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山西省經濟發展速度

山西省經濟發展速度

發布時間:2021-03-03 09:46:17

『壹』 山西近年來發展情況如何它的省會太原能算作幾線城市

山西位於我國的華北地區,擁有3700多萬人口,也是我國的產煤大省。這里不僅有煤,而且有重工業。但是由於這兩年山西出現了產能過剩,所以導致了經濟發展不如前兩年。那麼山西近年來的發展情況如何呢?他的省會太原能算作幾線城市呢?

山西的經濟增長速度比較慢,但是在緩慢回升。雖然說由於產能過剩導致了山西的經濟停滯不前或者說不景氣,但是山西在2018年的總產值達到了16,818億元,比2017年同步增長了6.7%。而且已經過了全國的及格線。

太原的奢侈品消費在全國名列前茅。走在太原的大街小巷,我們能夠看到街頭有很多的豪車,而且有一項數據表示太原街頭的豪車比例佔到了全國第1位。所以提起太原,就能夠讓人聯想到土豪,聯想到豪車。

『貳』 山西經濟發展過程

一、綜 合
國民經濟發展速度進一步加快,綜合經濟實力明顯增強。初步核算,全年全省生產總值突破3000億元,達到3042.4億元,增長14.1%,增幅比上年又加快0.2個百分點,再創1985年以來的新高。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53.4億元,增長4.5%;第二產業增加值1810.1億元,增長16.8%;第三產業增加值978.9億元,增長12.7%。全省人均生產總值突破1000美元大關,達到1106美元,邁上一個重要台階。
主要市場價格漲幅回落。全年全省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4.1%,其中城市上漲3.6%,農村上漲5.4%。從分月情況看,呈現出沖高回落的倒「∪」走勢,全年平均漲幅比最高的7月份(6.2%)回落2.1個百分點。全年商品零售價格上漲3.1%,比最高的9、10兩月的漲幅回落0.5個百分點。工業品出廠價格同比上漲16.1%,分月走勢呈先高後低的態勢,全年平均漲幅比最高的4月份回落4.4個百分點。原材料購進價格同比上漲14.5%,整體走勢呈現穩中趨降的格局。農業生產資料價格同比上漲7.3%,呈現逐月平緩上升的態勢。
勞動就業狀況明顯改善。年末全省全社會從業人員1466.2萬人。其中城鎮從業人員453.2萬人;農村從業人員1013萬人。全年全省新增就業崗位41.7萬個,完成全年目標(28萬個)的148.9%。全省下崗再就業人數達到15.6萬人,完成全年目標(14萬人)的111.1%,其中「4050」人員5.1萬人。全省登記失業率3.2%,控制在了4.5%的目標范圍之內。
二、農 業

