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勞動保障經濟發展協調

勞動保障經濟發展協調

發布時間:2021-03-03 18:18:14

『壹』 增強經濟發展協調性是指什麼和什麼協調

增強發展協調性,其實質是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努力實現速度、結構、效益相協調,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投資、消費、出口相協調,城鄉、區域發展相協調,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貳』 經濟協調發展內容

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就是區域之間在經濟交往上日趨密切、相互依賴日益加深、發展上關聯互動,從而達到各區域的經濟均持續發展的過程
我國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主要是處理好東部和中西部的關系、沿海和內地的關系。近10多年來全國區域經濟布局更趨合理,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取得了更大的成效,已初步形成城市群區域發展基本格局
三個重點:
一是推進區域間公共服務均等化。這是區域協調發展的核心。要通過經濟適度發展和加大轉移支付力度,縮小區域間公共服務水平差距,使不同區域的居民都能喝上干凈的水,享受優美的環境、便利的交通,有基本統一的醫療衛生條件、社會保障待遇、基礎教育條件等,從而使不同區域人民生活的綜合質量與水平逐步趨於均等化。
二是在產業發展上體現各區域的比較優勢。這是區域協調發展的關鍵。每個區域都要在充分考慮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的基礎上,使自身的比較優勢得到充分發揮,潛力得到充分挖掘,形成各具特色的優勢產業。
三是在區域間關繫上形成優勢互補、良性互動的機制。這是區域協調發展的保障。全國的發展是個整體,各區域在產業分布上不能自成一體、面面俱到,需要加強區域間經濟聯系,提升全國作為整體的競爭優勢和經濟效率,避免重復建設、相互封鎖和產業結構趨同化。為此,我們要堅持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推進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等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崛起,鼓勵東部地區率先發展。同時,要加大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的支持力度。順應經濟全球化趨勢和生產要素優化配置的要求,鼓勵區域間產業有序轉移,勞動力和資本等要素合理流動,努力構建區域協調發展的新格局。

『叄』 怎樣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一是推進區域間公共服務均等化。這是區域協調發展的核心。要通過經濟適度發展和加大轉移支付力度,縮小區域間公共服務水平差距,使不同區域的居民都能喝上干凈的水,享受優美的環境、便利的交通,有基本統一的醫療衛生條件、社會保障待遇、基礎教育條件等,從而使不同區域人民生活的綜合質量與水平逐步趨於均等化。 二是在產業發展上體現各區域的比較優勢。這是區域協調發展的關鍵。每個區域都要在充分考慮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的基礎上,使自身的比較優勢得到充分發揮,潛力得到充分挖掘,形成各具特色的優勢產業。
三是在區域間關繫上形成優勢互補、良性互動的機制。這是區域協調發展的保障。全國的發展是個整體,各區域在產業分布上不能自成一體、面面俱到,需要加強區域間經濟聯系,提升全國作為整體的競爭優勢和經濟效率,避免重復建設、相互封鎖和產業結構趨同化。為此,我們要堅持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推進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等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崛起,鼓勵東部地區率先發展。同時,要加大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的支持力度。順應經濟全球化趨勢和生產要素優化配置的要求,鼓勵區域間產業有序轉移,勞動力和資本等要素合理流動,努力構建區域協調發展的新格局.

『肆』 如何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才能實現經濟與社會的協調發展

加強社會建設,促進社會和諧,是我們不懈的奮斗目標。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在促進社會和諧方面進行了艱辛探索,從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一起抓,到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協調發展,再到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四位一體」,和諧社會建設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中的地位日益明確。進入新世紀新階段以後,我們緊緊抓住重要戰略機遇期,堅持以人為本,促進科學發展,在經濟實力、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顯著提升的同時,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取得了積極進展。

過去五年,我們著力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全面實現城鄉免費義務教育,不斷完善國家教育資助制度體系;初步建立國家基本葯物制度,免費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推動社會養老保險逐步由城鎮向農村、就業人口向非就業人口擴展,全體居民享受到了基本醫療保障;強化政府的住房保障職能,初步形成了以廉租住房、公共租賃住房和農村危房改造為主要內容的基本住房保障制度;實現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覆蓋,基本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和社會福利體系。

