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經濟環境與個體發展的關系
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的物質基礎,也是經濟系統運行的基礎,生態環境問題是由於人類長期的生產和生活等社會經濟行為所引起的生態環境破壞而反作用於人類社會經濟生活的不良影響,其實質是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人與自然關系的失調。目前,環境問題已成為全球社會性的問題。如何解決好這一問題,關繫到人類社會的生存。因此,採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對促進社會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 環境污染的經濟學分析
自然環境是人類的共同財富.環境效益具有公共性。例如,一戶人家在房前屋後種了許多花草.把屋子周圍布置得像個花園。居住環境變得十分幽雅。但實際的得益者並不只限於這戶人家.因為鄰居的居住環境也得到了改進.此類行為都產生一些沒有辦法完全收歸私有的利益。反過來說,環境被破壞帶來的影響也是公共性的。例如,各工廠排放的廢水、廢氣,建築工程形成的噪音與塵土飛揚等都污染或破壞了環境,這些行為對社會所造成的傷害,都沒有由污染者或環境破壞者本身負擔.這就是環境效益的外部不經濟或負的外部性,外部性影響導致市場失靈是環境問題產生的經濟根源。
1.1 外部不經濟(或負的外部性)
在健全的產權體系中.市場制度通過價格機制使資源達到最優的配置。但是在產權不明晰情況下,經濟活動必然產生經濟的外部性.從而導致經濟活動中的私人成本與社會成本或私人收益與社會收益的不一致。產生「市場失靈」。由於環境本身所固有的公共特性.其外部性表現得相當明顯。環境損害行為具有很強的負外部性,譬如,對大氣、河流的污染,其成本通常都是由全社會共同承擔.而相應的收益卻為造成破壞的市場主體所獨享。由於私人成本對社會成本的偏離.私人的最優經濟活動水平也必然偏離社會的最優狀態.其現實表現就是污染產品生產過多導致污染超標,超過環境自凈能力。假定某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排放有毒氣體。對周圍的群眾造成危害。即具有負的外部性,那就意味著私人成本(即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所消耗的各種成本)低於社會成本(即社會為企業生產所付出的代價)。
1.2 外部經濟(或正的外部性)
環境保護行為具有很強的正外部性.即市場主體對環境改善所帶來的利益並不能獨享卻要獨自承擔環境改善的全部成本。譬如,上游居民植樹造林可以防止水土流失使下游居民受益.卻往往不能得到下游居民的補償。所以。如果沒有相應的激勵機制,在環境保護問題上就會產生廣泛的「搭便車」的行為.即市場主體從自身利益出發都不願為環保行動付費而會樂意坐享其成。這必然導致環境保護行為供給的嚴重不足。
如果某居民植樹造林改善環境,他獲得的私人收益是低的。但社會所得到的社會收益是大的.即具有正的外部性。那麼社會收益大於私人收益。但在市場機制的調節下,若有外部經濟存在的話,則行為者因得不到全部好處,自然不願意生產使社會福利達到最大的產量。結果使資源配置效率低下。所以,由於外部性影響。市場機制並不能使環境質量在經濟擴張過程中得到充分的保障.從而出現「市場失靈」。這是環境問題產生的經濟根源。
2 治理環境污染的對策和建議
2.1 實行征稅或補貼的政策
對造成外部不經濟的企業,政府應征稅,其數額應等於該企業給社會其它成員造成的損失.使該企業的私人成本恰好等於社會成本. 使其因此而承擔污染成本從而消除外部影響。對造成外部經濟的居民(或企業)。政府則可以採取補貼的辦法,使居民(或企業)的私人收益與社會利益相等。無論是何種情況.只要政府採取措施使得私人成本和私人收益與相應的社會成本和社會收益相等。則資源配置便可達到帕累托最優狀態。2.2 界定環境資源產權關系環境資源是一種公共產品.其產權關系界定不清晰,這就不可避免地產生外部性問題。所以,將產權途徑引入環境治理.可以有效地強化市場機制的
