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高外貿依存度對我國經濟的影響及對策

高外貿依存度對我國經濟的影響及對策

發布時間:2021-03-06 06:47:41

Ⅰ 如何看待我國的外貿依存度,過高的外貿依存度是否影響到我國的經濟安全

日本韓國就是帶型的外貿依存度國家,而且依存度相當高。過高的依存度是會影響版到經濟的,比如日本權在這次金融危機中受挫就相當大,他的電子、汽車行業就是受到影響最大的,在拉到我國經濟的三架馬車中,出口就佔了相當的比重,而且出口企業,如加工製造業都是吸納就業人數的重點企業,有很多農民工都在裡面工作,所以當其他國家爆發金融危機了,我國的出口企業必然遭殃,CPI自然下降,農民工才大規模失業。

Ⅱ 1。如何看待我國的外貿依存度。過高的外貿依存度對我國的經濟安全有什麼影響

外貿依存度,也叫對外貿易系數或貿易密度,最普遍的計算方法是進出口總額/GDP,它是衡量一個經濟體對外開放程度大小的指標之一。當一國從封閉經濟走向開放經濟時,外貿依存度則會提高。一般說來,外貿依存度越高,意味著參與國際競爭和國際分工的能力越強,反之亦然。 外貿進出口與經濟發展的相對速度決定了外貿依存度變動的基本趨勢。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外貿進出口迅速增長,高於同期GDP增速。1978—2008年,我國外貿年平均增速比GDP年平均增速高8.15個百分點,分子比分母增長快,外貿依存度不斷上升是一個正常的變化過程。 我國外貿依存度的上升,與我國比較優勢和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基本一致,本質上反映了我國國際競爭力不斷提高,表明我國在國際分工體系中扮演了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外貿發展為我國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積累了巨大物質財富,是改革開放取得的偉大成就之一。 二、我國外貿依存度上升的主要原因 (一)工業化進程加快是外貿依存度上升的主要原因。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一方面積極深化改革,通過市場化改革和制度創新,引進、消化和吸收先進技術提升改造傳統產業;另一方面加大對外開放,主動承接國際產業轉移,積極吸引外資,大力發展出口加工製造業。目前,我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製造大國,國際競爭力日益提高,外貿持續發展,外貿依存度也相應不斷上升。 (二)經濟全球化是外貿依存度上升的重要原因。經濟全球化和國際產業轉移加速帶來的貿易轉移,使得外貿依存度在全球范圍內都處於迅速提高階段,1980—2008年,世界平均外貿依存度由34.87%提高到53.3%。同期,我國外貿依存度也從12.5%提高到59.2%,與國際發展趨勢基本一致。特別是加入WTO後,我國加速融入全球經濟,參與國際競爭能力進一步增強。2001—2008年,我國外貿年均增速比世界貿易年均增速高11.1個百分點,外貿依存度相應上升了20.7個百分點。 (三)貿易方式因素是外貿依存度上升的直接原因。1991年以來,加工貿易占我外貿的比重一直在40%以上,2008 年佔41.1%。由於加工貿易一進一出重復計算,加之相對於一般貿易,其對國民經濟的影響只體現在國內增值部分,這在相當程度上推高了我國外貿依存度。若剔除加工貿易因素,我國外貿依存度則會大幅下降,低於全球平均水平。 (四)服務業發展水平低是外貿依存度上升的結構性原因。GDP包括服務業,進出口只是貨物貿易,服務業不發達國家的外貿依存度相對被高估。目前,歐、美等發達國家服務業在GDP構成中的比重已超過75%,而我國第三產業比重僅為40%左右,這是我國外貿依存度上升的結構性原因。 此外,我國外貿依存度上升還與統計口徑、計算方法和匯率有一定關系,是綜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具有結構性、階段性的特點,是伴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和全球化進程加快的必然變化過程。外貿依存度對我國的影響: 日本韓國就是帶型的外貿依存度國家,而且依存度相當高。過高的依存度是會影響到經濟的,比如日本在這次金融危機中受挫就相當大,他的電子、汽車行業就是受到影響最大的,在拉到我國經濟的三架馬車中,出口就佔了相當的比重,而且出口企業,如加工製造業都是吸納就業人數的重點企業,有很多農民工都在裡面工作,所以當其他國家爆發金融危機了,我國的出口企業必然遭殃,CPI自然下降,農民工才大規模失業。

Ⅲ 我國對外貿易依存度很高,對我國有什麼影響(專業)

外貿依存度是指一國對外貿易總額與國內生產總值的比值,它不僅用來衡量一個國家的經濟專對國際市場的屬依賴程度,也同時反映一個國家的經濟開放程度。實際上,外貿依存度是一把「雙刃劍」,其提高和變化一方面為我國更加主動地參與國際經濟,提高了我國的經濟地位和影響力,另一方面也為我國經濟發展帶來了新的風險和影響,例如:對外貿易摩擦加劇, 影響國家經濟安全 ,影響國內產業發展

國際貿易中的外貿依存度問題

高外貿依存度對我國經濟的影響及對策

內容摘要: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我國對外貿易進入了迅猛發展階段,而在此期間,我國的外貿依存度節節攀升。本文在分析我國對外貿易依存度的變化與成因的基礎上, 重點剖析外貿依存度提高對我國經濟的影響, 並提出如何合理調控外貿依存度。

關鍵詞:對外貿易依存度 貿易結構 外貿發展戰略

自從加入WTO之後,我國的對外貿易出現了強勁的增長,外貿依存度也隨之急劇攀升。1980年我國的外貿依存度只有12.5%,到1990年已經超過30%,2000年達到44%,尤其是最近幾年,外貿依存度以每年超過10%的速度節節上升,由2002年的48.8%,上升到2003年的60.0%,再上升到2004年的70%,2005年由於人民幣的小幅升值,外貿依存度略有降低,約為63.9%。根據WTO和IMF的數據測算,1960年全球外貿依存度為25.4%,1990年升至38.7%,2003年已接近45%。我國的外貿依存度已經超過了世界平均水平,而且遠遠高於美國、日本、印度、巴西等經濟大國。這一方面表明中國參與全球一體化進程加速,國外市場的需求已經成為我國國內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動力,我國經濟與世界經濟已經形成相互依賴的夥伴關系,另一方面過高的貿易依存度也暴露出我國貿易目的地集中、對外貿易商品結構不合理以及戰略資源產品進口依存度攀升等諸多弊端。

