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浙江省經濟發展歷程

浙江省經濟發展歷程

發布時間:2021-03-03 00:52:44

⑴ 浙江的經濟情況

2008年的第八屆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市)揭曉,浙江省27個縣(市)進入中國經濟百強縣(市)。
其中,慈溪市居第7位,紹興縣居第8位;
餘姚市居第11位,義烏市居第12位,諸暨市居第14位,溫嶺市居第15位,樂清市居第18位;
瑞安市居第20位,海寧市居第21位,桐鄉市居第24位,富陽市居第28位,上虞市居第42位,平湖市居第47位,東陽市居第59位,臨海市居第60位,嘉善縣居第64位,長興縣居第65位,海鹽縣居第67位,寧海縣居第72位,永康市居第74位,玉環縣居第75位,象山縣居第79位,臨安市居第80位,德清縣居第83位,嵊州市居第90位,奉化市居第91位,蒼南縣居第97位。
另外,浙江蕭山成了杭州市蕭山區,浙江鄞縣成了寧波市鄞州區,像這樣的縣域都退出排名了。
浙江經濟發展確是一個奇跡。以1978年與2008年相比,省內生產總值從124億元增長到21486.9億元,從全國第14位上升到第4位;人均省內生產總值由331元增至42214元,首次突破6000美元。財政收入從27億元增至3730.1億元;農民人均收入連續21年居全國第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2727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9258元.據統計,到2001年末,浙江省擁有民營科技企業10366家,技工貿總收入3908億元,佔全省工業總產值的25%。浙江10000多家民營科技企業中,省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有近800家,市縣級高新技術企業約700多家,合計占民營科技企業的15%左右。這些企業是浙江經濟的中堅力量,在推動產業結構升級、參與國際競爭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⑵ 浙江的歷史

早在5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浙江就有原始人類"建德人"活動;境內已發現新石器時代遺址100多處,有10000-1300年代上山文化、距今8000年的跨湖橋文化、距今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距今6000年的馬家浜文化和距今5000年的良渚文化。春秋時浙江分屬吳、越兩國。秦朝在浙江設會稽郡。三國時富陽人孫權建立吳國。唐朝時浙江先後屬江南東道、兩浙道,漸成省級建制的雛形。五代十國時臨安人錢鏐建立吳越國。元代時浙江屬江浙行中書省。明初改元制為浙江承宣布政使司,轄11府、l州、75縣,省界區域基本定型。清康熙初年改為浙江省,建制至此確定。
「浙江」是錢塘江的古稱,意為曲折的江水。唐代時,分江南東道設立兩浙道,是為「浙」字第一次成為地方政府的名稱,「浙江」之名由錢塘江流域,延伸至北起長江,南至平陽,西倚茅山、天目山,東濱大海,囊括太湖、錢塘江、甬江、靈江、甌江、飛雲江、鰲江等幾大流域的共同的政治和文化地理名稱。
這一區域在春秋戰國以前為越人聚居地,也是越國的本部,又曾被吳國佔領,後又成為楚國的一部分。秦統一中國後,即在這里設立會稽郡,屬揚州。三國時屬於東吳,兩晉南北朝時期屬於南朝。唐宋之際又相繼為兩浙道、吳越國和兩浙路的轄區,因吳越國內設13個州級行政區,故並稱「兩浙十三州」。吳越國主要范圍均為今天的浙江全境,以及上海市和福建省北部的建甌、寧德、壽光,江蘇省南部的蘇州、無錫、常州等地。即為今天吳越文化和吳語的占據主導的區域。
明朝初年,設置「浙江布政使司」(初期不含太湖地區的湖州府、嘉興府),治杭州,而一些靠近福建的地區以蒼南金鄉為界,劃入福建行省。自此大致形成了延續至今的浙江省轄區域。

⑶ 浙江省經濟發展最突出的特點是什麼

浙江工業基礎較好,以輕工業、加工製造業、集體工業為主。改革開放以來,鄉鎮企業異軍突起,1995年底,鄉鎮工業已佔全省工業總產值的四分之三。絲綢工業歷史悠久,產品精美,傳統工業聞名遐邇,電力工業發達,秦山核電站為國家第一座核能電站。新安江電站為國內第一座自行設計、自製設備和施工安裝的大型水力發電站。浙江境內交通條件日趨改善。 2010年,進出口總額為2535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5%,其中進口730億美元,增長33.4%;出口1805億美元,增長35.7%,出口佔全國的比重從上年的11.1%提高到11.4%。 新批外商直接投資項目1944個,比上年增加206個,合同外資200.5億美元,實際到位外資110億美元。第三產業利用外資繼續保持良好勢頭,合同外資81.1億美元,實際外資41.4億美元,。 對外承包工程、對外勞務合作、對外設計咨詢完成營業額29.1億美元;經審批和核準的境外企業和機構共計630家,投資總額40.2億美元。全年實際對外直接投資為26.2億美元,繼續位居全國各省市第一。 全年實現旅遊總收入3312.6億元。全年城鎮家庭人均住房建築面積35.3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築面積達58.53平方米。城鄉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分別為34.3%和35.5%。全年專利申請12.07萬件,專利授權11.46萬件。
浙江外向型經濟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活力。有國家批準的一類口岸10個,省級批準的二類口岸10個。有67個市縣對外國人開放,37個市縣列為沿海經濟開放區,國家先後批准建立了寧波經濟技術開發區和保稅區,杭州高新技術開發區和之江國家旅遊度假區,溫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和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形成包括對外國人開放市縣—經濟技術開發區—沿海經濟開放區——浙西南和浙西北廣大腹地的梯度推進的多層次,全方位的對外開放格局。截止2008年底,浙江與世界上近230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直接的經濟貿易關系,在美國、日本、英國、德國、巴西、墨西哥、多哥等國家設立了貿易公司或辦事處。先後建立了30家省級專業進出口公司。與6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合作領域廣泛。來浙江投資的有30多個國家和地區,投資合作項目涉及多種領域,截至2008年底,已有84家全球500強企業在浙江落戶,投資了224家外商投資企業。。進入90年代以來,對外友好交往發展也很快,已同9個國家結成了23對友好城市(縣、州)關系和4對友好交流關系,與10多個國家的40多個民間組織建立了固定友好交流渠道。全省的高等院校和研究機構也與國外建立了近百對友好關系,每年有數以千計的專家,學者相互進行科技交流,聯合國等有關組織在浙江建立了中國水稻研究所等26個項目。

