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淺談粗放型經濟對社會文化的影響
經濟增長中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水平、低效益的「三高兩低」版問題比較突出權,在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會議精神的過程中,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新型工業化,重點處理好產業轉型與加快發展的關系、加快經濟增長速度與提高發展質量的關系、追求當前利益與謀劃長遠發展的關系,決不能走浪費資源、污染環境、先污染後治理的老路。努力實現由單純追求經濟增長向科學發展轉變;由粗放型增長方式向集約型增長方式轉變;由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變;由就工業抓工業向跳出工業發展工業轉變。從更廣視野、更寬領域、更高層次上把工業化作為一個社會系統工程來抓,准確把握工業與服務業、農業之間的共生關系,工業化與城鎮化、農業產業化之間的依存關系,努力實現三次產業的協調發展和「三化」的良性互動。在推進寧夏跨越式發展的進程中,注重追求速度與質量、結構、效益相統一,經濟、人口、資源、環境發展相協調,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增強發展協調性,努力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② 什麼是第二次經濟革命它對人類社會發展的影響👍
那是第二次經濟革命,它對人類社會發展的影響,我認為第二是經濟革命是體制改革一個歷史題,它對人類社會發展起著重要的決定作用
③ 對人類社會歷史發展而言,經濟的影響大嗎,有哪些影響
經濟發展帶動了社會發展,社會發展對經濟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二者相輔相成
④ 經濟全球化對當今社會的影響
經濟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發展變化的深刻背景和根本趨勢。正確認識和妥善應對全球化,不僅有利於我國促進科學發展、和諧發展與和平發展,而且有利於促進國際體系轉型、和諧世界建設與人類文明進步。
一
目前,經濟全球化已遠遠超出經濟領域,正在對國際政治、安全、社會和文化等領域產生日益廣泛的影響。全球化的積極作用主要有:
(一)促進發展模式創新。全球化促進生產、資源、人員、貿易、投資和金融等生產要素全球優化配置、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跨國公司已發展到在全球布設研發、生產、銷售鏈條的全球公司階段。經驗顯示,一國經濟開放度提高與其人均GDP增長之間成正比。無論一個國家的發展模式如何調整變化,不考慮全球化因素,不利用全球化機遇,就不可能探索出先進的發展模式。
(二)促進國際利益融合。利益融合既表現在經濟領域,又表現在其他領域;既表現在雙邊領域又表現在多邊領域。國家間經濟相互依賴逐步深化,俱榮俱損局面開始形成。全球經濟鏈條越擰越緊,一國經濟發展對全球經濟發展的依賴增強。除國家利益外,共同地區利益和全球利益明顯增多。利益融合有利於國家關系改善,國家間協調合作增多,出於不同利益而形成的不同「志願者聯盟」不斷出現。謀霸權、搞對抗,堅持集團政治和冷戰思維越來越不得人心。
(三)促進安全內涵擴展。安全已從傳統安全領域擴展到非傳統安全領域。恐怖主義、經濟安全、環境惡化、氣候變暖、疫病蔓延、移民浪潮和跨國犯罪等非傳統安全問題威脅增大,涉及到經濟、民生、社會和自然等廣泛領域。非傳統安全主要由人類發展的不科學、發展與社會和自然的不協調引起,其實質是發展問題。非傳統安全問題模糊了安全與發展的界限,增大了國際安全合作的緊迫性,挑戰著傳統安全的主導地位,緩和了國家間的軍事對抗關系。如恐怖主義和氣候變化不是任何單一國家能夠解決得了的,美國在反恐中不得不多方借重國際社會。又如,美俄在導彈防禦問題上矛盾尖銳,但在非傳統安全領域總的來說合作順利。