影響我國外貿依存度的因素

按照通行的計算方法,外貿依存度是指一國對外貿易總額與國內生產總值的比值,它不僅用來衡量一個國家的經濟對國際市場的依賴程度,也同時反映一個國家的經濟開放程度。國際經驗表明,僅從數字上、從貿易總量上考察外貿依存度的高低並不能真正衡量我國經濟的對外依賴程度, 因為有許多因素影響和誇大了我國的外貿依存度。具體來說,我國外貿依存度偏高的原因分析如下:
對外貿易結構中加工貿易比重較大。2005年加工貿易進出口總額為6905億美元,在進出口總額中的比重上升到48.6%,幾乎佔到貿易總額的半壁江山。由於對外加工只收取少量的工繳費,沒有過多的附加增值,國內采購、配套率亦較低,即中國從其他國家進口大量的原材料和中間產品,進行組裝之後再出口到國外。這一進一出加以匯總再除以當年的GDP,使得外貿依存度明顯地有虛增的成分。
國內產業結構以製造業為主,第三產業比重較低,是外貿依存度高的一個重要原因。一般說來,由於第三產業的可貿易性較低,GDP構成中第三產業的比重越高,外貿依存度可能越低。目前,美國第三產業在GDP構成中的比重已經超過75%,而我國僅為33%左右。
對外貿易的增長速度明顯高於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率。分母——GDP的增長率近年平均不過9%左右,但分子——外貿進出口的平均增長率卻達到30%以上。當GDP維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增速上,對外貿易的增長速度越高,則其相對增長速度越快,外貿依存度則越高。
匯率的變動直接影響外貿依存度的水平。總體上看,人民幣低估是我國外貿依存度提高的又一重要原因。按照現行匯率計算,我國的外貿依存度確實偏高。但若據世界銀行按購買力平價估算,人民幣與美元購買力比價為4:1,按此計算,我國外貿依存度將減少一半,低於世界平均水平。
我國外貿依存度高是我國對外商投資企業依賴過大這一經濟結構的必然反映。據商務部統計,2004年全國出口額最大的200家企業中,外資企業佔77%;進出口額最大的500家企業中,外資企業佔62%。從外貿依存度這一比率的分子來講,我國巨額外貿的一大部分實際上是在華外商投資企業所創造的,尤其是在出口方面外商投資企業的出口額大於其他企業的出口額,從2001年到2004年,外商投資企業的出口占我國出口總額依次為50.1%、52.2%、54.8%和57.1%。從這一比率的分母來講,國內生產總值也包括了在華外商投資企業貢獻的部分,但由於外商投資企業的主要特點是「大進大出,兩頭在外」,外貿傾向大大高於國內其他企業。由此可見,外商投資企業「大進大出,兩頭在外」這一經營行為,也一定程度上拉高了外貿依存度。

外貿依存度增高對我國經濟的影響

實際上,外貿依存度是一把「雙刃劍」,其提高和變化一方面為我國更加主動地參與國際經濟,提高了我國的經濟地位和影響力,另一方面也為我國經濟發展帶來了新的風險和影響。總的來說, 隨著我國對外貿易不斷增長,持續增長的外貿依存度會給對外貿易和國內經濟發展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這些影響主要有:
對外貿易摩擦加劇
由於我國出口規模不斷擴大,我國出口遭遇國外反傾銷和保障措施調查明顯增多。在「十五」期間,我國被反傾銷立案的數目分別為:2001年55起,2002年51起,2003年47起,2004年57起。2005年,我國對外貿易摩擦更是進入「高發期」,已經多次受到美國、歐盟、印度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反傾銷調查。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遭受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除此之外,反補貼、綠色壁壘、技術壁壘等問題也已經成為了其他一些國家和地區對付我國產品的方式。由此可見,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和外貿依存度的不斷提高,已經使我國對外貿易不可避免地進入了國際經濟摩擦的時代。
影響國家經濟安全
能源、礦產資源、某些關鍵設備和零部件進口依存度高容易使本國的經濟命脈受制於人。一旦國際經濟出現較大波動, 必然使國內經濟出現一些困難。目前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為35%左右,據專家估算,到2020年,我國石油的對外依存度將達到60%,我國石油供應的一大半將依賴國際供應。如何有效地降低中國重要戰略資源的對外依存度,是我們需要認真關注並予以解決的重要難題。另外,目前我國進口商品以工業製成品為主,其中資本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占據主導地位,這反映出我國國內產業對國際高新技術和資本品的高度依賴,反映了我國國內產業科研開發的相對滯後。隨著重要戰略物資、關鍵產品和技術的進口數量不斷增長,進口對國家經濟安全的影響將進一步加大。
影響國內產業發展
我國的高外貿依存度主要表現為在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出口上的比較優勢。因此,紡織服裝、鞋類、玩具等產品一直是我國大宗出口商品,但是這些行業實際上已經出現了供大於求的局面,而且這種低附加值行業的不斷擴容不利於我國國內產業結構升級換代,增加了實現提高外貿競爭優勢目標的難度。不斷提升的外貿依存度凸現了我國產業結構發展的不合理、第三產業發展仍然滯後的現實情況。
惡化貿易條件
我國出口的主要是勞動密集型產品, 進口的主要是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品。一般來說, 前者的供求價格彈性比較高, 後者的供求價格彈性比較低。這種供求價格彈性的不對稱導致在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品進口方面, 我國對進口產品的需求依賴程度大於其他國家對我國的供給依賴。特別是近年來我國大量進口的能源和各種資源性產品的需求價格彈性比較低, 也就是說, 無論國際市場的價格發生哪些變化, 我國的進口需求都將保持一定的增長, 且我國是一個大國, 一旦大量進口, 還會引起國際市場價格的上漲, 這不僅會加劇我國對海外能源等產品的依賴, 而且還會惡化貿易條件降低我國的經濟福利。

Ⅳ 外貿依存度過高對中國經濟的不利影響

http://www.cninfo.com.cn/finalpage/2005-08-22/15817833.html
http://www..com/s?kw=&sc=web&cl=3&tn=sitehao123&ct=0&rn=&lm=&ie=gb2312&rs2=&myselectvalue=&f=&pv=&z=&from=&word=%CD%E2%C3%B3%D2%C0%B4%E6%B6%C8

搜一下就有~!

