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平樂縣的歷史沿革
平樂縣在一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已有人在此繁衍生息。
秦屬桂林郡地,漢屬蒼梧郡富川、荔浦二縣地。
三國吳甘露元年(公元265年) 由富川縣分置平樂縣,以今縣城北平樂溪(樂水)取名,縣治在今附城鄉糖榨村,為始安郡第三縣至晉不變。
六朝時,宋屬始建國,齊復屬始安郡至隋,為第二縣。
唐武德四年(621年) 分始安郡,在平樂縣地設樂州,平樂縣屬之。是年分平樂縣走馬坪置沙亭縣。州治今附城鄉南洲村。武德八年(625年) 樂州刺史江齊賢將州治、縣治同時徙今縣城。貞觀八年(634年)樂州改為昭州(據縣城西昭崗潭取名)。證聖元年(695年)分平樂縣的永平鄉置永平縣。天寶元年(742年)昭州改名平樂郡,平樂縣屬之。乾元元年(758年)平樂郡復稱昭州,平樂縣屬之。
五代時,先屬楚,後入南漢,為後周轄地。
宋先屬廣南路,後屬廣南西路。開寶五年 (971年) 撤永平縣入平樂縣。大中祥符元年 (1008年)移治城東。 元大德五年(1301年)昭州更名平樂升為府,平樂縣屬之。洪武十八年(1385年)撤龍平入平樂縣。
明清沿襲。
民國元年(1912年) ,平樂縣直屬平樂府,民國2年6月廢府,平樂縣屬灕江道,民國3年6月,灕江道更名桂林道,平樂縣仍屬之。民國15年10月廢道設區,平樂縣屬平樂民團區(實 際實行為民國19年冬至21年5月) 。民國21 年4月6日桂林民團區並轄平樂民團區及其9 個縣。民國22年10月分設平樂民團區(民國23年,改民團區為行政監督區,民國29年,改行政監督區為行政督察區,設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至民國38年) ,平樂縣屬之。
1949年12月6日平樂縣解放,屬平樂行政專員公署。
1951年8月,公署駐地從八步遷平樂鎮,同時平樂縣治地遷二塘鎮。
1958年7月,平樂專區撤銷,平樂縣劃歸桂林專區管轄,中共平樂縣委、縣人民委員會回遷平樂鎮。
1998年11月,桂林地市合並後屬桂林市。
2000年,平樂縣轄6個鎮、5個鄉、1個民族鄉。
Ⅱ 平樂縣工業振興作文
「一元復始寒冬去,萬象更新暖春來」,為保障企業有序復工復產,我縣在疫情防控不放鬆的同時,通過強措施、優服務,打出復工復產戰「疫」組合拳,開啟疫情防控與經濟發展「雙線作戰」模式,助力企業跑出加速度,順利邁進復工復產的「春天裡」。
我們一起走進《平樂:全力以「復」 助力企業走進「春天裡」》之五:《企業振興 助力平樂經濟社會發展》
近年來,我縣緊緊抓住國家「一帶一路」、「珠江—西江經濟帶」、「桂林國際旅遊勝地建設」三大戰略疊加的機遇,圍繞「重振桂林工業雄風」這個主題,以園區為畫板,凝聚全縣干群的力量,著力書寫「築巢、引鳳、融資、服務」四篇文章,實施「工業突破」戰略,全力聚焦經濟發展。
提起如何助力企業復工復產,縣長石小松說,「我們及時的出台了支持企業發展,復工的十條措施,和支持重大項目復工的十條措施,我們簡稱『雙十條』,將有利的幫助我們工業園區的企業及時的渡過難關,也為今年順利地完成全年的目標任務打下基礎。」
新企業落戶孕育新希望。我縣獎勵扶持企業的優惠政策,為企業提供 「保姆式」的優質服務,吸引了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廣西東維豐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落戶我縣,與我縣簽訂了高新電子產業項目投資協議,進一步加快我縣高新電子產業發展步伐。
據悉,該項目總投資約1.6億元,項目達產後,可生產電源、風扇等電子設備,年產值達6億元,稅收超2000萬元。我縣為項目進駐二塘工業集中區提供近兩萬平米的標准廠房,推動項目盡快落地建設、早日達產見效。
「總公司想在離廣東比較近的地方打造一個核心的生產基地,而且平樂的營商環境比較好,來這邊投資比較踏實。」廣西東維豐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黃曉東說道。