⑷ 浙江民營企業的發展歷史與現狀,急急急

民營經濟發展較快是我省經濟的一大特色,也是我省體制機制優勢的集中體現。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1992年小平同志發表南方談話以後,我省的民營經濟經歷了一個從開始起步到實現第一次飛躍的發展歷程,總量迅速增加,規模不斷擴大,發展水平和競爭力也逐步提高。進入新世紀新階段,面對經濟全球化和國際國內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發展大趨勢,我省民營經濟的發展質量和水平亟待提升,正面臨著努力實現二次飛躍的歷史性任務。本文對浙江民營經濟發展的歷史沿革、現狀及主要特徵、先發優勢的機理進行了分析,同時對民營經濟實現第二次飛躍面臨新的形勢進行了分析。
一、民營經濟發展的歷史回顧
按所有制經濟成分劃分,可以將國民經濟劃分為國有經濟、集體經濟、個體私營經濟、港澳台和外商投資經濟。通常我們將集體經濟和個體私營經濟稱為民營經濟。改革開放以來,浙江民營經濟特別是個體私營經濟得到了飛速發展,完成了第一次飛躍。回顧浙江民營經濟的發展歷程,大致可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改革開放至90年代初,民營經濟以集體經濟的大發展為主要特徵。
這一階段集體經濟尤其是工業領域的集體經濟所佔比重大幅上升,個體私營經濟進入初創時期。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農村和城鎮經濟體制改革的逐步推進,以城鎮和鄉村集體工業為主要特徵的集體經濟獲得了長足的發展。1978年,全省集體工業增加值僅17億元,佔全部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36.2%。到1990年,集體工業增加值已達223億元,比重達到 61.3%,12年時間集體工業所佔比重上升了25.1個百分點。與此同時,這一時期的個體私營經濟隨著改革政策的逐步推出,以及出於謀生和對致富的渴望,開始進入初創時期。但在那個年代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發展個體私營經濟還受到很大限制,不少私營企業出於尚未解決合法生存的疑慮,或者為了少惹麻煩,迫不得已戴上了集體所有制的"紅帽子"。因此,到1990年,當集體經濟佔GDP的比重高達53.1%時,個體私營經濟所佔比重僅為15.7%。
第二階段:90年代初至90年代中後期,民營經濟以個體私營經濟大發展為主要特徵,集體經濟開始萎縮。
1992年鄧小平同志南方談話的發表,猶如春風給浙江民營經濟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氣象,民營經濟迎來了第一次飛躍的機遇。1997年與1991年相比,全省經工商登記注冊的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分別由100.3萬戶和1.1萬家增至153.2萬戶和9.2萬家,從業人員由155.8和16.9萬人增至256.4和135.5萬人,注冊資金由40和7.3億元增至219.9和470.6億元。在工業領域,個體私營經濟已成為工業經濟新的增長點。1991-1997年,個體私營工業佔全部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由1990年的5.5%升至1997年的40.6%。經過這一時期的發展,全省個體私營經濟增加值由1990年的141億元增至1997年的1564億元,佔全省GDP的比重由15.7%上升到 33.7%。
在個體私營經濟不斷發展壯大的同時,集體經濟由於改制等原因開始萎縮,佔GDP的比重大幅回落,由1990年的53.1%下降到1997年的36.7%。
第三階段:90年代中後期至今,民營經濟獲得了新一輪的發展,但更多的表現為產權多元化的混合所有制形式。
黨的十五大的召開及隨後通過的憲法修正案,確立了民營經濟的政治合法性,從此浙江民營經濟在一個更加寬松的政治、政策和社會輿論環境下開始了新的一輪的蓬勃發展,並完成了民營經濟的第一次飛躍。2002年,我省民營經濟增加值佔GDP的比重達69.0%,其中個體私營經濟增加值佔GDP的比重達47.1%,比1997年上升了13.4個百分點。這一階段民營經濟的產權形式更多的表現為產權多元化的混合所有制形式。一方面,是由於國有、集體企業改制步伐不斷加快;另一方面,經過若干年積累的個體私營企業達到一定規模後,客觀上也產生了生產要素在更大范圍內聯合、並購、合作的要求,於是產權多元化的有限責任公司等混合民營經濟得到了較快發展。以規模以上私營工業企業為例,1998年私營獨資企業為952家,私營有限責任公司為937家,分別占私營企業單位總數的42.3%和41.6%。到2002年,私營有限責任公司達7467家,占私營企業單位總數的72.5%,比1998年上升了30.9個百分點,私營獨資企業2252家,所佔比重下降為21.9%。從個人資本金的分布來看,也更多的分布於產權多元化的有限責任公司以及私營企業中的私營有限責任公司等混合民營經濟中(見表1)。
二、民營經濟發展的主要特徵
(一)民營經濟發展現狀及作用
1、民營經濟發展全國領先,占國民經濟的比重較高。2002年,我省民營經濟創造增加值5375.7億元,佔全省國內生產總值的69%,其中集體經濟創造增加值1708.1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1.9%,個體私營經濟創造增加值3667.6億元,佔47.1%。與經濟較發達的省市比較,我省民營經濟特別是個體私營經濟發展處於較為領先位置,2002年,我省個體私營經濟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分別比江蘇(28.3%)、山東(29.1%)、上海(9.0%)高出18.8、18和38.1個百分點。2002年廣東省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為54.3%,比我省低0.5個百分點,但廣東非公有制經濟中的外商和港澳台投資經濟比重遠高於我省,因此,廣東的個體私營經濟比重也比我省要低。
2、民營經濟發展促進了我省經濟的較快增長和綜合實力的增強。一是民營經濟成為我省國民經濟發展的主要推動力量。按現行價格計算,1979-2002年,全省GDP的增量中有69.1%的貢獻份額來自於民營經濟。二是民營經濟成為增加就業的重要渠道。2002年,全省民營經濟從業人員已佔到全部從業人員的88.2%。1979-2002年全省新增就業人員1063.6萬人,其中民營經濟增加從業人員908.88萬人,佔85.5%。三是民營經濟成為稅收收入的重要來源。2002年,全省民營經濟稅收收入達到769.81億元,佔全部稅收收入的比重達到60.6 %。四是民營經濟成為外貿直接出口的重要組成部分。2002年,全省民營經濟直接出口額達88.67億美元,佔全省出口總額的30.1%,比1997年提高了23.5個百分點,如果加上民營企業經國有外貿公司渠道出口的部分,比重還要更高一些。五是民營經濟投資成為我省投資需求較快增長的重要因素。2002年全省民營經濟投資完成額達2159.5億元,佔全社會投資完成額的62.2%。六是民營經濟發展對增加城鄉居民收入發揮了重要作用。以農村居民為例,2002年與1997年相比,農村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由1496元增加到2437元,佔全年人均總收入的比重由31.7%上升到39.6%,2002年對農村居民人均總收入增長的貢獻份額達65.8%,而農村居民的工資性收入大部分是依靠民營經濟發展得到的。
(二)民營經濟發展的主要特點
改革開放以來,浙江由一個經濟小省發展成為經濟大省,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民營經濟發展得早、發展得快。如果將改革開放以來我省民營經濟發展看成是第一次飛躍,那麼在這一時期,我省民營經濟發展,具有以下特點:
1、以量的擴張為主,散、小、低特徵比較明顯。2002年與1991年相比,全省經工商登記注冊的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分別由100.3萬戶和1.1萬家增至152.9萬戶和24.7萬家,分別增長52.4%和21.5倍;從業人員由155.8和16.9萬人增至275.6和404.0萬人,分別增長76.9%和22.9倍;注冊資金由40億元和7.3億元增至359.4億元和2156.0億元,分別增長8倍和294倍。但從個私經濟的總體發展狀況看,散、小、低特徵比較明顯。根據2001年基本單位普查庫資料,全省工業獨立核演算法人單位數為154789家,其中規模以上單位數(指全部國有和年產品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非國有工業企業)為18626個,僅佔12%,規模以下工業法人單位數佔了88%。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生產的產品也以小商品多、大商品少,低檔商品多、高檔商品少,普通商品多、名牌商品少,生活消費類商品多、生產投資類商品少等粗放增長為特色。
