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中醫葯學經濟發展

中醫葯學經濟發展

發布時間:2021-03-04 11:52:01

『壹』 中國歷史上中醫葯學真正的大發展是在哪個時期大發展的原因是什麼

中國歷史上中醫葯學真正的大發展是在明朝時期。當時的中國在封建主義社會中內漸漸出現了資本主容義的萌芽。商業發達,交通方便,中外交流頻繁,葯物學知識空前的豐富,礦業、農業等生產也達到了歷史上最高峰。這時,由於中葯頗多,所以許多前人所著的中葯學著作都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

『貳』 為中醫葯學的發展做出卓越貢獻的古代醫學家

例4 C

『叄』 中葯學專業的就業前景如何

哈嘍,大家好,我是棉言麻語,每天都會有不同的精彩資訊分享給你。

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中葯學專業的畢業生,未來有哪些就業前景,發展方向?

下面我們就來具體說一下。

『肆』 晉隋唐時期中醫葯學發展的特徵與主要成就

晉隋唐時期中醫葯學發展特點:
一是系統全面整理醫學理論和臨床經驗,出現了若干大型專著;
二是與國際之醫葯交流,促進了中國醫葯學的突出發展;
三是朝廷的關心支持,為中醫葯學的發展創造了較好的條件。

主要成就:
隋唐時期,無論朝廷或醫學家們都對基礎醫學理論研究給予了較大的關注。例如:隋代統治者組織醫葯學專家集體編撰大型醫方著作《四海類聚方》達一千六百卷之巨,還組織太醫博士巢元方等集體編撰專門論述病因、病理、癥候的巨著《諸病源候論》。是書列載病症一千七百餘條,分述各科各種疾病的病因、病理變化、體征與癥候等。由於這部書之宗旨是論述諸病源候的,所以一般均不涉及治療之原則和方法。但其中也有一小部分病症例外討論了診斷、預後以及導引和手術治療問題。這部專著不滿足於傳統的「千般疾病,不越三條」的病因學說,而是更加重視實際觀察經驗的理論總結。因此,對傳染病共性的認識和不同傳染病的特點的描述,對疾病之分類或某些疾病的特點的記載,以及對醫療技術創造發明的重視等,都有許多精闢的見解和論述。例如:強調疥瘡治療要「蟲除病癒」,條蟲病因是生吃牛肉所得,漆瘡因個體素質關系,外傷腸斷必須進行腸吻合術治療等等,學術水平都明顯超過了前代。巢元方《諸病源候論》對中國醫學乃至日本、朝鮮醫學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至今仍作為重要的中醫典籍而得到廣泛的引證和發揮。

西晉人王叔和奠定脈學理論的,他把脈象歸納為二十四種,著《脈經》十卷。他又整理醫學家張仲景的著作,重新編為《金匱玉函經》。東晉人葛洪家貧好學,拜鮑玄為師,專攻煉丹學及醫學。葛洪先後完成《抱朴子》(內外篇)、《金匱葯方》及《肘後備急方》。其中《抱朴子內篇》是中國史上重要的煉丹經典,於《金丹》、《仙葯》及《黃白》中包含許多化學、生物學及礦物學的知識。葛洪也是偉大的醫學家,他將《金匱葯方》縮編為《肘後備急方》,類似今日的急救手冊,在當時十分實用。《肘後備急方》也是最早記載結核病、天花的書籍。

『伍』 運用經濟生活知識,分析中國中醫葯行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隨著人口的自然增長、老齡化和經濟的發展,人們保健意識不斷增強,這是多年來專刺激屬全球醫葯行業快速發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葯材過度開發還造成嚴重的生態危機
我國中葯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受到國外醫葯公司越來越強烈的沖擊,在國際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

『陸』 中醫在中國的發展有前途嗎

有些報道,可以去看看

《中醫命運》
http://paper.people.com.cn/dd/html/2008-03/01/content_48317408.htm
http://dzb.sznews.com/szwb/content/2007-11/05/content_1628704.htm