Ⅲ 平樂鎮的概況
平樂鎮位於河南省孟津縣,自東漢明帝永平五年(公元62年)為迎西域入貢的飛廉、銅馬築平樂觀取名至今,一直享負盛名,被譽為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的一方聖地,素有「金平樂」、「小洛陽」之美稱。1948年前隸屬洛陽縣為平樂區,新中國誕生後為洛陽第三區。1955年洛陽縣制撤消,劃歸孟津縣為平樂中心鄉。1993年9月,經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鄉建鎮。全鎮東西長10公里,南北寬9公里, 總面積63.8平方公里,佔全縣總面積的8.4%。全鎮轄20個行政村,35個自然村,248個村民小組。全鎮共有13631戶、50712人,其中農業人口12409戶、46837人,耕地面積62320畝,人均耕地1.33畝,人口密度794.85人/平方公里。近年來先後被授予國家計劃生育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先進鎮,河南省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洛陽市文明鄉鎮,洛陽市衛生城鎮、小城鎮建設重點鎮,洛陽市社會治安模範鎮等。 地理位置優越。平樂鎮位於孟津縣東南方,距縣城20公里,距市中心15公里。南與千年古剎白馬寺毗鄰,東與偃師市接壤,北與無卧牛之地邙山緊依,西與十三朝古都洛陽相望。是典型的城鄉結合部。
交通快捷便利。310國道、隴海鐵路傍南而過,焦枝鐵路穿境而過,境內長達15公里,孟津火車站建在境內新莊村。207國道、洛常路、二廣高速、連霍高速公路,貫穿東南西北。境內的鄉村公路四通八達。洛陽通向黃河以北的吉利、濟源、沁陽、溫縣、孟縣、新鄉以及陝西晉城、陽城的班車,每天達200多班次,南來北往,絡繹不絕。洛陽發往平樂的64路客車,每20分鍾一班,通往縣城的客車每20分鍾一班。以前平樂20個行政村之間都是土石公路,坑窪不平,雨天泥濘。1985年後,為快速發展經濟,鎮政府廣泛籌集資金1000萬元,修建了建設路(朱倉-207國道)、團結路(妯娌村-207國道)、朝平路(朝陽-平樂)、新平路(新莊-平樂、)金白路(金村-白馬寺)等主幹道20多條,長達76公里,全部為水泥和柏油路面,實現了村村通公路。 基礎設施完善。道路交通便捷,鎮域形成四縱四橫道路框架,20個行政村,村村通硬化道路,村村通公交汽車。平樂鎮是全縣第一個辦電的鄉,1959年從洛陽市郊區引架高壓線。隨著鄉鎮企業發展,用電量越來越大,鎮政府1985年投資80萬元,建起110伏變電站。1995年又投資90萬元,對變電站進行擴建改造,安裝2號主變壓器保證全鎮生產生活用電。截止2002年全鎮有10千伏輸電線路110公里,變壓器250台,計28600千伏安。電力資源充足,鎮電站擁有35KV、10KV雙迴路供電線路各一條,保障工農業用電需要。1994年投次40萬元建成電視轉播台,率先實現有線電視進到千家萬戶,目前全鎮20個行政村已全部實現有線電視進村入戶,入戶率達60%,並且為光纜傳輸,信號傳輸正常,電視圖像清晰,頻道豐富。通訊郵電事業發達,固定電話裝機量達85%,寬頻入戶,基本實現傳輸光纜化、電話程式控制化、通信生產化、管理微機化,可滿足電話、傳真、數據、通信、移動通信的各種需要。全鎮地下水資源豐富,供排水系統齊全。
Ⅳ 平樂縣的經濟
平樂是國家商品糧生產基地和全區29個農業結構調整重點縣之一,全縣全年水稻種植面積31.8萬畝,其中優質稻種植面積80%以上;全年標准化商品蔬菜復種面積12萬畝,品種近20個,年產量20萬噸左右。 2008年全縣財政收入1.757億元,增長18.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5.00億元,增長25.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37億元,增長23.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萬元,增長12.7%;農民人均純收入4289元,增長14.2%;城鎮登記失業率3.81%;人口自然增長率5.7‰。被國家環保部授予「國家級生態示範區」稱號。
