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最巔峰時蘇聯的經濟有多強
蘇聯在最巔峰時期,經濟也沒有太強,只佔到美國經濟總量的40%左右。蘇聯的強項在軍事實力與政治影響力,經濟一直是蘇聯的短板。蘇聯之所以會解體,很大原因就是由於阿富汗戰爭的消耗與國際油價下滑,導致的經濟陷入困境。蘇聯經濟在最巔峰時期,達到了美國體量的40%。不過,蘇聯經濟以重工業為主,民生工業薄弱,發展非常不均衡。更重要的是,蘇聯國防投入最多時,佔到了GDP總量的20%以上。事實上,蘇聯與其說是被戈爾巴喬夫與葉利欽聯手搞垮,不如說沒有把經濟建設搞好。第一家麥當勞開業,蘇聯人排起了長隊
第三,歷史上經濟總量最接近美國的是1995年的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只有日本GDP總量佔比美國達到過最高峰。1995年,日本GDP總量達到了53340億美元,美國為76640億美元,佔比高達69%。不過,日本隨後進入了經濟衰退期,目前的GDP總量僅為5萬億美元,而美國已經超過了21萬億美元。
蘇聯的強大主要在於軍事的強大,而不在於經濟的強大。也正是因為軍事佔用了太多的資源,才會導致蘇聯經濟逐漸衰落,並最終解體。
② 十月革命後至解體蘇聯經濟發展的歷程
1,十月革命後,1917至此1923年以列寧為首的蘇唯埃俄國主要是恢復戰爭創傷.土地分配.1924至1941年二戰前,以斯大林為為首.實行兩個5年經濟計化政策,在全國各地建設5000多個重工企業為目標,兩個5年計化的實現,經濟為居歐洲第一,世界第二.1941至1945年蘇聯經過漫長4年終於打敗德國法西斯.1945至此1953年,斯大林主要恢復國家的巨大戰爭創傷,修建校設.1945年第一台電子計算機的製成,1949年,成為第二個擁有原子彈的國家.1953年後有赫曉魯夫擋任蘇聯最高統帥.為對抗美國,實飾同美國軍備.1957年第一顆人造衛星抵達月球. 蘇聯國家在赫魯曉夫領導下掀起了大規模的開墾土地運動。在1954~1958年間,蘇聯共計開墾土地4 000萬公頃,約占蘇聯全部耕地面積的1/5。蘇聯在赫魯曉夫時期實施的農業大規模開墾荒地運動在初期見效,1956年獲得豐收,1957年遇到寒流收成不佳,1958年獲得豐收,當年墾荒區所收獲的穀物占當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的40%以上。但是好景不長,新開墾的土地出現了問題。由於墾荒區地處邊陲,人煙稀少,無法種植其他經濟作物,不能使人們長期定居,而且開墾需要長期的人力、財力、物力。開墾荒地也破壞了當地原來的生態環境,風沙侵蝕日益嚴重,所以這種墾荒運動所獲得的成果很難繼續真正鞏固下去。
在最近二十年(1961—1970年)里,蘇聯在建立共產主義的物質技術基礎上,在按人口平均計算的產量方面將超過最強大最富裕的資本主義國家——美國;勞動者的物質福利和文化技術水平將大大提高,人人都將在物質上得到充足的保證;所有的集體農場和國營農場都將變成生產效率高、收入高的經濟單位;蘇聯人對設備完善的住宅的需求將基本上得到滿足;繁重的體力勞動將消滅,蘇聯將成為工作日最短的國家。
③ 蘇聯的經濟
蘇聯在冷戰期間,一直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僅次於美國,是經濟強國,80 年代後期被日本超過。但與實行資本主義及自由市場經濟的美國不同,其經濟模式是按照高度集權的社會主義中央計劃經濟模式發展的,國家壟斷生產資料。國家通過五年計劃的方式對經濟實行控制和調整。在 1928~1932 年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後,工業產值在國民經濟中所佔的比重由 48% 上升到 70%,成為一個先進的工業國。但是蘇聯的工業發展不平衡。事關國防的軍事工業、重工業、化學工業和航空太空工業非常發達,其水平在世界上處於領先的地位,但是事關民生的輕工業和農業則相對落後。這也導致了解體後俄羅斯和其它原加盟共和國輕工業的嚴重不足。
