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如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經濟增長方式,是指推動經濟增長的各種生產要素投入及其組合的方式,其實質是依賴什麼要素,藉助什麼手段,通過什麼途徑,怎樣實現經濟增長。
(1)原因:在發展中國家行列,中國經濟保持了20多年的快速增長,堪稱奇跡。但種種跡象表明,中國也為高速的經濟增長付出了沉重代價。一是環境污染嚴重,經濟增長以犧牲生態環境質量為代價。據預計,對環境影響消耗了所創造GDP的7%。二是經濟增長效益低。據有關專家計算,中國目前GDP總量大約佔世界總量的4%,但創造單位GDP所消耗的資源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很多。因此,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已經是不需要爭論的問題。
(2)意義:從近期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是保持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防止經濟出現大起大落的需要。從長遠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需要。從更廣闊的視野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是子孫後代和人類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3)現狀:經濟增長方式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中根本性問題。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國經濟快速增長,但增長方式轉變難如人意。1994年制定「九五」計劃時,就提出了經濟增長方式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但是10年來,經濟增長方式沒有取得根本性轉變,「兩重兩輕」即重速度、重數量、輕質量、輕效益和「三高一低」即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情況依然嚴峻。這不但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和資源,也付出了環境破壞的代價。目前,煤炭已屬超能力開采,仍供不應求。國際原油價格節節攀升,壓力很大。今後如果不在增長方式上有一個根本的轉變,逐步走上新型工業化道路,資源、環境難以支撐,增長難以為繼。
經濟增長方式轉換,一定要突破傳統狹隘的發展思維方式,把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放在「四位一體」(經濟發展、社會發展、人與自然關系的和諧發展、人自身的全面發展)中去把握,賦予經濟增長以新的含義。因為我國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不僅資源、環境約束相當嚴重,原來的那種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方式已難以為繼,而且推動新型工業與經濟現代化、中國在未來新時期所面臨的外部競爭壓力,也要求我們必須轉變經濟增長的方式。還因為我國已經進入WTO的後過渡期,逐步與國際融合到一起,就有一個怎麼樣提高經濟競爭力的問題。加上世界范圍內的新技術革命崛起,這兩個潮流同時涌來,給中國經濟帶來極大的壓力,要提高本國的核心競爭力,必須轉變增長方式。
(4)指導思想: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本質就是站在「人」的高度看問題,一切從生活質量出發,讓改革開放20多年來的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這是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最根本問題,這一點解決了,也就解決了經濟增長速度與質量的關系問題,也就解決了經濟增長與可持續發展的問題。在20多年改革發展的基礎上,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提出的科學發展觀,強調了要通過經濟文化的發展,實現、維護和發展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通過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把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即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這是我們黨在理論上的重大突破。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必須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
(5)方式: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舉全國之力,從各個方面、各個環節進行不懈的艱苦努力。
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必須摒棄傳統觀念。要辯證地認識物質財富的增長和人的全面發展的關系,轉變重物輕人的發展觀念。發展應該始終把提高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作為出發點和歸宿。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必須調整經濟結構。調整和優化經濟結構,是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主要途徑和重要內容。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必須推進科技進步。一方面,科技進步既為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標示了方向,同時也是促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有效手段。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必須加快體制創新。經濟增長方式難以實現根本性轉變,關鍵在於導致增長方式不合理的體制和機制還沒有實現根本性轉變。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必須強化企業管理。企業是經濟活動的主體,也是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微觀基礎。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必須提高國民素質。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歸根到底要靠人。