全年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8.56億元,增長5.9%;糧食總產量18.5萬噸;商品蔬菜49.82萬噸,增長8.6%;水果總產量45.38萬噸,增長10.3%;人均水果收入1403.6元,增長10.3%;肉類總產量2.9萬噸,增長5.7%;水產品總產量0.76萬噸,增長5.9%。全縣發放水稻良種補貼、農資綜合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能繁母豬補貼、生態林建設補貼、退耕還林補助和中型水庫庫區移民補助等共計5935萬元。第二批整村推進扶貧開發成效顯著,全縣脫貧人口達4700人。完成植樹造林13078畝。新建沼氣池3226座,鄉鎮示範點16個,建成沼氣技術服務站7個,全縣沼氣池入戶率達53.5%。農業技術推廣、綠色食品認證成果鞏固、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森林防火、農業機械化、農資銷售、農產品流通等工作取得較大進展。
工業集中區總產值18.1億元,增長35.6%;實現稅收1600萬元,增長26.9%。新引進企業10家。投入3840萬元用於道路、排水管網、供電線路和標准廠房等基礎設施建設。工業集中區被確認為自治區「A」類產業園區。 榕津泰有「十榕八桂九井十三塘,一渡兩河三上岸」之美稱。榕津千年古椿群其主幹需十五人方能合抱,奇特之處在於粗壯的氣根形成了幾道能通小汽車的奇特拱門組合。
榕津千年古街建於宋代,古街長200米,寬3米,保留較為完整,古街內木樓飛檐,青磚素瓦,雕龍刻鳳之古跡隨處可見。古街內有充分體現崇榕文化的媽祖廟,另外還有古戲台占戲院、三神宮、紫竹仙宮以及廣東會館等,榕津是中國四大劇種之一的桂劇發祥地,中國戲劇界一直流傳著中國桂劇在桂林、桂林桂劇自平樂,平樂桂劇源榕津之說,至今,榕津桂劇團還保存著一面「廣西第一鑼」。因為該鑼質地優良,由高純度黃銅打制,響聲清脆悠揚,一擊其鑼聲長達數十秒鍾。 平樂縣以中低山、丘陵和岩溶地貌為主,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9座。(1)獅子山:位於縣城東南30千米,青龍鄉大剛村南面,主峰海拔1292.7米,林木以松、杉林為主,是大剛河的發源地。
(2)葫蘆頂:位於縣城東南31千米,青龍鄉大剛村南面,主峰海拔1271米,樹木茂盛。
(3)九十九堆:位於縣城東南40千米,源頭鎮藍洞村以西,主峰海拔1164.6米,為縣內原始森林,榕津河發源於此。
(4)天堂山:位於縣城東南35千米,源頭鎮義洞村以東,主峰海拔1038米,主峰上雲霧繚繞,樹木茂盛,山腳為義洞水庫。
(5)蓮花山:位於縣城東南14千米,二塘鎮謝家村南,主峰海拔953.4米,主峰形如蓮花,故名。林木以松、杉為主,產金銀花等葯材。南坡接岩仔森林,山上有聖姑廟。
(6)聖山:位於縣城中部31千米,陽安鄉石面山村南,主峰海拔834米,環境優美,泉水甘甜清澈,森林茂密。東面與桂林市第二大平口水庫相接。相傳古時有潭氏二仙女在此修煉得道,以此得名。
(7)昭山:平樂鎮灕江與茶江匯流處,山於水中,方正如印,故又名印山。山上修竹蒼翠,相對高度約30米,山巔約百米見方。山上有點翠亭(又名印山亭),有石階可達山頂。山腰有兩塊青石,上書「中立不倚」。「昭山點翠」為平樂古八景之一。
(8)石人山:位於縣城南部20千米,大發瑤族鄉廣運村北面,主峰海拔645米。因其主峰狀似一無頭石人而得名。相傳宋楊文廣征南路過此地,夜裡疑為敵人,一箭將其頭射掉。 朝天岩:位於平樂縣二塘鎮樂塘村南面,距二塘鎮約4千米。岩洞在石山半山腰,距地面約60米,由於洞口寬敞朝天而得名。為廳堂式洞穴。
