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古代經濟發展簡史是什麼
發展簡史
⑵ 以史實說明中國古代在經濟方面領先世界的成就
在經濟方面我國在英國進行鴉片戰爭之前國民生產總值一直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在隋朝時內中國地域 、經濟、容軍 事、人口 都是世界第一位 可以說是達到了空前的水平 即使在唐朝全盛德開元盛世也沒超過隋前期的人口數量 以及經濟實力,在北宋時期,可以說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最輝煌的時期。國民生產總值佔世界百分之八十,相當於現在的2.5個美國的實力,可以說宋朝時我國最富庶的時期,在宋朝,每百文銅錢的購買力是清朝的3-4倍。而清朝在道光年間人口達到全盛接近四億的人口。
⑶ 中國古代經濟的發展趨勢
中國古代城市發展的特點(趨勢);①對政治中心的依附性漸減,趨向生產性和商業性。②政專府屬的限制逐漸放鬆,但「重農抑商」的政策沒變。③政治和經濟格局變更影響城市商業活動。④以市、鎮、大城市為單位形成中國古代商業三級市場體系。
附錄;
(一)中國古代商業特點
1、我國古代商業起源較早,商業的發展促進了城市的發展繁榮;從發展趨勢上看,城市對政治中心的依賴性逐漸減弱;
2、國內貿易、邊境貿易和對外貿易全面發展;
3、政府對城鎮商業活動的行政限制逐漸減少;
4、政府長期實行重農抑商政策,商業始終是自然經濟的補充,沒有占據主導地位。
(二)關於中國古代經濟中的城市發展變化一部分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處理
一、落實概念
古代的「城」是統治者居住的地方,是政治中心,「市」是商品交換的場所。以後「城」、「市」結合,成為社會的中心,商業的繁榮也就總是與城市聯系在一起。
⑷ 古代中國經濟的特點是
農業為主,家庭業和手工業相結合。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矛盾是任何社會發版展的根本動力,而權生產力又是最活躍的、最革命的因素。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起反作用。我國是社會經濟的發展在世界上曾處於前列地位,並對亞洲和世界的經濟、政治、文化發展有重大影響和貢獻。
不是為了交換,而是為了滿足生產者或經濟單位(如氏族、封建庄園、農民家庭)本身需要而生產的經濟形式。在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里占統治地位。
這種經濟排斥社會分工,每一個生產者或經濟單位不但生產自己需要的農產品,而且生產自己需要的大部分手工業品,"男耕女織"、"自給自足"是其典型寫照,它是與社會生產力水平低下和社會分工不發達相適應的。
中國古代封建經濟的主要形式是地主制經濟,在這種經濟形式下,地主把大多數土地分租給農民,形成了一家一戶為單位的小農業生產。此外,中國封建社會還存在著小自耕農的自然經濟和小生產者的小商品經濟,但它們不佔主要地位。
⑸ 中國古代經濟 發展 的影響
(1)先秦:商民善於經商,後世將經商的人稱為「商人」;商朝以貝作為貨幣;商朝都城已成為繁華的商業都市,有「商邑翼翼,四方之極」之稱。春秋戰國時期,商業發達,各地土特產品互相交流,在中原市場上可買到南方的象牙、北方的馬、東方的魚鹽和西方的皮革;許多城市成為繁華的商業中心,如齊國臨淄、趙國邯鄲、楚國郢等;出現了許多有名的大商人,如春秋後期的范蠡(「陶朱公」)和戰國後期的呂不韋。
(2)南北朝:南北朝時,不少城市遭到戰爭破壞,商品經濟發展緩慢;北魏以後,北方商品經濟有所恢復;與之相比,南方商品經濟相對比較活躍。北魏時,洛陽城內市場很多且有周長近八里的大市;一些富商大賈周流天下或遠走異域。建康(南京)城內建有四市,市內唐鋪林立;秦淮河兩岸商旅雲集,交易興盛。草市(農村集市)開始出現,含義有二:一是販飼馬料之市;二是草草構成之市。
