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人民幣國際化對國內宏觀經濟的影響

人民幣國際化對國內宏觀經濟的影響

發布時間:2021-03-03 10:05:01

Ⅰ 人民幣國際化的弊端

人民幣國際化的利弊:
人民幣國際化可以建立人民幣結算的國際貿易體系,提升中國國際地位,增加國際博弈工具。但是,出口導向,主導的國際市場規模,國際金融監控體系建設等也影響人民幣國際化。

1、人民幣國際化,可以建立以人民幣結算的貿易體系,企業或個人在海外交易時方便。

但是,這個需要中國國內市場夠大,也需要中國主導下的國際市場夠大。。

(1)中國與德國、日本一樣是出口導向的國家,即便通過國際援助、貸款等方向出去,還是會在出口貿易中被賺回來。

(2)瑞士法郎無法國際化的原因是,瑞士經濟體太小,流出的貨幣比本國經濟體能夠承載的貨幣大很多,一旦流出的瑞士法郎迴流,對瑞士經濟的沖擊是瑞士無法承擔的。

2、人民幣國際化,可以讓中國在各國博弈中,增加貨幣工具,但是這需要匹配國際地位,也要匹配有效的國際金融監管體系。

(1)美國可以在國際范圍內監管到美元的流向,對異動進行監控和管制。但是人民幣還沒有建立全球的監管體系。東南亞金融危機中,泰國沒有監控到索羅斯大量借入泰銖,因此,無法提前管控。

(2)人民幣國際化,會導致兩個人民幣匯率體系:中國外匯管理局及中國金融市場定的人民幣匯率,海外人民幣交易市場的匯率。後者通過金融衍生品等工具會放大交易量,導致人民幣定價權由國內轉向國外,中國匯率可控性降低。
本條內容來源於:中國法律出版社《新編金融法小全書(第五版)》

Ⅱ 人民幣國際化對世界經濟產生怎樣影響

第一,人民幣國際化可以給我們帶來國際鑄幣稅收入為主的收益。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元,美國的貨幣成為世界貨幣,全世界都在用美國的貨幣,美國向全世界徵收鑄幣稅。比如說本來要發行40萬億美元,美國可以發行80萬億美元,其中40萬億美元就是美國的鑄幣稅。有資料說,1981年—2002年期間美元國際化不僅使美國獲得巨額的鑄幣稅收入,還為美國的金融業帶來約為2748億美元的凈收益。有研究初步估算,如果2010年實現人民幣區域國際化,則到2010—2020年的10年間,我國可獲得人民幣國際化帶來的金融業凈收益為307億元人民幣。第二, 有助於降低外匯儲備規模。人民幣國際化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我國高額外匯儲備產生的壓力。當前,巨額的外匯儲備已經給我國貨幣政策帶來前所未有的壓力,而人民幣境外流通、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對緩解我國外匯儲備過快增長具有一定的作用。此外人民幣國際化,可減少我國對美元等其他國際儲蓄貨幣的需求,有助於降低外匯儲備規模。第三, 有助於防範和降低面臨的匯率風險。隨著對外貿易的持續快速發展,我國企業持有大量的外幣債權和債務。由於貨幣敞口風險較大,匯價波動會是企業蒙受損失。人民幣國際化後,人民幣在國際金融市場上被廣泛接受,我國企業、投資者和居民在國際經濟交易中可使用人民幣計價和結算,在對外貿易和投資中面臨的匯率波動風險和貨幣交易成本也隨之降低。在這種降低匯率風險和減小交易成本雙重收益的促進下,將進一步促進我國對外經濟的發展。第四, 有助於提升國際地位。隨著人民幣的國際化,我國逐漸掌握一種國際貨幣的發行權和調節權,對全球經濟活動的發言權也將隨之增加,這對於提高我國在國際經濟中的地位和影響至關重要。長期以來,「中國是貿易大國,貨幣小國」狀況也將隨著人民幣國際化的推進,逐漸得到改變,在全球貨幣體系的格局也將隨著人民幣國際化出現重大調整。