(四)促進國家主權轉移。全球化促進了國際組織的發展。僅1990至1998年,國際組織就從26656個增至48350個,其中政府間國際組織250多個。政府間國際組織成為全球性規則的制定者和監督實施者、全球性問題的管理者和全球性爭端的解決者。WTO在其《關於解決爭端的規則與程序的諒解》中,全面規定了WTO解決貿易爭端的政治方法、法律方法、裁決執行與監督以及救濟辦法等,並專門設立了爭端解決機構(DSB)。的確,國家仍然是國際社會的主要行為體,國家主權仍然是國家至高無上的權利,但在全球化背景下,一個不爭的事實就是國家主權在越來越多地向政府間國際組織轉移。比如,向聯合國、地區組織轉移政治、外交和軍事權利,向WTO、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和全球公司轉移經濟權利,向各種各樣的其他非政府國際組織轉移社會權利。全球化還促使一國的國內規則盡可能與國際規則協調與一致。
(五)推進國際體系轉型。現行國際體系的主要特徵是:由西方特別是美國主導、國家間名義上平等而事實上不平等、國際組織作用有限、霸權主義和「問題國家」得不到有效制約。現行國際體系在應對日益增多的全球性問題方面日漸乏力,其調整、完善和轉型乃大勢所趨。今後幾十年內新的國際體系有可能基本形成,其主要特徵:一是世界格局多極化。由於新興大國和廣大發展中國家的振興,國際力量對比正在發生有利於多強不利於「一超」、有利於發展中國家不利於發達國家的變化,「一超」與多強、南方與北方兩個力量對比失衡問題有望最終解決。據國際權威機構預測,2020年世界排名前20位的經濟大國將重新洗牌,中國將躍居世界第二位,俄羅斯、印度、巴西將躍入前10名,另有部分發展中大國將躍居前20名。美、中、歐、日、俄、印度、巴西等新的各極之間利益融合與相互依存度提高,彼此發生尖銳對抗與全面戰爭的危險性降低。二是西方與非西方國家共同主導。將來隨著美國「一超」地位和西方力量優勢的逐步喪失,西方的主導地位將難以維系,多極、西方與非西方將共同主導新的國際體系,國際關系民主化將得到發展。三是國際組織作用增強。國際組織和國際規則將進一步充實、完善和強化,對大國和「問題國家」的約束將得到加強。四是國際治理多樣化。全球性問題增多將促進國際治理模式多樣化,如國家治理與全球治理、大國共治與中小國家共治、全球性國際組織治理與地區性國際組織治理等相互結合和相互補充。五是和平漸進性。以往國際體系的變革都是通過戰爭實現的,這一次國際體系轉型可能在保持總體和平狀態下通過大國之間、南北方國家間的斗爭、協商、妥協以漸進式改良逐步完成。
(六)推進人類文明進步。人類有可能在全球化、全球性問題、全球利益和全球治理基礎上,形成人類新的共同價值觀念和新的人類文明,打破西方在人類文明中的主導地位,實現對西方文明的總體超越。
二
我們在看到全球化的積極作用的同時,對其逐漸積累的負面作用也不能忽視。
(一)經濟危機。隨著全球經濟鏈條日益緊密,能源價格大幅攀升、金融秩序嚴重失控、大國經濟明顯衰退誘發全球經濟衰退甚至危機的可能性增大。這種情況一旦發生,其傳導的速度、影響的深度可能遠遠超過以往的世界經濟危機。此外,氣候變化、環境惡化等問題長期得不到有效治理,也最終會威脅全球與各國經濟可持續發展。
(二)社會動亂。全球化導致國家間和國家內部貧富差距擴大,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內部的社會矛盾都有可能激化。如美、英、法等發達國家傳統產業大量外移,失業問題突顯,社會風潮增多。全球化還使各國國內因素與國際因素的聯系與互動增強,國際問題誘發國內動盪、國內問題引發國際動盪的機率都在增大。
(三)大國對抗。有的國家背離全球化的演進方向、背離人類歷史前進的步伐,沒有放棄搞霸權主義,沒有放棄搞戰略擴張,沒有放棄搞軍備競賽,沒有放棄遏制其他新興大國。特別是它還將在一二十年內保持戰略優勢,一旦擺脫當前的戰略困境,仍有再次挑起大國對抗的可能,那將對國際體系的轉型、人類和平進步事業產生嚴重危害。