(3)隋唐:農產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尤其是茶葉的市場廣泛,唐朝中期政府開始徵收茶稅;隋唐商業的四個特點如下:一是交通發達(交通要道上有接待客商的私家店肆,備有供客商騎用的「驛驢」;以運河、長江為主的水運也很方便;從長安、登州、揚州、廣州等地出發的對外交通也很發達);二是貨幣統一(由五銖錢到開遠通寶);三是市場發達(場所固定——市;官員管理——物價和稅收等;邸店櫃坊——邸店兼營旅店、貨棧和交易場,櫃坊專營貨幣的存放和借貸;店鋪限定——營業面積;時間限定——市的買賣時間;夜市草市——繁華大城市裡有夜市,偏遠的農村有定期舉行的草市);四是商人眾多(大商人、中等商人、小商小販、胡商、外商)。
(4)宋元:北宋時期的商業有了一個新的轉折。其表現在:①解除了商業活動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②政府允許工商業者「以資買官」,商人地位有所提高,形成地主、官僚、商人逐步結合的趨勢。③商稅收入在政府財政收入結構中比重劇增。④市鎮的集市發展,城市商業區域擴大到城外。⑤城市的消閑文化發展,如瓦肆的出現和宋詞的發展。王安石變法的理財措施中有「市易法」,由政府設立市易務,有利於穩定物價和商品交流,也增加了國家的收入。
(5)明朝:清代前期棉花、蠶桑、茶葉、油料等經濟作物種植面積擴大,還形成了一些專業生產區域,促進了農業生產商品化。國內商業繁榮(市場大——國內市場擴大、品種多——農產品和手工業品品種達到兩百餘種、販運快——區域間長途販運發展較快、城市多——北京和南京是全國性商貿城市,全國出現了數十座較大的城市、向農村——商品經濟向農村延伸,江浙地區以工商業著稱的市鎮蓬勃興起);對外貿易艱難(實行閉關政策,限制對外交往)。
二、中國古代城市商品經濟發展的社會影響:
(1)傳統的政治性城市逐漸向商業化城市發展,表明商品經濟日趨活躍。
(2)農村人口不斷走向城市,城市人口增多,城市規模擴大。
(3)商品經濟的發展一方面刺激了農業、手工業和城市的發展,另一方面又對自然經濟起了破壞作用,同時也是對傳統的「重農抑商」觀念的挑戰。
(4)在商品經濟繁榮的明朝中後期,江南一些城市出現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萌芽。
(5)隨著城市商品經濟的發展,市民的生活和觀念逐漸發生變化。
⑹ 中國古代經濟發展歷程按朝代先後順序
歷朝社會經濟發展原因一般有:
(l)國家統一,社會安定,政治清明。這為經濟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社會環境。
(2)統治階級注意調整統治政策,推行有利於農業經濟發展的措施,一般有輕徭薄賦、與民休息、保障農時、獎勵耕織、抑制土地兼並,充分調動農民生產的積極性。
(3)重視水利的興修,西漢武帝時調集幾萬民工治理黃河,東漢明帝時派王景治理黃河。(4)改革生產工具和推廣先進的生產技術。從刀耕火種到鐵犁農耕促進我國古代農業質的飛躍。耬車,曲轅犁,筒車等都極大促進農業的發展。
(5)廣大勞動人民的辛勤勞動。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正是廣大人民群眾的辛勤勞動,才使中國古代的經濟得到發展。
(6)外來移民帶來勞動力和先進生產技術,例如三國兩晉南北朝和遼宋夏金元時期,江南經濟之所以能得到發展主要是由於北方勞動人民南遷,帶去了先進的生產工具和先進的生產技術並與南方人民一起辛勤耕耘的結果。
(7)民族融合加強,各民族間相互學習交流,促進經濟發展。
(8)開明開放的對外政策。
特徵:
先秦:走在世界前列
春秋戰國:封建經濟產生並開始發展
秦漢:封建經濟發展的第一個高峰