過去五年,我們著力加強社會事業薄弱環節建設。各級政府不斷加大民生領域的財政投入力度,用於教育、社會保障和就業、醫療衛生、文化體育傳媒、住房保障等公共服務主要領域的財政投入,累計超過10萬億元。同時,中國政府還組織實施了一系列重大惠民工程,改善了數萬所農村中小學辦學條件,改造和新建了2.3萬所鄉鎮衛生院、3000所縣級醫療機構、2400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基本實現了縣縣有圖書館文化館、鄉鄉有綜合文化站、20戶以上已通電自然村通廣播電視,初步建立起覆蓋城鄉的公共服務體系,公共服務經費保障機制日益健全。

過去五年,我們著力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加快建設服務型政府,圍繞環境保護、征地拆遷、就業就醫、社會保障、食品安全、安全生產等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增強公共服務能力,完善矛盾調解機制,提高社會管理水平。流動人口開始享受城鎮基本公共服務,特殊人群得到進一步關愛。各類社會組織健康發展,城鄉社區建設深入推進。

可以說,過去五年,是中國城鄉居民得到實惠最多、生活改善最快的時期之一。五年間,城鎮新增就業5771萬人,轉移農業勞動力4500萬人;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實際增長9.7%,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長8.9%。

任何社會都不可能沒有矛盾,人類社會總是在矛盾運動中發展進步。我們注意到,最近一個時期,美國、歐洲、西亞、北非等一些國家和地區都出現了程度不同的社會沖突。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中國仍然是發展中國家,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既處於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又處於社會矛盾的凸顯期,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依然突出,有些矛盾和問題可能比以往更加復雜、更加嚴峻。但是,我們充分相信,只要我們抓住和用好重大戰略機遇期,堅持以人為本,堅持科學發展,堅持改革開放,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妥善協調各方面利益關系,我們一定能夠解決好前進中的困難和矛盾,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征程中邁出新的重大步伐。

--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創新社會管理理念。要更加註重社會公平,使社會各個階層、不同群體共享發展成果;更加註重社會主義人道主義和人文關懷,關心社會困難群體,保障他們的基本生活;更加註重整合社會資源,培育發展各類社會組織,共同參與社會管理。

--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必須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切實履行社會管理職能。要在繼續抓好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的同時,更加註重履行社會管理、公共服務職能,把人力、物力、財力等公共資源更多地向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傾斜,加快形成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

--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必須完善社會政策,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要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作為社會政策的重要取向,正確處理公平和效率的關系,加強對收入分配的宏觀調節,科學調整不同階層的利益結構,完善社會保障體系,逐步扭轉城鄉差距、地區差距擴大的趨勢。

--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必須統籌協調利益關系,妥善處理社會矛盾。要統籌兼顧不同地區、不同階層、不同行業、不同群體的利益,統籌兼顧群眾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權益,統籌兼顧當前和長遠的利益,統籌兼顧國家、集體與個人的利益,使社會不同群體互惠互利、共同發展。

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作為重要的宏觀調控部門,將認真履行職責,積極參與社會管理的改革創新,重點做好以下四個方面的統籌。

首先,要在協調發展上加強統籌。繼續堅持宏觀政策的惠民導向,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擴大內需的重要內容。在擬訂和實施國家發展戰略、規劃和計劃中,突出社會發展內容,把短期調控政策和長期發展政策有機結合起來,增強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的科學性、預見性、針對性和靈活性。積極開展社會發展形勢分析和社會發展水平綜合評價,加快構建宏觀層面的社會運行監測評價機制。