(四)地區動盪。全球化中邊緣化的國家、霸權主義、恐怖主義、核擴散等,可能使用21世紀頭20年內地區熱點不是隨全球化深入逐步減少而是繼續增多,使地區熱點對全球安全形勢的牽動作用增大,使國際形勢在總體和平狀態下局部動盪繼續加劇。
三
置身全球化浪潮,要增強機遇意識、創新意識和全球戰略意識。
完善國家發展觀、利益觀、安全觀、主權觀與國際秩序觀。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搞好五個統籌,促進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與全球化發展間良性互動。摒棄絕對排外的國家利益觀,遠離霸權主義那種維護一己私利的國家利益觀,把更多的全球利益和地區利益納入國家利益視野,在推進與外部世界互利共贏中發展並延伸國家利益。創新國家安全觀,促進國防建設與國家經濟建設、國家和平發展的協調,促進維護傳統安全與維護非傳統安全的協調,促進維護本國安全與維護國際安全的協調,促進軍事手段與其他手段間的協調,力爭擺脫「安全困境」羈絆,推進安全與發展統一,努力維護國家綜合安全。妥善應對國家主權轉移的趨勢,以是否有利於國家利益發展取捨國家主權讓渡,以是否有利於本國國家安全和世界和平穩定決定對國際干預的立場。充實國際秩序觀,在適當參與全球治理中推進和諧世界建設。
增強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的能力。全球化背景下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互動增強,要善於利用全球化機遇促進國內發展,善於利用全球化壓力推進國內制度創新,善於規避全球化風險維護自身安全,善於防範國內問題沖擊地區和全球安全與發展。
⑤ 論述知識經濟的內涵和知識經濟對世界經濟的發展產生了哪些重要影響
經濟發展不同階段的突出特徵是同產業結構對應的科技結構。科技引導著產業發展,並且推動經濟結構的重大變革。知識經濟被認為是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之後的一種新的經濟形態。知識經濟已經成為當今世界最有發展前途的經濟形式。
知識經濟具有兩重含義:一是富含知識的高科技產業、技術創新產業、教育產業、信息產業等的快速發展,特別是在國民生產中比值的大幅度提高;二是知識與經濟相互滲透得越來越緊密,產品與服務的知識含量不斷提高,知識經濟使經濟增長方式發生根本變化。目前,經濟增長比以往任何歷史時期都更加依賴於知識的創新、生產和擴散、應用。
對知識經濟內涵的一般概括是,建立在知識及信息的生產和使用上的經濟。生產,即創新生產,是知識經濟的第一重含義。而使用,即擴散。應用,是知識經濟的第二重含義,經濟的基本生產要素包括勞動力、土地、資本、材料和能源等。而引導、發揮並提高生產要素回報率的是以應用技術、基礎科學為代表的知識。知識是經濟增長狀態中最活躍、最根本的生產動力和要素,是使報酬遞增實現經濟高速增長的關鍵。
以知識為競爭核心的知識經濟作為更高的經濟形態將成為世界經濟增長和社會進步的口號和新動力。知識經濟的興起已經並還將對世界產生深刻影響,改變人類以往在社會經濟中形成的生產、生活和管理方式乃至整個社會結構、知識的創新、生產和擴散、應用必將成為人類最重要的活動。擁有標准性、垂直型、等級性的工業社會理念將讓位於多樣、水平與網路的知識社會理念。知識經濟標志著人類生產力發展由普通機器時代向智能機器時代的躍升。如果說近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使以製造工具為主的機器大工業成為社會生產的主要部門,產業結構實現以農業為主體向以工業為主體的轉變。那麼現代科學特別是信息技術的發展則使以工業為主導的社會生產轉變為以知識及信息為主導的知識經濟。
⑥ 經濟全球化對人類社會的影響
