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華爾街為什麼能影響美國政府
因為華爾街是美國大壟斷組織和金融機構的所在地,集中了紐約證券交易所、美國證券交易所、投資銀行、政府和市辦的證券交易商、信託公司、聯邦儲備銀行、各公用事業和保險公司的總部以及美國洛克菲勒、摩根等大財團開設的銀行、保險、鐵路、航運、采礦、製造業等大公司的總管理處,成為美國和世界的金融、證券交易的中心,一般常把華爾街作為壟斷資本的代名詞。壟斷資本從這里支配著美國的政治、經濟。華爾街成了美國壟斷資本,金融和投資高度集中的象徵。
2001年9月11日,位於華爾街附近紐約金融區的世界貿易大廈遭到恐怖襲擊,紐約交易所停止交易,這一刻,美國經濟乃至世界經濟幾乎停擺,華爾街這個金融帝國的影響力由此可見一斑。
華爾街是紐約市曼哈頓區南部從百老匯路延伸到東河的一條大街道的名字,全長僅三分之一英里,寬僅為11米,是英文「Wall Street」的音譯。街道狹窄而短,從百老匯到東河僅有7個街段,卻以「美國的金融中心」聞名於世。美國摩根財閥、洛克菲勒石油大王和杜邦財團等開設的銀行、保險、航運、鐵路等公司的經理處集中於此。著名的紐約證券交易所也在這里,至今仍是幾個主要交易所的總部:如納斯達克、美國證券交易所、紐約期貨交易所等。「華爾街」一詞現已超越這條街道本身,成為附近區域的代稱,亦可指對整個美國經濟具有影響力的金融市場和金融機構。
⑵ 美國經濟對世界的影響和對本國的影響
二戰後美國經濟的發展,大體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戰爭結束後,經過恢復與改造,到20世紀五六十年代,經濟持續發展,西部、南部呈現繁榮景象;第二階段,面對危機與「通脹」,經過調整,80年代中期以後,經濟形勢好轉,但債務負擔沉重;第三階段,通過調整政策,90年代以來,經濟持續穩定發展,進入新經濟時代。
二戰後美國的經濟發展及其特點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的經濟實力驟然增長,在資本主義世界經濟中佔有全面的優勢。在完成了由戰時經濟向和平時期轉變之後,美國經濟從20世紀50年代起在上述優勢地位的基礎上進一步持續增長。從1955至1968年,美國的國民生產總值以每年4%的速度增長。雖然在同一時期西歐各國和日本的整體經濟增長速度趕上了美國(法國為5.7%、聯邦德國為5.1%、日本為7.2%、英國為2.8%),但是戰後美國經濟在相當長的一個時期中仍佔有優勢地位。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該時期美國經濟曾經出現連續106個月的持續增長,這一記錄直至90年代出現所謂的「新經濟」之後才被打破。
美國戰後經濟的迅速發展和優勢地位的保持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美國聯邦政府對經濟的干預。戰後美國政府對經濟的干預不是表現在採取工業國有化的形式,而是運用財政和金融手段對資本主義的再生產進行干預。其主要特點是不斷地依靠增加國家預算中的財政支出,依靠軍事定貨和對壟斷組織甚至中小私營企業實行優惠稅率來刺激生產,增加社會固定資本投資。雖然美國沒有在戰後實行工業國有化,其經濟體制仍保持著較為典型的資本主義私有制,但是,美國聯邦政府在戰後對許多新興的工業部門、重大科研項目、現代化公共設施進行大量的投資。比如美國政府對發展原子能工業的投資,從1945年至1970年共計175億美元;對宇航工業的投資,從60年代末起每年投入50多億美元。