第二,要在資金安排上加強統籌。繼續管好用好政府投資,加大向民生和社會領域的傾斜力度,加強基礎教育、勞動就業、社會保障、醫療衛生、節能環保、保障性住房等薄弱環節的建設。統籌安排城鄉公共服務資源,優化布局結構,促進共建共享,逐步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第三,要在決策過程上加強統籌。堅持科學決策、依法決策,在研究制定重大宏觀政策、推進重大改革措施、審核重大工程項目時,除了把好經濟、技術關外,還要對可能產生的社會影響,進行綜合研判和預測預警。對一些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影響面廣的決策,要通過公開徵求意見、聽證、公示等多種方式,暢通利益表達渠道,廣泛聽取群眾意見。

第四,要在深化改革上加強統籌。從全局出發,立足長遠,超前謀劃,加強改革的頂層設計、系統規劃和整體推進,努力增強制度設計的協調性、系統性、前瞻性。不僅要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還要積極推進收入分配、教育、醫葯衛生、文化、戶籍等社會領域的重大改革,創造有利於社會管理改革創新的體制機制環境。鼓勵社會力量參與提供公共服務,推動建立多元化的公共服務供給格局。

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是一個歷久而彌新的話題,是每一個負責任的政府都必須正視和應對的長期問題。歐洲國家在加強社會管理方面積累了不少經驗,中國也進行了積極探索。來自中國和歐盟的社會管理方面的專家學者和政府官員,可以通過深入交流,分享彼此的經驗教訓,共同探討解決當前社會管理問題的有效途徑,促進經濟社會長期協調可持續發展,不斷提高中歐人民的福祉。

(作者系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秘書長)

『伍』 如何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需要提升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程度,縮小各地社會管理水平的區域差距和加強各層級政府與企業、社會的協同合作,鼓勵民間力量的積極參與。

1、要推動區域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提升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程度。

區域差距最首要的問題,就是各地區基本公共服務的差距。基本公共服務是政府為社會成員提供的、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公共產品和服務,是各個區域發展最基本的條件的均等。

在全覆蓋、標准化、可持續的基礎上,逐步實現不同區域基本公共服務體系的均等化,進而追求更高水平的公共服務,是積極應對基本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長的重大舉措和施政方向。

2、要縮小各地社會管理水平的區域差距,創建經濟協調發展的軟環境。

政府提供的社會管理服務及其質量,是促進區域經濟增長的重要條件。區域經濟發展總是嵌入在一定的社會背景中,與地方政府的社會管理息息相關。

過去我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重點是在經濟領域,隨著區域經濟政策的逐步完善,協調的重心應該轉向區域社會管理和服務,為本地區社會長治久安打下堅實基礎。目前各區域的社會管理水平存在較大差異,不利於各區域生產要素和資本的力量整合

3、要加強各層級政府與企業、社會的協同合作,鼓勵民間力量的積極參與。區域互動的主體是多元的,既可以是個體,也可以是群體或有組織的團體;既可以是各級政府,也可以是地方企業。

區域的協同發展離不開與橫向和縱向的互動,在合作中才能使區域協同發展獲得強大的推動力。在區域經濟協同發展的早期,由於注意到了區域的功能互補和發展的異質性,特別強調中央與地方及地區之間的合作。

(5)勞動保障經濟發展協調擴展閱讀

推動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既要發揮各地區的比較優勢,形成各具特色的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格局,也要重視增強中心城市的輻射帶動能力,「以點帶面」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助推力。

「推動區域經濟協調發展要增強中心城市的輻射帶動能力,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助推力,也可以說要形成高質量發展的發動機和助推器。」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韓文秀說。

韓文秀還表示,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要統籌推進西部大開發、東北全面振興、中部地區崛起、東部率先發展。

同時,要打造高質量發展的新動力。當前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等地區發展呈現出許多新特點,規模經濟效應開始顯現,基礎設施密度和網路化程度全面提升,創新要素快速集聚,新的主導產業快速發展,要推動這些地區成為引領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源。

『陸』 職工的勞動經濟權益得到保障有什麼重要意義

工會保障工作主要包括勞動就業、收入分配、社會保險和扶貧幫困等內容,事關廣大職工最關心、最現實、最直接的利益。做好工會保障工作,對於工會切實履行自己的基本職責,維護職工隊伍和社會的穩定,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