Ⅵ 貿易依存度過高會給我國帶來哪些危害

外貿依存度通常是指一定時期內一個國家或地區對外貿易總額占該國或地區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中國持續增長的外貿依存度反映了中國參與全球一體化進程的加速,也表明國外市場的需求已經成為中國國內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動力。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已經形成了相互依賴的夥伴關系,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彼此支撐的新局面已經出現。那麼中國持續走高的外貿依存度究竟有多高?這一數字是否真實反映了中國對外貿易對國內經濟的影響?
外貿依存度持續走高會帶來什麼影響

中國對外貿易的發展和外貿依存度的不斷提高,已經使中國對外貿易不可避免地進入了國際經濟摩擦的時代,貿易摩擦頻繁化、常態化。

隨著我對外貿易不斷增長,持續增長的外貿依存度會給對外貿易和國內經濟發展帶來不同程度的各種影響。這些影響主要在於:

1.貿易摩擦頻繁化、常態化

我國目前外貿進出口市場的集中和產品結構的單一,使得美、日、歐盟等主要貿易夥伴的國內經濟增長直接影響到我國對該國的外貿進出口。尤其是美國,其經濟的繁榮與否不僅對我國出口產生影響,其對整個世界經濟的負面作用也將會影響到我國對其他國家的進出口。近年來,我國對美國貿易依存度由1997年的5.4%上升到2003年的8.95%。如此高的對美貿易依存度,成為近來中美之間不斷發生各種形式的貿易摩擦的主要原因。目前,除了傳統的對中國產品的反傾銷調查數量平穩增長外,其他貿易救濟措施(如保障措施、紡織品特限措施)和貿易壁壘措施調查(美國337條款調查、技術壁壘調查等)也被主要貿易夥伴頻繁使用,作為抵制中國產品的方法和手段。我國與美歐紡織品貿易摩擦的局面說明,我國出口產品結構、數量等將直接影響我國對外貿易核心競爭力。由此可見,中國對外貿易的發展和外貿依存度的不斷提高,已經使中國對外貿易不可避免地進入了國際經濟摩擦的時代。如何正確和理性應對,已經成為考驗中國政府執政能力的一個重要指標。

2.進口產品的高依存度將可能直接影響國家經濟安全

目前,進口產品的結構呈現出資源性產品品種數量不斷增大,進口總量不斷加大的趨勢,這有可能影響到我國的經濟安全。此外,我國對高技術及其產品的進口依賴也已經凸現。所以,進口商品結構的進一步優化實質上反映的是如何盡快提升我國內產業結構。從我國目前經濟發展態勢和產業發展形態上分析,伴隨外資規模地進一步擴大,戰略物資、關鍵產品和重要技術的進口比重還將不斷上升,進口依存度的不斷加大對國家經濟安全的影響在一段時期內難以緩解。我們必須防止當世界經濟發生劇烈波動和重大政治事件發生時,由於外貿依存度過高,尤其是某些重要戰略資源產品的進口依存度過高對中國經濟可能出現的難以預測的沖擊和影響。

3.能源和原材料進口幅度大增演化為所謂「中國威脅論」的一個論據

不可否認,由於國內經濟發展迅猛,出口形勢良好,使得我國對重要能源和資源性產品的進口數量劇增,導致相關產品的國際市場價格不斷攀升。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指責中國爭奪資源,推動價格上漲,鼓噪「中國威脅論」。實際上,中國製成品商品出口額中的絕大部分是由外資企業和合資企業進行的,他們同時也是能源和資源的最為主要的使用者,而出口商品則多數被美國、日本和歐盟等進口國消費了。因此,只把對資源和能源的大量加工消費歸因於中國,卻忽視最終產品的消費市場實際上才是能源和資源的最終用戶的情況,是完全不公正和不客觀的。

4.清醒面對過高外貿依存度對國內產業發展的可能影響

我國的過高外貿依存度主要表現為在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出口上的比較優勢。因此,紡織服裝、鞋類、玩具等產品一直是中國大宗出口商品,但是這些行業實際上已經出現了供大於求的局面,而且這種低附加值行業的不斷擴容實際上並未徹底解決我國內產業結構升級換代的目的,還使得產業投資的短視和以出口為導向,從而進一步增加了實現提高外貿競爭優勢目標的難度。另一方面,不斷提升的外貿依存度也反應了我國目前第三產業發展仍然滯後的現實情況。這就進一步凸現了我國產業結構發展的不合理,使得第三產業的就業彈性系數偏低。由於第三產業的可貿易性程度較低,因此GDP中第三產業比重越高,外貿依存度越低。這從另一方面反映出加快產業調整的任務仍將十分艱巨。