美國政府之所以如此做,是因為戰後科技革命的需要。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科學技術的發展對戰後美國的經濟繁榮有直接的作用,然而,對新科技產業部門的投資風險高,因此戰後美國政府就主動出面承擔起對這些部門的投資任務。美國政府在戰後對經濟的干預還表現在,為了維持高出口水平,一方面在「援外」項目下通過國家購買進行出口,另一方面對某些美國產品的出口實行補貼。在「援外」項目下提供的出口在美國出口比重中,1949年佔46%,50年代佔30%左右,60年代佔20%左右。此外,美國政府還通過在全國范圍內建立科研和教育網點,推行社會保障政策等,在緩和國內階級矛盾的同時,進一步促進生產力的發展。
戰後美國經濟的發展具有一系列新特點。首先,從50~60年代,美國經濟增長出現了一個西方經濟學家所稱的「黃金時代」。美國的國民生產總值經過「黃金時代」的發展從1961年的5 233億美元上升到1971年的10 634億美元;1965~1970年美國的工業生產以18%的速度增長。1970年美國擁有世界煤產量的25%,原油產量的21%,鋼產量的25%。1971年美國擁有汽車1.11億輛,83%的家庭至少擁有一輛汽車。1970年美國農產品比1950年增長了2倍,一個農民能養活47.1個人。戰後美國經濟增長出現「黃金時代」的主要原因為:(1)上述已經提到的美國聯邦政府對經濟加強了干預;(2)為應付冷戰而加強的國民經濟軍事化極大地刺激了經濟的增長;(3)戰後技術革命推動了經濟的迅速發展;(4)利用戰後的經濟優勢地位,擴大商品輸出和資本輸出,充分利用國外的廉價資源,其中特別是石油資源,從而極大地獲取高額利潤;(5)戰後美國的國內政治局面相當穩定。
其次,戰後美國經濟發展的重心逐漸向西部和南部轉移。美國傳統的工業區在東北部,隨著戰後新興工業的迅速發展,沒有傳統工業負擔的美國西部和南部,由於擁有新興工業的原料——石油而特別適宜於諸如飛機製造業、石油工業和石油化工等新興產業的發展。與此同時,美國西部和南部的新財團也驟然興起,在經濟乃至政治上與傳統的東北部財團形成激烈的競爭。比如太平洋沿岸的加利福尼亞的資本家,形成了加利福尼亞財團,控制了美國最大的銀行——美洲銀行;而南部的得克薩斯州由於戰時石油開采和軍事工業的擴建也形成了得克薩斯財團。加利福尼亞財團在50年代就已成為美國的第三大財團,其實力僅次於摩根財團和洛克菲勒財團。得克薩斯財團的實力雖然差一些,但是它經常和其他財團結盟與東北部的老財團如摩根和洛克菲勒財團展開對抗。美國西部和南部經濟實力的增長,以及西部和南部新財團的興起,對美國的政治也產生巨大影響。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美國歷屆政府的大權主要由東北部的財團操縱,但是這種政治局面在戰後開始發生變化,西部和南部的財團逐漸在政治上與東北部的財團展開競爭。美國的政治權力不再由「多雪地帶」的東北部獨占,西部和南部的「陽光地帶」開始分享政治權力。
