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香港的經濟支柱產業是什麼
金融、貿易及物流、專業服務和旅遊是香港的四大支柱產業
1.香港是一個高度成熟的國際金融中心,
擁有多項制度優勢:資金自由流動、法制和監管健全、市場運作透明和高效、人才和金融機構高度國際化等。
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排名中,香港一直名列前茅,緊隨倫敦和紐約之後,近年得分差距更大幅收窄。香港也是亞洲主要的資產管理中心、亞洲第三大銀行中心(全球首100銀行中有73家在香港營業),以及世界第六大外匯市場。在上市融資方面,香港首次公開招股集資總額在2009至2011年均佔全球第一位。國家「十二五」規劃支持香港發展成為離岸人民幣中心以及國際資產管理中心。
2.香港是世界首屈一指的國際貿易和服務中心,既是全球最自由的經濟體系之一,也是全球第十大貿易經濟體系。香港其中一個獨特優勢,是以「中國香港」名義參加國際貿易組織。
3.香港擁有企業管理及各服務行業的專業人才,專業服務一向是香港最具競爭力的行業之一,其中法律、會計、建築和相關工程以及醫療服務優勢尤其突出。香港的專業人才擁有國際認可的專業資格,豐富的國際網路和管理經驗,亦熟悉國情及內地市場。
4.香港是亞洲最受歡迎的旅遊勝地之一。2012年全年訪港旅客總數超過4864萬人次,其中約七成為內地旅客,其餘為歐美和亞洲區內的旅客。
香港是個多元共融的國際都會,既保留著傳統的中國文化,又受西方風尚的影響,具有獨特的地方色彩。在積極發展高科技現代化城市的同時,香港有購物消閑的好去處、享譽國際的美酒佳餚、富吸引力的主題公園、風景怡人的大自然景色、獨特的文化遺產如括廟宇、圍村、祠堂和富中西色彩的建築等,是觀光、商務和家庭旅遊,以至消閑及消費旅遊的最佳地點。
(1)香港發展什麼經濟發展擴展閱讀:
支柱產業是指在國民經濟體系中佔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其產業規模在國民經濟中佔有較大份額,並起著支撐作用的產業或產業群。這類產業往往在國民經濟中起支撐作用,但不定能起到引導作用;同時,這類產業往往由先導產業發展壯大,達到較大產業現核以後就成為支柱產業或先成為對其他產業的發展既起引導作用又對國民經濟起支撐作用。
支柱產業主要具有以下特點:
(1)強調大規模產出。支柱產業著重強調產業的凈產出占國民經濟或地區經濟的比重。
(2)強調現在。現在比重大的產業就是支柱產業,即便其比重呈下降趨勢,只要比重還較大,仍可稱為支柱產業。
(3)強調發展。支柱產業要求市場擴張能力強、需求彈性高,發展快於其他行業。要求生產率持續、迅速增長,生產成本不斷下降。
(4)強調擴大就業。
(5)強調帶動作用。支柱產業要求產業關聯度高、長期預期效果好。
(6)強調節約能源和資源。
② 香港經濟繁榮靠的是什麼
香港經濟繁榮靠的是什麼?
香港經濟繁榮概括起來就是:天時、地利、人和。天時,指得是香港的經濟發展基本上與內地同步。新中國成立後相當長一段時期,香港成為新中國與西方國家貿易的唯一橋梁。在為內地發揮作用的同時,香港自身經濟也發展起來。在二戰後,處於轉型期的西方經濟,勞動密集型產業逐漸向發展中國家轉移,香港人抓住了這個機遇,發展了自己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即抓住了天時。地利,是指香港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幾乎是坐享其成。香港除了面向東南亞,背靠祖國大陸,經濟腹地遼闊的地利優勢外,時差位置也非常有利,使它處於一個金融、貿易、航運和信息服務經濟中心。
三十年來,香港經濟繁榮,GNP直線上升,還有一個原因是大陸改革開放,經濟繁榮,對外貿易增長很快。加之香港重視人力資源開發,行政管理和法制建設不斷改進和完善,並走上了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的軌道。現在是亞洲的一朵「花」,也是世界罕見的一朵「花」。但是,香港這朵鮮艷的「花」,是靠根、莖、葉和泥土――大陸供給它養份而分不開的。香港加強與內地的經濟合作,是經濟強勁復甦的又一個重要原因。與香港一河之隔的深圳在維護和促進香港的經濟繁榮社會穩定所起的作用功不可沒。特別是近十年:大陸經濟發展順利,香港就更加繁榮;大陸經濟緊縮,香港經濟就衰退。「一國兩制」,貫穿於國際因素、內地因素和香港內部因素的積極的信心因素,才有來自海內外的積極投資,也才有香港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繁榮。
在新年到來之際,希望香港同胞增進對祖國的了解和認識。盡管前進道路上還有不少困難,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可阻擋,前途一片光明。讓我們緊緊抓住科學發展這一主題,進一步樹立信心,發揮內地和香港的優勢,使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取得更大的成績。最後,祝香港同胞的明天更加美好!