Ⅶ 應對我國對外貿易依存度過高的對策

自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中國的對外貿易依存度節節攀升,這說明中國參與全球一體化的程度加深以及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相互依賴關系的增強,但是不少學者認為我國的貿易依存度過高,存在一定的風險,那麽實際情況如何呢?本文首先對我國的外貿依存度進行縱向的歷史分析,然後選取了美國、德國、日本三個發達國家和中國、印度、墨西哥三個發展中國家作為樣本,以其2004年的經濟統計數據進行橫向的國際比較,全面分析我國的實際外貿依存度水平。
一、我國對外貿易依存度的歷史分析
改革開放以來,對外貿易在我國的經濟發展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經過20多年的開放,我國的對外貿易有了長足發展,外貿依存度也一路上升,1978年僅為9.8,然而到2004年外貿依存度上升到了60,很多專家學者表示了極大關注。我們要做的是拋開表面的數字,探求外貿依存度背後的變數,尋找影響外貿依存度的主要因素,進而正確認識我國外貿依存度的現狀。讓我們看一下1985年---2004年的進出口貿易總額、匯率與GDP的數據,也許我們可以從中發現有價值的信息。(數據詳見附表1:1985年---2004年中國進出口貿易總額、匯率與GDP)
從數據可以看到截然不同的兩個階段,1985—1994年為第一階段,1995—2004年為第二階段,可以清晰地看到1985—1994年間的人民幣匯率處於持續貶值的狀態,而1995—2004年間的人民幣匯率則處於相對穩定的時期。但是在整個二十年間我國的GDP、進出口總額、對外貿易依存度一直處於上升趨勢。這些數字的背後存在什麼樣的關系呢?
首先,分析1985—1994年間的相關數據,假定TD為外貿依存度,TT為進出口總額,M為人民幣在1985—1994年間的各年累計貶值率。通過EVIEWS計量軟體對TD、M、TT進行相關性分析,得到如下結果:1985—1994年間,我國進出口總額TT與人民幣貶值率M的相關系數為0.9857;外貿依存度TD也與人民幣的貶值率的相關系數為0.9876。因此,我們假定外貿依存度TD與人民幣貶值率M存在如下函數關系:TD=C(1) C(2)*M,C(1)、C(2)為方程系數,利用最小二乘法對該方程進行回歸分析,得到回歸結果:
TD=20.52 0.09×MR2=0.975
可以看出,該模型擬合得很好(擬定優度R2=0.975,接近於1),系數也非常顯著(T統計量分別為33.34、17.81,方程中系數的P值都小於給定的顯著性水平0.05),且不存在自相關(DW=1.52)。所以在1985—1994年間我國外貿依存度持續上升主要是由於人民幣貶值引起的,這一方面是由於貨幣貶值導致我國出口產品的價格競爭力增強,導致出口量增加,拉動供給生產使得對資本品的進口需求也在增長;另一方面則由於貶值當年貨幣的換算問題導致雖然以美元表示的進出口總額增長很少,但以人民幣表示的進出口總額卻增長巨大,例如人民幣具有較大貶值的1990和1994年,以美元表示的進出口總額分別比上年增長3.37和20.90,而以人民幣表示的進出口總額則分別比上年增加33.78和80.83。
其次,讓來看1995—2004年間的情況,這十年間我國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基本保持穩定,但是外貿依存度卻依然持續上升,2004年的外貿依存度比1995年上升了48.43,這是為什麼呢?其實我們從表1也可以看出,從1995年到2001年,我國的外貿依存度變化不大,在34.24---43.37之間波動,從2002年開始,進出口總額大幅上升,外貿依存度也急速上升。這有兩個原因,一是美元匯率下跌。自2002年2月以來,美元的貿易加權價格下跌近30,其中美元兌歐元的匯率更是下跌40。由於人民幣匯率是盯住美元的,因此人民幣匯率也相對貶值,促使進出口總額迅速增長。第二個原因是從2002年起我國的加工貿易迅猛增加,2001年加工貿易額2475億美元,2002年、2003年、2004年的加工貿易額分別為3021億美元、4047億美元、5496億美元,2004年的加工貿易額比2001年增長122.06,占總貿易額的比重為47.59。加工貿易額實際上不能算做我國自己產品的貿易額,因此,如果去掉加工貿易,我國的外貿依存度實際並不高,以2004年為例,名義外貿依存度為59.52,如果去掉加工貿易5496億美元,實際外貿依存度僅為31.33。通過以上分析,可以對我國的外貿依存度有更深刻的認識。
二、對外貿易依存度的國際比較
從對外貿易依存度的歷史分析中,已經得到結論:我國名義外貿依存度的增長是有內在原因的,實際外貿依存度並不高。但筆者還想對我國的外貿依存度進行國際比較,於是選取了美國、德國、日本三個發達國家和中國、印度、墨西哥三個發展中國作為樣本,以其2004年的經濟統計數據進行橫向的國際比較。考慮到一國不但有商品進出口貿易,還有服務貿易,因此應計算總的對外貿易依存度,公式為:對外貿易依存度=進出口商品貿易總額/GDP 服務貿易額/GDP,我們將通過此公式計算得到的貿易依存度稱為名義貿易依存度(詳見附表2)。
從計算結果可以看出,2003年我國的名義貿易依存度(66.74),大大高於發達國家中的美國(25.41)、日本(26.59)和發展中國家印度(34.06),也高於德國(65.21)和墨西哥(49.99),是六個樣本中貿易依存度最高的國家。但是與實際的貿易情況相比,這似乎不能真正反映一國的實際貿易依存度。
既然利用一般的貿易依存度的計算公式計算出的貿易依存度不能真正反映一國的實際依存度,那我們就要考慮針對貿易商品形式和內容的實際情況對公式做一下改進。貿易按商品形式和內容的不同分為商品貿易和服務貿易,按產業來分,貿易商品全部來自國民經濟的第Ⅰ產業和第Ⅱ產業,而服務貿易則全部來自第Ⅲ產業,兩者是相互獨立的。因此,我們應將商品貿易額、服務貿易額分別與第Ⅰ、Ⅱ產業的GDP和第Ⅲ產業的GDP相除,然後將計算出的分類外貿依存度相加來計算一國的貿易依存度。計算公式為:設第Ⅰ、Ⅱ產業的GDP為GDP1,第Ⅲ產業的GDP為GDP2;商品貿易額為T1,服務貿易額為T2;經過調整的貿易依存度為TD。則:TD=T1/GDP1 T2/GDP2
我們將通過此公式計算得到的貿易依存度稱為調整的貿易依存度(詳見附表3)。
從計算結果可以看出,在考慮了貿易對象及其產業以後,美國(85.55)、日本(79.22)、德國(287.07)、墨西哥(159.05)的貿易依存度都增長了二倍以上。德國的貿易依存度更是增長了4倍,這是因為其第三產業比較發達,絕對產值和相對產值都較高,因此商品進出口依存度大大提高,因而中國(110.86)在這六個國家中的貿易依存度相對下降了。
除貿易物品形態對一國的貿易依存度有影響外,一國的實際購買力,體現在貨幣上就是匯率的高估或低估,也會影響對外貿易依存度。購買力平價(PurchasingPowerParities,PPP)是國際上用來比較各國經濟發展水平的一種換算指標,能夠消除官方匯率所帶來的扭曲,使指標更具可比性。如果按照世界銀行公布的購買力平價GDP為基礎來計算,對外貿易依存度公式變為:TD=T1/購買力平價GDP1 T2/購買力平價GDP2。各國的貿易依存度(詳見附表4:按照購買力評價計算的貿易依存度)中只有印度(6.25)比中國(16.91)低,美國(25.41)、日本(33.02)、德國(83.27)、墨西哥(41.04)。
綜合以上計算可以看出,我國的貿易依存度經過如上的調整計算後,大幅度降低,僅略高於印度,遠低於發達國家,應該說是符合實際情況的。根據中宏資料庫世界經濟信息,即使不經過購買力評價調整,我國的對外貿易依存度也遠低於泰國(122.16)、馬來西亞(210.68)等許多發展中國家和比利時(160.54)、奧地利(103.07)、丹麥(83.91)等發達國家。
三、對外貿依存度的辯證思考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各國經濟和對外貿易出現了大幅增長,世界外貿(進出口)依存度(即世界進出口總額/世界GDP總額)也不斷提高,1990年世界外貿依存度為32.29,到了2000年升至41.69,2004年則達到44.91。而我國外貿依存度的提高也正是由於這樣的國際環境。外貿依存度這一指標的變動趨勢,說明世界擴大再生產的進行以及產品的實現

