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正確看待當前的中國經濟形勢,寫一篇一千字論文,跪求啊
倡導大力發展資本市場,就是試圖通過資本市場,讓存量財富創造更多收益。資本市場是對存量資源進行配置的機制,它通過對資產進行估值,通過證券化,讓資產流動起來,讓存量財富升值。這樣,社會就處在一個很良性的狀態:一方面,現期經濟增長了,收入水平提高了,這是流量方面;另一方面,過去創造出來的財富也在增值,兩種收入加在一起,這就是小康社會的財富形成方式。經濟增長的目標,是要讓全體中國人民生活得舒適。我經常看到很多人加班加點,非常辛苦;中國人是全世界最辛苦的了吧,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國外,只要一有空就去做事賺錢。我們也要休息,要創造一種新的生活模式。要讓今天的收入保障今天的生活,讓過去買的那些資產通過增值來保障未來的生活。
改革開放三十年,我們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國已經從貧困、落後、封閉的國家,邁向正在現代化的小康國家。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國際影響力日益提升。三十年來,中國的面貌發生了根本性變化,世界矚目中國非凡的成就,但世界上也有不少人對中國的崛起心懷嫉妒。中國的崛起的確正在改變全球的經濟格局,所以有人會有些不舒服。但是我想,誰也阻擋不了中國前進的步伐。
盛唐時期,中國是世界的中心。當時中國的GDP比今天美國的GDP在全球所佔的比重還要大得多,約佔全球GDP的40%以上。時隔一千年,中國終於又迎來新的強盛時期。這完全得益於我們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所走的正確道路。我們現在已經是一個經濟大國,但成為經濟大國還不是我們的目標。我認為,中國一定會成為一個經濟上強大的國家,甚至在各個方面都非常強大的國家。我們有這個能力,也有這個智慧。在經濟大國向經濟強國轉型過程中,我們當然會遇到很多困難。中國經濟發展到今天,已經進入了新一輪的調整時期,我們將面臨更加復雜的矛盾,有些矛盾是我們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所沒有遇到的。黨中央國務院非常重視我國改革和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新矛盾,把握大局,審時度勢,不斷調整政策,化解矛盾,所以我們的經濟社會仍然朝著良好的方向發展。
一、中國正處在經濟快速增長期
今年以來,我國的經濟增長仍然非常快速。年初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我國2008年經濟增長率保持在8%,CPI(消費物價指數)上漲控制在4.8%。這是非常穩健的,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可能會超過這個指標,這是可以理解的。從上半年經濟運行情況看,我們的經濟增長仍然保持在10.4%,比去年11.4%有所滑落。CPI上半年上漲了7.9%。物價上漲從總體上看正在得到遏制,經濟仍然在高速狀態下運行。
中國目前正處在工業化中期。要成為現代化國家,一定要經過一個較長時期的工業化過程。對中國這樣的國家來說,沒有工業化,就不會有現代化。沒有現代製造業、現代核心裝備企業,怎麼可能成為一個經濟強國?我們一定要推進工業化,補工業化這一課。我國是從一個農業社會,或者說農業經濟佔主導的社會走過來的。總體上看,我們的工業化水平還是落後的。工業化水平落後會帶來很多問題,包括社會秩序、現代倫理等,都是欠缺的。所以,工業化是一個綜合指標,它不斷推動經濟發展,而且能帶來社會的全面進步。社會進步是我們的根本目標。現在我們仍處於工業化的中期,或者說中後期,這一時期的一個基本特徵,就是經濟高速增長。日本、韓國的現代化過程,經歷了長達十年甚至二十年的經濟高速增長,沒有這十年二十年的經濟高速增長,就沒有今天的日本和韓國。中國也正在經歷這樣的過程,而且中國的經濟體量要比它們當年大得多。從2000年開始,中國經濟進入起飛階段,我們經濟的高速增長將維持到2020年。到那時,中國將超過日本,和美國的經濟規模應該不相上下。我們大概在2012年就要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我們將再用8年的時間從經濟總規模上接近美國的水平。當然,也有個別美國經濟學家認為,到2028年中國的經濟規模將超過美國。這比較樂觀。所以,我們的經濟仍會持續增長,在持續增長過程中,我們要適時調整經濟政策,提升經濟結構和產業競爭力。
二、中國宏觀經濟當前面臨的核心問題
中國目前已經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到今年底,人均GDP將達到3000美元,接近中等收入國家水平。一般說來,特別是對於一個經濟體量很大的國家來說,人均GDP3000美元,意味著這個國家的經濟結構需要升級,產業結構需要進行重大調整。在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結構升級過程中,通貨膨脹、經濟增長、就業、中小企業發展等相互之間的關系,是必須正視的問題。這就如同我們在上世紀90年代初期,中國第一次經濟結構調整、市場經濟大發展時,給當時很多國有企業帶來沖擊一樣,由於方向正確、政策適當,我們非常幸運地渡過了難關。現在我們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我們的中小企業該怎麼辦?政策如何在通貨膨脹與經濟增長之間尋找平衡?
