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法國的發展歷程
公元前高盧人在此定居。公元前1世紀,羅馬的高盧人總督愷撒佔領了全部高盧,從此受羅馬統治達500年之久。公元5世紀法蘭克人征服高盧,建立法蘭克王國。其中西法蘭克是法國的雛形。10世紀後,封建社會迅速發展。1337年英王覬覦法國王位,爆發「百年戰爭」。初期,法國大片土地被英侵佔,法王被俘,後法國人民進行反侵略戰爭,於1453年結束百年戰爭。 15世紀末到16世紀初形成中央集權國家。17世紀中葉,君主專制制度達到頂峰。伏爾泰和盧梭去世11年後,隨著資產階級力量的發展,1789年7月14日,手持武器的巴黎市民攻佔巴士底監獄。監獄里當時只關押著7個人,但是市民們卻為此激戰了一天,犧牲了98個人。1789年8月26日,法國大革命的綱領《人權和公民權宣言》正式通過。 大革命廢除了君主制,並於1792年9月22日建立第一共和國。1799年11月9日(霧月18日),拿破崙·波拿巴奪取政權,1804年12月2日,巴黎聖母院舉行了一個盛大的加冕典禮,拿破崙·波拿巴成為法蘭西第一帝國的皇帝。1848年2月爆發革命,建立第二共和國。1851年路易·波拿巴總統發動政變,翌年12月建立第二帝國。1871年3月18日,巴黎人民舉行武裝起義,成立巴黎公社。同年5月底,被法國軍隊殘酷鎮壓。 1870年在普法戰爭中戰敗後,法國於1871年9月成立第三共和國,直到1940年6月法國貝當政府投降德國,至此第三共和國結束。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遭德國侵略。1944年,象徵勝利的法國凱旋門,終於迎來了一次真正的凱旋。 在戴高樂的帶領下,為了自由而戰的法蘭西民族不僅為戰勝法西斯做出了應有的貢獻,而且為戰後法國的復興鋪平了道路。 1944年6月宣布成立臨時政府,戴高樂擔任首腦,1946年通過憲法,成立第四共和國。1958年9月通過新憲法,第五共和國成立,同年12月戴高樂當選總統。1959年,法國宣布接受殖民地阿爾及利亞的民族自決,由此開始告別殖民主義。 1963年,法國和聯邦德國簽訂《法德友好條約》,從此與宿敵德國和解。 1964年1月27日,法國與新中國建交,成為第一個承認新中國的西方大國。 1966年,法國宣布退出北約,並限令美國在一年內撤除在法國領土上的駐軍和基地。 堅持獨立外交政策的法國,成為世界格局的制衡力量。正是在這一追尋理想的過程中,法國以它卓爾不群的氣質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Ⅱ 十九世紀初期西方世界經濟貿易發展狀況
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推動下,資本主義經濟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取得了迅猛發展。世界工業生產在1850―1870年的20年間只增長了一倍多,而1870―1900年的30年間卻增加了近兩倍,20世紀初的13年又增長了59%。世界鋼產量由1870年的52萬噸上升到1900年的2,830萬噸,增加了54倍多。同期,石油由80萬噸升至2,000萬噸,增加了25倍。從19世紀70年代至20世紀初,世界的交通運輸業也取得了顯著的發展。全球船舶的總噸位由1870年的1,680萬噸上升到1900年的2,620萬噸。到1910年則達到3,460萬噸,比1870年增加了1.3倍。其中汽船的比例由16%增長到75.7%。海上運輸工具基本上實現了機械化。輪船在航運中逐漸取得了優勢地位,使運費從1870―1913年下降了一半以上。這就極大地便利了國際間的經濟交流。在這一時期,鐵路運輸業的發展更為迅速。全世界鐵路總長度由1870年的21萬公里增加到1913年的110.2萬公里,在不到45年的時間里增加了4.2倍。環世界的鐵路網初步形成。它把大多數國家納入了世界市場,對世界經濟的發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工業和交通運輸業的發展及世界市場的擴大,使這一時期的世界貿易獲得了巨大的發展。1870―1900年,世界貿易總額由455億法郎上升到1,182億法郎,增加了約1.6倍,到1913年則增加了3.2倍,達到1,924億法郎。農業機械和化肥的普遍使用,是農業的生產效率有了極大的提高,使得農業人口大幅度減少,城市人口迅猛增加。20世紀初,英、美、德等國實現了農業現代化。美國西部、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亞等地涌現出許多機械化的大農場,成為世界的重要商品糧基地。世界糧食產量成倍增長。