Ⅲ 人民幣國際化對中國經濟的利弊

有利因素:
1、提升中國國際地位,增強中國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力。美元、歐元、日元等貨幣之所以能夠充當國際貨幣,是美國、歐盟、日本經濟實力強大和國際信用地位較高的充分體現。人民幣實現國際化後,中國就擁有了一種世界貨幣的發行和調節權,對全球經濟活動的影響和發言權也將隨之增加。同時,人民幣在國際貨幣體系中佔有一席之地,可以改變目前處於被支配的地位,減少國際貨幣體制對中國的不利影響。
2、減少匯價風險,促進中國國際貿易和投資的發展。對外貿易的快速發展使外貿企業持有大量外幣債權和債務。由於貨幣敞口風險較大,匯價波動會對企業經營產生一定影響。人民幣國際化後,對外貿易和投資可以使用本國貨幣計價和結算,企業所面臨的匯率風險也將隨之減小,這可以進一步促進中國對外貿易和投資的發展。同時,也會促進人民幣計價的債券等金融市場的發展。
3、進一步促進中國邊境貿易的發展。邊境貿易和旅遊等實體經濟發生的人民幣現金的跨境流動,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雙邊交往中結算手段的不足,推動和擴大了雙邊經貿往來,加快了邊境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另外,不少周邊國家是自然資源豐富、市場供應短缺的國家,與中國情況形成鮮明對照。人民幣流出境外,這對於緩解中國自然資源短缺、市場供應過剩有利。
4、獲得國際鑄幣稅收入。實現人民幣國際化後最直接、最大的收益就是獲得國際鑄幣稅收入。鑄幣稅是指發行者憑借發行貨幣的特權所獲得的紙幣發行面額與紙幣發行成本之間的差額。在本國發行紙幣,取之於本國用之於本國。而發行世界貨幣則相當於從別國徵收鑄幣稅,這種收益基本是無成本的。
目前中國擁有數額較大的外匯儲備,實際是相當於對外國政府的巨額無償貸款,同時還要承擔通貨膨脹稅。人民幣國際化後,中國不僅可以減少因使用外匯引起的財富流失,還可以獲得國際鑄幣稅收入,為中國利用資金開辟一條新的渠道。
負面影響:
1、對中國經濟金融穩定產生一定影響。人民幣國際化使中國國內經濟與世界經濟緊密相連,國際金融市場的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對中國經濟金融產生一定影響。特別是貨幣國際化後如果本幣的實際匯率與名義匯率出現偏離,或是即期匯率、利率與預期匯率、利率出現偏離,都將給國際投資者以套利的機會,刺激短期投機性資本的流動,並可能出現像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時產生的「群羊效應」,對中國經濟金融穩定產生一定影響。
2、增加宏觀調控的難度。人民幣國際化後,國際金融市場上將流通一定量的人民幣,其在國際間的流動可能會削弱中央銀行對國內人民幣的控制能力,影響國內宏觀調控政策實施的效果。比如,當國內為控制通貨膨脹而採取緊縮的貨幣政策而提高利率時,國際上流通的人民幣則會擇機而入,增加人民幣的供應量,從而削弱貨幣政策的實施效應。
3、加大人民幣現金管理和監測的難度。人民幣國際化後,由於對境外人民幣現金需求和流通的監測難度較大,將會加大中央銀行對人民幣現金管理的難度。同時人民幣現金的跨境流動可能會加大一些非法活動如走私、賭博、販毒的出現。伴隨這些非法活動出現的不正常的人民幣現金跨境流動,一方面會影響中國金融市場的穩定,另一方面也會增加反假幣、反洗錢工作的困難。
盡管一國貨幣國際化會給該國帶來種種消極影響,但長遠看,國際化帶來的利益整體上遠遠大於成本。美元、歐元等貨幣的國際化現實說明,擁有了國際貨幣發行權,就意味著制定或修改國際事務處理規則方面的巨大的經濟利益和政治利益。
綜合分析:
在經濟金融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掌握一種國際貨幣的發行權對於一國經濟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一國貨幣充當國際貨幣,不僅可以取得鑄幣稅的收入,還可以部分地參與國際金融資源的配置。人民幣成為國際貨幣,既能獲得巨大的經濟利益,又可以增強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影響力和發言權,提高中國的國際地位。中國要想在全球金融資源的競爭與博弈中占據一席之地,就必須加入貨幣國際化的角逐中。同時也應該認識到,貨幣國際化也將為本國經濟帶來不確定因素。如何在推進貨幣國際化的進程中,發揮其對本國經濟的有利影響的同時,將不利因素降至最低是一國政府必須認真考慮的事情。可以相信,只要我們創造條件,堅定信心,發展經濟,增強國力,在不遠的將來,人民幣就一定能夠成為世界人民歡迎和接受的貨幣。
資料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重點課題