魏晉南北朝:南方經濟開始發展
隋唐:封建經濟鼎盛
五代十國:南方經濟趕上北方
宋元:商品經濟發展
明清:資本主義萌芽。
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發展過程、原因和特徵在中國古代歷史上,經濟重心曾發生從北至南、從西到東的轉移。
三國兩晉南北朝以前,中國經濟重心位於黃河流域,特別是關中地區。正是由於該地區在政治經濟上的重要性,使它成為歷代統治者爭奪的對象。因此容易發生大規模的戰亂,這就使黃河流域原本高度發達的封建文明不斷遭到破壞。
特別是東漢末年,北方大規模的戰亂連綿不斷,經濟文化遭受毀滅性打擊,長安洛陽兩大古都幾經洗劫,黃河中下游的高度文明一再受到破壞,人民生活流離失所,出現了「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的慘狀。而生產力水平較低的長江流域此時卻獲得了發展經濟的一些便利條件。南方此時戰亂較少,社會相對安定,有利於經濟的發展;
從西晉末年開始,大批北方農民遷居南方,為南方增加了勞動力,也帶來了先進的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南方少數民族和漢族人民的辛勤勞動,也是江南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南方的某些統治者,如宋的劉裕,也比較注意採取措施發展生產。因此南朝時江南的經濟發展水平開始趕上北方,為國家實現政治統一提供了必要的經濟前提,也為隋唐時期封建經濟的空前繁榮准備了條件。
隋唐時期,南北方經濟均獲得極大發展。由於安史之亂和藩鎮割據的發生,北方經濟再次受到嚴重破壞,至唐朝後期,已經出現了「賦之所出,江淮居多」的現象。五代十國時期,由於北方平均十年左右即發生一次大規模的戰亂,而南方戰禍較少,相對安定,大量北方人民遷居江南,補充了當地勞動力;加上許多割據政權的統治者為增強實力,重視發展生產,因此南方經濟又一次獲得發展。
南宋時期,北方為落後的金政權,而漢族建立的南宋政權偏安於東南一隅,使經濟獲得進一步發展。當時太湖流域流傳著「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表明江南的農業生產已經超過北方,完全取代了北方經濟重心的地位。至元朝,為解決「南糧北運」問題,還大力興辦漕運和開辟了規模空前的海運,足以說明南方經濟的重要性。可見,南宋是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最終完成的階段。
1、我國古代經濟重心由北向南這一地域性轉變的發展過程
秦漢時期,經濟中心在關中地區;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經濟中心在關中和中原地區,但淮河流域和江南地區經濟發展較快,南北經濟差距明顯縮小;
隋唐時期,經濟中心仍在黃河流域,但長江流域的經濟重要性已與之接近;
五代十國和遼宋夏金元時期,長江中下游經濟發展快,尤其是南宋時,江南經濟已超過北方,成為全國經濟中心;
明清時期,江南地區不僅是農業經濟中心,也是工商業中心,在這里產生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萌芽。
2、促進經濟重心轉移的原因 南方自然條件好;北方戰亂,南方相對安定,為經濟發展提供有利的社會環境;北方戰亂,北民南遷,農業勞動力增加,並且帶去先進的工具和技術;統治階級為保證國用,調整政策,重視生產的發展;政治中心的南移 (如南朝、南宋)對經濟中心的南移也有一定的影響。
3、我國古代經濟重心的南移具有三個明顯的特徵
(1)北方人民的大批南遷,帶去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生產經驗,體現了當時生產力發展的最高水平。
(2)南移趨勢往往在國家分裂或封建割據或封建戰亂時期最突出。
