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中國地區經濟發展報告

中國地區經濟發展報告

發布時間:2021-03-04 21:52:11

① 2010中國城市群發展報告的目錄


摘要
第一章 識別標准與結構體系
第一節 城市群的基本內涵與重要意義
一、關於城市群的重大紛爭與初成共識
二、城市群的基本內涵:十大共同體與六個一體化
三、城市群建設的重要意義
第二節 城市群空間范圍的識別標准與基本判定
一、城市群空間范圍的四次拓展過程
二、城市群空間范圍識別標準的幾種方案
三、城市群空間范圍識別標準的基本判斷
四、基於識別標準的中國城市群的基本判定
第三節 城市群的組成類型與結構體系
一、城市群的組成類型
二、城市群的結構體系
主要參考文獻
第二章 國際經驗與中國借鑒
第一節 國際公認的世界級城市群
一、美國東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
二、北美五大湖城市群
三、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
四、歐洲西北部城市群
五、英國倫敦城市群
六、中國長江三角洲城市群
第二節 世界級城市群發展的基本特點
一、集中發育在自然條件和區位條件優越的地帶
二、發揮著全球及國家中樞的重要職能
三、具有完整的城市等級體系和現代產業體系
四、具有合理的國際分工協作體系
五、具有高度發達的基礎設施網路
六、與世界經濟重心的轉移密切相關
第三節 世界級城市群發展的政府協調機制
一、美國城市群發展的政府協調機制
二、日本城市群發展的政府協調機制
三、英國城市群發展的政府協調機制
四、法國城市群發展的政府協調機制
五、中國城市群發展的政府協調機制
第四節 世界級城市群發展對中國城市群發育的借鑒
一、抓住全球產業與經濟重心轉移機遇,快速融入國際化
二、建立統一的權力機構,推動城市群健康發展
三、深化區域一體化建設,推動城市群向高級階段邁進
四、編制科學的區域規劃,指導城市群科學發展
五、營造良好的民主基調,為城市群公共事務決策提供基本保障
六、建設高速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為城市群發育創造條件
七、注重城鄉統籌,推動城市群實現可持續發展
八、適度的行政區劃調整是城市群協調發展的臨時性「權宜之計」
主要參考文獻
第三章 發展歷程與驅動因素
第一節 總體發展歷程
一、20世紀80年代發育萌芽階段:起源於區域經濟合作
二、20世紀90年代快速成長階段:得益於開發區建設和產業集聚
三、21世紀前10年持續發展階段:歸功於城鎮化和區域協調發展雙戰略的實施
第二節 政策作用路徑
一、宏觀調控政策的導向作用
二、重點區域政策的傾向作用
三、政策作用的正負效應
第三節 新型驅動因素
一、經濟全球化因素
二、信息化因素
三、新型工業化因素
四、交通快速化因素
五、知識化與文化因素
主要參考文獻
第四章 發育現狀與存在問題
第一節 城市群發育的現狀特點
一、高密度集聚:形成了強大的吸管效應
二、高速度成長:拉動國家經濟保持了強勁的增長勢頭
三、高強度運轉:釋放了超負荷的巨大能量與污染
第二節 城市群發育現狀的空間差異性分析
一、城市群經濟總量的空間差異分析
二、城市群對國家經濟發展貢獻及經濟地位的空間差異分析
三、城市群經濟結構的空間差異分析
四、城市群信息化水平的空間差異分析
五、城市群外向型經濟發展與內部集聚程度的空間差異性分析
六、城市群城市化水平與生活質量的空間差異分析
七、城市群環境污染程度的空間差異分析
八、東中西部地區城市群發育的空間差異分析
第三節 城市群發育水平的綜合計算與不平衡性分析
一、城市群發育程度的計算與不平衡性分析
二、城市群緊湊程度的計算與不平衡性分析
三、城市群投入產出效率的計算與不平衡性分析
四、城市群空間結構穩定度的計算與不平衡性分析
五、城市群發育水平的綜合計算與不平衡性分析
第四節城市群發育過程中存在的新問題
一、城市群形成發育過程中存在的「四低」問題
二、城市群發展中存在的「四過」問題
三、城市群建設中存在的「四不顧」問題
四、城市群規劃與實施中存在的「五缺失」問題
主要參考文獻
第五章 發展戰略與空間布局
第一節 戰略方針與基本原則
一、戰略方針
二、建設原則
第二節 戰略目標
一、總體目標
二、階段性建設目標
第三節 戰略思路
一、實施產業集聚戰略,建設城市群現代產業聚集區與高端產業集聚基地
二、實施高度一體化戰略,把城市群建成互惠互利互律的國家利益共同體
三、實施城鄉統籌戰略,逐步實現農民市民化和城鄉現代化
四、實施空間緊湊戰略,建設精明增長的高密度、高效率和節約型城市群
五、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建設節能減排和低碳環保示範區
第四節 戰略布局
一、點域格局:將最終培育形成23大城市群
二、軸域格局:將形成「π」形城市群連綿帶
三、面域格局:將形成六大城市群集聚區
第五節 戰略路徑
一、城市群發展與國情協調的適度路徑
二、城市群發展與空問協調的整合路徑
三、城市群發展與功能區結合的差異化路徑
主要參考文獻
第六章 發展方向與建設重點
第一節 東部地區城市群的發展方向與建設重點
一、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國家綜合競爭力最強的世界級城市群
二、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亞太地區最具競爭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群
三、京津冀城市群:國家創新能力最強的超大城市群
四、山東半島城市群:國家及黃河流域快速成長的半島城市群
五、遼東半島城市群:國家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核心城市群
六、海峽西岸城市群:國家服務祖國統一大業的海岸型城市群
第二節 中部地區城市群的發展方向與建設重點
一、長株潭城市群:國家「兩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
二、武漢城市群:國家「兩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
三、哈大長城市群:中國面向東北亞合作的前衛城市群
四、中原城市群:國家中部崛起的戰略城市群
五、江淮城市群:國家承接產業轉移的門戶城市群
六、環鄱陽湖城市群:國家大湖流域綜合開發示範的生態型城市群
七、晉中城市群:國家能源基地中成長的節點城市群
第三節 西部地區城市群的發展方向與建設重點
一、成渝城市群:國家城鄉統籌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
二、南北欽防城市群:中國一東盟自由貿易區的海灣型城市群
三、關中城市群:中國新亞歐大陸橋中段重要的節點城市群
四、天山北坡城市群:中國面向中亞五國合作的陸橋型城市群
五、蘭白西城市群:黃河上游多民族地區的核心城市群
六、滇中城市群:中國面向東南亞區域合作的重要城市群
七、黔中城市群:中國西南地區重要的節點城市群
八、呼包鄂城市群:黃河流域極具成長潛力的節點城市群
九、銀川平原城市群:中國面向伊斯蘭國家合作的特色城市群
十、酒嘉玉城市群:國家航天基地建設的重要城市群
主要參考文獻
第七章 保障措施與政策建議
第一節 政策保障機制
一、組織協調政策保障機制——權力
二、公共財政政策保障機制——財力
三、法律法規政策保障機制——法力
四、資源環境政策保障機制——可持續發展能力
第二節 對策措施與建議
一、強化市場機制在城市群形成發育中的主導作用
二、繼續把城市群建成國家經濟發展戰略核心區與推進城鎮化的主體空間
三、依託高鐵、高速公路與空中快線等快速交通軸,完善城市群快速交通系統
四、構建與全球供應鏈密切關聯的城市群現代產業體系
五、出台城市群規劃技術導則,引導城市群科學規劃
六、規范統計標准數據,編制並出版《中國城市群統計年鑒》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② 中國城市發展報告的內容簡介