運行並補充政府的干預,促進環境管理優化。作為政府,主要通過設計制度、保護產權,使環境保護與私人經濟主體的利潤緊密相連。使環境保護成為人們的一種自覺行為.達到生產消費與環境保護的和諧統一。
2.2 界定環境資源產權關系
環境資源是一種公共產品.其產權關系界定不清晰,這就不可避免地產生外部性問題。所以,將產權途徑引入環境治理.可以有效地強化市場機制的運行並補充政府的干預,促進環境管理優化。作為政府,主要通過設計制度、保護產權,使環境保護與私人經濟主體的利潤緊密相連。使環境保護成為人們的一種自覺行為.達到生產消費與環境保護的和諧統一。
2.3 加大環境保護的資金投入
環保投入的實質是對環境的一種補償.是實現環境質量改善的重要保證 發達國家環境治理的經驗表明,要控制環境惡化的趨勢。環保投入須達到GDP的1.5% ,要使環境改善須達到GDP的2.5%。而我國環保投入一直以來都低於GDP的1.5% .這從另一個側面表明我國的環境「透支」已相當嚴重。因此,要使環境質量得到改善,就必須加大環保資金的投入,以實現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雙贏。
2.4 加大審計部門對環保資金使用的跟蹤檢查
隨著環境問題日益引起人們的重視.政府部門對環境保護投入資金也呈逐年增加趨勢。政府投入大量資金用於環保建設.同時又對環境污染單位執行排污收費制度.環保資金的一收一支構成環境審計的主要內容。審計部門要加強對環保資金使用情況的跟蹤檢查.建立環境治理項目資金使用情況反饋報告制度.對資金使用的合法合規性做出審計。通過審計,既能監督此類資金是否得到合理合法的使用.又能充分發揮環保資金的效益。
2.5 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公民的環保意識
充分利用宣傳、教育陣地、運用廣播、電視、報紙、雜志、學校、文藝、廣告牌等一切可以利用的形式。大力宣傳環境與資源保護的方針、政策和法規。通過宣傳,強化全民生態和環保意識。同時,還要利用植樹節、地球日、世界環境日、人口日、世界動物日等紀念日對青少年開展環保教育.加深鞏固下一代的環境意識。通過宣傳教育,提高公眾環保意識.使保護生態環境成為人們的自覺行動。
2.6 建立公眾社會參與環境保護監督制度
環境資源公共物品與行為外部性兩個特點。市場價格只能反映局部性私人成本.不能充分反映全部整體性成本,這樣,導致經濟行為失去制約,產生市場失靈。因此。需要充分發揮公民社會能動性的參與特點。加強對環境污染單位個人和群體的監督,利用公民社會的自主力量.建立公眾社會參與環境保護的監督制度.彌補政府管制與市場機制的不足。通過政府、市場與社會的共同努力,保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實現持續發展的目標。
作為京城一名身在環保社團中的大學生,最後我想就我參加一些青年環保活動中獲得的知識和信息,結合以上理論分析來談談一些想法。
北京市的西部、北部所毗鄰的燕山,是北京的後花園,它是北京市民帶來周末休閑的好地方。北京的東南接入華北平原,是一片開闊地一直到海,水汽充足,這也就是為什麼北京的東南部常常會起霧的原因。但說到北京城裡遠眺時的霧呢,實際上天氣預報從某個時候已經改變了說法——叫「霾」,霾和霧直觀的區別就是顏色,自然的霧氣都是乳白色的,而北京的霧氣卻是灰色的,因為北京尤其是市區的大氣污染,已經從以二氧化硫等化工廢氣為主轉變成以可吸入顆粒物為主了,這也就意味著為北京的空氣污染「貢獻」最大的不是那些高聳的煙囪,而是我們身邊川流不息的車流了。這也是北京最大的環境問題——至少對一個普通市民來說是這樣。這也正如同前面的分析,北京越來越多的市民擁有私家車,他們享受便利的同時,整體上給環境造成了污染,但這種破壞又不能明確讓他們來負責和修復,所以北京市現在採取尾號限行的手段,既緩解了交通壓力,又控制了污染,使得北京近段時間經常可以看到藍天——當然我個人以為這種限制市民行車的強制性措施並不是根本方法,但目前來說大概是比較有效的。如同造紙等關系民生的污染工業一樣,我們也不可能將其一棒子打死,只能盡可能降低其污染程度。