(3)政治中心的南移(如南朝、南宋)對經濟重心的南移有一定的影響。
⑺ 中國古代經濟發展狀況
一、中國古代政治史
1.皇帝制度
公元前221年。秦兼並六國。秦王嬴政政自稱始皇帝,並規定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凡行政、軍事、經濟等一切大權均由皇帝總攬。從此,皇帝成為我國封建時代歷代王朝最高統治者的專稱。明代,皇帝廢除宰相制度直接統管政府,並建立龐大的宦官機構和廠衛制度,實行專制特務統治,皇帝制度走向極端。在19世紀末的維新變法運動中,資產階級維新派主張以君主立憲政體代替君主專制政體。資產階級革命派則主張推翻君主專制制度,實行民主共和制度。1912年,隨著辛亥革命的勝利,中華民國的建立,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壽終正寢。
2.中央官制
秦朝統一全國後,在中央設立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省六部制由隋文帝首創,唐太宗時進一步明確了三省的職權。三省為中央政府最高機構,三省的長官都是宰相。三省下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具體負責各項行政事務。
明太祖裁撤中書省,廢除了丞相制度,把中央行政權分屬六部。皇帝直接管理國家政事。從制度上集君權與相權於一身,保證了皇帝的專制獨斷。三省制度結束後,設立殿閣大學士參與決策,逐步形成內閣制度。
清初,中央機構大體採用明朝制度,設內閣,置六部,但保留著由滿洲貴族組成的議政王大臣會議。凡軍國大事都由議政王大臣會議決定,皇權受到限制。雍正時設軍機處,軍國大事全憑皇帝裁決,軍機大臣只是跪受筆錄後加以傳達執行,地方軍政首腦直接聽從皇帝指揮,君主專制制度走向頂峰。1861年,清朝設立總理衙門,它是主管外交、通商及其它洋務事宜的中央機構,地位高於六部,它是中國近代第一個常設的外交機構。
3.地方行政制度
秦統一全國後,郡縣制在地方普遍推廣,分封制被廢除,奠定中國地方行政制度的基礎;
4.選官制度(科舉制)
漢武帝時期建立了地方每年向中央舉薦人才的制度。
隋文帝時,開始採用分科考試的方法選拔官員;
隋煬帝時,設進士科,科舉制形成。
唐朝繼承和完善科舉制度,貞觀年間,增加考試科目,以進士科最為重要。
明朝沿襲了前代科舉取士制度。為嚴厲控制士人的思想,科舉試卷僅從儒家的四書、五經中命題,答卷不許發揮個人見解,文體為「八股文」。八股取士制度,嚴重地束縛了人們的思想。
20世紀初,由於國內形勢的劇變,封建科舉制度已不適應形勢的需要。1905年,清政府廢除了科舉制度。
5.儒家思想的形成和發展以及儒學統治地位的終結。
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思想是儒家思想,它在我國古代經歷了不斷發展、完善的過程。
春秋末期孔子創立儒家學派。孔子思想體系的核心是「仁」,他要求統治者「為政以德」,反對苛政和任意刑殺。戰國時期儒學初步發展,其代表是孟子,他認為「民貴君輕」,要求統治者輕徭薄賦,實行「仁政。」
二、中國古代經濟史
1.古代的農業經濟
農業的發展,一般表現在農具改進與農作物推廣、水利工程的興修、耕作技術的進步、墾田面積的增加、糧食產量的提高、政府收入增多、國家人口增殖等方面。發展的原因主要看歷代政府對農業發展的重視程度、農業政策、土地制度等。
①生產工具的不斷進步。
②農作物品種不斷增多,農產品的商品化程度逐漸提高。兩宋時期從越南引入優良品種占城稻。從兩宋時期開始,棉花逐漸成為重要的經濟作物。農產品商品化直接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
③水利工程的興修。
秦朝修靈渠,溝通湘水和離水、連接長江與珠江兩大水系;隋唐時期大運河的開鑿,使南北得以貫通;唐代興修的水利工程遍及黃河、長江流域,邊遠地區也有。