《中國城市發展報告抄NO.3(2010版)》是襲中國城市發展報告為中國大陸市長協會組織,著名專家編寫,社科院定期發布的有關中國城市發展狀況及趨勢的分析報告,《報告》的主體內容和主要觀點體現了的工作成果,同時也吸收了部分國內相關研究機構、高等院校和政府部門專家學者的研究成果。
2010年是中國「十一五」和「十二五」規劃的承前啟後之年,《中國城市發展報告NO.3(2010版)》認為,「十一五」期間,中國城鎮化快速發展,城市發展在規模擴展、功能強化、基礎設施建設、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人居環境改善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效,但發展質量的提高相對緩慢。「十二五」期間,中國將進入城鎮化與城市發展雙重戰略轉型的新階段。今後必須堅持速度與質量並重,加快全面城鎮化的進程,著力提高城鎮化的質量,加快城市轉型升級步伐,促進城市的科學發展,走具有中國特色的新型城鎮化道路。

③ 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的報告總結

報告分析294個城市10年綜合競爭力指數發現:過去十年城市競爭力的格局:總體間差距縮小,局部內差距擴大。東南沿海在保持領先的同時內部差距縮小,內地城市競爭力提升明顯,東北地區成績斐然,中部地區城市分化嚴重,中心城市快速崛起。大型城市仍佔主導,中小城市競爭激烈;地級市提升領先於全國更高行政級別的城市。
報告比較294個城市10年綜合競爭力指數變化發現:競爭力提升最快的前50個城市依次是:鄂爾多斯、包頭、三亞、營口、榆林、東莞、銅川、天津、重慶、滄州、松原、欽州、呼和浩特、清遠、烏海、合肥、長沙、北京、大連、東營、煙台、沈陽、防城港、慶陽、新余、唐山、蘇州、蕪湖、銅陵、舟山、青島、四平、佛山、遼源、日照、南通、揚州、淮安、武漢、常州、延安、成都、無錫、馬鞍山、杭州、廣州、玉林、泰州、長春、岳陽。
過去十年影響城市競爭力的因素正在發生變化:從一般要素區位轉向人才核心要素;從基礎設施硬體要素轉向政府管理等軟體要素;人才競爭力變化率則是城市競爭力綜合水平變化率提升最大的積極因素。但具體經濟制度、企業管理和生態環境對城市綜合競爭力貢獻度仍然較低。
金融集聚對本地和周邊地區經濟影響效應較為復雜。相對而言,各地區中地區性金融中心的發展比全國性金融中心更能促進地區經濟增長。相對於科技投入和科技成果產出,城市科技轉換能力對城市效率影響更大。
在產業結構與經濟增長的關繫上,產業結構提升促進經濟增長,經濟增長對產業結構提升沒有明顯的影響。在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關繫上,城市層面存在明顯的環境與收入之間倒U型曲線關系。
商業文化與科技創新存在復雜的關系:從54個城市總體來看,創新氛圍與科技創新的正相關最多,交往操守與科技創新的負相關最多。體制創新與經濟增長存在著互為因果關系。對外開放度、城鄉要素自由流動、金融制度市場化改革、非國有化與經濟增長率正相關。而經濟管制、稅收負擔與地方政府幹預等與市場經濟相悖的體制因素與經濟增長負相關,實證結果符合預期。
報告對中國城市發展和城市化進行了十年回顧,報告指出:過去十年是中國城市崛起的十年。城市作為國家創富中心的地位越來越突出和顯著,2010年,我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市轄區)的地區生產總值佔全國GDP的比重為65.81%,比2001年提高了15.6個百分點。社會事業取得顯著進步。但是轉變城市經濟發展方式的收效不大。
報告發現:過去十年中國演繹了波瀾壯闊的城市化史詩。城市人口規模和增速異常迅猛。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2000年居住在城鎮的人口4.5594億人,占總人口的36.09%;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2010年城鎮人口6.6557億人,佔全國總人口的比重49.68%,比2000年提高了13.59個百分點,十年城市人口總量增加2.10963億,過去十年增長接近全部城市人口的0.5倍;城市用地規模和增速更為迅猛。2001年地級以上城市市區面積489421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17605平方公里;2010年地級及以上城市行政區域土地面積628573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區面積達31766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增長接近一倍;城市體系和空間分布急劇變化。以大城市為中心的城市群(帶)逐漸形成、壯大。在我國的東部沿海地區,開始形成以特大城市為中心、多層次、功能互補的城市群,是我國改革開放和制度創新的基地,是20多年來國民經濟快速、穩定發展的增長極。
報告認為:過去十年城市化的模式不可持續。城市化問題的主要表現:人口不完全城市化。按照常住人口城市化率已達50%,城市戶籍人口僅僅達到33% ;土地過度的城市化。十年城市人口增長0.5倍,建成區面積增加了接近1倍;城市體系的偏頗:大量人口向行政級別高的中心城市**,中等城市發展相對緩慢,小城鎮功能不完善、比較分散。
城市化問題導致:空間結構的失衡,中心與邊緣發展水平的差距進一步擴大;產業結構的失衡,房地產業過度繁榮;需求結構的失衡,內需不足;要素結構與經濟動力的失衡,主要依靠大量消耗土地等資源推動城市化發展。
報告建議中國城市:必須走新型城市化之路,建設具有可持續競爭力的理想城市即:以人為本的宜居城市,實業發達的活力城市,多元包容的和諧城市,環境友好的生態城市,城鄉一體的田園城市,自由開放的國際城市,古今交融的文化城市,交流便捷的信息城市 。

④ 中國近20年的經濟增長率

世界經濟的發展具有連續性的特徵。20世紀後半期,尤其是80年代末以來世界經濟的發展變化將深刻地影響21世紀初世界經濟的基本狀況。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區域經濟合作的加深和知識經濟的推進對新世紀的影響最大。國際貿易、投資與生產的變化,是世界經濟發展變化的晴雨表。反過來,世界經濟的發展變化,又在質與量兩方面影響著國際貿易、投資與生產。

21世紀前5年世界經濟的基本狀況

21世紀初世界經濟的基本特徵並不是一夜之間突然形成的,它同20世紀的國際政治、經濟現實緊密相關。20世紀國際政治、經濟的發展變化,建立在兩次世界大戰和持續近半個世紀的美、蘇兩極世界之上。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冷戰,反映在經濟上,實質是兩種經濟體制的競爭。90年代初,冷戰格局隨著蘇聯和東歐劇變而宣告結束。90年代前期,世界經濟經歷了一個從衰退到緩慢回升的階段。發生在90年代後半期的亞洲金融危機,以及由此引起的世界經濟陷入低谷,也說明現在的世界經濟體系並不完全適應變化中的國際經濟的需要。

(一)世界經濟仍處於調整期,呈現低速穩定增長態勢

20世紀90年代,世界經濟經歷了一個激烈動盪的階段,出現了兩次經濟增長速度大幅下降的局面,最終導致90年代的全球平均經濟增長率低於80年代與70年代。由此世界經濟進入調整期,一方面,在世界不同區域,經濟狀況的差異比較大;另一方面,這個調整在對世紀的前5年還將繼續。

(1)東亞地區的經濟調整將基本完成

據亞洲開發銀行統計,最近20年,東亞經濟年平均增長8%,遠遠高於全部發展中國家年平均4.3%、發達國家年平均3%的經濟增長率。東亞地區成為世界上最具經濟活力的區域,同時也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貿易與投資市場之一。1997年的金融危機不僅打斷了東亞經濟的高速增長,而且不同程度蔓延到了其他地區,對90年代末世界經濟的影響很大。

因此,我們的一個基本觀點是,21世紀的前5年中,東亞經濟將進入一個低速、穩定增長的階段。東亞區域各國將進一步加快經濟結構調整的步伐,以求重新成為全球經濟的增長點。東亞區域經濟復甦,對我國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在貿易與投資方面。我國同東亞其他國家的競爭將會加劇。

(2)以歐洲聯盟為代表的歐洲經濟將逐步走出低谷

歐洲經濟對於全球經濟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但歐洲的不同區域其影響力又有較大的差別。歐洲大體上可以分為三塊,俄羅斯、獨聯體和歐洲其他國家以及波羅的海三國為一塊,這一塊除俄羅斯外,其餘國家對全球經濟的影響不甚顯著。第二塊是前東歐國家(現在一般稱為中東歐國家),包括10個國家。它們在政治、經濟方面都積極向歐洲聯盟靠攏,但自身對全球經濟的影響較小。中東歐國家同我國的經貿合作規模較小,對我國的影響也不大。第三塊是以歐洲聯盟為代表的西歐國家。這一塊是歐洲經濟的主要部分,對整個世界經濟的影響極大,同我國的聯系也很密切。