至於北京春天的沙塵,那的確是外來因素,內蒙渾善達克沙地在北京上游,蒙古極低的植被覆蓋率也為西伯利亞寒流提供了極其豐富的沙源。所以,要想根治北京春天的沙塵暴,還要從三北防護林說起。根據一些資料,某些地方所謂的防護林,實際上僅有的幾棵小樹都細如鐵絲,這樣的林子怎麼能用來固沙呢。三北防護林,雖然一些地方初見成效,譬如多倫等等,但是任務還是很艱巨的,商都、化德、正鑲白旗一線的草原沙化不是一般的嚴重,那裡不是白色的世界就是黃色的世界。就是在水草豐美的呼倫貝爾,也有點點沙地。所以,北京的空氣問題,還不是一天兩天可以解決的,這不僅需要北京自己的努力,而且需要上游省市的配合。畢竟北京作為北方遠海的城市,可以說什麼也沒有。這也同之前的分析一樣,因為不用負責,如果上游地區的政府只顧自己轄區的經濟發展而不顧對下游城市的危害,那環境問題無法解決。
另外還有一個個人建議是之前沒有明確提出來的,針對北京來說,就是發揮北京高校環保社團和周邊環保民間組織的作用。從西方經濟學理論上看,一個理性的個體確實都在追求獲得的收益最大化,但青年人在此之外又確實對環保擁有不計收益的熱情,雖然他們能做的事情也許並不專業,但其對社會的影響力,只要官方加以鼓勵和支持,是會有不小成效的。而他們現在面臨的問題是,空有熱情投入,換來的卻多是鼓勵而少有實際意義上的支持,這也如同經濟學一樣,個體的收益或虧空都不足以影響整個社會群體。所以我覺得國家在採取宏觀手段的同時,也應盡可能對這些志願者們加以引導,讓環保從一個「大人物們的任務」轉變為「每一個公民的義務」。
參考文獻
紀小衛 城市環境污染的經濟學分析
中華環保聯合會 2008中國環境保護年度報告
魯傳 資源與環境經濟學
郭遠凱、李傳裕 城市環境污染的治理及經濟分析
09-01-26 | 添加評論 | 打賞
0
looga
摘要 環境污染和保護是一個世界性的話題,本文從經濟學角度結合實例對環境污染的原因進行分析,並提出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 環境污染 經濟學分析 治理建議
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的物質基礎,也是經濟系統運行的基礎,生態環境問題是由於人類長期的生產和生活等社會經濟行為所引起的生態環境破壞而反作用於人類社會經濟生活的不良影響,其實質是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人與自然關系的失調。目前,環境問題已成為全球社會性的問題。如何解決好這一問題,關繫到人類社會的生存。因此,採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對促進社會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 環境污染的經濟學分析
自然環境是人類的共同財富.環境效益具有公共性。例如,一戶人家在房前屋後種了許多花草.把屋子周圍布置得像個花園。居住環境變得十分幽雅。但實際的得益者並不只限於這戶人家.因為鄰居的居住環境也得到了改進.此類行為都產生一些沒有辦法完全收歸私有的利益。反過來說,環境被破壞帶來的影響也是公共性的。例如,各工廠排放的廢水、廢氣,建築工程形成的噪音與塵土飛揚等都污染或破壞了環境,這些行為對社會所造成的傷害,都沒有由污染者或環境破壞者本身負擔.這就是環境效益的外部不經濟或負的外部性,外部性影響導致市場失靈是環境問題產生的經濟根源。
1.1 外部不經濟(或負的外部性)
