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假日經濟發展情況

假日經濟發展情況

發布時間:2021-03-06 09:42:31

❶ 對"假日經濟"的看法

請參考摘錄一些:

近幾年的五一,十一,春節三個大假,捧紅了一個新名詞---假日經濟。
假日經濟是指人們利用假日集中購物、集中消費的行為帶動供給、市場、經濟發展的一種系統經濟模式。假日經濟的產業體系涵蓋面非常廣,幾乎涉及了第三產業中的大部分行業。除作為假日經濟支柱產業的旅遊業外,商業、餐飲業、娛樂業、體育產業、交通運輸、影視業、展覽業、廣告業,甚至彩票都是假日經濟的一部分。目前,我國每年的公休假日已達到114天,提升假日附加值、深化假日吸引力是發展國內"假日經濟"的首要問題。

曾幾何時,"假日經濟"已悄然闖入我們的生活空間。"假日經濟,商機無限"成為街頭巷尾人們議論的中心話題,連見面打招呼都是:"『五一『、『十一『,什麼打算?""假日經濟"對普通老百姓來說,已不再陌生。大江南北、東疆西陲,你都可以聽到"假日經濟"的聲音,看到"假日經濟"的場面:旅遊景點火了、商場超市爆了........... 。見到這久違的火爆場面,每個人肯定都會為之激動不已。同時,"假日經濟"也成為新聞媒體的"寵兒",打開每份報紙、翻看每本雜志,我們都可以看到"假日經濟"四個燙金大字,見到關於"假日經濟"的各種評論,引起了社會各界關於"假日經濟"的大討論。"假日經濟",是也,非也?是商機,還是陷阱?各家莫衷一是。

面對"假日經濟"的熱潮,眾家態度面面觀

對於"假日經濟",真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由於所站立場和思考的角度各異,對"假日經濟"也眾說紛紜。下面僅就政府部門、工商企業、消費者、專家學者和新聞媒體的角度,對"假日經濟"的利弊得失作簡要分析。

一、政府部門:啟動市場、拉動內需

由於東南亞金融危機的爆發,我國工農業產品出口的形勢嚴峻,甚至出現負增長,再加之我國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各單位實施減員增效等措施,大量職工被迫下崗待業,造成人們對未來的預期不樂觀,從而全國市場上零售消費品價格指數不斷萎縮,消費乏力,市場疲軟。我國經濟自1996年成功實現"軟著陸"後,緊接著又陷入了通貨緊縮的"陷渦"。政府官員為此大傷腦筋,採取各種措施刺激居民消費,以便啟動市場,拉動需求,增強經濟活力。國家借鑒西方經濟學家凱恩斯的擴張的財政政策和積極的貨幣政策的主張,如發行巨額國債,用於基礎設施建設;連續七次降低存貸款利率並開征個人所得稅和利息稅,以鼓勵人們少存錢、多消費;給國家公務員和事業單位人員"加薪",增強其購買能力。這些舉措的實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效果,但並不明顯。中國經濟又掉進"凱恩斯主義失靈"的泥沼,中國市場啟而不動。自1999年國務院新修訂的《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延長了人們的休假時間,原來"五一"、"十一"兩天假期延長至三天再加上原來的兩個周的雙休日就達到了一周的時間,這正有利於人們出遊。經運行,"假日經濟"流金淌銀的財富效應開始顯現 ,出現了今天之節假日旅遊消費的火爆場面,形成至今日之謂"黃金周"。"假日經濟"就象是給長期低迷的市場注入了一支"強心劑",使得整個市場主體血液都為之沸騰起來了。政府官員長期緊縮的眉頭上也展開了一絲微笑,就象是經過漫漫黑夜跋涉後突然看到了黎明的曙光。各級政府紛紛成立類似"假日經濟領導辦公室"的機構,針對"假日經濟"的特點,結合本地實際情況,找對策、想辦法,可謂"全民總動員"。國家旅遊局牽頭成立了由"中央九部委"組成的假日協調機構,統一部署、聯合調度,就好像准備一場即將來臨的"戰爭",嚴陣以待。全國假日旅遊信息快速反饋系統建成並投入試運行,以給"假日經濟"創造來良好的運行空間,更合理的引導人們消費,避免盲動。

二、工商企業:為之歡呼、為之雀躍

對於我國廣大工商企業而言,"假日經濟"無愧為一塊大"蛋糕"。據國家有關部門統計:今年"五一"期間,共有4600萬人次出遊,綜合收入超過了181億元;"十一"期間又攀新高:七天共有近6000萬人次出遊,綜合收入高達230億元。據不少商家測算,雙休日的營業額大約要比平時增加1倍,春節、國慶等重大節日的營業額比雙休日還要高。事實上,全年營業額的1/2是在不到1/3的假日內實現的。面對假日間瘋狂購物的火爆場面,有哪個經營者不為之"動容"呢?為了適應假日消費的特點,不少經營者有針對性的調整了營業時間,采購了大量應節商品 ,調整商品布局,商場面貌煥然一新,"舊貌換新顏",專候"上帝"的到來。為贏得消費者的青睞,真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為了迎合人們購物賺便宜的消費心理,紛紛推出"打折銷售"、"有獎銷售"等極有誘惑力的促銷活動。 有的集休閑購物為一身,讓人們在購物的同時能夠得以娛樂休閑,深受消費者的歡迎。"商家搭台,廠家唱戲",許多生產廠家從幕後走到台前,直接與"上帝"對話,傾聽消費者的心聲,同時實行優惠展賣,讓利消費者,以博得消費者的青睞。

三、消費者:為之鼓舞、為之傷心

中國人歷來比較重視節日,為了烘托節日氣氛,不少人心中這樣認為:"不花錢就不算過節"。他們平時省吃儉用,而到了假日里就會大把花錢,不再斤斤計較,即之謂:"花錢買痛快"。這是中國人消費的一大特色。改革開放後,中國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按可比價格計算,1999年城鎮居民的收入是1978年的8.5倍。由此觀之,如果人們有充分的閑暇時間,出現假日期間消費火爆場面也是不足為怪的。但中國消費者面對突如其來的"一周長假",無所適從,感到束手無策。因而對假日的安排上帶有很大的盲目性,從眾心理強烈。才會有"千人爭走獨木橋",造成了今年"五一""井噴"現象的出現。面對突然來臨的購物消費狂潮,許多商家、旅行社感到措手不及,倉皇上陣,忙中出錯。消費火爆的同時,消費者投訴也熱了起來,這固然與消費者自我保護意識增強有關,但其暴露出來的問題不容忽視。不少經營者借機"宰客",故意欺詐消費者;有的從業人員借機"敲竹杠"、"要黑錢",弄的消費者苦不堪言,發出"花錢買罪受"..........的吶喊。使消費者的"滿腔熱情化作了一盆冷水",消費者"談『假『色變",恐懼症油然而生,難怪不少消費感慨:"不出去,後悔一輩子;出去了,一輩子後悔"。