應該說經濟全球化是一個必然的趨勢,不論如何影響中國的經濟建設,中國都應敞開大門,適應這一趨勢,在世界經濟的舞台上發揮自己的優勢,把握其中機會,面對各種挑戰,至於現在的影響是如果可以看一下這篇文章:
經濟全球化的代價
經濟全球化在給各國帶來經濟利益的同時,也付出了相當的代價。
代價之一:全球經濟的不穩定將成為一種常態。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各國經濟的相互依賴性空前加強。在這種環境下,經濟波動和危機的國際傳染便成為經常性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代價之二:各國經濟主權的獨立性正面臨日益嚴峻的考驗,跨國企業常常是大規模貨幣投機的主要責任者,隨著一體化程度的逐步提高,各成員國經濟主權獨立性不斷下降。
代價之三:全球范圍內的貧富差距正進一步擴大。作為資本和先進技術的主要擁有者,發達國家總是處於全球化的中心地位。競爭創造了效率,同時也使財富越來越向少數國家或少數利益集團集中,導致貧富差距擴大。
經濟全球化是一種必然的趨勢,中國應主動參與
經濟全球化具體表現為生產和消費的全球化。生產全球化就是企業不只在本國而是在世界范圍內尋找資源,消費全球化則指消費者不只在本國市場而是在世界范圍內買東西。在全球范圍內從事生產和貿易,也就必然有統一的全球規則,WTO是一種多邊貿易爭端解決機制,多邊是優於雙邊的,至少有一個比較權威的仲裁機構解決反傾銷和貿易糾紛。
人們通常只看到加入WTO將給中國出口帶來的利益,但中國的貿易得利還應反映在進口上,進口可以使消費者買到更多優質的東西,以更少的錢購買一些商品,消費者所得應是衡量國民經濟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一個重要指標。更重要的是,貿易和投資還帶來許多外部效應,使中國的服務質量和態度大大改善,這在經濟學上叫做技術外溢,它不同於技術轉讓,是不用付費的所得。
中國參與經濟全球化需做四件事
第一,必須搞活市場經濟,使中國成為世界經濟體制中一個組成部分。
第二,必須開放市場。只有開放市場,才能成為世界經濟的組成部分,但中國是發展中國家,市場不能馬上無條件地全面開放,而是要有條件、有步驟地,在適應自身發展水平的情況下開放,這樣才能產生對貿易雙方都有利的效益。
第三,必須遵守國際貿易規則。因為市場經濟從某種程度上講是法制經濟,所以中國必須遵守規則並參與規則的制定。
第四,必須發展資本市場。任何一個想要讓企業家大展宏圖的國家,都必須發展其資本市場。但中國雖然擁有高儲蓄率,卻只有很小一部分流進了私人企業,流入高科技公司的儲蓄更是少之又少。
中國參與經濟全球化必須正確處理好三組關系
第一是實行對外開放與參與全球化的關系。我們必須按國際上共同的規則來辦事,不能總把希望寄託在國家的保護措施上,盡早參與全球化貿易,就是要逼著我們的企業改革進取,只有這樣才能使其競爭力真正得到提高。
第二是縮小國內地區間差距與縮小國際間差距的關系。
第三是擴大內需與增加外貿出口的關系。中國是一個大國,國內市場很大,要將擴大內需作為根本,但不能因此而忽視外貿的重要性。
中國在制定經濟全球化戰略時,應考慮的新情況和新問題
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必須以發展本國的經濟為基礎。作為發展中國家和世界貿易大國,中國理應積極參與國際多邊經濟組織的活動和國際多邊經濟規則的制定,加強多雙邊經貿合作,在經濟全球化的發展進程中發揮積極、穩定和建設性的作用。
中國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提倡和遵循平等互利、共同發展的原則,承認不同國家間的差異,注意處理好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在經濟全球化中的利益關系。