經濟結構的調整包括兩個方面,就是結構升級和產業轉移。中國的沿海地區、經濟發達地區,應該是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地方,是現代工業發展的地方。在產業升級過程中,勞動力成本也在不斷提高,這給勞動密集型產業帶來挑戰。
由於我們處在經濟結構的全面調整期,所以面臨的問題很多,也很復雜。但其中最核心的問題,還是維持經濟持續穩定增長與控制通貨膨脹之間的關系。一般情況下,適度的通貨膨脹可以帶動經濟增長,但如果處理不好,就可能使經濟進入滯脹。我認為,當通貨膨脹超過7%的時候,我們應該把控制通脹作為經濟政策最重要的目標。但是,控制通脹不能過度損害經濟持續增長的基礎。維持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仍然是我們頭等重要的事情。千萬不要認為中國是一個高收入國家,一個發達國家,發展可以歇一歇了,可以考慮其他問題了。
要充分認識到中國今年的通貨膨脹與20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的通貨膨脹是不同的。今年的通貨膨脹有兩個重要特徵:第一,它是輸入型通貨膨脹,主要是大宗商品價格的持續上漲,特別是石油價格的上漲對物價全面上漲產生了重要影響。石油價格是能源價格的標桿,石油是資源之王,其價格攀升當然會傳遞到中國。中國是一個開放國家,我們對石油的需求量非常大,我國50%的石油依靠進口。最近石油價格從每桶147美元下跌到120美元左右。石油價格大幅波動,使世界經濟進入一個大幅度波動的時期,風險急劇加大。雖然現在石油價格出現下跌,但是高油價仍是基本趨勢,而且這種高油價是同美元有關系的。我們採取緊縮的貨幣政策,比如說緊縮人民幣、緊縮流動性,是難以讓石油價格跌下來的。教科書上說通過緊縮流通中的貨幣,可以減少對商品的需求,從而使價格回落。教科書還說通貨膨脹是一個貨幣現象,說到底是貨幣發多了,引起價格的上漲。但就石油價格上漲而言,不是人民幣發多了,而是美元發多了。所以全球經濟動盪,美國負有重大責任,特別是在衍生品金融市場。為什麼中國要崛起?中國的崛起將改變全球的金融秩序和貨幣體系。現在全球都用美元做結算貨幣、儲備貨幣,所以美國就不斷發貨幣。如果二十年後,人民幣成為可以與美元相互替代的國際性儲備貨幣,這對維護全球金融體系的穩定和全球經濟體系都有重要作用。
中國崛起的核心標志是中國金融的崛起。中國除了產業要崛起、要有強大的製造業外,還必須有金融業的崛起。中國金融的崛起可以改變全球的金融秩序,有利於全球金融體系的穩定。沒有獨立的自主創新能力和強大的金融體系,中國是成不了經濟強國的。
目前通貨膨脹的另一個基本特徵,是這次通貨膨脹屬於成本推動型。所謂成本推動型有兩點含義:第一,勞動力成本大幅提升。勞動力成本的提升是社會進步的標志,所有勞動者都應該在中國經濟發展中得到他應得的福利。經濟發展的最終目標就是提高國民的社會福利、生活水平。通過什麼方式實現這一目標呢?第一,通過提高勞動力的收入。沿海很多地方,企業為什麼出現勞工荒?是因為勞動者的收入沒有得到足夠的提高。勞動者收入水平的提高,是中國邁向現代化的一個標志。
第二,資源價格上漲。鐵礦石、各種有色金屬礦,甚至包括淡水,都會漲價。價格的上漲,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利益關系的調整,它在動態地尋求利益均衡點。30年前開始的經濟體制改革,很重要的內容就是改革僵化的價格體制。計劃經濟時期,價格管制把經濟管死了,沒有利潤,也就沒有經濟發展的動力。價格如此之低,也會使很多人耗竭式地使用短缺的資源。實際上,我們現在要更多地關注供給。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的成就,就在於中國有一個非常強大的市場化的供給體系。抗震救災顯示了我們強大的供給能力。如果退回到三十年前,汶川地震這么大的災難,不要說三個月,就是三年也難穩定當地人民的生活。直接受災人數400多萬人,間接受災3000萬人,我們三個月就穩定下來,我們靠的是強大的供給體系,這就是改革開放三十年的成就。再加上我們的政府是負責任的政府,中國很難出現惡性通貨膨脹。
提高存貸款利率被看作是收縮流動性的一個手段。在目前條件下,提高存貸款利率,有可能創造更大的流動性,從而可能推動通貨膨脹。為什麼呢?這就涉及到匯率機制與國際游資問題。中國經濟越來越開放,也越來越復雜,不像20年前經濟活動非常簡單,那時通貨膨脹一來我們就知道是什麼原因,採取什麼措施。今天的經濟結構太復雜了。如果提高存貸款利率,在不考慮匯率預期情況下,是可以收縮流動性的。但在目前的匯率機制下,會帶來更多的國際游資,即熱錢。