在這個時期的世界資本主義經濟高速發展中,呈現一些突出的特點。首先,資本主義各國經濟發展極不平衡,由此引起它們在世界經濟中地位急劇變化。美、德超過英、法躍居世界的第一位和第二位,英國降至第三位,法國僅到第四位。俄國和日本的地位雖有顯著提高,但它們在世界工業總產值中所佔的比重仍然很少。其次,英國的貿易壟斷地位被打破,世界貿易形成了多中心的格局。在19世紀50―60年代,捲入世界市場的大多是農業佔主導地位的國家。它們圍繞著一個巨大的中心——英國。英國消費它們的原料,同時供給它們必需的工業品。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由於一批新工業國的興起,英國的貿易壟斷地位被打破。在世界市場上,美、德成為英國強有力的競爭對手。以英國一個國家為中心的貿易格局發生變化,代替它的是歐美一系列工業化國家。世界貿易形成了多中心的新格局。再次,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發生得更加頻繁。由於資本主義經濟發展過於迅速,工業產品的增長超過了世界市場的需求。資本主義經濟危機不斷發生。從1873―1907年,共發生了5次世界性經濟危機。同70年代以前相比,這些危機的破壞性更強,其間隔時間在縮短。
從總體上看,第二次工業革命使19世紀最後30年的世界經濟發展十分迅速,不斷創造新的奇跡。世界經濟作為一個整體是繁榮的。
Ⅲ 詳述19世紀當時歐洲社會的發展狀況
19世紀前期歐美文學的主潮是浪漫主義,19世紀後期歐美文學的主潮是現實主義。
1789年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徹底摧毀了法國的封建專制制度,確立了資產階級的統治地位,強烈震撼了歐洲各國的封建秩序,給人民帶來了「理想王國」降臨人間的希望。但理想王國只不過是資產階級王國的理想化,革命後的現實是戰爭和貧困,是更加尖銳的階級對立,「同啟蒙學者的華美約言比起來,由『理性的勝利』建立起來的社會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極度失望的諷刺畫」(恩格斯《反杜林論》)。在這種歷史背景下,以聖西門、傅立葉和歐文為代表的空想社會主義思潮迅速傳播開來,以康德、費希特、謝林和黑格爾為代表的德國古典哲學將人的主觀精神的價值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浪漫主義文學也應運而生。
浪漫主義作家對資本主義的現實極為不滿,常常把非資本主義的生活方式理想化,偏重於表現主觀理想,他們的作品想像豐富,具有強烈的主觀抒情色彩。
對丑惡社會現實的反感和厭惡使浪漫主義作家寄情山水,熱情謳歌大自然,作品的主人公也常常活動於奇異的自然環境或富有異國情調的遙遠的部落。
浪漫主義是作為古典主義的反面出現的,他們批判古典主義的清規戒律,特別重視中世紀的民間文學,從民間文學獲取語言通俗、感情豐富、格式自由奔放的營養。但他們為此美化中世紀的宗法制度,甚至提出「回到中世紀」的口號卻是錯誤的。
浪漫主義文學的主要成就是詩歌(特別是抒情詩),其次是戲劇和小說。這些作品辭藻華麗,比喻生動,藝術手法豐富多樣,但他們的敘事作品也有結構散漫、情節枝蔓過多等缺點。
浪漫主義在18世紀末興起於德國,然後迅速傳遍歐洲各國,並遠涉美洲,成為一股世界性的文學思潮。
19世紀30年代,歐洲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革,在資本主義最發達的英、法等國,工業革命使資產階級政權日益鞏固和發展,同時資本主義的反動性和丑惡面目也日益暴露,資產階級與廣大勞動人民的矛盾日益加深。在這種歷史條件下,無產階級登上政治舞台。法國里昂工人起義,英國的憲章運動,德國西里西亞織工起義,馬克思主義的誕生,都對19世紀中葉及以後的文學產生了影響。由於資本主義自身的矛盾日益暴露,浪漫主義者的空洞呼喚和抽象的抗議已遠遠不能滿足時代的需要。於是作家們從理想的天空回到「堅實」的陸地,深入揭露和批判社會的種種矛盾,批判現存秩序。這股文學思潮被文學史家稱為批判現實主義。
19世紀自然科學的發展和唯物主義哲學的傳播,開闊了作家們視野,有利於作家們加深對社會規律的認識和理解,為批判現實主義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精神資源。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大多出身於中小資產階級,他們從資產階級人道主義出發批判殘存的封建勢力和當權的大資產階級,批判一切違反人性的東西,但難以找到變革社會的正確途徑。這種思想背景使得批判現實主義對現實的批判帶有悲觀色彩。
批判現實主義繼承和發展了文藝復興時代和啟蒙文學的現實主義傳統,主張文學真實地反映社會生活。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常常以社會的書記員自居,力圖把作品寫成時代的記錄,將文學對生活的認識和反映擴展到前所未有的廣度。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真實地反映社會生活的廣闊畫面,對現實予以相當深刻的揭露。馬克思和恩格斯曾贊揚傑出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反映社會生活的豐富性和深刻性,認為他們提供的歷史資料比歷史學家、經濟學家和統計學家提供的總和還要豐富。