進入21世紀時,歐盟在經濟調整方面將可能加快步伐,其經濟增長速度仍將維持低速穩定增長的態勢。21世紀前5年,歐盟對世界經濟將會產生影響的事件有:歐元完成過渡階段正式進入流通領域和歐盟的東擴(第五次擴大)。

歐元能否順利完成過渡正式進入流通,對世界經濟將產生很大的影響。1999年1月1日歐元在領定同區內各成員貨幣匯率的同時,正式亮相。原本各國寄予厚望,預測歐元將是一種強勢貨幣,但歐元一登台很快就開始持續走低。歐元走低是有利於歐盟經濟發展與調整的,它可以推動歐盟出口增加,但歐元走低卻不利於歐盟形象,也不利於歐元區下一步的擴大。如何提高人們對歐元的信心,是 歐盟進入新世紀時的一項重要任務。歐元的發展必定會對國際貨幣體系產生重大影響。

歐盟已經開始了東擴的行動,准備將中東歐10個轉軌國家和1個地中海國家分批吸納到歐盟。東擴如果成功,歐盟將由現在的15國擴大到26國,從長遠來說將使歐盟在國際競爭中處於更為有利的地位。

盡管歐盟在一體化進程方面進展較大,但它在經濟調整方面也存在一些難題。例如,目前的失業率仍處於較高水平(1998年為10.6 %)。降低失業率成為歐盟一個重要的社會問題。還有如歐元區成員同其它歐盟成員之間的經濟協調問題。經濟一體化的任何措施、行動,都必須首先確保整個歐盟一體化不受到損害。

(3)美國仍將保持世界經濟領頭羊的地位

美國在21世紀的前5年中,將進一步調整其以全球為目標的政治、安全和經濟戰略。依據在經濟、科技領域的絕對優勢,以加強其在全球的主導地位,繼續發揮對整個世界繹經濟的領導作用。1996年7月,美國國家科技委員會發表的題為《利國的技術》報告,得出的 一項結論是,「到20世紀結束時,信息將成為世界經濟系統中的最重要商品。美國創造知識 的速度以及利用新知識的能力,將決定下一世紀美國在國際市場中的地位。

在信息產業發展的強有力帶動下,美國經濟已連續增長約107個月。從美國經濟目前調整的情況看,只要沒有重大偶然因素,未來5年中美國經濟將保持穩定發展。

綜上所述,由於受到90年代後半期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世界經濟因此進入到了一個調整階段。這一調整在下一世紀初的5年裡可望完成。整個世界經濟將呈現低速、穩定增長態勢。發達國家以及受90年代末金融危機影響較小的國家,調整速度可能會快一些,調整的效益更容易體現。

從經濟調整的內容看,大多數發展中國家仍將處於工業化產業結構調整的水平。有一些發展中國家,甚至僅僅處於從農業經濟向工業經濟過渡的時期,但一些經濟水平較高的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已經或正在進入「先進經濟體」的行列。在21世紀的前5年裡,這部分國家進入後工業化時代的走向將趨於明確,它們努力在科技、信息、服務和管理等領域推進和提升自己的產業結構。發達國家將真正進入知識經濟時代。它們的經濟調整是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知識與智力資源,藉助所擁有的強大經濟基礎,在世界范圍內獲取高額利潤。

這次世界經濟調整的三個主要特點;一是持續時間長,可能到2005年方能結束;二是涉及范圍廣,大多數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都將被捲入這一調整的潮流;三是調整內容發生質的改變,不僅要解決產業結構失衡問題,而且要通過科技和信息來推動這一調整進程

(二)貿易的增長速度將繼續超過生產的增長速度

進入90年代以來,世界貿易的增長率連續超過世界生產的增長率。世界貿易增長與生產發展的相關程度不斷提高。據一份研究報告稱,1960年一1969年間,世界生產每增長1%,世界貿易量增加1.42%;1970年—1979年間,世界生產每增長1%,世界貿易量增加1.25%;1990年—1994年間,世界生產每增長1%,貿易量增長2%。貿易增長與生產發展的相關度達到空前的水平,並且還在不斷提高。

世界經濟的結構性調整,將使世界各國(地區)的比較利益更加明顯,促使各國進行進出口結構調整。如果國際經濟新秩序的建立得以更好地推進,將使各國,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貿易條件獲得一定改善。國家間的貿易活動將更加頻繁,貿易仍將是各國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

在21世紀的前5年裡,國際貿易結構也將發生重大變化。可能出現的一種情況是,原材料等初級產品貿易數量將大幅增加,但價格則相對較低且變化無常。同它相對應的是,製成品貿易將大幅增長,特別是高新技術產品貿易將佔世界貿易總額的較大比重。出現這種情形的主要原因是:

第一,人口增加的壓力將推動初級產品貿易的發展。

第二,相當一部分發展中國家,尤其是那些最不發達國家只能依靠初級產品出口量的增加,緩慢推動經濟增長。

第三,世界出口商品結構向智能化方向發展,展示知識化經濟時代的特徵。以微電子、生物工程、新材料、光導纖維、航天工程海洋工程、計算機軟體和新能源為代表的新興工業日新月異,極大地推動了世界產業結構的調整與升級,從而推動出口商品結構向智能化方向發展,深加工、附加值高的高新技術產品的貿易將成為製成品貿易的主要內容。

(三)國際貿易格局分布不平衡加大經濟差距

21世紀初的前5年,國際貿易格局分布的不平衡將進一步拉開不同類型國家間的經濟差距。下述幾個方面的狀況可能在未來5年裡繼續存在。

(1)發達國家仍將占據國際貿易的主導地位。

(2)發達國家在國際貿易中所佔比重呈下降趨勢,發展中國家所佔比重呈上升趨勢。這一現象一方面說明,有更多的發展中國家參加到國際貿易中來,對世界經濟的貢獻在增加;另一方面,發達國家所佔份額下降,並不意味著發達國家主導地位的喪失。

(3)發展中國家內部將進一步拉開差距。一些經濟水平較高的發展中國家,將成為重要的貿易國,在經濟發展上更接近於進入發達國家行列的水平。而大部分發展中國家,基本上仍處於原料提供國和製成品銷售市場的地位。

這些國家由於處在國際生產與分工體系的最底層,受到種種國際、國內因素的限制,因此,從國際貿易的發展中獲得的利益將是有限的,經濟可能繼續處於低水平狀態。

(四)跨國公司、區域經濟合作對國際貿易的推動

國際貿易發展中,服務貿易將會有很大發展,在整個貿易中的比重將顯著加強,可望由90年代中期的約1/5強,上升到21世紀初的1/3以上。服務貿易、技術貿易與商品貿易成為國際貿易的三個主要組成部分。

跨國公司已經成為國際貿易的主力,在下世紀初的國際貿易中,必定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區域經濟合作的進一步發展,對貿易的推動也將是十分明顯的。無論是亞太經濟合作組織,還是亞歐經濟合作,或者是跨大西洋的歐盟與北美自由貿易區的合作,其目標都是推動區內相互貿易的自由化。北美、西歐、日本、東亞和拉丁美洲部分國家將保持世界主要市場或重要市場的地位。這是同這些地區的經濟增長聯系在一起的。

(五)國際資本流動的發展變化

(1)國際資本流動的基本形式有三種,即銀行貸款、證券投資和直接投資。21世紀初國際資本流動的一個重要變化,是證券投資將成為國際資本流動的主要方式,這是信息革命推動下,金融全球化發展的結果。另外,國際直接投資在下世紀初,仍將是國際資本流動的重要形式,但投資的方式將有很大變化,對各國經濟的影響十分顯著。

(2)未來幾年國際資本的流向仍然是發達國家,發達國家也是國際資本流動的主要輸出國。一部分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發展中國家將成為國際投資的重要吸收國。原因是這部分國家在下世紀初,將保持較高的經濟增長率,自由化和私營化將進一步發展。