為什麼熱錢想方設法要進入中國市場呢?因為人民幣正在升值。我們今年已經升了6.3%了,也就是年初1美元換成人民幣,現在經過匯率變動已經賺了6.3%了,同時我們的存款利率是4.14%(一年期定期),這兩個加起來,大約是10.5%。也就是說還沒有到年終,收益已經達到10.5%了,這是無風險的。
關於熱錢,首先要清楚它從哪些渠道進來。我們不能因為熱錢的進入,就試圖把大門關起來。開放是當今中國的主旋律,中國永遠不能回到封閉的時代,只有開放才能使中國強大起來。如果因為怕一隻蒼蠅進來就把大門關上,這是非常錯誤的。熱錢有各種管道進入。地方政府招商引資是一個很重要的管道,還有外商直接投資,經濟貿易誇大價格等,還有很多個人自己帶進來。國際游資,或者短期資本流動,時機一旦成熟,它肯定會流出去。如果流量非常大、非常急,就會對我國的金融體系特別是貨幣體系帶來沖擊。一個國家的金融危機最終會演變成貨幣危機。
對於熱錢,我有以下看法:第一,我們不要害怕熱錢,中國有這么多外部資本進入,是因為中國經濟持續增長、經濟環境穩定,人們有良好預期。實際上,我們將和熱錢相伴而存在,把熱錢消滅掉是不可能的,問題在於適時疏導。同時,我們要通過改革,把熱錢變成正常的短期資本流動。為此,要著力推進匯率形成機制的改革。現在是央行和個人、企業進行交易,未來的外匯市場交易主體應主要是企業與企業的交易,把風險分散給企業。
第二,我們要從技術層面採取措施,防止這些以班排連營方式進來的熱錢在未來某個時候以集團軍形式出去。游資大規模流出將給一個國家的貨幣體系帶來非常大的沖擊。我們現在有一萬八千億美元的外匯儲備,這些外匯儲備按照一定的結構分布在不同資產上,我們不可能把這些儲備以現金的方式擱在賬上。如果熱錢以集團軍方式出去,負債和資產的結構就可能不匹配,危機就會出現。韓國當年的金融危機與資產負債的結構性失衡是有關系的。在一國金融體系內,如果單一銀行出現由資產負債結構嚴重失衡導致的支付危機,通常央行會提供流動性幫助其渡過危機,但在國際范圍內,如果一國金融體系出現危機,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會提供幫助,但這個幫助要以付出巨大代價為前提。
我們要從政策和技術上防止熱錢以集團軍形式出去。在外匯管理上要做很多細致工作,要不斷調整外匯資產結構,以防範未來的金融風險。
三、環境保護和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環境和資源的保護與可持續性,是我國經濟發展中當前面臨的重要問題,也可能是一個長期問題。首先是有害氣體減排與工業化的關系。人類社會發展到今天,整個大氣環境被破壞,南極和北極的冰川都在融化。工業化加大了溫室氣體排放,使人類生存環境受到威脅。我們在這方面做了與我們經濟發展相匹配的減排承諾。美國是全球溫室氣體排放最多的國家。最近幾年中國的溫室氣體排放增長較快。但是,中國是一個正在發展中的國家,中國與美國不能承擔相同的義務。盡管如此,我們仍要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因為地球只有一個。
其次是生態環境的惡化。從南到北,我們的水都程度不同地受到污染,特別是比較發達地區的水污染更是嚴重。經濟發展的最終目標是要讓人民生活美好,我們千萬不要忘記這個最終目標。如果人均GDP達到一萬、兩萬美元時,水都不能喝,GDP還有什麼用?所以對環境的保護,特別是對水資源的保護,應該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等環境已經污染了再治理它就太難了,要付出巨大的成本和代價。
再次,是對自然資源的保護和可持續利用。我們現在的經濟增長方式很令人憂慮。資源匱乏了,環境污染了,我們的後代該如何生存?對石油、煤炭、水以及各類礦產資源的保護和可持續利用,美國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美國近海油田不開發,煤礦基本上也不開發,資源得到了很好保護。美國不開發其地下資源,主要是買其他國家的。從這個意義上說,美國人很自私。自私的一面我們不學,但保護環境的一面我們要學,要借鑒。我們不能耗竭式地利用自己的資源。我們現在也要學會保護資源。我們要學會資本運作,通過資本市場實現全球資源的配置。我國外匯儲備的應用,相當大部分應該放在這方面。中國這樣的大國,沒有海外資源做支持,經濟增長是難以為繼的。