做好工會保障工作,有利於職工合法權益的實現

維護職工的勞動經濟權益,是延續整個社會生產和再生產的基礎條件,它可以使勞動者在健康和安全的環境條件下,為社會提供更多商品和服務,並同時獲得收入,以延續勞動力的再生產。因此,在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中,勞動經濟權益是最基本的權益,是勞動者獲得政治民主權益和精神文化權益實現的前提和基礎。職工的勞動經濟權益得到保障,有利於政治民主權益和精神文化權益的實現。

有利於社會主義新型勞動關系的建立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勞動關系是最基本的經濟關系,勞動者和企業是勞動關系中兩個相對應的主體。相對於勞動者而言,企業在各方面都處於優勢地位,在市場競爭壓力和利潤目標的引導下,企業容易忽視勞動者權益,甚至會以犧牲勞動者的權益來獲取企業的利益。做好工會保障工作,努力保障和促進職工最關心的勞動經濟權益的實現,對於實現勞動關系雙方的和諧,有效地化解和減少勞動關系雙方的矛盾和沖突,推動建立和諧穩定的社會主義新型勞動關系,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有利於形成一個穩定和諧的經濟社會發展環境

目前,勞動就業、收入分配、社會保障是廣大職工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所在,也是黨和政府高度重視和關注的經濟和社會問題。這些問題如果解決不好,將會直接威脅到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穩定。因此,做好工會保障工作,努力維護好職工在就業、分配和社會保障等方面的勞動經濟權益,有利於形成一個穩定和諧的經濟社會發展環境,有利於充分調動廣大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為我國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並提供強大的動力。

有利於應對經濟全球化對我國勞動關系帶來的挑戰

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對我國社會的經濟結構、勞動就業、分配方式、勞資關系等方面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主要表現為非公有制經濟迅速發展、產業結構調整加快、職工失業風險加大、勞動關系日趨復雜,資本追求利潤的最大化與勞動者追求工資最大化的矛盾會更加突出,社會保障制度也將面臨更大的挑戰和壓力。面對這種形勢,有針對性地做好新形勢下的工會保障工作,有利於減少勞資沖突,緩和勞動關系矛盾,化解社會風險,使我們能夠在經濟全球化的沖擊和挑戰面前從容應對,抓住機遇,加快發展步伐。

『柒』 社會保障制度有利於社會經濟發展

社會保障作用是社會保障功能的外在效果。我國的社會保障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保證社會安定,減少社會動盪

人民基本生活得不到保證,社會就不可能得到安定。為了保持社會的安定,每個國家都採取各種措施,其中社會保障這種措施被普遍採用。在我國,有時會出現決策失誤或管理不善而導致經濟失調,有些企業會在市場競爭中破產,勞動者也會因此而暫時失業,就會造成生活上的困難。建立社會保障制度,幫助勞動者擺脫或減輕經濟上的困難,消除職工退休、失業等後顧之憂,安定民心,有利於安定社會秩序。社會保障作為國民收入再分配的重要手段,對消除城鄉之間、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之間、工農之間、東部地區和中西部地區之間的差別,縮小各類居民收入的差距,消滅貧困、緩解各類社會矛盾,協調各種社會關系,都有著重要的作用。

2、提高勞動生產率,促進生產發展

人類的繁衍發展與勞動力再生產是人類發展的必然過程。社會保障與工資一樣,為勞動力的再生產提供必要條件。勞動力再生產是社會再生產的基礎,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和生產的發展,取決於勞動力維持和再生產。而社會保障的實行可使勞動者患病時得到及時治療,較快恢復勞動能力;同時義務教育、職業培訓等又提高了勞動者的勞動技能。因此,勞動者具有健康的體魄、旺盛的精力和較高的技術,就可以大大提高勞動生產率,從而促進生產的大力發展。