越來越依賴國際市場和對外貿易,這正是各國經濟相互依存的突出體現,也是經濟全球化的結果,對於各國經濟具有正面的影響和積極意義。因此我們應正視並接受外貿依存度這一變動趨勢,利用與國際經濟聯系的加強發展我國經濟。
但是如果實際的對外貿易依存度(剔除加工貿易等因素)達到一個很高的水平,將會使我國經濟發展受到國際經濟環境的影響較大,一旦國際經濟出現較大波動(包括物價、匯率、金融等),必然使國內經濟出現一些困難,這源於較高的外貿依存度與較低的國際競爭並存的矛盾;而且外貿依存度的長期走高將會增加國內資源短缺與出口規模擴大的矛盾,從而難以支持外貿的持續高速增長。因此,我國一方面仍要要加大開放力度,重點發展第三產業,促進技術、知識產權等服務貿易,提升我國貿易的產品結構;另一方面要注重通過刺激國內市場需求來拉動經濟增長,不要過分依賴國際市場,要真正做到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發展我國經濟。

Ⅷ 外貿依存度對國家經濟的影響

高外貿依存度對我國經濟的影響及對策

內容摘要: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我國對外貿易進入了迅猛發展階段,而在此期間,我國的外貿依存度節節攀升。本文在分析我國對外貿易依存度的變化與成因的基礎上, 重點剖析外貿依存度提高對我國經濟的影響, 並提出如何合理調控外貿依存度。

關鍵詞:對外貿易依存度 貿易結構 外貿發展戰略

自從加入WTO之後,我國的對外貿易出現了強勁的增長,外貿依存度也隨之急劇攀升。1980年我國的外貿依存度只有12.5%,到1990年已經超過30%,2000年達到44%,尤其是最近幾年,外貿依存度以每年超過10%的速度節節上升,由2002年的48.8%,上升到2003年的60.0%,再上升到2004年的70%,2005年由於人民幣的小幅升值,外貿依存度略有降低,約為63.9%。根據WTO和IMF的數據測算,1960年全球外貿依存度為25.4%,1990年升至38.7%,2003年已接近45%。我國的外貿依存度已經超過了世界平均水平,而且遠遠高於美國、日本、印度、巴西等經濟大國。這一方面表明中國參與全球一體化進程加速,國外市場的需求已經成為我國國內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動力,我國經濟與世界經濟已經形成相互依賴的夥伴關系,另一方面過高的貿易依存度也暴露出我國貿易目的地集中、對外貿易商品結構不合理以及戰略資源產品進口依存度攀升等諸多弊端。

影響我國外貿依存度的因素

按照通行的計算方法,外貿依存度是指一國對外貿易總額與國內生產總值的比值,它不僅用來衡量一個國家的經濟對國際市場的依賴程度,也同時反映一個國家的經濟開放程度。國際經驗表明,僅從數字上、從貿易總量上考察外貿依存度的高低並不能真正衡量我國經濟的對外依賴程度, 因為有許多因素影響和誇大了我國的外貿依存度。具體來說,我國外貿依存度偏高的原因分析如下:
對外貿易結構中加工貿易比重較大。2005年加工貿易進出口總額為6905億美元,在進出口總額中的比重上升到48.6%,幾乎佔到貿易總額的半壁江山。由於對外加工只收取少量的工繳費,沒有過多的附加增值,國內采購、配套率亦較低,即中國從其他國家進口大量的原材料和中間產品,進行組裝之後再出口到國外。這一進一出加以匯總再除以當年的GDP,使得外貿依存度明顯地有虛增的成分。
國內產業結構以製造業為主,第三產業比重較低,是外貿依存度高的一個重要原因。一般說來,由於第三產業的可貿易性較低,GDP構成中第三產業的比重越高,外貿依存度可能越低。目前,美國第三產業在GDP構成中的比重已經超過75%,而我國僅為33%左右。
對外貿易的增長速度明顯高於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率。分母——GDP的增長率近年平均不過9%左右,但分子——外貿進出口的平均增長率卻達到30%以上。當GDP維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增速上,對外貿易的增長速度越高,則其相對增長速度越快,外貿依存度則越高。
匯率的變動直接影響外貿依存度的水平。總體上看,人民幣低估是我國外貿依存度提高的又一重要原因。按照現行匯率計算,我國的外貿依存度確實偏高。但若據世界銀行按購買力平價估算,人民幣與美元購買力比價為4:1,按此計算,我國外貿依存度將減少一半,低於世界平均水平。
我國外貿依存度高是我國對外商投資企業依賴過大這一經濟結構的必然反映。據商務部統計,2004年全國出口額最大的200家企業中,外資企業佔77%;進出口額最大的500家企業中,外資企業佔62%。從外貿依存度這一比率的分子來講,我國巨額外貿的一大部分實際上是在華外商投資企業所創造的,尤其是在出口方面外商投資企業的出口額大於其他企業的出口額,從2001年到2004年,外商投資企業的出口占我國出口總額依次為50.1%、52.2%、54.8%和57.1%。從這一比率的分母來講,國內生產總值也包括了在華外商投資企業貢獻的部分,但由於外商投資企業的主要特點是「大進大出,兩頭在外」,外貿傾向大大高於國內其他企業。由此可見,外商投資企業「大進大出,兩頭在外」這一經營行為,也一定程度上拉高了外貿依存度。

