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麼是低溫經濟
氣溫的降低帶動了帽子圍巾手套等禦寒產品的熱銷,低溫經濟
⑵ 氣候變暖給當地的經濟發展帶來哪些主要影響
對高緯地區好處多
全球氣候變暖
首先會影響到經濟中的農業,在變暖時高緯地區的溫度升高,有利於作物生長的積溫期變長,可以種植的農作物及經濟作物,在種植數量和次數上都會增加,有利於高緯地區農業的發展,農業是社會發展的基礎,農業發展自會帶動其他經濟增長;另一方面,長此以往,人類也會向高緯遷徙,帶動或拉動高緯經濟增長;更多的,其它動物也會遷徙,帶來一系列影響。
另外,全球氣候變暖,各國都要採取相應措施來應對,如植樹造林,開發新能源等以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這樣也可以拉動相關經濟的增長,還可以改善消耗結構從長遠上有利於經濟長遠發展。
⑶ 全球變暖對全球經濟有什麼影響
全球變暖對經濟影響加劇
本報訊 中國氣象局的氣象專家丁一匯說,氣候變化將使我國主要作物品種的布局發生變化,並影響到種植制度,種植界限北移西延的風險加大。據估算,到2030年,我國種植業產量在總體上因全球變暖可能會減少5%到10%左右,其中小麥、水稻和玉米三大作物均以減產為主。此外,全球變暖有利於農業病蟲的越冬和繁殖,導致更嚴重的農業病蟲與雜草危害。
我國已連續出現了16個大范圍的暖冬,從上世紀50年代以來降水逐漸減少。氣象專家認為,全球和我國氣候變化未來50年至100年的預測表明,全球變暖將繼續下去。這種趨勢對全球和我國都將會產生重大影響。
丁一匯說,全球變暖後,黃河及內陸河地區的蒸發量將可能增大15%左右。隨著徑流減少、蒸發增大,水資源系統不穩定性和水資源供需矛盾將加劇。在乾旱年份,氣候變化產生的缺水量將大大加劇我國華北、西北等地區的缺水,並對社會經濟產生嚴重影響。西部地區由於缺乏供水工程等水利設施,水資源系統對氣候變化的影響較大。
氣象專家孫冷說,全球變暖使高溫熱浪增加,這將引起與熱有關的疾病和死亡增加。此外,洪澇的增加還將增加溺水危險及腹瀉和呼吸道疾病蔓延的可能。
孫冷說,人類正遭遇包括水和能源短缺、垃圾處理和交通等顯著的環境問題,這些問題可能因高溫多雨而加劇。低海拔海岸區城鎮化的快速發展,正迅速增加人口居住密度,而這些城市處於海岸氣候極端事件危險之中。
另據統計,全球氣候變化及相關的極端事件所造成的經濟損失,在過去40年平均上升了10倍。盡管世界各國在加強基礎設施和災害防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天氣氣候災害事件的經濟損失依然快速上升。
(董峻 張曉松)
《市場報》 (2002年04月09日第二版)
⑷ 溫室效應對經濟的影響有哪些
全球有超過1/2人口居住在沿海100千米的范圍以內,其中大部分住在海港附近的城市區域。所版以,海平面的顯著上權升對沿岸低窪地區及海島會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害,例如加速沿岸沙灘被海水的沖蝕、地下淡水被上升的海水推向更遠的內陸地方。
⑸ 天氣氣候對經濟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哪裡
氣候是全球性,經濟影響,比如說農業,也就是會產生鏈條反應的!