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不僅以嚴謹的態度觀察社會生活,分析社會事件,力圖達到社會細節的真實,同時還注意選擇典型的事例加以集中、概括、加工,通過塑造典型環境中的典型性格反映廣闊的時代畫面。
批判現實主義最主要的文學體裁是長篇小說,它將長篇小說發展為一種成熟的文學樣式,使這種文學體裁社會生活的「網路全書」,資本主義時代的「史詩」。
批判現實主義的發展極不平衡。它於1830年興起於法國,稍後在英國及其他西歐國家發展起來。1861—1871年,俄國的農奴制改革,美國的南北戰爭,義大利和德國的統一,以及法國的巴黎公社革命,都對文學發展產生了影響。1870年以後,在資本主義發達的英、法等國,批判現實主義趨於衰落,形形色色的唯美主義、形式主義和自然主義思潮在西歐文壇上此起彼伏,但在經濟發展落後的俄羅斯和北歐諸國,卻產生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作家,將批判現實主義發展到高峰。
19世紀歐洲文學成就最高的國家和地區是法、英、德、俄和北歐地區,美國文學也有很大的發展,獲得了獨立的民族品格,南歐和東歐各國也有發展,產生了一批有世界聲譽的作家。
1816年,義大利詩人白爾謝(1783—1851)發表了《格利索斯托莫致兒子的亦庄亦諧的信》被稱為義大利浪漫主義運動宣言。此後,涌現出曼佐尼(1785—1873)、萊奧帕爾迪(1798—1837)、卡爾杜齊(1835—1907)和喬萬尼奧里(1838—1915)等浪漫主義作家。1870年義大利統一後,在英、法現實主義文學、法國自然主義文學的影響下,出現了名為「真實主義」的文學流派。這一流派的作家主張以科學方法真實地、客觀地反映社會現實,避免在作品中揉進作者的主觀意識,並以下層人民作為主人公,寫出他們的苦難生活。它的代表作家維爾加(1840—1922)。
曼佐尼(1785—1873)是義大利最傑出的浪漫主義作家,他的《約婚夫婦》(1821—1823)是義大利文學史上第一部以平民為主人公的浪漫主義長篇歷史小說。它描寫17世紀西班牙統治下農村青年倫佐和魯齊婭的悲歡離合的婚姻風波,以借古喻今手法表現19世紀上半葉奧地利奴役下義大利人民的悲慘遭遇,抨擊外來侵略者和本國封建地主的專橫跋扈,渴望取得民族的獨立、國家的統一。喬萬尼奧里(1838—1915)代表作長篇歷史小說《斯巴達克思》(1874)以公元前一世紀斯巴達克思領導的古羅馬奴隸起義為題材,揭露了獨裁者蘇拉為代表的奴隸主階級的殘暴統治和糜爛生活,熱情歌頌奴隸們為爭取自由解放的英勇斗爭,精心塑造斯巴達克思這一奴隸起義領袖的英雄形象,同時又表達了19世紀義大利人民反對外國侵略、爭取獨立自由的革命呼聲。維爾加(1840—1922)在宣揚真實主義文學理論的同時,陸續創作了中篇小說《奈達》,短篇小說集《田野生活》、《鄉村故事》和長篇小說《馬拉沃利亞一家》(1881)《堂•傑蘇阿多師傅》。這些小說真實地反映義大利統一後在資本主義新秩序和舊的封建關系雙重壓迫下勞動人民的苦難生活,不加掩飾地暴露社會的陰暗面。維爾加的小說對二次大戰後出現的義大利新現實主義文學產生了深遠影響。
在經歷了「毫無光彩的十八世紀」之後,隨著浪漫主義思潮的興起,西班牙文學於19世紀重新繁榮起來。前期浪漫主義的代表是埃斯普龍賽達(1808—1842),他的《海盜之歌》和詩劇《薩拉曼卡的學生》都是傳世名篇。後期浪漫主義的代表古•阿•貝克爾(1836—1870)著有《抒情詩集》,他的詩句優美純凈,感情熱烈。貝尼托•加爾多斯(1843—1920)是傑出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他的長達46卷的《民族軼事》堪稱十九世紀西班牙民族的史詩。
19世紀30—60年代,東歐各國的文學創作以浪漫主義為主,代表作家有波蘭的密茨凱維奇、匈牙利的裴多菲和捷克斯洛伐克的聶姆曹娃(1820—1862)等。波蘭詩人密茨凱維奇(1798—1855)生於立陶宛(當時屬波蘭),他的第一部詩集《歌謠和傳奇》第1卷(1822)標志著波蘭浪漫主義文學的開始。代表作是詩劇《先人祭》(1822—1832)和長篇敘事詩《塔杜施先生》(1834)。前者熱情歌頌波蘭愛國者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憤怒聲討異族入侵者的兇殘行為。後者通過有世仇的兩大家族的爭執,而年輕一代又終成眷屬的故事,宣揚愛國主義思想。長詩具有濃郁的抒情風格,對波蘭的民間生活、風俗人情有十分精到生動的描繪,字里行間流露出詩人對祖國深沉的愛。裴多菲•山陀爾(1823—1849)是匈牙利革命詩人,早期詩歌受民歌影響,創作了《農村的大錘》和《雅諾什勇士》(又譯為《勇敢的約翰》)兩部敘事長詩(1844)。後來寫了很多充滿戰斗激情的政治詩,如《民族之歌》和《使徒》等,極大地鼓舞了人民的鬥志。