農業生產出現重要轉機,主要農作物產量較快增長。中央一號文件和我省促進糧食生產的八項政策等一系列支持農業特別是糧食生產的措施,以及糧食價格的上揚,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加之相對較好的氣候因素,為糧食生產獲得豐收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全年全省糧食作物播種面積4388.1萬畝,比上年增長3.2%,其中秋糧面積3376.6萬畝,增長8%。糧食總產達到106.2億公斤,比上年增產10.3億公斤,增長10.8%,成為我省歷史上第三個突破百億公斤的年份(1998年為108.1億公斤,1996年為107.7億公斤)。全年棉花播種面積達到171.9萬畝,是1996年以來最多的一年,總產達到12萬噸,成為歷史上第三個高產年(1984年為13.3萬噸,1982年為12.1萬噸)。
政策驅動、結構調整推動和市場價格拉動下,全省畜牧業生產更加健康地發展。全年全省肉類總產量達到82.9萬噸,比上年增長7.7%;禽蛋產量52.0萬噸,增長3.4%;牛奶產量61.1萬噸,增長14.8%。年末大牲畜存欄321.0萬頭,比上年增長2.1%;豬存欄600.7萬頭,增長8.7%;羊存欄1186.9萬只,與上年基本持平。漁業生產快速發展。全年全省水產品產量3.5萬噸,比上年增長13.8%。
三、工業和建築業
工業經濟持續高位運行。全省以建設新型能源和工業基地為目標,緊緊扭住經濟結構調整這條主線不放鬆,「1311」規劃項目的示範帶動作用進一步顯現,傳統產業新型化和新興產業規模化不斷推進,有力促進了全省工業的較快增長。全年全省工業完成工業增加值1568.5億元,比上年增長17.0%。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工業增加值1242.9億元,增長21.5%。落實宏觀調控政策措施取得階段性成效,工業經濟增長在經過二季度高位回調整理後繼續保持高位運行。規模以上工業一季度增長23.9%,二季度增長18.8%,三季度增長22.1%,四季度增長21.7%。
各種經濟類型工業企業均保持較快增長。全年全省國有企業完成工業增加值302.8億元,比上年增長21.8%;集體企業完成工業增加值90.8億元,增長18.8%;股份合作企業完成工業增加值16.6億元,增長5.3%;股份制企業完成工業增加值704.3億元,增長24.1%;外商港澳台企業完成工業增加值58.6億元,增長9.2%。全年全省大中型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961.2億元,比上年增長20.2%。煤炭、煉焦、冶金、電力等主導行業高速增長。全省37個行業大類比上年增長的有31個,佔83.8%。其中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增長25.7%,煉焦業增長26.8%,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增長20.2%,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增長21.0%,電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19.0%。
四、固定資產投資
宏觀調控政策效應明顯,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平穩回落。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458.5億元,增長30.6%。從進度完成情況看,呈現出平穩回落的態勢。全年增速比一季度回落11.7個百分點,比上半年回落7.7個百分點,比前三季度回落4.2個百分點。在全部固定資產投資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329.8 億元,增長31.1%;農村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28.7億元,增長26.1%。
五、能 源
一、二次能源投資、生產繼續較大幅度增加。全年全省能源工業投資共完成502.6億元,比上年增長64.9%。其中基本建設和更新改造中用於煤炭工業的投資143.5億元,增長80.0%;用於電力工業的投資193.6億元,增長50.0%。全年全省一次能源生產折標准煤4.3億噸,比上年增長11.3%;二次能源生產折標准煤1.9億噸,增長16.8%。
六、國內貿易
消費品市場繁榮活躍。受居民收入增加、消費意願增強和上年基數較低的影響,消費品市場銷售增速加快。全年全省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84.8億元,增長21.3%,增幅排全國前列。其中城市消費品零售額563.5億元,增長19.5%,農村消費品零售額321.3億元,增長24.5%。分行業看,批發零售貿易業增長20.2%,餐飲業增長25.3%,其他零售增長32.3%。
七、對外經濟貿易
海關進出口總額大幅度增長。全年全省累計完成海關進出口總額53.8億美元,比上年增長74.2%。其中出口40.3億美元,增長77.6%,進口13.5億美元,增長64.6%,進、出口增幅雙居全國各省市之首。累計實現貿易順差26.8億美元。在出口中,一般貿易38.3億美元,增長74.7%;加工貿易2.0億美元,增長188.8%;機電產品出口4.1億美元,增長49.5%。在進口中,一般貿易10.9億美元,增長52.3%;加工貿易2.1億美元,增長3.5倍;其他貿易4542萬美元,下降15.6%。
八、交通、郵電和旅遊
交通事業快速發展。到2004年底,全省鐵路營業里程達到2512公里。公路通車里程65813公里,比上年增加2691公里,增長4.3%;高速公路達到1347公里,增長11.2%。省城太原對外航線38條,可直通全國45個城市。
、財政、金融和保險
財政收入大幅度增加。全省財政總收入一年內突破400億元、500億元兩個大關,全年達到533.5億元,比上年增長41.2%,增收額達到155.6億元,是建國以來我省財政增收最多的一年。其中一般預算收入完成255.2億元,增長37.7%,增幅居全國前列。增值稅、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等主體稅種強勢增長,拉動力顯著提高。全年全省四大稅種共計完成稅收421.3億元,同口徑增長42.2%,增收125.1億元,佔到財政總收入增量的80.4%,拉動總收入增長33.1個百分點,充分顯示了宏觀調控和經濟發展的積極成果。
十、科學技術和教育
科技成果不斷涌現。全年全省共受理各項專利申請1949件,授權專利1189件,分別比上年增長11.8%和1.2%。全省技術市場共簽訂技術合同439份,成交金額5.99億元。科研機構通過技術市場向各類企業共轉讓科技成果320項,比上年增加72項,增長29.0%。