四、專家學者:為之驚喜、為之憂慮

面對"假日經濟"的來臨,"假日消費"聚變效應的出現,許多專家學者為之驚喜萬分。他們看到了中國經濟結束市場長期低迷的希望,對它抱有極大的熱情,認為中國可能藉此而實現經濟復甦。他們藉助外國先進的經濟理論,"引經據典",從各個方面對"假日經濟"進行解剖,分析"中國假日經濟"提前來臨的原因及其特點。同時,面對"假日經濟"運作過程中暴露出來的問題,甚為之憂慮。為了保護消費的合法權益免受侵害,急切呼喚健全中國法律體系。針對"假日經濟"集中消費的特點,更好地保護資源,使有限的資源得到合理開發利用,開出了"時間差"的處方,實行"帶薪休假"、"強制休假"、"大小休假日"等舉措。針對"假日消費"節假日紅紅火火,節後"門前冷落鞍馬稀"的特點,呼籲應該把眼光放的更寬更遠一點,藉助"假日經濟"的東風,促使"休閑產業"的興起。他們認為"假日"有限的,但人們的休閑娛樂的需求是無限的。應該從更廣泛的角度去研究"休閑娛樂",不應把眼光僅僅局限在"假日經濟"小范圍之內。他們認為"假日經濟"僅僅是向"休閑經濟 "過渡的一種形式,終被"休閑娛樂經濟"所取代。

五、新聞媒體:搖旗吶喊、站腳助威

"假日經濟"這一名詞在中國的首次使用,聽說是在新聞界,雖然這一點無法考證。但"假日經濟"熱潮的出現,新聞媒體的宣傳報道作用功不可沒。節假日到來之前,各大新聞媒體紛紛推出"假日專題",介紹旅遊資信,采擷各地風情,加大宣傳力度,助威造市,以喚起消費者"假日消費"的熱情。假日期間,新聞媒體又及時報道各地"假日消費"的運轉情況,公布各地信息,引導消費者合理流動,避免"五一""井噴"現象的再次上演。假日後,他們請專家學者及時總結經驗、吸取教訓,為下一個消費高潮的來臨做准備,想"新點子",找"對策"。時代寵兒----國際互聯網也不甘寂寞,各大網站紛紛推出"假日"資信,還有專門的"旅遊信息網"等。在網上,你可以了解到各種假日信息,做出合理的假日安排。出遊前,上網查詢成為不少年輕人追求的時尚。

打破"假日瓶頸"實現"經濟升級"

"假日經濟"是指人們通過利用節假日集中購物、旅遊等消費行為帶動市場和經濟發展的一種綜合性強、牽涉面大、可持續發展的系統經濟模式。不管人們是否承認"假日經濟存在的客觀性",在現實經濟生活中,我們已經感受到了"假日經濟"的來臨,"假日消費"狂熱購物消費的熱浪迎面而來。"假日經濟"正闊步向我們走來,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強有力因素,同時也體現了我國零售商業追逐國際先進潮流的趨勢。但在"假日經濟"的運作過程當中,也暴露出來了許多不足和經營者無序競爭等問題,造成一些不必要麻煩的出現,成為"假日經濟"進一步發展的"瓶頸"。如何打破"假日瓶頸",實現"經濟升級"?已成為亟待我們解決的課題!不揣冒昧,姑妄一陳鄙見。

一、發展"假日經濟",提高居民收入是根本。

制約"假日經濟"增長的因素中首推當前城鄉居民的較低的收入水平。沒有強勁的購買力支撐,"假日經濟"只能是"曇花一現",終將成為"空中樓閣",難以真正進入平常百姓的生活空間。要喚起極大他們的消費熱情,背後必須有較高的收入水平作後盾。因此,提高城鄉居民的收入水平,成為"假日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最基本的條件。"假日經濟"的實質就是通過休閑時間的延長,消費環境的改善來增加居民的邊際消費傾向,以增加消費支出,改善消費結構,提高消費水平,促進消費增長 ,帶動經濟發展。如果我們節假日有時間走進商場看一看就會發現,哪個商場打折最大,哪個商場就最火爆,銷售額增長就最快。這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當前城鄉居民收入水平偏低這一現實。城鎮出現消費火爆場面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事業單位職工的加薪和可觀的年終獎金,支撐了城鎮節假日市場的繁榮。但是從總體上說,我國居民的收入水平還處於比較低的水平,居民消費還主要處在滿足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求的水平上。沒有居民較高收入的支撐,很難實現消費結構的升級,生存型消費就不可能轉向發展型消費和享受型消費。由於當前市場疲軟,農產品的市場價格在低水平上徘徊,農民收入增長緩慢,再加之農村的各種攤派較多,亂收費嚴重,農民子女教育費用不斷攀升。大多數農民辛辛苦苦在黃土地上勞作一年的所得,除了滿足基本的生活消費之外,所剩無幾,使得許多農民想消費擔又苦於兩手空空,無錢消費。在這里我們要呼籲:"誰給我們農民兄弟加薪、放假?!"不要忘記,在農村,我們還有九億農民兄弟的"假日消費"的需求,怎樣使"假日經濟"這條巨龍舞到農村廣大希望的田野上去,是我們亟待破解的一道難題。只有在逐步提高城鄉居民收入水平的基礎上,"假日經濟"才能穩步增長,步入良性的發展軌道。