什麼感覺
今天,中醫葯學在西醫的統治下,已到了滅頂之災的地步,如果中醫界同仁再不為此而斗爭,中華民族文化的結晶--中醫葯學及中醫葯界將不復存在。現在中醫葯學面臨的狀態是:真正純中醫葯學已被基本消滅,而有學歷、有文憑的大多中青年中醫葯師,卻已經被教育成西醫化的中醫葯師,實際上已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中醫葯師了。
我做為一名學徒出身的老中醫師、做為新中國中醫事業的奠基者之一、以及長期在中醫葯領導崗位上的離休幹部,向全國的老中醫葯師們呼籲:為了挽救遭到滅頂之災的中醫葯學、為了能讓中醫葯事業得以真正傳承下去,大家都要帶徒弟,有條件要帶,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帶。一定要將自己的中醫葯學知識與經驗留傳下來。我已90歲,本應頤養天年,但現今中醫葯學的這種狀態,令我無法安靜,我來帶個頭,盡我的能力帶兩個徒弟,傳授中醫葯學及我70年的臨床經驗,為挽救中醫葯學再次出山。
五千年來,中醫葯學一直以帶徒弟或父傳子的教育形式傳承至今,並且歷代均是名醫輩出。而近幾十年來,由於醫葯行政部門忽視並排斥中醫葯學師帶徒、父傳子的教育形式,並否定師帶徒的學術地位(指民間自由選擇徒弟的方式),造成老中醫葯師們將帶徒的形式給淡忘了。實際上歷代的名醫不但是學徒出身,而且也都是中醫葯學的教育家,故有名師出高徒的理念。發揮老中醫葯師的余熱,不應只是治病,而是帶徒傳授,培養繼承人。
現今,中醫葯學的教育已形同虛設,即已被西醫化。對學徒出身的中醫師,大多基本上已被排斥出臨床第一線,現行的《執業醫師法》明確規定,沒有4年以上的醫學院學歷者,根本就沒有資格參加執業醫師考試。許多老中醫,這些中醫葯學界的棟梁,遭到了法律的無情排斥 ;而現今中醫葯學界則是以已被西醫化了的具有大學學歷的所謂的中醫葯師為主流,這批人被中醫葯界的老中醫葯師們及教授們稱為是「中醫葯學的掘墓人「,現今中醫葯學的這種狀況,可以說中醫葯學已在法律上、行政上被消滅了,只是我們這些老中醫葯師們還活著,如果再不抗爭,我們將對不起中華民族和中國文化。要挽救中醫葯學,最現實的抗爭就是帶徒傳授中醫葯學及自身長期臨床經驗。不要有徒弟出師後怎麼辦的猶豫,先帶上再說。如不如此,中醫葯學將在我們的眼皮底下或在我們百年之後被徹底消滅。時不我待,中醫葯學界的同仁們,尤其是學徒出身的老中醫葯師們,要立即行動起來,將中醫葯學五千年來的帶徒弟的教育傳統恢復起來,共同來挽救中醫葯學。

『柒』 中醫葯產業發展未來的價值是什麼

中醫葯產業未來發展的方向,應該是研究和發掘古代密方驗方和臨床應用的添加方。(做成濃縮的丸劑,便利世界人服用),就是中醫葯走出國門,為全世界人民服務。讓世界人認識中國認識中醫葯,這就是價值,讓中醫葯為世界人民健康服務的價值。(如青蒿素)

『捌』 如何看待中醫葯的發展前景

你好!
中醫葯是我國的國寶,國粹,需要保護,政府會加大力度保護的。L

『玖』 我國經濟狀況對中醫葯的影響

中醫葯作為我國獨具民族特色和發展優勢的產業,是在國際經濟大循環中最有可能取得國際市場競爭優勢的產業,然而,在這個產業竟出現了「中國原產,韓國開花,日本結果,歐美收獲」的局面,究其原因,中醫葯產業的人力資源是關鍵因素之一,因為企業的成敗取決於經營企業人才的優劣。因此,有必要對我國中醫葯人力資源狀況和影響因素進行分析,找出原因,振興民族產業。