裴多菲還有較多的愛情詩,如《我願意》,《自由與愛情》等,既表現了詩人對愛情的忠貞,更表現了他對自由的熱愛。裴多菲使匈牙利詩歌擺脫了拉丁語詩的束縛,創造了自由詩體,為匈牙利詩歌的發展開辟了新的道路。19世紀後期,批判現實主義文學開始興起並得到發展,波蘭的顯克微奇(1846—1916)是這一時期的重要作家,他最著名的作品是三部曲《火與劍》、《洪流》和《伏沃迪約夫斯基先生》以及歷史小說《你往何處去》(1896)、《十字軍騎士》(1900)等。捷克作家揚•聶魯達(1834—1891)的短篇小說集《小城故事》描繪布拉格市民的生活習俗,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保加利亞作家伐佐夫(1850—1921)的代表作《軛下》表現保加利亞人民反抗土耳其侵略者的英勇事跡。
第二節 法國文學
一、文學發展概況
19世紀法國社會的巨大變革、多種思潮的涌現和自然科學的巨大成就,使本世紀法國文學出現紛繁復雜的景象。
19世紀初期,受盧梭學說和德、英浪漫主義文學思潮的影響,法國出現浪漫主義文學。法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倡導者是夏多布里昂和斯塔爾夫人。拉馬丁的《沉思集》(1820)被認為是法國浪漫主義詩歌開創之作。1827年,雨果發表《〈克倫威爾〉序言》,成為浪漫主義理論綱領。接著,貝朗瑞、大仲馬和繆塞等相繼發表文學主張,促進了浪漫主義文學發展。1830年,雨果的戲劇《愛爾那尼》演出成功和長篇小說《巴黎聖母院》的出版,將法國的浪漫主義文學推向高潮。維尼的長詩、大仲馬的戲劇和小說、貝朗瑞的詩歌、繆塞的自傳體小說《一個世紀兒的懺悔錄》(1836)等作品的出現,使浪漫主義文學聲勢更加壯大。
夏多布里昂(1768一1848)最有影響的作品是《基督教真諦》(1802),內有小說《阿達拉》和《勒內》。《阿達拉》描寫北美洲一部落酋長養女阿達拉愛上戰俘夏克達斯,但作為基督徒,她不能跟異教徒結婚。在矛盾和痛苦中,她服毒自殺,成了宗教的犧牲品。作品以動人的場面、異國的美景、詩意的語言和華麗的修辭,成為法國浪漫主義文學的開山之作。在《勒內》里,作者塑造了一個具有憂郁、孤獨的「世紀病」特徵的藝術形象。他的著作還有《納切茲人》和《美洲游記》等。
斯塔爾夫人(1766—1817)具有資產階級民主思想,主要作品是小說《黛爾菲娜》(1802)和《柯麗娜》(1807)。《黛爾菲娜》寫一個感情豐富、且極有個性的貴族女子的愛情悲劇,《柯麗娜》寫一個有才華女子為社會所不容而悲哀死去的故事。在兩個主人公身上有著作者自己的性格和理想的印記。斯塔爾夫人在文藝理論方面也卓有建樹,論著《論文學》和《論德意志》確立了文學社會學批評方法。
30年代後,法國出現了一系列重大的事件:1830年的七月革命、1831年和1834年的里昂工人起義、1848年二月革命和六月起義、1851年底拿破崙第三政變等,復雜的社會矛盾促使文學朝著多元化發展。浪漫主義繼續發展,大仲馬和喬治•桑以獨有的創作特色步入文壇;批判現實主義文學在法國出現,並成為主潮;50年代以後,法國又出現象徵主義文學。
大仲馬(1803—1870)於1825年開始創作劇本,23歲時出版《亨利三世及其宮廷》,後又出版《三個火槍手》(1844)、《基督山伯爵》(1844)、《二十年後》和《王後的項鏈》等長篇小說,成為文壇驕子。他一生寫了近百部小說,大都以歷史為題材。喬治•桑(1804—1876)於1832年出版小說《安蒂亞娜》,一舉成名。她寫有小說、戲劇和散文等。小說主要有:《安蒂亞娜》和《華朗丁》(1832)等激情小說,《木工小史》、《康素愛蘿》(1842—1843)和《安吉堡的磨工》(1845)等空想社會主義小說,《魔沼》(1846)和《小法岱特》等田園小說,《金林美男子》等傳奇小說。代表作《康素愛蘿》以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手法,塑造了一個熱愛音樂、心靈純潔、有理想的藝術家形象。
法國現實主義理論在20年代司湯達的《拉辛與莎士比亞》中得到闡明,司湯達、巴爾扎克、梅里美和小仲馬等先後步入文壇,使現實主義文學得到蓬勃發展。小說《紅與黑》的問世標志批判現實主義文學在法國文壇上得以確立,巴爾扎克的《人間喜劇》的出現則將其推向高潮。福樓拜是追求精確客觀的描寫傾向的代表。
梅里美(1803—1870)大學畢業後發表《克拉拉•加蘇爾戲劇集》(1825)獲得成功,後創作了《塔曼果》(1829)、《馬特奧法爾哥內》、《高龍巴》(1840)、《嘉爾曼》(又譯《卡門》)(1845)等優秀中短篇。代表作《嘉爾曼》敘述吉卜賽姑娘與貴族青年唐•育才相愛,最後因生活態度、價值觀不同而釀成悲劇的故事,人物性格鮮明,情節生動曲折,富於傳奇色彩和異國情調。
小仲馬(1824—1895)是小說家和劇作家。《茶花女》(1848)是他的成名作,作品描述瑪格麗特短暫而悲慘的一生,贊美真誠和純潔的愛情,揭露資本主義社會對婦女的蹂躪和摧殘。1852年,作者將其改編為同名話劇,獲得成功,於是專事戲劇創作。他創作的《金錢問題》、《私生子》和《放盪的父親》等20多部劇本多以愛情、婚姻為題材,從獨特角度提出婦女地位和私生子命運等問題。