蘇聯的主要工業地帶集中在莫斯科、列寧格勒、頓巴斯、烏拉爾山脈等地區。次要的工業地區包括波羅的海沿岸、西西伯利亞和伏爾加河(窩瓦河)中下游。工業部門實行集中管理和國家調控,工廠生產的產品、種類、規格和價格都由隸屬於中央和加盟共和國部長會議的國民經濟委員會規定。20 世紀 30 年代第二個五年計劃末期完成了農業集體化,農業生產以集體農庄為基本單位,通過隸屬於集體農庄機械站的拖拉機、汽車和聯合收割機實行機械化播種與耕作。由於占農業人口 95% 以上的人翻身做了集體農庄的主人,煥發了巨大的積極性。大塊連片的土地比起小塊分散的小農,顯然更利於機械化的開展,效率也更高。很快實現了水利化、良種化、化學化、機械化。農民的生活水平持續上升,到勃列日涅夫時期農民已經和城市人一樣享有養老金等多種福利。
蘇聯的主要糧食作物為小麥,其他重要作物還有甜菜、棉花、馬鈴薯、玉米、煙草。高加索地區有咖啡和甘蔗等經濟作物。
通過經濟互助委員會,蘇聯對其東歐其他社會主義國家實行殖民地式的掠奪性貿易,低價進口原材料,高價出售製成品。這也是導致東歐國家的人民對蘇聯產生不滿(東歐劇變)的重要原因之一。 蘇聯是世界上主要能源生產國之一。1983 年能源產量和消費量分別佔世界的 23% 和 19%。能源工業是蘇聯重點發展的基礎工業部門,1971~1984 年佔全國工業總投資的 31.3%。能源生產由 50 年代以煤炭為主逐步過渡到 60 年代煤炭與石油並重、70 年代以石油和天然氣為主。1983 年一次能源生產結構為:石油占 43.4%,天然氣占 30.8%,煤炭占 24.2%,其他占 1.6%。
煤炭工業是傳統的能源部門。1984 年全國煤炭產量 7.12 億噸,其中硬煤占 78%。煤炭開采主要集中在七大基地:頓巴斯、庫茲巴斯、埃基巴斯圖茲、卡拉干達、坎斯克-阿欽斯克、伯朝拉和莫斯科附近煤田(1983 年合計佔全國煤炭產量的 77.5%),其中頓巴斯和庫茲巴斯均為世界大型煤田,產量分別佔全國的 27.7% 和 20.5%。
石油、天然氣佔一次能源產量的 74.2% 和消費量的 64.5%(1983年)。含油氣盆地主要分布在西西伯利亞、俄羅斯、北高加索、圖蘭和東西伯利亞5 個地區。1984 年全國原油產量 6.13 億噸,天然氣產量 5874 億立方米,分別居世界第一、二位。其中西西伯利亞是最大的油氣儲集區和產區,含油、氣面積達 170 萬平方公里,原油探明儲量 48 億噸(1980年),天然氣 17.1 萬億立方米(1976年),分別佔全國原油及天然氣探明儲量的 46% 和 68%。
蘇聯自 20 世紀 50 年代末提出加速發展化學工業和實行國民經濟全面化學化的方針以來,化學工業有了較大的發展,年平均增長速度僅次於機械工業。1984 年化肥產量為 3080.8 萬噸(按有效成分計算),居世界首位;硫酸、純鹼、合成橡膠產量僅次於美國。但有機合成工業起步較晚,主要產品產量及生產水平均落後於美國、日本及西歐工業發達國家。
紡織工業為最主要的輕工業部門,產值占輕工業的 60% 以上,1984 年蘇聯棉、毛、麻織物產量居世界首位,絲織品產量次於美國和日本。紡織工業主要分布在遠離中亞產棉區的西部消費區。中央區為全國最大的紡織工業基地,生產的棉、毛、絲、麻織品分別佔全蘇產量的 70%、50%、45% 和 65%。其次為伏爾加河流域、西南區、西北區和中亞。主要紡織工業中心有:莫斯科(棉、毛、絲、麻紡織)、伊萬諾沃(棉、絲、麻紡織)、加里寧(棉、絲紡織)、弗拉基米爾(棉、麻紡織)、科斯特羅馬(麻紡織)等。 蘇聯是世界上的一個農業大國,其農業在世界上佔有重要地位。1987 年,糧食產量為 2.114 億噸,佔世界糧食總產量的 10.9%,僅次中國和美國,居世界第三位。其中小麥產量為 8331 萬噸,次於中國,居世界第二位。主要經濟作物中的棉花、糖用甜菜、向日葵籽、長纖維亞麻的產值均佔世界第一位。各類牲畜存欄數中,牛佔世界的 9.4%,略少於美國;豬佔世界的 9.6%,僅次於中國,羊佔世界的 9.8%,居首位。1988 年,其肉類產量為 1920 萬噸,次於美國和中國,居世界第三;奶類產量 10595 萬噸,居世界之首;雞蛋 465.6 萬噸,次於中國和美國,也居世界之三。