Ⅳ 人民幣國際化對世界經濟和中國經濟產生怎樣的影響

第一,人民幣國際化可以給我們帶來國際鑄幣稅收入為主的收益。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元,美國的貨幣成為世界貨幣,全世界都在用美國的貨幣,美國向全世界徵收鑄幣稅。比如說本來要發行40萬億美元,美國可以發行80萬億美元,其中40萬億美元就是美國的鑄幣稅。有資料說,1981年—2002年期間美元國際化不僅使美國獲得巨額的鑄幣稅收入,還為美國的金融業帶來約為2748億美元的凈收益。有研究初步估算,如果2010年實現人民幣區域國際化,則到2010—2020年的10年間,我國可獲得人民幣國際化帶來的金融業凈收益為307億元人民幣。
第二, 有助於降低外匯儲備規模。人民幣國際化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我國高額外匯儲備產生的壓力。當前,巨額的外匯儲備已經給我國貨幣政策帶來前所未有的壓力,而人民幣境外流通、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對緩解我國外匯儲備過快增長具有一定的作用。此外人民幣國際化,可減少我國對美元等其他國際儲蓄貨幣的需求,有助於降低外匯儲備規模。
第三, 有助於防範和降低面臨的匯率風險。隨著對外貿易的持續快速發展,我國企業持有大量的外幣債權和債務。由於貨幣敞口風險較大,匯價波動會是企業蒙受損失。人民幣國際化後,人民幣在國際金融市場上被廣泛接受,我國企業、投資者和居民在國際經濟交易中可使用人民幣計價和結算,在對外貿易和投資中面臨的匯率波動風險和貨幣交易成本也隨之降低。在這種降低匯率風險和減小交易成本雙重收益的促進下,將進一步促進我國對外經濟的發展。
第四, 有助於提升國際地位。隨著人民幣的國際化,我國逐漸掌握一種國際貨幣的發行權和調節權,對全球經濟活動的發言權也將隨之增加,這對於提高我國在國際經濟中的地位和影響至關重要。長期以來,「中國是貿易大國,貨幣小國」狀況也將隨著人民幣國際化的推進,逐漸得到改變,在全球貨幣體系的格局也將隨著人民幣國際化出現重大調整。

Ⅳ 人民幣國際化對我們普通民眾有什麼實際的影響和意義

可以改變目前處於被支配的地位,減少國際貨幣體制對中國的不利影響。減少匯價風險,促進中國國際貿易和投資的發展。

實現貨幣國際化最為主要的是要建立功能完善的外匯市場,尤其是離岸金融市場。從1989年5月招商銀行開辦首筆離岸金融業務,至今已有19個年頭,雖然歷經坎坷,但從全國整體的經濟實力和經濟金融環境看,我國已具備建立離岸金融中心的條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中國政治環境穩定,經濟發展迅速,有利於吸引外資的流入。