再次,現代跨國公司在美國興起。跨國公司在20世紀上半期就已出現,但是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早期的跨國公司還是以局部地區為重點,其經濟實力和業務經營的多樣化也沒有達到現代跨國公司的地步。戰後,現代跨國公司首先在美國獲得空前的發展,對美國乃至世界經濟的發展起到了舉足輕重的影響。現代跨國公司首先在美國飛速發展的原因是:(1)美國在戰後憑借其經濟、政治和軍事上的絕對優勢地位,掌握了世界經濟的領導權。美國的壟斷企業因此可以自由地向海外擴張,充分地利用全球資源和世界市場,通過直接投資,以投資代替出口,擴大並保持在世界市場上的絕對份額,從而贏得高額利潤。(2)美國政府對待企業特別是對待大公司採取十分寬容的態度。從19世紀末20世紀初開始,美國經歷了三次企業兼並的浪潮。第一次兼並浪潮發生於 19、20世紀之交,主要為同一產業部門的大企業吞並小企業。第二次兼並浪潮發生在20世紀20年代,其特點是從控制生產開始,到控制原料的供應和加工,直至最終控制銷售市場。第三次兼並浪潮就發生在二戰後,從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其特點為混合合並,即在產品的生產和銷售上互不聯系的企業進行合並和吞並,從而形成混合聯合公司。這樣的混合聯合公司從一開始就不是僅以爭奪美國國內市場為主要目標,而是以世界市場為導向,為世界市場設計商品,根據全球資源(物質資源和人力資源)的不同分布情況,同時在幾個國家生產,並把自己的金融和銷售戰略瞄準世界市場。由此,通過戰後混合兼並的美國大公司紛紛成為現代跨國公司。它們擁有巨額的資本、廣泛的經營范圍,並且其業務經營強調「全球戰略」,因此可以獲取龐大的利潤。例如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原先的主業是製造汽車,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該公司除了製造汽車,還製造飛機發動機、洲際導彈、潛艇、宇宙飛船和家用電器等,並且在全球范圍內設立子公司,形成全球性的生產和銷售網路,以降低成本和提高利潤。美國國際電話電報公司在60年代合並了120個不同的工商企業,並將業務擴展至全球,在海外的57個國家中建立150餘家子公司,經營范圍也擴大到麵包和食品、人造纖維和紡織、建築、旅遊、印刷和出版、金融和保險等行業和部門,當然電話和通訊業依然是該公司的主業。
最後,戰後美國的經濟危機的烈度大大減低。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到60年代末,美國沒有出現過1929~1933年那樣的經濟大危機,但是曾經經歷過5次經濟衰退(或者可以說發生過5次一般的經濟危機)。戰後美國經歷的第一次經濟衰退是在1948~1949年,其間工業生產下降了8.3%,失業率達5%。第二次經濟衰退從1953年8月延續至1954年8月,工業生產的幅度下降 9.1%,失業率達6.2%。第三次經濟衰退從1957年7月起到1958年4月止,時間雖比較短,但是程度卻比較嚴重,工業生產驟然下降13.5%,失業率高達7.5%。1960年2月到1961年2月美國發生了戰後的第四次經濟衰退。工業生產下降8.6%,失業率為7%左右。1969年10月到1970年11月美國發生了戰後的第五次經濟衰退。工業生產下降8.1%,失業率達7%以上。從上述一系列數字可見,雖然戰後美國經濟並沒有擺脫資本主義經濟固有的周期性循環,經濟危機或經濟衰退依然相隔一段時間就要出現一次,但是經濟危機的烈度都不很大,比如工業生產下降幅度基本在10%以下,只有一次在13.5%,但恰恰這次持續的時間最短。另一方面,戰後美國政府對經濟危機都實行了一系列凱恩斯主義的反危機手段,即運用赤字財政,通過膨脹通貨,刺激總需求,從而抑制經濟危機的破壞程度,避免大量的企業在危機中倒閉,同時控制失業率的急劇攀升,穩定社會秩序。當然,美國政府的這些國家干預的辦法,在解決危機的同時,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國債大增,通貨膨脹有增無減,以至於積重難返,對20世紀70年代的美國經濟產生強烈的負面影響