3、破除陳舊觀念,配合計劃生育政策

我國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以及伴隨著社會進步產生的傳統大家庭的分化,大大瓦解了我國傳統的家庭保障功能,相應增加了社會保障的責任和義務。特別是在廣大農村,如果實行健全的社會保障,使勞動者在年老喪失勞動力時能獲得社會的物質幫助和照顧,還可減輕子女贍養老人的負擔,破除千百年來人們養兒防老的觀念,對控制人口的增長,實行計劃生育有積極推動作用。

4、協調各方關系,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社會保障為社會成員提供多方面的物質生活保障和精神生活保障,徹底解除了勞動者的後顧之憂,必然會促使勞動者自覺地參與競爭,並更有效地為社會工作。同時,社會保障制度是以互助共濟為主要行為方式的制度,其實質就是「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社會保障在橫向上是各種社會成員間的彼此互助、互濟;在縱向上則是不同年齡勞動者之間的代際贍養、撫育,是代際互助、互濟,這有利於社會成員間的團結,有利於代際的溝通和交流,有利於社會公德、道德觀念的維護和延續,可以促進社會成員、社會各階層為共同的利益而努力工作。這是先進道德觀的體現,有利於協調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形成團結互助、同舟共濟的良好社會風氣。
對於我國來講,主要是解除了消費的後顧之憂,能擴大消費,刺激生產,因為我國經濟發展制約因素之一就是大家為了解決房子,看病,教育等問題就無法去消費大量的其它消費品,

『捌』 經濟協調發展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經濟協調發展的主要內容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推進區域間公共服務均等化。這是區域協調發展的核心。要通過經濟適度發展和加大轉移支付力度,縮小區域間公共服務水平差距,使不同區域的居民都能喝上干凈的水,享受優美的環境、便利的交通,有基本統一的醫療衛生條件、社會保障待遇、基礎教育條件等,從而使不同區域人民生活的綜合質量與水平逐步趨於均等化。
二、在產業發展上體現各區域的比較優勢。這是區域協調發展的關鍵。每個區域都要在充分考慮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的基礎上,使自身的比較優勢得到充分發揮,潛力得到充分挖掘,形成各具特色的優勢產業。
三、在區域間關繫上形成優勢互補、良性互動的機制。這是區域協調發展的保障。全國的發展是個整體,各區域在產業分布上不能自成一體、面面俱到,需要加強區域間經濟聯系,提升全國作為整體的競爭優勢和經濟效率,避免重復建設、相互封鎖和產業結構趨同化。為此,我們要堅持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推進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等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崛起,鼓勵東部地區率先發展。同時,要加大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的支持力度。順應經濟全球化趨勢和生產要素優化配置的要求,鼓勵區域間產業有序轉移,勞動力和資本等要素合理流動,努力構建區域協調發展的新格局。