(2)中國現行法律法規體系已基本能夠滿足離岸金融業務發展的法律環境需要。

(3)建立和發展離岸金融市場的硬體環境已經具備,主要包括完善的基礎設施和相關的金融技術手段。

(4)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的地理位置、時差條件與國際上重要的金融中心營業時間上能夠相互銜接,具備建立離岸金融市場優越的地理條件。

因此,只要我國建立起相當規模的國際金融市場,成為國際離岸金融業務中心,就為我國參與世界經濟循環提供了重要條件和工具,使人民幣國際化更具現實意義。

(5)人民幣國際化對國內宏觀經濟的影響擴展閱讀:

人民幣國際化的含義包括三個方面:

第一,是人民幣現金在境外享有一定的流通度;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是以人民幣計價的金融產品成為國際各主要金融機構包括中央銀行的投資工具,為此,以人民幣計價的金融市場規模不斷擴大;

第三,是國際貿易中以人民幣結算的交易要達到一定的比重。這是衡量貨幣包括人民幣國際化的通用標准,其中最主要的是後兩點。當前國家間經濟競爭的最高表現形式就是貨幣競爭。

如果人民幣對其他貨幣的替代性增強,不僅將現實地改變儲備貨幣的分配格局及其相關的鑄幣稅利益,而且也會對西方國家的地緣政治格局產生深遠的影響。

Ⅵ 人民幣國際化對世界經濟產生怎樣的影響

人民幣國際化有助於緩解當前國際貨幣體系的缺陷

如果世上有一個穩定的國際匯率制度,或者說,世上存在一個平等、互信、穩定的國際貨幣體系,當今中國未必一定需要追求人民幣的國際化。但當今的金融世界不太平,問題太多。主導世界的主要儲備貨幣的運行,不能合理反映國家間經濟實力變化,不能維護世界經濟的穩定發展,中國要避免現實金融世界對本國發展帶來的負面影響,人民幣國際化是迫不得已的追求。

因為歷史表明,發展中國家在參與經濟、金融全球化的過程中,過度依賴中心貨幣國提供的貨幣、金融網路及服務,將給本國發展增添新的不確定性風險。針對中國目前所具有的發展中、轉軌、大國經濟體特徵而言,特別在當前以浮動匯率為主且又缺乏必要國際約束力的國際貨幣體系中,更是如此。

因此人民幣國際化是中國金融開放的核心利益追求。盡管中國政策研究者清醒地認識到,人民幣作為國際儲備貨幣,即使經過10年的努力,其佔世界儲備貨幣的比例也許僅為3%~5%,但是當今人民幣國際化的戰略意義,在於戰略布局,在於在追求和推進人民幣國際地位的長期過程中,推動國內各種制度的改革和金融市場的開放、改善經濟結構、提高經濟增長效率,並在此過程中推動創造穩定的國際貨幣環境。

當然,如果人民幣能成為國際主要貨幣之一,和歐元等其他儲備貨幣一起,與美元形成一定程度的競爭,則是有助於從制度層面消除世界經濟失衡的基礎。在人民幣國際化過程中,中國如果能與亞洲各國實現各種有效的貨幣與金融合作,尋求創建區域內的匯率穩定機制和區域性貨幣,對亞洲和世界經濟發展來說,同樣是件好事。

人民幣區域化的現實路徑選擇

人民幣國際化是在中國匯率已出現有關浮動,但沒有完全浮動,仍存在資本賬戶部分管制的情況下推進的。這意味著中國的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是要採取與世界現有主要儲備貨幣不同的形成道路,是史上未曾有過的模式。

首先判斷,未來中國匯率制度的方向,將會融入當今國際經濟主導的浮動匯率體系。但在今後八九年內,中國經濟面臨的大量改革難題與世界經濟金融不確定的態勢,決定了在匯率制度上,可能將繼續選擇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當然在浮動區間、浮動頻率上更趨於市場化,籃子中貨幣權重會有所調整),而非完全的浮動匯率制度。