在健全的產權體系中.市場制度通過價格機制使資源達到最優的配置。但是在產權不明晰情況下,經濟活動必然產生經濟的外部性.從而導致經濟活動中的私人成本與社會成本或私人收益與社會收益的不一致。產生「市場失靈」。由於環境本身所固有的公共特性.其外部性表現得相當明顯。環境損害行為具有很強的負外部性,譬如,對大氣、河流的污染,其成本通常都是由全社會共同承擔.而相應的收益卻為造成破壞的市場主體所獨享。由於私人成本對社會成本的偏離.私人的最優經濟活動水平也必然偏離社會的最優狀態.其現實表現就是污染產品生產過多導致污染超標,超過環境自凈能力。假定某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排放有毒氣體。對周圍的群眾造成危害。即具有負的外部性,那就意味著私人成本(即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所消耗的各種成本)低於社會成本(即社會為企業生產所付出的代價)。
1.2 外部經濟(或正的外部性)
環境保護行為具有很強的正外部性.即市場主體對環境改善所帶來的利益並不能獨享卻要獨自承擔環境改善的全部成本。譬如,上游居民植樹造林可以防止水土流失使下游居民受益.卻往往不能得到下游居民的補償。所以。如果沒有相應的激勵機制,在環境保護問題上就會產生廣泛的「搭便車」的行為.即市場主體從自身利益出發都不願為環保行動付費而會樂意坐享其成。這必然導致環境保護行為供給的嚴重不足。
如果某居民植樹造林改善環境,他獲得的私人收益是低的。但社會所得到的社會收益是大的.即具有正的外部性。那麼社會收益大於私人收益。但在市場機制的調節下,若有外部經濟存在的話,則行為者因得不到全部好處,自然不願意生產使社會福利達到最大的產量。結果使資源配置效率低下。所以,由於外部性影響。市場機制並不能使環境質量在經濟擴張過程中得到充分的保障.從而出現「市場失靈」。這是環境問題產生的經濟根源。
2 治理環境污染的對策和建議
2.1 實行征稅或補貼的政策
對造成外部不經濟的企業,政府應征稅,其數額應等於該企業給社會其它成員造成的損失.使該企業的私人成本恰好等於社會成本. 使其因此而承擔污染成本從而消除外部影響。對造成外部經濟的居民(或企業)。政府則可以採取補貼的辦法,使居民(或企業)的私人收益與社會利益相等。無論是何種情況.只要政府採取措施使得私人成本和私人收益與相應的社會成本和社會收益相等。則資源配置便可達到帕累托最優狀態。2.2 界定環境資源產權關系環境資源是一種公共產品.其產權關系界定不清晰,這就不可避免地產生外部性問題。所以,將產權途徑引入環境治理.可以有效地強化市場機制的
運行並補充政府的干預,促進環境管理優化。作為政府,主要通過設計制度、保護產權,使環境保護與私人經濟主體的利潤緊密相連。使環境保護成為人們的一種自覺行為.達到生產消費與環境保護的和諧統一。
2.2 界定環境資源產權關系
環境資源是一種公共產品.其產權關系界定不清晰,這就不可避免地產生外部性問題。所以,將產權途徑引入環境治理.可以有效地強化市場機制的運行並補充政府的干預,促進環境管理優化。作為政府,主要通過設計制度、保護產權,使環境保護與私人經濟主體的利潤緊密相連。使環境保護成為人們的一種自覺行為.達到生產消費與環境保護的和諧統一。
2.3 加大環境保護的資金投入
環保投入的實質是對環境的一種補償.是實現環境質量改善的重要保證 發達國家環境治理的經驗表明,要控制環境惡化的趨勢。環保投入須達到GDP的1.5% ,要使環境改善須達到GDP的2.5%。而我國環保投入一直以來都低於GDP的1.5% .這從另一個側面表明我國的環境「透支」已相當嚴重。因此,要使環境質量得到改善,就必須加大環保資金的投入,以實現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雙贏。
2.4 加大審計部門對環保資金使用的跟蹤檢查
隨著環境問題日益引起人們的重視.政府部門對環境保護投入資金也呈逐年增加趨勢。政府投入大量資金用於環保建設.同時又對環境污染單位執行排污收費制度.環保資金的一收一支構成環境審計的主要內容。審計部門要加強對環保資金使用情況的跟蹤檢查.建立環境治理項目資金使用情況反饋報告制度.對資金使用的合法合規性做出審計。通過審計,既能監督此類資金是否得到合理合法的使用.又能充分發揮環保資金的效益。
2.5 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公民的環保意識