蘇聯國土遼闊,自然條件多樣,擁有發展多種農業經營的各種有利條件。其人均耕地為 0.86 公頃,相當於世界人均耕地的 2.4 倍;人均牧草場為 1.41 公頃,比世界人均數多 85%。主要的農業區,也是耕地最集中的地區,約三分之二的耕地集中在水、熱、土條件配合較好的森林草原帶和黑土草原帶,這些地帶宜於發展種植業和畜牧業。但交替頻繁的自然災害經常使這里的農業遭受巨大損失,致使農業生產不穩定、豐欠無常。農牧業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相比,現代化水平不高,農畜產品的單產較低,農業生產效率只及美國的 20~25%。再加上農業方面經營管理不善及其他一些原因,影響了農業的穩步發展。 十月革命後,蘇聯建立、發展了國營商業、合作社商業和集體農庄商業三種經濟成份的國營商業是全民所有制商業,是城市主要商業系統。
1976年底全國共有零售商業網點21.3萬個,零售商品流轉額為1397億盧布,佔全蘇商品流轉總額的69%;合作社商業是社會主義集體所有制商業,是農村中的主要商業,1978年有社員54萬人,零售商業網點約佔全國零售商業網點的一半,1976年零售商品額為599億盧布,約佔全國零售商品流轉額的29%。
國營商業和合作社商業各有自己的批發和零售渠道。而集體農庄商業則對城市副食晶供應起重要的補充作用,1980年其銷售額為57億盧布,占蘇聯零售商品總額的2%。集體農庄商業在可比較的食品銷售總額中的比重平均佔8%以上,而象馬鈴薯、新鮮蔬菜、水果、漿果、青菜、蜂蜜等產品則佔30一40%。但在組織國內商業方面,國營商業始終掌握著商品流通周 轉命脈,居主導地位。 蘇聯的國慶節就是「十月革命節」11 月 7 日 ,傳統的全國性節日。每年的這一天,蘇聯都要在莫斯科紅場上舉行盛大的閱兵式,紀念十月革命。 1941 年 11月 7 日的閱兵式最具歷史性。德軍已兵臨莫斯科城下,形勢非常嚴峻。為了鼓舞士氣,蘇聯政府在紅場上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式,紀念十月革命勝利 24 周年。
這次紅場閱兵顯示了正義之師必定戰勝邪惡的魄力與信心,極大地鼓舞了廣大蘇聯官兵的鬥志和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決心。莫斯科保衛戰以勝利告終,它粉碎了德軍自二戰開始以來不可戰勝的神話,也成為蘇聯衛國戰爭的一個轉折點。
在 1990 年的十月革命節,威武雄壯的蘇聯武裝力量再次通過紅場,這是蘇聯歷史上最後一次閱兵式。
④ 蘇聯的經濟體制是怎樣發展的
主要分列寧時期和斯大林時期,列寧時期並沒有實行徹底的計劃經濟,蘇聯的民內營經濟得到了一容定的發展經濟還算比較健康的,列寧認為要想實現社會主義資本主義必須得到充分發展,而蘇聯遠遠落後於歐洲,所以生產力 還不足以支持社會主義生產關系,但是這種經濟發展方式是緩慢的和漸進的,面對當時嚴峻的國際環境以及西方列強的挑戰和絞殺,無疑是沒有太長的時間可以和平發展的,於是斯大林上台以後就推行了計劃經濟,也叫戰時經濟整個國家機器全面介入經濟運行,一切為軍事服務,以抵禦反抗軍事威脅為核心。所以重工業就成了蘇聯的核心基礎,後來就如樓上所言
⑤ 蘇聯冷戰時期的經濟發展
冷戰是二戰結束後,蘇聯1946年開始推動的是第四個五年計劃
⑥ 為什麼新經濟政策成為蘇聯發展歷史的重大轉折