外貿依存度增高對我國經濟的影響

實際上,外貿依存度是一把「雙刃劍」,其提高和變化一方面為我國更加主動地參與國際經濟,提高了我國的經濟地位和影響力,另一方面也為我國經濟發展帶來了新的風險和影響。總的來說, 隨著我國對外貿易不斷增長,持續增長的外貿依存度會給對外貿易和國內經濟發展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這些影響主要有:
對外貿易摩擦加劇
由於我國出口規模不斷擴大,我國出口遭遇國外反傾銷和保障措施調查明顯增多。在「十五」期間,我國被反傾銷立案的數目分別為:2001年55起,2002年51起,2003年47起,2004年57起。2005年,我國對外貿易摩擦更是進入「高發期」,已經多次受到美國、歐盟、印度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反傾銷調查。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遭受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除此之外,反補貼、綠色壁壘、技術壁壘等問題也已經成為了其他一些國家和地區對付我國產品的方式。由此可見,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和外貿依存度的不斷提高,已經使我國對外貿易不可避免地進入了國際經濟摩擦的時代。
影響國家經濟安全
能源、礦產資源、某些關鍵設備和零部件進口依存度高容易使本國的經濟命脈受制於人。一旦國際經濟出現較大波動, 必然使國內經濟出現一些困難。目前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為35%左右,據專家估算,到2020年,我國石油的對外依存度將達到60%,我國石油供應的一大半將依賴國際供應。如何有效地降低中國重要戰略資源的對外依存度,是我們需要認真關注並予以解決的重要難題。另外,目前我國進口商品以工業製成品為主,其中資本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占據主導地位,這反映出我國國內產業對國際高新技術和資本品的高度依賴,反映了我國國內產業科研開發的相對滯後。隨著重要戰略物資、關鍵產品和技術的進口數量不斷增長,進口對國家經濟安全的影響將進一步加大。
影響國內產業發展
我國的高外貿依存度主要表現為在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出口上的比較優勢。因此,紡織服裝、鞋類、玩具等產品一直是我國大宗出口商品,但是這些行業實際上已經出現了供大於求的局面,而且這種低附加值行業的不斷擴容不利於我國國內產業結構升級換代,增加了實現提高外貿競爭優勢目標的難度。不斷提升的外貿依存度凸現了我國產業結構發展的不合理、第三產業發展仍然滯後的現實情況。
惡化貿易條件
我國出口的主要是勞動密集型產品, 進口的主要是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品。一般來說, 前者的供求價格彈性比較高, 後者的供求價格彈性比較低。這種供求價格彈性的不對稱導致在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品進口方面, 我國對進口產品的需求依賴程度大於其他國家對我國的供給依賴。特別是近年來我國大量進口的能源和各種資源性產品的需求價格彈性比較低, 也就是說, 無論國際市場的價格發生哪些變化, 我國的進口需求都將保持一定的增長, 且我國是一個大國, 一旦大量進口, 還會引起國際市場價格的上漲, 這不僅會加劇我國對海外能源等產品的依賴, 而且還會惡化貿易條件降低我國的經濟福利。

合理調控外貿依存度的措施

外貿依存度的未來走勢是由對外貿易與經濟發展的相對速度、匯率與通貨膨脹率的變化趨勢等因素共同決定的。鑒於外貿依存度對經濟的影響,我們有必要對外貿依存度進行合理調控,為我國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爭取有利的國際環境。
我國應繼續擴大對外開放,用科學的發展觀指導外貿發展。現在各地、各部門政府均制定年度對外經濟發展總量目標。片面追求量的擴大不僅造成外貿效益不能與外貿產品質量的提高同步增長,而且也是造成低效外貿和低質量外資過多的深層次原因,因此,應制定科學評判外貿政策和政策實施效果的質量指標體系,將「以質取勝」確立為整個外貿政策的核心,追求效益的最大化和能源資源使用的最小化,以利於提升經濟運行質量和外貿核心競爭力,推動我國從貿易大國走向貿易強國。
發展對外貿易的同時,堅持將擴大內需作為經濟發展的長期戰略方針和基本立足點。內需不足強化了我國對國外市場的依賴性。面對這種局面,若要提高本國經濟抵禦外部經濟風險的承受力和消化力,就必須依靠擴大內需來保持經濟的長期穩定和發展。為此,應實施出口與內需雙導向戰略,既要搞出口導向, 又不要把自己的市場拱手讓給別人,要使用法律的手段,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保證全國工資水平的持續增長,增加國民的收入,改善居民的預期,增加有效供給,提高內需在拉動經濟增長中的作用和地位。
促進加工貿易的升級轉型,實現內資外資平等。目前的加工貿易仍面臨諸多問題。需要進一步提升加工貿易的質量,提高其對國內經濟發展的貢獻,加快加工貿易的轉型升級。而在內外資方面,中國應該按照市場經濟公平競爭和WTO國民待遇的原則,建立一個對內外資企業真正公平、平等的商務環境,防止中國經濟陷入引進依賴陷阱。
我國應開放服務業市場,大力發展服務貿易。服務貿易是現代經濟中最具增長潛力的領域。從世界上開放型經濟大國經濟發展的軌跡分析,服務貿易的整體增長既優化了一國的產業結構,擴展了GDP的經濟規模,也降低了外貿依存度,同時服務貿易產品的出口又提升了貿易的國際競爭力。由此可見,大力發展服務貿易是中國經濟和外貿發展的重要任務,要加強政策協調和指導,加快服務貿易國際化進程,支持國內有實力的企業「走出去」,特別是鼓勵中國有優勢的服務貿易出口,在更高層次上參與國際分工和競爭。
重視我國重要產業和重要產品進出口依存度的結構性指標,推進外貿市場多元化和出口產品結構優化戰略,從而降低對特定貿易夥伴和特定進出口商品的依存度,保證國家經濟安全,降低由於進出口產品供求彈性不對稱造成的對國際市場的高依賴。
完善國內經濟核算制度,准確反映經濟總量及其變化。在總結我國統計改革經驗的基礎上,參照國際慣例,改革現行國內經濟核算和數據發布制度,提高我國GDP核算的科學化、規范化和國際化水平,提高GDP核算的透明度和數據的可信度,使GDP數據能夠更加客觀、更加准確地反映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
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人民幣貶值曾是刺激我國外貿快速增長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時也是造成外貿依存度不斷提高的主要因素。近年來,隨著我國出口規模的快速增長和貿易盈餘的增加,日本和歐美發達國家紛紛提出人民幣升值的要求。為此,2005年7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人民幣匯率的適當調整,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外貿依存度,減少貿易摩擦。
綜上所述, 為科學發展對外貿易, 使我國國民經濟在平衡中尋求發展,經濟發展的對外依存度必須適中。否則勢必帶來一些副作用, 不利於整個國民經濟的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榮民.警惕高外貿依存度.南方周末,2005
2.高敬峰.對外貿易依存度的國際比較及啟示.廣西社會科學,2004
3.崔大滬.中國外貿依存度的分析與思考.世界經濟研究,2004
4.許培源.對外貿易依存度提高對經濟的影響分析.福建農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