⑶ 羅斯福新政前後美國政府對經濟發展所起的作用發生怎樣的變化
在羅斯福新政之前,主導經濟學領域的是重商主義、新古典主義和自由資本主義。當時提版出的凱恩斯主義雖權然在經濟學領域引起了很大的反應,但是並沒有得到真正的實施。羅斯福新政其實質就是凱恩斯主義的實踐,導致了凱恩斯主義在經濟學領域的主導地位。
羅斯福新政改變政府職能,加強了國家對國民經濟的干預,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資本主義固有矛盾. 最早實踐了國家一定程度上干預經濟的資本主義模式,即實行一定的計劃經濟,對無序的資本主義生產進行一定的調控,從而緩解由於資本主義制度的根本矛盾所產生的規律性的經濟問題。
⑷ 為了擺脫經濟大蕭條的影響,美國採取什麼措施,它帶來怎樣的影響
簡單地說,就是運用凱恩斯學派的理論,政府出面拉動內需
政府出頭版,權印票子,然後政府出頭,進行基礎設施投資,搞「鐵(路)、公(路)、基(礎設施)」建設,這些建設需要大量的設備和人員
而設備生產企業為了完成訂單,就要向上游的鋼鐵、石化等企業訂貨,這樣就進一步拉動了需求,發揮了乘數效益
短期之內,需求不足的情況得到了解決,大家都有錢賺了,自然能發工資了,老百姓手裡有了錢,自然會進一步激發消費,原來需求不足的問題就得到解決了
但這種以政府調控取代市場調控的做法有一大缺陷,就是通貨膨脹
政府為了拉動內需,需要印大量的票子,這就造成了通貨膨脹,短期之內,解決了緊縮問題,但從長期角度而言,大量基建無法轉入居民消費,結果就是鈔票貶值,購買力下降,陷入通貨膨脹之中
羅斯福新政實際上是佔了二戰的光,各國要打仗,需要大量物資,美國的過剩物資正好有了渠道輸出,換回真金白銀
否則的話,還是夠嗆
與羅斯福新政基本同期的是巴西的新政,結果就是通貨膨脹;還有國內的4萬億大投資,結果如果,毋庸多言
⑸ 美國政府如何調節本國經濟
你是想問生產資料私有(如美國)和生產資料公有(如中國,嗯,假如中國算的話),調節經濟的區別嗎?還是只是問美國怎樣調節經濟?
如果是公有和私有調節經濟的區別,其實地道的公有制就是我們國家以前的計劃經濟,政府強制規定各個企業生產什麼,生產多少,每個消費者能買什麼(發你什麼票你才能買什麼),能買多少,這樣供給和需求就被政府強制規定下平衡了,很好調節,政府說今年我們鋼鐵產量要增加,每個企業必須交出5噸鋼,當年鋼鐵產量就增加了。政府說今年糧食少,每人每天少吃2兩,需求就減少了。但是實際上人們的真實需求是得不到滿足的。所以說,我們現在的市場經濟和過去的計劃經濟十萬八千里,已經和美國調節經濟的方法差別不大了。
美國是什麼樣呢?美國政府只規定了框架,比如你生產出來的產品要交稅、質量要達標。但除非販毒之類不允許生產的,其他商品你願意生產多少都行,只要賣得掉,而消費者可以自由買賣。這樣供給和需求自發達到一個平衡,美國政府通過貨幣政策(制約企業生產中能夠取得的貸款,你貸不著款,沒錢,擴大不了生產吧)、財政政策(國家財政投資,一個大工程,帶動多少就業)來調節經濟過冷或者過熱。
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國與其他國家總體調節經濟的方式沒有大的區別,區別只在於我國擁有很多國家控股的企業(尤其是命脈行業企業如電力、公路鐵路等),雖然他們壟斷效率低下,但是非常安全和聽話,不用擔心被別的國家收購做壞事,並且國家讓他們提價就提價,讓降價就降價。