一、學科特點因素

(一)思維方式因素。思維方式決定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門學科的存在與發展。中醫學從它誕生的《內經》起,就浸潤了濃厚的儒、道文化色彩,其整個理論體系充滿了宏觀(整體觀)與思辨(辨證論治)特色,其理論的形成及其發展主要依靠中國傳統的系統思維,這種思維方式和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息息相通、水乳相融。中醫的傳統思維方式影響了中醫學科的發展:一是對人文和哲學科學先進的研究成果非常容易接納和吸收,中醫理論在其發展歷程中,移植和吸收了各個時代的先進的人文和哲學科研成果內容,如陰陽、五行、氣及陰陽學說等,都是從中國哲學中吸取而來的,中醫學體現了醫學與社會科學、人文科學的高度融合和統一;二是中醫的思維方式影響了中醫與現代自然科技文明的嫁接,而更注重於傳統文化知識的培養與教育。中醫的這種獨特的思維方式給中醫教育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其理論和自身的發展沒有象西醫那樣隨現代科學技術的進步而突飛猛進,不僅使中醫走向現代化的步伐延緩了,而且對中醫葯人力資源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
(二)研究方法因素。按照民族、區域、社會、歷史等原因形成的研究習慣來劃分,方法論大體分為兩大體系。其一是以綜合為主要傾向的研究方法,即在整體上把握對象的方法。它多以哲學方法、系統方法以及最新出現的模糊集合、模糊識別方法等為基礎。我國中醫學的整體觀和辨證論治就是運用這種宏觀和綜合的研究方法。其二是以分析為主要傾向的研究方法,即把整體分為若幹部分來研究的還原性研究方法,多以物理學、化學、數學方法為基礎。這就是西方西醫所習慣採用的研究方法。中醫學和西醫學由於其思維方式與研究方法的差異,導致形成兩個不同的生命科學理論體系。兩者理論體系的截然不同又決定了兩者基礎課程教育的差異,進而形成不同的醫學模式。西醫學以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為基礎課程,重點訓練和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增加其對感性知識的獲取能力,其醫學研究方法是比較單純的「生物醫學」模式;而中醫學以文學、歷史、哲學為基礎課程,側重訓練學生的思辯思維能力,培養其對理性知識的認知能力,其醫學研究方法是具有中醫特色的「時空-生物-心理-社會」的綜合模式。20世紀中期以來,隨著科學的日益發展,人類對世界的認識不斷深入,單靠某一種方法進行科學研究,難以達到探尋科學真諦目的,因此科學在高度分化的同時又出現了高度綜合的傾向,產生了以自覺綜合為主要傾向的現代科學方法論。研究方法的改變勢必導致兩種醫學模式在理論研究或者臨床實踐上的結合。這對中醫葯人力資源的形成和培養將產生重大變革的影響。
(三)教育模式因素。中醫教育模式有兩種:一是師承教育;二是學院教育。這兩種教育模式均對中醫葯人才的培養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師承教育是中醫教育的最早模式,它是由中醫學的人文思想和其經驗醫學的學術特性決定的,已經深深地融入到中醫的學術體系中,「師帶徒」已經成為中醫傳承的關鍵。雖然中醫師承傳統的帶徒式的教育方式,為中醫學的生存、傳承、發展起到了主導性作用,但是傳統師承方式由於少數人、小范圍的限局性,無法適應現代這種大規模的、群體性的、敞開性學院教學的需求,不利於中醫學主動融入到大教育、大衛生的體系中去,難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長期發展下去,其傳承的相對局限和單一性可能導致中醫陣地的萎縮和市場的丟失。另外,傳統的師承教育特點難以承擔中醫事業培養多元化和復合型人才的重任。
中醫教育模式因素直接影響到中醫葯人力資源的質量,產出的中醫葯衛生人力數量過多或過少、質量好與壞,不僅會影響中醫醫療衛生服務供給市場,也會影響到市場對中醫葯的認同感。因此,只有把師承教育和學院教育這兩種模式有機的結合起來,才能使中醫葯人力資源得到有效的配置,也才能適應中醫學科的市場競爭。

二、供需平衡因素

中醫葯人力資源供需平衡因素包括兩組供需關系:一是中醫葯衛生服務的供方和社會對中醫葯的需求構成的供需關系。在這組供需關系中供方提供的醫療服務量(病床總量、門診總量、病床使用率等)受社會需方(包括人口總量、城鎮人口比例、老齡化和14歲兒童以下人口比例)等各種因素的制約,供方提供的醫療衛生服務數量取決於社會需求量的多少,如果過多或過少提供醫療服務,就會造成資源的浪費或不能滿足人們的醫療衛生的需求;二是中醫葯教育和中醫葯衛生服務供方,它們構成中醫葯人力資源的第二組供需關系。中醫葯教育機構是中醫葯衛生人力的生產者,中醫葯教育的規模、質量、結構和效益決定了中醫葯衛生人力的基本情況,中醫葯教育水平的高低,決定了中醫葯衛生人力質量的好壞,而中醫葯衛生人力質量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中醫葯衛生供方產出狀況。中醫葯衛生服務供方對中醫葯人力的需求是中醫葯教育層次、規模、結構確立和優化的基本依據。因此,中醫葯教育和中醫葯衛生服務供方是辨證的相輔相成的關系。中醫葯教育產出的中醫葯衛生人力,應當滿足和符合中醫葯衛生服務需方的要求,這樣二者才能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才不至於造成人才的浪費和無謂的損失,才能符合人力市場規律。但是我國近幾年中醫葯教育和中醫葯服務這組供需關系的實際情況卻違背了人力市場的供需運轉規律。從1999年到2004年,全國實際中醫葯衛生技術人員每年呈遞減趨勢,平均每年減少5729人,平均減幅為0.75%。而中醫葯每年各種層次教育培養的畢業生人數卻在不斷增加。這種現象表明中醫葯高校培養的人才數量並未按照中醫葯衛生人力服務供方對中醫葯人力的需求相吻合,出現較大的偏差,不符合按照教育與人力市場需求的關系規律。
中醫葯衛生人力的產出和需求牽扯到中醫葯教育市場、中醫葯衛生人力市場和中醫葯衛生服務供給市場,如果這三個市場的銜接和運轉過程不暢通,將會直接影響到中醫葯衛生服務供方提供中醫葯衛生服務的質量和數量,將會導致中醫葯人力資源的供需平衡,從而造成資源的巨大浪費。
三、社會經濟因素