第一,新經濟政策的實施使1921年春天的危機迅速消失,生產穩步恢復。它滿回足了勞動者的經濟答要求,受到廣大農民工人的歡迎。鞏固了工農聯盟,使蘇維埃政權日益鞏固。第二,它探索了在小農國家裡建設社會主義的途徑和方法,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為在蘇聯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從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創造了條件。第三,它的一些原則和經驗,為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提供了寶貴的歷史經驗,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重大發展。
第四,新經濟政策是列寧根據俄國經濟落後、生產力低下的國情,探索建設社會主義新道路、新方法的偉大實踐。是對傳統社會主義理論的一次重大突破,創造性地發展了科學社會主義。
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和新經濟政策的最大區別是:前者想越過資本主義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後者則是利用資本主義,通過市場漸近地過渡到社會主義。
⑦ 俄國的發展歷程
15世紀末,伊凡三世建立了莫斯科大公國。
1547年伊凡四世自稱沙皇,建立了沙皇俄國,並在1721年由彼得一世改稱俄羅斯帝國,對外走上了侵略擴張的道路。俄羅斯帝國曾吞並歐亞多個國家,領土不斷擴張。
1917年11月7日(俄歷10月25日)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
1922年12月30日,俄羅斯聯邦、南高加索聯邦、烏克蘭、白俄羅斯成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
1991年12月25日蘇聯解體後,蘇聯的最大加盟國俄羅斯聯邦繼承了其絕大部分軍事力量,軍事實力居世界第二,而且擁有世上最大的核武器庫。
(7)蘇聯的經濟發展史擴展閱讀
1697年,俄國沙皇彼得一世前往歐洲各國游歷和學習。歸來後,他用強硬手段推行了一場社會變革。從穿衣、吃飯,到科學教育、商業活動、軍隊建設,彼得用野蠻的方式推進了俄羅斯的文明進程,他甚至親自審訊反對改革的太子。
在打敗了強敵瑞典之後,彼得下令建造起一個面向歐洲的新首都聖彼得堡。繼承彼得改革的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引進歐洲的啟蒙思想,重視教育,並試圖起草法律,但改革無法觸動農奴制。
女皇的業績最終只能表現在領土擴張上,在18世紀後期,俄羅斯成為地跨歐亞美的大國,並成為歐洲事務中的重要角色。
但是,農奴制使俄羅斯很快在經濟、技術領域落後於完成了工業化的英法等國。在戰爭—革命—改革的多次反復中,這個在傳統和現代之間徘徊的民族,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思考能力。
⑧ 蘇聯的經濟體制經歷了哪些變化與發展
蘇聯的經濟體抄制的變化與發展主要分為三個階段,而且與領導人密切相關。
1,列寧時期。國內戰爭期間實行戰時共產主義政策,顧名思義了。後來由於不適應生產力,列寧提出了新經濟政策,允許民間自由買賣和小型私有企業存在,還鼓勵外國資本投資。
2,斯大林時期。列寧去世後,斯大林放棄新經濟政策,並逐漸建立了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體制,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就是著名的「斯大林模式」。