最後,是經濟轉型過程中中小企業的生存、發展和勞動力就業問題。我們給中小企業的支持不夠。應該更多關注中小企業的發展,特別在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稅收政策方面要有更大的支持。
四、我們應該制定什麼樣的宏觀經濟政策
我們應該在解決上述問題之間找到一個深層次的平衡點。現在中國的經濟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單一政策目標是不夠的,必須統籌兼顧,必須堅持科學發展觀和以人為本的理念。這是制定宏觀經濟政策的指導思想。
如前面所說,要正確處理好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與控制通脹之間的關系。與此同時,我們要控制高耗能企業。我國的經濟增長,還需要通過內需的增長來拉動。中國這樣的國家試圖長時期通過出口,靠外部需求,靠美國、歐洲的消費來拉動經濟增長,是存在嚴重的結構性缺陷的,這種增長模式肯定有問題。我們要靠內需來拉動,必須完成經濟增長模式的轉型。靠內需拉動,首先要提高與內需有關的經濟主體特別是勞動者的收入水平。這涉及到另一個重要問題:收入分配。經濟增長和收入分配政策要更多地關注民生。能不能調整收入分配結構,適當降低稅賦?中國特別需要從經濟發展角度靈活地運用稅收政策。從目前看,稅收政策運用的重點在降低稅率或提高稅基。對於個人所得稅的起征點,由於中國社會發展太快,建議把起征點進一步加以提高。這樣把錢留下來,人們才會消費,才會拉動經濟增長。
要努力提高群眾的財產性收入。這實際上是在說,要充分重視存量財富的增長,重視存量資源的再配置。我們的文化有一個負面因素,就是不重視存量,只關心流量、增量。這實際上就是不尊重前人的成果、不尊重歷史。我們現在經常看到很多樓被炸掉,這些樓不少是10年前建成的,它們構成了當年的GDP。10年前建成的樓實際上是很新的。我到歐洲大學訪問,我要他們讓我看一下最新的樓。他們最新的樓就是10年、15年前建的。歐洲人對歷史、對前人的物質財富和非物質財富非常重視,盡最大努力去保護它。而我們卻沒有做到。這種不尊重歷史的行為在學術研究中也經常存在,抄襲就是一種蔑視前人成果的行為。寫一篇論文洋洋幾萬言,沒有一個注釋,說這些都是自己的創造。難道前人的研究成果沒有對你產生任何影響?沒有一個注釋,沒有一句話來自於前人?作為一個研究生導師,我在評判研究生論文時首先就要看論文的注釋,看學生對前人的研究成果是否很尊重。我們一定要尊重過去,尊重他人的成果。在學術研究中要這樣,在經濟發展、財富創造中也要有這樣的傳統。
我在很多場合倡導大力發展資本市場,就是試圖通過資本市場,讓存量財富創造更多收益。資本市場是對存量資源進行配置的機制,它通過對資產進行估值,通過證券化,讓資產流動起來,讓存量財富升值。這樣,社會就處在一個很良性的狀態:一方面,現期經濟增長了,收入水平提高了,這是流量方面;另一方面,過去創造出來的財富也在增值,兩種收入加在一起,這就是小康社會的財富形成方式。經濟增長的目標,是要讓全體中國人民生活得舒適。我經常看到很多人加班加點,非常辛苦;中國人是全世界最辛苦的了吧,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國外,只要一有空就去做事賺錢。我們也要休息,要創造一種新的生活模式。要讓今天的收入保障今天的生活,讓過去買的那些資產通過增值來保障未來的生活。
在正確處理經濟增長和通貨膨脹的矛盾時,要善於運用財政政策包括稅收政策。中國財政收入的增長很快,我們能不能把這個錢的一部分留在民間呢?中國經濟增長要靠民間需求來拉動。我們要向靠政府投資推動經濟增長的時代告別。民間資本對經濟增長的推動作用是持久的。
2. 關於中國當前經濟形勢的正確解析及國際環境下中國經濟發展趨勢
家發改委宏觀研究院課題組提出,未來幾個月我國仍具備繼續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良好條件,我們一定要堅定信心,深入認識經濟運行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繼續保持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增強政策的前瞻性、針對性和有效性,切實處理好速度、結構、價格之間的關系,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一、當前我國經濟運行的環境分析 □世界經濟有望繼續保持溫和復甦,出現劇烈波動屬小概率事件 □我國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依然較為強勁 今年以來,我國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不斷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經濟運行總體良好,繼續朝著宏觀調控的預期方向發展。