬經營
虛擬化這一嶄新的企業組織和經營方式,似乎是以超光速的步伐向我們走來,一經出現就迅速在全球開花。它正在為世界經濟提供一個全新的、倍增了的拓展空間。其實,虛擬化經營說到底也是一種通過專業化生產提高效率的行為,類似這種行為早就存在於勞動分工出現之後的人類歷史中。但是由於交易成本、信息溝通等方面的問題,輔助專業勞動無法社會化:現在,網路的出現使得這種輔助勞動大規模社會化成為可能。
網路經濟從兩個方面引發了虛擬化經營的出現:首先,國際互聯網給虛擬化經營提供了物質基礎,使得企業在有限的資源條件下,為取得競爭中的最大優勢,可以僅保留最為關鍵的功能,而將其他功能通過各種方式(如聯合、委託、外包等)藉助外部的資源力量進行整合來實現。其次,市場情況和競爭方式的新特點,形成了對虛擬化經營的內在需求。瞬息萬變的市場和以服務取勝的競爭條件,要求企業必須具備靈敏的反應能力和富有彈性的動態組織結構,即需要建立虛擬企業。
虛擬企業一般有以下幾個特點:企業界定模糊;信息共享,彼此信賴;專業人員地位強化;虛擬經理的出現。由此帶來虛擬企業的如下優勢:有利於技術開發,有利於拓展市場,有利於共同籌資,有利於精簡機構,有利於專業化生產,有利於多元化經營,有利於組建企業集團等。
4.從競爭到合作
大多數中國人是從中國「入世」申請中知道「雙贏」這個詞的,而在世紀之交它已成為使用頻率最多的詞彙之一。這種流行反映了當今世界觀念的一個轉變:從競爭到合作,從「零和」到「多贏」。
合作也正在成為當前由工業經濟向網路經濟轉變過程中企業經營戰略的基本思路,越來越多的企業走上了合作之路。方式多種多樣:兼並、收購、上下游整合、合資、技術轉讓以及各種各樣形式的戰略聯盟;對象也各色人等:客戶、供應商、甚至競爭對手。以合作代替競爭作為企業經營的新思路,源於網路經濟時代信息商品不同於工業經濟時代物質商品的特性:首先,信息商品具有可重復使用性,信息商品的使用並不像物質商品的使用那樣會被消耗掉。其次,信息商品具有不完全排他性。所有物質商品都具有排他性,但你擁有一種信息,不排除他人同時擁有此信息。另外,網路技術為企業實施該戰略提供了良好的信息交流條件。通過網際網路,企業與合作夥伴之間可以應用EDI等信息系統實現彼此的資料互換、信息共享,聯合進行產品開發、生產、營銷,以及售後服務。上文所述的虛擬企業也是合作的重要形式之一。戰略聯盟似乎和跨國公司有著天然的聯系,戰略聯盟多半在跨國公司間產生,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也走上了戰略聯盟的道路。這一原因本文將在第四部分給予說明。
5.從價值鏈到價值網
由以上關於虛擬企業、合作和未來組織結構的分析可以看到:網路經濟時代,是價值鏈分崩離析的時代。工業經濟時代企業賴以創造利潤和建立競爭優勢的、由基本活動(內部後勤—生產作業—外部後勤—市場和銷售—服務)和輔助活動(采購—技術開發—人力資源管理—企業基礎設施)組成的、已在企業內部化了的漫長的一整套價值鏈,在網路經濟時代,將由虛擬化經營、更加專門的分工與合作和網路結構代替(這種網路結構除圖1顯示的兩種之外,還可有多種組合形式)。自由職業者將增多,在價值網網路結構中,企業、團隊乃至個人是一個個的節點或核心,承擔著相當於傳統價值鏈上某一個或幾個環節的更加專業化的核心業務,其價值將由他與客戶聯系的多少和親疏來決定。
價值網可以包括由低到高的多個層次:高效率的個體形成的個體網路,高績效的小組,整合後的企業(通過企業建立內部網路、進行內部信息交換來整合彼此的合作),向外延伸的企業(用企業廣域網把企業與消費者、供應商等聯系起來)以至依靠國際互聯網的網路聯盟。