3,斯大林後的經濟改革。這部分以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和戈爾巴喬夫為主。赫魯曉夫對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有所放鬆,但沒突破斯大林模式;勃列日涅夫早期積極經濟改革,但後來與美國展開軍備競賽拖垮了國力;戈爾巴喬夫改革突破太大,直接導致資本主義復辟,蘇聯解體。
⑨ 蘇聯成立前期經濟發展的國外因素
二戰時期
20世紀30年代開始,西方採用「綏靖政策」安撫希特勒,使得蘇聯覺得西方國家企圖將法西斯「禍水東引」。蘇聯在多次提出和英法結盟建立歐洲共同防禦體系而不果,
衛國戰爭時期的宣傳畫
與此相反,德國外長里賓特洛甫卻多次向蘇聯提出希望改善彼此關系。1939 年,蘇聯採取「禍水西推」的策略終於和德國結盟秘密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二戰爆發後,按照該條約劃分的勢力范圍,蘇聯以「建立防止德國入侵的東方戰線」的名義,出兵與德國瓜分波蘭,侵略芬蘭並佔領東歐部分地區。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被強行並入蘇聯,此舉加速了其周邊國家向法西斯軸心的靠攏。1939年蘇聯發動蘇芬戰爭,在付出了巨大傷亡的情況下奪回了芬蘭佔領的土地。蘇芬戰爭充分體現蘇聯重工業的落後。
1941年6月22日,納粹德國單方面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對蘇聯發動了突然進攻,二戰規模達到最大化。蘇聯紅軍在戰爭初期嚴重失利,遭受重大軍事損失,在開始的頭一周蘇軍就損失了900架飛機、幾千門火炮、1000 多輛坦克與幾十個正規師。蘇德戰場成為歐洲大陸的主戰場。
1941年9月,蘇軍兵力最強大的西南方面軍在烏克蘭首都基輔三角地區被德軍包圍,整整60萬蘇軍被俘虜。雖然在反擊戰中救出了一些被困於戰俘營的士兵和其他人員,但其餘絕大多數都餓死了。
1941年9月30日,納粹德國向蘇聯首都莫斯科發動代號為「台風」的閃擊戰,妄圖在冬季到來之前攻佔莫斯科。12 月 6 日,蘇軍
從莫斯科城郊開始反攻,到次年 4 月下旬擊潰德軍50多個師,擊斃擊傷德軍80多萬人,將敵軍擊退150~400公里,解除了對莫斯科的威脅,奪回了60多座城市。英勇的蘇聯紅軍在偉大的莫斯科保衛戰中的勝利宣告了希特勒「閃擊戰」的徹底破產[3] 。
1943年初,蘇聯紅軍經過頑強抵抗,獲得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勝利後,蘇軍才在戰場上掌握了主動。
1945年5月,蘇聯紅軍攻佔了納粹德國首都柏林,柏林戰役勝利,希特勒自殺, 德國投降,歐洲戰事結束(參考條目:蘇德戰爭)。為贏得衛國戰爭的勝利,蘇聯軍民付出了2700多萬人(是戰前人口的14%)犧牲的代價。[3]
1945年8月8日,蘇聯對日宣戰,出兵中國東北和朝鮮北部(八月風暴行動),關東軍被擊斃 83000 人,被俘594000人。
第二次世界大戰蘇聯是戰勝國之一。[4]
二戰戰後
1945 年8月14日,中華民國代表被迫與蘇聯簽訂《中蘇友好同盟條約》,其中要求「中長路」歸蘇聯管理,外蒙古獨立以及旅順作為自由港蘇聯軍艦可以任意停靠,蘇聯政府脅迫蔣介石稱如果不簽字蘇聯就將東北讓給共產黨。
戰後,丘吉爾發表鐵幕演說和杜魯門主義令蘇聯備感威脅,斯大林也在伊朗石油問題和希臘共產主義革命的問題上與美英有分歧,導致1947年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立(北約三軍統帥由美國人擔任)。1955 年蘇聯相對地成立華沙條約組織(總部位於莫斯科華約大樓)。冷戰對峙局面最終形成。
1953年2月底,斯大林夜間突發中風,警衛員和醫護人員不敢貿然闖入斯大林房間,他直到下午5點才被送去救治。3月5日,蘇聯最高蘇維埃召開蘇聯共產黨的緊急會議,馬林科夫成為部長會議主席(蘇聯總理),然而斯大林的名字依舊出現在了委員名單中(最後一位)。會議剛剛結束,斯大林就在克里姆林宮逝世。