50年代,帕爾那斯派和象徵派詩歌崛起。詩人戈蒂耶(1811—1872)的「為藝術而藝術」主張,奠定了唯美詩歌的理論基礎,他的詩集《琺琅與玉雕》(1852)體現了這種傾向。象徵派早期的代表詩人是波德萊爾。波德萊爾(1821—1867)的詩集《惡之花》(1857)第一次把大都會下層人民的生活帶進了詩歌王國,並把傳統觀念認為「惡」的現象作為藝術的「美」來歌頌。在藝術上,他強調人的感覺的相互感應,即「通感」理論,為象徵主義詩歌創作的依據。1886年,《費加羅報》發表莫瑞亞斯的《象徵主義宣言》後,該流派正式形成。19世紀後期出現魏爾蘭(1864-1896)、韓波(1850—1891)和馬拉美(1842-1898)等詩人。
19世紀後期,法國社會矛盾進一步激化。1870年的普法戰爭導致戰第二帝國滅亡。1871年巴黎工人起義,建立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巴黎公社。公社失敗後,1875年資產階級建立了第三共和國。80—90年代,國內矛盾更加尖銳,德萊菲斯事件暴露了資產階級右翼的反動,引起民主力量對政權的痛恨。在思想領域,馬克思主義學說廣泛傳播,柏格森的直覺主義、孔德的實證主義哲學和泰納的實證主義美學也在這一時期出現。這一切使文學創作出現多元化局面:現實主義進入新的發展階段,自然主義開始流行,唯美主義和象徵主義有了新的面貌,無產階級文學在斗爭中壯大。
現實主義文學的主要成就在小說創作。左拉、都德、莫泊桑、法朗士、羅曼•羅蘭和紀德等作家的作品為文壇帶來生氣。莫泊桑(1850—1893)是傑出的現實主義作家、著名的短篇小說大師。1880年,短篇小說《羊脂球》轟動文壇。他一生創作了《兩個朋友》、《米隆老爹》和《項鏈》等300多篇中短篇小說,這些作品以精巧的構思、嚴謹的布局和富有戲劇性的生動情節,描繪了法國社會的廣闊生活畫面。他善於從細微事件和平凡人物中發掘深刻主題,以真實生動、准確傳神的細節塑造鮮明的形象,語言樸素流暢,文筆簡潔明快。他還創作有《一生》(1883)和《漂亮朋友》(1885)等6部長篇小說,以及游記、文學和時政評論。《漂亮朋友》是他最著名的長篇,作者通過主人公杜•洛華及其「難兄難弟」的形象,揭露了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的黑暗腐敗,特別是報界的荒淫無恥。
自然主義的哲學基礎是孔德的實證主義,文藝評論家泰納(1828—1893)首先把它應用到文學上。泰納認為,文學的創作是由「種族、環境和時代」三個因素組成,即人類先天的遺傳性,氣候和地理環境、國家文化思想傳統。從這一理論出發,左拉在《實驗小說》和《自然主義小說家》等理論著作中提出一整套創作原則,主張以生物學與生理學觀點研究人,否定文學社會性和典型化,要求作家對社會進行照相式的描寫。但在實際創作中,左拉等作家仍然奉獻出一些接近現實主義的優秀作品。
最典型體現自然主義風格的是龔古爾兄弟,即愛德蒙•龔古爾和於勒•龔古爾的創作,如兩人合寫的小說《翟米尼•拉賽德》(1865)和《修女菲洛梅娜》等。作者力圖從病理學和心理學的角度去理解人物,用記錄式的手法原原本本地再現生活。但作品仍然反映了下層人民的肉體和精神的痛苦。這一流派在法國盛行於60—80年代,90年代後在英、美也廣為流行。
巴黎公社文學是1871年公社革命時期的文學,包括公社誕生前後近20年公社戰士的文學創作。它宣告了無產階級文學新時代的到來。作品生動描述了戰士們的浴血斗爭,謳歌了他們們的無畏精神,控訴了資產階級血醒鎮壓,同時表達了「共產主義一定會實現」的決心和理想。公社文學體裁多樣,有小說、散文、政論、詩歌、戲劇等,以詩歌成就最大。重要的詩人有《國際歌》的作者歐仁•鮑狄埃(1816--1887)等。
二、雨果
維克多•雨果(1802一1885)是法國小說家、劇作家和詩人,浪漫主義文學運動的領袖。生於法國東部貝藏松,父親是拿破崙手下將軍,母親是個天主教徒。雨果很早就顯露文學才華,15歲寫有《讀書樂》,20歲寫有《頌歌集》(1822)等。但因受母親影響,思想保守,文學上迷戀當時流行的偽古典主義。《讀書樂》曾受到法蘭西學士院褒獎,因《頌歌集》頌揚波旁王朝,他獲了路易十八的年金。
1827年發表劇本《克倫威爾》,該劇不合舞台表演要求無法上演,但劇本的《序言》因批判古典主義,提出浪漫主義文學主張,被公認為法國浪漫主義運動的宣言,雨果也因此被推舉為浪漫主義運動領袖。1830年,劇本《愛爾那尼》演出成功,使得法國浪漫主義對偽古典主義斗爭取得決定性勝利。同年,他親眼目睹七月革命斗爭,思想受到巨大震動。第二年出版長篇小說《巴黎聖母院》,以巨大的思想力量和藝術魅力,贏得廣泛讀者,使得浪漫主義文學不僅在詩歌、劇本,同時在小說領域里也取得了輝煌成就。這時期,雨果的作品還有:詩集《東方集》、《秋葉集》、《黃昏之歌》和《心聲集》,劇本《瑪麗蓉•德洛麥》、《逍遙王》和《呂意•布拉斯》,小說《一個死囚的末日》和《窮漢克洛德》等。這些作品大多具有反封建反教會的精神和浪漫主義文學的特色。