Ⅳ 洛陽平樂鎮青年坡路2020年規劃了嗎
暫時還沒有規劃的,沒有接到通知。
Ⅵ 平樂鎮的簡介
四川省抄成都市邛崍平樂鎮有著悠久的歷史,厚重的文化。早在公元前150年的西漢元年,這里就已形成集鎮,並開始興旺發達。穿鎮而過的白沫江見證著平樂兩千多年的歷史,「一江分三水」的獨特格局,使平樂在白沫江的滋養下,形成了燦爛的八大文化(水、火、貢茶、鐵、紙、民風民俗、路、宗教文化)及獨特的建築風格。加之平樂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平樂自古便成為「茶馬古道第一鎮、南絲綢之路的第一驛站」,在今天的平樂,我們依然可以看到歷史的足跡--九古(古街、古寺、古道、古橋、古風、古居民、古坊、古堰、古歌)。
如今,平樂鎮已是國務院六部委04年2月命名的「全國重點鎮」及四川省「十大古鎮」和成都市「十大魅力城鎮」之一,2005年又被評為「全國歷史文化名鎮」、「全國環境優美鎮」。
平樂古鎮以鎮區古樸的街區和原味淳樸的川西民風民俗而著稱。在古鎮區內,可以盡情享受都市以外久違的那份古韻和恬靜。剔除了現代文明的浮躁,看到那充滿靈氣的山山水水,花花草草,擁有的是放開心胸,忘記煩憂,縱情山水,任時光倒流……
Ⅶ 1950年一70年平樂縣有位縣長。名是准
1、刑復法及司法解釋對入制室盜竊沒有特別量刑規定,只是規定入室盜竊3次以上即構成「多次盜竊」,即便未達到盜竊立案財產數額標准也可以涉嫌盜竊罪立案追究。盜竊罪一般情節(數額較大)的處3年以下徒刑、拘役或管制,並處或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指5000元至20000元以上,各地有差異)或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或沒收財產;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沒收財產;盜竊金融機構數額特別巨大或盜竊珍貴文物情節嚴重的,處無期徒刑或死刑,並處沒收財產。
2、任何人發現盜竊均應向公安機關報案查處,至於是否有用不應是你所考慮的,我想至少有助於公安機關的治安管理。
3、對恐嚇者可以報警登記,由公安機關予以教育訓誡,如恐嚇者實施違法犯罪行為則應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4、治安管理是政府公安部門職責,如其不履行職責、不作為可以向上級部門投訴或提起行政訴訟。
Ⅷ 關於平樂的地理報告
平樂,古稱昭州,隸屬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位於廣西東北部,桂林市東南部,東臨鍾山縣,南接昭平,西北毗鄰陽朔,北連恭城,總面積1919.34平方公里。平樂縣居住著漢、瑤、回等十二個民族,總耕地面積為29.98萬畝,縣人民政府駐平樂鎮中華街45號。
平
樂縣內探明有開采價值的礦產資源有30多種,主要有錳、花崗岩、大理石、硅灰石、煤、礦泉水等。主要農產品和土特產品有馬蹄、蓮藕、慈菇、大米、花生、薴
麻、石崖茶、水鹽菜、茨菇、木耳、香菇、沙田柚、柿餅、柑橙、板栗、葡萄等。工業有采礦、建材、鑄造、紡織、化工、制葯、農葯、食品和竹木加工等行業,主
要工業產品有鋼材、鑄造件、水泥、紙箱等。主要旅遊景點有榕津千年古榕、冷水石景苑、仙家溫泉、桂江風景區、灕江風景區等,平樂縣為灕江分界點,平樂以北
稱灕江,以南稱桂江,是著名的大桂林旅遊區之一。
地貌
境內地貌為中低山、丘陵和岩溶一體。東、南及西南山脈環繞,屬南嶺之一的都龐嶺分支。東部山脈呈南北走向。主峰石榴界為境內最高點,海拔1372.1米。山脈下為一南北走向的平原,並由東南向西北傾斜,形成東南高,西北低的地貌形態。西南部山脈向南蜿蜒。
主峰龍河嶺,海拔1149.6米。北部和中部為峰叢,峰林谷地,窪地和溶
蝕平原等岩溶區及丘陵區。蓮花山山脈自二塘鎮南部的謝家向西南延伸。蓮花山主峰海拔953.4米。大扒鄉黃龍的灘底村附近的河面為最底點,海拔72米。境