(3)伴隨國際直接投資在21世紀的擴張,投資部門結構也將發生變化,即從初級產業、資源加工型產業轉而投向服務業和技術密集型產業。國際直接投資的主要方式將進一步趨向於採用兼並與收購。

(4)跨國共購繼續成為外國直接投資(下文簡稱FDI)的重要方式。東道國吸引投資的目的是刺激本國經濟的發展,而跨國公司對外投資的目的則是為了在國際間增強競爭力,兩者之間必須進行協調。從國際間的情況來看,能否更多更好地吸引FDI,關鍵在於能否採取適應跨國公司的政策。據聯合國貿發會議《1999年世界投資報告》,1998年全世界有60個國家對145項涉及外國直接投資的法規進行了修改,其中136項(占總數的94%)的修改是為了給FDI創造更為寬松的環境。

21世紀前15年世界經濟的基本狀況

(-)世界經濟的調整完成,進入新一輪的高速發展期

在經濟全球化的強有力推動下,世界經濟調整的完成,將使各國按照比較利益原則參與國際分工,在更大范圍內追求要素的最佳組合。整個世界經濟將進入新一輪的高速發展時期。

(1)始於20世紀90年代的全球性經濟調整將推動各國經濟結構、產業結構向高級化方向發展,特別是作為世界經濟增長主要推動者的發達國家以及經濟水平較高的發展中國家,因利用了這次經濟調整的契機,不同程度地將高科技、信息和知識作為下一個世紀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所以其發展將是很迅速的。因此,下一個世紀前15年內,世界經濟高速增長的原因主要源於高科技,信息和知識在投資、貿易和生產等領域的高度應用。

(2)下一輪世界經濟的高速增長必然會繼續加劇世界經濟的不平衡。對於「邊緣化」國家來說,同世界其他國家的差距將會進一步擴大。聯合國發展計劃委員會1971年制訂了最初的最不發達國家標准,到1994年進行了5次修訂。伴隨著每一次修訂,最不發達國家的數量也在增加。按照1994年的標准,到1994年底全世界共有48個最不發達國家(1971年時有25個),分布在非洲(33國)、亞洲(9國)、美洲(1國)和大洋洲(5國)。

上述最不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問題是未來15年裡世界經濟發展中的一個不穩定因素。消除貧困,緩和不平衡是國際社會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

(二)貿易自由化成為基本潮流,但仍有變數存在

全球范圍內迅速發展的區域經濟合作,在未來15年裡將形成機制化。不僅區域經濟合作圈內部,貿易壁壘將極大地降低甚至基本消除,而且區域經濟合作圈相互之間的貿易自由化也將得到極大發展。貿易自由化成為不可逆轉的基本潮流。

在貿易自由化潮流下,發達國家是主要獲利者。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貿易自由化不啻是一把雙刃劍。它一方面有助於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另一方面本國市場與本國工業將受到發達國家資本強有力的沖擊。

從總體趨勢上說,貿易自由化不可逆轉,各國間的貿易因此將得到迅速發展。但應當指出,一些國家為了本國的國家利益,將會製造出一些新的貿易壁壘,從而對貿易自由化形成障礙。當發展中國家和一些努力加入世貿組織的國家,還未來得及處理如何將其國內經濟政策適應世貿組織的多邊貿易體制規則這類嚴肅問題的時候,發達國家已把更多的新議題,列入世貿組織新的議事日程中去了,使這些國家面臨嚴峻的國際環境。例如,貿易與環境保護,貿易與勞工標准以及貿易與競爭政策等等類似的「新貿易問題」,都已列入了世貿組織的談判議程。這些問題以抵制「生態傾銷」、「社會傾銷」及「不公平競爭」為借口,必然會給21世紀的國際貿易帶來新的障礙,對發展中國家貿易條件的改善帶來阻力,從而也給未來的多邊貿易體制帶來幾多變數。

(三)高新技術產品貿易在各國進出口貿易中將占很大比重

未來世界經濟的增長主要是建立在科學技術發展的基礎之上。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高科技產業日益成為產業結構的中堅,高新技術產品將不斷涌現並成為未來15年內重要的貿易內容。世界銀行《1998/99年世界發展報告》指出,幾乎所有的經合組織成員,高科技產業在製造業總增加值中的比重增加,在出口中的增加相當顯著。

近年來美國的經濟增長中有2/3來源於美國發展最快的信息技術產業。美國信息技術產品的出口額已佔出口的總額的40%,下一世紀這個比例還將有更大的增加。這種變化在其他國家亦是如此。以中國為例,高新技術產業今後幾年內也將保持高速增長,據估計全社會電子信息產品市場規模在2000年將達到1萬億人民幣,2010年可能達到6萬億人民幣。中國將成為世界電子信息業的強國和全球最大的電子市場之一。

高新技術產品生產和出口的增加,不僅提高了人類生活質量,而且,其產品生產的擴大會在規模效應的作用下,急劇地降低生產成本,並帶動相關產品的出口。這對於發展中國家,尤其是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發展中國家來說,形成嚴峻挑戰,同時也是一個發展機遇。

(四)國際貿易的變化趨勢

(1)綠色貿易成為主流。將在未來獲得長足發展的知識經濟,可以說是一種促進人與自然協調的、可持續發展的經濟。這與傳統工業不同,傳統工業是以充分利用自然資源以獲取最大利潤為目的,因而不考慮或很少考慮環境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

未來15年裡,生產、貿易和消費的觀念將發生很大變化。高技術產品的研究與開發將遵循一種新的指導思想,即科學、合理、綜合、高效地利用現有資源,同時開發尚未利用的富裕自然資源,以取代已近耗竭的稀缺自然資源。因此知識經濟下的生產更注重與自然、環境的和諧配合。在此基礎上,綠色消費將成為潮流,綠色貿易將順應環境保護的客觀要求而得到極大發展。

(2)發展中國家將成為國際貿易的重要推動力量。經過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幾十年的奮斗,一些發展中國家(地區)在邁向工業化的目標方面,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成就,其經濟結構正在迅速與發達國家趨同,在國際貿易中的作用非常突出。中國、韓國和東南亞國家將發揮重要作用。1995年7月的第28屆東盟外長會議表示,與會各國將全力支持在2003年建成東盟自由貿易區,屆時將出現一個約4.7億人口的大市場。盡管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使東盟受到沉重打擊,但從目前情況看,東盟已從打擊中復甦,在國際貿易中的作用不可低估,同時也必定是貿易大國爭奪的重要市場。
雖然上述發展中國家(地區)不可能與發達國家在國際貿易中處於同等地位,但新的經濟和產業結構的調整,將大大促進其國民經濟的發展。隨著國際經濟新秩序的逐步發展,一部分較先進的發展中國家必定會成為未來國際貿易重要的推動力量。
(五)資本將在全球各地加速流動,成為各國經濟發展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
經過對90年代兩次重大金融危機(墨西哥危機與亞洲危機)的反思,各國的金融改革將逐步完成,從而有利於國際金融市場的穩定,促進資本在國際間的流動。以高科技、信息、知識為內容的國際分工,也將促進資本在國際間的快速流動。資本在全球各地的快速流動,對各國經濟發展的影響可能遠遠超出20世紀。未來15年裡,歐元可望確立其國際貨幣的地位,並同美元、日元形成三足鼎立之勢。

⑤ 《世界旅遊城市發展報告(2019)》,中國都有哪些城市上榜

《世界旅遊城市發展報告(2019)》發布,中國大都市有以下上榜。

1.北京

東方明珠塔,上海最著名的建築之一,它高達468米,是上世紀90年代初的最高建築,它無論是從風景上還是藝術上去觀看,都是一座非常美麗的建築。上海的外灘擁有著各種建築風格的古老建築,每個人都值得去看一看。有著這些美麗的建築上海必在世界旅遊城市發展榜上。