二、發展"假日經濟",改善人們的未來預期是關鍵

"假日經濟"火爆的消費場面,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人們的消費信心增長了,現在人們有錢敢消費了。但由於我國經濟體制改革正處在關鍵時期,許多的改革政策、措施正在醞釀之中,尚未出台,社會經濟走勢不是十分明朗。這造成人們對未來的預期的不樂觀,使得許多人手中有錢但不敢盡情消費。我國政府雖然一再降低存貸款利率,但城鄉居民的銀行存款余額卻在不斷攀升,不就正說明這個問題嗎?雖然各大銀行現已開辦了消費貸款,但由於手續復雜,還款期限短,大多是抵押貸款,再加上我國居民沒有信貸消費的習慣,"今天花明天的錢"的消費模式短期內在中國還很難大規模的展開。"假日經濟"強大的沖擊力是經濟升溫的強勁推動力,而相應人們對未來預期的改善則是經濟復甦的"助燃劑"。當前,因國有企業正在進行戰略性調整及重組,大量企業被兼並或破產,大量的職工下崗待業,造成人們對未來收入預期的不確定、不樂觀;城鎮醫療改革、住房改革,高等教育自費改革及工資福利成分的取消,職工對未來的支付預期上升,造成"下崗職工無錢消費,在職職工有錢不敢消費"現象的出現。加快醫療、保險體制改革,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的建設,改善人們的未來預期,解除人們消費的後顧之憂,使人們放心大膽的進行消費。同時,要加大假日立法和管理的力度,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免受不法經營者的侵犯,保護來之不易的消費者消費信心和極大的消費熱情。嚴厲打擊惡意欺詐顧客的不法行為,去除"假日經濟"無序競爭的"溫床",使"假日經濟"這趟列車進入良性快速的運行軌道。

三、發展"假日經濟",走出"價格戰"的誤區是基礎

"假日經濟"不是"漲價經濟"、"宰客經濟",同時,"假日經濟"也不是"折價經濟"、"打折經濟"。假日期間,許多廠家、商家利用降價來製造"假日經濟"的氣氛,紛紛推出諸如100送20,全場八折,什麼揮淚大甩賣等促銷活動。"價格戰"的硝煙彌漫假日市場,形成所謂的"假日泡沫"。許多商家看似紅紅火火,銷售額直線上升,但節後細算賬,結果一年下來卻是"賠本賺吆喝"。看似假日期間紅紅火火的消費場面只是平時積聚消費能量的突然釋放,只是消費在時間區域的轉移,並沒有創造新的需求。要使"假日經濟"步入良性軌道,廣大工商企業必須認識到只有走出"價格戰"的誤區,其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得以生存發展。要把握好節假日的大好商機,必須充分調查消費者的心理、消費方式、及其消費趨勢,研究"假日經濟"的特點,開展特色創新的假日營銷活動。以迎合消費者的個性化、感性化的消費需求。首先,經營者要根據自身的條件明確自己的市場定位。"假日消費"是多方面的,市場需求是多層次的。任何企業都不可能滿足所有消費者的所有需求。根據"假日消費"特點,結合自身優勢,進行市場細分,通過自己良好的產品和服務創造的良好的市場信譽和商譽,從而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其次,經營者要結合自身特點,開展特色的營銷活動。"好的創意來自市場,好的經濟效益緣自特色"。許多經營者抱怨生意不好做,為沒有合適的商機而苦惱,殊不知"天上不會掉餡餅,要吃饅頭自己蒸"的道理。我國經濟已經走出"短缺經濟"的陰影,從"賣方市場"轉向了"買方市場",雖然仍存在著供求結構性矛盾,但人們購買商品是選擇的餘地增大了,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全,人全我名,人名我優,人有我新,人新我精"的經營特色是每個經營者思考重點和難點,隨波逐流,就等於自取滅忙。實現商品優質化、活動創新化、經營特色化,以個性化的營銷活動吸引顧客,做到營銷活動與文化的有機結合,使營銷感情化、智能化,只要贏得消費者的"芳心",經營者還是大有"錢"途的。而僅以降價血戰製造"假日經濟"熱鬧的氣氛,只是"飲鴆止渴"。

四、發展"假日經濟",改善軟硬條件是動力

如前所述,"假日經濟"是一種綜合性強、牽涉面大、可持續發展的系統經濟形式。"假日經濟"給人的感覺亦喜亦憂,喜的是市場活躍、消費旺盛;憂的是人滿為患、怨聲載道。"假日經濟"的運行環境至關重要。"假日經濟"不盡如人意的軟硬環境在某種程度上制約了消費者的熱情。如何破解這道難題,激發人們更大的消費激情,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首先表現在交通運輸方面。七天2500萬人次的運輸量,"海陸空"齊上陣,還在那裡叫喊"吃不消"。這也從另一側面反映了當前我國交通運輸的基本狀況及運載能力之不足。加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已成為應有之義,但難以在短期內見效。但由於交通分屬不同的部門管轄,造成政出多門,政令不一。當務之急是各個部門協調合作,挖掘現有運輸潛力,合理安排運力,增加臨時應急措施,讓人們"出的去、回的來",達到假日休閑的目的。其次,假日期間,尤其是在長假期間,使人們外出旅遊觀光的最佳時間,平時工作緊張,難得休閑,利用假期外出散散心,感受大自然的熏陶,解除緊張的工作壓力帶來的影響。但我國居民消費心理不成熟,從眾心理嚴重的特點,造成旅遊景點人滿為患,接待能力不足。住宿餐飲不堪重負,連上廁所都要排隊等候,有的消費者哀嘆:這真是"這哪裡有家裡舒服啊!?"。我國旅遊資源豐富,名山大川,風景秀麗,休閑度假的好去處數不勝數。但由於開發利用不足,並沒有形成真正的經濟優勢,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國家應當加大旅遊資源的開發力度,加大宣傳力度,在保護生態平衡的前提下,讓它為我國的經濟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再次,應該加強營業人員的業務培訓,提高他們的文化素質。這是"假日經濟"軟體方面的要求。時下,我國第三產業有了長足進步,各種新興行業應有盡有。但其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許多企業為了節省成本都是從農村招募一些年輕女孩兒,他們接受教育水平有限,素質不高,這就要求我們廣大的經營者應定要對他們進行上崗前的業務培訓,教給她們基本的禮儀知識,提高員工們的假日服務意識,使"消費者是上帝"的經營理念深入到每個員工心中。加強員工的危機意識,"不讓顧客滿意,馬上下崗回家",給每個員工以壓力 。爭取為"上帝"創造一個舒暢的消費環境,讓消費者高高興興的花錢消費,"高興而來,滿意而去"。