內地貌按形態可分為丘陵、平原、台地、山地等類型。[3]
氣候
平樂縣地處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冬短夏長,氣候溫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無霜期長達310天以上。年均日照時間1414-2094小時之間,年平均氣溫19.9℃,年均降雨量1355-1865毫米之間。
境內處於低緯度地區,太陽輻射強烈。並受季風環流影響,屬中亞熱帶季風氣
候區。總的氣候特點是:日照時間長,氣溫高,熱量充足,雨量較充沛,干濕明顯。春夏多雨,常造成山洪泛濫;秋冬降水量驟減,則又出現乾旱現象。全年無霜期
長,具有短酷熱的桂南氣候兼冬寒微雪的桂北氣候。
境內太陽輻射強,光能資源豐富,全年太陽輻射為105718卡/cm2。
7~9月是太陽輻射量最多的季節,其中7月是全年最高值,達14015卡/cm2。5~10月總輻射量68971卡/cm2,佔全年總量的65%。
1958~1989年年平均日照1658.8小時,日照的年際變化大。
平樂縣1957~1989年年平均溫度19.9℃,最高年為
20.45℃(出現在1963年),最低年為19.05℃(出現在1984年);歷年月平均最低溫度在1月(9.4℃),月平均最高溫度在7月
(28.3℃)。極端最高氣溫39.4℃(出現在1971年7月22日),極端最低氣溫一4.1℃(出現在1963年1月15日)。因縣內地勢南部高,森
林草地覆蓋面大,北部低平,森林覆蓋差,所以溫度的分布規律是自南向北逐漸升高,年平均氣溫,南部的源頭一帶為19.3℃,中部的同安至西部平樂鎮一帶為
19.7~19.9℃,北部的沙子一帶為20.2℃。[4]
資源
編輯
土地資源
境內土地按1990年全縣平均每人僅7.35畝,每人平均佔有耕地
0.89畝。全縣土地面積2879010畝,其中山地、丘陵為21351192畝,占總面積的74.16%;可利用土地為2542570畝,占總面積的
88.31%,其中已利用面積,占總面積75.78%。據1990年統計,全縣耕地346808畝,占總面積的12.05%。在土地面積中,可作林業用地
的1630500畝,占總面積的56.63%;可利用尚未利用的林業用地332728畝,占總面積的11.55%;可開墾而未開墾的荒地7964畝,為總
面積的0.27%。這些荒地多處在人口稀少或水利條件較差的邊遠山區。城鄉、工礦、道路用地6594畝,佔0.23%。1990年土地利用現狀:耕地
346808畝,城鎮村及工礦用地62080.38畝,交通用地18933.60畝,水域71212.12畝,未利用土地1108237.19畝。[5]
水資源
境內年平均降水量1357.5毫米,最高年1927.3毫米。灕江、茶江、荔江、榕津河、東江、西江和同安河等7
美麗的平樂橋亭六沖瀑布
條主要河流共長275.9公里(其中過境河流灕江、茶江、荔江共長123.5公里,流量117.1億立方米)。全縣水能理論蘊藏量為
20.48萬千瓦,可開發量為10.02萬千瓦。至1980年,開發1.13萬千瓦,占可開發量的11.28%。到1990年止,開發2.08萬千瓦,占
可開發量的20.76%。
縣內河流屬珠江流域,西江水系,主要過境河流有灕江、恭城河(又名茶江),荔浦河。灕江經陽朔由縣西北入境,恭城河、荔浦河分別由恭城、荔浦流來,經縣東北、西部入境,三江在縣城匯入桂江。
縣內主要內河為榕津河,分別由同安河、東江、西江3條支流匯合而成。主流東江河發源於源頭鎮的金井、木林的中低山區,由南向北流經陽安、青龍、張家、二塘至沙子匯入恭城河,在沙子地段因受地形地貌影響折轉由北向南流,經福興、附城於平樂鎮注入桂江。為平樂縣的主要水能基地。此外尚有小河26條,集雨面積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小河有14條,總長533.33公里,河網密度0.28公里/平方公里。
