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兩漢經濟的發展導學案答案

兩漢經濟的發展導學案答案

發布時間:2021-03-02 23:49:52

『壹』 急!!!!簡述兩漢經濟的發展

兩漢:漢承秦制,略有所改,實行的是郡國並行制。東漢時期,作為監察區域的州逐漸成為郡以上一級地方行政區域,州刺史的權力大大加重。
中國古代人口的遷移,促使江南地區的經濟發展和古代經濟重心的南移。黃河流域是中華民族的主要發祥地,從戰國到兩漢,這里一直比南方發達,經濟重心在北方。

①經濟重心轉移的過程:古代對南方的開發比較早,但直到三國時期,都處於初步開發階段,從魏晉開始,北方處於戰亂狀態,南方相對安定,北方移民的湧入,統治者的重視,相對優越的地理環境,大大促進了南方經濟的發展;南北朝時期,南方經濟發展迅速,南北經濟趨向平衡。隋朝統一後,隨著北方經濟的恢復,北方仍是全國經濟的重心,但北方的某些方面也依賴於南方的補充,大運河的開鑿就是這一形勢的體現。唐中期安史之亂後,北方經濟受到嚴重破壞,經濟重心開始南移。五代十國時期,南方相對安定,全國的經濟重心繼續南移。北宋滅亡之後,北方人口大量南遷,南宋時期,南方經濟迅速發展,江浙地區長期成為全國的經濟重心,南方經濟領先北方的格局最終形成。當時流傳著「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正是經濟重心南移的印證。

②經濟重心南移的三個明顯特徵:北方人民南遷,帶去先進的技術和經驗,體現了當時生產力的最高水平;二是南移趨勢往往在國家分裂或封建割據或封建戰亂時突出;三是政治中心的南移對經濟重心的南移有一定的影響。

③經濟重心南移的過程完成的標准:人口數、農產品的產量超過北方;南方持久、穩定地佔據優勢;新的經濟重心取代舊的經濟重心,成為新的財稅支柱來源。

『貳』 西漢長安城和東漢()被稱為東西二京,是當時世界上少有的大城市。 《兩漢經濟的發展》

洛陽。
希望可以幫到你,滿意的話請採納,謝謝

『叄』 兩漢經濟的發展

"兩漢是指東漢和西漢兩個歷史階段,西漢屬於早期的戰後建設和軍事維專護階段,這個時期的經濟屬可以說是百廢待興,以農業和手工業為主,畜牧業為輔的方針。而東漢時期,基本進入了穩定、相對和諧的時期,圓周率、造紙、活字印刷和火葯也是在這一時段得到了改進和發明,也是國家綜合經濟「百花齊放」的高潮階段,國家富足、人民安於樂業也是空前的美景!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社會治安也非常好呀!補充:剛才說到你的學校的構建和教學方式問題,我個人覺得----沒有最好的,只有更適合的。
學校為了提高學生的興趣度和比較性,來刺激和激勵大家努力動手動腦,沒什麼打錯,不但能培養學生的技能,還可提高學校的教學方式和知名度。
這也是「雙贏」的體現嘛!
理解、借鑒和動力,才是我們學習歷史的真正目的和意義呀!"