充分利用宣傳、教育陣地、運用廣播、電視、報紙、雜志、學校、文藝、廣告牌等一切可以利用的形式。大力宣傳環境與資源保護的方針、政策和法規。通過宣傳,強化全民生態和環保意識。同時,還要利用植樹節、地球日、世界環境日、人口日、世界動物日等紀念日對青少年開展環保教育.加深鞏固下一代的環境意識。通過宣傳教育,提高公眾環保意識.使保護生態環境成為人們的自覺行動。
2.6 建立公眾社會參與環境保護監督制度
環境資源公共物品與行為外部性兩個特點。市場價格只能反映局部性私人成本.不能充分反映全部整體性成本,這樣,導致經濟行為失去制約,產生市場失靈。因此。需要充分發揮公民社會能動性的參與特點。加強對環境污染單位個人和群體的監督,利用公民社會的自主力量.建立公眾社會參與環境保護的監督制度.彌補政府管制與市場機制的不足。通過政府、市場與社會的共同努力,保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實現持續發展的目標。
作為京城一名身在環保社團中的大學生,最後我想就我參加一些青年環保活動中獲得的知識和信息,結合以上理論分析來談談一些想法。
北京市的西部、北部所毗鄰的燕山,是北京的後花園,它是北京市民帶來周末休閑的好地方。北京的東南接入華北平原,是一片開闊地一直到海,水汽充足,這也就是為什麼北京的東南部常常會起霧的原因。但說到北京城裡遠眺時的霧呢,實際上天氣預報從某個時候已經改變了說法——叫「霾」,霾和霧直觀的區別就是顏色,自然的霧氣都是乳白色的,而北京的霧氣卻是灰色的,因為北京尤其是市區的大氣污染,已經從以二氧化硫等化工廢氣為主轉變成以可吸入顆粒物為主了,這也就意味著為北京的空氣污染「貢獻」最大的不是那些高聳的煙囪,而是我們身邊川流不息的車流了。這也是北京最大的環境問題——至少對一個普通市民來說是這樣。這也正如同前面的分析,北京越來越多的市民擁有私家車,他們享受便利的同時,整體上給環境造成了污染,但這種破壞又不能明確讓他們來負責和修復,所以北京市現在採取尾號限行的手段,既緩解了交通壓力,又控制了污染,使得北京近段時間經常可以看到藍天——當然我個人以為這種限制市民行車的強制性措施並不是根本方法,但目前來說大概是比較有效的。如同造紙等關系民生的污染工業一樣,我們也不可能將其一棒子打死,只能盡可能降低其污染程度。
至於北京春天的沙塵,那的確是外來因素,內蒙渾善達克沙地在北京上游,蒙古極低的植被覆蓋率也為西伯利亞寒流提供了極其豐富的沙源。所以,要想根治北京春天的沙塵暴,還要從三北防護林說起。根據一些資料,某些地方所謂的防護林,實際上僅有的幾棵小樹都細如鐵絲,這樣的林子怎麼能用來固沙呢。三北防護林,雖然一些地方初見成效,譬如多倫等等,但是任務還是很艱巨的,商都、化德、正鑲白旗一線的草原沙化不是一般的嚴重,那裡不是白色的世界就是黃色的世界。就是在水草豐美的呼倫貝爾,也有點點沙地。所以,北京的空氣問題,還不是一天兩天可以解決的,這不僅需要北京自己的努力,而且需要上游省市的配合。畢竟北京作為北方遠海的城市,可以說什麼也沒有。這也同之前的分析一樣,因為不用負責,如果上游地區的政府只顧自己轄區的經濟發展而不顧對下游城市的危害,那環境問題無法解決。
另外還有一個個人建議是之前沒有明確提出來的,針對北京來說,就是發揮北京高校環保社團和周邊環保民間組織的作用。從西方經濟學理論上看,一個理性的個體確實都在追求獲得的收益最大化,但青年人在此之外又確實對環保擁有不計收益的熱情,雖然他們能做的事情也許並不專業,但其對社會的影響力,只要官方加以鼓勵和支持,是會有不小成效的。而他們現在面臨的問題是,空有熱情投入,換來的卻多是鼓勵而少有實際意義上的支持,這也如同經濟學一樣,個體的收益或虧空都不足以影響整個社會群體。所以我覺得國家在採取宏觀手段的同時,也應盡可能對這些志願者們加以引導,讓環保從一個「大人物們的任務」轉變為「每一個公民的義務」。
『貳』 經濟學個人發展問題
找准自己所需,當然會不易,然後拋開思想的包袱,全力沖刺,這會很難,要看自己決心與毅力,別人所能給予的不過是自己的理解,關鍵在於自己悟……祝你好運!