這可能是較符合中國經濟特徵需求的。配合匯率制度的逐步市場化進程,資本項下的開放也必然是逐步的開放。同時,面對當今世界有缺失的國際貨幣體系,為了確保中國經濟穩定增長不受更大的負面沖擊,需要實現與本國經濟開放度相適應的人民幣區域化。

這一戰略選擇,將面臨不可迴避的困境:要保持較為穩定的匯率環境,資本項下開放的步伐不宜過快;而資本項下開放步伐不宜過快,決定了人民幣就不可能盡快或者說真正實現國際化。因為人民幣要真正實現國際化,必須允許人民幣完全自由兌換,意味著資本項下的管制必須完全放開,也就意味著匯率水平只能基本由國際和國內的市場供求所決定,但這又恰恰是中國經濟近階段所難以接受的。而中國放棄對人民幣國際化的追求,不僅不利於實現自身經濟發展所需的穩定匯率環境,對國際社會而言,也缺少了一股能體現世界經濟實力格局變化的、對有缺失國際貨幣體系制衡的改善力量,這將是制約國際貨幣間匯率過度動盪中的一個遺憾。

困境是客觀存在的。能否使困境降到最低程度?這只能期望中國在戰略實施中,第一,匯率政策、資本管理政策與國內改革政策的變動,要盡可能地銜接好,以免引起宏觀經濟的不穩定;第二,在人民幣逐步區域化的過程中,銜接好匯率與資本管理政策的適度改革;第三,通過創設人民幣離岸市場,在部分實質性地向境外開放國內金融市場的同時,相對隔離人民幣區域化過程中國際金融風險向國內市場的傳遞,同時視國內匯率、資本管理政策的演進,調控人民幣離岸市場的規模與結構,適時擴大「離岸」與「在岸」兩個市場的「通道」,以不斷推進中國整體金融市場的開放步伐和改革力度。

當前,要加快推進人民幣區域化進程,關鍵是三條:一是先要想盡辦法讓人民幣走到境外;二是鑒於中國資本項下未完全放開的現實,能讓境外的人民幣像其他自由兌換貨幣一樣,可用於存款、貸款、結算支付、資產管理、投資、匯率避險等全方位業務,形成自身一定的市場交易、循環規模;三是要做到境外各機構與自然人參與、擴大境外人民幣的市場持有及市場交易活動,必須讓境外各機構與自然人,能通過中國政府允許的人民幣可兌換通道,享受或部分享受中國經濟高增長的收益,否則,境外機構與自然人不可能有持有人民幣的積極性。

與此同時,仍要始終不渝地充分利用國際組織和世界各國相關力量,改善國際貨幣體系,對現有主要儲備貨幣發行國的貨幣濫發行為,進行適當的約束。支持各地區「貨幣區域化」和貨幣金融合作,為人民幣的國際化預留空間。特別是在積極推動亞洲金融合作過程中,求大同,存小異,積極塑造人民幣在亞洲區內「關鍵貨幣」的良好形象。

要控制好人民幣國際化可能帶來的風險。為此,要安排好人民幣國際化的推進順序,使人民幣國際化進程與我國的宏觀調控能力、金融市場發育程度相適應。

人民幣國際化,一方面意味著貨幣職能作用地域和領域的擴大,這會給中國的貨幣政策帶來沖擊。另一方面,人民幣國際化的過程,不可避免要觸動資本賬戶與資本市場的對外開放問題。因此,與人民幣國際化相伴,特別需要關注資本賬戶開放和匯率自由浮動區間的政策搭配和進程。

在中國當前的貨幣運行機制下,短期內,人民幣國際化會進一步加劇外匯儲備的積累。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風險不僅在於國際化本身對一國貨幣政策的影響,更在於推動資本賬戶和匯率變化的轉軌過程。後者屬於「轉軌」風險,是「價格管制」放鬆可能導致的風險。

