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香港為什麼發展的這么快
或許可以說英國人藝高人膽大,想法比較開放、大膽,而且香港地理位置特殊吧。
首先,當年英國人統治時期,用了一招自由港政策,就是除了香煙、啤酒、汽油還有一種化學物質(應該是工業用的)需要進出口收稅以外,其他一切貨物進出口免稅,而且香港一早加入了WTO,再加上二戰嬰兒潮,有大規模新生勞動力出來找工作,所以香港經濟快速騰飛,進出口不交稅,一大堆資本家去香港設立工廠,以圖最大限度的節省成本,比方說原材料去香港又不用收稅,做好了出口歐美國家又不用交香港這邊的稅,真的是美滋滋,而且隨著大陸改革開放,大陸有著龐大市場,香港就更成為香餑餑了,因此香港經濟有了一次騰飛
隨著之前說的工業起飛,帶動香港人收入增加,收入增加自然就促進教育,逼近更多家庭有錢供子女讀書,甚至讀大學,再加上畢竟當年是英國殖民地,官方語言之一是英語,有的學校上課全程英語,因此很多老闆說,八九十年代香港的大學畢業生,就代表有一定的英語能力,加上畢竟英語是世界語言,跟歐美做生意往往需要英語,加上教育水平提高,越來越多人不願意干工廠,轉去干商業、金融業等其他行業,當然香港剛好也搭上了全球化的浪潮、科技的進步(就好像有些專家說如果沒有冰箱技術,就算你英語再好,你也不可能買到南美洲的香蕉,同時長途電話資費下降,香港人可以隨時跟外國人做生意,加上英語水平高,基本無障礙),因此香港八九十年代經濟再一次得到的升華。。
當然回歸以後,背靠強大祖國,發展機遇就更大了。
當然這也與英國人定下的制度有關系,畢竟老外都很講究法律、法治,而英國人定下的那套法律是經過多年發展、修訂,也跟國際接軌,而且一些法律文本是用中英兩種語言簽訂的,有公平公正的法律體系,各路商人才願意去香港簽訂合約,做生意,當然也因為有相對廉潔的環境(ICAC)和公平的法律體系,大家才願意去。所以回歸以後,我們實行一國兩制,保留了香港的法律體系,讓香港馬照跑舞照跳。。
當然還有其他因素,如地理(其實日本、美國與中東貿易往來都要經過香港,好像石油不可能一口氣從中東運到美國,一些貨船可能中間需要停靠香港進行補給,而香港恰好是自由港,因此補給不需要另外給關稅),而且香港出入境比較特殊,很多地方的人可以自由出入香港,自然香港人的護照在很多國家也是免簽的,對於旅遊、工作真的提供了很大的便利。。。香港也有購物天堂的美譽。。
B. 香港比大陸的經濟發展要快多少年
估計有60多年吧
C. 香港與中國內地的經濟關系有多密切
縱觀內地與香港經濟合作歷史,不難看出香港與內地經濟的相互依賴性很強,20多年來,香港與大陸形成了日益緊密的經濟關系,無論是在貿易、投資、還是產業合作等領域,兩地經濟日益融合。入世前,香港在中國經濟中扮演著重要的中介角色,是內地對外貿易主要的中轉地,是外資進入中國的重要通道。由於中國經濟開放度的限制,香港成為中國經濟與世界接軌的重要橋梁,幾乎在中國對外聯系中占據了壟斷地位。
但隨著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香港作為內地經貿發展的中介地位逐漸勢微。香港作為亞太地區重要的金融、物流、航運中心,其在中國內地對外經貿交流中仍充當著橋梁作用,但其「唯一性」與相對重要性已逐步減弱,中介角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因而,在WTO框架下如何重新確立香港經濟發展的角色與定位,重塑其國際競爭力已成為香港經濟持續發展過程中不得不解決的問題。
進入21世紀,隨著世界經濟的好轉,外部市場需求漸旺,香港經濟止跌回升。但是表現為明顯的外強內弱,經濟靠外部貿易和旅遊拉動,內部投資消費疲軟。香港需要繼續尋求外部支持。無論是在金融風暴時期,還是在經濟持續不景氣時期,內地對香港的支持舉足輕重。內地與香港的經貿往來,對香港經濟復甦起到重要作用。香港開始意識到,在未來香港經濟發展中,一個日益強盛的內地將成為鞏固香港區域經濟地位的首要因素。
這些合作中表現出來的局限性使得雙方對今後的經濟何去何從有了更深的思考。
D. 香港發展經濟的優勢條件和劣勢條件各是什麼
1949年的香港經濟遠不如上海(若論工業和科研,香港現在也遠不如上海)。大陸解放後,美國封鎖中國,我國的對外貿易,出口進口,大都只能通過香港進行。作為中轉、中間商的香港,因此而繁榮起來;這幾十年有一個規律:大陸經濟發展順利,香港就繁榮;大陸經濟緊縮,香港經濟就衰退。1985年我們大陸進行治理整頓,降低增長速度,香港經濟馬上處於困境,據說有7位資本家因此而跳樓自殺。
現在的香港,是亞洲的一朵「花」,也是世界罕見的一朵「花」。但是,香港這朵鮮艷的「花」,是靠根、莖、葉和泥土――大陸供給它養分而開的。