赫魯曉夫執政時期
主詞條:蘇共二十大、波茲南事件、赫魯曉夫改革、匈牙利十月事件、修正主義、古巴導彈危機
斯大林同志逝世後,赫魯曉夫主謀清除了貝利亞集團。1953年9月3日當選為黨中央第一書記。1958 年兼任蘇聯部長會議主席。
1956年赫魯曉夫主持召開蘇共二十大,各國共產黨第一書記都來參加會議,蘇聯共產黨第一書記赫魯曉夫在大會上講述了蘇聯日後的發展規劃。但是意想不到的是赫魯曉夫在大會後夜裡召集共產黨的第一書記做秘密報告,大會上赫魯曉夫做了著名的「關於個人崇拜及其後果」的報告,全面否定斯大林時代的方針政策
赫魯曉夫在聯合國大會上發言
。赫魯曉夫時期對於斯大林時代很多冤案、錯案進行平反,也允許部分反應斯大林時期蘇聯社會陰暗面的書籍出版,涌現出以索爾仁尼琴為首的蘇聯作家。
赫魯曉夫的「去斯大林化」招致東歐各國的反對,出現「匈牙利事件」,「波茲南事件」等反對赫魯曉夫政權的事件。中國共產黨在東歐亂局中對於赫魯曉夫的聲援起到了關鍵作用。事件均以蘇聯出動軍隊鎮壓而收場。
1961年在蘇共第22次代表大會上提出「全民國家」、「全民黨」,還提出到1980年基本建成共產主義的目標,但是這一目標嚴重脫離了蘇聯的實際。在經濟方面,他推行物質刺激原則,提高農產品收購價格,取消義務交售制,改組機器拖拉機站,開墾荒地、開展大規模種植玉米運動等。在對外關繫上,赫魯曉夫提出兩個社會經濟體系和平共處、和平競賽的原則。
赫魯曉夫時期,蘇聯科技取得長足發展,赫魯曉夫重用科技人才,大力發展科技,於1958年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1961年把人類第一位航天員尤里·加加林送入太空108分鍾,開辟歷史新紀元,也在美蘇太空競賽中贏得了先手。
1964年10月14日以勃列日涅夫為首的蘇共中央全會「鑒於赫魯曉夫犯有主觀主義和唯意志論錯誤「,解除其蘇共中央第一書記職務。次日又解除其蘇聯部長會議主席職務。[5]
勃列日涅夫執政時期
主詞條:布拉格之春、軍備競賽、珍寶島自衛反擊戰、阿富汗戰爭、莫斯科奧運會
1964年,赫魯曉夫被以不流血政變方式被迫下台,勃列日涅夫出任蘇共中央第一書記,成為蘇聯最高領導人,他在解除了謝列平等人的威脅之後,跟柯西金和波德戈爾內一起建立了「三駕馬車」的集體領導體制。蘇聯進入勃列日涅夫時期(停滯時代),蘇聯民眾稱之為「暨列寧之後的又一次集體領導」。
在勃列日涅夫時代,蘇聯對外推行擴張政策,多次引發武裝沖突,並進一步擴大了社會主義陣營。但是在
勃列日涅夫
1969 年,蘇聯卻與中國多次發生邊境軍事沖突,戰爭一觸即發。中國成為蘇聯繼北約之後的頭號敵人。盡管蘇聯在勃列日涅夫時期極力在中東地區擴張,擴大了蘇聯在中東的勢力范圍,但當蘇聯支持的埃及和敘利亞在1973年的第四次中東戰爭中再次敗給以色列之後,藉助戰後亨利·基辛格在以、阿之間的穿梭外交談判,哈菲茲·阿薩德領導下的敘利亞開始謀求在美國與蘇聯之間進行平衡外交,不再專一依賴蘇聯。穆罕默德·安瓦爾·薩達特領導下的埃及與蘇聯徹底鬧翻、反目成仇。
在此時期內,蘇聯的軍事實力已經跟上甚至超過了美國;但是蘇聯整體經濟水平依然落後於美國。勃列日涅夫通過推行蘇聯式的福利體系來提高蘇聯民眾的生活水平,但由於沒有強大的經濟基礎作後盾,這種福利體系為日後蘇聯的崩潰埋下了伏筆。勃列日涅夫推行能源政策,蘇聯大量出口石油,也放開了對於美國等敵對國家的貿易。1975年起原油價格飛漲,蘇聯國民生產總值平均每年增長超過20%。糧食、物價、工資、福利均朝著好的方向發展,蘇聯人民稱其為「第二個伊里奇」(列寧全名是「弗拉基米爾·伊里奇·烏里揚諾夫」,而勃列日涅夫則叫做「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但是福利過多以及日後對於阿富汗的入侵、美國中斷援助、計劃經濟體制存在惰性,蘇聯經濟出現明顯下滑,在戈爾巴喬夫時期首次出現負增長。