科技的不斷創新和進步,是經濟全球化的基礎和條件。中國將堅持科教興國的戰略方針,運用現代科技手段,科技興貿,不斷提高中國對外經濟貿易的科技含量和國際競爭能力,參與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中國只有加速科技創新,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運用先進技術和高新技術改造、提高傳統產業技術含量,才能不斷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實現中國技術發展的跨越。
只有不斷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加強市場體系建設,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和社會保障制度建設,才能不斷從生產關系方面為中國生產力的發展創造更有利的條件。
參考資料:http://www.12366.net.cn/news/63/64/20010418/22859.htm
經濟全球化的代價
經濟全球化在給各國帶來經濟利益的同時,也付出了相當的代價。
代價之一:全球經濟的不穩定將成為一種常態。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各國經濟的相互依賴性空前加強。不少國家的對外貿易依存度已超過30%,個別國家達到了50-60%。在這種環境下,經濟波動和危機的國際傳染便成為經常性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任何一個國家的內部失衡都會反映為外部失衡,進而很快影響到與其具有緊密貿易和投資關系的國家,最後極有可能將所有國家都不同程度地引入失衡與危機的境地。1997年泰國的匯率危機,很快傳染到整個東南亞地區以及韓國和日本,從而形成嚴重的地區性金融危機。隨後又波及俄羅斯和拉美地區(一度包括美國),形成了事實上的全球性金融動盪,便是危機傳染效應的最新例證。
國際游資的存在是全球經濟不穩定的重要根源之一。作為一種超越國界的巨大的金融力量,國際游資一次又一次地扮演了全球性金融動盪的製造者或推動者,扮演了危機傳染的主要媒介物。在經濟全球化持續發展的今天,盡管仍然可以繼續探索各種有效監管措施,但對國際游資的完全控制則是不可能的。
代價之二:各國經濟主權的獨立性正面臨日益嚴峻的考驗。歐盟經濟體發展的歷程表明,隨著一體化程度的逐步提高,各成員國經濟主權獨立性則不斷下降。從早期的關稅同盟、統一農產品價格、匯率聯合浮動,到單一貨幣歐元出現以後的統一金融政策(1999年1月歐元利率區啟動),無不說明各成員國的財稅和貨幣主權已逐漸讓渡給超國界的歐盟協調機制。而這種經濟主權的讓渡曾經使許多成員國付出不小的代價,甚至多次危及歐盟經濟體的存亡。
對於歐盟以外的世界其他國家來說,在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其經濟主權(特別是在財稅和貨幣政策方面)的獨立性,同樣面臨越來越嚴峻的考驗。這種考驗大致有兩種不同的形式。一種是經濟主權的主動讓渡。從關貿總協定的歷次減稅和貿易自由化談判,到發生金融危機的國家,為了得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援助,被迫進行的經濟調整,都是一定程度上的主權主動讓渡。另一種是跨國私人經濟力量對經濟主權的侵蝕。最為典型的例子就是跨國公司。由於跨國公司的戰略目標很少會同東道國的經濟發展目標完全一致,因而,它們對於東道國為了實現既定的發展目標採取的許多政策措施,經常表現出一種本能的抵抗和規避。跨國公司在國際間進行了大規模資金轉移,對東道國貨幣金融政策的消極作用同樣是不可低估的。顯然,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大量利用外國直接投資的國家,在這方面付出的代價,是應當引起人們高度重視的。