投資、消費、出口穩定增長,內需拉動和支撐作用繼續增強,工業生產平穩增長,夏糧生產和農業農村形勢向好,財政收支增長較快,貨幣信貸平穩回落,經濟增長的主要拉動力逐步從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長有序轉變。這些表明中央關於今年加強經濟工作的一系列決策和部署是正確的、有效的。展望下半年我國宏觀經濟形勢,我國仍具備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良好條件,但也有不少來自國際國內的不利因素需要認真加以應對。下階段宏觀經濟政策應繼續保持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並根據形勢發展的需要,把握好宏觀調控的方向、力度與節奏,增強政策的前瞻性、針對性和有效性,力求在「穩增長、控物價、調結構」之間尋求平衡點,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從有利條件方面看: 一是世界經濟有望繼續保持溫和復甦。今年以來,雖然經歷了一些起伏,但全球經濟溫和復甦的態勢已基本確立。一季度美國國內生產總值按年率增長0.4%,較去年四季度有所回落,但企業效益指標表現良好,這預示下半年美國經濟上行仍有現實基礎。歐元區經濟復甦整體強於市場預期,一季度,歐元區經濟環比增長0.8%,同比增長2.5%,創2007年第三季度以來的最高水平。其中德、法經濟增長尤其強勁,同比分別增長4.8%和2.2%。日本受強震影響一季度經濟環比下降0.9%,但隨著災後恢復重建的推進,下半年有望實現正增長。總體判斷世界經濟復甦勢頭盡管低於預期,復甦的過程也會出現反復,但出現劇烈波動仍屬於小概率事件。這將在總體上為中國經濟增長提供較為穩定的外部環境。 二是我國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依然較為強勁。雖然上半年我國經濟出現溫和放緩,但工業化、城鎮化、消費結構升級、收入增長等經濟增長的支撐力量並沒有發生變化,而且今年作為「十二五」開局之年,企業發展經濟的能動性較強。目前,農業生產形勢良好,價格調控總體有效,市場供應得到較好保障,社會需求基本穩定,結構調整積極推進,重點改革繼續深化,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健全,人民生活水平持續提高。 三是信貸質量總體風險可控。在刺激經濟復甦的過程中,我國經濟也存在一些風險性因素,其中比較突出的是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的信貸。經濟增速放緩過程中,這些風險是否會集中顯現,導致經濟「硬著陸」,是人們普遍關心的問題。綜合現有各方面的情況看,目前我國在這方面的風險是可控的。根據國家審計署的報告,我國地方政府債務余額與國內生產總額和地方政府財力的比率均在國際公認的安全線以內,採取適當的政策措施是完全可以化解的。
3. 中國經濟發展狀況
發展速度:增長的下降有利於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現階段避免GDP的兩位數發展,事關中版國的經權濟承載力。失業「慮」:失業多表示我國社會分配並不公平。通漲:我國近年CPI居高不下(5%),引起社會熱議,其實2010年諾貝爾獎經濟學獎得主克里斯托弗·皮薩里德斯表示:"GDP增速實際上是通脹率的3倍左右,有很多的支出盈餘。所以說,中國即使通脹率達到5%都沒有問題。」發展方式:我過發展方式並不合理(產業鏈中最低端,高耗能,高污染,社會效益低下),轉變發展方式,調結構,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勢在必行。高房價:房價捆綁中國經濟,不能忽視,降緩房價,迫在眉睫。民生問題:要把經濟發展,表現在改善民生方面,解決廣大人民最關心,最直接的現實問題。面臨經濟發展突出狀況,找到彎路,方有出路,個人觀點,願,對你有幫助!