1848年的革命,促使雨果確立了共和立場。拿破崙三世時期,他遭到迫害,逃亡國外達19年之久,但仍堅持斗爭。普法戰爭期間,他從國外回來,積極號召法國人民保衛祖國。雨果雖然不理解巴黎公社的革命意義,但當公社失敗遭受鎮壓時,卻能挺身而出,為公社社員進行辯護。在創作上,這時期他的現實主義因素有明顯增強,人道主義思想在作品中也體現得更為明顯。主要作品有政治諷刺詩《懲罰集》(1854)、長篇小說《悲慘世界》(1862)、《海上勞工》(1866)、《笑面人》(1896)和《九三年》(1874)等。
《悲慘世界》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作品通過失業工人冉阿讓、妓女芳汀以及她的女兒珂賽特等貧苦人的悲慘遭遇,廣泛地展現了法國從滑鐵盧戰役至七月革命時期的宏偉歷史畫面,表達了作者對下層人民的同情,譴責了現代文明,尤其是法律的不公道。作者憤怒地指出,冉阿讓僅僅因為飢餓,為姐姐的孩子們偷了一塊麵包,竟被判了十九年苦役,出獄以後,又遭種種歧視和迫害,即便發了財,當了市長,樂善好施,也逃脫不了這種厄運,處罰是何等地苛刻和殘酷?他說,所謂的資本主義文明,尤其是法律,實際上是壓迫、殘害貧苦人的一種主要手段,法律的偏見,才是造成犯罪的真正原因。正是這種法律,以及與它間接或直接有關的人和事,為無事者拼湊罪狀,置他們於死地。作品還以生動的筆法和滿腔的熱情歌頌了巴黎人民反抗路易•菲力普的英勇斗爭,塑造了一批共和主義的英雄形象,表達了他的空想社會主義理想。雨果的所有作品都貫穿著人道主義思想,這部作品中米里哀主教以德報怨,感化了冉阿讓,又通過冉阿讓感動了資本主義法律代表人物沙成,此外,作者讓冉阿讓經營資本主義,使其成為一個濟困扶危,樂喜好施的資本家等,都是力圖使人相信,「仁慈」、「善良」是人類生活的最高准則,「博愛」是醫治社會一切弊端的良葯,人間的法律必定能向上天的正義讓步。顯然,他從人道主義出發,揭露封建和資本主義社會的罪惡,同情勞動人民的悲慘命運不幸遭遇,有其積極的意義。但是,當他過分強調人道主義的作用,把她看作為解決社會一切矛盾的靈丹妙葯時,也就會暴露出它的消極一面,尤其是後來在《九三年》中,作者甚至提出「在絕對的正確革命之上,還有一個絕對正確的人道主義」時,就更顯示出這一觀點的局限性。《悲慘世界》基本上是現實主義作品,但也包含有浪漫主義的氣息。冉阿讓、芳汀和柯賽特的悲慘經歷,滑鐵盧戰役和巴黎街壘戰等,都有厚實的生活基礎,但作品無論是情節時空處理,還是人物性格的怪誕,又明顯地具有浪漫主義的風格,冉阿讓的經歷就有著浪漫奇特和怪誕的色彩。作品中議論和考證過多,結構比較鬆散,是其美中不足。
晚年的雨果仍保持著旺盛的創作力,1883年發表詩集《歷代傳說》。1885年世時,法國人民為他舉行了國葬。
《巴黎聖母院》是雨果的第一部大型浪漫主義長篇小說。作品通過法國路易十一時期一個天真少女慘遭封建王朝和教會迫害而死的故事,表達了作者反封建反教會的民主精神和人道主義的思想。
愛斯梅拉達是個純潔善良,寬厚、正直,見義勇為的吉卜賽姑娘,她面對克洛德的淫威寧死不屈,卻敢於給烈日下遭受皮鞭抽打的加西莫多送去一壇解渴的泉水。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光彩動人的形象,卻慘死在中世紀黑暗的封建教會暴政之下。作家對她的悲慘遭遇,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巴黎聖母院的鍾樓怪人加西莫多是作者刻劃的又一個人物。他雖然貌丑,但內心卻無比善良。雨果認為,「仁慈」和「愛情」可以出現奇跡,愛斯梅拉達的一口清涼泉水,使他第一次感受到人間溫暖,從而喚醒了內心判別美醜的本能,激起了善行的激情。從此,他不僅能識別愛斯梅拉達的美,也能判別克洛德的惡,並作出種種非凡舉動,這是真、善、美的凱歌。克洛德是巴黎聖母院副主教,他虛偽、陰險、歹毒,企圖佔有愛斯梅拉達,而當目的不能達到時,便煽動宗教狂熱,誣陷她是女巫,最後把她送上絞架,他是惡的代表。然而,對這個人物,作者並沒有作簡單處理,而是從人道主義出發,描寫他宗教迫害狂的同時,同情了他的不幸。作者認為,克洛德並不是天生的惡人。小的時候,也是個聰明、熱愛生活、充滿幻想的孩子,但在宗教統治一切的年代裡,他只得在「彌撒書和辭典中長大」。他也有過愛心,收養過弟弟和被遺棄的加西莫多,但教規逐漸使他的自然人性走向異化。吉卜賽女郎的出現,使他的「信仰生存」出現了危機。盡管他認為這是魔鬼作怪,會將他帶入地獄,但他仍然無法抗拒這一「誘惑」,甘願墮落。他不惜拋棄一生奮斗得來的「榮譽」與地位,願意走下聖壇,過真正人間生活。這說明,中世紀後期,人文主義反禁慾主義春風,不僅喚醒了廣大市民爭取愛情幸福的意識,同時也從根本上動搖了宗教聖職人員禁慾主義的「銅牆鐵壁」,「人性」開始沖擊「神性」。但是,在宗教毒汁里浸泡太久的克洛德,無法像正常人那樣愛一個女子,一旦目的不能達到,妒忌便有可能變為可怕的迫害狂,加上副主教的地位和權力,慘劇更加難以設想。無疑,雨果是通過這樣一個極富浪漫激情和人性深度的人物,更深刻地表達主題。
