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邊疆經濟與文化的介紹
《邊疆經濟與抄文化》是2010年由黑龍江邊疆經濟學會主辦的期刊。主要以邊疆經濟與文化的傳播為主要內容,應合我國中西部大開發,繁榮邊疆經濟,以達到激活邊疆文化,薈萃百家睿智的目的,使中國邊境經濟與文化走向世界,讓世界人了解中國邊疆經濟與文化。
⑵ 如何加強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
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從我國目前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明顯滯後的實際情況看,少數民族地區能不能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直接關系國家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大局,直接關系能不能從根本上改變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落後狀況,直接關系能不能實現各民族共同富裕、共同繁榮、共同進步。因此,加快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已是刻不容緩,但要在較短時間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面臨的任務非常艱巨,難度非常大。要制定更加切實有力的支持政策,進一步採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緊緊依靠少數民族地區力量,扎扎實實推進經濟社會加快發展。
一是高度重視加快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認真貫徹落實好支持政策措施。民族區域自治是國家政治制度,重視和支持少數民族地區加快發展,是實施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重要內容和中央的重大方針。中央有關部門、地方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要堅持從實際情況和需要出發,採取實際行動支持、幫助解決少數民族地區的突出問題和困難;堅持把加快發展擺上更加重要的位置,完善相關制度和政策配套,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和協調配合。近些年中央和地方政府制定的一系列支持政策措施,有的沒有達到預期效果,主要原因是沒有全面、認真貫徹落實好,有的是缺少相關配套政策措施難以執行。今後,中央還將根據實際需要和針對新情況、新問題,及時制定出台一些更有力的支持政策措施。有了支持政策措施,只是解決問題的一個重要方面,關鍵是要真正把支持政策措施及時、配套、不折不扣地貫徹落實好。這樣才能在推進少數民族地區加快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二是加大少數民族地區改革力度,大力培育加快發展的內生動力和活力,增強自我發展能力和後勁。加快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離不開國家的支持,離不開其他地區和社會各方面的幫助。但從根本上講,最主要的還是應當把立足點放在提高內在動力和活力上,緊緊依靠自身的力量才能加快發展速度,發展才有後勁。內外力量緊密結合,形成強大的合力,發展才能快速、持續和穩固。少數民族地區要加大改革開放力度,在體制機制改革上要大膽創新,有的方面甚至走在全國前面,只要有利於推進經濟社會加快發展的改革,就應當大膽探索、大膽改革、大膽創新。著力培養當地幹部、少數民族幹部和各級各類人才,充分發揮他們的重要作用。採取多種特殊政策措施,支持扶持具有帶動輻射作用的龍頭企業、重點骨幹企業和中小微型企業加快發展。
三是緊密結合當地實際加快調整產業結構,著力培育特色優勢產業和支柱產業。調整產業結構要堅持從本地區實際出發,充分發揮比較優勢,發展具有本地特色的優勢產業,培育支柱產業。採取特殊政策措施,支持少數民族地區在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過程中大力發展特色優勢產業,促進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努力形成傳統優勢產業、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協調發展的產業新格局,形成一批具有民族特色、地區特點的產業品牌。加快能源、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形成一批高技術、高水平、高效益的石油、天然氣、煤炭、水電等產業基地,切實執行資源稅收共享和生態補償政策,支持、帶動當地經濟加快發展。國家和地方政府對少數民族地區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在項目審批核准、投資、稅收、信貸、土地使用等方面,應實行差別化政策給予特殊鼓勵和支持。