代價之三:全球范圍內的貧富差距進一步擴大。如前所述,經濟全球化,本質上是一個全球范圍內的市場化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競爭創造了效率,同時,也使財富越來越向少數國家或少數利益集團集中,導致貧富差距的擴大。據世界銀行統計,1983年,低收入發展中國家,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高收入發達國家的2.4%,即後者等於前者的43倍;到了1994年,這一比例降低到1.6%,即後者為前者的62倍。造成這種差距擴大的具體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兩個因素不容忽視。其一,經濟全球化的利益分配不均衡。雖然幾乎所有參與全球化過程的國家在不同程度上從中受益,但並不意味著利益均沾。因為事實上,作為資本和先進技術的主要擁有者,發達國家總是處於全球化的中心地位。這種相對優勢,使它們在價格制定方面具有主動權,在與發展中國家進行交換時獲得更多的利益。其二,名義匯率下降,導致國民生產總值名義值減少。由名義貶值引起的實際貶值,又將導致貿易條件的惡化,進而在國際交換中付出更大的代價。
經濟全球化是利是弊
周明傑 李海青
第31屆世界經濟論壇年會在瑞士達沃斯舉行時,數百名示威者高舉「世界經濟論壇滾出去」的標語,在會場外抗議示威。他們認為:經濟全球化的進程缺乏公平性,而且,由幾百名世界各國領導人和大公司老闆關起門來決定世界未來的前途也是不合理的———
誰在反對經濟全球化
張蘊嶺(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研究所、日本研究所所長):經濟全球化產生了兩個現象,一是目前大規模的資金流動主要是流向發達國家,二是投資者在全世界尋求合適地方。這樣受益者大部分是跨國大公司,導致財富高度集中。由於受益不均衡,導致了兩種反對經濟全球化的聲音: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中的利益受損群體。今年經濟全球化反對者與警察間的沖突,在我印象中是第一次如此尖銳對立。
陶文釗(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反對經濟全球化跟經濟全球化一樣都是一種全球現象,其最根本原因就是現在經濟活動的游戲規則大部分是由美國等發達國家制定的,有許多不合理、不公正的地方,導致全球化的受益者主要是發達國家尤其是大的跨國公司。
沈驥如(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戰略室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在瑞士達沃斯大搞反經濟全球化反世界經濟論壇示威活動的人員中,有綠黨分子,有工會組織成員,非常復雜。但可以肯定,他們大多是發達國家的激進分子,因為發展中國家沒多少人能坐飛機去瑞士示威。這些激進分子認為全球化造成污染,造成南北差距拉大,造成發展中國家邊緣化,即越來越窮。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發展中國家的利益。但這些激進分子行為非常極端,他們反對全球化,是根本做不到的。實際上,發展中國家邊緣化有三個原因,一是國際經濟秩序不合理,一部分發展中國家無法從全球化得到好處;另外就是自我孤立,不參加全球化進程也得不到急需的資金和技術;三是有一些國家長期陷於內亂、地區沖突,國內的社會經濟結構非常落後,因此即使參加了全球化,也難以向國際市場提供自己的產品,難以應對國際市場的激烈競爭。反對全球化的人當中,還有一些人是得到西方國家默許的,他們以爭取工人就業權利為名,反對發展中國家的廉價產品進入本國,而本國政府據此拒絕向發展中國家開放市場,而只要求發展中國家向自己開放市場,撈取單方面的好處。
參考資料:《北京晚報》
⑦ 經濟全球化對當今人類社會的影響
如何正確認識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的時代發展趨勢?