小說反映的雖然是15世紀的法國,但寫於1830年七月革命,富於現實意義。作者熱情歌頌「奇跡王朝」遊民攻打巴黎聖母院,並指出,流浪漢的暴動雖然被鎮壓下去,但古往今來,暴政能持續多久?黑夜就要過去,光明必將來臨,善終能戰勝惡!進一步體現了作品的反封建反教會的民主思想。
作品情節離奇,人物形象怪誕,巧合、誇張,尤其是美、丑對照的運用,增添了浪漫主義的氣氛。16年前愛斯梅拉達被拐走,而母女重逢之日又是訣別之時;加西莫多獨自在聖母院頂樓抵擋眾人的進攻;人們在公墓里將緊抱在一起的愛斯梅拉達和加西莫多分開時,屍體立即風化等,都有著怪誕和奇趣的浪漫主義奇想。兩個王朝、兩個國王、兩個審判法庭,一個洋溢著平民的善良、友愛,另一個充斥著殘暴、昏庸、偽善,愛斯梅拉達和加西莫多的善,跟副主教和法比的惡,還有人物自身的光明與黑暗,崇高與卑下的對照等,都體現了「丑就在美的旁邊,畸形靠近優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後,善與惡並存,黑暗與光明相共」的原則。而中世紀絢麗多姿風光的展現,用詩一般語言來贊美巴黎聖母院這座中世紀哥特式建築,富於他生命等,使作品更富浪漫的想像力。
Ⅳ 影響19世紀末法國經濟發展的因素有哪些
選2,3 19世紀末20世紀初,英法還有大量殖民地,所以1錯了 農業經營,英國比較發達,所以4也不對
Ⅳ 18、19世紀的法國是什麼狀況
一、當時法國一家獨大,經濟實力雄厚:
1、宏觀環境上嘛,主要是因為法國當時經濟發展比較順利,社會思想活躍開放,資本主義發展迅速等原因
2、18世紀後期,西班牙、荷蘭這些西歐的老牌強國已經衰落,競爭力大不如16、17世紀。
3、18世紀中期的英國工業革命剛剛開始,當時國力最多和法國相當,美國還沒有建國,我們中國還處在清朝閉關鎖國的狀態,對西方國家影響力不大。所以在西方世界當然是法國一家獨大了。
二、法國涌現出一大批能人:
法國在18世紀後期到19世紀初出現了很多牛人啊.拿破崙、伏爾泰、盧梭、笛卡爾、孟德斯鳩、司湯達、大仲馬、巴爾扎克、拉瓦錫等等。
三、由於戰爭經濟發展落後英國:
18世紀70年代到19世紀前期,雖然法國一躍成為世界科學中心,但是它的經濟沒有因此超越英國,而英國卻發展成為「世界工廠」。
四、法國經歷了兩大革命:
1、資產階級革命。
2、思想運動。法國大革命,思想上產生了啟蒙運動 。這兩場政治上和思想上的革命可以說對法國對全世界都影響深遠。
Ⅵ 19世紀初至19世紀中期,歐洲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狀況的基本特徵如何有哪些具體表現
19世紀復30年代,歐洲社會發生了巨制大的變革,在資本主義最發達的英、法等國,工業革命使資產階級政權日益鞏固和發展,同時資本主義的反動性和丑惡面目也日益暴露,資產階級與廣大勞動人民的矛盾日益加深。在這種歷史條件下,無產階級登上政治舞台法國里昂工人起義,英國的憲章運動,德國西里西亞織工起義,馬克思主義的誕生,都對19世紀中葉及以後的文學產生了影響。由於資本主義自身的矛盾日益暴露,浪漫主義者的空洞呼喚和抽象的抗議已遠遠不能滿足時代的需要。於是作家們從理想的天空回到「堅實」的陸地,深入揭露和批判社會的種種矛盾,批判現存秩序。這股文學思潮被文學史家稱為批判現實主義。
Ⅶ 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英法美德的經濟發展變化
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發展特點為:
1)美國。1894年,工業產量躍居世界第一;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美國成為以重工業為主的工業國家;進入壟斷資本主義階段,被稱為「托拉斯帝國主義。」美國是這一時期工業發展最為迅速的國家。原因是:第二次工業革命在科技方面領先;幅員遼闊,資源豐富;西部領土的開發提供了更為豐富的原料和市場;歐亞移民帶來充足的勞動力、技術和經驗;美國內戰廢除黑人奴隸制,進一步掃清資本主義發展障礙。
2)德國。19世紀晚期,工業產量躍居世界第二。因容克地主階級作用重要,被稱為「容克資產階級帝國主義。」德國經濟飛速發展的原因有:1871年,國家統一的完成,開辟統一的國內市場;普法戰爭後,法國50億法郎的賠款,提供了資本主義經濟發展需要的資金;阿爾薩斯和洛林的礦藏,為德國工業的發展補充了資源;兩次工業革命交叉進行,便於採取新技術和新設備。
3)英國。發展相對緩慢,位居世界第三;失去了世界工業中的壟斷地位。殖民地對英國興衰重要,被稱為「殖民帝國主義。」發展緩慢原因:老牌資本主義國家,企業設備陳舊,資本家為獲取更大利潤,把大量資本輸往國外,而不願更新生產設備和技術;擁有廣大殖民地,即使在技術水平低的情況下,也能獲取高額利潤。
4)法國。19世紀末,降到世界第四位。法國投資國外遠多於國內,被稱為「高利貸帝國主義。」法國經濟發展緩慢原因:普法戰爭失敗,給法國造成巨大損失;法國農民的貧困和農業生產的落後,使農業生產技術落後和國內市場狹窄;法國壟斷資本家把大量資本投在信貸領域而非生產領域;工業中,中小企業仍占很大比重,工業基礎薄弱。