③ 香港經濟是靠什麼發展的
香港經濟主要是依靠轉口貿易、旅遊觀光、購物三種發展方式:
——1、轉口貿易又稱中轉貿易。轉口貿易是指國際貿易中進出口貨品的生意,不是在生產國與消費國之間直接進行,而是通過第三國(或地區)易手進行的買賣。
——這種貿易對中轉地來說就是轉口貿易。貿易的貨品能夠由出口國運往第三國(或地區),在第三國不通過加工(轉換包裝、分類、選擇、收拾等不作為加工論)再銷往消費國;也能夠不通過第三國而直接由生產國運往消費國,但生產國與消費國之間並不發生貿易聯系,而是由中轉國分別同生產國和消費國發生貿易。由於中國是世界上遭遇反傾銷最多的國家,所以這種貿易形式,也幾乎變成躲避貿易制裁的專用方式之一。
——由於香港是一個自由港又稱「自由口岸」,是全部或絕大多數外國商品可以免稅進出的港口。這種港口劃在一國關稅國境(即關境)以外,外國商品除進出港口時免繳關稅外,且可在港內自由改裝、加工、長期儲存或銷售。只有將貨物轉移到自由港所在國內消費者手中時才需繳納關稅,因而香港利用其獨特的區位優勢做轉口貿易一方面可獲取巨大的商業利益;另一方面又可幫助中國商品開辟新的外貿途徑,規避他國的貿易制裁;
——2、旅遊觀光是香港一張亮麗的名片。香港地華南珠三角地區,氣候溫暖宜人,又具中西文化交融的人文景觀,因此中外人士在此既能找到自身文化的符號,又能欣賞異域景觀。中外遊客樂此不疲;
——3、購物也是香港經濟景觀的另一大特色,因為香港是自由港,商品沒有關稅,所以各種奢侈品都比較便宜,因而被稱為購物天堂。
④ 香港回歸之後,香港的社會經濟發展狀況怎樣
香港回歸20年的經濟發展情況
1、跨越香港回歸的浩大工程——香港新機場啟用
耗資1550億港幣的香港國際機場總面積達1248公頃,在彈丸之地的香港是個奇跡;單是客運大樓就佔51萬平方米,相當於86個足球場,是世界最大的建築物之一。
這一跨越香港回歸的浩大工程,在經過幾年運行之後,新機場迎來黃金發展時期,連續4年被評為世界最佳機場,航空貨運量穩居世界首位。
2、金融保衛戰:擊退「金融大鱷」索羅斯
1998年「閃襲」香港金融市場是索羅斯為數不多的敗仗之一。在香港遭到國際金融炒家的狙擊之前,東南亞金融市場經歷了一場暴風驟雨的襲擊,許多東南亞國家和地區的匯市、股市輪番暴跌,金融系統乃至整個社會經濟受到嚴重創傷。
索羅斯的一連串狙擊,令港幣遭到大量投機性的拋售,匯率受到沖擊,一路下滑,香港金融市場一片混亂,港幣多年來首度告急,保衛香港貨幣穩定註定是一場你死我活的生死戰。香港特區政府動用外匯基金合法地干預香港股市,與國際炒家在金融市場上進行殊死拼殺。
中國政府強調,將會全力支持香港特區政府捍衛港幣穩定。必要時,中國銀行將會與香港金融管理局合作,聯手打擊索羅斯的投機活動,這對香港無疑是一種強心劑。一連串的反擊,使索羅斯的香港征戰未能討到任何便宜,損失慘重。
3、CEPA出世
2003年,在香港回歸六周年之際,中央政府回應特區政府的提議,簽署了《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CEPA),穩定了香港商界對香港經濟的信心,香港經濟開始明顯復甦。
2004年1月1日,正式實施的CEPA,將香港與內地的經濟緊緊維系在一起。CEPA自簽署後,香港GDP增速在2004年、2005年、2006年都保持在高速發展的態勢,超過世界經濟平均發展速度的一倍多,使得香港日益成為跨國公司拓展內地與亞洲業務的首選之地。
4、香港自由行開放
中央政府於2003年7月28日起,放寬了內地居民往來香港的簽證政策,先後允許內地49個城市居民申請來港「個人游」(自由行)。作為香港四大經濟支柱之一的旅遊業,自由行由2002年的638萬人次逐年遞增,至2014年達至最高峰,有近4725萬人次,占整體旅客量逾77%,增幅逾七倍,帶動的行業每年可吸引30多萬香港勞動人口就業。
5、「滬港通」「深港通」相繼問世
2014年11月,「滬港通」正式開通,開通以來,南向交易(從內地到香港)日益受到歡迎,兩年間南向交易佔香港主板成交量的比重由1%-2%上升至12%。
從「滬港通」到「深港通」,邁出這一步耗時七百多個日夜。在「滬港通」成功運行兩周年,「深港通」也正式啟動。啟動「深港通」,全面實現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的互聯互通,是中國必須尋求國際金融話語權的強國之路。從長期來看,「滬港通」和「深港通」對吸引外國資金進入中國股市意義深遠,它們的開通是中國資本市場改革的重大里程碑。
6、獲評全球最具競爭力經濟體