⑵ 如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高一政治題
1、把高新技術投入作為經濟發展的動力源,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製造業迅速發展,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大舉措。
2、把改善需求結構、優化產業結構、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推進城鎮化作為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重點。
3、優化產業結構,就是實行更加有利於實體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強化需求導向,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製造業健康發展,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推動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發展壯大,合理布局建設基礎設施和基礎產業。
4、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就是繼續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充分發揮各地區比較優勢,大力促進中西部地區崛起,積極支持東部地區率先發展。
5、推進城鎮化,就是科學規劃城市群規模和布局,增強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產業發展、公共服務、吸納就業、人口聚集功能。加快改革戶籍制度,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實現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
拓展資料: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關系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
從「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到「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再到「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是我們黨對我國現代化發展階段的敏銳洞察,是繼續推進中國現代化航船的戰略抉擇。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關系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
堅持把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作為主攻方向,堅持把科技進步和創新作為重要支撐,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重要著力點,堅持把改革開放作為強大動力。這「五個堅持」,指明了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方向和重點,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內在要求,反映了對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規律性認識。
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公報指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我國經濟社會領域一場深刻變革,必須貫穿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各領域。之所以如此,是因為:
第一,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改革開放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解放思想的過程,如果說以前歷次思想解放更多是尋求政策層面的突破,要求體制松綁,那麼現在解放思想更多地需要提高全國各族人民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的思想、文化、教育素質,更快地適應科學發展。
思想的解放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需要我們深入地刻苦地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與傳統的不合時宜的思想和觀念決裂,特別是與一味追求經濟增長而不顧及環境和社會代價的傳統思想決裂。
第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必然涉及到各個方面的切身利益,如何處理好長遠利益和眼前利益,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個人利益與社會、國家利益,需要審慎處理,處理好了社會就穩定,處理不好就會成為社會不穩定的源泉,最終殃及全社會。
第三,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需要加快推進科技進步和創新,科技進步和創新將給人類社會生活帶來巨大變化。當前人類社會正在經歷一次新的科學技術革命,范圍之廣、程度之深前所未有。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既需要依靠科學技術進步,同時又將深刻地改變人類的命運,我們難以想像5年之後、10年之後、20年之後的世界是什麼樣子。