『叄』 山西經濟發展狀況

山西經濟狀況

山西地處西部內陸,盡管經濟發展存在著很大制約,但是在50年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隨著改革開放地不斷深入,使山西經濟獲得了長足發展,經濟實力逐漸增強。為山西經濟今後更快更大的發展奠定了基礎。1999年,全省國內生產總值可達1765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20億元,財政總收入196.6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858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80元。
作為能源重化工基地,山西已初步形成了現代化的工業生產體系。能源、冶金、化工、建材、機械、電子、軍工、醫葯、輕紡、塑料製品工業等門類齊全,具有了相當的規模和實力。郵電通訊事業進入"八五"時期後,解放思想,奮力趕超,在較短的時間內超常規跳躍式的發展,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目前,全省的交通運輸已形成了以鐵路、公路、水運和民用航空等多種運輸方式組成的綜合交通運輸網,干支銜接,四通八達,日益趨於協調和發展。山西鐵路以南北同蒲線和石太線為主幹,形成石太、京原、京包、太焦、邯長、候月、大秦和南北同蒲9條大鐵路干線13條主要支線和400多條專用線的鐵路運輸網路,分別與國家的鐵路大動脈京包線、京廣線、隴海線相銜接,可通達全國各大城市和秦皇島、天津、石臼所等海岸碼頭。1996年建成通車的太原至舊關高速公路與北京--石家莊高速公路相接,匯入京津唐、京深高速公路網路。1998年建成通車的原--太高速公路(太原至原平)是建設貫穿全省南北的大同至運城高速公路的階段工程。目前,山西的公路交通已形成以國道省道為骨架,以縣鄉道路為網路,溝通各鄰省與省內城鄉,銜接鐵路重要工礦企業重要經濟作物區的公路網路和以國有運輸為主體,集體和個體運輸業競相發展,並已初步建立起布局合理的交通工業體系和運輸管理體制。
山西民航事業同樣有了較快發展,目前與太原通航城市23個,航線22條,形成了以太原為中心的航線網路。改擴建後的太原機場可起降各類大中型飛機,年旅客吞吐量可達194萬人次,貨郵吞吐量可達1.35萬噸。
1992年以來,鄉鎮企業每年以平均40%的速度發展,進入了高速增長階段。
山西農業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堅持不懈地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實施科教興農戰略,並以市場為導向,不斷優化農村產業結構,山西農業正逐步走上貿農工一體化的道路。
山西的總耕地面積約3656.5千公頃,占土地自面積的23%。農業經濟以種植業為主,養殖業為輔,種植業盛產玉米、穀子、水稻、小麥、高粱、土豆、薯類、蕎麥、糜子和豆類糧食作物,及棉花、煙葉、甜菜、油料和麻類等經濟作物,干鮮果品主要有蘋果、核桃、紅棗、梨和葡萄,還有黨參、黃芪等多種名貴中葯材,養殖業主要飼養豬、牛、羊、雞、兔、驢、馬、騾及養蠶、養蜂業。山西的淡水養魚近年來不斷發展,可基本滿足城市鮮活魚類的供應。

『肆』 山西好不好,經濟水平怎麼樣

經濟發展還是比較慢。

全年實現生產總值5810.03億元,增長8.2%,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50.91億元,增長16.3%。