其他的和美國一樣。
⑹ 美國財政懸崖將怎樣影響美國的經濟
一方面是稅收優惠政策到期,一方面是政府開支削減。這一增一減,理專論上說有助於美國降低屬財政赤字。但問題是,如果稅收優惠政策按期結束,美國人的個人所得稅就將普遍上漲,約1.6億工薪階層的薪資稅稅率將上升兩個百分點,數百萬長期失業者將失去救濟金。不少人擔心,這樣的財政緊縮政策很可能扼殺經濟復甦勢頭。
-
美國國會預算局發布的報告表明,「財政懸崖」對經濟的殺傷力不小。報告預測,減稅政策到期加上開支削減計劃啟動,2012財年到2013財年美國聯邦政府財政赤字將減少6070億美元,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的4%。但受上述政策影響,2013年上半年美國經濟將萎縮1.3%,即重陷衰退。2013年全年,美國經濟增速將僅為0.5%。而如果避開財政緊縮措施,2013年美國經濟增速將有望達到4.4%。
⑺ 大蕭條怎樣影響美國經濟制度
上個世紀30年代世界性的經濟危機是從美國開始的。在進入二十世紀以後,美國發生了幾次危機,即1900年、1907年和1920至1921年三次危機。隨後美國在二十年代出現了一個短暫的繁榮時期。
但從1929年開始,一場美國和西方世界噩夢開始了。1929—1933年的大蕭條給美國人留下了痛苦的記憶。在這個持續四年的經濟危機中,證券持有人的損失高達260億美元,成千上萬普通美國人辛勞一生的血汗錢化為烏有。主要的特點是:
一、經濟下滑。從29年中期,美國主要產品的產量開始下降,部分工廠開工不足,工人失業現象開始增加,國民收入下降,消費不足,消費指數在經濟危機期間逐下降,GDP年年負增長,1929年到1933年的美國GDP分別為:314,285,263,226,222 (億美元)
二、股市崩潰的波及效應。1929年6月到1933年6月間,美國股市暴跌85%。其中商業銀行在其中是受到極大沖擊,在股市的崩潰前,銀行大部分資產證券資產,流動性不足,而居民在經濟不景氣之時,急需錢過活,部分小銀行開使無法及時應對儲戶的提現,小銀行的危機開始波及到大銀行直至整個金融系統,銀行面對擠兌只能破產,在此期間關閉的銀行達幾千家之巨!
三、奇高失業率。在29年到33年GNP下降30%,失業率從4%增長到33%。這是一個很可怕的數字。由於銀行破產,美國百姓一生積蓄變為零,再加上失業,是無法生存下去的。
四、投資不足。凈投資是負增長,也就是投資年年下降。不僅如此,還表現為原有投資結束,如工廠關閉,機器閑置,原料堆放在倉庫老化,發霉,等等。
這是對上個世紀30年代所謂經濟大蕭條的一般概述,實際上情況相當悲慘。因此當我看到格林斯潘說目前的經濟危機是一百多年來最嚴重的危機,心中確實有一種不祥的感覺。如果人們看到發生在二十年代的經濟危機究竟是個什麼樣子,就會對格林斯潘的話有一個新的理解了。
在「大蕭條」中,美國企業破產l09371家,私營公司純利潤從1929年的84億美元降為1932年的34億美元。1931年美國工業生產總指數比1929 年下降了53.8%。重工業生產的縮減尤為嚴重,作為20年代美國經濟繁榮標志的鋼鐵、汽車和建築等行業的衰退更是明顯。
1933年初,前總統柯立芝在死前4天還在哀嘆:「舉目四望,看不到任何希望。」連一向處世樂觀的富蘭克林·羅斯福,眼見馬里蘭銀行倒閉時也驚呼道,「不知這座用紙板搭的房子會不會倒塌?」
由於工、農、商業萎縮,到1933年3月,美國完全失業工人達1700萬,半失業者不計其數。農民的現金收入從每年162美元下降到48美元,約有101.93萬農民破產,淪為佃農、分成制農民和雇農,許多中產階級也紛紛破產。