④由於歷代封建統治者都重視農業,自秦漢至明清,耕地面積呈不斷擴大趨勢,使糧食總產量大幅增加,養活了眾多人口。
2.古代手工業經濟
手工業發展的表現,一般要注意重要的手工業部門,主要包括紡織業、冶金業、陶瓷業、造船業、造紙業等。每一部門的發展包括產地、規模、技術水平、產品數量與質量、產品銷路等方面。
①金屬冶煉技術。
②采礦技術。
③紡織技術。絲綢之路的開通說明漢代紡織技術處於世界前列;北宋時,南方絲織業勝過北方;明清時期,絲織業空前發展,蘇州、杭州、南京、廣州是著名的絲織業中心。棉紡織業於南宋後期興起。
④制瓷技術。宋瓷譽滿中外,瓷窯遍布各地。北宋興起的景德鎮後來發展成為著名的瓷都。
⑤造船技術:宋代造船技術處於世界領先地位;明朝鄭和的船隊反映了明朝高超的造船技術。
3.古代商業和城市經濟
城市商品經濟逐漸發展,明清到達高峰。北宋時大城市的商業活動已突破坊和市的界限,營業時間也不受限制;市內還有娛樂貿易場所「瓦子」,出現了最早的紙幣「交子」。
4.古代對外貿易興盛
漢朝以絲綢之路為主要路線的陸路貿易開辟了中西貿易的新紀元,中國的絲和絲織品運到中亞,再轉運到西亞和歐洲。宋元時期海外貿易興盛,貿易范圍擴大。明朝前期鄭和七次下西洋,與亞非30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友好貿易,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地區。從明朝中後期起,由於倭寇入侵,政府開始實行閉關政策,到清朝時期,只開放廣州一地同外國通商,阻礙了對外的經濟文化交流,妨礙了對外國先進科學技術的吸收。
5.經濟重心的南移
三國以前,我國的經濟重心在北方,西南、江南地區初步發展。東晉南朝時,江南地區的開發出現了一次高潮,使得南北經濟均向平衡,為以後我國經濟重心南移打下了基礎。唐朝安史之亂後我國經濟重心開始南移,從五代開始,南方經濟逐漸超越北方,並日益成為全國經濟先進地區,而且南方人口數量也超過北方。到南宋時,全國的經濟重心由北方移到了南方,形成南方經濟領先於北方的格局,南方最發達的江浙地區長期成為全國的經濟重心。
6.邊疆地區的開發
秦始皇修靈渠,溝通了長江和珠江水系,便利了中原和嶺南地區的經濟文化交流;絲綢之路使中原先進的絲織技術和冶鐵技術傳到西域地區。
⑻ 中國古代經濟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
(1)古代中國是東亞大陸的核心區,經濟文化長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並對周邊地區包括東亞、東南亞具有輻射性影響。了解中國古代經濟在世界經濟發展中的兩個階段,以地理大發現為界限。
(2)與其他古代文明區域比較,古代中國同時擁有多個核心經濟區,而且這個核心地區面積廣大並不斷擴展。最早是在黃河中下游,春秋戰國時期開始向長江流域擴展,與周邊地區連成一片,繼續向東南沿海和珠江流域擴展,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以農業為主的經濟區,也是東亞大陸的核心區,經濟文化長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並對周邊地區包括東亞、東南亞具有 輻射性影響。周邊地區的游牧經濟、原始農業經濟乃至採集漁獵經濟與核心地區的農耕經濟和手工業經濟有互補作用。這個地區內部的經濟具有很大的自給性質,而貿易則具互補性質,基本需求在地區內部都可以得到滿足。而對西方、南方的長途貿易,輸出的主要是絲綢以及後來的茶葉、瓷器,輸入的則是珍寶香葯等,大多屬於當時的奢侈品。這種奢侈品貿易在歷史上很著名,但是在東亞經濟貿易總體中所佔的份額並不大,影響也有限。這一時期從漢到唐,對外貿易主要是通過西北陸路,即著名的「絲綢之路」,以及東北陸路和海上絲綢之路北段的沿海港口進行。