4. 當今中國經濟發展現狀
中國經濟發展的猜想
近年來,中國四萬億促進內需、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房地產蓬勃發展、薪資水平上升等等。在這些亂象中有人痛斥政府亂花錢,如果把花在高鐵、高速上的錢發給普通老百姓多好,這這才是實實在在的。然而本人從國家及未來的角度做出一些猜想,政府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是個正確的決定。首先從中國從放開商品房開始說起,房地產從此一枝獨秀,一飛沖天,飛漲的房價和穩如泰山的工資形成鮮明對比,老百姓卻怨聲載道,政府只能提高最低工資標准來提高百姓收入,可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用人成本的提升很快體現在物價上,物價也一路看漲。房價和物價的上漲又進一步刺激政府提高人民工資(這個提高當然是緩慢的),不斷反復,可是這僅僅是國內的情勢,從全球考慮,商品價格的提高使「中國製造」優勢削弱,出口疲軟。中國是個製造業大國、出口大國,GDP沒有了出口的拉動就會增長放緩,為了保GDP(其實是保製造業)政府開始大力促進內需,四萬億投資(稍後再說)、家電下鄉等等,家電下鄉確實讓老百姓掏出了更多的錢來購買商品,從而促進了內需、延緩了製造業的衰退,但是美國不會讓你這么安生,從中國房地產起飛以來就一直伴隨著美元的升值,在中國製造業開始衰退後更甚。內憂外患的中國製造業「飄搖欲墜」,政府採取的家電下鄉等努力與勞動力成本、原材料、匯率上漲相比顯得不夠「給力」,面對利潤不斷減少的企業家們唯有另謀出路——到勞動力更加低廉的其他國家開廠,中國企業的出走必然使國內失業率大大增加,同時也會使國外投資者對中國投資環境更加不看好,這樣一來中國經濟發展就會很困難。四萬億投資,加大基礎設施建設,這是政府為了留住國內企業、吸引外資所做出的努力,不是亂花錢。下面說個情況,有的企業家也到國外考察過辦廠的可能性,雖然當地勞動力成本很低廉,但是物流、交通、配套設施、產業鏈都相對缺乏,工作效率也不高,綜合考慮這些因素,還是在國內辦廠更加合適。從而可以看出,在勞動力成本沒有絕對優勢的情況下,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交通狀況、提高辦廠環境也是留住企業、吸引外資的有效方式。看看現在的中國,高鐵、高速快速建設,可以說四通八達,交通的改善也迅速的提高了物流的速度與質量,再加上中國產業鏈比較齊全,不用到處尋找原材料,這些才是中國留住企業的優勢。返回開始的話題,中國加大基礎設施建設、道路建設雖然耗資巨大,但這是為了能夠留住製造業企業,而對於中國這個製造業大國,留住了製造業企業就相當於挽救了中國經濟。(補充:中國各項政策中的貪污腐敗現象不考慮在內)
希望採納
5. 中國發展的正確描述有哪些
中國經濟新常態主要有六大特徵。
1第一個特徵:經濟增速。經濟增速由過去的高速或專超高速增長轉向屬中高速增長,實現了一個增長的回落。
2第二個特徵:發展方式。由規模型的粗放增長轉向效率型的集約式增長。
3第三個特徵:產業機構。產業結構由中高端向中低端轉換。
4第四個特徵:增長動力。由要素驅動轉向創新驅動。
5第五個特徵:資源配置。資源配置由市場起基礎性作用轉向市場起決定性作用。
6第六個特徵:經濟福祉。由先富先好型轉向包容平等。
6. 中國經濟的發展狀況
我堅信中國經濟會持續走強,僅僅從政府強化管理上我就堅信!