2、總體上仍以創業和原始積累為主。浙江民營經濟的發展雖然達到了一定的規模,一些企業也已完成了原始積累,開始進入再次創業階段。但從總體來看,仍處於企業規模較小、產業層次較低的原始積累階段。2002年,全省經工商登記注冊的私營企業平均注冊資金只有87萬元,即使在規模以上的工業企業中,平均每個私營企業的實收資本也只有443萬元,是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平均水平的42%,相當於國有企業平均實收資本的12%,股份有限公司的7%,外商投資企業的17%。
3、大多數企業還停留在傳統家族制管理階段。浙江的民營經濟主要是以千家萬戶自發創辦家庭工業的形式逐步發展起來的。這一發展路徑使得大多數企業停留在傳統型家族制管理模式。由於傳統型家族企業產權的穩定性、決策的靈活性、領導層內部的一致性、利益動力的有效性等優點,一方面易於被大多數民營企業所選擇,另一方面,在創業和資本原始積累階段對企業的發展確實也發揮了較大的作用。在這一管理模式下,只要外界還沒有影響企業生存的巨大壓力,民營企業進行自身的制度創新動力不會太強。因為,企業進行制度創新,就必須打破傳統型家族制管理模式,這對苦心經營多年的創業者及其家族成員來說都將面臨處理家族和企業發展關系的若干痛苦抉擇。一些家族企業為避免這種痛苦抉擇,寧可滿足於現狀,安穩地求取既得利益。
4、經營領域有所拓寬,但仍相對集中於工業領域。浙江民營經濟的產業分布從第一產業為主向第二產業為主轉變,然後再向第三產業發展(見表2)。但從總體上來看,由於受市場准入等限制,民營經濟仍主要集中於第二產業的工業領域。
從工業內部行業分布看,雖然民營經濟除了國家壟斷的行業之外,幾乎涉足工業各領域,但仍相對集中。2002年規模以上私營工業總產值中製造業所佔比重達到99.4%。在製造業內部,私營工業企業又主要集中於紡織業、服裝及其他纖維製品製造業、普通機械製造業、電氣機械及器材製造業、金屬製品業等行業。2002年這五個行業總產值佔全部私營工業總產值的比重分別為21.6%、8.1%、7.7%、7.3%和6.1%,五大行業合計所佔比重達50.8%。
三、浙江民營經濟發展處於領先優勢的機理分析
2002年,浙江民營經濟佔GDP的比重大大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在全國處於領先位置,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在改革開放之初計劃經濟對浙江經濟的控制力相對較弱。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浙江國有企業少,國家投資少,計劃供應的物資和產品也少,就當時的體制而言,浙江處於劣勢地位。但從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型時期,這一體制劣勢反而轉變為體制優勢。1978年,全省集體經濟增加值佔GDP的比重高達55.7%,其中集體工業增加值佔36.2%,均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很多。集體經濟比重高,國有企業少,就意味著計劃經濟的生根和控製程度比較薄弱,這就迫使浙江的企業從市場上去尋找原材料和銷售渠道,也就有可能從計劃經濟最薄弱的環節突破原有體制的束縛,率先進行市場導向的改革。浙江的民營經濟就是在率先進行的市場導向改革中不斷發展壯大的。
2、浙江具有悠久的商品經濟發展歷史和人文傳統。浙江的文化是以傳統文化和海洋文化相結合為特徵的。中國傳統文化所強調的是勤儉、和諧與秩序。從海洋文化講,有開放意識、風險意識、經營意識、金融意識、創新意識。改革開放政策解除了束縛人們思想與行動的條條框框,使浙江人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得以迸發,很多創新都為全國開了先河。因此,浙江人的創業精神、致富慾望、投資意識、盈利動機和刻苦勤奮的勞動態度,以及眾多的能工巧匠和外出人員,都為民營經濟迅速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3、政府相對寬松的管理,為浙江經濟制度變遷營造了良好的環境。"創新"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和源泉。浙江的特點是人多地少,國有企業少,國家投資少,這就迫使廣大人民群眾依靠自己的力量發展經濟。因此,投資少、見效快、效益好的個體、私營經濟在浙江得到迅速發展。但在黨的十五大關於所有制理論的重大突破之前,產權制度的實際供給仍然是受政治約束的。在那樣的歷史背景下,浙江民營經濟得以制度創新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浙江各級政府在制度變遷中採取了一些默許乃至支持的做法,使得浙江民營經濟能超前發展。如浙江省政府從實際出發,較少對群眾自主的創業行為設定各種禁區,較少明令禁止,較少大面積打壓。這種默許的做法,實際上是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的一種支持,形成中央和基層群眾之間的一個緩沖,有利於推進制度變遷。這種被浙江學術界一些人士稱之為"無為而治"的領導方法,其實質是經濟民主,即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支持群眾的制度選擇,使千百萬人民群眾真正成為社會生產力發展的主體,從而使整個社會經濟洋溢著持久的積極性。
四、民營經濟實現二次飛躍面臨的形勢
目前我省民營經濟所佔份額可謂是三分天下有其二。然而浙江經濟要加快發展,上一個新的台階,就必須加快民營經濟的發展,實現民營經濟的第二次飛躍。面對第二次飛躍,浙江民營經濟面臨以下變化趨勢:
1、民營經濟發展的政治和政策環境發生了變化。首先,民營經濟的政治合法性得到了確立。十五大後通過的憲法修正案,將"個體、私營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庄嚴地寫進國家根本大法,使民營經濟的政治合法性有了憲法保障,為浙江民營經濟的二次飛躍創造了更加有利的政治環境。其次,社會對浙江民營經濟的規范運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省民營經濟的發展過程中也存在無序競爭、低價傾銷、仿冒偽劣、環境污染、就業者合法權益得不到保障等問題,隨著信用浙江、生態省建設等戰略目標的提出,對民營經濟提高產品的質量和競爭能力、重視環境保護以及保障就業者的合法權益等方面都提出了更加規范的要求。
2、市場供求關系發生了本質變化。我省民營經濟憑著創業起步早、市場化程度高、機制靈活、反應靈敏的優勢不斷發展壯大。但隨著我國短缺經濟的結束,經濟運行的環境已經發生了從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的根本變化,民營經濟進一步發展面臨的已是需求約束型的經濟環境。同時,消費者選擇產品也已從實用型趨向完美型,產品的高質量、高標准、高品質成為消費者追求的目標,亦成為生產者角逐的焦點,低品位的產品逐漸受冷遇並將被淘汰出局。那麼,以粗放增長、外延擴張為特徵之一的我省民營經濟所面臨的市場壓力將會越來越大,如何面對變化了的市場,將是我省民營經濟能否再創輝煌的關鍵。
3、競爭對手發生了巨大變化。改革開放以來,我省的民營經濟是在與機制僵化的國有企業競爭中發展壯大起來的,但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經濟的全球化和我國加入WTO,民營經濟的競爭對手已是改制後競爭力大大增強的國有企業、國內其他省市也迅速發展的民營企業以及國際跨國公司,特別是與擁有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的跨國公司的競爭將會非常殘酷。在國際國內市場競爭中,必須遵循WTO的游戲規則。這給我省的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民營企業轉變經營理念、創新思維,強化內部管理、提升產業結構、加強人才培養等提出了新的挑戰。
4、民營經濟自身也發生了很大變化。主要表現在:一是民營企業的規模不斷擴大。據規模以上工業統計資料, 1998年,年銷售收入達5000萬元到1億元的私營企業單位數為95家, 1億元以上的私營企業單位數為35家,2002年分別上升到670和365家,占私營企業總數的比重分別上升2.3和1.9個百分點(見表3)。二是民營企業自身成長需要進行制度創新。隨著生產規模的擴大、經營領域的拓寬、技術層次的提高、市場競爭的加劇,傳統的家族制管理制度難以適應現代企業發展的需要,要求民營企業對家族企業進行家企分離的改革,完善產權治理結構,提高內部管理的科學性,以適應加快發展和市場形勢的需要。