第四,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並不僅僅意味著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更多的是要解決人與經濟、經濟與社會、經濟與資源、經濟與環境、經濟與文化等一系列各個層面的問題,而且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一個無止境的過程,要貫穿於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過程。
⑶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基本思路和主要舉措是什麼
實現「三個轉變」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基本思路.堅持走中國特色新興工業化道路,堅持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的方針,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措施: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我國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需要構築完善、高效的實現機制。
加強自主創新,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從既有的約束條件來看,我國的自主創新應主要採取以下三種方式:一是跨越式創新。我國作為發展中國家,整體技術水平嚴重落後於發達國家,這就決定了我國的技術創新只能是有選擇、有重點的自主研發,必須在關鍵領域掌握自主技術。二是集群式創新。這主要是指通過推進產業集群發展,實現同一類型企業的集體創新和技術外溢,從而突破單個企業創新資源不足的瓶頸制約。三是協作整合式創新。企業是技術創新的主體,但在跨越式創新的條件下,單靠企業業自身的創新力量是遠遠不夠的,這就需要在政府的協調指導下,實現企業、大學、科研院所力量的整合,以協作的方式推進自主創新。
加快經濟結構的優化調整。全面的結構優化主要包括:通過農民市民化、農業產業化、農村城鎮化優化城鄉結構,推進城鄉統籌發展;通過大力發展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推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通過鼓勵自主創新推進工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快工業化進程;通過實施西部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以及泛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區域一體化發展戰略,形成多區域增長極的共同協調發展;運用財政和金融手段推進公共經濟與民間經濟的結構優化,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通過全面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參與經濟全球化下互利共贏的國際經濟合作,推進國內經濟與國際經濟的結構優化。
堅定不移地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知識經濟成為一個不同於工業經濟的獨立經濟形態,並在世界范圍內迅速發展,這是當今經濟結構諸多變化中最根本性、最基礎性的變化,它的發展方式已經完全不同於二元經濟的發展方式。這具體表現在:一、勞動力的流動機制。在二元經濟條件下農民向工業部門的轉移並不需要經過較長時期的培訓,而在三元經濟條件下,無論是產業工人還是農民轉向新經濟部門都需要經過教育和培訓,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被突出出來,人力資本和教育投資都需要給予重新認識,這正是需要推進科教興國戰略的原因所在。二、資本的流動機制。在二元經濟條件下,資本從農業部門向工業部門流動,待工業部門發展到一定階段後再流向農業,而在三元經濟條件下,發展中國家由於面臨著工業化和發展知識經濟的雙重任務,這就需要資本在兩個部門間實施合理的配置。應選擇的正確戰略是:有選擇有重點地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重點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實現工業經濟與知識經濟的互動。三、市場實現機制。在二元經濟條件下,工業化的發展依賴於城市市場和農村市場的擴張,而在三元經濟條件下,由於知識經濟部門的產品主要是技術和知識,它的應用將主要取決於工業部門和農業部門的需求,這就需要在知識經濟部門與傳統經濟部門之間構建共生共榮的關系。
⑷ 如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政治
以下摘自高一政治課本:
①要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內堅持擴大國內需求容特別是消費需求的方針
②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
③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
④統籌城鄉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⑤加強能源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⑥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縮小區域發展差距。
⑸ 試述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必要性和對策
現如抄今中國經濟高速發展襲,在西方發達國家普遍在金融危機中苦苦掙扎之時,中國經濟仍能以年均近10%的增速快速增長。成為拉動全球經濟增長的最大的引擎。我們在為中國經濟能高速增長感到高興的同時,也應認識到一些隱患。那就是,我們的經濟增長是以大量消耗能源,嚴重污染環境為代價的。這樣的發展方式是不可持續的,是不會長久的。而且我們生產的好多產品都沒有自主知識產權,只是把發達國家設計的產品進行簡單的組裝而已。國外大型跨國公司為了降低成本,把工廠建到我國和其它一些發展中國家,利用當地廉價勞動力,獲取巨額利潤。同時造成當地生態