勃列日涅夫結束了赫魯曉夫的去斯大林化,在一定程度上恢復了斯大林的正面形象。這糾正了赫魯曉夫對斯大林的過度批判,但是他的思想與政策過度僵化,導致矯枉過正,反而使蘇聯國家與社會喪失了改革與進步的活力。在1975年上映的長達8小時電影「解放」中,斯大林以一個極為正面的統帥形象出現。
安德羅波夫執政時期
主詞條:安德羅波夫
1982年11月10日,長期統治蘇聯的勃列日涅夫去世,原克格勃主席安德羅波夫繼任為蘇共中央總書記、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安德羅波夫入主克里姆林宮後進行了大膽的改革工作,大刀闊斧地進行人事調整,為發展國民經濟和提高人民福利事業方面取得的進展作出了貢獻。在整頓勞動紀律與反腐肅貪,試水改革經濟體制與完善經濟機制的試驗方面都取得了比較顯著的成效,部分措施也得到了蘇聯群眾的大力支持。因此安德羅波夫也被認為是蘇聯歷史上最有作為的最高領導人之一,如果他執掌蘇聯的時間更長久一些,蘇聯的發展軌跡可能會轉變。然而他在69歲時卻因慢性腎病於1984年2月9日病逝,在位時間僅一年零三個月。隨著他的與世長辭,蘇聯的「安氏改革之路」也宣告結束。
安德羅波夫
契爾年科執政時期
主詞條:契爾年科
契爾年科
安德羅波夫去世後,接替擔任蘇共中央總書記、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的是73歲的契爾年科。當時從契爾年科的年齡、健康狀況和威望來看,顯然具有過渡性質。他執政僅13個月,雖然未能改善蘇聯國內外面臨的困境,但保持了蘇聯政局的穩定,做了一些具體工作。在他執政期間強調政策的繼承性,因此基本上保持了安德羅波夫時期的對內對外政策,首先在經濟方面,主張對蘇聯的整個經濟體制進行認真的改造,提出完善經濟活動,改革管理形式和方法、將國民經濟變成一種高效率的有條不紊的機制。指出,經濟試驗的實質在於給企業更多的權利,提高企業的責任感,擺脫中央過多的監督。
戈爾巴喬夫執政時期
主詞條:新思維、東歐劇變、中蘇關系正常化、蘇聯解體
隨著76歲的勃列日涅夫逝世,69歲的安德羅波夫逝世,74歲的契爾年科逝世。短短三年,蘇聯三次更迭最高領導人,繼而蘇共中央選擇了54歲的戈爾巴喬夫領導黨和國家,蘇聯進入戈爾巴喬夫時期。
1989年戈爾巴喬夫訪華
其實在安德羅波夫執掌蘇聯後,便有意向要將接班人的位置傳給戈爾巴喬夫,但是在他逝世後,蘇共中央卻推舉了老邁多病的契爾年科擔任最高領導人。終於在 1985 年,當時大權在握的蘇共元老葛羅米柯極力推舉戈爾巴喬夫繼位,當時的葛羅米柯已是部長會議第一副主席兼外交部長,在蘇共政治局內也頗具影響力,故戈爾巴喬夫順利當選(戈爾巴喬夫年僅54歲)。
1988 年戈爾巴喬夫宣布蘇聯將放棄勃列日涅夫主義,減少對東歐國家內政的干涉(特別是停止了武力干預),他的發言人將這個政策戲稱為「辛納屈主義」。這個政策導致東歐社會主義國家於1989年內發生了一系列劇烈的「政治地震」(東歐劇變)。[6]
戈爾巴喬夫在經濟改革受挫,國家福利減少,經濟在1987年首次出現負增長(1945年之後)。主要原因為他的改革志向遠大,但是卻是今天改革農業,明天改革工業,改革全面鋪開,浪費大筆資金,使得蘇聯失去與美國最後一搏的機會。進展緩慢的情況下轉向政治改革,在國內實行經濟重建和開放性政策。他創立了蘇聯人民代表大會,並且全民公投,結果在所謂「新思維」的錯誤引導下,蘇聯共產黨各個州委書記僅僅獲得32%的選票,蘇聯人民代表大會做不出任何決定,甚至有人要求修改蘇聯憲法第六條(蘇聯憲法第六條規定了蘇聯共產黨為蘇聯唯一領導政黨)。隨著中央權力的下放,各加盟共和國的領導人開始尋求更大的自主權力。隨著開放性政策的日益深入,最終導致了蘇共黨內和蘇聯社會的思想混亂。蘇聯軍隊當時從東歐撤回以及戈式改革飽受爭議,這也是在1991年蘇聯軍隊倒戈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