⑸ 浙江經濟發展如何

浙江省的人類發展指數為0.817,屬於高等水平,同時他也是多年來中國大陸各行省之中人均最好的(2009年以前),可見他的可發展水平甚高。最新數據顯示:2010年,全省生產總值為27227億元,比上年增長11.8%(見圖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361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14121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11745億元,分別增長3.3%、12.4%和12.3%。人均GDP為52059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為7690美元,仍居國內各省第二位),增長10.1%。三次產業增加值結構由2005年的6.7∶53.4∶39.9調整為2010年的5.0∶51.9∶43.1。從各產業對GDP增長的貢獻來看,第一產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為0.1個百分點,貢獻率為1.3%;第二產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為6.5個百分點,貢獻率為55.0%;第三產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為5.2個百分點,貢獻率為43.7%。隨著整體經濟恢復平穩較快發展,各行業也逐漸回到均衡發展態勢。工業保持較快增長,全年工業增速比去年提高了6.7個百分點,為本省經濟增長提供了主要動力;第三產業保持穩定增長,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穩步提高,除房地產業有所回落外,各行業都保持較快發展。 浙江是中國經濟比較發達的沿海對外開放省份。素有「魚米之鄉」之稱,是綜合性的農業高產區域,以多種經營和精耕細作見長,大米、茶葉、蠶絲、柑桔、竹品、水產品在全國佔有重要地位。綠茶產量佔全國第一,蠶繭產量佔全國第二,綢緞的出口量佔全國的30%,柑桔產量名列全國第三, 毛竹產量居全國第一。
浙江工業基礎較好,以輕工業、加工製造業、集體工業為主。改革開放以來,鄉鎮企業異軍突起,1995年底,鄉鎮工業已佔全省工業總產值的四分之三。絲綢工業歷史悠久,產品精美,傳統工業聞名遐邇,電力工業發達,秦山核電站為國家第一座核能電站。新安江電站為國內第一座自行設計、自製設備和施工安裝的大型水力發電站。浙江境內交通條件日趨改善。 2010年,進出口總額為2535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5%,其中進口730億美元,增長33.4%;出口1805億美元,增長35.7%,出口佔全國的比重從上年的11.1%提高到11.4%。 新批外商直接投資項目1944個,比上年增加206個,合同外資200.5億美元,實際到位外資110億美元。第三產業利用外資繼續保持良好勢頭,合同外資81.1億美元,實際外資41.4億美元,。 對外承包工程、對外勞務合作、對外設計咨詢完成營業額29.1億美元;經審批和核準的境外企業和機構共計630家,投資總額40.2億美元。全年實際對外直接投資為26.2億美元,繼續位居全國各省市第一。 全年實現旅遊總收入3312.6億元。全年城鎮家庭人均住房建築面積35.3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築面積達58.53平方米。城鄉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分別為34.3%和35.5%。全年專利申請12.07萬件,專利授權11.46萬件。
浙江外向型經濟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活力。有國家批準的一類口岸10個,省級批準的二類口岸10個。有67個市縣對外國人開放,37個市縣列為沿海經濟開放區,國家先後批准建立了寧波經濟技術開發區和保稅區,杭州高新技術開發區和之江國家旅遊度假區,溫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和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形成包括對外國人開放市縣—經濟技術開發區—沿海經濟開放區——浙西南和浙西北廣大腹地的梯度推進的多層次,全方位的對外開放格局。截止2008年底,浙江與世界上近230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直接的經濟貿易關系,在美國、日本、英國、德國、巴西、墨西哥、多哥等國家設立了貿易公司或辦事處。先後建立了30家省級專業進出口公司。與6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合作領域廣泛。來浙江投資的有30多個國家和地區,投資合作項目涉及多種領域,截至2008年底,已有84家全球500強企業在浙江落戶,投資了224家外商投資企業。。進入90年代以來,對外友好交往發展也很快,已同9個國家結成了23對友好城市(縣、州)關系和4對友好交流關系,與10多個國家的40多個民間組織建立了固定友好交流渠道。全省的高等院校和研究機構也與國外建立了近百對友好關系,每年有數以千計的專家,學者相互進行科技交流,聯合國等有關組織在浙江建立了中國水稻研究所等26個項目。