1990年初,正當許多人以香港為例反對大陸承社會主義道路之時,香港財經學院院長在香港刊物上著文說:「我多次講過,不能把香港說成是『小龍』,因為它不是一個獨立的經濟實體。」是的,香港不是一個獨立的經濟實體,正如北京王府井大街、上海的南京路和淮海路不是獨立的經濟實體一樣。
近十幾年,香港經濟發展突飛猛進,GNP直線上升,主要原因是大陸經濟繁榮,對外貿易增長很快。
我國沿海地區開放後,大陸通過香港進行的過境貿易,l 978年為108億港元,1988年躍升為2264億港元,10年增長20倍。轉口貿易的利潤率一般為7.5%,僅1988年,香港通過大陸轉口貿易就得利潤170億港元,而香港總人口只540萬。90年代初,大陸沿海約有500萬人為香港企業工作。他們的工資比內地高,但與香港比,則是極低的工資。人口540萬的香港,有500萬廉價勞動力為它工作,所以它的國民生產總值很高。但香港的國民生產總值中,工業製造業只佔18%,工業化程度遠低於上海、廣州、廈門、福州、青島等城市。
E. 一道地理題:為什麼說香港地區的經濟發展與祖國大陸的聯系密切
1.香港地狹人稠,工業原料、燃料絕大部分依靠進口,經過加工所的工業製成品九成以上出專口境外,屬大陸是為香港提供原、燃料和生活用品及產品銷售的廣闊腹地。
2.香港是一個自由貿易港,轉口貿易是香港另一個經濟支柱,目前香港與世界16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著外貿關系,其中與祖國內地的貿易是最多的。同時隨著大陸的經濟的飛速發展,對外聯系日趨緊密,香港起著重要的聯系紐帶作用,也獲得了巨大的經濟利益。
3.旅遊業是香港的又一支柱產業。作為世界的「東方之珠」、「購物者天堂」的香港,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遊客,為香港經濟的發展注入了新鮮的血液。隨著大陸的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多數內地人已把香港作為度假旅遊的首選地,內地已是香港旅遊業的最主要客源。
強大的祖國是香港經濟發展的靠山。
F. 簡述香港的經濟發展與內地發展的關系
香港與大陸之間的經濟合作,優勢互補,互惠互利.祖國內地的自然資回源、勞動力資源答豐富低廉,香港則擁有豐富的資金、技術、人才和管理經驗.通過香港這個自由貿易港,祖國內地與世界進行貿易往來,同時也促進了香港貿易事業的發展.
故答案為:香港與大陸之間的經濟合作,優勢互補,互惠互利.祖國內地的自然資源、勞動力資源豐富低廉,香港則擁有豐富的資金、技術、人才和管理經驗.通過香港這個自由貿易港,祖國內地與世界進行貿易往來,同時也促進了香港貿易事業的發展.
G. 香港對大陸經濟的貢獻
大陸與香港簽訂的CEPA給了香港諸多優惠,對穩定和促進香港經濟發展大有好處。香港這幾年經濟持續低迷,一些勢力在民眾中宣揚對大陸的不滿情緒,大陸需要通過這個CEPA來爭取民心,所以看來其政治意義甚大。這里不才說一些這種經濟上的支持對大陸經濟的好處。
香港是個優良的自由港,轉口貿易發達,成為大陸外貿的重要窗口,維持香港的經濟繁榮穩定就是維護好大陸的貿易窗口,自然對大陸經濟有好處。不過香港作為港口的競爭優勢近年來有所下降,正受到上海等大陸沿海港口的沖擊。但香港還扮演著一個重要的角色,那就是國際金融中心,這一地位在較長的時期內是無可替代的。不才的這一看法的基本依據是:香港的金融市場比較規范,立法和監管水平比較高,這不是短時間里能夠達到的。咱們大陸的金融市場發展多年,規模也不小了,但運作很不規范,立法和監管都比較落後。香港在這方面具有長期的經驗,同時又有一批經過正規培訓的監管人員,積累了巨大的無形資產。這些無形資產不但大陸不容易積累起來,就是新加坡等國目前也有差距,98年金融風暴香港能夠頂住與他們的監管水平有很大關系。
保證香港的經濟繁榮就保證了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有了這個國際金融中心,大陸的企業就拓展了融資渠道,這些年很多大陸企業到香港融資就是一個佐證。而且香港金融市場的投資者是國際化的,他們的監督對改善大陸企業的公司治理是有幫助的,也就有助於大陸經濟的長期發展。大陸對香港經濟的支持加深香港業界人士對大陸的好感,有利於雙方的溝通,大陸對香港在金融業方面經驗的學習和借鑒就方便多了,這有利於大陸金融業的長治久安。
大陸和香港經濟的互補性還是比較強的,二者結合起來就像一個投資組合,香港使中國經濟更加多元化。不才以為,維護香港的繁榮穩定不僅具有明顯的政治意義,還對大陸的經濟發展很有好處。
H. 香港與祖國內地在經濟發展中各有哪些優勢
一、香港經濟發展中的優勢:
香港經濟優勢目前主要集中在香港的「軟體」基礎設施與「軟實力」,即高端的專業性服務業,或稱全球先進的生產性服務業與國際金融中心。與此同時,對外市場的競爭力與內部市場的壟斷性,對外經濟要素、資源的高度流動與內部階層的凝固性,對外經濟的高收益與內部經濟的低效率及缺乏活力與創造力等。
香港是一座高度繁榮的自由港和國際大都市,與紐約、倫敦並稱為「紐倫港」,是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重要的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和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也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和最具競爭力城市之一,在世界享有極高聲譽,被GaWC評為世界一線城市第三位。
港是中西方文化交融之地,將華人智慧與西方社會制度優勢合二為一,以廉潔的政府、良好的治安、自由的經濟體系及完善的法制聞名於世,有「東方之珠」、「美食天堂」和「購物天堂」等美譽。
二、祖國內地經濟發展中的優勢:
1、大規模經濟體的優勢開始顯現,我國迴旋餘地比以前增大了,今天中國的經濟總量跟二十年前已經完全不一樣了,我國是已經是一萬六千五百億美元,這樣一個龐大的一個經濟體了,我國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力在大大加強。
2、我國的勞動力成本優勢會在很長時期內繼續保持,但要避免勞動力價格的迅速上升使我國高速增長期中斷,我國是勞動力資源最豐富的國家,當然我國不是人力資源強國,是人力資源大國,這就使得我國在比較長時間內,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會有它特有的比較優勢。
3、我國有利條件就是我們儲蓄率比較高,可以保障經濟較快增長對資金的需求,我國這幾年在外商投資方面非常踴躍,所以我國可以利用我們的資金供給優勢有效整合國際優勢資源,但又不會對國外資本形成過渡的依賴,這是我國的優勢。
4、我國的產業和基礎設施越來越完備,為我國加快發展提供了很多物質技術的支撐,我國這個產業體系,可以說我國有很多產品都是第一,我國有很現代化的生產方式,有智能化的,柔性化的,集成化的生產方式,生產線上各種車,不同品牌的不同型號的車在一條線上可以組裝,它可以通過計算機來控制。
5、我國經濟轉型加快也為經濟發展拓展了新的空間,我國對國有經濟進行戰略性調整,使國有經濟能夠發揮比較優勢的行業和領域,從一般競爭性領域退出來,集中到它能夠發揮比較優勢的這些領域。
包括基礎原材料,一些帶壟斷性的領域,帶自然壟斷性的這些領域,那麼我們進一步放寬這種電信、電力、金融、城市、公共事業、鐵路、航空、郵政這種壟斷行業的市場准入來加強它的競爭。
(8)香港談大陸經濟快速發展擴展閱讀:
中國經濟發展的趨勢和政策取向:
1、調整經濟結構。這是今後相當長時間經濟發展的主線。要通過經濟結構的調整,使中國經濟發展上一個新的水平,而不僅是GDP總量的低水平的擴張。
2、加快城市化進程。農村經濟發展有遠期的問題。
3、西部大開發。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是普遍規律,中國在幾千年歷史上,地區發展就是不平衡的。不論東部還是西部,省、自治區內部各市、縣之間,差距呈擴大的趨勢,這是各個地方經濟發展要解決的問題。區域經濟政策要強調兩個大局。允許一部分地區先富裕起來是一個大局,這個政策要堅持。
4、實現可持續發展。這是世界性大課題。在新的發展階段,應該把可持續發展放到突出的位置。主要是人口、環境。
5、完善市場經濟體制。
6、發展開放型經濟。中國所處的國際經濟環境和對外經濟關系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主要是經濟全球化和中國對外開放的擴大。經濟全球化是一種趨勢,交織著各個國家錯綜復雜的利益關系和激烈的競爭,必然經過許多曲折和反復。其後果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
7、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要妥善處理國家建設和人民生活的關系,在積累和消費的關繫上,要兼顧國計和民生;在社會政策上,要注重調節社會分配和解決就業問題。
I. 說明香港地區經濟發展與祖國內地的經濟聯系密切
是因為香港地區多技術,經濟發達。而內地多勞動力,商品需求量大。所以香港地區經濟發展與祖國內地的經濟聯系密切
哈哈哈,我是真正的地理科代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