⑥ 2002年至今中國經濟發展趨勢報告

您好!
希望我找的這些能幫助你。我復制了一大堆,我也不知道從中復制那一段給你才有用。就把全部復制下來,您自己在找找看。
內容提要:跨入21世紀,面臨著經濟知識化和經濟全球化洪流的嚴重沖擊,中國經濟將進入大調整、大轉折、大變化、大發展時期。世紀之交的中國經濟已進入全面、快速工業化階段;但也存在不少困難問題,集中表現為明顯的、多側面的二元現象。通過定性分析和定量計算進行超長期預測,到2050年,中國GDP總量可能達到15萬億左右,人均約為10萬元,經濟總規模居世界各國第二位(僅次於美國)。
21世紀中國的經濟將會是什麼情景,其發展趨勢怎樣?這不僅關系十幾億中國人的命運,也將影響世界的發展格局、由於不確定性因素還太多、難以做出准確的預測,只能憑個人的認識與理想,並輔以定量方法的測算,做出不一定正確的分析與判斷,供同志們批判和參考。

世紀之交的中國經濟

20世紀是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推翻了壓在頭上的「三座大山」——封建主義、帝國市義和官僚買辦階級,建立了新中國。在此基礎上,中國實行了全面工業化,推進了改革開放,到20世紀末,已取得顯著成果,成為世界經濟發展史上的一大「奇跡」。
世紀之交的中國經濟的基本狀況是:
——經濟持續高速增長
1978年實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取得了重大成就。1978~1998年,GDP從3624.1億元增至79552.8億元,按1978年價格計算增長了5.38倍,平均每年增長速度為9.7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平均增長4.96%,第二產業年均增長11.73%,第三產業年均增長10.47%。人均GDP從379元增至6404元,平均每年遞增8.28%。到1997年;中國經濟平均增長速度比世界平均水平高6.5個百分點,比發達國家平均水平高7.3個百分點,中國GDP總量躍居世界第7位。詳見表1。
表1:中國經濟發展情況

年份 GDP
(億元) GDP增長
速度(%) 第一產業
增長速度(%) 第二產業
增長速度(%) 第三產業
增長速度(%)
1978 3624.1 11.7 4.1 15.0 13.7
1980 4517.8 7.8 -1.5 13.6 5.9
1985 8964.4 13.5 1.8 18.6 18.3
1990 18547.9 3.8 7.3 3.2 2.3
1994 46759.4 12.6 4.0 18.4 9.6
1995 58478.1 10.5 5.0 13.9 8.4
1996 67884.6 9.6 5.1 12.1 7.9
1997 74772.4 8.8 3.5 10.8 8.2
1998 79552.8 7.8 3.5 9.2 7.6

1978年以來,中國經濟增長經歷1978~1984年、1985~1987年、1988~1992年、1993至今的四個周期波動。與改革前相比,中國經濟波動的周期拉長了,峰位、谷位落差降低了。這反映了中國經濟增長質量的不斷提高,由過去追求高速度逐步轉向兼顧發展與穩定、兼顧速度與效益、追求經濟持續穩定、健康發展。同時,隨著市場經濟體制逐個建立,宏觀調控中經濟手段作用增強,使經濟運行擺脫了一放就亂、一管就死的惡性循環。1996年、1997年軟著陸的成功,使中國在1997年5月開始的東南亞金融危機的沖擊下站穩腳跟。
——產業結構有所改善
產業結構嚴重脫離需求結構的畸形狀態得到很大改善,長期困擾計劃經濟國家的商品數量「短缺」現象基本消除,能源、交通運輸與郵電通訊、重要原材料等基礎產業和基礎設施得到了快速發展,農業持續穩定增長,瓶頸產業制約經濟增長的現象得以緩解。第一、二、三產業的發展比較協調。接從業人員,三個產業的比例1985年為62.4:20.8:16.8;1998年改變為49.8:23.5:26.7。按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1985年為28.4:43.1:28.5;1998年改變為18.0:49.2:32.8,它們之間的關系已有了初步的改善。
——科學技術和教育水平有一定提高
據1995年工業普查結果,20世紀80年代以後出廠的工業生產設備已佔設備總量的90.5%;大中型企業生產設備達到國際和日內先進水平的分別達到26.l%和27.7%,比1985年提高了13.2和5.9個百分點,平均每年提高1.3和0.59個百分點,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顯著提高。根據我們採用超越對數生產函數方法的測算結果,1953~1977年期間,生產率增長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為負值:1978~1995年,生產率增長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份額已上升到39.85%,僅次於資本投入增長的貢獻(46.84%)。
截止到1998年底,中國國有單位專業技術人員總數為2091.4萬人,平均每萬人口在校中學生588人,小學生118人;大學生27.3人。中國的巨大人口,通過發展教育將成為巨大的人力資源。
——市場機制在經濟生活中作用增強
隨著改革的深化,中國已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作為改革的目標模式,市場正逐漸成為配置資源的基本手段。從1988年開始,中國開始了生產要素的市場化進程,1990年代生產要素市場化速度有所加快。在1980年代,生產要素市場化主要體現在生產資料流通領域,並以實物資本的形態進行。進入1990年代,土地、資金開始急速進入市場,推動房地產市場、股票市場、債券市場的超常發展。這表明大量生產要素脫離了計劃軌道,各經濟主體行為方式發生巨大變化,對中國經濟運行方式也產生較大的影響。同時,通過對計劃、投資、財政、金融、收入分配、就業和社會保障等一系列改革初步確立了市場經濟的宏觀調控體系的框架。
——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份並存的局面正在形成
改革開放前公有經濟一統天下,國有經濟在第二產業和多數第三產業中占據絕對壟斷地位的狀況已被打破。1998年我國按工業總產值劃分的經濟結構是國有工業佔28.5%,集體工業佔38.3%,城鄉個體工業佔18.9%,其他經濟類型工業(私營、中外合資等)佔19.9%。
——對外開放日益擴大
1998年我國進出口總額已達到3239.3億美元,相當於1978年的15.7倍(其中出口為18.8倍),從1978年排在世界第32位躍升到第11位,表明我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日益上升。據海關統計,我國出口商品中工業製成品比重已由1980年的50%上升到1998年的92%,其中機電產品出口比重由5%上升到33%以上。表明我國的製造業在國際競爭中的競爭力有所提高。
實際利用外資數額不斷增加,1996~1998年三年分別達到548.04億美元、644.08億美元利585.57億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資均在400億美元以上。
——由全面短缺走向相對過剩
在20世紀的大多數年份里,中國經濟基本是在短缺中運行的。進入1990年代以來,一般工業品出現了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轉化,中國經濟發展走出資源約束的商品短缺時代,進入需求約束和市場制約的新階段。目前,不僅一般工農業產品,而且生產資料都已初步形成了買方市場。1998年下半年國內貿易部統計范圍內的601種商品無一種是供不應求,半數以上的工業產品生產能力利用率在60%以下,絕大多數農產品也供大於求,許多商品庫存積壓有增無減。市場需求對經濟增長的約束機制明顯強化。自1993年以來,經濟增長一直呈現下降趨勢,從1992年的14.2%的高峰降至1999年的7.1%,平均每年下降0.91個百分點。
市場供求關系的變化對經濟運行機制產生深遠的影響。經濟增長的主要矛盾由供給轉向需求。在短缺經濟時代,經濟增長速度的高低主要取決於供給能力尤其是「瓶頸」產業供給能力的提高;在買方市場態勢下,擴大投資不一定能夠帶動消費增長,企業投資只有與市場需求協調時才產生相應的經濟效益,脫離市場需求的投資增加只會產生更大的浪費。同時,企業為爭奪有限的市場空間展開了更激烈的競爭,中國經濟開始進入一個競爭的時代,生產和效益逐步向優勢企業集中。
——發展中存在眾多的困難與問題
總的看,在中國步入21世紀時,全國經濟已進入全面、快速工業化的階段;在取得巨大的成績的同時,也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集中表現為明顯的、多側面的二元現象:新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已開始運行,但舊體制仍然在許多領域起作用,新舊體制雙軌運行並存,轉軌緩慢,特別是國有企業改革面臨巨大困灘;經濟高速增長與低效率、低質量並存,經濟仍然以粗放型增長為主,資源配置結構不合理,規模經濟效益差;在國內市場容量不斷擴大的情況下;相當部分的國產商品生產能力過剩,銷售困難與部分商品大量進口並存,國產名牌不斷消失,一些「民族工業」被外資打壓兼並,國家經濟安全受到威脅;出口高速增長與傳統的低附加值產品佔主導地位並存,高檔名牌產品和高新技術產業國際競爭力不強,國內市場佔有率日益下降:東南沿海地區經濟持續高速增長、人民生活奔向富裕與中西部多數地區經濟發展緩慢、收入水平相對低下並存,經濟發展的地區差距日益拉大;隨著經濟規模擴大、就業人數不斷增加與全社會的失業率上升並存,農村剩餘勞動力流動速度加快與困難加大並存,這將使得潛在的社會不穩定因素有增加的趨勢;少數人暴富與相當部分的城鄉貧困人口並存,社會不同人群的收入差距不斷擴大;工農業產品積壓,產銷率不高與相當一部分人民群眾(尤其是農村居民)的有效購買力不足並存;經濟規模迅速擴大與資源浪費、環境污染日益嚴重並存,能源和水資源短缺和生態失衡、環境惡化日益成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制約因素;對科學技術和人才的需求日益提高與大量低素質的剩餘勞動力並存。
這些問題都是短期內難以克服的,必須經過長期的艱苦努力和精心的操作才能逐步解決。這表明,我國的未來發展前景是美好的,但面臨的困難也是很大的。