(一)影響中醫葯人力資源社會因素。中醫葯人力資源的規模、儲量、結構是由中醫葯衛生服務供方的需求所決定的。而中醫葯衛生服務供方的提供的中醫葯人力數量卻取決於社會對中醫葯的需求量。影響中醫葯人力資源的社會因素歸納起來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人口因素、醫療觀念因素和醫療保險制度。
1、人口因素:人口因素對中醫葯人力資源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人口數量、人口年齡結構(老年人口比例和少兒人口比例)、城鎮人口比例。
(1)人口數量。人口數量是衛生服務最重要的影響因素,人口增長與衛生人力資源需求呈正比例關系,但人口數量的增長對中醫葯衛生服務的需求影響有多大呢?為了考察人口增長對中醫葯衛生服務需求的影響程度,我們把1999年——2004年人口增長情況與中醫葯人員數量的增長情況進行比較。考慮到地區經濟發展不均衡而造成對中醫葯人力需求的影響因素,我們分東、中、西三個地區對人口增長、中醫葯人員增長數量情況進行比較,排除2002年的人口增長統計數據非正常因素,結果顯示:東部地區人口增長600萬左右,中醫葯人數增長數為2人,中、西部地區人口增長300萬人,但中醫葯人員數則為負增長。
(2)人口結構。人口年齡結構比例的變化也將直接影響衛生服務的需求,而人均年齡與人均醫療費用密切相關。根據《中國衛生服務調查研究——第三次國家服務調查分析報告》調查分析結果表明:65歲以上老年人群的住院率為80‰,14歲以下少兒人群的住院率為52‰,中青年組住院率為30‰;從門診數量看,兩周就診率65歲以上組接近300‰,14歲以下組為430‰,中青年組平均為160‰-180‰。根據最新人口老齡化趨勢研究結果表明,我國人口在未來15年裡,老年人每年增加590萬人,到2020年我國老齡化人口將達到2.5億人,人口老齡化必將導致中醫葯衛生服務需求的增加。
(3)城鎮人口比例。由於經濟水平、文化程度、交通條件和醫療觀念等因素的差異,城鎮居民的衛生保健意識、衛生服務利用等高於農村居民。隨著我國經濟不斷發展,城市(鎮)化步伐也隨著加快,越來越多的人口將成為城鎮居民,根據預測,在21世紀的前10年裡,我國城鎮居民的比例將達到50%-60%,為目前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因此,中醫葯人力資源需求預測必須考慮人口城鎮化水平這一重要因素。
2、社會醫療觀念。社會醫療觀念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對中醫葯的認同;二是對疾病的看法。雖然社會醫療觀念屬於文化認識范疇,但它對中醫葯衛生服務需求也具有不可忽視的影響。隨著社會競爭的加劇,年輕人為適應社會生存和發展所產生的心理壓力不斷加大,導致很多人群的身體處於亞健康狀態,而西醫對此療效不理想,所以人們越來越重視飲食營養、食品安全、美容美體、整形護膚、健身、養生等中醫葯保健,老年人對中醫葯的認同感要較其他人群要高,社會醫療觀念的變化會促進和帶動了中醫葯衛生服務的需求。
3、醫療保險制度。醫療保險制度是國家對醫療衛生市場的宏觀干預,是一種解決醫療衛生消費的制度,由於醫療保險制度是利用社會醫療保險的渠道組織提供醫療衛生服務,這將勢必改變我國醫療衛生資源配置和人們醫療消費的方式,我國目前醫療保障制度有公費醫療、勞保醫療、家屬半勞保醫療、其他各種醫療保險、新農村合作醫療等,這些醫療保險制度不僅減輕人們對醫療的負擔,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對我國醫葯人力資源市場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隨著國際上一些國家對中醫葯治療疾病的認同,也在逐步把中醫葯治療納入政府和社會的醫療保險范圍,這對中醫葯人力資源走向國際市場起著極大地推動作用。
(二)影響中醫葯人力資源經濟因素。綜合國內外多年來的衛生服務研究結果,經濟因素對醫葯衛生人力資源的影響大致包括以下三個方面:一是經濟發展水平與居民衛生服務需求不僅呈明顯的正相關,而且還表現出一定的增量效應,人均GDP每增長1%,衛生服務消費則增加1.04%;二是在影響醫療服務的諸多因素中,居民收入水平在不同年齡,職業,性別,文化程度,婚姻及就業狀況等組別中均是第一位影響因素;三是經濟因素不僅影響衛生服務的需方,而且對衛生服務的供方也起著重要的影響。就衛生服務需方來講,經濟水平決定了居民的就醫意願,就醫能力,就醫地點等;就衛生服務供方來講,經濟水平決定了衛生服務的設備、衛生人力、管理水平和醫療質量。經濟因素對中醫葯人力資源的影響宏觀觀測指標可以從人均GDP和衛生費用佔GDP比例測得。
綜上所述,影響中醫葯人力資源發展的市場因素既有市場供需平衡因素,也有社會經濟因素,它們是互相制約、互相促進、互相影響的關系。