危機期間,一方面生產過剩,消費緊縮,導致商品積壓;另一方面普通美國人卻缺衣少食,生活日益貧困。為了維持農產品的價格,農業資本家和大農場主大量銷毀「過剩」產品,用小麥和玉米代替煤炭作燃料,把牛奶倒進密西西比河,使這條河變成「銀河」。
由於人們普遍對未來缺乏信心,導致社會道德進一步淪喪,盜竊、斗毆、兇殺案件層出不窮。當時胡佛總統曾經要求喜劇演員通過給人們以歡笑減輕大家的心理壓力,但結果卻是在社會上產生了一大批取笑他的笑話。比如,城市中的無家可歸者用木板、舊鐵皮、油布甚至牛皮紙搭起了簡陋的棲身之所,這種小屋聚集的村落被稱為「胡佛村」,流浪漢的要飯袋被叫做「胡佛袋」,由於無力購買燃油而改由畜力拉動的汽車被叫做「胡佛車」,露宿街頭長椅上的流浪漢身上蓋的報紙被叫做「胡佛毯」。紐約大街流行這樣一首兒歌,「梅隆拉響汽笛,胡佛敲起鍾。華爾街發出信號,美國往地獄里沖!」
據1932年9月《幸福》雜志估計,美國有3400萬成年男女和兒童,約佔全國總人口的28%的人無法維持生計(1100萬戶農村人口未計在內),流浪人口達200萬,僅紐約一地1931年一年中記錄在案的倒斃街頭的案件就有2000餘起。這一時期出生的兒童身材矮小,後來被稱作「蕭條的一代」。全美有 33萬兒童失學,女孩子為了養家糊口冒著懷孕的危險以10美分一次的價格到街上拉客。由於長期的營養不良,當美國參加二戰需要補充大量兵員時,因體質不合格遭淘汰的達40%!
羅斯福就職之日,胡佛送給新政府一句話,「我們已到了山窮水盡的境地,我們無能為力了。」
這場持續4年之久的「大蕭條」使人們對資本主義制度產生了懷疑。英國著名歷史學家阿諾德·湯在1932年出版的《國際事務概覽》第一頁就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這個偉大、古老、一直是成功的社會的成員們正在自問:西方生命及其成長的長期歷程,是不是在他們的時代很可能將到終點?」
我覺得值得研究的是在面對「大蕭條」時,西方各國採取的不同的應對策略及其後果。歸納起來西方是兩大應對策略。
美國實行了以凱恩斯主義為基礎的羅斯福「新政」,通過加強政府控制可政府投資對付經濟危機。這個我就不用多說了。
而以德國為首的一部分西方國家則策劃通過戰爭脫困。德國當時GDP是世界第一,生產能力在經濟危機中過剩。這時德、日、美、英、法等國都出現了法西斯組織。德國納粹黨在希特勒的策劃下奪取了政權。德國法西斯的口號就是「為雅利安人爭取國際空間」。日本也發生了多次軍人政變,最終建立了軍部法西斯統治。德、日兩國再加上「大蕭條」前不久登台的義大利墨索里尼法西斯政權,將世界引入了戰爭的邊緣。
英法這些老奸巨猾的西方國家則採取損人不利己的「綏靖」政策,力圖把禍水東引,挑動前蘇聯與德國的戰爭,企圖在前蘇聯與德國等法西斯國家的搏鬥中實現自己脫困的目標。
最終第二次世界大戰就這樣爆發了。當然最後的結果是美國通過二戰脫困,而英法這些國家沒玩好。
⑻ 南北戰爭時期美國政府的經濟措施及影響
南北戰抄爭時期美國政襲府的經濟措施
美國政府的土地政策,加速了西部的開發。美國向西部的領土擴張和開發,對美國的政治、經濟生活都有重大的影響。廣大的西部土地並入
美國西進運動
美國,使美國成為幅員遼闊、自然資源豐富的國家,具有發展經濟的極優越的自然條件。它大大擴大了耕地面積,而且地處宜耕的氣候帶,使農業迅速發展起來;西部的開拓,帶動了大規模鐵路的建築和大批移民的流入,使美國形成了廣大的國內市場。