Ⅸ 中國對外貿易依存度對中國經濟有何影響

1 我國外貿依存度的國際比較

經濟學理論認為, 對於中小國家來講, 一方面由於資源總量限制和為了實現規模經濟, 有必要把資源集中起來, 用於少數行業或產品生產, 因而不具備建立門類齊全的國民生產體系的條件; 另一方面由於國內市場對單一產品的需求有限, 本國企業所生產的產品無法完全在國內實現銷售, 結果是, 中小國家大多走外向型經濟發展道路, 即通過產品和原材料的大進大出來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和國民收入最大化。因此, 中小國家的外貿依存度往往較高。而對於後起大國來講, 由於其一般具有比較豐富的自然資源, 且人口多,潛在國內市場容量大, 故能在工業化過程中比較容易建立起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 並能在許多行業達到規模經濟。因此, 後起大國沒有必要, 也不應該像小國那樣完全依賴對外貿易來解決大部分產品的出路問題, 一般應該通過內向型發展戰略來實現經濟騰飛。無論從理論上抑或從經驗上來推論, 中國作為一個人口和經濟大國, 外貿依存度理應較低才是。然而, 從上面的事實我們可以看到, 中國的外貿依存度在不斷地上升, 尤其是加入WTO之後, 中國的對外貿易呈現出了小國經濟才有的特徵。
從橫向比較來看,以2004年為例,中國已經是世界上大國中外貿依存度最高的國家了。如上表所示,2004年中國的外貿依存度不僅高於世界平均水平(45.6%),而且遠高於美國(20.1%)、日本(22.1%)。從印度、俄羅斯、巴西和中國比較來看,中國的外貿依存度依然是最高的。俄羅斯由於依賴石油和天然氣出口(出口依存度相對較高31.5%,但進口依存度只有16.5%),其外貿依存度相對較高(48%),但也大大低於中國的70%;印度和巴西的外貿依存度則更低,都是25%左右。外貿依存度超過100%的國家都是小國,如馬來西亞、泰國和荷蘭等。除此以外,只有一個中等國家的外貿依存度(韓國70.4%)達到了與中國齊平的水平。如果拿2000年與2004年之間(中國入世前後)世界各主要國家外貿依存度的變化情況對比來看,除了中國、日本和巴西之外,其他國家的外貿依存度都是下降的。世界總計下降4.3%,其中不少國家的外貿依存度下降達到兩位數。列表國家中下降幅度最大的是馬來西亞,降幅為32.1%,隨後是加拿大、英國和俄羅斯,分別下降25.5%、20.3%和20.1%。與此相反,中國的外貿依存度上升幅度最大,4年間上升了25.8%。巴西和日本的外貿依存度上升也分別只有3.9%和1.9%。
通過上述的分析我們不難看出,我國的對外貿易依存度一直在不斷的增高,已經遠遠超過合理的外貿依存度的百分比。這是必須值得我們關注的一個問題。

2 高外貿依存度對我國經濟的影響

隨著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進一步融合,受世界經濟影響的風險也在逐步變大。如果一國經濟對外依賴程度過高,不易正確把握參與國際分工和競爭的主動權,容易導致過度保護政策或過度開放政策,不利於經濟的長遠發展。因此,需要根據中國的實際情況,在充分利用外貿帶動經濟發展的同時,努力達到風險最小化、利益最大化、貿易結構最優化和貿易主體合理化,既要保證國家經濟安全和國內經濟的良性循環,又要有利於優化產業結構和國內經濟的協調發展。
同時,2008是對世界經濟來說是非常困難的一年,由美國次貸危機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機對世界經濟造成了非常大的影響和沖擊。我國在如此高的外貿依存度的情況下,全球的經濟不景氣對我國的外貿造成的影響是不可避免的。
2.1 影響國家經濟安全
國家經濟安全就是一國最為根本的經濟利益不能受到傷害。由於我國外貿依存度的不斷提高,外部需求的波動越來越成為影響我國經濟運行中不得不面對的風險。世界經濟發生的劇烈變動,對於對國外需求依賴程度不斷增強的我國經濟將有難以預測的沖擊。由於我國對高科技產品的進口依存度很高,當世界經濟發生較大波動時,中國將在經濟、科技等方面遭受損失。由於我國對某些重要商品的進口的市場較集中,一旦因為政治或其他原因引起特定出口國禁止對我國的出口,引起的損失將不可估量。經濟的快速發展,加上我國的經濟增長方式仍然是粗放型佔主要地位,能源的消耗超出我國的可產出量,導致我國不得不進口能源、原材料等。如果世界經濟發生較大波動,中國經濟必將受到影響。尤其是當前中國進出口主要集中在少數發達國家和地區,如果這些國家和地區經濟動盪或蓄意作梗,我們將不能有效防範風險。例如,近幾年我國原油進口依存度不斷提高,2006年進口的原油占國內原油消費總量的45%,這些進口石油的一半以上來自動盪不安的中東地區,大約4/5的海上石油運輸要經過馬六甲海峽,所使用的船隻大部分租用國外油輪,一旦在此受阻,我國的石油安全將受到嚴重威脅。
2.2 不利於我國國內產業結構的優化和勞動力市場的穩定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外貿結構有了明顯的優化。初級產品出口競爭力下降,工業製成品出口競爭力不斷上升,製成品占出口產品比重已提高到了91.2%。但是在工業製成品中,中國出口競爭力高的產品依然集中在勞動密集型產品,競爭力格局依然表現為勞動密集型產品強、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品弱。中國外貿除了勞動密集型產品以外,其他要素密集型產品的貿易基本上都是逆差的。勞動密集型產品不僅彌補了這一逆差,還使中國外貿總體上出現順差。由此可見,盡管中國近年來產業結構有了一定的提高,外貿商品結構出現了優化,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有了突破,但從總體上講,中國在國際市場上具有競爭力的仍然只有勞動密集型產品,這種低附加值行業的不斷擴容不利於我國國內產業結構升級換代,增加了實現提高外貿競爭優勢目標的難度。在我國出口產品中占較大比重的有紡織服裝、鞋類、玩具之類的勞動密集型產品,這些行業在國際市場上已經出現了供大於求的局面。過高的外貿依存度使我國勞動力市場極容易受到國際市場需求變化的影響,造成勞動力市場的波動
2.3 增加了我國出口的貿易摩擦
由於我國出口的特點是市場狹小集中、產品結構單一,使得主要貿易夥伴國內的經濟發展情況會直接影響到我國對該國的外貿出口。在我國的主要出口對象中,影響最大的是美國。不但其經濟的繁榮與否對我國的出口產生直接的影響,而且其對整個世界經濟的負面作用也將間接地影響到我國對其他國家的進出口。美國從2000年穩居我國第二大貿易夥伴,我國對美國的貿易依存度由1997年的5.4%上升到2003年的8.95%。也正是如此高的對美貿易依存度,成為近年來中美之間不斷發生各種形式的貿易摩擦的主要原因。目前,除了傳統的對中國產品的反傾銷調查數量的平穩增長外,其他貿易救濟措施如保障措施等和貿易壁壘措施調查如技術壁壘調查等也被主要的目標出口國頻繁使用,作為抵制中國產品的手段。從1979年至今,我國出口共遭遇國外反傾銷調查420多次,成為世界上遭受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隨著我國出口規模不斷擴大,我國出口遭遇國外反傾銷和保障措施調查明顯增多,給我國出口持續發展帶來重大威脅。2.4 惡化貿易條件
我國出口的主要是勞動密集型產品,進口的主要是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品。一般來說,前者的供求價格彈性比較高,後者的供求價格彈性比較低。這種供求價格彈性的不對稱導致在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品進口方面,我國對進口產品的需求依賴程度大於其他國家對我國的供給依賴。特別是近年來我國大量進口的能源和各種資源性產品的需求價格彈性比較低,也就是說,無論國際市場的價格發生哪些變化,我國的進口需求都將保持一定的增長,且我國是一個大國,一旦大量進口,還會引起國際市場價格的上漲,這不僅會加劇我國對海外能源等產品的依賴,而且還會惡化貿易條件,降低我國的經濟福利。