『叄』 簡單談談經濟高質量發展對人民或者對你個人而言有哪些好處
我們國家目前追求經濟的高質量的發展,不僅追求經濟發展的數量,而且追求經濟發展的質量,它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肆』 個人應該怎樣應對經濟
新常態下的新思維應當著眼於長遠,真正在改革和創新上下工夫。
新常態下的主要任務是通過創新尋求新的增長點。不創新就難以完成新常態的任務,應當通過改革使「創新」成為新常態下的常態。
這種創新是大眾創新,是來自於草根階層的創新,是市場經濟的體制、機制驅動的結果。這種機制的特點在於競爭,卻可以把人們的創造力、潛能淋漓盡致地挖掘出來,因為不戰勝別人就會被別人所戰勝。創新是競爭的手段。
但
是,他認為,一個社會不能創新或絕少創新不是人的問題,是體制機制能不能激勵人們創新的問題。已有的30年的快速發展,是通過改革激發了曾經潛伏著的生產
力。面對著新的歷史任務,需要創新的時候,需要通過進一步的改革,最大限度地煥發起人們的創新激情,使創新成為人們的自覺行動,而創新更需要切實保護創新
者的受益。
「當體制、機制到位的時候,創新就會自然涌流。」
真正地相信市場
李義平認為,「新常態」更該具有的題中之義是,經濟發展應當靠健全的市場機制的力量,靠內生的力量有節奏地發展,再不是靠行政力量運動式地發展。
「新思維應當真正地相信市場機制,而不是『葉公好龍』。」
他解釋,一個具有深厚的自然經濟和計劃經濟的歷史遺產的,雖然「千呼萬喚始出來」地選擇了市場經濟,但骨子裡還是時有時無地不放心市場,還是依然相信萬能。
具
體表現為:不放心反映著經濟發展方向的市場力量的自發,總是試圖通過行政力量,通過宏觀調控把市場的自發扭轉到認為正確的方向、范圍和軌道上,其結果
是只要,特別是地方染手的項目,我們看到了太多的「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栽柳柳成蔭」的現象。通過審批項目配置資源,實際上是在資源配置中起
決定性作用。
「不
放心市場的自發,實際上是不理解市場經濟。市場經濟就是通過價格的自發波動,反映資源的稀缺程度,引領資源的合理流向,同時在自發中展示著必然,展示著經
濟規律。一旦把『自發』去掉,讓它按照希望的軌跡發展,也就多半違背了規律。明白了這些,也就明白了怎樣才能遵循規律了。」
李義平認為,面對新常態,我們必須著眼於長遠,長遠就是要建設一個能夠促進經濟有節奏地、有自我調節和提升功能的、遵循經濟規律和自然規律、高質量的發展的經濟體制。
「這
樣的體制建設,可以使廣大人民群眾受惠於永遠,比一個短時間內的增長速度意義偉大得多。故此,中國經濟應當咬定長遠的目標,不為一時的經濟波動所動搖,不
為情急之下的應急之舉沖擊長遠目標,例如為了短期的GDP的增速一次次地實施刺激政策,干擾改革、干擾經濟體制的建設。」
『伍』 我們如何把個人發展與經濟社會聯系起來
緊緊圍繞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中等發回達國家實現中華民答族的偉大復興這一觀念緊緊融入自身價值觀中並根據自身情況付諸踐行,比如做適應經濟結構工作從事新興市場從小的說就是自己工作的付出來為經濟社會發展做貢獻
『陸』 經濟對個人有什麼影響
在1999年出版的《中國發展報告:社會與發展—中國社會發展地區差距研究》第4章中,胡鞍鋼博士(1999a)使用回歸分析技術,根據我國30個省區市1979-1994年的有關數據(共16×30=480個樣本點),測算了發展的初始條件(即1978年的人均GDP)、區位條件、基礎設施、資本投入、人口增長、人口質量等因素對經濟增長(用人均GDP增長率表示)的影響。在4個多元回歸方程中,人口增長率作為自變數之一,其回歸系數均為負值,在-0.59至-0.36之間,於是得出結論:人口增長率每降低1個千分點,人均GDP增長率可提高0.36~0.59個百分點,並進而推論:「人口自然增長率只要降低幾個千分點就會明顯促進人均GDP增長」(胡鞍鋼,1999b)。這個結論隨即被大量引用(如田雪原,國家計生委《西部大開發中的人口與發展問題研究報告》等)。
我們試用1998年的數據來檢驗上述結論。1998年全國人口自然增長率比1997年下降0.53個千分點(註:從1997年的10.06‰下降到1998年的9.53‰。),那麼,根據上述推論,1998年的人均GDP增長率應比1997年有所提高(1998年固定資產比1997年增長13.9%)。但實際情況是,按可比價格計算,1998年人均GDP增長率為6.7%,反而比1997年下降了1個百分點(註:1997年人均GDP增長率為7.7%。)!由此看來,人口增長對經濟發展的影響絕非如此簡捷明了,更不會「立竿見影」。胡鞍鋼博士的上述結論值得商榷。
2 經濟學理論的「矛盾」