因此,降低風險的根本之路,在於盡快推動中國金融的市場化。只有這樣,資本賬戶開放和匯率浮動才能形成「水到渠成」之勢。如果中國問題在短期內無法解決,則應盡可能減少由於資本賬戶管理和匯率過快的、不切實際的「轉軌」帶來的沖擊。(夏斌)

Ⅶ 人民幣國際化對中國有什麼影響

人民幣升值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人民幣升值所導致的資本成本和收入的提升將在長期內改變我國的經濟結構,重新賦予行業不同的成長速度,並使不同行業的企業業績出現分化 人民幣升值在短期內改變行業內企業的資產、負債、收入、成本等賬面價值,通過匯兌損益的變化影響其經營業績. 人民幣升值將對進口比重高、外債規模大、或擁有高流動性或巨額人民幣資產的行業是長期利好 人民幣升值將對出口行業、外幣資產高或產品國際定價的行業沖擊較大 沈彤 國海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 人民幣升值將通過兩種途徑對不同行業產生影響。一是因人民幣升值所導致的資本成本和收入的提升將在長期內改變我國的經濟結構,重新賦予行業不同的成長速度,並使不同行業的企業業績出現分化。二是人民幣升值在短期內改變行業內企業的資產、負債、收入、成本等賬面價值,通過外匯折算差異影響其經營業績。概括而言,人民幣升值將對進口比重高、外債規模大、或擁有高流動性或巨額人民幣資產的行業是長期利好;而對出口行業、外幣資產高或產品國際定價的行業沖擊較大;其他則影響較小。 主要受益行業包括:房地產和基礎設施類行業是非貿易的不動產行業,升值將全面提升國內地產資產價值,同時提高具有資源有限、壟斷性或建設周期較長而供給彈性較小的特點的機場、港口、鐵路、高速公路這類基礎設施、基礎產業的投資價值,以上兩大行業因此明顯受惠;金融行業,特別是銀行業和證券業,屬於經營貨幣和資本業務的資金密集型行業,由於具有較好變現能力和流動性,屬於高人民幣資產的行業,因此將吸引國際資金大量流入,從而受益;航空、電力、煉油、造紙、工程機械等行業收益於原材料或設備依賴外國采購為主而導致的成本降低,或大額外債而導致的還本付息所產生的匯兌損益方面的收益,對國內市場擁有壟斷優勢的航空業更為突出;技術進口依賴型的高科技類行業,在關鍵科技知識產權上還不具有優勢,在一定時期內還將保持著大量進口的勢頭,在匯率升值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在成本方面的優勢。 主要受損行業包括:對以出口型為主的行業而言,如紡織業(特別是出口依存度較高的服裝行業受損較大,其後依次為棉紡業和毛紡業)、家電、建材等,人民幣升值將很大程度上削弱產品的競爭優勢;外貿企業在產業鏈中處於劣勢地位,進口業務很難從人民幣升值中獲取超額利潤,但是出口業務則會遭受重大損失;採掘業、石化業、有色金屬業由於產品定價國際化將受到沖擊。