——經濟綜合實力實現新跨越。生產總值連續跨越4000億元、5000億元,年均增長10.9%,增速在15個副省級城市中穩居「第一方陣」。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預計達到10778美元;財政總收入突破1000億元,達到1114.98億元;非公經濟佔比突破50%,達到52.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突破1000億元,達到1174.67億元;金融業增加值643.88億元,佔GDP比重突破10%,達到11.1%。12項經濟指標較2010年實現「翻番」②。
——產業結構調整邁出新步伐。三次產業比由2010年的4.0∶41.9∶54.1調整為3.8∶37.3∶58.9,提前2年完成「十二五」淘汰落後產能任務,單位GDP能耗累計下降18.3%。糧食生產實現「十二連豐」,「一區三帶七板塊」③的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格局初步形成。渭北工業區建設全面推進,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達到1098戶,較2011年增加242戶。8個國家級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聚集區加快建設,服務業佔GDP比重較2010年提高4.8個百分點。戰略性新興產業勢頭強勁,年均增速預計達到16%左右,高出GDP增速5.1個百分點。半導體產業、生產性服務業、電子商務、物流快遞等持續高速增長,「五區一港兩基地」的板塊帶動作用不斷增強,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新板塊正加快成為支撐和帶動我市經濟轉型升級的新引擎。
——美麗西安建設取得新成效。秦嶺保護步入法治化軌道,違規采礦、違法建設等破壞生態環境的問題得到有效遏制,景觀提升、綠道建設等9項重點工程順利完成。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全面達標,共計造林36.48萬畝。新建公園30個、綠地廣場363個,新增城市綠地1931萬平方米,建成區綠化覆蓋率從37%提高到42.5%,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從9.5平方米提高到11.6平方米。「八水潤西安」工程扎實推進,渭河西安段「三年變清」目標如期完成,公式河污染治理實現達標,新增生態水面9573畝、濕地面積2.1萬畝,新建、改擴建污水處理廠13座,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95.5%。建成國家級生態區2個、省級以上生態示範區縣3個、市級以上生態鎮村209個。特別是,2013年初我市在全國率先提出並實施了治污減霾工作,將其列為環境治理和民生改善的頭號工程,累計投入各級財政資金75.6億元、拆改燃煤鍋爐1335台、淘汰黃標車及老舊車15萬輛,空氣質量持續改善,優良天數從2013年的138天增加至去年的251天,「西安藍」逐漸成為市民生活的新常態。
——城市綜合承載力得到新提升。大力推進主城區「南優、北拓、東延、西聯」戰略,深入實施古城復興計劃、緩堵保暢工程和城市精細化管理,全市建成區面積從395平方公里增加到522平方公里,城鎮化率從69%提高到73%左右,累計完成城建投資1531.4億元,是「十一五」的1.7倍。南門區域綜合改造被評為全國歷史文化名城建設重大示範工程,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等5處歷史古跡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地鐵1、2號線建成運營,3號線實現長軌貫通,通車里程達到52公里,日均客運量接近100萬人次。改造城市道路170餘條,新建人行天橋、地下通道41座,人均城市道路面積達到18.1平方米,較2010年提高2.5平方米。投放公共自行車4.2萬輛,服務網點實現主城區全覆蓋。新建高速公路3條,改造國省道干線公路270公里,建成等級客運場站5個,農村二級公路實現全覆蓋,全市公路通車總里程達到1.3萬公里。鐵路北客站建成投用,西安成為國內重要的高鐵樞紐。啟動實施10項水源工程,李家河水源工程建成供水,新增城市日供水能力30萬噸。建成750千伏西安南輸變電工程,累計新增110千伏變電容量364.1萬千伏安,新增年供氣能力6億立方米,新增集中供熱面積1.07億平方米,分別是「十一五」的1.2、1.4和3.2倍。9個省市級重點示範鎮和6個文化旅遊名鎮加快建設④,提前完成我市《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行動綱要》確定的目標任務。特別是經過18年不懈努力,我市成功摘得「全國文明城市」桂冠,這是870萬西安人民的光榮和驕傲。