⑹ 誰能敘述一下浙江省經濟現狀分析及發展前景

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造「品牌大省」的戰略決策, 這既是應因宏觀調控新形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舉措, 也是應因浙江經濟發展要求、轉變經濟增長方式、 再造浙江經濟發展優勢的重大決策。推進名牌戰略,是建設「 品牌大省」的核心內容。 它是適應經濟全球化及我省經濟內涵式發展的要求, 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和優化,提高產業層次,增強經濟競爭力, 保證浙江經濟繼續走在全國前列的重要舉措和有效途徑。 實施名牌戰略 為打造品牌大省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浙江是全國首批實施名牌戰略的省份。 1992年省政府2號文件提出了宣傳和發展名牌產品的戰略部署, 我省名牌戰略圍繞重塑浙江產品質量新形象和提高市場競爭力的基本 目標,堅持突出重點,扶優扶強,推動了經濟的持續健康快速發展。 目前,浙江省擁有中國名牌產品139個,位居全國第二; 浙江名牌產品總數發展到1039種,其中,工業產品819種, 農業產品215種,傳統特色文化產品5種。 名牌產品生產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斷擴大生產規模, 努力拓展市場份額,企業綜合實力和市場競爭力持續增強, 品牌知名度和市場佔有率逐步提升。據統計, 工業名牌產品的銷售產值佔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1%, 利稅總額佔40%,出口創匯佔全省工業製成品出口額的18%。 實施名牌戰略,對地方經濟健康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浙江省不少地方堅持「抓質量、擴規模、增實力、上水平、樹形象」 的工作思路,內練素質,外樹形象,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溫州市實施「質量立市、名牌興業」, 產品質量總體水平和經濟運行質量明顯提高, 涌現出25個中國名牌產品和2個全國質量管理獎生產企業, 集聚了「中國鞋都」、「中國電器之都」、「中國服裝名城」、「 中國鎖都」、「中國制筆之都」等19個國家級生產基地, 樹立起溫州行業品牌的良好形象,也為「品牌溫州」 創建打下堅實基礎。 在實施名牌戰略中,廣大企業以名牌創建為契機, 推動企業質量管理上水平,使全省涌現出一批質量管理的先進典型。 他們採用國際先進的質量管理方法,持續開展質量管理評審, 積極開展全員質量管理,通過上下道工序調查、質量演講比賽、 技能競賽、質量知識競賽、產品比對試驗、 QC小組成果發表等形式, 激發了員工參與企業質量管理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營造了濃厚的質量文化氛圍,為提升產品質量, 創建名牌打下堅實基礎。 實施名牌戰略,促進傳統產業的提升。 一些傳統產業實施名牌戰略後,以技術改造、科技創新為突破口, 品種不斷創新、品質日益提高,出口、銷售收入、 利潤指標普遍提高,重新煥發了青春活力。 代表紡織業國際先進水平的無梭織機,我省擁有率已從幾年前的3% ,提高到目前的50%以上,我省的傳統紡織產業整體得到提升。 中國黃酒集團有限公司從上個世紀90年代至今累計技改投入超過6 億元,將電子計算機控制應用到黃酒發酵生產過程中, 並對一些黃酒生產中的技術難點進行了攻關, 解決了許多困擾黃酒業多年的技術難題。 按照品牌大省要求 深入推進名牌戰略 當前,缺乏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強勢品牌是制約我省「品牌大省」 建設的重要因素。我省有些企業雖然在國際上有一定知名度, 但是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名牌尚未出現; 有些企業增長速度很快,但是企業規模不大,品牌集聚和輻射不強, 在國際市場上的佔有率還很低;不少企業在技術上有所進步, 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還是較少,核心技術還是從國外引進; 有些企業比較善於在商品市場上進行運營, 但能夠運用國際資本市場和期貨市場來進行運營的還是不多。 按照培育品牌、提升品牌、經營品牌、延伸品牌, 做到無牌貼牌變有牌,有牌變名牌, 培育更多的中國馳名商標和名牌產品,努力創造若干世界名牌, 努力打造「品牌大省」的要求, 下一步深入推進名牌戰略要著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提高認識,調整思路,圍繞「品牌大省」建設, 深化名牌戰略。要正確理解和把握「品牌大省」的內涵, 積極發揮名牌戰略在打造「品牌大省」中的主力軍作用。 要從品牌教育入手,加大對各級政府、 有關部門和企業領導的品牌意識教育,通過理論學習、 方法學習和實務學習, 了解和掌握創名牌的一般規律並能運用於名牌戰略的實踐中。 要調整實施名牌戰略的重點方向, 積極打造一批具有相當規模的名牌群體。 從國內外名牌戰略的實踐來看,從我省經濟結構特點看, 以科技創新和現代品牌經營方式, 推動特色產業和塊狀經濟產業集群發展,是轉變經濟增長方式, 堅持保護建設和節約整治並重,緩解資源要素環境壓力的有效舉措。 實施名牌戰略,必須從最基礎的市場調研做起,了解相同產品、 相近企業、同一行業的產品市場情況,包括市場空間、市場定位、 市場價格、市場服務、市場營銷及企業運作模式和企業文化建設, 從中尋找市場盲區或盲點,創造名牌的市場空間, 形成名牌的發展優勢。 (二)加強研究,科學規劃,著力培育,提升品牌集中度。 要在保持我省現有名牌競爭優勢的基礎上, 認真研究解決品牌建設中出現的突出問題和制約因素, 研究名牌戰略與經濟發展、社會進步、資源利用、 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進一步明確下一步深入實施名牌戰略,打造「 品牌大省」的總體思路和指導思想。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針, 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打造「品牌大省」的戰略部署, 以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優化、提高綜合實力為目標, 以深入實施名牌戰略為抓手,綜合運用各種政策手段,集中資源、 力量,著力培育和發展一大批名牌產品,帶動全省企業質量水平、 技術創新能力和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推動結構優化、 產業升級和核心競爭力的提高,實現我省由「製造大省」向「 品牌大省」的跨越。要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 從浙江經濟的實際出發, 制定符合浙江經濟特點和企業現狀的名牌戰略實施和發展規劃, 重點培育、扶持一批國家級名牌和若干世界級品牌, 擴展我省名牌的產業領域,提高名牌經濟的市場佔有率和覆蓋面; 在打造區域名牌、服務(三產)名牌和農產品名牌上花功夫, 帶動民營經濟、中小企業提升產品質量和技術層次, 全面提高國際競爭力,塑造浙江品牌的整體形象; 發揮名牌的帶動及其對資源的整合作用,促進資源的有效整合, 促進有限的資源向名牌龍頭企業集聚,完善產業鏈,促進產業提升。 (三)推進區域塊狀經濟向優勢名牌集聚,積極創建區域名牌。 浙江以企業集群和產業集聚為特徵的塊狀經濟, 是我省產業經濟的一大特色。進一步整合這種塊狀經濟, 並將其融入全球化的產業鏈中, 有助於增強浙江製造業的國際競爭力。為此, 要對以製造業為主體的工業園區加速進行整合、擴容和提升, 在充分利用現有園區的基礎上,突出特色,強化創新,合理布局。 要著力彌補產業鏈上的薄弱環節,著力延伸產業鏈, 形成專業化的分工協作, 使塊狀經濟區不僅僅是大量企業的簡單集聚, 而且成為從產品研發到品牌整合擴展的一個完整體系, 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浙江製造」的大本營。要採取因地制宜、 分類指導的方法,著力打造具有浙江特色的「區域名牌」。 (四)堅持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強化政府服務和引導, 推進名牌的培育和發展。 充分發揮市場對名牌培育和名牌發展所具有的推動作用, 把競爭重心調整到提高產品質量,提升售後服務,增加市場佔有率, 增強名牌競爭力上來。通過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 積極推動企業走品牌之路,引導企業加強對消費需求、營銷環節、 競爭對手、未來市場變化的分析,結合自身優勢調整市場戰略, 確立品牌形象。要著力抓好重點行業、 重點企業和重點產品的爭名創牌工作。對地方優勢產業、省級名牌、 有希望爭創國家名牌、沖刺世界級名牌的產品和企業進行排隊, 突出重點,分類指導,力爭盡快取得突破。同時, 要注重在先進製造業基地的重點行業、 高技術產業中培育和發展強勢品牌。要營造「千家爭名牌、 萬家創品牌」的氛圍,廣泛動員社會各方面參與名牌戰略實施。 進一步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 進一步優化政府服務經濟工作的軟環境。 持續加大打擊假冒偽劣的力度, 為名牌的培育和發展提供良好的社會環境。 不斷改善名牌評價和推薦工作, 建立有序的市場競爭環境和符合競爭規則的評價和推薦機制, 確保名牌戰略的順利實施。 在長三角地區省級名牌互認協定的基礎上, 繼續推進二省一市名牌戰略的交流和聯動保護機制。 (五)充分發揮政策杠桿作用,完善品牌建設配套措施。 實施名牌戰略、打造品牌大省是一項艱巨而復雜的系統工程, 涉及市場環境、產業結構、金融投資、 貿易條件和法制建設等方方面面。 僅僅依靠企業自身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 國家的力量和政府的行為在推進企業實施名牌戰略中具有舉足輕重的 作用。美國是個典型的市場經濟國家,在鼓勵企業創造名牌、 走品牌發展之路方面有不少積極的政府行為;日本、 韓國和歐洲等也在激勵企業提高質量、 創造名牌方面採取了不少政策措施。廣東、山東、江蘇、 福建等地政府充分發揮政府作用,紛紛出台政策, 激勵和扶植名牌企業。參考國內外先進經驗, 我省應該出台政策措施,鼓勵企業創造名牌、走品牌發展之路。 (六)以品牌建設為抓手,推進中小企業產品質量的提高。 我省中小企業量大面廣,但相當部分企業創牌意識不強, 質量管理水平不高,產品質量穩定性差。因此, 提高中小企業質量管理能力和產品的質量, 樹立浙江中小企業良好的質量形象, 是我省實施名牌戰略的重要環節。一是品牌帶動。 通過爭名牌創品牌,提升產品的質量和檔次。 二是對中小企業的質量幫扶。以創自主品牌為抓手, 加強質量基礎工作,推動產品質量的提高。對中小企業而言, 創自主品牌,必須有質量作支撐;而產品質量的提高, 又為爭創自主品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⑺ 為什麼浙江這些年經濟發展的好,主要有哪些原因