⑹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應該採取哪些措施
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
⑺ 分析當前中國經濟形勢與對策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緊迫性和主要路徑
財富是在社會生產與消費的循環流動中增值的,但當今的世界財富流動非常怪異,中國大力發展產業經濟賺取的外匯,卻要通過購買美國債券的形式借給美國人,然後靠美國人的消費來帶動中國產業經濟發展。中國產業賺得利潤後要通過借給美國人消費來帶動自己發展,聽起來不可思議,但邏輯成立,現實如此。
美國雖然也有產業經濟,但卻對中國禁售他最擅長的高技術與軍工產品,這更增大美中之間的貿易逆差,但美國人卻一再要求中國人民幣升值以抵賴其巨額債務,中國明知道吃虧,明知道虛妄,明知道不可能持續的經濟循環,但直到目前,還依賴它發展,這樣的一種中美經貿關系已把中國經濟與美國經濟牢牢拴在一起,放棄不得、擺脫不得,這樣的一種經濟循環還讓美國人誤以為自己很有錢,擴充軍備,把從中國借來的錢瞎糟蹋在伊拉克、阿富汗戰場上,甚至糟蹋在對中國的國際壓制上。
為什麼會形成這種奇怪的經濟現象呢?因為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的經濟發展,主要是依靠兩種經濟循環來實現平衡的,一種是通過家電、房地產、汽車等支柱產業來實現消費與產業經濟之間的循環平衡,如今這三大產業都已發展到某種平衡極限,不適宜再繼續大幅增長。另一種是投資拉動與產業經濟間的經濟循環,這種疊加式的經濟循環使中國產業經濟越發展越龐大,加上中國大量的富餘廉價勞動力,把世界的產業經濟都吸引到中國,支撐著全世界的消費經濟,中國承擔了世界經濟分工的低端產業部分,不但國際貿易越來越不平衡,還承受著全世界的高能耗與高污染。
這其中有一個非常關鍵性的原因是:中國人賺了錢,只作生產投資,只為別人提供商品服務,不懂得消費,使中國消費市場經濟始終發展不起來。
中國八十年代就提倡高消費、超前消費,鼓勵發展第三產業,提倡發展服務業,為什麼中國消費市場經濟至今沒發展起來呢?為什麼中國2006年就推動文化產業發展,但真正意義的文化產業並沒有發展起來呢?
這得從文化說起,由於「大躍進」與「文化大革命」,大多數中國人都保留很深的短缺挨餓記憶,對「餓肚子的文化革命」深惡痛絕,改革開放以來,社會經濟文化總想方設法否定、批判、擺脫原有的「文化意識形態」,自上而下的意識形態調整,使人們越來越關注實實在在的「生產力」「經濟」,對文化意識形態越來越陌生,越來越不懂得文化,社會越來越喪失高尚文化信仰,就連小學語文課本都自信地告訴學生「私慾推動了歷史進步」,可見這十幾年的主流意識形態文化調整有多麼的「翻天覆地」。
這種越來越「唯物」「務實」「功利」的商業社會文化,認為身體需要才是人的最真實需要,最基本的衣食住行實物消費才是「合情合理」的最「真實」消費,對脫離身體需要的高尚思想文化有種「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的本能抵觸與鄙視,這種唯物功利主義的文化消費觀念,導致中國人只青睞與身體物慾有關的文化消費活動,如異常發達的餐飲業、洗浴業,但這種基於嘴巴、胃口等感官享樂的娛樂文化消費只能讓國人支出有限的富餘資金。這種唯物主義的物質經濟文化導致中國人在現代商業社會,仍象傳統封建地主一樣,有錢就買地,有錢就做房地產投資,只知道發展物質產業經濟,不懂得人的主觀能動性對創造社會價值的關鍵作用,不理解為什麼高尚文化「消費」本身還能增加社會財富,不懂得文化對社會經濟所起的決定性影響,導致中國文化消費經濟始終發展不起來。
2. 真正意義的消費經濟是文化消費經濟
什麼是消費經濟呢?要解釋消費經濟,得從人的需要談起,人的需要包括物質與精神兩個方面。消費經濟,就是滿足人的物質與精神需要的經濟。對應人的物質、精神需要,有兩類消費經濟,一類是滿足身體最基本衣、食、住、行需要的物質消費經濟,包括糧食、蔬菜、服裝、汽車、房子等等;一類是滿足人類精神需要的文化消費經濟,這既包括純精神文化消費,也包括高文化含量的衣、食、住、行消費,後者總是被唯物主義經濟學家劃到物質經濟消費范疇,而忽略其巨大的文化內涵。
全世界95%的財富都集中在5%富人手中,這5%富人的基本衣、食、住、行消費是有限的,但這5%富人的文化消費是無限的。如世界首富比爾蓋茨,花5000萬美元造的大木房子,並不是為滿足其居住需要而建造的,而是應他的個人文化需要建造的,這與中國近代富裕的徽商、晉商所建造的安徽民居、山西民居在本質上是一個道理。其實,大部分的高檔衣、食、住、行需求,都是應文化需要形成的,人們購買中高檔汽車的第一目的並不是單單為了讓身體舒適,而是為了其文化象徵(身份)意義。
所以,從經濟比重看,精神文化消費在國民消費經濟中所佔的比重遠遠大於人的基本物慾消費。真正意義的高消費是一種高尚高貴的文化消費,簡稱「高文化消費」,高文化消費讓人體會到幸福快樂,高文化消費能提高人的文化層次。高文化消費常常同時包括高尚精神消費與高貴物質消費,精神文化是高文化消費的核心驅動力,但中國某些暴發戶所奉行的「不求最好,但求最貴」消費,則完全是受自卑的虛榮心驅使的,是完全脫離文化內涵的畸形高貴物質消費,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高文化消費。
中國從2001年至今,延續了一個少見的持續經濟發展周期,這一經濟發展周期主要是由房地產推動的。如果說2001年-2004年的中國房地產經濟是以滿足基本居住需要為主的消費經濟,那麼,2005年至今的中國房地產經濟則主要是由金融投資拉動的衍生金融經濟。其根源是出在中國富人身上,掌握中國80%財富的20%富人,平均文化程度不高,不理解高文化消費的真正價值,在解決衣食住行問題後,各種感官娛樂也消費膩了,剩餘的錢找不到消費目標,就只好到處投機投資,由此造成流動性過剩,股票風險大,一般都用來買房子,山西煤老闆整層整棟地買樓,溫州人則純粹是炒房子,越買,房價漲的越快,高級公務員、高級經理人也把積蓄都投在買房上,每家有四五套房子,卻空置著,由此把中國房價越炒越高,這種主要靠富人投資堆積起來的房價,與炒上去又拋出,再跌回來的股票不同,因投資而炒上去房價是很難降下來的。真正需要購房消費的普通老百姓,眼看著房價越來越高,只好搜刮祖宗三代的積蓄加貸款來買房。隨著房地產價格的不斷上漲,國際資源材料價格都借著中國房地產上漲而上漲,但銀行利率卻越來越低,貨幣貶值更加大了貧富差距。中國各地方政府倒樂觀其成,房價越高,地方GDP越高,財政收入越多,都拚命招商引資,拚命拆遷,拆遷費越來越高,房價越來越高,老百姓的財富卻越來越少,越來越沒錢進行消費,消費經濟更難振興,由此導致整個國民經濟發展越來越難以持續,中國政府只好通過加大政府投資與促進出口增長來拉動經濟,但政府投資收益、效率往往都很低。而靠出口增長又遇到中國產業經濟賺得的外匯,要通過借給美國人消費來帶動自己發展,這一明明被人剝削,卻無法脫身的怪誕經濟問題。