——全面深化改革釋放新動能。堅持下好簡政放權「先手棋」,制定公布市級行政許可目錄,分四批取消、下放、調整了312項行政事權。扎實推進「營改增」擴圍試點和工商登記制度改革,新增企業數量呈現「井噴」之勢,各類市場主體總數達到63.8萬戶,較2010年增加29.7萬戶。啟動新一輪國資國企改革,混合所有制試點有序推進,西紡集團與五環集團完成重組整合。城市網格化管理全面推開,建立了「兩級政府、三級管理、四級網路」的大城管格局。農村綜合改革有序推進,土地確權登記工作基本完成,流轉土地56.3萬畝。持續加大統籌科技資源改革力度,累計實現技術成果交易額2120億元,科技企業小巨人總數超過700家,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到14.5%,較2010年提高3.3個百分點,去年專利申請量突破6萬件,是2010年的4.2倍。此外,政府機構改革、公車改革、區縣公立醫院改革、大學區管理制改革、司法改革等關鍵領域改革也取得了明顯成效。
——對外開放有了新突破。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建設全面啟動。歐亞經濟論壇被確定為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十大平台之一。成功舉辦三屆絲綢之路經濟帶城市圓桌會,倡導發布《西安宣言》。「長安號」實現常態化運營。「西安港」成為我國首個擁有國際國內「雙代碼」的內陸港,並正式獲批國家一類陸路開放口岸。西安綜合保稅區、高新綜合保稅區封關運行。西安咸陽國際機場二期擴建順利完成,開通國際航線36條,成為西北首個72小時過境免簽城市。滻灞生態區獲批建設領事館區,韓國、泰國、柬埔寨分別設立駐西安總領事館,國際友好城市增至27個。累計舉辦規模以上會展活動836個,展會成交額達到5768.4億元。去年全市實際利用外資突破40億美元,進出口總值252.6億美元,服務外包合同額14.9億美元,分別是2010年的2.6、3.5和5.1倍。我市榮登聯合國「全球最具發展潛力新興城市」榜單。
——民生改善增進新福祉。全市財政支出和新增財力的80%以上用於改善民生,財政民生支出累計達到2852.74億元,是「十一五」的3.7倍。扎實辦好每年「十項惠民實事」,大力推進「十項清零行動」⑤,累計新增城鎮就業62.95萬人,完成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443.69萬人次,分別比「十一五」增加4.26萬人和145.29萬人次,城鄉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33188元和14072元,是2010年的1.8倍和2.0倍;完成86個城中村、33個棚戶區徵收搬遷,回遷群眾26萬人;開工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57萬套,完成農村危房改造3.6萬戶,解決了全市40.1萬戶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問題,受益群眾達到130萬人;52.7萬貧困人口按現行標准實現脫貧,組織實施移民搬遷9.4萬人;新建農村飲水安全工程1048處,在全省率先全面解決了規劃內農村居民飲水安全問題。教育投入持續增長,累計達到522.6億元,是「十一五」的3.1倍,新建、改擴建標准化幼兒園528所,建成義務教育標准化學校496所,滻灞一中和絲路學校2所民族學校建成投用,實施了36所開發區學校、幼兒園建設,營養改善計劃惠及學生38.4萬人。完成了市中醫醫院、市胸科醫院等6所醫院的新建、遷建工作,新農合參合率和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分別達到99.2%和98.5%,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全面推開。建立城鄉統一的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參保率達到99.9%。新增養老機構63家、農村幸福院412個、城市社區養老服務設施447處,全市養老服務床位達到3.7萬張。先後5次提高城鄉低保及農村五保供養標准,出台改善城區困難群眾生活「22條措施」,更多特殊群體的突出問題得到妥善解決。「平安西安」創建活動成效明顯,建立完善了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三環內68個警務站投入使用,全市電梯安全監控平台(96333)建成運行,國家食品安全城市創建工作扎實有效,全國質量強市示範城市通過驗收,連續2屆榮獲全國社會管理綜合治理最高獎項「長安杯」。獲得全國「雙擁模範城市」七連冠,民族、宗教、參事、人防、檔案、地方誌、防震減災等領域工作都得到全面加強,連續四年榮獲「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稱號。