五、發展"假日經濟",促進產業結構升級是目標

產業結構是衡量一個國家社會經濟文化發展階段的主要標志。經濟發達國家的服務業(第三產業)在國內生產總值中所佔比例均達到60%以上,農業(第一產業)佔2%-4%,工業製造業佔20%-30%左右。建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二十年來,我國的經濟產業結構不斷優化,三大產業的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按可比價格計算,第一產業所佔國內生產總值地比重由1978年的41.32%下降到1998年的18.06%, ,第二產業由33.91%上升到51.79%,第三產業由24.77%上升到30.15%。從從業人員的構成來看,第一產業的比例由1978年的70.53%下降到1998年的49.80%,第二產業由17.30%上升到23.50%,第三產業由原來的12.17%上升到26.70%.這說明我國的產業結構已經有了明顯改善,由原來的"一二三"產業結構演變為現在的"二三一"的產業結構,但與發達國家"三二一"的產業結構還有一定的差距,尤其從業人員所佔比例更是相去甚遠。我國目前經濟運行出現中的許多問題,無不與現有的產業結構的特徵和矛盾密切相關。如前所述,"假日經濟"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到許多的行業和部門,如商業、旅遊、交通、文化、治安等等,行業相關性極強,而它們又是構成第三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假日經濟"必將帶動我國經濟產業結構升級,解決當前日益嚴重的下崗問題和"民工潮"現象,促進我國經濟的良性運行。同時,"假日消費"的內容相當廣泛,"衣食住用行遊玩"無所不包,我們不能把"假日經濟"僅僅理解為"旅遊經濟",那"假日經濟"內容就太狹隘了。也不能把"假日經濟"僅僅理解成為"黃金周經濟",那"假日經濟"的時間就太短暫了。"假日經濟"不僅包括"五一"、"十一"、"春節"等長假期,還包括諸如雙休日和我國傳統的節日象重陽節、端午節等和新近在中國比較流行的西方國家的節日如"情人節"、"父親節"等等。"假日經濟"只是一篇剛剛破題的文章,它的內容相當廣泛,許多工作剛剛展開,需要仁人志士的共同努力才能做好"這篇文章"。現階段可能還有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但"假日經濟"的作用不容低估。

❷ 當前假日經濟快速發展的原因

人們的錢多了,假期里更喜歡去旅遊

❸ 假日經濟現象及研究

根據人們的需求,產生了經濟行為。假日經濟,就是人們在假日的特定時間專里產生的特定的屬消費支出情況。
沒有資料,可你給老兄一些方向上的建議。
1、旅遊:從旅遊市場上就夠你研究一陣了,首先,對於國內旅遊,國外旅遊,相關的服務機構、中介機構的情況,從景點的人流情況可以看出經營情況,對於旅遊業市場的拓展有你想像的空間。舉例:四川樂山大佛,人們排隊拍照的情況與齊齊哈爾市扎龍自然保護區的冷清比較,不同的景區應根據其特點制定相應的市場拓展的方案,問題的關鍵點在於目標消費群體的鎖定。
2、探險:這類消費者絕對都屬於有相當的經濟條件的,如何做到把握消費者? 他們的生活方式與思維方式與一般的群眾是不同的,如何製造有效溝通的機會?都是作為經營者要解決的問題。
3、禮品:作為假日,禮品市場是一大塊,很容易入手。
我是從經營者的角度,來計劃的,希望能給你協助。

❹ 中國假日經濟存在哪些問題怎麼解決

假日經濟對市場營銷的影響
隨著假日經濟休閑意識的強化,美食在旅遊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無論是景點游還是購物游,人們最不能虧待的就是自已的「嘴巴」和「肚子',因此,餐飲業在假日經濟中是永不退色的一道風景線。由於現階段的假日旅遊消費往往表現為集中的沖擊性的消費,所以在產生積極拉動作用的同時,必然會產生一些負面影響。
1、在短短幾載的「大假日經濟'中,整個市場營銷市場極度火爆。
2、在假日經濟給中國市場營銷行業帶來興旺繁榮的同時,不容忽視的是,由於目前餐飲業整體發展水平還比較低,企業傳統經營模式佔主流,特別是在品質衛生、環境保護、原料采購、就餐方式和科學營養等方面存在著突出的問題。長假日確實刺激了消費,但是面對假日商機,多數的經營者還是囿於舊有的經營路子;大多數的消費者盲目地隨潮而動,沒有獲得期望中的消費樂趣。而綠色健康消費的意識不強,放心消費的信譽不高等,嚴重製約著餐飲行業持續健康發展。加上餐飲經營者的短淺目光,為了爭取短期利益,盲目投資,重復建設現象非常嚴重,造成資源的浪費,更甚至於出現同業無序競爭、違法經營、擅自提價、加收費用、欺詐顧客、服務質量嚴重下降,導致服務消費市場秩序太亂,造成了投訴大幅度上升,嚴重影響了行業聲譽和形象。假如我們不能採取有力措施解決假日經濟中存在的種種問題,消除負面影響,從長遠來看,集中性的假日經濟消費將對旅遊餐飲業的可持續發展帶來不利影響。