21世紀上半葉(2000~2050年)中國經濟長期預測

對2000~2050年中國經濟的發展進行預測是超長期預測。未來50年不確定的因素很多,我們只能在一定的假定條件下(如不發生世界大戰,國內基本保持社會安定等),採取定性分析和定量計算相結合的辦法進行預測。這里我們使用了系統動力學、投入產出、經濟計量三者相結合的模型,預測中國在2000~2050年間人口、經濟增長以及結構變化情況。下面就是預測結果與分析,有關預測模型的情況,將在本文的最後予以說明。

一、人口預測:總量不超過16億,老齡化問題日益嚴重

1、人口總量和勞動力預測
中國目前仍然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1995年中國的人口數為12.1121億,佔世界總人口57.16億的1/5。1995年世界的人口增長率為1.5%,中國則為1.06%。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同時政府加強了計劃生育政策的指導,人民群眾的生育觀念逐步發生了變化,人口出生率有了大幅度下降,從1970年代初的20‰以上降到了目前的10‰左右。在城市和鄉鎮企業發達的富裕農村,獨生子女已經蔚然成風,成為居民的自覺要求。即使在較為貧困的邊遠地區和農村,群眾也已經認識到,少生優生是脫貧致富的重要一環,多胎生育大大減少、但是,由於巨大的人口基數,中國每年新增加的人口數仍然在1000萬以上。實現零增長還需要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根據模型預測,中國大約在對世紀的30年代出現人口的零增長,其後為緩慢的負增長。各主要年份的人口數、勞動力數見表2。
表2:主要年份人口數與勞動力預測

年份 人口數 勞動力數 年份 人口數 勞動力數
1995 12.11 6.239 2025 15.50 7.748
2000 12.87 9.239 2030 15.72 7.748
2005 13.60 6.920 2035 15.84 7.703
2010 14.23 7.247 2040 15.85 7.655
2015 14.76 7.498 2045 15.72 7.569
2020 15.18 7.678 2050 15.52 7.437

其中,2000年中國的人口總數要可望不超過13億,2010年達到14億,2020年前後突破15億。在2038年前後達到峰值15.86億,其後則為負增長。同時可以推斷,由於生活環境和質量的提高,以及隨著人口出生率及勞動力比重的逐年下降,「人們老齡化」現象將成為未來社會的一個重要問題。預測結果表明,2030年後,按照目前對勞動力的界定,勞動力占人口比重將不到50%,非勞動力人口將超過8億,2043年前後非勞動力人口將達到峰值8.21億,占當時總人口的51.95%。如果家庭人員結構的趨勢不發生轉折性轉變:那麼由於出生率的下降、生活水平與醫療水平提高等原因,非勞動力人口中老人將佔大部分,這意味著未來我國人口結構將對社會經濟發展產生重大影響。
2、三次產業就業比重預測
由於歷史原因,我國勞動力結構一直保持這樣的格局:農業勞動力始終占據第一位,1980年代以前,70%以上的勞動力都集中在第一產業;改革開放以後,第一產業勞動力的比例開始減少,但1990年占勞動力總數的比重仍有60%。第二產業從1970年代末發生重大變化,隨著改革的深入、經濟的發展,第二產業擁有20%左右的勞動力,並且緩慢增加;1990年第二產業在總勞動力中的比重為21.4%。第三產業也是在改革開放後出現快速發展,但其比重低於其他產業,1990年為18.4%,進入1990年代後,第三產業發展開始加速。1994年,第三產業就業的勞動力首次超過第二產業,二、三次產業占總勞動力的比重分別為22.7%和23%:第一產業仍居首位,為54.3%。這說明,第一產業就業勞動力比重的下降在加快,且大都向第三產業轉移。根據1996年的統計數據,一、二、三次產業就業勞動力的比重分別為50.5%、23.5%、26.0%。1978~1996年,在不到20年的時間內,第一產業就業勞動力從占總數的70.5%下降到50.5%,平均1年下降1個百分點。這是非常巨大的變化,也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成就,而且這種趨勢還將繼續保持下去。模型預測結果見表3。
表3:1996~2050年三次產業中勞動力比重預測 單位:%

年份 一產業 二產業 三產業 年份 一產業 二產業 三產業
1995 52.2 230 24.8 2025 29.4 28.9 41.6
2000 49.1 24.2 26.7 2030 26.5 29.4 44.0
2005 44.3 25.6 30.1 2035 23.9 29.8 46.3
2010 40.0 26.7 33.4 2040 21.3 30.1 48.5
2015 36.1 27.6 26.3 2045 19.1 30.4 50.5
2020 32.6 28.3 39.0 2050 17.0 30.6 52.4

根據對三次產業就業比重的預測,未來勞動力結構將出現兩次重大變化,從而變得更加合理。
第一次變化出現在2015年前後。2015年以前,盡管第一產業勞動力就業比重不斷下降,但仍然為勞動力最多的產業。2000年三次產業的勞動力就業比不分別為49.1%、24.2%和26.7%。2010年三次產業的就業比重變為40.0%、26.7%利33.4%。隨著改革的日益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日益完善,面向生產服務的第三產業,如研究與開發、技術培訓、在職教育、產業產後服務、金融保險、貿易等等,發展速度會日益加快;同時,技術進步使第一、二產業勞動生產業勞動生產率迅速提高,人均收入水平不斷上升,必將促使居民生活中自我服務的部分逐漸減少,生活服務的社會化使得面向生活的第三產業繼續強勁增長。到2015年,第三產業就業比重將超過第一產業,達到36.3%,成為容納勞動力最多的主要產業。
第二個變化出現在2026年左右。這時,我國的工業化接近全面實現,第一產業勞動力繼續向外轉移,就業比重減少為28.8%第二產業勞動力就業比重緩慢上升,達到29.1%,超過第一產業成為繼第三產業後容納勞動力的主要產業。2030年,三次產業的就業比重分別為26.5%、29.4%和44.1%。2044年以後,第三產業將容納全國一半以上勞動力就業,成為解決社會就業的決定性力量。2050年,三次產業就業比重分別為17.0%、30.6%和52.4%,按就業比例從大到小的排序,形成「三二一」的格局。

二、經濟增長預測:21世紀中經濟總規模將居世界第二位

根據模型預測結果,2000~2050這50年中,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的基本趨勢是逐漸緩慢下降,50年的平均增年率為5,8%。其中,2000~2010年為8.1%;2011~2020年為6.4%;2021~2030年為5.4%;2031~2040年為4.9%;2041~2050年為4.3%。見表4。
表4:2000~2050年中國經濟總量和人均GDP預測