作為一種強有力的定量分析手段,回歸分析應該以定性分析為先導,回歸分析的結果也應該用正確的理論來解釋。在發現人口增長率對經濟增長的回歸系數為負數後,由於胡鞍鋼博士沒有分析二者之間內在作用的因果關系,因而從經濟學的意義上看,所得出的結論缺乏說服力。
迄今為止,人們對人口與經濟關系之間的研究還很不充分,對人口增長如何影響經濟增長的內在機制(及作用幅度與方向)還沒有達成共識。關於人口增長對經濟增長的理論分析,大體上可以分為兩大類型,即馬爾薩斯派和反馬爾薩斯派。
馬爾薩斯派的主要觀點是,人口增長會導致勞動生產率降低,生態環境退化,社會總儲蓄減少(率下降),從而不利於經濟增長。盡管技術進步速經濟增長,但是,如果人口無限制地增長下去,那麼,技術進步的步伐將最終趕不上人口增長的速度,從長期的觀點看,人口增長阻礙經濟的增長。
反馬爾薩斯派則認為,人口增長可能在短期內會不利於經濟增長,但從較長的時期看,人口增長將最終促進經濟增長。首先,人口增加將增加勞動力供應,增加人口密度,人口壓力的存在將激發技術創新,推動經濟發展。第二,「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較多的人口可能產生更多的知識與技能,科技進步正是經濟發展的動力來源。第三,人口多也是資源優勢,較大的市場規模必將產生「規模效應」(註:前些時候,有的學者曾在某大報上著文,強調人口多對我國當前擴大內需的積極作用。)。
3 統計方法應用的「陷阱」
統計分析,尤其是基於不同時期不同地區數據(所謂時間序列橫截面數據)的分析充滿了「陷阱」。
在胡鞍鋼博士的回歸分析中,有一個潛在的基本假設條件:人口增長對經濟增長的影響是單向的,人口增長本身不受經濟增長的影響(註:用計量經濟學的術語講,人口增長應該是一個外生變數.在以經濟增長為因變數,以人口增長(及其他變數)為解釋變數(或自變數進行回歸分析時,由於人口增長與經濟增長的作用是相互的,得到的人口變數的回歸系數必然是有偏估計,不能反映人口增長對經濟增長的真實影響。)。很顯然,這個假定靠不住。人口與經濟的關系是雙向的,人口增長必然要受到經濟增長的影響,並最終取決於經濟增長(註:例如,50年代末、60年代初,我國遭受嚴重的自然災害,經濟發展嚴重受損,人口增長率因此急劇下降,甚至負增長。),人口自身的生產必須與物質資料的生產相適應。因此,把人口增長作為自變數,把經濟增長作為因變數,進而計算得到的回歸系數是不正確的,不能正確反映人口增長對經濟增長作用的方向與強度。因此,胡鞍鋼博士的4個回歸方程並不必然支持「人口增長率每降低1個千分點,人均GDP增長率可提高0.36-0.59個百分點」這個結論。
從統計學的意義上講,任何兩個變數在數量上的變化都可能呈現某種「相關」的關系,但如果不對這種「關系」的內在作用做認真科學的分析,很可能導致錯誤的結論。「規律性的現象」並不就是規律本身!「相關關系」不等於「因果關系」。試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改革開放以來,教師收入增長很快,環境污染也越來越嚴重。教師收入與環境污染這兩個變數之間並無必然聯系。但是,如果不管三七二十一,就進行回歸分析,那麼就會得到教師收入增長不利於環境保護的荒唐結論。
4 統計水分的「迷霧」
統計數據存在系統誤差,使分析人口增長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十分困難。
由於種種原因,特別是體制方面的原因,我國的人口統計數據和經濟統計數據與實際情況均存在較大誤差。據估計,計劃生育統計報表的水分約為30~40%。有人認為,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人口出生和人口增長數據可能還存在一定的漏統。
與人口統計數據相比,經濟統計數據的水分更大。據2000年2月3日的《中國經濟時報》,連續兩年獲湖北省「十強縣市」的丹江口市的經濟統計數據水分極大(見下表),GDP和鄉鎮產值高報幅度分別在100%和160%以上。毋庸諱言,這種虛報經濟增長指標的現象在全國非常普遍。
表1 湖北省丹江口市經濟數據統計水分
附圖{圖}
說明:「1998年統計水分」的計算中有一個假定,即:1999年有關經濟指標的實際值與1998年相同。如果1999年經濟有所增長,那麼,實際的統計水分將比以上計算值更大。
經濟統計數據高報、人口統計數據低報,勢必人為造成(或加劇)經濟增長與人口增長之間的負相關關系。目前,我們還很難計算經濟增長與人口增長的數量關系。換句話說,即使我們能夠確定人口增長與經濟增長之間的定性關系,在計算定量關系時也沒有太大的把握。
5 實證分析的「反例」
1992年11月,為迎接開羅「人發」大會的召開,聯合國秘書處經濟和社會事務司(註: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 of the United Nations Secratariat.)在巴黎召開了專家組會議。在這次會議上,法國學者Blanchet運用世界各國的歷史數據做過類似的分析。