四是加大扶貧開發力度,優先解決特困少數民族人口和民族地區貧困問題。解決貧困問題是加快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中之重。貧困問題不解決好,眾多人口沒有脫離貧困境況,少數民族地區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目標就無從談起。少數民族地區農村貧困面大、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應當把扶貧開發作為首要任務,特別是要優先解決特困人口的貧困問題。採取更加特殊、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集中國家和各方面扶貧資金,實施針對集中連片特殊貧困地區、特困人口的扶貧攻堅,力爭用較短時間基本改變貧困落後面貌。
五是繼續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把支持少數民族地區加快基礎設施建設作為重點,加大建設投資力度。重點加快建設一批對經濟社會發展起支撐保障作用的鐵路、公路、機場、能源、水利、供電、供水等大型項目,力爭早見成效。優先建設一批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中小型基本建設項目,切實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鞏固和發展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成果,扎實推進重點生態工程建設,遏制生態環境繼續惡化的趨勢。建立健全生態保護和資源開發補償機制,多渠道籌集生態建設資金。
六是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發展社會事業。在邊疆少數民族地區、人口較少民族、少數民族人口聚居山區和貧困地區,民生事業落後狀況最為突出,嚴重影響這些人口的生產生活,制約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如果民生事業沒有大的發展改善,生產條件、生活方式沒有大的轉變,加快經濟社會發展缺乏必要條件和基礎保障,也就難以取得實際成效。要把改善生存環境、生產生活條件和加快社會事業發展,作為支持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任務,作為優先加快發展的著力點和基礎建設。堅持把少數民族地區教育、科技、文化、醫療衛生、就業、社會保障等社會事業,以及交通、供水、供電、居住環境等基礎設施建設,作為重點增加投入。用於發展教育、醫療衛生、就業和社會保障、文化事業等方面的財政專項轉移支付和各種補助資金,重點向少數民族地區傾斜。加快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進程,讓各族人民共享國家改善民生、發展社會事業的成果。
⑶ 邊疆經濟與文化的創刊時間
歷史沿革:現用刊名:邊疆經濟與文化創刊時間:2004
⑷ 回顧歷史請問當前如何促進邊疆地區發展建議獻策
委員們認為,隨著我國沿邊開放的發展,邊境經濟合作區對促進邊疆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鞏固邊疆安全、維護民族團結、增進與周邊國家的互利合作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也要看到,受多方面因素影響,邊境經濟合作區經濟總量小、產業基礎相對薄弱、開放程度較低等問題依然比較突出。要抓住我國制定「十三五」規劃和實施「一帶一路」戰略的機遇,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推動邊境經濟合作區發展。
一些委員對邊境經濟合作區建設提出意見建議。一是堅持互利共贏原則和睦鄰安鄰富鄰的周邊外交政策,尋求邊境經濟合作區發展的新動力,促進邊疆發展,提升沿邊開放水平;二是堅持實事求是,以市場為主導開展邊境經濟合作,適應不同的市場需求,形成差別化的邊境經濟合作區發展模式;三是加強口岸建設,促進通關便利化,創新邊民互市貿易監管模式,加快跨境電子商務產業發展;四是建立以政府間協議為基礎的制度保障,形成鼓勵投資和創新的發展環境;五是以產業、貿易、旅遊和人文合作為發展重點,加強與周邊國家合作,形成各具特色的優勢產業;六是完善以物流、人流便利化為重點的政策措施,對利國利民利邊的做法加強引導和支持,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俞正聲認真聽取委員發言,不時與大家交流。
全國政協副主席萬鋼、陳元在座談會上發言。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介紹了有關情況。外交部副部長劉振民、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胡祖才、國土資源部副部長王世元等與委員互動交流。