❺ 什麼是假日經濟

"假日經濟"是1999年國慶在國務院調整了節假日時間,通過上移下借的方法,形成了三個黃金長假期以後出現的一個新概念。其本質是一種消費現象,是消費在特定時段內的集中。一般來說,人們可以利用三個閑暇時間段進行消費,即:每天工作之餘的業余時間、周末時間和節假日時間。由於各個時間段的長短不一,人們消費的具體投向是不同的。業余時間和周末時間基本上用於居住地的日常性消費,而節假日時間的消費是移動消費,只有在具備較長假期的條件下,移動消費才成為可能。
居住地消費只能稱為"休息日消費",較長距離的移動消費才形成"假日消費"。因為在有效需求不足的狀況下,假日經濟與非假日經濟的區別首先必須是假日需求在增長上高於非假日的需求,在"假日經濟"中必須包含有新的需求,並引致經濟收益的快速增長。而假日里商場等所實現的需求並不是新的需求,雖然各商場的銷售額的確比平時要多,但節假日的銷售只是消費者將節前或節後的購買集中到節假日而已,也就是說,商場實現的需求主要是休息日消費需求的轉移實現。在假日里,只有旅遊消費才表現出與平時日常性消費活動不同的特點以及不同的經濟影響。也正是較長的、不同於周末的假期為旅遊者的遠距離出遊提供了必要的條件。這種遠距離出遊同旅遊者在周末進行的短距、短期旅遊有著本質的區別。在長假期間,真正產生的新的需求大部分都是由於旅遊消費需求拉動的,交通運輸業的供不應求是由於人們出遊時間集中,各地商業銷售的增加額中相當一部分也是旅遊者購買的結果,旅遊消費表現出很強的綜合性。
從上述分析可以認為,假日消費的本質是旅遊消費;假日經濟的本質是旅遊經濟。此外,旅遊經濟之所以能夠被稱之為"假日經濟"還在於旅遊經濟的增長不是一種短暫的經濟現象,尤其是旅遊經濟在假日里的增長不是一種暫時性現象。旅遊經濟有長遠的發展空間,假日旅遊經濟也有長遠的發展前景。可以預料,同今年"五一"相類似的旅遊熱還會在今後的長假中出現,這是和旅遊經濟的"逆動性"密不可分的。一般的觀點認為,旅遊產業具有明顯的脆弱性,但是,必須看到,旅遊產業的脆弱性只是旅遊產業發展的一個階段性特性。當旅遊活動在示範效應、經濟內在推動性下成為人們生活中的必需品,形成一種社會習慣的時候,旅遊產業往往表現出"逆動性"。這一點在美國、法國、英國、日本等旅遊發展實踐中已得到驗證。我國的情況也是如此:1996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長速度是13.2%,旅遊總收入增長速度是18.5%;1997年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長速度是11.1%,旅遊總收入的增長速度是25.3%;1998年旅遊總收入又較1997年有10.5%的增長。旅遊產業之所以能被列入新的經濟增長點,主要原因在於旅遊產業的特性--在整個國民經濟總體增長趨緩的大環境中表現出的"逆動性"。
"井噴式"旅遊消費所引發的問題
由於收入分配製度以及其他一系列相關政策的綜合作用,我國居民在消費結構升級上往往表現為一種排浪式消費,引發消費的"同步性震盪"。假日旅遊消費的集中性就是旅遊需求實現的"同步性震盪"。我們知道,旅遊需求可以分解為潛在旅遊需求和實際旅遊需求。由潛在旅遊需求向實際旅遊需求的有效轉化必須具備支付能力和閑暇時間兩個基本條件。隨著居民收入的增加,旅遊消費以其能夠滿足多層次消費水平的特點(表現為百元級、千元級、萬元級等多層次的消費水平),逐漸成為缺乏消費熱點時的最佳消費選擇。但是由於另一保證條件--閑暇時間不充分,需求被壓抑。因此,一旦時間條件得到滿足,潛在的旅遊需求必然如同火山噴發般地爆發出來。假日旅遊消費的集中性現象還源於旅遊者的不成熟性。"五一"也好,"十一"也好,無論在這些假日里有多少旅遊者出遊,都改變不了中國旅遊產業處於大眾化旅遊的早期階段這個現實。大眾化早期階段的旅遊者總是不怎麼成熟,這種不成熟性表現在旅遊目的地的選擇上往往有一種從眾心理。一方面,部分旅遊者往往是出於模仿跟風性的炫耀性的動機而出遊,因此導致通過降低旅遊享受因素來實現其旅遊需求;另一方面,在旅遊者收集信息渠道有限的前提下,正是這種旅遊需求實現方式導致了在旅遊目的地的選擇上湧向老牌景點,造成消費空間的集中。
由於現階段的假日旅遊消費往往表現為集中性的沖擊性的消費,所以,在產生積極拉動作用的同時,必然會產生一些負面影響。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出現了短期內的需求集中性導致的供給短缺。旅遊產業是一個綜合性很強的產業,民航、鐵路、公路、城建、商業、景區、住宿設施的容量與規模都會對旅遊接待能力產生重要影響。同時,假日旅遊集中消費給旅遊景區、旅遊飯店、交通、餐飲等諸多企業帶來了強烈的沖擊,大規模的旅遊需求在一個較短的特定時間段內集中實現,給有限的供給能力帶來了極大壓力,形成由於短期內的需求集中導致的供給短缺。供給的暫時性短缺是產生諸多問題的根源。
二是旅遊服務質量普遍下降,旅遊者和下游旅遊企業的權益受到損害。相對於旅遊需求,旅遊供給在一定時期是缺乏彈性的。在假日旅遊集中消費中,為了滿足人們相應的旅遊需求,旅遊企業必然以放棄旅遊服務的深度來換取旅遊服務廣度,加之在黃金假日時間里擴大營業收入與獲取利潤的內在沖動,必然造成旅遊服務質量的全面下降,從而導致旅遊者不能按照正常的旅遊計劃實現其旅遊消費的現象,旅遊者正常的旅遊消費權益不能保證。同時,作為旅遊服務提供者的旅行社企業,由於旅遊者權益受損並不是其自身行為所致,超出了企業能夠控制的范圍,許多旅行社也蒙受了巨額損失,行業之間的糾紛也隨假日的結束而大幅度上升。
三是嚴重挫傷了旅遊者的旅遊消費熱情。由於假日旅遊消費中存在的種種問題,旅遊者的旅遊信心受到打擊。此次"五一"旅遊消費的"井噴"使大量問題得到了有史以來最集中的爆發,使"長假外出旅遊難"再次在旅遊者的心目中得到印證。國家休假制度作出重大調整以來,對於消費者來說,長假期成為一種稀缺資源,消費者對這一資源的配置將越來越理性。在這種情況下,旅遊消費的信心受到打擊,將直接使旅遊者的旅遊動機弱化,壓制潛在旅遊需求的轉化,這是"五一"假期旅遊熱將給旅遊產業帶來的最大的"硬傷"。
四是影響了景區的環境質量和旅遊地居民的生活。假日旅遊的集中性消費不僅給旅遊地與客源地之間的交通造成了巨大的壓力,而且,由於絕大多數的旅遊需求都指向著名的名勝風景區,短期內使得遊客數量遠遠大於景區的環境承載力,影響了景區的環境質量。此外,由於需求的集中性,旅遊地的基礎設施供給也面臨著短時間集中性的沖擊,給旅遊地居民的生活造成很大的不便。如果這種現象不加以解決,類似國外"反觀光浪潮"的出現並非不可能。
假如我們不能採取有力措施解決假日旅遊中存在的種種問題,消除負面影響,從長遠來看,集中性的旅遊消費將對旅遊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帶來不利影響。