二、網路經濟時代的新型競爭戰略
網路革命將使企業的競爭范圍發生變化。按照傳統觀點,國際市場似乎是資源與能力充足的大型企業在國內市場飽和之後才去開拓的,只有大企業才具備成為跨國公司的條件。中小企業由於規模小、抗風險能力差、缺乏克服國際化障礙的能力,在從事國際化經營方面處於不利地位,多半採取內向型的發展戰略。但是網路經濟使這種觀點成為過時的看法。以互聯網為代表的全球一體的運輸和通訊網路(硬體)以及多種世界性國際組織和通行的國際慣例(軟體),已逐漸把國際和國內市場融為一體,任何企業已經不可能把世界市場人為地劃分為一個個國家疆域,所有企業不論規模大小都要面向全球市場是發展的必然趨勢。
我們可以應用上面論述的經營方式的轉變來討論企業戰略的變化:敏捷製造中的個性化定製使得市場進一步細分,為了在某一市場擁有足夠數量的顧客,必須在全球范圍進行搜尋;而在服務經濟中,個性化的需求一定會比商品經濟中更多。這兩個轉變都對全球化提出了客觀要求。另一方面,虛擬經營為全球化戰略提供了物質基礎和可能性。
面向全球市場之後,即使是大型企業也會感到自己的資源和能力並不充裕,再以原有的經營方式完全覆蓋和滲透整個世界市場力不從心。所以,企業戰略將在兩方面相對應地呈現出「此消彼長」:一方面,競爭范圍的擴展,即國際國內市場由於互聯網的作用完全融合,所有的企業都面向國際市場,中小企業也必然國際化發展;另一方面,產品線的縮減,即便是資源豐富、能力高強的大型企業集團也要採取更為集聚的戰略,在更狹窄的產品區域里佔領更廣闊的地理市場。
企業戰略的「一消」(產品門類)和「一長」(市場范圍)是高度相關的。面向全球市場是由網路等引起的被動反應,產品門類的減少是企業進行的主動調整。調整的原因是,規模再大的企業面向全球市場後資源與能力也是有限的,何況網路經濟時代企業的規模受到臨界規模減小的限制(本文第四部分將詳述)。
在網路經濟時代的「主體—部件」或曰「核心—節點」新組織結構中(不管這種結構是由中小企業聯盟而成還是由大型企業分拆形成),企業都必須採取更加專業化的戰略,才能充當好「部件」的角色,成為企業網路中一個不可替代的節點,從而在網路經濟時代生存和競爭。在進行了更精細化的專業分工之後,企業又必須以網路聯盟的形式加強彼此之間的協作。
綜上所述,專業化、全球化和聯盟化的新型競爭戰略是緊密聯系、環環相扣的,它的形成與技術進步所帶來的經營方式的變革直接相關。下面我們將繼續討論經營方式和競爭戰略的變化又是如何引起組織結構的變化的。
三、網路經濟時代的企業組織形態
從工業經濟時代到網路經濟時代,用一個形象化的比喻來說明企業組織形態的變化,就是從「航空母艦」到「殲擊機群」。
「航空母艦」是筆者給19世紀在美國首先成型的多層級、多單位的現代工商企業的命名,它是由新形式的豐富能源——煤,以及革命性的運輸和通訊手段——鐵路和電報的出現引起的。單一企業把涉及到製造和銷售一個產品系列的生產和分配全過程相結合並內部化,用管理協調有形的手代替市場機制無形的手,於是產生了這一組織形式。「航空母艦」是企業組織形式大型化、集中化與內部化的結果。