『肆』 第十三課 兩漢經濟的發展歷史導學練答案

漢朝的統治
1、西漢
時間:前202年,劉邦建立,都城長安。
漢初:郡縣制,分封制,休養生息政策。
西漢的強盛:漢武帝統治時出現大一統局面。
2、東漢:時間:25-----220年。建立者:劉秀。都城:洛陽。
三、秦始皇,漢武帝
(一)秦始皇——我國古代封建社會第一個皇帝。
功勞:1、實現統一,滅六國,結束春秋戰國以來長期分裂割據局面,建立起我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
2、鞏固統一,創立了一套封建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制度,影響深遠。
3、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和車軌,有利於經濟文化交流和發展。
4、北擊匈奴,修築萬里長城;開發南疆。
過 :統治殘暴: 賦稅繁重,刑法苛嚴,兵役徭役繁多,加速了秦朝滅亡。
焚書坑儒:摧殘了文化,鉗制了思想。
(二)漢武帝的大一統
背景 :經濟繁榮,國力強盛。
措施:1、政治:頒布推恩令,削奪大批列侯的爵位。解決王國問題,加強中央集權。
2、經濟:將地方上的鑄幣權和鹽鐵經營權收歸中央,統一鑄造五銖錢。
3、思想:接受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興辦太學,大力推行儒學教育,任用儒生做官。實現思想上的大一統。
4、軍事:派衛青、霍去病等多次大規模攻打匈奴,基本上解除了匈奴對北部邊郡的威脅。
結果:出現大一統局面。
四、絲綢之路
1、張騫通西域
西域:漢朝時,指玉門關,陽關以西、蔥嶺以東、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天山南北的今新疆地區。
目的:為了聯合大月氏夾擊匈奴,受漢武帝派遣,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張騫兩次出使西域。
影響:第一次了解西域的情況和西域人像和漢朝交往的願望。
第二次建立了西漢與西域各國的友好關系,加強了經濟文化交流,促進了西域的開發,為絲綢之路的開辟創造了條件。
2、絲綢之路
開辟時間:西漢漢武帝時。
路線:從長安出發,經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區,到達中亞、南亞、西亞,再轉運到大秦。
意義:促進了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

『伍』 誰有兩漢經濟的發展課件,是初中歷史教學

去網上下嘛

『陸』 為什麼會出現兩漢經濟的發展

建經濟有了較大抄幅度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耕作技術和工具的改進也為生產效率的提高創造了條件
1.經濟是人類社會存在發展的基礎,通過對兩漢的經濟發展的學習,探索出終極的經濟原因,總結一定的經濟規律。2.兩漢時期的大一統局面,促使經濟迅速發展。國家的穩定,民族間的密切交往,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要條件。3.漢代實行重農抑商政策,對我國後世的經濟發展有深遠的影響。4.以兩漢時興修水利和城市中的一些規定為切入點,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5.兩漢時的手工業發展水平世界領先,這是值得驕傲的,這與兩漢長期的政治統一是分不開的。封建經濟有了較大幅度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耕作技術和工具的改進也為生產效率的提高創造了條件.
農業的進步:
水利:
漢武帝治理黃河
漢明帝時王景治理黃河
農具:
耕犁:安裝了犁壁(二牛抬扛耕作方法)
耬車:播種工具
農作物:
南北分別以水稻、小麥為主
桑麻廣泛種植

『柒』 初一歷史13課兩漢經濟的發展概括

http://www.pep.com.cn/czls/js/tbjx/xjcxxa/7s/201008/t20100827_810683.htm

『捌』 兩漢經濟的發展的體現

希望對你有幫助:
類別
成就
農業
興修水利
漢武帝治理專黃河,漢明帝屬時王景治理黃河
生產工具
耕犁安裝便於翻土碎土的犁壁,發明播種工具耬車
耕作技術
牛耕普遍使用二牛抬扛的耕作方法
農作物
南、北方分別以種植水稻、小麥為主,桑麻的廣泛種植
手工業
絲織
使用提花機,絲織品精美
冶鐵
南陽太守杜詩發明水力鼓風冶鐵工具--水排

『玖』 初一歷史上冊,《兩漢經濟的發展》,這一課要記住什麼

要記住

1.農耕技術的改進時,可分為兩個方面:一是農具的改進,內包括犁壁和耬車容的發明;二是牛耕技術的改進,普遍使用二牛抬杠的耕作法。對於這些,學生由於接觸太少,不易理解,教師可藉助於計算機、錄像片、投影儀、掛圖或模型進行講解,增強直觀性,啟發學生的想像力。與第7課內容相聯系。
2.兩漢農業的進步表現在興修水利、農具的改進和農作物的種植三個方面。
3.提花機是一種提花設備,能在織物上織出花紋。
4、解釋五銖錢。並同秦朝的圓形方孔半兩錢作比較。
5.強調農業、手工業和商業三者之間的關系。農業的發展為手工業的進步提供了有利條件,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又促進了商業的興盛。它們之間不是孤立的,是有其內在聯系的。

閱讀全文

與兩漢經濟的發展導學案答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