區間 GDP平均
增長率(%) 期末GDP總量
(萬億元,1995年價) 期末人均GDP
(萬元/人,1995年價)
2001-2010 8.1 19.7694 1.3889
2011-2020 6.4 36.7007 2.4178
2021-2030 5.4 52.2370 3.9657
2031-2040 4.9 100.5209 6.3406
2041-2050 4.3 153.0721 9.8638
2011-2030 5.9 - -
2031-2050 4.6 - -

從GDP的增長過程看,未來50年經濟發展大致可分為3個階段。第一階段是2000~2010年。在此期間,經濟增長保持平均8.0%左右的高速度,這既是我國經濟增長的黃金時期,又是我國經濟結構大調整和經濟體制大轉型階段。到2010年,以1995年價格計算(下同),GDP總量將會接近20萬億元,人均約1.4萬元;人民生活水平全面達到小康,中東部地區、西部城鎮以及部分農村進入富裕小康的生活水平。這一階段內,大中型城市和部分沿海地區中小城鎮將普遍完成工業化,開始向後工業化或信息化社會轉變;問時工業化過程全面向農村推進。東小部的絕大部分地區、西部地區的城鎮及部分農村居民生活水平將會達到小康,一部分城鎮和小總值農村將開始向富裕小康邁進。
第二階段:2011一2030年,GDP將以年均6%左右的中速增任。到2030年,GDP總量將會達到60萬億元左右,大均約4萬元。那時,我國將全面完成工業化。大部分地區基本實現信息化,科學技術全面接近當時國際較先進水平,部分領域世界領先,經濟技術總體實力居世界前列,人民平均生產水平達到當時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部分地區和大小城市的生活水平達到當時發達國家水平。
第三階段:2031~2050年,GDP年均增長仍可望保持在4%左右的水平上。到2050年,GDP總量可能達到150萬億元左右,人均約10萬元,經濟總規模居世界第二位(僅次於美國)。到那時,我國科學技術水平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若干領域保持領先地位;國民經濟將全面信息化;生態環境大大改善,人民生活水平達到當時發達國家的中等水平。

三、三次產業結構變化預測與分析:

第三產業比重逐漸上升
在2000~2050年間,國民經濟的增長不僅表現在總量的迅速增加,而且也將使經濟結構發生重大改變。這是由於三次產業的增長速度不同,經長期積累從量變到質變的結果。各時段的年均增長率和期末三次產業結構情況見表5。
表5:2000~2050年三次產業增長速度與結構變化情況

區間 三次產業增加值增長率(%) 期末三次產業結構(%)
一產業 二產業 三產業 一產業 二產業 三產業
2001-2010 5.8 8.1 9.0 14.1 51.5 34.4
2011-2020 4.2 5.5 7.5 11.5 50.2 38.3
2021-2030 3.4 5.0 6.6 9.4 48.0 42.6
2031-2040 2.8 4.3 5.9 7.7 45.3 46.9
2041-2050 2.0 3.5 5.3 6.2 42.1 51.7

三次產業的變化趨勢可大致說明如下:在2000年以前,由於中國政府重視第一產業和加強對農業投入的結果,第一產業的增長率將會維持在5%左右的水平上。2000年以後的增長率逐漸緩慢下降。第二產業的增長率在2000年以前仍處於首位,年均可超過10%,但增長率趨勢是下降的,且下降得較快;2000年以後,增長率下降速度有所放慢。這是由於隨著對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設和推進,企業的增長方式將逐步轉變,從外延擴大再生產為主轉向內涵擴大再生產為主。企業將更加註重經濟效益,山過去的速度——效益型增長轉向效益——速度型增長,即企業首先講究經濟效益,通過效益的獲得表現出一定的增長速度。 同時,隨著當代科學技術的進步,我國也必將逐漸進入信息化社會,勞動生產率迅速提高,工業化的進程加快,在某些領域實現跳躍性技術進步,大大減輕經濟增長對傳統工業的依賴程度。不過,我們也要看到,信息社會是建立在社會物質財富極大豐富、社會基礎結構發達完善的基礎上的。信息化只能加快工業化的進程,而不可能代替工業化過程和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物質產品的巨大需求。作為後發國家的工業化可以與信息化同步進行,們決不可能跳過工業化直接進入信息化。信息化的發展不僅不會減少人們對交通運輸等的需求;相反,信息化越發達,人們的出行率越高,物質流動越頻繁。也就是說,在工業化尚未完成階段,信息化使得社會經濟運轉效率提高,將會更加刺激對物質產品需求的增長。第二產業在今後的十幾年內,需求收入彈性仍然會繼續上升,它在國民經濟中所佔的比重居高不下;2010年以後才會逐步有所降低,但在人均物質產品擁有量達到發達國家的水平以前,降低的速度仍然是緩慢的。
隨著第一、第二產業生產效率的提高,對第三產業的需求增長會進一步加快,使得第三產業保持較快的增長勢頭。人約在21世紀初期,第三產業的增長率將超過第二產業,尤其是信息服務業、金融保險業、房地產業、教育和科學研究事業的發展會保持持續快速增長,並一直保持下去。根據預測,2010年一、二、三次產業的增長速度分別為5.1%、7.1%、和8.4%;2030年增長速度為3.2%、4.6%、6.1%;2050年增長速度為1.6%、3.2%和5.0%。
三次產業的結構將隨著三次產業增長速度的不同而出現根本性的變化。1995年一、二、三產業佔GDP的比重分別為20%、48.8%和30.7%,2000年時三次產業的結構變為17.4%、51.7%和31.0%。2010年時這種結構變為14.1%、51.5%和34.4%。第二產業占據國民經濟半壁江山的地位一直要持續到2020年左右。到203O年三次產業的結構將變為9.4%、48.0%和42.6%。在2038年以前,第二產業將一直保持其在國民經濟中的最大份額,盡管這一份額在不斷減少。2838年以後,第三產業將以46.0%的份額超過第二產業的45.9%,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第一大產業;在2047年左右,其份額將超過50%,在國民經濟中處於絕對支配地位。2050年三次產業的比重分別為6.16%、42.10%和51.74%。
這里需要特別指出的一點是,通常在計算三次產業的結構時,都按當年價計算的。但以上的計算結果卻是在1995年(不變)價的基礎上進行的,它們並不是未來各年以當年價計算的產業結構。如要考慮未來當年價計算的產業結構,就需要預測三次產業增加值在未來年份的平(縮)減指數。對於超長長期預測來說,這是十分困難的,我們在模型中未予考慮。但這里我們可以作一個簡單的估計,以說明未來以當年價計算時,三次產業結構變化的方向。當三次產業增加值的價格上升幅度不同時,價格上升幅度大的;以當年價計算的結構比例也增大。根據發達國家的經驗,第一產業(主要是農產品)和第三產業的價格上漲率要快於第二產業,因此,在用當年價計算三次產業結構時,第一、第三產業的比重將比用不變價計算的結果高。(《國民經濟管理》 中國社科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研究所研究員 李京文)