在國際知名機構的評選中,香港仍是全球最具競爭力的經濟體、最自由的經濟體、亞洲最具活力的城市。
2017年6月1日,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發表《2017年世界競爭力年報》,在其調查評估的全球63個經濟體中,香港連續第二年被評為全球最具競爭力的經濟體,瑞士、新加坡和美國分列第二至第四位。此外,據統計,到2017年,香港已連續23年被美國傳統基金會評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
7、「債券通」獲批
2017年5月16日,中國人民銀行和香港金融管理局發布聯合公告稱,決定同意開展香港與內地債券市場互聯互通合作(以下簡稱「債券通」),正式啟動時間將另行公告。這是繼「滬港通」、「深港通」之後,中央政府支持香港發展、推動內地和香港金融合作的又一重要舉措。
多家機構紛紛表示,「債券通」的獲批是一份迎接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的特別禮物,意義重大,而這對於國內和香港乃至全球投資者和債券市場參與者都是一條通往更大業務機會的「快車道」,且將強化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8、亞投行首位非主權經濟體新成員
2017年6月13日,香港特區政府宣布,香港已成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新成員,成為亞投行首個吸收的非主權意義的經濟體,既體現了亞投行的成員組成的多元性和包容性,又為後續其他非主權經濟體的加入做出了成功示範。
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香港擁有「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成熟穩健和流動性充裕的金融市場、以及大量具國際經驗的頂尖金融人才,這些優勢可以協助亞投行籌集資金,為其不同基建項目融資。
⑤ 香港回歸中國之後香港的社會經濟發展狀況又怎樣
香港回歸20年的經濟發展情況
1、跨越香港回歸的浩大工程——香港新機場啟用
耗資1550億港幣的香港國際機場總面積達1248公頃,在彈丸之地的香港是個奇跡;單是客運大樓就佔51萬平方米,相當於86個足球場,是世界最大的建築物之一。
這一跨越香港回歸的浩大工程,在經過幾年運行之後,新機場迎來黃金發展時期,連續4年被評為世界最佳機場,航空貨運量穩居世界首位。
2、金融保衛戰:擊退「金融大鱷」索羅斯
1998年「閃襲」香港金融市場是索羅斯為數不多的敗仗之一。在香港遭到國際金融炒家的狙擊之前,東南亞金融市場經歷了一場暴風驟雨的襲擊,許多東南亞國家和地區的匯市、股市輪番暴跌,金融系統乃至整個社會經濟受到嚴重創傷。
索羅斯的一連串狙擊,令港幣遭到大量投機性的拋售,匯率受到沖擊,一路下滑,香港金融市場一片混亂,港幣多年來首度告急,保衛香港貨幣穩定註定是一場你死我活的生死戰。香港特區政府動用外匯基金合法地干預香港股市,與國際炒家在金融市場上進行殊死拼殺。
中國政府強調,將會全力支持香港特區政府捍衛港幣穩定。必要時,中國銀行將會與香港金融管理局合作,聯手打擊索羅斯的投機活動,這對香港無疑是一種強心劑。一連串的反擊,使索羅斯的香港征戰未能討到任何便宜,損失慘重。
3、CEPA出世
2003年,在香港回歸六周年之際,中央政府回應特區政府的提議,簽署了《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CEPA),穩定了香港商界對香港經濟的信心,香港經濟開始明顯復甦。
2004年1月1日,正式實施的CEPA,將香港與內地的經濟緊緊維系在一起。CEPA自簽署後,香港GDP增速在2004年、2005年、2006年都保持在高速發展的態勢,超過世界經濟平均發展速度的一倍多,使得香港日益成為跨國公司拓展內地與亞洲業務的首選之地。
4、香港自由行開放
中央政府於2003年7月28日起,放寬了內地居民往來香港的簽證政策,先後允許內地49個城市居民申請來港「個人游」(自由行)。作為香港四大經濟支柱之一的旅遊業,自由行由2002年的638萬人次逐年遞增,至2014年達至最高峰,有近4725萬人次,占整體旅客量逾77%,增幅逾七倍,帶動的行業每年可吸引30多萬香港勞動人口就業。
5、「滬港通」「深港通」相繼問世