『玖』 加大社會保障力度,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有什麼訴求和呼聲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首次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出新的發展目標。全會提出,堅持共享發展,必須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增強發展動力,增進人民團結,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
共享發展充分體現了中國的性質和宗旨,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黨執政為民理念的嶄新表述,是黨和執政為民、服務於民的政策基點和時代命題。的實踐歷程,是踐行「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的歷程。共享發展充分體現了「十三五」發展目標的重要特點,全面小康是全民共享的小康,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不僅追求發展速度,更要強調發展的科學性和可持續性,最終的受益者是廣大人民群眾。共享發展理念深刻闡釋了「為了誰發展、依靠誰發展和發展成果的分配」等問題」,是與人民最廣泛最關切的利益訴求形成的共振和共鳴,要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堅持共享式發展,是黨和在發展實踐中的自覺自醒,有利於破解社會發展的各類難題,消除人民參與經濟發展,分享經濟發展成果的障礙,順應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期待,實現社會的公平與正義。在特定的歷史階段,黨中央提出以共享發展理念來帶動共同富裕,既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也表明了我們黨堅定不移地帶領全國人民走具有中國特色的共享式發展道路的決心與信心。
當前,隨著轉型社會的深度推進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非均衡態勢不斷增強,如何實現公共產品和社會服務的有效供給,保障社會的公平正義和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成為黨和亟需解決好的課題。共享式發展集中體現了「以人為本」的制度關懷和社會主義基本價值理念。作為戰略性的發展指導理念,在利益共享和共同富裕的整體價值觀的引導下,共享式發展有利於推進和整合多重利益的價值訴求,促進社會公平、公正、公開地分享改革發展成果,讓社會大眾尤其是弱勢群體能夠有尊嚴地維護和實現自身的根本利益。實現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我們黨的根本目的和宗旨,是我們黨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實踐中的重要經驗總結。
馬克思指出:「社會也是由人生產的。活動和享受,無論就其內容或就其存在方式來說,都是社會的活動和社會的享受。」恩格斯指出「從人就他們是人而言的這種平等中引申出這樣的要求:一切人,或至少是一個國家的一切公民,或一個社會的一切成員,都應當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會地位。」馬克思和恩格斯從人的社會性本質角度,揭示了社會活動應該由全體社會成員平等參與,社會活動的結果應該由全體社會成員平等共享。人們在共同的發展中互為發展,共同享有社會發展的成果,是社會平等的必然要求。強調關注每個社會成員的價值和尊嚴,強調發展的目的是為了每個人的發展而發展,釐清了人的發展與社會發展的關系,指出了全體社會成員應當具有平等的權利和地位,為我們提出共享發展的理念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支撐和指導。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強調:「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十三五」規劃必須緊緊圍繞實現這個奮斗目標來制定。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必須遵循以下原則: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科學發展,堅持深化改革,堅持依法治國,堅持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堅持黨的領導。關於共享發展的基本原則,全會提出:按著人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堅守底線、突出重點、完善制度、引導預期,重用機會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實現全體人民共同邁入全面小康社會。關於共享發展的具體舉措,全會提出:增加公共服務供給,從解決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提高公共服務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實施脫貧攻堅工程,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分類扶持貧困家庭,探索對貧困人口實行資產收益扶持制度,建立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和婦女、老人關愛服務體系。提高教育質量,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實現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全覆蓋。促進就業創業,堅持就業優先戰略,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完善創業扶持政策。縮小收入差距,堅持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同步、勞動報酬提高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建立覆蓋城鄉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和現代管理制度,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實施食品安全戰略,完善人口發展戰略。上述一系列戰略舉措,抓住了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要害問題,對於建設全體人民共享的全面小康社會至關重要。