「殲擊機」是筆者對剛剛開始顯形的網路經濟時代短小精悍的企業組織形式的比喻。面對嶄新的網路通訊技術和其他科技手段,中小型企業將具有更大的競爭優勢。原因是網路聯盟能夠產生和大型企業價值鏈活動內部化一樣的整合效果,同時聯盟內各企業可以繼續保持目標集聚的專業化優勢和迅捷靈敏的反應優勢。因而在網路這只比無形的手和有形的手都更有效率的「第三隻手」的作用下,即便是大型現代工商企業也將擯棄為了充分利用內部化優勢而形成的繁瑣的層級制,而僅保留產生核心競爭力的主體性職能,而將其他部分分離並且部件化,形成「一個主體+若幹部件」的結構,即「一架主機+若干僚機」所構成的「殲擊機群」。可見,「殲擊機群」是企業組織形式小型化、離散化與外部化的結果。
從「航空母艦」到「殲擊機群」的轉變,意味著多層級多單位金字塔結構的日漸解體,同時向鬆散的有機式網路型組織結構的逐步轉化。
這一轉化將通過兩種方式、對兩類企業同時起作用。首先,在工業經濟時代的競爭中只能給大企業拾遺補缺的小企業將面臨歷史性的機遇,它們通過網路聯盟將專業化優勢、整合優勢和反應優勢集於一身。其次,現代大型工商企業,也將對新技術作出適應性變革。同樣也是利用網路,它們將擯棄為充分利用內部化優勢而形成的繁瑣的層級制,僅保留產生核心競爭力的主體性職能,而將其他部分分離並且部件化。
從本質上來說,這兩種變革的結果是一致的,或者說獲得了殊途回歸的效果。在小企業的網路聯盟 (或普通的鬆散型合作關系)中,某一企業會充當製造或銷售一個產品系列的主體,其他企業自然定位成為「部件」。而在大型企業的組織變革中,企業自身就能演變成主體+部件結構,集中式的層級制結構轉變為聯盟型的、可裝可卸的、更能靈活反應的有機體。
這種與100年前企業組織形式大型化、內部化、集中化相反的小型化、外部化、分離化趨勢,也並非對「速度與技術」定律的背離,而是對此發現的進一步證明。先看技術:19世紀是由於新型運輸和通訊手段的出現、而不是早已存在的市場需求引起了組織創新;今天同樣是信息通訊新技術的出現將導致企業革命。再看速度:100年前結合與內部化形成的現代企業形式是為了應對大交易量,創造高通過能力,獲得來自速度的經濟性;今天分離與外部化的變革趨勢同樣也是為了獲得來自速度的經濟性,從企業內部來說,網路溝通比管理協調成本更低而效率更高,在企業外部網路則會形成對市場與顧客更迅捷的反應。所以,「航空母艦」到「殲擊機」的演化,原因是速度——網路帶來的高效溝通使得外部企業結盟能夠代替內部管理協調,目的亦是速度—以可裝卸的主體—部件結構取代集中式的層級制結構能獲得對於技術、市場和對手都更加迅捷的反應。
四、組織結構變化的原因分析和理論證明
「殲擊機」的組織形式是網路經濟的直接結果,是這樣幾個原因在驅使企業向小型化發展。
(1)交易成本的降低使內部化的需求減小。網路經濟時代,每個用戶能非常方便、快捷、低廉地在網上完成交易全過程,這使得外部交易成本常常低於組織規模擴大而產生的內部管理成本,內部化的需求就會減小。
(2)核心競爭戰略使企業規模縮小。在網路經濟時代更加專業化的分工要求下,有所放棄才能有所收益,企業的戰略重點是強化核心業務能力,而將非核心業務放棄,轉為利用各種各樣的合作形式。由此,企業規模將因精簡而縮小。
(3)組織結構變動使企業規模縮小。未來的組織將弱化或取消中間的管理層次(因其職能主要是信息傳遞和簡單處理,完全可以由低成本高效率的計算機代替),而形成一種網路結構:沒有嚴格的層級概念,每個單位或每個人都是一個與其他單位或個人保持信息溝通的節點,組織結構和工作流程的管理是以任務為導向的。
(4)組織邊界的模糊和分權的擴大使企業規模縮小。網路經濟時代,組織邊界彈性增加,邊界變模糊,員工可能不固定為某一公司工作,而更像自由職業者給幾家企業服務。另外,由於信息充分且廉價,免去很多管理人員的上傳下達,員工享有更多的自主權,高層經理的角色更像下屬的協調員而不是監督者,子部門成為相對獨立的組織,所以企業的規模將縮小。