❻ 假日經濟的現象透視

假日經濟是伴隨著我國第一個「黃金周」而出現的。1999年9月,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國家在經過一段時間的雙休日的試行後,決定增加廣大勞動者的休閑時間,將春節、「五一」、「十一」 三個中國人民生活中最重要節日的休息時間延長為 7天,於是「黃金周」的概念應運而生,在旅遊管理部門的心中,這是一個難得的賺錢機會;在廣大老百姓心中,這是一個難得的旅遊休閑的假期。
所以在前幾個 「五一」黃金周到來之際,沒有做好任何物質准備的旅遊管理部門和沒有做好任何心理准備的廣大消費者「一擁而上」,造成了公園、景點、名勝古跡「人滿為患」,名山、秀水、風景名勝「怨聲載道」,交通、住宿、旅行社「異常爆滿」……美好的時光卻沒有美好的享受,接下來幾個黃金周,成熟的廣大消費者採取了既要玩好又要休息好的方式,有意識地安排好了時間,因此整個「黃金周」無論各相關部門還是廣大消費者均過得有條不紊,皆大歡喜。經過對以上過程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在經歷了第一個黃金周的「狂熱」、黃金周的「冷靜」以及黃金周的「成熟」之後,即將到來的黃金周將是平靜祥和、豐富多彩的一個長假。
人們將採取更加多樣化的方式、方法,更加合理性的時間支配度過這段美好的時光。