唐代中葉以後,絲綢、瓷器、茶葉以及日用品加入長途販運的行列,改變了大宗商品結構和商品種類,促進了對外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3)古代中國是世界上延續時間最久、始終保持文明傳承的國家。中國古代國家的形成雖然晚於尼羅河流域、兩河流域、印度河流域以及中東地區的古代國家,但那些古代國家並沒有延續下來,民族和文明也都因種種原因中斷了。 而後來形成的橫跨洲際的大帝國,如波斯帝國、馬其頓帝國、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阿拉伯帝國等,由於核心區都比較小,也沒有廣闊的經濟核心區的支持,這些曾顯赫一時的大帝國都沒有逃脫分崩離析的命運。世界上延續時間最久、始終保持文明傳承的大國只有中國。作為東亞核心地區的中國,經濟文化長期處於世界先進水平,與其他大國和文明地區都有著交往和文化貿易往來。 中國的隋唐和元朝堪稱世界性帝國,疆域遼闊,國力強盛,文明程度高,經濟繁榮,人口增長幅度大,大城市人口可達上百萬,成為東亞地區最具影響力、最具有典範意義的國家,並由此形成東亞文化圈。幅員遼闊,民族眾多,歷史悠久,使中國古代經濟發展既有深厚的積淀,又有較大的迴旋餘地和相互輝映的多種經濟形式並存。中國古代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到清代前期,一直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中國傳統農業精耕細作的水平、手工業、商業、城市發展是同時代其他國家不能比擬的,中國古代四大發明對世界歷史的發展進程產生了深遠影響。中國古代歷朝的經濟制度也堪稱當時世界上最完備的制度。 中國在與世界其他國家和民族的經濟文化交往中,融匯吸收。 中國古代社會經濟的發展雖然也有曲折,也有波瀾,但在不斷局部調整生產關系、發展生產力的過程中,始終具有不斷向前的活力。
事實上,鄭和七次下西洋展示的造船技術、航海規模,展現了當時中國所擁有的強大經濟實力,世界經濟的中心仍然在亞洲,中國在亞洲和世界經濟體制中繼續占據支配地位。一直到鴉片戰爭前後 (19 世紀中葉),中國仍然憑借絲綢和瓷器的出口在世界、經濟中處於主導地位,對外出口始終保持順差。 明清兩代耕地面積、糧食總產量、人口數量都在不斷增長,私營手工業發展顯著,商品種類增加,商品總量明顯增長,工商業城鎮繁榮,國內市場發育更加成熟,對外貿易和經濟交往也更為擴大和頻繁,因此也有學者認為社會經濟發展整體水平超過此前歷朝,清代前期出現了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新高峰。
⑼ 中國古代經濟的發展趨勢
中國古代城市發展的特點(趨勢);①對政治中心的依附性漸減,趨向生產性和商業專性。②政府的屬限制逐漸放鬆,但「重農抑商」的政策沒變。③政治和經濟格局變更影響城市商業活動。④以市、鎮、大城市為單位形成中國古代商業三級市場體系。
附錄;
(一)中國古代商業特點
1、我國古代商業起源較早,商業的發展促進了城市的發展繁榮;從發展趨勢上看,城市對政治中心的依賴性逐漸減弱;
2、國內貿易、邊境貿易和對外貿易全面發展;
3、政府對城鎮商業活動的行政限制逐漸減少;
4、政府長期實行重農抑商政策,商業始終是自然經濟的補充,沒有占據主導地位。
(二)關於中國古代經濟中的城市發展變化一部分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處理
一、落實概念
古代的「城」是統治者居住的地方,是政治中心,「市」是商品交換的場所。以後「城」、「市」結合,成為社會的中心,商業的繁榮也就總是與城市聯系在一起。
⑽ 中國古代經濟發展簡史
夏商西周時期
當黃河流域出現夏、商和西周三代文明古國之際,代表新的生產力的文字、青銅器和城市已經在北方的遼河流域、長江以南地區紛紛出現,從而使中國大陸的奴隸制王朝得以鞏固和發展,成為東方世界的經濟發展中心。