『拾』 探討如何做好勞動保障工作

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勞動保障工作的內容越來越豐富,任務也越來越繁重。而勞動保障工作事關社會大局,涉及廣大群眾的切身利益,是維護經濟社會穩定發展的基石。當前,我國正處於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關鍵時期,需要大力加強勞動保障工作;而建設和諧社會,同樣需要勞動保障工作的大發展。因此,如何做好勞動保障工作顯得尤為重要。 勞動保障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勞動保障事業的發展一定要與我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相適應。勞動保障工作本身也是一個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有機整體。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一方面,要爭取將勞動保障事業的發展目標納入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和宏觀調控目標之中,使勞動保障工作與經濟發展、社會發展有機地協調起來。另一方面,要統籌好就業、社會保險、收入分配、勞動關系等各項業務的協調發展。正是由於統計工作的支撐,我們才能夠制定好勞動保障事業的長遠規劃,提出新思路,確定新目標,明確新舉措,實現勞動保障事業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一認清勞動保障工作的重要性 勞動保障既是一個重要的民生問題,又是一個重要的發展問題;既是一個重要的經濟問題,也是一個重要的政治和社會問題。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進程中,勞動保障部門承擔著十分重要的職責。勞動保障部門要著力用科學發展觀武裝頭腦,進一步理清勞動保障事業發展目標;著力用科學發展觀指導實踐,查找勞動保障工作中影響和制約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著力用科學發展觀推動工作,進一步解決涉及勞動保障領域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破解勞動保障工作中的難題;著力用科學發展觀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努力實現幹部受教育,發展上水平,職工群眾得實惠。 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勞動保障工作,把就業作為民生之本、安國之策,把社會保障作為關乎國運、惠及子孫的千秋偉業大力推進,經過各級黨委、政府和各個部門的共同努力,社會保障工作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為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作出了突出貢獻。為保證勞動保障工作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必須加強勞動保障系統的能力建設。新形勢下加強能力建設包括兩個重要方面,一是人員與隊伍,二是基礎條件。統計工作作為勞動保障的重要基礎,能力建設的好壞直接關繫到勞動保障系統的工作水平。勞動保障法律法規的制定、各項重大工作的推進都離不開統計工作。鞏固「兩個確保」,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完善城鎮社會保障體系試點等都離不開統計數據的支持。統計工作做得好壞,信息是否准確,關系勞動保障決策的正確性,關繫到政策落實是否到位,關系各項勞動保障工作是否協調,是勞動保障綜合能力的重要標志。我們要按照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的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要求,不斷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創建新機制、增長新本領,努力把勞動保障統計工作搞得更好。 二、加強政治理論及業務知識學習,進一步提高自身素質 新形勢下勞動保障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要做好這項工作,必須具備優良的政治思想素質和過硬的專業知識。一是要加強自身的政治理論學習,不斷提高思想政治素質。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信念,時刻以科學發展觀來嚴格要求自己,堅持不懈地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以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理論來武裝頭腦。二是要努力提高業務素質。勞動與社會保障工作是一項專業性較強的工作,要求具有較高的專業知識業務能力。除了一般的經濟學和勞動保障知識外,還有自己的一整套統計專業知識。為此,統計人員要不斷提高專業素養,使自己的統計專業知識能夠滿足統計任務的需要。勞動保障統計人員必須了解統計基本原理,懂得統計工作的性質、統計指標體系、統計方法以及統計分析、統計預測等;還需要具備一定的組織能力,能夠組織開展統計調查;具有收集、整理資料和鑒別資料的水平;能夠開展統計分析,將統計工作成果以各種形式展示出來,並能撰寫統計分析報告。 還需要向同事學習,向社會學習,在實踐中學習,在實踐中提高。努力夯實自己的專業知識,培養過硬的業務能力。只有具備了這些,才能幹好勞動保障工作。 三、增強做好勞動保障工作的責任感 每位從事勞動保障工作的同志都要充分認識到自己肩負的歷史重任,必須具備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和緊迫感。要牢固樹立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宗旨,並用來指導勞動保障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要進一步樹立與時俱進的思想,克服陳舊的思想觀念,要著眼新的實際,總結新的經驗,探索新的路子,使各項工作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於創造性;要用科學發展觀思想統攬勞動保障工作的全局,切實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為廣大職工群眾誠心誠意辦實事、辦好事;要忠於職守,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要熱愛勞動保障工作,對勞動保障工作充滿熱忱;要不怕苦不怕累,樂於奉獻;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善於突破舊的思維定勢,敢於糾正不合時宜的形式和做法,創造新經驗,開辟新境界;要身先士卒,把工作想在前,干在前,為勞動保障事業多做貢獻。 四、加強勞動保障能力建設,促進勞動保障事業健康發展 在工作中要進一步拓寬服務功能,健全工作制度,充分發揮勞動保障部門在促進培訓就業、社會保障、幫扶困難群體再就業和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等方面的基礎作用。改善勞動保障窗口單位服務環境和工作條件,加強服務窗口制度化、程序化、規范化和標准化建設,統一工作規則、辦事流程、服務行為和紀律要求。要加強勞動保障工作人員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業務能力培訓,改進工作方法,改善工作態度,提高辦事效率,為群眾提供高效、便捷、優質的服務。 五、要高政策水平 勞動保障工作是一項政策性很強的工作,要求統計人員必須具有較高的政策水平。要制定統計報表、開展統計調查,了解勞動保障中心工作,抓住重點,把握中心工作的需要。要對勞動保障統計數據開展分析,熟悉勞動保障政策,分析相關的財政、稅務等經濟政策及法律法規的影響,提出有針對性的意見和建議。因此,統計人員要通過不斷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政策水平,使統計工作更有成效。

閱讀全文

與勞動保障經濟發展協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