⑦ 急求改革開放30年中國經濟變化的調查報告

改革開放30年來,廣西不斷加強經濟結構調整和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圍繞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產業化,加大投資力度,加快城鎮化進程,大力發展縣域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有效地促進經濟結構調整,促進粗放型增長向集約型增長轉變,推動了經濟快速增長。
一、產業結構調整日趨合理
進入到二十一世紀,廣西經濟進入了快速發展的階段,在工業和第三產業快速增長的推動下,第一產業增加值的比重呈下降趨勢,第二、三產業增加值比重呈上升趨勢,三次產業結構正處在不斷優化過程中。三次產業結構由1978年的40.9∶34.0∶25.1,呈「一二三」型,調整到2007年的20.9∶40.7∶38.4,呈「二三一」型。
(一)農林牧漁業布局加快調整,結構逐步優化
隨著農業生產穩定發展,第一產業內部結構不斷調整,由主要以農業為主,調整為農業、林牧漁業並駕齊驅,主要表現為:農業比重逐年下降,林牧漁業比重逐年上升。1978年,農業和林牧漁業產值在第一產業中比重為80.1%和19.9%。到2007年,農業比重下降到47.9%,林牧漁業比重超過農業比重達到48.8%,分別比1978年下降32.2個百分點和上升了28.9個百分點。
(二)工業主體地位增強,內部結構持續優化
工業成為經濟發展最主要的推動力,工業在全區經濟中的主體地位進一步提升。1978年工業增加值佔GDP比重為30.7%,工業化率為0.75;到2007年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35.1%,工業化率達到1.68,分別比1978年提高了4.4個百分點和0.93。2007年工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48%。改革開放以來,廣西輕、重工業比重相互轉換,此消彼長,輕工業比重適度下降,重工業比重上升。1978年輕、重工業總產值比重分別為54.6%和45.4%,1999年重工業產值超過輕工業產值,輕重工業比重分別為48.8%和51.2%;2007年輕、重工業產值比重分別為37.4%和62.6%,總體上廣西工業進入重工業時代。工業內部變動趨勢是採掘業比重呈下降趨勢,製造業和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則明顯上升。1995年採掘業,製造業,電力、燃氣和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增加值的比重分別為12.1%、81.8%和6.1%,到2007年比重分別為4.6%、85.2%和10.2%,其中採掘業的比重下降7.5個百分點,製造業和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的比重分別提高3.4和4.1個百分點。產業集聚度顯著上升,2007年,規模以上農副食品加工業、煙草製品、化學原料及製品業、醫葯製造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電力等9個行業完成工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71.4%,是拉動規模以上工業快速增長主要行業。
(三)傳統服務業行業比重繼續提高,新興服務業行業方興未艾
改革開放以來,廣西服務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服務業中制約國民經濟發展瓶頸產業―交通運輸郵電通訊業得到緩解,市場供給發生根本變化,商品流通市場日益繁榮。1978年,第三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為25.1%,2007年達到38.4%,提高了13.3個百分點。傳統的交通運輸倉儲郵政業、電信業、批發零售業、住宿餐飲業占第三產業比重由1978年的42.3%,提高到2007年的50.2%。與此同時,金融業、房地產業等新興服務業快速發展,規模從1978年的1.81億元和1.45億元,擴大到2007年的150.35億元和239.45億元。
(四)非公經濟比重快速提升
伴隨市場化改革的深入,廣西在積極推行公有制經濟等多種有效實現形式的同時,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所有制結構調整取得明顯進展,在公有制經濟控制力和經濟效益不斷增強的同時,非公有制經濟迅猛發展,成為拉動全區經濟快速增長的重要力量,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格局逐步形成。2007年,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佔GDP比重為52.4%,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50%。截止2007年底,工商登記個體工商戶和私人企業115.75萬戶,其中,個體工商戶108.76萬戶,私營企業6.99萬戶;注冊資本分別達173.98億元和1131.71億元。
二、需求結構進一步優化
改革開放以來,廣西全面貫徹擴大內需的方針,認真實施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在促進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的同時,努力擴大消費需求,投資與消費需求共同拉動經濟增長,總的趨勢是投資率上升,對外貿易依存度不斷提高。
(一)投資率明顯上升
廣西屬於經濟欠發達地區,處於工業化初級階段,已由輕工業階段過渡到重工業發展階段。重工業階段表現為行業投資規模大、產業鏈長、加工度高、中間產品多、增長持續時間長等,在這一階段要求固定資產保持較快增長。近年來,廣西投資率呈現總體上升,與經濟發展階段相適應。1978年,投資率為35.3%,固定資本形成率為27.6%,到2007年投資率達到51.0%,固定資本形成率為47.5%,分別比1978年提高了15.7和20個百分點。
(二)最終消費率呈下降趨勢
根據消費的一般規律,在人均收入低於4000美元期間,最終消費率表現出持續降低的趨勢。2007年,廣西人均GDP為1651美元,離4000美元有較大差距。由於廣西經濟發展水平落後,人均收入水平低,影響了消費需求增長,使最終消費率呈下降趨勢。1978年,最終消費率為77.1%,到2007年下降到55.1%,下降了23個百分點。廣西消費特點為:一是居民消費率呈下降趨勢,政府消費率呈上升趨勢。居民消費率由1978年的65.1%,下降到2007年的39.7%,下降了25.4個百分點。隨著國家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提高公務員的工資待遇等使政府消費率明顯提高。1978年為12.0%,2007年提高到15.4%。二是城市消費強於農村消費。居民消費中農村消費所佔比重由47.3%降至14.1%,下降了33.2個百分點,城市消費則由17.8%上升到25.6%,城市消費對最終消費增長的帶動力增強。三是居民消費結構升級加快。居民消費結構中吃、穿、用的消費比重下降,住、行及文化、教育、旅遊、娛樂、體育和醫療保健消費比重上升。2007年,城鎮、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分別為41.7%和50.2%,比1980年下降了15.6和13.3個百分點。
(三)對外貿易依存度不斷提高
經濟的快速增長,帶來更多的進口需求,貨物和服務凈出口佔GDP的比重逐漸加大。改革開放以來,通過不斷地深化外貿體制改革,廣西進出口總額規模迅速擴大。2007年,外貿進出口總額達92.77億美元,是1978年的37.3倍;對外貿易依存度為11.8%,比1978年提高5.7個百分點。
三、城鎮化進程加速推進
通過加快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加速城鎮化進程,有效地促進了生產要素向城市集中。2007年,廣西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新增74.88萬人。隨著城鎮建設力度加大以及農村勞動力大量轉移,廣西城鎮化水平明顯提高,全區城鎮人口由1990年的641萬人增加到2007年的1728萬人,凈增1087萬人;城鎮化水平由1990年的15.1%,提高到2007年的36.2%,年均增加1.24個百分點。
四、區域經濟競相發展
改革開放30年來,廣西五大經濟區競相發展,桂南經濟區(廣西北部灣經濟區)規模最大、對經濟增長貢獻率最高。2007年,桂南經濟佔全區經濟總量的比重為30.5%,桂東經濟區為24.1%,桂中經濟區為17.1%,桂西經濟區為15.5%,桂北經濟區為12.8%。2002-2007年桂南經濟區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31.5%,桂東經濟區為23.4%,桂中經濟區為17.1%,桂西經濟區為16.1%,桂北經濟區為11.9%。與此同時,縣域經濟加快發展,占經濟總量比重提升。2007年,廣西88個縣域經濟佔全區經濟總量的比重達到67.5%,與2002年相比,提高3.5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佔91.7%,提高1.6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佔64.0%,提高10.6個百分點;工業增加值64.3%,提高12.0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佔57.3%,提高4.6個百分點。
改革開放以來,廣西經濟結構調整取得積極成效,但仍然存在產業層次、需求水平較低,就業壓力增大,城鎮化發展相對滯後,城鄉發展差距擴大等問題。今後一段時期,是廣西加快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時期,要按照「在發展中調整、在調整中發展」的動態調整原則,通過調整產業結構、需求結構、貿易結構、就業結構、所有制結構和城鄉結構,實現經濟增長由粗放型向集約型、由數量型向質量型、由規模型向效益型的轉變,最終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⑧ 十七大報告提出,黨和國家支持海峽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資相對集中地區經濟發展。福建省計劃通過10年—15年的


(1)物質決定意識,想問題、辦事情必須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提出海峽兩岸經濟版區建設,符合加快權福建經濟發展以及實現祖國統一大業這一客觀實際的需要。
(2)意識對物質具有反作用,正確的意識對事物發展起促進作用。海峽兩岸經濟區發展戰略是正確意識,能夠促進海峽西岸地區發展和海峽兩岸實現和平統一。

⑨ 中國區域經濟發展報告發布 中國區域經濟發展新態勢有哪些

我國區域經濟發展呈現出一些新動向,區域經濟呈現六大態勢:
一是區域政策版效應和規劃引導權作用不斷顯現;
二是區域經濟增長格局呈現「西快東慢」、增長分化態勢;
三是「三大戰略」對我國重點區域發展產生重要影響;
四是以城市群為核心的城鎮空間發展格局進一步優化;
五是區域創新能力東高西低,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發揮創新引領作用;
六是區域改革開放呈現新局面。

與中國地區經濟發展報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
© Arrange www.ahjjxxzx.com 2010-2020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