❼ 如何更好地發展假日經濟

假日經濟是伴隨著我國第一個「黃金周」而出現的。 1999年 9月,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國家在經過一段時間的雙休日試行後,決定增加廣大勞動者的休閑時間,將春節、「五一」、「十一」 三個中國人民生活中最重要節日的休息時間延長為 7天,於是「黃金周」的概念應運而生。在廣大老百姓心中,這是一個難得的旅遊機會。所以在前幾個「黃金周」到來之際,沒有做好心理准備的廣大消費者「一擁而上」,造成了公園、景點、名勝古跡「人滿為患」,名山、秀水、風景名勝「怨聲載道」,交通、住宿、旅行社「異常爆滿」……美好的時光卻沒有得到美好的休閑享受。「假日經濟」並不是一個經濟學名詞,但面對這一已客觀存在於社會生活中的現象,我們不妨將假日經濟定義為:人們利用假日集中購物、旅遊等消費的行為帶動供給增加、市場繁榮、經濟發展的一種綜合性經濟模式。正確理解這一概念必須認識到,「假日經濟」不能單純理解為「節日經濟」,更不僅僅是「旅遊經濟」。它包括旅遊、休閑、娛樂三種形式,涉及到商品消費、旅遊服務消費和文化消費三個領域。從更高的程度上講,它作為一種休閑消費,既是勞動力價值的體現,又是勞動力價值的提升。
中國論文網 http://www.xzbu.com/2/view-5896136.htm
一、全面提升旅遊業發展質量和效益
我國旅遊業要通過深入實踐科學發展觀,推動旅遊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的轉變。要在更高層次推進「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運作」的旅遊發展戰略,全面創新、突出特色、產業聯動、強化品牌。著力堅持「五個結合」,實現旅遊業新一輪的快速發展。一是把發展旅遊業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結合起來。充分發揮旅遊業關聯度高、帶動性強的特點,在「食、住、行、游、購、娛」六要素上,把市場和產業做得更加充分,整體推進,帶動交通運輸、城市建設、批發零售、住宿餐飲、文體娛樂等相關產業加快發展,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二是把發展旅遊業同擴大對外開放結合起來。通過擴大旅遊,大規模帶動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快速增長,有效地集聚人氣、財氣、名氣,吸引更多的外商到我區投資興業,帶動我區經濟快速發展。三是把發展旅遊業同解決社會就業結合起來。旅遊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就業容量大、經濟效益好、社會功能強,是城鄉就業的吸納器和改善民生的助推器,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要通過大力發展旅遊業,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為自治區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構建和諧社會助推加力。四是把旅遊業與建設文化大區結合起來。加快旅遊創意文化的發展,用歷史文化傳說、民間神話故事、現代傳媒手段把旅遊產品包裝起來,使之更加豐富多彩。積極培育旅遊文化骨幹企業,整合文化旅遊資源,重點打造名勝旅遊品牌,擴大優勢品牌的影響力。五是把發展旅遊業與保護生態環境結合起來。大力發展生態旅遊,促進自然文化資源和生態環境的永續利用,形成資源節約、環境保護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和消費模式。生態旅遊可以發展成為替代產業,有條件的地區還可以發展成主導產業,成為完善生態補償機制的重要途徑,使資源合理開發、永續利用,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並重,實現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
二、進一步提高鄉村旅遊發展水平
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時候,我們應該大力發展鄉村旅遊,為廣大農牧民增收致富開辟新的途徑,促進城鄉統籌發展。堅持把促進就業作為旅遊業發展的重要目標,加大就業指導和培訓力度。尤其在我區現有農家樂、牧家樂典型示範戶的基礎上,擴大區域范圍,帶動更多的農牧民開展農家牧家游,使更多的農牧民脫貧致富。旅遊局應該加大對農家牧家游的支持力度,一方面要認真進行調研,進一步完善發展農家游、牧家游、林家游的指導意見;另一方面要在資金安排、人員培訓上進行扶持,使我區農、牧、林家游邁上一個新的台階。
發展鄉村旅遊會產生巨大的社會效益。對一個地區的社會系統各個部門都會產生促進作用,在物質上、精神上都會帶來可觀的效應。如鄉村旅遊可以使與之有關的食品、日用品、旅遊商品、工藝品等鄉鎮企業得到發展;可以促進商品交換、商業繁榮、市場活躍;可以促進交通事業的發展,使閉塞的鄉村對外開放,經濟活躍;可以刺激當地農業的發展,特別是為旅遊服務的農副產品、土特產品等將會得到較大的發展;改善鄉村的生活環境,有利於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促進人口素質的提高。
三、加大旅遊宣傳活動,不斷鞏固和拓展客源市場
節假日到來之前,要與新聞媒體互動積極推出假日專題,介紹旅遊資信,采擷各地風情,加大宣傳力度,助威造市,喚起消費者假日消費的熱情。假日經濟熱潮的出現,與新聞媒體的宣傳報道是分不開的。假日期間,新聞媒體要及時報道各地假日消費的運轉情況。公布各地信息,引導消費者合理流動,避免「黃金周」井噴現象的再次上演。當下時代是網路時代――互聯網也應發揮其積極作用。各大網站要紛紛推出假日資訊,還可有專門的"旅遊信息網"。在網上,可以了解到各種假日信息,做出合理的假日安排。出遊前 ,上網查詢已成為不少年輕人追求的時尚。假日後,應該請專家學者及時總結經驗、吸取教訓,為下一個消費高潮的來臨做准備,想新點子、找對策。
四、強化旅遊市場治理整頓,規范旅遊市場秩序
嚴格貫徹落實《旅遊服務質量提升綱要》,深入開展旅遊服務質量提升活動,深化「品質旅遊」活動,積極營造和諧的旅遊氛圍。加強黃金周、旅遊旺季旅遊聯合執法檢查,重拳打擊黑社、黑車、黑導和欺客宰客行為。積極發揮旅遊協會的作用,加強行業自律,引導行業健康發展。加大各媒體監督力度,鼓勵各類媒體開展旅遊服務質量采訪調查活動,對旅遊企業違規行為實時曝光。加大旅遊安全檢查力度,嚴防各類旅遊事故特別是旅遊車輛事故的發生。積極參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開展平安旅遊活動,著力打造最安全的旅遊目的地。
五、打造我區旅遊民族品牌
在剛剛結束的第五屆中國(蕪湖) 國際旅遊商品博覽會上,我區參展的皮囊壺系列、蒙古刀系列、皮雕畫系列、金屬絲編工藝品系列、民族服飾系列、皮毛動物系列和皮革製品系列都以獨特的傳統工藝和豐富的草原文化內涵的產品受到了大會和公眾的贊賞,皮囊壺系列旅遊商品被評為金獎。這反映出我區獨具地域優勢的旅遊商品特色鮮明,草原文化氣息濃郁,對遊客有較大的吸引力。 旅遊購物是旅遊過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精美、稱心、物化為旅遊景點的旅遊商品,不僅可以使遊客完成愉悅的旅遊過程,增加旅遊的總體收入,還對旅遊資源起到延伸宣傳的作用;同時,旅遊商品各環節的工作,解決了部分人員的就業問題,緩解了社會的就業壓力。
隨著旅遊經濟市場化的加快,近幾年我區旅遊商品有了較快的發展,從設計、生產、銷售和遊客的認知度方面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突出表現在設計能力的增強與設計思路的開闊,民族文化內涵物化到旅遊商品的意識加強,旅遊商品的數量、品種增多等方面。我區的旅遊購物收入逐年增長,皮囊壺、刀具等有特色的旅遊商品,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應從源頭上抓起,把社會上設計能人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注重挖掘民族文化內涵與創新緊密結合,把我區豐富的民俗文化內涵物化到旅遊商品的製作當中,只有挖掘設計出特色文化產品,才有可能樹立我區旅遊商品的品牌。旅遊商品的開發既要高檔次,又要注重大眾化,必須注重旅遊商品的特殊性,找好市場切入點,把握好旅遊商品的特性。要根據市場價位決定生產成本,而不能依據成本決定價格,這樣才能適應遊客的基本要求。
六、嚴格執行帶薪休假、強制休假、大小休假日等舉措
針對假日消費節假日紅紅火火,節後「門前冷落鞍馬稀」的特點,應該把眼光放的更寬更遠一點,藉助假日經濟的東風,促使休閑產業的興起。有些人認為假日經濟是有限的,但人們的休閑娛樂的需求是無限的。從近年來的實踐看,休假制度確實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目前已經實行年休假制度的僅是機關、事業單位和一部分團體、企業,還有相當一部分企業、團體以及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沒有實行年休假;在已經實行年休假制度的單位,由於工作繁忙等原因,許多職工實際上多年享受不到年休假待遇;職工因單位工作需要未能享受年休假的,也沒有得到相應的經濟補償。建議成立由政府人事部門、勞動保障、工會、旅遊局等部門組成督查辦。對於單位不安排職工休年休假又不依照條例規定給予年休假工資報酬的,責令限期改正;對逾期不改正的,除責令該單位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外,單位還應當按照年休假工資報酬的數額向職工加付賠償金;對拒不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賠償金的,屬於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人員所在單位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以及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屬於其他單位的,由勞動保障部門、人事部門或者職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七、發展假日經濟,提高居民收入是根本
制約假日經濟增長的因素中首推當前城鄉居民的較低的收入水平。沒有強勁的購買力支撐,假日經濟只能是曇花一現,終將成為空中樓閣,難以真正進入平常百姓的生活空間。要喚起他們極大的消費熱情,背後必須有較高的收入水平作後盾。因此,提高城鄉居民的收入水平,成為假日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最基本的條件。
我國居民的收入還處於比較低的水平,居民消費還主要處在滿足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求的水平上。沒有居民較高收入的支撐,很難實現消費結構的升級,生存型消費就不可能轉向發展型消費和享受型消費。只有在逐步提高城鄉居民收入水平的基礎上,假日經濟才能穩步增長,步入良性的發展軌道。
八、必須把保護生態環境和歷史文化資源作為旅遊業發展的基本前提
良好的自然環境和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是旅遊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資源基礎。隨著我國旅遊業發展,資源環境壓力不斷加大,我們應該全面貫徹「保護與開發並重、開發服從保護」的原則,與環保、建設等部門建立工作機制,著力加強旅遊資源保護,大力發展生態旅遊。推進旅遊小城鎮建設,加強對旅遊開發經營過程的監管,在全行業開展節能減排,積極倡導低碳旅遊、綠色消費。實踐證明,只有在旅遊業發展中處理好保護與開發的關系,才能實現旅遊業可持續發展,旅遊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功能才能凸顯。