因為浙江經濟發展的基礎較好,並且交通設施也在不斷的完善,國家也給予它一定的政策支持,當地人也樂意從事商活動

⑻ 浙江是怎樣發展起來的

浙江是中國經濟比較發達的沿海對外開放省份。素有「魚米之鄉」之稱,是綜合性的農業高產區域,以多種經營和精耕細作見長,大米、茶葉、蠶絲、柑桔、竹品、水產品在全國佔有重要地位。綠茶產量佔全國第一,蠶繭產量佔全國第二,綢緞的出口量佔全國的30%,柑桔產量名列全國第三, 毛竹產量居全國第一。 浙江也是全國的一個重點漁業省,漁業已由傳統的生產型,逐步過渡到現在的捕澇、養殖,加工一體化,內外貿全面發展的產業化經營。舟山漁場是全國最大的海洋漁業基地,海洋捕撈量居全國之首。杭嘉湖平原是全國三大淡水養魚中心之一。 浙江工業基礎較好,以輕工業、加工製造業、集體工業為主。改革開放以來,鄉鎮企業異軍突起,1995年底,鄉鎮工業已佔全省工業總產值的四分之三。絲綢工業歷史悠久,產品精美,傳統工業聞名遐邇,電力工業發達,秦山核電站為國家第一座核能電站。新安江電站為國內第一座自行設計、自製設備和施工安裝的大型水力發電站。浙江境內交通條件日趨改善。 浙江省的人類發展指數為0.817,屬於高等水平,同時他也是多年來中國大陸各行省之中人均最好的(2009年以前),可見他的可發展水平甚高。最新數據顯示:2010年,全省生產總值為27227億元,比上年增長11.8%(見圖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361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14121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11745億元,分別增長3.3%、12.4%和12.3%。人均GDP為52059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為7690美元,仍居國內各省第二位),增長10.1%。三次產業增加值結構由2005年的6.7∶53.4∶39.9調整為2010年的5.0∶51.9∶43.1。從各產業對GDP增長的貢獻來看,第一產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為0.1個百分點,貢獻率為1.3%;第二產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為6.5個百分點,貢獻率為55.0%;第三產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為5.2個百分點,貢獻率為43.7%。隨著整體經濟恢復平穩較快發展,各行業也逐漸回到均衡發展態勢。工業保持較快增長,全年工業增速比去年提高了6.7個百分點,為本省經濟增長提供了主要動力;第三產業保持穩定增長,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穩步提高,除房地產業有所回落外,各行業都保持較快發展。