『伍』 山西經濟狀況

山西地處西部內陸,盡管經濟發展存在著很大制約,但是在年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隨著改革開放地不斷深入,使山西經濟獲得了長足發展,經濟實力逐漸增強。為山西經濟今後更快更大的發展奠定了基礎。1999年,全省國內生產總值可達1765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20億元,財政總收入196.6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858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80元。
作為能源重化工基地,山西已初步形成了現代化的工業生產體系。能源、冶金、化工、建材、機械、電子、軍工、醫葯、輕紡、塑料製品工業等門類齊全,具有了相當的規模和實力。郵電通訊事業進入"八五"時期後,解放思想,奮力趕超,在較短的時間內超常規跳躍式的發展,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目前,全省的交通運輸已形成了以鐵路、公路、水運和民用航空等多種運輸方式組成的綜合交通運輸網,干支銜接,四通八達,日益趨於協調和發展。山西鐵路以南北同蒲線和石太線為主幹,形成石太、京原、京包、太焦、邯長、候月、大秦和南北同蒲9條大鐵路干線13條主要支線和400多條專用線的鐵路運輸網路,分別與國家的鐵路大動脈京包線、京廣線、隴海線相銜接,可通達全國各大城市和秦皇島、天津、石臼所等海岸碼頭。1996年建成通車的太原至舊關高速公路與北京--石家莊高速公路相接,匯入京津唐、京深高速公路網路。1998年建成通車的原--太高速公路(太原至原平)是建設貫穿全省南北的大同至運城高速公路的階段工程。目前,山西的公路交通已形成以國道省道為骨架,以縣鄉道路為網路,溝通各鄰省與省內城鄉,銜接鐵路重要工礦企業重要經濟作物區的公路網路和以國有運輸為主體,集體和個體運輸業競相發展,並已初步建立起布局合理的交通工業體系和運輸管理體制。
山西民航事業同樣有了較快發展,目前與太原通航城市23個,航線22條,形成了以太原為中心的航線網路。改擴建後的太原機場可起降各類大中型飛機,年旅客吞吐量可達194萬人次,貨郵吞吐量可達1.35萬噸。
1992年以來,鄉鎮企業每年以平均40%的速度發展,進入了高速增長階段。
山西農業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堅持不懈地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實施科教興農戰略,並以市場為導向,不斷優化農村產業結構,山西農業正逐步走上貿農工一體化的道路。
山西的總耕地面積約3656.5千公頃,占土地自面積的23%。農業經濟以種植業為主,養殖業為輔,種植業盛產玉米、穀子、水稻、小麥、高粱、土豆、薯類、蕎麥、糜子和豆類糧食作物,及棉花、煙葉、甜菜、油料和麻類等經濟作物,干鮮果品主要有蘋果、核桃、紅棗、梨和葡萄,還有黨參、黃芪等多種名貴中葯材,養殖業主要飼養豬、牛、羊、雞、兔、驢、馬、騾及養蠶、養蜂業。山西的淡水養魚近年來不斷發展,可基本滿足城市鮮活魚類的供應。

『陸』 山西省經濟為啥落後

我一直以為,山西是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的地區,現在的經濟落後只是政策和原來的產業結構不合理造成的。最近在深入地研究現代晉商後,我覺得山西經濟落後的另有原因。
山西作為中華民族的發源之一,文化的底蘊極其深厚。這種深厚的文化傳統其實成了改革初期山西經濟發展的思想包袱,解放思想、更新觀念何其難。在沿海很多地方是行動在前,政策在後,而在山西有了政策也不行動,因為什麼?政策和多年的文化有沖撞!
近幾年,表面上看,山西的經濟排名是好一點了,但實際上並不能說是經濟發展好了。這種排名進步是由於煤炭市場的好轉,還是資源的生意。大家都知道中東產油國家的收入很高,但誰都不會認為中東的產油國是發達國家。
現在不管怎說,山西從煤上是賺了一大把,關鍵是這錢如何用?用好了,山西的經濟能上個大大的台階,用不好,則空留污染給後人。
這錢如何用,實際就看山西商人的觀念了。幾把煤款就把北京、上海的房商搞得雙眼噴血了,就把高檔車把羊往家趕,活脫脫的中東油老闆的形象!
山西能有好的文化底蘊,那是因山西多年的重文、重仕。現在在植於山西人腦子中的,仍然是仕。你別看那些煤老闆在人前不可一世,在當官的面前全是孫子。
這么多年有人不斷研究山西文化的根本,有黃河文化、晉商文化、宗教文化等等很多,這都是表象,在種種表象背後,植於山西人靈魂深處的是官本位,或說大點是官文化。電視劇《喬家大院》最後,喬致庸不也是跪在老佛爺腳下嗎?不也得借錢給老佛爺嗎?
能有機會當官的一定要當官,沒有機會當官的也必須要和當官的建立密切的聯系。在這種情況下,必然形成強勢政府,這種強勢政府造成了經濟的緩慢發展。