四、影響中醫葯人力資源區域差異因素

(一)城鄉差別因素。據《中國農村統計年鑒2002》的統計,1997年至2001年,全國農民衛生總支出佔全國衛生總費用的比重一直維持在16%左右,即20%的城市人口佔用了80%的醫療資源和設施,80%的農村人口只佔用了20%的醫療資源和設施,城鄉在醫療衛生領域已經形成了巨大「剪刀差」。隨著「新農合」醫療試點和不斷推廣,中醫葯人力資源出現了巨大的需求市場,政府應當及時採取激勵政策讓中醫葯衛生人力流向農村,培養中醫葯人力資源的高等院校也要密切關注農村醫療市場,大力培養適合農村的中醫葯人才。
(二)東、中、西部差異。東、中、西部地區的中醫葯人力資源區域差異導致我國中醫葯人力資源的區域分布、人口擁有中醫葯衛生人力的不均衡。2002年-2004年,東部地區的中醫葯人員數量大幅增加,西部地區卻急劇減少,數據表明西部地區的中醫葯人力資源大量流向東部地區。而東部地區的城鎮人口增長、經濟發展水平、居民收入狀況、中醫醫療環境、中醫葯人員待遇等因素可能是吸引西部地區中醫葯人員的主要原因。為減少區域差異對中醫葯人力資源的影響,應當進行衛生事業改革,制定有效的區域衛生規劃及衛生人力總量控制政策,以重新配置中醫葯人力資源的分布。政府應當在尊重各省市區的中醫葯衛生人力的發展規律基礎上,通過衛生改革和政策引導,使繼續增長地區的中醫葯人力資源流向繼續下降的地區,或使在可能增長的省市區減少增幅,而在預測中醫葯人力可能下降的地區要通過人才流動保持適當增加態勢,從而使全國各省市區之間的中醫葯人力資源維持在一個相對合理的發展趨勢當中。
綜上所述,只有當我們全面了解影響中醫葯人力資源的因素,才能夠有針對性的從政策、體制和教育源頭等方面去調控和解決這些影響因素,從而振興民族產業,使我國的中醫葯產業在國際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拾』 中葯學的就業前景如何

我覺得是沒前景抄
醫院葯房(這個基襲本靠關系或者錢)
醫葯代表(這個如果是女生應該做不來,因為潛規則很多,臉皮薄的做不來,說話沒技術含量的做不來,想要穩定的更加不要選)
制葯公司(這個應該是在技術部門,應該挺不錯的)
葯廠(當QA或者QC再或者普通工人,這個工資其實挺低)
葯監局、葯檢所(這個好像很難進)
葯店如大參林(這應該挺容易進的,關鍵是待遇問題)
私人診所(基礎扎實幹活多的人老闆才會留你啊)
其他的一時想不起來了
中葯學的本科生其實很吃虧,就業率和工資水平還不如專科生
學了幾年的中葯到頭來找到的工作差點養不活自己
別看中葯漲價漲那麼快就以為學中葯就能掙錢
如果想掙錢就去經商
如果想繼承和發展中葯中醫傳統文化,要不你就學中醫,要不就拜師學藝,大學里學中葯是學不到什麼,想要工作還要考證

閱讀全文

與中醫葯學經濟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