⑼ 浙江省經濟現狀分析及發展前景

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造「品牌大省」的戰略決策,這既是應因宏觀調控新形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舉措,也是應因浙江經濟發展要求、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再造浙江經濟發展優勢的重大決策。推進名牌戰略,是建設「品牌大省」的核心內容。它是適應經濟全球化及我省經濟內涵式發展的要求,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和優化,提高產業層次,增強經濟競爭力,保證浙江經濟繼續走在全國前列的重要舉措和有效途徑。
實施名牌戰略
為打造品牌大省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浙江是全國首批實施名牌戰略的省份。1992年省政府2號文件提出了宣傳和發展名牌產品的戰略部署,我省名牌戰略圍繞重塑浙江產品質量新形象和提高市場競爭力的基本目標,堅持突出重點,扶優扶強,推動了經濟的持續健康快速發展。目前,浙江省擁有中國名牌產品139個,位居全國第二;浙江名牌產品總數發展到1039種,其中,工業產品819種,農業產品215種,傳統特色文化產品5種。名牌產品生產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斷擴大生產規模,努力拓展市場份額,企業綜合實力和市場競爭力持續增強,品牌知名度和市場佔有率逐步提升。據統計,工業名牌產品的銷售產值佔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1%,利稅總額佔40%,出口創匯佔全省工業製成品出口額的18%。
實施名牌戰略,對地方經濟健康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浙江省不少地方堅持「抓質量、擴規模、增實力、上水平、樹形象」的工作思路,內練素質,外樹形象,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溫州市實施「質量立市、名牌興業」,產品質量總體水平和經濟運行質量明顯提高,涌現出25個中國名牌產品和2個全國質量管理獎生產企業,集聚了「中國鞋都」、「中國電器之都」、「中國服裝名城」、「中國鎖都」、「中國制筆之都」等19個國家級生產基地,樹立起溫州行業品牌的良好形象,也為「品牌溫州」創建打下堅實基礎。
在實施名牌戰略中,廣大企業以名牌創建為契機,推動企業質量管理上水平,使全省涌現出一批質量管理的先進典型。他們採用國際先進的質量管理方法,持續開展質量管理評審,積極開展全員質量管理,通過上下道工序調查、質量演講比賽、技能競賽、質量知識競賽、產品比對試驗、QC小組成果發表等形式,激發了員工參與企業質量管理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營造了濃厚的質量文化氛圍,為提升產品質量,創建名牌打下堅實基礎。
實施名牌戰略,促進傳統產業的提升。一些傳統產業實施名牌戰略後,以技術改造、科技創新為突破口,品種不斷創新、品質日益提高,出口、銷售收入、利潤指標普遍提高,重新煥發了青春活力。代表紡織業國際先進水平的無梭織機,我省擁有率已從幾年前的3%,提高到目前的50%以上,我省的傳統紡織產業整體得到提升。中國黃酒集團有限公司從上個世紀90年代至今累計技改投入超過6億元,將電子計算機控制應用到黃酒發酵生產過程中,並對一些黃酒生產中的技術難點進行了攻關,解決了許多困擾黃酒業多年的技術難題。
按照品牌大省要求
深入推進名牌戰略
當前,缺乏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強勢品牌是制約我省「品牌大省」建設的重要因素。我省有些企業雖然在國際上有一定知名度,但是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名牌尚未出現;有些企業增長速度很快,但是企業規模不大,品牌集聚和輻射不強,在國際市場上的佔有率還很低;不少企業在技術上有所進步,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還是較少,核心技術還是從國外引進;有些企業比較善於在商品市場上進行運營,但能夠運用國際資本市場和期貨市場來進行運營的還是不多。按照培育品牌、提升品牌、經營品牌、延伸品牌,做到無牌貼牌變有牌,有牌變名牌,培育更多的中國馳名商標和名牌產品,努力創造若干世界名牌,努力打造「品牌大省」的要求,下一步深入推進名牌戰略要著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提高認識,調整思路,圍繞「品牌大省」建設,深化名牌戰略。要正確理解和把握「品牌大省」的內涵,積極發揮名牌戰略在打造「品牌大省」中的主力軍作用。要從品牌教育入手,加大對各級政府、有關部門和企業領導的品牌意識教育,通過理論學習、方法學習和實務學習,了解和掌握創名牌的一般規律並能運用於名牌戰略的實踐中。要調整實施名牌戰略的重點方向,積極打造一批具有相當規模的名牌群體。從國內外名牌戰略的實踐來看,從我省經濟結構特點看,以科技創新和現代品牌經營方式,推動特色產業和塊狀經濟產業集群發展,是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堅持保護建設和節約整治並重,緩解資源要素環境壓力的有效舉措。實施名牌戰略,必須從最基礎的市場調研做起,了解相同產品、相近企業、同一行業的產品市場情況,包括市場空間、市場定位、市場價格、市場服務、市場營銷及企業運作模式和企業文化建設,從中尋找市場盲區或盲點,創造名牌的市場空間,形成名牌的發展優勢。
(二)加強研究,科學規劃,著力培育,提升品牌集中度。要在保持我省現有名牌競爭優勢的基礎上,認真研究解決品牌建設中出現的突出問題和制約因素,研究名牌戰略與經濟發展、社會進步、資源利用、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進一步明確下一步深入實施名牌戰略,打造「品牌大省」的總體思路和指導思想。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針,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打造「品牌大省」的戰略部署,以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優化、提高綜合實力為目標,以深入實施名牌戰略為抓手,綜合運用各種政策手段,集中資源、力量,著力培育和發展一大批名牌產品,帶動全省企業質量水平、技術創新能力和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推動結構優化、產業升級和核心競爭力的提高,實現我省由「製造大省」向「品牌大省」的跨越。要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從浙江經濟的實際出發,制定符合浙江經濟特點和企業現狀的名牌戰略實施和發展規劃,重點培育、扶持一批國家級名牌和若干世界級品牌,擴展我省名牌的產業領域,提高名牌經濟的市場佔有率和覆蓋面;在打造區域名牌、服務(三產)名牌和農產品名牌上花功夫,帶動民營經濟、中小企業提升產品質量和技術層次,全面提高國際競爭力,塑造浙江品牌的整體形象;發揮名牌的帶動及其對資源的整合作用,促進資源的有效整合,促進有限的資源向名牌龍頭企業集聚,完善產業鏈,促進產業提升。
(三)推進區域塊狀經濟向優勢名牌集聚,積極創建區域名牌。浙江以企業集群和產業集聚為特徵的塊狀經濟,是我省產業經濟的一大特色。進一步整合這種塊狀經濟,並將其融入全球化的產業鏈中,有助於增強浙江製造業的國際競爭力。為此,要對以製造業為主體的工業園區加速進行整合、擴容和提升,在充分利用現有園區的基礎上,突出特色,強化創新,合理布局。要著力彌補產業鏈上的薄弱環節,著力延伸產業鏈,形成專業化的分工協作,使塊狀經濟區不僅僅是大量企業的簡單集聚,而且成為從產品研發到品牌整合擴展的一個完整體系,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浙江製造」的大本營。要採取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的方法,著力打造具有浙江特色的「區域名牌」。
(四)堅持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強化政府服務和引導,推進名牌的培育和發展。充分發揮市場對名牌培育和名牌發展所具有的推動作用,把競爭重心調整到提高產品質量,提升售後服務,增加市場佔有率,增強名牌競爭力上來。通過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積極推動企業走品牌之路,引導企業加強對消費需求、營銷環節、競爭對手、未來市場變化的分析,結合自身優勢調整市場戰略,確立品牌形象。要著力抓好重點行業、重點企業和重點產品的爭名創牌工作。對地方優勢產業、省級名牌、有希望爭創國家名牌、沖刺世界級名牌的產品和企業進行排隊,突出重點,分類指導,力爭盡快取得突破。同時,要注重在先進製造業基地的重點行業、高技術產業中培育和發展強勢品牌。要營造「千家爭名牌、萬家創品牌」的氛圍,廣泛動員社會各方面參與名牌戰略實施。進一步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進一步優化政府服務經濟工作的軟環境。持續加大打擊假冒偽劣的力度,為名牌的培育和發展提供良好的社會環境。不斷改善名牌評價和推薦工作,建立有序的市場競爭環境和符合競爭規則的評價和推薦機制,確保名牌戰略的順利實施。在長三角地區省級名牌互認協定的基礎上,繼續推進二省一市名牌戰略的交流和聯動保護機制。
(五)充分發揮政策杠桿作用,完善品牌建設配套措施。實施名牌戰略、打造品牌大省是一項艱巨而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市場環境、產業結構、金融投資、貿易條件和法制建設等方方面面。僅僅依靠企業自身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國家的力量和政府的行為在推進企業實施名牌戰略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美國是個典型的市場經濟國家,在鼓勵企業創造名牌、走品牌發展之路方面有不少積極的政府行為;日本、韓國和歐洲等也在激勵企業提高質量、創造名牌方面採取了不少政策措施。廣東、山東、江蘇、福建等地政府充分發揮政府作用,紛紛出台政策,激勵和扶植名牌企業。參考國內外先進經驗,我省應該出台政策措施,鼓勵企業創造名牌、走品牌發展之路。
(六)以品牌建設為抓手,推進中小企業產品質量的提高。我省中小企業量大面廣,但相當部分企業創牌意識不強,質量管理水平不高,產品質量穩定性差。因此,提高中小企業質量管理能力和產品的質量,樹立浙江中小企業良好的質量形象,是我省實施名牌戰略的重要環節。一是品牌帶動。通過爭名牌創品牌,提升產品的質量和檔次。二是對中小企業的質量幫扶。以創自主品牌為抓手,加強質量基礎工作,推動產品質量的提高。對中小企業而言,創自主品牌,必須有質量作支撐;而產品質量的提高,又為爭創自主品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⑽ 浙江的歷史