7. 怎樣正確認識目前中國經濟發展的態勢
東南沿海實體經濟規模從量變轉向質變 目前三大工業帶的產能完全可以滿足全中國的使用甚至還出現大量剩餘出口到國外 由於國外市場有很多不確定因素 例如戰爭 沖突 等國外市場在萎縮 這樣無形中打壓了中國企業的生存空間。由於改革造成的。一部分人先富但絕大部分人仍然是窮人 所以國內的消費動力不足 難以消耗市場上的大量工業品 所以企業倒閉逐年增多 。當前面臨最嚴厲的任務是改革以來的這塊巨大的實體經濟需要轉型 例如 高耗能 高污染企業該關的關該整的整 這樣勢必造成大量員工失業 怎麼辦?總不能去偷去搶的過日子。這是考驗政府的一道難題。我國中西部地區的人民還長期處在落後中 又不能不聞不問 所以中國需要利用好自身的優勢 也就是人力資源 不要把中國的貧窮的根本原因歸結於人口多 日本人口密度比中國還大 為什麼它比我們強?辦法總是人想的 有沒有一種更好的辦法讓中西部貧窮人口都能在原地走向富裕?有!經濟模式只有虛擬和實體兩種 大規模的實體模式已經難以用於中西部了 所以一種綠色虛擬經濟找到了其生存土壤。當前中國政府大規模推行的城鄉一體化正是此模式的最大成功之處 當地村民從此告別了去南方打工賺不到錢的歷史 通過中央統籌規劃的幾十層高樓小區讓當地村民每家都可以分到十幾套房子 他們通過出租房子給外地人每年有十幾萬最低的收入 從現象來看近年前往中西部的人口逐步增加 以往的慢車列車已經至少一半以上被換成了動車組 大規模的人口流動就可以說明中西部有吸引他們的地方 城鄉一體化集房地產 建材 水泥 玻璃 鋁合金等實體產業為一體 附之中國充足的人口資源以及民間閑散資金為靈魂的虛擬經濟 形成了當今具有中國特色的中西部新經濟模式。這種新的經濟模式徹底扭轉了中國人口後資金長期聚集在東南沿海的局面 國家通過這個模式讓原本流向東部發達地區的人口和資本全部被拉到了中西部 形成了一座座現代化城市群而非工業帶 一個國家的經濟是否繁榮看看它的金融產業便知道了 所以這些城市群聚集著人和錢 二十年後便形成了一個個金融城市而非烏煙瘴氣的工業城市 有了強大的金融產業必然推動高科技的迅猛發展 科技再次轉化為生產力推動經濟發展 而以往那些工廠企業早已轉移到了落後國家 我們屆時只需出資金和技術就可以了。就像今天的美國佬一樣。
8. 十八大報告對當前經濟形勢和社會發展現狀的描述是什麼簡答題。
一、我國未來經濟穩定增長的發展格局不會變 在過去的2012 年,由於我們面對國家宏觀經濟增速回落 的事實和經濟下行的壓力,使得許多人對十八大後我國未來經 濟社會發展前景產生了擔心和憂慮。為此,我特別提出堅持了 多年的觀點:未來十年或者更長時間內,如十八大報告和最近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的那樣,我國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 要戰略機遇期,經濟發展面臨的困難和挑戰盡管不少,但有利 條件和積極因素也很多。因此,我國未來經濟穩定增長的發展 格局不會變。
(一)我國經濟增速回落既符合經濟規律,也是發展必然 2012 年第二、三季度以來,GDP 同比增長連續創下自 2009 年二季度以來新低,不僅一些地方經濟增長處於低迷、 股市不振,而且諸多企業的經濟效益明顯下滑,有些企業甚至 面臨倒閉。同時,房價沒有大的變化,物價和人力資源成本等 卻明顯增加。但是,經濟增速由高到低的變化,產業結構調整 和一些企業陷入困境、面臨新選擇,不是我國獨有,是包括發 達資本主義國家在內每個國家都經歷過的,這也是世界經濟規 律決定的,是發展的必然。任何一個國家不可能保持長期的高 速增長,增長速度適度調整是各國根據國情的正確選擇,中國 的適度減緩完全是從中國國情出發的,我們面臨的是結構調 整、轉型發展,增長速度適度減緩也在情理之中。上世紀初期 的美國和上世紀90 年代的日本也面臨了同樣問題,可以從中 獲得更多啟發。