Ⅷ 急切想了解十九世紀的法國社會的背景,文化,狀況
十九世紀的法國社會的背景:
拿破崙·波拿巴奪取政權,1804年稱帝,建立第一帝國。
1848年2月爆發革命,建立第二共和國。1851年路易·波拿巴總統發動政變,翌年12月建立第二帝國。
1870年在普法戰爭中戰敗後,於1870年成立第三共和國直到1940年6月法國貝當政府投降德國,至此第三共和國覆滅。1871年3月18日,巴黎人民舉行武裝起義,成立巴黎公社。同年5月底,被法國軍隊殘酷鎮壓。
十九世紀的法國社會的文化:
19世紀的啟蒙運動是一種意識形態的解放運動,代表人物包括伏爾泰,盧梭,狄德羅等。啟蒙思想家強烈批評封建專制制度及其精神支柱,描繪了未來「理性王國」的藍圖,為資產階級獲得支配地位提供了思想和意識形態,理論准備。
(8)19世紀法國的經濟發展擴展閱讀:
十九世紀對於法國文學來說,是從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向「現代性」轉折的歷史關鍵時刻;而處於初生狀態的「現代性」,在法國十九世紀的文學中,從一開始便顯示出它那生氣勃勃、同時充滿矛盾的「不確定性」的品格特徵。
不同風格和氣韻的文學同時並存和交錯,使當時的法國文壇成為燦爛絢麗的自由創作園地;文學大師輩出,天才巨星雲集;而巴黎塞納河「左岸」的「拉丁區」的「咖啡沙龍」,由此更成為靈感交集、激情遞起的各種創作流派的聚匯處。
各種文學浪漫神話,在左岸的一個又一個咖啡館之間,此起彼伏,沉浮流轉,不脛而走,更使此處天空重疊著層層鮮艷奪目的氛圍光寰。
十九世紀法國文學的發展,大致經歷了相互連接、又相互穿插和彼此滲透的三大階段:第一階段是浪漫主義時期,囊括了十九世紀整個上半葉。
浪漫主義的先驅者們,德斯泰爾夫人、本雅明.康斯坦、施農古爾和夏多布里昂 等人,在十九世紀的最初二十年,面對著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稱帝執政之後所激起的社會變革,在新舊兩種社會制度交接時刻,作家和詩人們表現出矛盾、困惑、懷舊、憧憬等復雜情感相互交錯的特徵。
他們試圖在已被毀滅的舊秩序中,尋找記憶裂痕里仍然保留著的精神慰藉,又對新起而尚未穩定的社會,寄託某種連他們自己也無法確定的不清不楚的期望。
因此,他們把激情轉向現實社會的彼岸,作品中凝聚著對於超現實結構的各種夢幻,寧願歌頌客觀中立、而又內涵豐富的自然,幻想著一種漫無邊際的游盪生活,以為可以在那裡建構和實現他們所嚮往的理念和價值。
Ⅸ 19世紀的法國是什麽時期
法國現實主義文學在19世紀30和40年代是黃金時代
19世紀30和40年代法國現實主義文學三個代表:司湯達、巴爾扎克、普羅斯佩爾·梅里美
法國是歐洲現實主義文學的發源地。司湯達和巴爾扎克是法國現實主義的奠基人。
1823至1825年,司湯達陸續發表文學評論集《拉辛與莎士比亞》是第一部現實主義的宣言書。
1830年,司湯達的長篇小說《紅與黑》實踐了現實主義創作原則,它的發表,標志著現實主義文學的形成。
巴爾扎克的《人間喜劇》使現實主義從理論到創作都臻於完善,它代表了西歐現實主義的最高成就。
普羅斯佩爾·梅里美是一位具有浪漫主義藝術品格的現實主義作家。喜歡寫異國題材,塑造純朴真誠而又彪悍粗獷的人物,表現反現代道德文明的主題。作品有《高龍巴》(1840)和《嘉爾曼》(1845)、《小東西》(1868)。
現實主義是19世紀30年代首先在西歐的法國、英國等地出現的文學思潮,以後波及俄國、北歐和美國等地,成為19世紀歐美文學的主流,也造就了近代歐美文學的高峰。由於現實主義文學具有強烈的社會批判性,高爾基稱之為「批判現實主義」。
現實主義文學的形成及基本特徵:
19世紀現實主義文學思潮是在特定的社會歷史背景和精神文化條件下產生的,因此,盡管它流行的范圍很廣,時間也有先後,但在思想與藝術上都有一些基本的特徵。
在思想特徵上:
首先,現實主義把文學作為分析與研究社會的手段,為人們提供了特定時代豐富多彩的社會歷史畫面,具有很高的認識價值。
其次,現實主義以人道主義思想為武器,深刻地揭露與批判社會的黑暗,同情下層人民的苦難,提倡社會改良。
第三,現實主義文學普遍關心社會文明發展進程中人的生存處境問題,表現出作家們對人的命運與前途的深切關懷。
在藝術特徵上:
首先,現實主義文學追求藝術的真實模式,強調客觀真實地反映生活。
其次,現實主義文學重視人與社會環境的關系的描寫,塑造典型環境中的典型性格。
第三,現實主義文學具有內傾性和外傾性兩種傾向。第四,現實主義以敘事文學為主,小說創作特別是長篇小說走向了成熟與繁榮。
法國財政改革(20世紀20年代),促進了法國戰後經濟的恢復。⑧、羅斯福17—19世紀初,英、法、美等國發生資產階級革命,資本主義制度開始確立。②
Ⅹ (歷史)19世紀末20世紀初,英國、法國經濟發展相對落後的共同原因有(多項選擇)
選2,3
19世紀末20世紀初,英法還有大量殖民地,所以1錯了
農業經營,英國比較發達,所以4也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