浙江是中國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素稱"文物之邦".歷史悠久,積儲深厚.從考古資料看,早在5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就有原始人類"建德人"在今天的浙江西部山區一帶活動.到了距今六,七千年至四,五千年間,浙江境內人類活動的范圍已相當廣泛,先民們在這里勞動生息,開辟草萊,改造自然.全省境內已發現的新石器時代遺址達百處以上,分別屬於河姆文化(距今6000-7000年),馬家浜文化(距今5000-6000年)和良渚文化(距今4000-5000年).在餘姚河姆渡遺址出土的大量文物中,有種類齊全的骨,石,陶,木製成的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大量保存完好的古代稻穀,榫卯結構清楚的木構件,以及色彩鮮艷的漆碗,依然能吹出動聽音響的原始骨哨等.表明了中華民族的祖先早在七千多年前,就已經創造出了令人驚嘆的史前文明,證明了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同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在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前476年),浙江分屬吳,越兩國.以會稽(今紹興)為都城的越國,在越王勾踐時期曾經相當富強.秦朝(公元前221-前206年)在浙江設置了會稽郡.三國時期(公元220- 280年),浙江富陽人孫權建立了吳國.公元十世紀初,浙江臨安人錢liu建立吳越國,以今杭州為都城.南寧王朝(公元1127-1279年)建都臨安(今杭州)150餘年.元代(公元1206-1368年)浙江屬江浙行中書省.明朝時(公元368-1644年)浙江承宣布政使司轄杭,嘉,湖,寧,紹,台,金,嚴,溫,處11府,1州(安吉州),75縣,省界區域基本定型.清朝(公元1616-1911年)初期地方行政承襲明朝,康熙(公元1661-1722年在位)初年始為省,浙江省的建置至此大體確定.
浙江經濟開發較早.早在東漢時期(公元25-184年),浙江就已出現了較大規模的水利工程,煮鹽業,制瓷業也已達到相當的水平.公元三世紀以後,浙江經濟獲得進一步發展,商業也日漸繁榮.到了隋唐時期(公元581-907年),浙江的社會經濟迅速發展,農業產量大有提高,杭州,嘉興地區成了中國江南重要的糧食產地.絲織,瓷囂,造紙等手工業生產發達,商品貨幣經濟活躍,明州(今寧波)成為當時中國東南沿海重要的貿易港口.公元十世紀以後,浙江進入封建經濟的繁榮時期,成為當時中國的富庶地區之一.農業生產不僅糧食產量大幅度提高,而且經濟作物的種類和種植面積有所擴大.絲織,制瓷,造紙,印刷和造船業等已居當時中國的領先地位.商業性集鎮紛紛興起.海外貿易不斷擴大.絲綢,茶葉,瓷囂是當時輸出的主要商品.現在的寧波,溫州,是當時中國東南部進行對外貿易的重要商埠,海上航運可達日本,朝鮮和東南亞諸國.

十九世紀中葉鴉片戰爭以後,隨著外國資本主義的侵入,海港日益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經濟發展滯緩.直至1949年5月,浙江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才迎來了新生,進入了社會主義的新時期.

閱讀全文

與浙江省經濟發展歷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