⑹ 自然災害對經濟有什麼影響
經濟的話,
自然災害大部分都是導致原料供應不足→原料價格上升→成本價上升→需要這些原材料的商品價格上升。不過規模不大的話,經濟很快會恢復的。
導致廠房毀壞的作用也差不多,產品價會上升,一段時間後會恢復。
⑺ 溫室效應對社會經濟的影響
溫室效應的後果將是全球氣候的異常現象,使降雨、風、雲層、洋流以及南北極冰帽專大小等關鍵可變因屬素發生變化。冬季縮短、夏季延長,由於蒸發增強,大片地區的土壤濕度將會降低。最明顯的影響表現在農業方面。隨著二氧化碳濃度的增加,植物的氣孔(氣體和水蒸氣通過的細孔)只要張開得小一點即可收入同樣數量的二氧化碳,這樣,植物由於蒸發所損失的水份就減少了,結果是植物會長得更大。農作物生長較快,就可能較快地把土壤中的養分吸光,農家就不得不購買更多的化肥。糧食的質量可能隨著二氧化碳的提高而下降,因為葉子的含碳量可能增加,含氮量可能減少。在溫室效應中,害蟲和病害較易蔓延,這就需要更多的農葯治理。所以, 溫室效應對社會經濟發展是不利的~~~~
⑻ 氣候變化是如何影響經濟
氣候溫和濕潤適宜居住適合城市和農業發展有利於經濟發展;氣候乾旱極端不適宜居住不適合城市和農業發展就不利於經濟發展。
⑼ 冬季低溫對經濟的影響
寒潮是大規模的冷空氣活動,因此寒潮侵襲時,天氣發生劇烈的變化.但由於季節、地理條件以及寒潮的強度不同,各地天氣變化也不一樣.一般來說,冬季最突出的是冷鋒過境時溫度下降,風向劇變,鋒後往往有強大的偏北風,在西北和內蒙古地區有風沙現象,淮河以北,偶有降雪.冷鋒一過天氣便轉睛朗.冷鋒過淮河以後,降水機會增多,尤其當冷鋒速度緩慢或在江南靜止時,降水時間將會持久.
寒潮天氣對農業的影響最大.寒潮冷空氣帶來的降溫可以達到10℃甚至20℃以上,通常超過農作物的耐寒能力,造成農作物發生霜凍害或凍害.
不同地區不同種類的農作物耐寒的生理學溫度也都有一定的限度,如北方春小麥、豆類和油料作物屬耐寒作物,可以承受-7~-10℃的低溫,蘿卜可耐-6℃的低溫,白菜可耐-4℃的低溫,而玉米、馬鈴薯只能耐-3~-2℃的低溫.而且,各種植物不同生長發育期階段的耐寒能力也不同.對於大多數植物來說,當溫度降到0℃左右時,就會明顯受害.歷史上幾乎每次寒潮過程都會造成大面積的農作物受害,災害程度會因冷空氣入侵范圍不同而有較大差異.
寒潮過境後,氣溫驟然下降,降溫可持續一天至數天.西北、華北地區降溫幅度大,中部、南部降溫幅度小,但可以出現冰凍和霜凍現象.如在1955 年1月,由於寒潮連續暴發性的南下,武漢出現了-14.6℃,上海出現了-19.2℃,南寧出現為-2.1℃的極端最低氣溫,海南島也出現了罕見的霜凍現象.其中蘇、皖、鄂、湘、贛等省不少地區連續出現10-15天一大雪和凍雨,導致了交通、電訊受阻,農牧業生產遭受重大損失.春秋時節,寒潮天氣除大風和降溫外,在長江流域以南常有雨雪.有時還會出現雷暴和冰雹等災害性天氣,特別是由寒潮引起的終霜、初霜和霜凍對華北、華中地區農作物的威脅更大,往往造成嚴重減產.
寒潮和強冷空氣通常帶來的大風、降溫、雨雪冰凍天氣,是我國冬半年主要的災害性天氣.
大風可使火車出軌以至顛覆.我國大風吹翻列車的事,在新疆多處發生.蘭新鐵路在哈密附近要通過「百里風區」,在天山達坂城一帶要通過「三十里風區」.自1961年至1982年,大風吹翻列車達10次之多.每逢大風季節,列車常不能正點運行.
大風對民航的影響也十分顯著,寒潮冷空氣所到之處,平均風速一般在15m/s以上,陣風25m/s以上,並且持續時間長,大風使起飛和著陸的飛機易發生輪胎破裂和起落架折斷等事故.
雨凇也會威脅飛機的飛行安全,飛機在有過冷水滴的雲層中飛行時,機翼、螺旋槳會積水,影響飛機空氣動力性能造成失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