第一,世界多極化在曲折中發展。
世界格局多極化是國際關系發展的必然結果,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趨勢。冷戰結束以來,世界各種力量此消彼長,世界格局走向多極化的趨勢越來越清晰。一個超級大國和多種力量並存,是多極化格局最終形成前的較長過渡時期內世界力量對比的基本態勢。
國際格局走向多極化,是時代進步的要求,符合各國人民的利益。多極化格局使世界各種力量逐漸形成既相互借重又相互制約與制衡的關系,有利於避免新的世界大戰的爆發,有利於遏制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有利於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有利於實現各國人民對和平、穩定、繁榮的新世界的美好追求,也有利於廣大發展中國家抓住機遇、發展自己。
但也要看到,世界多極化的最終形成將經歷一個漫長、曲折、復雜的演進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單極與多極的矛盾,稱霸與反霸的斗爭,將成為相當長一個時期內國際斗爭的焦點。合作中的競爭和競爭中的合作成為世界格局多極化趨勢發展過程中的重要特徵。
在世界格局多極化與單邊主義的斗爭中,軍事力量仍然是關鍵因素。世界上的大國強國,都把建立強大的國防力量作為搶佔新的國際格局制高點的突破口,強化軍事力量在維護和擴展國家利益中的職能和作用,謀求在世界格局多極化進程中占據優勢地位,爭奪21世紀國際社會中的戰略主動權。
在日趨激烈的綜合國力競爭中,經濟技術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強大的經濟技術力量是能否成為世界一極的根本條件。因此,各國都把發展經濟擺在優先地位。世界格局多極化能否成為現實,歸根到底,取決於世界各大力量中心的經濟能否迅速發展,取決於發展中國家的經濟能否實現騰飛。
第二,經濟全球化趨勢深入發展。
世界格局演變的一個重要背景是經濟全球化,經濟全球化趨勢和世界多極化趨勢相互關聯,相互影響。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經濟加快了由集團化、區域化朝著全球化發展的趨勢。
經濟全球化使各種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優化組合和資源優化配置,從而促進全球經濟的迅速發展。經濟全球化在本質上是資本的跨國流動。新科技革命是當代經濟全球化浪潮的物質基礎和重要推動力。
但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它在推動全球生產力大發展、加速世界經濟增長的同時,也帶來了各國和全球共同面臨的社會經濟問題,加劇了國際競爭,增多了國際投機,增加了國際風險,並對國家主權和發展中國家的民族工業造成了嚴重沖擊。經濟全球化是在不公正不合理的國際經濟舊秩序沒有根本改變的情況下發生和發展的,西方發達國家力圖主導經濟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來說,經濟全球化是一個難得的歷史機遇,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經濟全球化趨勢使各國經濟的相互依存、相互影響日益加深。因此,全球化的經濟需要全球性的合作。各國應本著責任與風險共擔的精神,加強國際合作,共同維護國際經濟穩定發展。國際社會還應共同努力,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經濟新秩序,以有利於各國共同發展。我們需要的是世界各國平等、互惠、共贏、共存的經濟全球化。
⑧ 經濟管理中,對人類社會生活最有影響力的是
(1)英國:通過開展圈地運動、對外殖民擴張和進行技術革命為國家工業化創造資金、資源、勞動力和技術條件,用掠奪殖民地和剝奪本國農民利益的方法實現了國家的工業化。(2分)前蘇聯:開展農業集體化運動,集中全力發展重工業,通過「工農業價格剪刀差」用高積累、低消費的方法為工業發展積累資金,快速實現了國家工業化。(2分)改革開放後的中國:在已有工業的基礎上,通過全面的經濟體制改革,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通過大力發展鄉鎮工業,充分利用農村資源(資金、勞動力、市場)繼續國家工業化進程。(2分)(2)後果:①國民經濟比例嚴重失調,經濟發展缺乏活力和後勁;②嚴重挫傷農民建設國家的積極性,國強民弱,社會矛盾不斷累積,最終葬送了社會主義政權。(2分)(3)蘇聯和英國在國家工業化的過程中,將農村和城市、農民和市民對立起來,依靠犧牲農業來發展工業。改革開放後的中國以實現共同富裕為目標,從根本上調動農民的積極性發展市場經濟,轉變農村的生產方式,使鄉鎮工業異軍突起。(4分) (4)①工業化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成果,是一個國家現代化的重要標志,國家工業化的潮流不可阻擋。②一個國家的工業化必須要處理好城鄉關系,化解由此引起的各種社會矛盾。③農民發展經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應得到充分的重視。(3分,回答兩點即可以得2分。其他回答只要與本試題的主旨相聯系,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的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