春秋戰國時期
中國在春秋戰國時期生產力發展迅速,判斷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不在於生產什麼,而在於怎樣生產,用什麼勞動資料生產」。這里所說的勞動資料主要指生產工具而言。由於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出現了先進的生鐵冶鑄技術,即出現了鑄鐵,促進了鐵器的普遍使用,並由此推動了農業、手工業的發展,使中國在經濟發展上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秦漢時期
由於中國早在公元前3 世紀就建立了統一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迫使封建統治集團對古代社會的自然經濟狀態進行干預,以使社會經濟朝著有利於鞏固封建統一的軌道運行,於是形成了封建經濟的自然發展與封建國家經濟制度的矛盾,也就是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矛盾。
魏晉南北朝
這一時期是中國歷史上專制集權較弱,政治上相對寬松的時代。因而對經濟活動的控制也相對寬松,經濟活動也比較活躍。這在南朝表現得尤為明顯。
隋唐五代時期
唐的經濟進一步發展主要表現在:
(一)南北經濟均有發展,更主要的是南方經濟已逐漸成為中國中央政權的主要支柱,成為經濟中心。
(二)生產力有了巨大發展,新的技術給生產帶來突破性變化。如造船、建築、農田水利、造紙印刷術、瓷器、絲織都有創造性發明並向海外流傳。
(三)與外國經濟交流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與非洲、西歐、中亞、西亞、東南亞、日本、朝鮮等國,都有貿易往來,陸上、海上絲綢之路暢通無阻。
五代十國時間很短,實際是唐代的繼續,經濟雖因戰亂而受影響,但仍然有很大進步,正因為經濟的發展才有全國統一的迫切要求,分裂很快被宋統一起來了。
宋遼夏金時期
其主要標志是,以農業為主、以手工操作為基礎的社會生產體系及其相應的制度保證體系已經趨於完善;從對資源開發的深度和廣度而言,已經接近甚至幾乎達到了古代的技術條件所能允許的最高水平。
元朝時期
元代經濟歷史提供的經驗和教訓在中華民族經濟管理歷史上佔有極重要的地位。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卓越的軍事、經濟管理謀略運籌思維,忽必烈多元一體化的國民經濟管理思想模式,元代長期影響後世的經鞏固、各族人民的團結交往、封建社會後期經濟的進步性發展都有重要的、深遠的影響。
明清時期
明代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有聲有色的時代。明代經濟是中國古代經濟發展史上處於變革的重要時期,有諸多新現象、新特點,值得認真總結,深刻分析、取其精華,以資借鑒。
封建末期
甲午戰爭後的中國,不僅遠遠落後於西方先進工業國家,而且被歷史拋在了東方的日本後面。
(10)古代中國在經濟方面的發展擴展閱讀
中國遠古暨三代社會經濟的發展,是中國社會經濟發展歷史長河的源頭,也是光輝燦爛的中國古代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古代經濟的發展是以越來越快的步伐前進的,舊石器時代經歷了上百萬年的漫長道路,新石器時代只有幾千年,進入文明時期以後,各個王朝的更替不過數百年的時間。
每一個時期的經濟發展都有一定的特點,也都遵循著中國傳統文化和農業經濟的共同規律。經濟基礎對政治、軍事、文化藝術乃至人們社會生活等各方面的影響是極其重大的,在社會發展中所起的決定性作用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