全國政協對「促進邊境經濟合作區建設」非常關注,許多委員通過提案、大會發言等形式提出意見和建議。致公黨中央、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就「促進邊境經濟合作區建設」課題深入多個邊境經濟合作區進行實地考察調研。
⑸ 邊疆經濟與文化是否核心期刊
不是核心
刊名: 邊疆經濟與文化
The Border Economy and Culture
主辦: 黑龍江邊疆經濟學會;黑龍江省高師師資培訓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黑龍江省哈爾濱市
語種: 中文;
開本: 大16開
ISSN: 1672-5409
CN: 23-1524/F
郵發代號:14-56
歷史沿革:
現用刊名:邊疆經濟與文化
創刊時間:2004
⑹ 歷代王朝是如何對邊疆各民族進行經濟扶持的
歷代王朝為了縮小邊疆地區與內地在經濟上的差距,實施了一系列優惠政策,比回如提供種子、農具,派出答大量能工巧匠到邊疆地區幫助發展,賑濟遭遇自然災害的邊疆民族地區,等等。如清王朝統一新疆和西藏後,曾不遺餘力地扶持邊疆經濟的發展。在蒙古,清政府採取了劃分旗界、固定牧場、救濟災荒、建立倉貯、派人傳授生產技術、發放農具和種籽等許多促進生產發展的措施。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康熙帝還特別囑咐前往內蒙古巡視的官員:「蒙古地方多旱少雨,宜教之引河水灌田」,並要求在蒙古開墾農田時不可破壞牧場。在西藏,清政府不僅免除了西藏地方的全部賦稅,而且還以中央財政補貼的辦法對當地經濟進行「輸血」,據史載,清政府每年給西藏的額定財政補貼經費都在7萬兩白銀以上。
歷代王朝對邊疆民族地區實行的這些經濟政策並非完全出於增進民族間經濟交流的目的,有時甚至還是被迫的,同時,政策的背後也包含著控制邊疆民族的意圖,所謂「國家初與『虜』為市,本為羈縻之術」。而且,經濟交流的不足和中斷還往往引發民族間和戰爭,因而有其局限性。
⑺ 邊境貿易在邊疆經濟發展中有哪些作用
全面建設小康來與邊境貿易的發展要縮源小東西部的經濟發展水平的差距,實現全國人民共同富裕,邊境貿易一定會成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一個重要途徑,可以促進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增長。邊境地區擁有廣闊的市場,可以大量進口燃料原材料,在大范圍內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邊境貿易,在我國西部邊疆地區經濟的發展中不僅僅起到中介地位的作用,而且更重要的是起到了帶動邊疆地區經濟發展的作用。
⑻ 怎樣對邊疆民族地區進行經濟扶持
歷代封建王朝為了促進邊疆地區經濟的發展,還採取了其他一些措施。
一是對邊疆地區實行特殊的稅收制度,甚至不收賦稅,以減輕邊疆各族人民的經濟負擔。歷史上,邊疆地區地廣人稀,社會經濟發展極不平衡,有的甚至是處於刀耕火種的原始狀態。為此,中原王朝的統治者從「民勞乃易亂之源」的認識出發,除了要求邊疆地區納入大一統政治體系,擁護國家統一之外,在經濟上往往不計得失,對邊疆民族地區一般不徵收賦稅,即使收稅,也往往執行遠遠低於中原內地的稅率,以此來促進邊疆經濟的發展,求得邊疆的安定。如西漢平定南越和西南夷在當地設立了郡縣後,就規定對這些新設立的郡縣不徵收賦稅。此外,漢朝對歸附於中央的北方和西部的邊疆民族,也不征賦稅,甚至對「久居塞內,與編戶同」的南匈奴,也實行了這一優惠政策。唐朝統治者在是否應該向邊疆民族征稅的問題上,認識上更加理性。如突騎施君長以駝馬代稅向唐朝納稅時,唐太宗認為這樣做得不償失:「稅彼部落,則有勞費」,於是「敕有司不令輒受。」整個唐朝,對漢化程度高,且已經實施中原體制的邊疆地區開始徵收賦稅,但一般只征「半賦」,即相當於內地一半的稅額。而對於邊疆地區眾多的羈縻州縣,則一般不征賦稅,其戶口也不上戶部。對南方經濟條件較好的某些羈縻府州,也僅僅要求它們隨意交納一些土特產作為「貢賦」。再如,西南邊疆的西藏地區,由於自然環境等原因,無法進行大規模的農業開發,經濟長期處於落後狀態。所以,從元朝時將西藏正式納入多民族統一國家政治體系起,繼之而後的明、清兩個朝代,都曾將西藏應交納中央政府的各種賦稅予以免除。
二是對邊疆各民族進行經濟扶持。歷代王朝為了縮小邊疆地區與內地在經濟上的差距,實施了一系列優惠政策,比如提供種子、農具,派出大量能工巧匠到邊疆地區幫助發展,賑濟遭遇自然災害的邊疆民族地區,等等。如清王朝統一新疆和西藏後,曾不遺餘力地扶持邊疆經濟的發展。在蒙古,清政府採取了劃分旗界、固定牧場、救濟災荒、建立倉貯、派人傳授生產技術、發放農具和種籽等許多促進生產發展的措施。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康熙帝還特別囑咐前往內蒙古巡視的官員:「蒙古地方多旱少雨,宜教之引河水灌田」,並要求在蒙古開墾農田時不可破壞牧場。在西藏,清政府不僅免除了西藏地方的全部賦稅,而且還以中央財政補貼的辦法對當地經濟進行「輸血」,據史載,清政府每年給西藏的額定財政補貼經費都在7萬兩白銀以上。