(二)2012 年我國經濟增速放緩,符合黨中央宏觀調控 預期 2011 年黨中央主動調低增速,在「穩中求進」總基調引 領下出台了一系列調控政策和激勵舉措,以及近來多次申明十 八大後中國宏觀經濟政策將保持連續性。這些既讓我們看到了 黨中央對形勢及時做出的准確判斷,也讓我們看到了黨中央推 進我國經濟穩定增長的堅定信心和決心。我想任何人都不會懷 疑帶領我們實現今天幸福生活的黨中央的判斷力和決斷力。同 時,應該看到2012 年前三季度的經濟平均增速為7.7%,10 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指數同比上漲1.7%,漲幅降 至33 個月來最低點;製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 指數為 50.2%,重回「枯榮線」(PMI 指數50 為榮枯分水線)以上; 而工業生產者價格指數PPI 同比下降2.8%,環比自2012 月以來首度「轉正」。國家統計局發布的這些數據,表示我國的企穩態勢已比較明顯,第四季度還有一定程度的提升。11 月份全國CPI 同比上漲2.0%,漲幅較上月反彈0.3 個百分 點,1—11 月份平均,全國CPI 比去年同期上漲2.7%;全國 PMI 指數為50.55%,環比小幅增加0.35 個百分點,保持了溫 和上升態勢;全國PPI 同比下降2.2%,環比下降0.1%,1—11 月份平均,我國PPI 同比下降1.7%。這些數據表明黨中央一 定有能力帶領我們實現經濟穩定增長。
(三)我國經濟未來長期增長的潛力依然很大,不容懷疑 我國有13 億多人口,是全球潛力最大的消費市場,同 時,還有大量待發展的區域和新的發展空間。盡管我國經歷了 30 多年的高速發展,國民生產總值的總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人均還比較低,仍然是一個還不太富裕的發展中國家,人們 渴望擺脫貧困、追求富裕、努力工作的熱情仍在,中西部地區 求發展和沿海及東部地區求跨越的勁頭和動力沒有絲毫變化, 而在十八大精神的鼓舞下,換屆後的新一屆各級領導一定會帶 領大家去實現十八大確定的新的戰略目標。此外,黨中央已為 我們指明,我國經濟未來的動力在自主創新,未來的空間在城 鎮化。每一個百分點的城鎮化率對應的都是上千萬人口以及數 以萬億元計的投資和消費。2011 年我國人均GDP 為5414 元,人均GDP僅達到美國11%,排名世界第89 位。歷史經驗 表明,像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大國,從綜合經濟因素和客觀條件 分析,中國的內在發展動力和潛力以及13 億人口擺脫貧困的 信心都會直接推動我國經濟持續發展,未來仍然有10—20 的經濟較快增長前景,中國經濟的潛力是不容懷疑的。(四)我國經濟改革開放的原始動力仍然存在,必將集聚 我國經濟過去30 多年來的高速發展,靠的是改革激發的 活力。目前我國社會、經濟領域盡管存在著不少問題和矛盾, 但絕非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人們的不滿意主要集中在政府職 能轉變和對貪官污吏懲治不到位、合法權益得不到保障及經濟 壟斷行為蔓延等幾個方面。這些方面的問題,是改革發展中的 問題,通過改革完全可以解決。
十八大加快改革進程,近來諸 多貪官污吏被懲治,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從中央政治 局做起和扎實推進重點領域改革等一系列務實舉措,已讓人們 看到了希望,也必將集聚原始的改革動力,激發人們推動經濟 發展的活力,更會成為經濟穩定增長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