裂隙水主要分布在大扒、源頭、青龍、橋亭的交匯地帶的砂、頁岩中,其儲量為1.8273億立方米,孔隙水分布在河谷的沖積層中及其山前地帶的沖積層中(儲量不明)。岩溶水是縣境內儲量較大的地下水,以井泉、暗河、岩溶湖的方式排泄於地表。[5]
礦產資源
自1958~1987年,先後有地質勘探隊等20多個單位到境內普查勘
探,發現有礦藏30種,分別是:磁鐵礦、境鐵礦、赤鐵礦、錳、鈷、鎳、鈦鐵、鋯英石、銅、銻、汞、鎢、錫、鋁、金、稀土、鈮鉭、水晶、鉀長石、白雲石、石
灰石、重疊石、高嶺土、磷、硅灰石、花崗岩、大理石、煤、泥炭、礦泉水等。[5]
人口
編輯
據平樂舊志記載,明嘉靖元年(1522年),平樂縣有991戶,3586人,戶均3.61人。
平樂神秘的'瑤族吉普賽人'
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全縣有1187戶,3855人,其中男2377人,女1478人,戶均3.24人。
清嘉慶十年(1805年),全縣有23099戶,138025人。
民國21年(1932年),全縣有26965戶,152515人。民國
23年,全縣1346村(街)共26569戶,159011人,其中男性86787人,女性72224人,盧均6人。民國36年末,有31595戶。
172665人,戶均5.4人。1949年末41850戶,199351人,戶均4.73人。
解放後至1990年,平樂縣進行過四次人口普查。1953年6月30日,24時為中國第一次人口普查登記時間。時全縣總戶數為45239戶,207488人,戶均4.59人,比1949年末增加8137人,增長4.08%。
1964年7月1日零時為第二次中國人口普查登記時間,普查表明全縣總戶數49941戶。230494人,戶均4.62人,比第一次人口普查時增加23006人,增長11.09%。
1982年7月1日零時第三次中國人口普查,全縣共有63738戶,344919入,戶均5.41人,比1964年人口普查增加114425人,增長49.64%,比1949年增長57.40%。
1990年7月1日零時,中國進行第四次人口普查,全縣的普查結果為:共
7453戶,其中家庭79138戶,集體戶315戶,家庭戶人口387733人,戶均4.9人。全縣總人口391679人。1990年年末總人口
403769人,比1949年增加204418人,增長102.54%。[8]
境內有漢、壯、瑤、回、苗、侗、滿、仫佬、毛南、塔塔、普米爾、黎、布
依、朝鮮、土家等15個民族,少數民族主要有瑤族、壯族、苗族、回族。1990年底,全縣有人口403769人,其中漢族335009人,占總人口
83.74%;瑤族47558人,占總人口的11.03%;壯族19996人,占總人口的4.95%;苗族714人,占總人口0.17%;回族345人,
占總人口0.07%;其它少數民族247人,占總人口0.06%。
Ⅸ 廣西桂林平樂是不是貧困縣
我是平樂的感覺特別窮我們村裡都沒有水泥路,
Ⅹ 平樂在那個省經濟發展怎樣
您的問題過於籠統,四川有平樂古鎮、廣西鄉鎮級以上的平樂有三處,即:
鳳山專縣的平樂鄉;
陸川屬縣的平樂鎮;
桂林市市轄縣——平樂縣。
平樂縣的縣城所在地——平樂鎮;
如果你問的是平樂縣的話,我的回答希望對您有用:
平樂縣位於桂林市東南面,縣城離桂林市區88公里,與中國旅遊名縣陽朔縣為鄰,兩縣縣城的距離為25公里,全縣縣域面積1919平方公里,人口45萬,人口密度為234人/平方公里,為桂林市人口第二多的市轄縣。全縣農業較發達,為廣西商品糧基地縣,旅遊及工業發展後勁較大,區位優勢正在顯現(轄區內有三條高速公路,以及柳韶鐵路、湘桂運河、國道323線貫穿全境,擁有全市最大的內河出海港口)。
經濟方面,截止2015年底,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43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810元。全縣各行業均衡發展,勢頭良好,旅遊業將成為新的補充和後起之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