所以,要解決中國經濟發展方式問題,關鍵是要振興中國文化消費經濟,消化國內產業經濟所產生的社會剩餘經濟價值。要振興中國文化消費經濟,關鍵是如何調動掌握中國80%財富的20%富人,自覺自願地把他們所掌控的財富用於社會文化消費,把整個中國經濟在內部循環帶活起來,帶動另80%的人共同富裕,從而在根本上解決「想消費的沒錢、有錢的不消費,卻盲目投資,進一步拉大貧富差距」問題。
摘自http://natureamina.blog.163.com/blog/static/1232984732010101652431121/
⑻ 如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途徑,加快形成新的經濟發展方式,主要是要做到「一個立足點」「四個著力」「五個更多依靠」:
第一,把提高質量和效益作為推動發展的立足點。必須克服重規模輕質量、重速度輕效益的傾向,把推動發展的立足點真正轉到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來,努力降低資源能源消耗和提高勞動生產率,提升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水平。
第二,做到「四個著力」。
1、著力激發各類市場主體發展新活力。企業是最重要的市場主體,只有企業充滿活力,整個經濟才會有勃勃生機。
2、著力增強創新驅動發展新動力。只有形成有利於創新的體制機制,才能實現科學發展。
3、著力構建現代產業發展新體系。現代產業體系猶如一個國民經濟有機體的軀乾和骨架,軀干骨架搭建合理,有機體才堅實有力、健康發展。
4、著力培育開放型經濟發展新優勢。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只有在競爭中不斷形成新優勢,才會立於不敗之地。「四個著力」指明了新的經濟發展方式的基本內容,明確了不斷增強我國長期發展後勁的路徑,體現了我國經濟發展全方位的戰略選擇。
第三,「五個更多依靠」。
1、更多依靠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拉動。投資、出口、消費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由於國際經濟形勢和國內經濟發展階段的變化,依靠投資或者出口拉動經濟增長難以持續,必須依賴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的協同作用,特別是更多依靠和發揮內需,尤其是消費對經濟增長的作用。把經濟增長建立在內需持續擴大、民生不斷改善的基礎之上。
2、更多依靠現代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帶動。不斷升級和優化是產業發展的一般規律,現代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是產業發展的方向。要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更多依靠現代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帶動經濟發展是提升中國經濟質量和後勁的必然選擇。
3、更多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驅動。我國經濟發展由於過度依賴生產要素數量投入,,各項要素的技術含量不高,科技進步和創新的貢獻有限。必須改變這種狀況,逐步形成以科技進步和創新為核心的新的增長動力。
4、更多依靠節約資源和循環經濟推動。我國人口眾多,資源短缺,在快速發展中資源、環境壓力巨大,通過資源節約和循環經濟推動經濟發展成為必然要求。
5、更多依靠城鄉區域發展協調互動。逐步改善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的狀況,實現城鄉之間、區域之間的良性互動、協調發展。
⑼ "十二五"對於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緊迫性的理解,並針對性提出若干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對策。
及時地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在當前我國經濟生活中具有第一位的必要性和緊迫性。而近30年的改革和發展也已為實現這一轉變提供了包括經濟體制、市場供求格局、經濟運行環境和物質基礎在內的良好的基礎條件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實現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的發展,關鍵要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方面取得重大進展。深刻地理解這一論斷,對於深入領會十七大的精神實質,准確認識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與和諧發展的歷史要求具有現實意義。
兩種經濟發展類型
依據所追求的目標,經濟發展可以有不同類型:或是側重於實現更多經濟產出的單純的經濟增長,或是側重於追求經濟發展質量全面提高的經濟發展。與所追求的目標相適應,經濟發展亦有不同的實現方式:前者主要包括依靠增加生產要素投入實現的外延擴張式的粗放型增長和依靠提高生產技術水平實現的內涵提高式的集約型增長等兩種方式,其核心在於單純地追求和實現國民經濟更快的增長速度和總量的擴張;後者則不僅包括單純的經濟增長,而且包括產業結構的優化和升級、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的提高,以及經濟社會發展的協調與和諧等各方面。其實質在於全面地追求和實現國民經濟更好的發展質量和整體的協調。
顯然,在作為經濟增長方式與經濟發展方式的概念中,蘊涵著兩者在發展理念、發展道路和發展模式上的一系列差別。一個社會的經濟發展方式總是沿著從粗放型增長到集約型增長、從單純的經濟增長到全面的經濟發展、從低級向高級發展的歷史道路演進的。更重要的是,任何一個社會對其具體發展方式的選擇總要受到其本身所處的經濟、社會歷史階段的制約。
「四高一多」帶來的不均衡
長期以來,基於經濟發展所處的歷史階段及整體技術水平的限制,我國經濟增長主要依靠增加生產要素的投入和物質消耗來推動,國民經濟的發展也因此一貫呈現出高投入、高增長、低效益、高污染的典型粗放式增長特徵。