2014年11月,「滬港通」正式開通,開通以來,南向交易(從內地到香港)日益受到歡迎,兩年間南向交易佔香港主板成交量的比重由1%-2%上升至12%。
從「滬港通」到「深港通」,邁出這一步耗時七百多個日夜。在「滬港通」成功運行兩周年,「深港通」也正式啟動。啟動「深港通」,全面實現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的互聯互通,是中國必須尋求國際金融話語權的強國之路。從長期來看,「滬港通」和「深港通」對吸引外國資金進入中國股市意義深遠,它們的開通是中國資本市場改革的重大里程碑。
6、獲評全球最具競爭力經濟體
在國際知名機構的評選中,香港仍是全球最具競爭力的經濟體、最自由的經濟體、亞洲最具活力的城市。
2017年6月1日,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發表《2017年世界競爭力年報》,在其調查評估的全球63個經濟體中,香港連續第二年被評為全球最具競爭力的經濟體,瑞士、新加坡和美國分列第二至第四位。此外,據統計,到2017年,香港已連續23年被美國傳統基金會評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
7、「債券通」獲批
2017年5月16日,中國人民銀行和香港金融管理局發布聯合公告稱,決定同意開展香港與內地債券市場互聯互通合作(以下簡稱「債券通」),正式啟動時間將另行公告。這是繼「滬港通」、「深港通」之後,中央政府支持香港發展、推動內地和香港金融合作的又一重要舉措。
多家機構紛紛表示,「債券通」的獲批是一份迎接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的特別禮物,意義重大,而這對於國內和香港乃至全球投資者和債券市場參與者都是一條通往更大業務機會的「快車道」,且將強化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8、亞投行首位非主權經濟體新成員
2017年6月13日,香港特區政府宣布,香港已成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新成員,成為亞投行首個吸收的非主權意義的經濟體,既體現了亞投行的成員組成的多元性和包容性,又為後續其他非主權經濟體的加入做出了成功示範。
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香港擁有「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成熟穩健和流動性充裕的金融市場、以及大量具國際經驗的頂尖金融人才,這些優勢可以協助亞投行籌集資金,為其不同基建項目融資。
⑥ 香港經濟是靠什麼發展的
香港經濟以服務業為主,包括旅遊和旅遊業、與貿易相關的服務、運輸服務、金融和銀行服務及專業服務。
香港是自由市場的資本主義經濟體系,經濟的重點是政府施行的自由放任政策。
一、香港發展的主要特點。
回歸前的政治制度
實行行政主導的體制
完善的咨詢體制
經濟體制:
經濟發展,高度國際化的城市、便利的營商環境、法治體制、自由貿易及自由的資訊流通、公平開放的競爭、發展完備的金融網路、一流的交通及通訊基建、先進的支援服務,以及高教育水平的工作人口與高效率和精力充沛的企業家互相配合。此外,香港還有龐大的財政儲備和外匯儲備、自由兌換的穩定貨幣,以及低稅率的簡明稅制。
自由經濟體系
根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發表的《2002年世界投資報告》,香港是亞洲區內吸引外來直接投資表現最佳的經濟體系。
本地生產總值的增長
過去20年來,香港經濟增長差不多三倍。本地生產總值平均每年有5.1%的實質增長,表現超越世界經濟增長速度,也超越經濟合作及發展組織經濟體系的增長速度。
經濟政策
香港一向以市場主導的經濟政策著稱。
「盡量扶助、減少干預」政策
審慎理財之道
政府理財審慎,又維持低稅率的簡明稅制,以鼓勵工人生產和吸引企業家投資。法團業務利得稅的稅率為16%,薪俸稅稅率為15%,與其他國家的稅率相比,兩者均屬偏低。
國際金融中心
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由緊密聯系的金融機構和市場組成
⑦ 香港與祖國內地在經濟發展中各有哪些優勢
一、香港經濟發展中的優勢:
香港經濟優勢目前主要集中在香港的「軟體」基礎設施與「軟實力」,即高端的專業性服務業,或稱全球先進的生產性服務業與國際金融中心。與此同時,對外市場的競爭力與內部市場的壟斷性,對外經濟要素、資源的高度流動與內部階層的凝固性,對外經濟的高收益與內部經濟的低效率及缺乏活力與創造力等。
香港是一座高度繁榮的自由港和國際大都市,與紐約、倫敦並稱為「紐倫港」,是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重要的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和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也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和最具競爭力城市之一,在世界享有極高聲譽,被GaWC評為世界一線城市第三位。
港是中西方文化交融之地,將華人智慧與西方社會制度優勢合二為一,以廉潔的政府、良好的治安、自由的經濟體系及完善的法制聞名於世,有「東方之珠」、「美食天堂」和「購物天堂」等美譽。
二、祖國內地經濟發展中的優勢:
1、大規模經濟體的優勢開始顯現,我國迴旋餘地比以前增大了,今天中國的經濟總量跟二十年前已經完全不一樣了,我國是已經是一萬六千五百億美元,這樣一個龐大的一個經濟體了,我國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力在大大加強。
2、我國的勞動力成本優勢會在很長時期內繼續保持,但要避免勞動力價格的迅速上升使我國高速增長期中斷,我國是勞動力資源最豐富的國家,當然我國不是人力資源強國,是人力資源大國,這就使得我國在比較長時間內,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會有它特有的比較優勢。
3、我國有利條件就是我們儲蓄率比較高,可以保障經濟較快增長對資金的需求,我國這幾年在外商投資方面非常踴躍,所以我國可以利用我們的資金供給優勢有效整合國際優勢資源,但又不會對國外資本形成過渡的依賴,這是我國的優勢。
4、我國的產業和基礎設施越來越完備,為我國加快發展提供了很多物質技術的支撐,我國這個產業體系,可以說我國有很多產品都是第一,我國有很現代化的生產方式,有智能化的,柔性化的,集成化的生產方式,生產線上各種車,不同品牌的不同型號的車在一條線上可以組裝,它可以通過計算機來控制。
5、我國經濟轉型加快也為經濟發展拓展了新的空間,我國對國有經濟進行戰略性調整,使國有經濟能夠發揮比較優勢的行業和領域,從一般競爭性領域退出來,集中到它能夠發揮比較優勢的這些領域。
包括基礎原材料,一些帶壟斷性的領域,帶自然壟斷性的這些領域,那麼我們進一步放寬這種電信、電力、金融、城市、公共事業、鐵路、航空、郵政這種壟斷行業的市場准入來加強它的競爭。
(7)香港發展什麼經濟發展擴展閱讀:
中國經濟發展的趨勢和政策取向:
1、調整經濟結構。這是今後相當長時間經濟發展的主線。要通過經濟結構的調整,使中國經濟發展上一個新的水平,而不僅是GDP總量的低水平的擴張。
2、加快城市化進程。農村經濟發展有遠期的問題。
3、西部大開發。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是普遍規律,中國在幾千年歷史上,地區發展就是不平衡的。不論東部還是西部,省、自治區內部各市、縣之間,差距呈擴大的趨勢,這是各個地方經濟發展要解決的問題。區域經濟政策要強調兩個大局。允許一部分地區先富裕起來是一個大局,這個政策要堅持。
4、實現可持續發展。這是世界性大課題。在新的發展階段,應該把可持續發展放到突出的位置。主要是人口、環境。
5、完善市場經濟體制。
6、發展開放型經濟。中國所處的國際經濟環境和對外經濟關系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主要是經濟全球化和中國對外開放的擴大。經濟全球化是一種趨勢,交織著各個國家錯綜復雜的利益關系和激烈的競爭,必然經過許多曲折和反復。其後果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
7、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要妥善處理國家建設和人民生活的關系,在積累和消費的關繫上,要兼顧國計和民生;在社會政策上,要注重調節社會分配和解決就業問題。