上述幾個原因中的第一條,是企業組織規模減小最根本和最深層的原因。
關於這一原因,本文想用科斯的交易成本原理在理論上給以證明。在《企業的性質》一文中,他發現了進行合約簽訂、執行和相應資源配置的交易成本,對只包括了商品的生產成本和運輸成本的傳統微觀經濟理論進行了修正,從而解決了兩個以往沒有答案的問題:既然經濟個體之間可以通過市場交易實現生產和合作,為什麼還要存在企業?是什麼因素決定了企業的規模?把交易成本考慮在內可以得出的結論就是:企業的出現是由於企業內配置資源的生產成本、合約成本和行政管理成本的總和要低於通過市場價格機制進行交易的成本;企業的規模被決定在企業內交易的邊際費用等於市場交易的邊際費用那一點上。
給此原理設定一個網路經濟的「初始條件」。在「企業內部邊際費用=外部市場邊際費用」中,由於網路使等式右邊的外部市場邊際費用下降,要維持企業這種組織形式的有效性,決定企業臨界規模的等式左邊「企業內部邊際費用」必須相應減小,即企業可能有的「最大規模」必然要減小。這種情況也就是在1991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的頒獎典禮上瑞典皇家科學院拉斯·魏林教授所提到的「市場的海洋」中「行政管理的島嶼」(企業)的裂分和科斯所提到的「黑匣子」(企業)的變小。
在降低交易費用這一點上,網路的作用和科斯的舉例——貨幣的作用是一樣的。貨幣較之以物易物降低了交易費用;而網路也較之商品交易會、商務洽談等傳統的簽訂合約和執行合約的形式降低了交易費用。
運用交易成本原理來確定企業的最大臨界規模,甚至不僅僅限於網路經濟社會或者工業經濟社會。任何組織的運行要富有效率,都有一個適度規模。企業規模並不是越大越奸,超過適度規模後,原來的規模經濟會變成規模不經濟。不過,這一適度規模在以往人類的歷史中,隨著各種技術進步(如蒸汽機、鐵路和電話的發明)和管理創新(如實行勞動分工)是持續增大的。只有到了今天,當網路出現之後,這一適度規模將縮小。
五、結 論
上面幾個部分論述了技術革命——經營方式的轉變——新型競爭戰略——組織結構的變化等幾個方面的因果關系。要完整地說明它們之間的作用與聯系,還必須為這一系列補充上一個最根本的初始環節——市場需求。雖然市場不能直接作用於企業的經營、戰略和組織,能夠改變這三方面的是技術的進步,如同錢德勒在上一次工業革命後得出的結論:「在美國,工廠擴大的限制,主要是技術上的;對這種大量生產的需求倒一直是存在的。」但新技術的產生歸根到底是由於市場的共同需求引起的,即市場需求通過催生新技術而間接引起經營方式、競爭戰略和組織結構的革命。
5. 2011年至今關於網路經濟對現代企業的影響畢業論文參考文獻
http://wenku..com/link?url=MDU_
6. 網路經濟對現代企業影響與企業的應對策略
(一)網路經濟對企業生產經營方式的影響 網路經濟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方式有著很大的影響。具體來說,由於網路經濟依託的是互聯網,它是信息交換與處理為基礎的現代交易方式。因此,它會改變我們傳統的企業的生產經營方式,尤其是常規的面對面擺交易方式和市場信息不對稱的弊端。例如,互聯網可以推動現代企業進過精細化管理,減少生產經營的成本,增加企業的經營效率和經濟效益。除此以外,將傳統的客戶關系管理上升到現代信息化管理的水平,實時同步進行交易來往,大大地進入拓展了企業的經營渠道和銷售范圍。 (二)網路經濟對企業生產組織方式的影響 網路經濟對企業生產組織方式有著很大的影響。隨著互聯網的日益普及和發展,企業的生產組織方式也在發生巨大變革。例如,傳統的企業一般實行的是垂直化生產組織方式,而網路經濟要求的是扁平化生產組織方式。這兩中生產組織方式存在著巨大的差異,第一種強調自上而下,第二種強調協同推進。近幾年,代工是一個熱門詞彙。代工通常以某個知名品牌作為產品的商標,以委託的形式交給其他企業進行生產。隨著網路經濟的門檻降低,很多中小企業都可以將經營范圍擴展至互聯網或移動互聯網。 (三)網路經濟對企業內部機制和管理的影響 網路經濟對企業內部機制和管理有著重要的影響。網路化、信息化和全球化是當今社會發展的三大趨勢,因此現代企業想要生存和發展,那就必須對傳統的一些內部機制和管理方式進行變革好創新。例如,豐田公司的面板操作和精細化管理就是其中最為典型的代表。如果我們現代企業還是沿著以前的管理方式進行生產經營,採用的還是原有的企業內部機制和管理方法,那麼企業就會落後與形勢,最終會被時代所淘汰。網路經濟要求的是信息化、規范化和實效性,這對企業提升內部機制和管理有了更高的要求,我們企業要在這方面要下功夫。 (四)網路經濟對在企業組織結構上的影響 網路經濟對在企業組織結構上有著重要的影響。例如,傳統的企業一般實行的是垂直化生產組織方式,而網路經濟要求的是扁平化生產組織方式。這兩中生產組織方式存在著巨大的差異,第一種強調自上而下,第二種強調協同推進。除此以外,網路經濟逼迫企業必須創新管理方式,提高管理的效率。網路經濟要求企業在組織結構和人員分配方面必須進行重大調整,把合適的人安排在合適的位置上,發揮最大的效率。隨著後工業時代的來臨,企業之間競爭會變得越來越大,因此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優化企業的組織管理架構就成為現代企業的一個重要課題。
7. 畢業論文《網路經濟對現代企業的影響》誰能告訴我怎麼寫
來首先第一步,找資料。自
定了課題之後,很多同學就開始發懵,不知道該寫什麼內容,到底怎麼寫,寫哪些部分哪些點。最好的方法就是學習,為什麼每篇論文里都要求有參考文獻?那就是讓大家學慣用的。第二步就是去找資料,到知網、萬方等論文資料庫,把自己題目中的關鍵詞作為索引,找上五到十篇參考文獻,看看前輩們是怎麼寫的,看看人家的寫作方法,思路創新,大綱構架。
其次第二步,列大綱。
一定要先梳理出來大綱。一般第一章都是緒論或前言,就是謝謝課題研究背景和意義,文獻綜述。第二章是一些偏理論的東西。第三章一般就是現狀描述,第四章分析問題,第五章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最後再來一個結語就可以了。
上述大綱順序可以拆分,可以組合,順著這個模板下來最起碼不會踩雷。
最後第三步,查重降重
這個挺重要的,至於降重方法,太長了,這里就不寫了。提醒大家一下,知網的資料庫系統演算法匹配又升級了,同時還更新了一大批數據。所以去年用知網查的同學,今年提交前最好再查一遍,別心疼內點錢。比起順利畢業,哪個更重要不知道嘛?
(以上內容由學術堂整理提供)
8. 暈,沒有頭緒。求一篇網路經濟對現代企業經營方式的影響(國內方向的)的論文。
555555555555555555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