以2006年為例,是年我國以佔世界總量15﹪的能耗、30﹪鋼材消耗、54﹪的水泥消耗的巨大投入和消耗僅產出了佔全球產值總量的5.5﹪國內生產總值。而同期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遠未達到「十一五」限定的年均目標,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未得到根本好轉。為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降低增長成本,提高和保持經濟增長方式的可持續性,早在1987年政府即提出要將粗放經營逐步轉變為集約經營。1995年更在提出實現經濟體制從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的同時,明確提出要實現國民經濟增長方式從粗放型到集約型的轉變,力求從根本上改變我國國民經濟發展高投入、低產出,高增長、低效益的狀況。由此,伴隨著經濟體制的根本轉變,國民經濟的增長方式逐步開始了從粗放到集約的第一個歷史性轉變。
然而直到今天,在我國經濟迄今為止的快速增長過程中,原有的以高投入、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多佔地為特徵的「四高一多」式的粗放型增長方式不僅沒有得到根本的改變,而且又積累了較多值得高度重視的矛盾和問題。這些矛盾和問題不僅表現為以投資消費關系不協調、「一二三產業」發展比例不協調、城鄉發展和區域發展不協調、國際收支不協調和自主創新能力低下為表徵的不穩定因素的存在,也表現為以收入差距的擴大及其所引發致一系列經濟、社會矛盾和問題為特徵的經濟發展中不和諧因素的存在;不僅使我們為經濟增長所付的代價日益增大,使經濟增長與資源環境的矛盾日趨尖銳,也使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具有內在的結構性的矛盾。
資料表明:2003年以來,我國每年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長率都保持在25﹪左右,資本形成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超過40﹪,最終消費支出比重則從2001年的59%下降到2006年的50﹪,且投資主要集中在房地產、汽車、 化工和建材等少數產業上,投資的「潮湧現象」十分明顯,導致能嚴重過剩;1994年以來,我國資本賬戶和經常賬戶常年「雙盈餘」,導致外匯儲備規模劇增,已從1994年的516億美元增至2007年6月底的13326美元。這不僅增加了人民幣的升值壓力和對人民幣升值的投機,也推動了資產價格的上漲。
除非有有力的政策干預,否則上述矛盾的持續和發展將會極大地影響和制約我國經濟社會的穩定與發展,並最終導致發展本身的不可持續。更重要的是,在當前國民經濟較快增長和較低通脹率的表象下,上述矛盾和問題的存在可能隱藏著較大的,且十分現實的經濟風險和社會風險。
顯然,當前影響我國國民經濟未來發展的因素已不再局限於單純的經濟增長模式,而是已擴大和涉及整個國民經濟結構的各個方面。因此,只有在宏觀上加強對國民經濟運行和發展的干預,才能實現和確保我國經濟、社會又好(即高質量)又快(即高速度)地發展。因此,及時地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在當前我國經濟生活中具有第一位的必要性和緊迫性。而近30年的改革和發展也已為實現這一轉變提供了包括經濟體制、市場供求格局、經濟運行環境和物質基礎在內的良好的基礎條件。簡言之,我國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也因此具有了現實的可能性。
結構轉變與協調發展
根據十七大關於轉變我國國民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方針,結合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實際,應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落實和推進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
一是應繼續和加快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以增加經濟增長方式本身的可持續性。為此必須處理好經濟增長與節能、減排、降耗和環保的關系,積極推廣和倡導節約、環保、文明的生產方式與消費方式,建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二是應著力加強對國民經濟結構的戰略調整,以提高其自身發展的協調性。為此必須處理好投資與消費的關系,積極控制固定資本投資,努力擴大消費需求,完善消費政策,培育新的消費熱點,刺激消費發展。必須加快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努力提高第二產業,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積極振興第一產業,全面提升我國在國際分工體系中的地位。必須加強農業的基礎地位,促進城鄉協調發展。必須實施區域發展的總體戰略,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必須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快建立創新型國家。必須堅持統籌兼顧,確保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
三是應努力提高經濟、社會發展的和諧性,以確保社會的穩定與繁榮。為此必須更加註重經濟發展的社會效益,努力使經濟發展更加有助於社會和諧的實現。必須在經濟發展中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積極維護社會公平。必須更加重視教育、衛生和文化等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必須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收入分配的關系,妥善調整社會分配關系,不斷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必須更加關注和改善民生,積極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切身利益問題,努力實現以全體人民各盡其能,共享發展為目標的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