⑧ 目前香港重點發展什麼廣東發展什麼形成什麼
香港為金融、商貿、物流、專業服務;廣東為製造業;兩者形成了多層次、全方位的合作格局。
香港要鞏固和提升作為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和國際航空樞紐的地位,推動金融、商貿、物流、專業服務等向高端高增值方向發展,大力發展創新及科技產業。廣東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以製造業為主體的實體經濟上,以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為重點,著力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努力建設產業強省、經濟強省。
珠三角九市是內地外向度最高的經濟區域和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在全國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香港、澳門與珠三角九市文化同源、人緣相親、民俗相近、優勢互補。近年來,粵港澳合作不斷深化,基礎設施、投資貿易、金融服務、科技教育、休閑旅遊、生態環保、社會服務等領域合作成效顯著,已經形成了多層次、全方位的合作格局。
(8)香港發展什麼經濟發展擴展閱讀: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相關內容:
1、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充分發揮各地區比較優勢,加強政策協調和規劃銜接,優化區域功能布局,推動區域城鄉協調發展,不斷增強發展的整體性。
2、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最嚴格的節約用地制度,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設運營模式,為居民提供良好生態環境,促進大灣區可持續發展。
3、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打造高水平開放平台,對接高標准貿易投資規則,加快培育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充分發揮港澳獨特優勢,創新完善各領域開放合作體制機制,深化內地與港澳互利合作。
⑨ 香港經濟迅速發展的基礎是什麼
香港經濟發展的歷史中,經歷了兩次經濟轉型。 1950年以前香港經濟主要以轉口貿易為主。從50年代起香港開始工業化,到1970年 工業出口占總出口的81%,標志著香港已從單純的轉口港轉變為工業化城市 實現了香港經濟的第一次轉型。70年代初,香港推行經濟多元化方針 香港金融、房地產、貿易、旅遊業迅速發展,特別是從80年代始 內地因素成為推動香港經濟發展的最主要的外部因素,香港的製造業大部分轉移到內地 各類服務業得到全面高速發展,實現了從製造業轉向服務業的第二次經濟轉型。 今天的香港已發展成為亞太地區的國際貿易、金融和航運中心。 2000年,香港的本地生產總值達到12717億港元,貿易總額達到32307億港元,是世界第十大貿易實體 港口集裝箱吞吐量達到1810丌箱,居世界第一位;有154家銀行 , 擁有外資銀行數量居世界第三位 2000年末香港股市總市值達48625億港元,居世界第九位;外匯市場每日成交額達790億美元 居世界第七位;2000年末外匯儲備高達1075億美元,居世界第三位。 香港經濟發展的優勢 香港的優勢在於其屬國際化的城市,擁有便利的營商環境、完備的法律體制 自由貿易政策和資訊流通、公平開放的競爭,以及金融網路、通訊基建網路等便利因素。 此外,香港擁有龐大的財政儲備和外匯儲備、自由兌換的穩定貨幣、以及低稅率的簡明稅制等優勢條件 使得香港發展成為具有很強競爭力的地區之一。
⑩ 香港經濟發展的主要特點是什麽
香港是世界上重要的金融、貿易、交通、旅遊、信息和通信中心.香港現代經濟發展基礎是製造業.香港是重要的國際貿易中心.香港是僅次於紐約、倫敦的世界第三大國際金融中心.香港是亞太地區的交通、旅遊中心之一.特點是由優勢演變而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