『柒』 山西經濟發展怎麼樣啊

<
#
#
^_^
#
#
><
#
#
^_^
#
#
>









,山西的經濟建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近年來我省回經濟發展與全國答平均水平差距擴大的勢頭得到遏制,呈現出一個良好的發展形勢,客觀全面地研究山西省各地區經濟發展的具體狀況,分析經濟發展的各個因素,對各地區經濟的綜合指標進行評價,是決策部門衡量本地區的發展的重要依據,也是發現各地區經濟發展差異的重要參考。本文採用多元統計的因子分析方法,通過構建相應的指標體系,對山西省10個行政區(由於呂梁某些原始統計數據取得比較困難,這里暫不研究——作者注)的經濟發展水平做出定量分析,並在此基礎上總結山西省經濟發展的特點,分析產業結構的格局,探討實現均衡、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

『捌』 山西的經濟發展情況是怎麼樣的

改革開放二抄十多年來,山西的經濟建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近年來我省經濟發展與全國平均水平差距擴大的勢頭得到遏制,呈現出一個良好的發展形勢,客觀全面地研究山西省各地區經濟發展的具體狀況,分析經濟發展的各個因素,對各地區經濟的綜合指標進行評價,是決策部門衡量本地區的發展的重要依據,也是發現各地區經濟發展差異的重要參考。本文採用多元統計的因子分析方法,通過構建相應的指標體系,對山西省10個行政區(由於呂梁某些原始統計數據取得比較困難,這里暫不研究——作者注)的經濟發展水平做出定量分析,並在此基礎上總結山西省經濟發展的特點,分析產業結構的格局,探討實現均衡、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

『玖』 山西的經濟為什麼這么落後

山西作為中華民族的發源之一,文化的底蘊極其深厚。這種深厚的文化傳統其實成了改革初期山西經濟發展的思想包袱,解放思想、更新觀念何其難。在沿海很多地方是行動在前,政策在後,而在山西有了政策也不行動,因為什麼?政策和多年的文化有沖撞!
近幾年,表面上看,山西的經濟排名是好一點了,但實際上並不能說是經濟發展好了。這種排名進步是由於煤炭市場的好轉,還是資源的生意。大家都知道中東產油國家的收入很高,但誰都不會認為中東的產油國是發達國家。
現在不管怎說,山西從煤上是賺了一大把,關鍵是這錢如何用?用好了,山西的經濟能上個大大的台階,用不好,則空留污染給後人。
這錢如何用,實際就看山西商人的觀念了。幾把煤款就把北京、上海的房商搞得雙眼噴血了,就把高檔車把羊往家趕,活脫脫的中東油老闆的形象!
山西能有好的文化底蘊,那是因山西多年的重文、重仕。現在在植於山西人腦子中的,仍然是仕。你別看那些煤老闆在人前不可一世,在當官的面前全是孫子。
這么多年有人不斷研究山西文化的根本,有黃河文化、晉商文化、宗教文化等等很多,這都是表象,在種種表象背後,植於山西人靈魂深處的是官本位,或說大點是官文化。電視劇《喬家大院》最後,喬致庸不也是跪在老佛爺腳下嗎?不也得借錢給老佛爺嗎?
能有機會當官的一定要當官,沒有機會當官的也必須要和當官的建立密切的聯系。在這種情況下,必然形成強勢政府,這種強勢政府造成了經濟的緩慢發展。

『拾』 為什麼山西的經濟發展水平那麼差

提到山西,會想到山西煤老闆,山西老陳醋,還有連綿不絕的山。山西省雖以煤而為全國所知,但是山西的生產總值卻不高,全省的人均GDP低於全國水平。根據2019年的經濟各省排名,山西省以17026.68萬億人民幣的GDP,排名全國第21。

山西的經濟發展水平並不好。今天就來討論一下,山西為什麼經濟發展水平差的原因。

總結,山西省經濟發展水平差主要有三個原因,因為地形而導致的交通不便利,再有長期以煤炭為單一產業結構形成不了多元經濟爆發點,再有山西人思想的落後封閉也是導致經濟發展滯後的一個重要因素。

關於山西省為什麼經濟發展落後,你們的看法是什麼呢?留言下面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閱讀全文

與山西省經濟發展速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