Ⅷ 如何分析人民幣國際化對我國對外貿易的影響

1、人民幣國際化有利於世界經濟的繁榮和穩定 。人民幣國際化將提供更多國際流動頭寸,彌補國際儲備貨幣,促使國際貨幣體系的多極化,促使國際金融的穩定和世界經濟的發展,適應當今世界經濟多極化、集團化、區域化的發展趨勢。
2、有助於消除我國的通貨膨脹壓力,並增加就業人口。 通過人民幣輸出而從國外進口商品和資源,一方面可以增加我國的供給水平,滿足市場需要,從而消除或緩解通貨膨脹壓力。另一方面可以促進我國生產與銷售的發展,從而帶動就業人口的增加。 3、有助於節省我國的外匯儲備。 一方面,人民幣國際化後,我國因此而具有了逆差融資的能力,即當國際收支出現逆差時,我國政府可以通過增發人民幣而自我取得融資,同時不必進行代價較大的內部經濟調整。另一方面,人民幣國際化後,我國在國內外金融市場上籌措融資的能力大大增強,因而平時也就不用備有大量的外匯儲備。
4、有助於我國成為世界經濟金融、貿易大國、國際投資大國 。人民幣國際化以後,我國的金融機構在國際上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我國銀行將可以在全球范圍內大量吸取人民幣短期債務,而向外提供人民幣長期貸款或投資,從而取得較高的利潤收入。人民幣的國際化將使我國企業以較低的資本在海外從事直接投資,實現較高的投資收益

Ⅸ 我國人民幣國際化對我國經濟有何影響

人民幣國際化對中國經濟影響有兩方面,不利影響和有利影響。
1,人民幣國際化對中國經濟的有利影響:
(1),人民幣國際化有助於我國對外貿易的穩定發展 :推行國際貿易的人民幣計價結算,能給外貿企業帶來減少審批環節、規避匯率風險、降低營運成本等貿易便利化好處。特別對那些長期與中國貿易往來、近期本國貨幣波動較大、進出口融資困難的海外廠商而言,無疑是增加了一條新的信貸渠道。
(2),有利於我國外匯儲備的結構調整:如果人民幣實現國際化,我國在貿易中使用人民幣來計價和結算,這樣講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美元等外匯儲備的收入;進口產品可以用人民幣支付,這樣可以用紙幣換來實物性的商品。
(3),人民幣國際化能使我國獲得鑄幣收益:如果人民幣能夠成為國際貨幣本位幣的話,中國可以因此獲得一份鑄幣稅收益。這個數量的大小取決於人民幣與美元、歐元等其他國際化貨幣的競爭能力。
(4),人民幣國際化有助於構建多極化的國際經濟新秩序:中國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利用美元、歐元、日元走入低谷的情勢,擴大人民幣行使國際結算、投資和儲備職能的范疇,有效分擔現有國際貨幣承受的壓力,不僅是推動國際金融規則朝著公平、公正、包容、有序方向演進,更是世界經濟金融體系未來和諧健康發展的有力保障。
2,人民幣國際化對中國經濟的不利影響:
(1),對中國經濟金融穩定產生一定影響:人民幣國際化使中國國內經濟與世界經濟緊密相連,國際金融市場的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對中國經濟金融產生一定影響。特別是貨幣國際化後如果本幣的實際匯率與名義匯率出現偏離,或是即期匯率、利率與預期匯率、利率出現偏離,都將給國際投資者以套利的機會,刺激短期投機性資本的流動
(2),增加宏觀調控的難度:人民幣國際化後,國際金融市場上將流通一定量的人民幣,其在國際間的流動可能會削弱中央銀行對國內人民幣的控制能力,影響國內宏觀調控政策實施的效果。
(3),加大人民幣現金管理和監測的難度:民幣國際化後,由於對境外人民幣現金需求和流通的監測難度較大,將會加大中央銀行對人民幣現金管理的難度。同時人民幣現金的跨境流動可能會加大一些非法活動如走私、賭博、販毒的出現。