3 高外貿依存度下我國的應對策略和措施

從理論上講,外貿依存度反映了一國參與國際經濟的廣度和深度。而我國參與國際分工和交換的根本目的是通過利用國內外不同資源和市場促進本國經濟發展,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體現社會主義優越性。盡管國際上對於外貿依存度並沒有一個確定的標准,但從我國經濟發展階段和基本情況出發,應將其控制在一個合理的范圍內。為此,我們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3.1 大力發展服務貿易
現階段,我國的產業結構仍然不合理,長期忽視現代服務業發展,使我國在金融、商貿等現代服務貿易發展滯後。第三產業產值在GDP中比重僅為1/3略多一點,而發達國家都在70%以上。由於我國服務業在GDP中的比重較低,這也構成了我國外貿依存度高位攀升的原因。我國應大力發展服務貿易,提高其在國民經濟和對外貿易中的比重。這樣可以把一部分過剩的勞動力和資金吸引到發展服務貿易上來,優化我國的產業結構和對外貿易結構,增加利潤的來源渠道,降低由於加工貿易造成的高依存度,從而降低我國的外貿依存度,同時也可以提升服務業產值在GDP中的比重,增加分子的比重,達到降低我國的外貿依存度的目的。
3.2 促進加工貿易的轉型升級
截至2004年底,我國加工貿易出口總值5103.8億美元,佔到全國出口總值的52.67%。但是我國加工貿易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大進大出,即原料從國際上進來,產品從國內出去。由於這種模式的加工貿易迅速擴張,使得我國的外貿依存度隨之迅速上升。由於國內加工企業只是進行簡單的加工裝配,加工貿易中國產原料、零部件使用率低,使得加工貿易在快速增長的情況下,沒有帶動其他產業的發展,我國的產業結構也沒有因為加工貿易的發展而得到升級和進步。一旦我國失去人力資源優勢,外貿發展將受到嚴重影響。因此,政府在制定發展加工貿易政策時,應當從對本國產業的帶動作用出發,減小加工貿易帶來的負外部性,促進加工貿易由簡單的加工裝配逐步轉向采購、加工製造、分銷服務、售後服務、研發、信息咨詢等升級。通過加工貿易促進、拉動內需的擴大,使得加工貿易成為連接國內產業鏈和國際產業鏈的紐帶。
3.3 優化進出口的商品結構
我國在出口產品中佔主要地位的是勞動密集型工業產品,如鞋、成衣、玩具等,這類產品的對特定市場依賴大,受其影響和制約較大。我們應當推進外貿市場的多元化和出口商品結構的多元化戰略,從而降低對特定貿易夥伴和特定進出口商品的依賴程度,保證國家經濟穩定。由於我國經濟在以往的高速增長中未轉變「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而我國的自然資源現在處於相對貧乏的狀態,很多礦產資源是從幾個礦產資源出口國進口的,因此對外界環境依賴程度高。同時,我國又將大量的資源性產品用以出口創匯,這樣做的結果是導致我國的很多珍貴的生產原料外流。所以,在提倡節能、提高資源利用率的同時,有必要控制自然資源的出口,從而減小外貿依存度。
3.4 加快科技投入,發展高科技產業
受國內科技發展水平的限制,我國出口產品占優勢的只有勞動密集型產品,高技術含量的產品很少。同時,在我國進口的產品中佔主要地位的是高科技產品,而高科技產品的價格很高,進一步提高了中國的外貿依存度。加快科技投入,發展高科技產業,一方面減少了對國外高科技的進口依賴,另一方面可以創建自己的世界品牌,在對外貿易中占據主動優勢。對於我國依賴進口的原料、原材料,比如石油等,更應該加大科技投入,早日研究出其替代品,減少進口,避免受制於人現象產生。

參考文獻
[1]

閱讀全文

與高外貿依存度對我國經濟的影響及對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