美國獨立以後,廢除了英國政府頒布的禁止移民向西進的敕令,許多來自東部沿海地區和歐洲的移民紛紛越過阿巴拉契亞山脈湧向西部。據統計,阿巴拉契亞以西的人口在 1810 年只佔美國總人口的 1/7,10 年以後增長為 1/4。這些移民當中,既有南部的奴隸主,也有北部的土地投機商;但人數最多的還是一般貧苦的拓荒者——獵人、礦工、牧民和農民,後者是為謀生來到西部的,他們成為西部早期移民的主體。
⑼ 里根政府對美國經濟政策改變的原因以及取得的成效
里根政府的經濟政策
1981年,羅納德?里根當選美國新一屆總統。里根是靠高喊建立「強大的美國」而當選美國總統的。在他看來,「強大的美元」就是「強大的美國」的象徵。
里根第一任時期的財政部長唐納德?里甘(Donald Regan)出身於華爾街,非常喜歡「強大的美元」政策,堅挺的美元把全世界的投資資金都吸引到了華爾街,美國證券投資市場一片繁榮。因此,在他領導下美國財政部不會干預不斷走強的美元。
里根政府期間,美國經濟面臨的兩大難題是:逐年增加的貿易收支逆差和急劇擴大的財政赤字。從經濟政策選擇來分析,面對不斷增加的貿易和服務赤字,要保持美國的國際收支平衡,有兩種方法可供選擇:其一是讓美元貶值,通過擴大出口、減少進口來減少經常項目赤字。其二是借款或吸引國外資本進入,以資本項目的盈餘來彌補經常項目的赤字。
讓美元貶值不符合里根政府建立「強大的美國」政策,保持美元的強勢是美國經濟繁榮的基礎。里根政府時期,貨幣主義大師弗里德曼教授(Milton Friedman)的思想是當時的主流思想,他極力倡導自由和讓市場來決定一切的思想,反對政府大肆干預經濟。里根政府採用了這一經濟思想,高喊要建立一個「小政府」,盡量不幹預經濟。所以,在1981年―1984年期間,不管美國製造企業及其利益代言人的國會議員怎樣呼籲要讓美元貶值,以擴大出口和削弱國外產品的價格競爭力,挽救日益蕭條的國內製造業。但里根政府就是不為所動,堅持對美元採取不幹預的政策。
這樣一來,美國為支付貿易和服務赤字帶來的賬單,就必須借款或吸引國外資本。
里根政府選擇了第二種策略,通過大量吸引國外資本,以資本項目順差來彌補經常項目逆差,實現美國國際收支平衡。
美國迫切需要吸引國際資本流入的第二個原因是解決財政赤字問題。
為刺激經濟增長,里根政府採取的對策是通過減稅,以刺激消費和投資。該政策實施後,果然奏效,美國經濟自1982年起進入一個持續時間較長的增長期,里根因為這一業績而在1984年再次當選美國總統。
但大規模的減稅措施在刺激經濟增長的同時,也使美國的財政赤字快速上升。美國的財政赤字自1982年起開始明顯增加,1983年度高達2000億美元,佔美國國民生產總值(GNP)的6\\%,這一財政赤字水平一直保持到1986年。
美國高額財政赤字的另一原因是軍備開支大幅度上升。里根政府在處理國際政治事務上的主要目標就是要取得對前蘇聯冷戰的勝利,因而大量增加軍費開支,期望在軍事上對蘇保持絕對的優勢威懾。軍費開支的增加導致了財政支出的擴大。
一方面是減稅刺激經濟,一方面是增加軍費支出,兩條戰線同時推進的戰略使美國的財政赤字快速上升。
為解決急劇增加的財政赤字,里根政府決定大量發行中、長期國債進行政府籌資。但關鍵的問題是這些國債賣給誰呢?按照當時美國的居民儲蓄水平,美國國內投資者是沒有這么多錢來購買政府發行的巨額國債。
⑽ 美國政府停擺,對美國經濟發展、對美國群眾生活有什麼影響嗎
對經濟沒什麼大的影響,主要是對公共服務政府部門職段數工影響較大,跟我們半毛線擾者關系都沒緩燃薯有,我祝願美國政府永遠停擺,這樣國家天天處於無政府狀態是最好的,世界上就沒那麼多戰爭,就沒那麼多孤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