其回歸結果表明,20世紀80年代以來,人口增長率與人均GDP增長率出現強烈的負相關,而在60年代到70年代,人口增長與經濟增長之間沒有顯著聯系。雖然這項研究結果得到許多其他研究的驗證,但是,Blanchet認為,這些分析並不必然表明80年代以後人口增長對經濟增長具有明顯負作用。相反,他認為,回歸系數為負,意味著增加經濟活動人口(註:總人口與經濟活動人口高度相關。)將使社會總產出下降,這很難從理論上得到解釋。因為在較短時間內,大致可以認為資本總量、自然資源的數量和質量等其他因素基本不變,勞動力的邊際生產力不可能為負值。Blanchet還用實例說明,即使人口增長對經濟增長的內在作用機制不變,人口增長率的回歸系數的符號和數值也不是固定的,而是在一定時期為正,在另一時期為負,在某一時期甚至接近於零。
6 結論
在我國(及絕大多數發展中國家),控制人口增長有利於經濟發展,這一點毋庸質疑。但是,現有的研究還不能完全揭示人口與經濟相互作用的內在機制,尚不能准確反映人口變動與經濟增長有關指標的數量關系。正如一些學者(註:如Srinvasan;Johnson and Lee。)所指出的,目前所完成的研究經常出現樣本有限、數據質量不佳、定性分析失當、定量分析欠妥等問題,對發展中國家及地區人口增長率下降的後果(如對經濟增長的影響)的研究還很不夠。因此,從提高人均GDP的願望出發,提出人口增長的控制目標,是不合適的。
胡鞍鋼博士的這項研究是一次非常有意義的嘗試,我們願意與胡鞍鋼博士一道,繼續探討我國人口增長與經濟發展的相互關系。
後記:在本文剛剛完成後,我們看到了西部某地計生委的一個立項報告。該報告說明項目實施後,每年可使當地的人口增長率降低2個千分點。因為「人口增長率每降低1個千分點,人均GDP增長率可提高0.36~0.59個百分點」,所以,控制人口增長可以使當地每年的GDP至少增加xx億元(這個GDP的增加值=人口增長率下降幅度×0.36×總人口)。未來幾年,這個地區的人口增長率仍有下降的空間,但GDP是否能增加xx億元,我們期待著結果。
『柒』 私人與個人經濟對國家經濟的作用是什麼
中共十五大提出:「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一項基本經濟制度」,「非公有制經濟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非公有制經濟「對滿足人們多樣化需要,增加就業,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有重要作用」。
1979~1995年,個體私營經濟共上繳稅金1200多億元。全國百強縣中大部分是個體私營經濟發達的縣,提供的稅收占縣財政收入的30~60%。目前東、中、西部的許多縣(市)著力發展個體私營經濟和鄉鎮企業,開辟富民的通路是重要目的,同時也為了增加財政收入,投入基礎設施和教育文化事業。
從長遠來說,國家將集中力量加強基礎設施、基礎產業的建設,大部分競爭性行業由民間投入和經營,個體私營經濟在國民經濟中將越來越顯示它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從經濟和社會結構來說,中國實現現代化必須解決中國龐大的社會勞動力的出路,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個體私營經濟是主要出路。1996年以來,個體私營經濟已經成為下崗國有企業職工和社會新增勞動力的主要出路。據各省市的材料說明,下崗職工約有1/2為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所吸納,或自辦這類企業。如果說私營經濟在前些年發展過程中曾經利用了國有企業的人才和原材料資源,那麼目前一個時期,它承擔了很大一部分國有企業改制的成本,接納下崗工人就是最大的一個方面。
『捌』 中國經濟發展對你個人的生活及就業有什麼影響
經濟在高速擴張期,大家做什麼都是賺錢的。充分就業,工作特別好找,生活壓力不大。錢也好賺。如果經濟進入停滯,首先導致失業率上升。生活成本上升,壓力山大。
『玖』 未來個人經濟和企業經濟會是怎樣的發展趨勢
好的人們個人經濟會不斷增長
好的企業
它的經濟也會不斷的增長
『拾』 個人未來五年成長發展與經濟創新的關系
創新核心是傳統經濟發展模式從資源和要素驅動轉變為創新驅動和發展質量為內核心的模容式,經濟發展過程中更加依賴科學技術、人力資源和管理創新。
對科學、人力資源和管理創新的重視註定了未來是知識型經濟發展模式,市場對人才的需求將是高端人才、科技型人才等等。
所以,未來五年成長要注重轉變求學觀念,知識和技能儲備觀念。
他們二者的關系是正向緊密聯系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