Ⅹ 人民幣國際化對全球經濟有何意義

(一)對宏觀經濟基本面的影響目前,我國資本管製程度仍較高,因此,人民幣匯率波動只有通過外商直接投資渠道對我國宏觀經濟產生影響。一般來說,人民幣貶值有利於吸引新增的外國直接投資。2010年12月外商直接投資觸及最高值140.33億美元後,總額急轉直下;2011年7-11月一直處於較低位,隨後即使出現暫時的下滑,亦會反轉而增加。但2011年11月後外商直接投資同比增長率始終為負,該時點也是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特徵加強的起始點。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引發了對外商直接投資減少的擔心。從外部環境看,我國經濟發展正處於危機後的持久全球結構調整期,從內在邏輯看,我國未來經濟增速將逐漸放緩,投資高增長不可持續,從官方公布的企業景氣及企業家信心指數、中國消費者信心指數中可見一斑。後金融危機時代,兩個指數雖仍然較強,但在2011年及以後,均有明顯的下降趨勢。這也與境外投資者對中國經濟硬著陸的擔憂及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趨勢啟動不謀而合。(二)對進出口的影響根據馬歇爾—勒納條件,當進出口商品價格彈性系數大於1時,人民幣升值會導致出口下降和進口增加,促進國際收支實現均衡;當進出口商品價格彈性小於1時,人民幣升值不會導致出口總額的減少和進口總額的增加,無助於我國國際收支的平衡。結合我國學者的實證研究,可以證明我國進出口需求是缺乏彈性的。厲以寧(1991)對我國1970-1983年的數據分析後認為,我國的進出口彈性分別為-0.6871和-0.0506;陳彪如(1992)運用1980-1990年我國進出口價格指數和貿易量進行回歸分析後得到我國進出口需求價格彈性分別為-0.3007和-0.724(劉燕,2008);張明(2001)通過對1985-1998年的數據的回歸分析,得出我國的進出口彈性分別為-0.0566和-0.0057,兩者之和的絕對值僅為0.0623。因此,人民幣升值或貶值對我國貿易差額的影響十分有限。2010年後,我國出口當季增速和進口當季增速均呈現明顯的下降趨勢,但貿易差額呈現總體平穩態勢,也證實了近期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對國際收支變動的影響不大。然而,近期歐洲債務危機持續深化,作為我國最大出口地區的歐元區陷入經濟衰退,多家出口導向型企業凈利潤同比大幅下降,可見我國產品對國際市場仍存在較強的依賴性。即使在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的情形下,只要我國經濟增長方式未實現根本轉變,未真正實現內需主導,出口就仍是我國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與歐美之間的貿易摩擦將繼續形成人民幣升值壓力。(三)對商業銀行的影響通過匯率彈性的擴大,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將原先完全由中央銀行承擔的匯率變動風險部分轉移至企業和個人等經濟活動主體,從而減少中央銀行調節匯率的成本。對習慣於穩定的匯率或單邊市場環境的經濟活動主體來說,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對其市場把握力與避險工具運用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商業銀行也不例外。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加劇意味著銀行持有的外匯敞口頭寸所面臨的匯率風險放大;銀行外貿型客戶因匯率波動而盈虧起伏,從而其缺乏保障的償債能力使銀行信貸資產壞賬風險增加。由此,預測匯率和利率變動趨勢,最終建立全面的匯率風險管理體系以真正實現風險收益的現代銀行經營模式則至關重要。同時,銀行相關避險工具也不斷擴容,如遠期合約、外匯期權、貨幣互換、保理和福費廷等。銀行必須在人民幣外匯產品的定價機制、平盤方法、操作流程、風險對沖及管理等方面加強建設,提升銀行直接競爭力,對匯率風險進行主動控制。(四)對證券市場的影響王勇(2008)的研究成果表明,從短期來看,人民幣雙向匯率波動與證券市場價格之間存在動態修正關系,其中,B股市場價格隨匯率變化自我修正能力最強;其次是A股市場和基金市場,H股市場價格的動態修正能力最弱。從長期來看,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與A股、B股、H股、基金市場價格波動之間存在顯著的正向長期均衡關系,尤其是對H股市場帶來的沖擊更加明顯。H股是一種用港幣或美元標價的人民幣資產,人民幣的升貶值自然帶來H股相應的升貶值;其次是B股市場、A股市場和基金市場。

閱讀全文

與人民幣國際化對國內宏觀經濟的影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