歷代王朝對邊疆民族地區實行的這些經濟政策並非完全出於增進民族間經濟交流的目的,有時甚至還是被迫的,同時,政策的背後也包含著控制邊疆民族的意圖,所謂「國家初與『虜』為市,本為羈縻之術」。而且,經濟交流的不足和中斷還往往引發民族間和戰爭,因而有其局限性。
但互市貿易以及朝貢貿易的開展,畢竟滿足了雙方的需要,對構築中央與邊疆民族的和諧關系功不可沒。因為,中原王朝與邊疆「四夷」的關系固然常常取決於雙方實力的對比,但由於地理條件的不同,我國自古就形成了內地與邊疆不同的兩大經濟區域,即游牧民族經濟區域與農耕民族經濟區域,二者在經濟上需要互相補充,誰也離不開誰。同時,對邊疆游牧部落來說,通過互市貿易和政治交往接受奢侈品(自然也需要回贈馬匹或其他禮物以達到交易的對等),顯然比通過隨意掠奪來的各色物品更多,也更合意,以至於一些與中央關系鬆散的邊疆民族,往往打著朝貢的旗號,以獲取經濟實惠。而對中原王朝來說,雖然為引導和感化對方,為使其在禮儀上對中央俯首稱臣而付出了大量經濟代價,但「厚往薄來」式的經濟文化輸出以及對邊疆民族的經濟援助,無疑是維系中原和邊疆的強有力紐帶,把內地和邊疆聯成了一體。對此,著名歷史學家加文·漢裡布就指出:「許多世紀以來,中國與游牧民族的關系,一直在主動的外交政策和穩健的防禦政策之間波動。主動外交政策通過征伐性遠征,一次次地得到了加強,而防禦政策則是建立在一種城牆和燎望塔樓系統(例如斯坦因在甘肅走廊發現的、精心建造的長城。)的基礎上。……大體來說,在不同時期中國中原王朝為了邊疆政策需要而形成的傳統認識,不管它是侵略的抑或是防衛的,都使中原王朝得以保持了一種較伊朗與其游牧鄰人更為積極的關系。……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原王朝與邊界部落的關系相對說來是穩定的。這種關系對雙方也是互有裨益的。我們應當強調指出的是,北部中國的經濟制度與游牧民族的經濟制度是相互補充的。中國農業村社對於來自游牧人的家畜、皮革和羊毛的需求,幾乎與游牧者對中國穀物和鐵器的需求同樣迫切。」
正是隨著頻繁且不可或缺的經濟文化交流的開展,邊疆游牧或狩獵經濟不斷向農業濟轉化,消解了動盪因素;邊疆民族也切實感受到中原發達的物質文明,並不斷接受中華之禮義道德、文物制度,逐漸被納入大一統的政治秩序,於潤物細無聲中促進著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
⑼ 中國是怎麼看待邊疆經濟的
一是重視邊疆的南北差異。歷史上,來自北方游牧民族的襲擾對歷代封建王朝的政治、經濟中心構成主要的威脅,經營北部邊疆成為中國歷史上解決國家安全威脅的重點和難點,並在經營方式上不得不採取防禦態勢,甚至要訴諸軍事征討來調整雙方關系。相對來說,南方及西南邊疆地區對農耕文化的移入沒有大的排斥,也難以對大一統格局構成嚴峻的挑戰,中央政府在經營這一邊疆地區時,也較少遇到強有力的抵抗,因而一般而言可以通過招撫懷柔的辦法以實現有效統治。比如,在唐朝的邊疆戰略中,北部邊疆以及西北的隴右、西域地區就被作為邊疆經營中的重中之重,並以強大的軍事行動,輔之以經濟文化的推進來主動進取和開拓。而開拓之後,又適應游牧經濟的特點,對這些邊疆地區採取「羈縻」體制進行間接管理,同時,維持在邊疆地區的強大軍事存在,以政府行為進行移民以改變當地的居民結構,從而保持北部邊疆的穩定。
相反,對南方以及西南邊疆地區,中原王朝則主要採取招撫懷柔的和平方式將其納入大一統的政治體系,其中,對農業經濟發達,便於控制的地區,設立直隸州縣,由中央直接管轄,否則按民族或部落建立州府,由都護府、都督府或者道進行間接管轄,只要它們能象徵性地給朝廷交納土特產以示忠於朝廷,不互相攻伐,則中央對其內部事務也就基本不予過問。當然,一旦這些「羈縻」府、州的經濟文化有了發展,與內地的差距縮小之後,則又將其改為直隸州縣。邊疆經營上南北兩種不同的模式,既是對邊疆實際的尊重,也體現了對大一統原則的堅持。
二是根據邊疆地區發展的實際,盡量保持邊疆地區各族居民的居住格局,充分尊重其原有的習俗、語言和生產、生活方式,做到「因俗而治」。同時,根據時代和邊疆情況的變化,做出相應的政策調整,因時因地因人而治。比如西漢王朝在西域設立的管理西域的最高機構——西域都護府,以及管理北方民族事務的重要機構——護烏桓校尉,就靈活地解決了國內多民族地區的治理和管轄問題。到了唐朝,各邊疆民族經過幾百年的發展,相當一部分地區在社會發展階段上已脫離了原始形態,所以以唐太宗為代表的唐朝決策集團在認真總結前代治邊經驗的基礎上,依據大一統原則並結合邊疆的實際情況,創造性地在整個邊疆地區推行羈縻府、州體制,以有效地保證唐朝的國家安全和邊疆的長期穩定。與漢朝相比,這種治邊方式無疑體現了治邊政策的進步。但隨著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尤其是邊疆地區社會經濟的進步,到了清朝,「羈縻而治」已越來越不能夠適應對邊疆統治與管理的需要,局限性越來越明顯,因為,僅僅滿足於對邊疆民族加以籠絡的間接式管理,畢竟與中央政府真正實現對邊疆有效治理的目標還有不小的差距,所以清政府逐漸摒棄傳統的羈縻政策,廢除了明代以來的羈縻衛所制度,大規模地推行改土歸流,以實現邊疆與內地的一體化,實施對邊疆地區的直接統治。
⑽ 什麼推動西南邊疆經濟與文化發展
什麼推動西南邊疆經濟與文化發展,應該是那個高鐵的開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