❽ 假日經濟的概況

「假日經濟」在我國出現的原因任何一種經濟現象的產生都必然有其特定的經濟、社會和文化背景。
在中國出現的「假日經濟」現象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第一,隨著改革開放的進行,社會生產力迅速發展,居民收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國際經驗表明,人均年收入過到500至800美元,是旅遊消費急劇擴張的時期。1999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收入為5854元,已達500美元左右,有的城市已達1000美元,可以說我國已邁入了旅遊擴張期的門檻;
第二,人們閑暇時間的增加。 1999年國務院決定增加公民的假日時間,全年達到114天,佔全年總天數的31.2%。從某種意義上說,假日消費情況的好壞,決定了一年消費市場的陰晴;
第三,人們消費觀念的變化。傳統道德的影響以及多年來「短缺經濟」下的艱難生活使大多數中國人重積累,輕消費,尤其無暇顧及精神消費和生活品質的提高。實際上,這是與較低的收入水平相適應的。恩格爾定律表明,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低檔品、基本生活消費品支出在總支出中的比重將下降,用於高檔品各文化教育支出的比重將大幅增加。伴隨著我國邁入「相對過剩經濟」時期,在政府和媒體相關措施的影響下,居民的消費觀念逐步發生變化。沒有這一點,「假日經濟」 是無從談起的。
第四,我國大多數市場進入買方主導態勢,商品和服務種類越來越多。 假日經濟的產業體系涵蓋面非常廣,幾乎涉及了第三產業中的大部分行業。除作為假日經濟支柱行業的旅遊業外,商業、餐飲業、娛樂業、體育產業、交通運輸業、影視業、展覽業、廣告業,甚至是彩票都是假日經濟的一部分。
假日經濟是一種新的經濟模式,是隨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閑暇時間日益增多的情況逐漸形成的。為拉動經濟發展,政府提出了鼓勵消費、擴大內需的經濟政策。在此前提下,推出了五、一、十、一、春節三個七天的假期,使我國每年的公休假日達到114天,為居民消費、休閑度假提供了充裕的時間,從而也奠定了假日經濟堅實的基礎。 增加公共假日和加大公共投資政策是假日經濟繁榮的持續動力
增加公共節假日天數
1)、增加公共節假日天數的積極意義第一、延長假期,有利於經濟發展。根據我國勞動制度規定,我國公民每年擁有 114天的公休假日。假期的延長,有利於人們利用假期進行消費,拉動經濟增長。從微觀經濟學角度分析,消費與閑暇時間的長短與財富效應和替代效應的相互影響有關。當社會經濟、科學技術的發展,生產函數的改進增加社會財富,財富效應促使較少的工作和較多的消費成為可能;同時替代效應促使人們更多地工作來提高消費。經濟發展時,財富的積累促進人們擁有更多的閑暇時間來消費。
當經濟進一步發展,由於勞動生產率額的提高產生的替代效應和財富效應相抵消,因此休閑時間變化不大,但消費繼續增加。當前我國GDP以每年8%的速度穩步增長,城鄉居民收入也逐年遞增,城鄉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逐年下降,為我國大力發展假日經濟提供契機。 年 份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元)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城市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 19992210.352.65854.042.1 20002253.449.16280.039.4 20012366.447.76859.638.2 20022475.646.27702.837.7 表一:城鄉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和城鄉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自1999年設立「黃金周」假期制度以來,十七個長假期期間全國城鄉居民出遊人數逐年排浪式上升,帶動相關的旅遊收入也同步上漲。以2000年到2002年為例,全年全國總的外出旅遊人數分別為7.44億、7.84億、8.78億人次,而這三年中「黃金周」出遊人次分別為1.26億、1.83億和2.19億人次,分別佔全年出遊人次的16.9%、23.3%和25%;相關旅遊綜合收入分別佔全年收入的 23.2%、24.6% 和22.3%。
根據宏觀經濟學真實商業周期理論表明,由於科學技術的發展和資本的生產率的改善產生的正效應,生產函數的改善是持續性的。財富積累對消費者需求產生的正效應,促進消費的發生。同時消費具有順周期性,而消費的發展又能促使消費者對商品需求的進一步擴大,從而促進生產函數的有效改善。因此產出上升,實際利率變化不大。
居民假日休閑消費能夠帶動相關的鐵路、民航、公路客貨運、餐飲、酒店、零售業、廣告業、通訊產業、銀行業等相關產業的發展,根據消費理論,一種行業消費能夠帶動相關的12個行業同時消費。以2004年「五一」「十一」長假為例,假日旅遊產業促使民航收入分別為16億元和18.5億元人民幣;鐵路客運收入也同期達到11.4億和11.5億元人民幣。國內貿易部統計資料表明1999年「十一」長假,全國百家重點大型企業實現零售額82億元,同比增長20.9%;2005年春節期間簡訊發送量7天突破100億條;春節期間北京市年夜飯約有110萬以上的市民外出聚餐,當天營業額約達8000萬元。一系列相關的消費活動產生的「滾雪球」效應使得整個假日經濟這塊「蛋糕」越做越大,帶動了第三產業的全面發展。
2)、增加節假日有利於增加就業機會隨著社會的進步以及科學技術的發展,經濟學家指出像美國等發達國家進入「後工業」時代(post-instrial society)。其最重要的結構性變化是從商品經濟過渡到服務經濟為主,導致製造業地位的下降。在過去的20 年中,西方主要發達國家經濟在很大程度上完成了這種轉變。以七大工業國中的加拿大為例,70%的加拿大人從事交通、教育、保健、銀行、咨詢、旅遊相關的服務性行業。
休閑和娛樂服務業為主的第三產業的增長是向後工業經濟過渡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從改革開放以來,經濟持續發展,第三產業在整個GDP的貢獻方面所佔的比重越來越大。第三產業的繁榮同時促進了第一、第二產業的穩步發展。我國增加公共假期目的就是為了促進消費,繁榮經濟,第三產業的發展好壞成為能否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我國的第三產業的發展尚處在起步階段,許多潛在的工作崗位尚未被開發。隨著第三產業的不斷發展,將會創造出許多新的就業崗位,對緩解我國下崗工人就業難問題,保持社會安定起很大的幫助作用。
加大在發展假日經濟方面潛力巨大
我國每年的公休假日已達114天,幾乎佔全年總天數的三分之一,假日經濟的好壞直接影響著一年的經濟?同時作為擴大內需措施,發展假日經濟應該充分考慮加大財政力度的現實可能性,使假日經濟在可靠的物質基礎上得至進一步的繁榮。加大公共投資政策的力度,在發展假日經濟方面的潛力主要表現為:
第一、公共投資政策的認同感較強,基本上已達成共識,在執行才實施過程中的費用較低,效果較好。公共投資政策主要是以政府財政的公共支出形式來舉辦公共工程,如興建一些非盈利性或微利性的基礎產業、基礎設施,如城市的公共住宅、供水、供電、通訊、交通、公園,以及江湖的治理、以及水利工程等,具有外溢性壟斷性等特點。在我國連續運用各種貨幣政策手段刺激經濟,而遠未達到預期的政策效應的現實下,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上,尤其是加強以擴大公共工程支出為主要內容的公共投資政策的力度將是適宜的政策工具。
通過大規模增加政策投資來刺激經濟回升,將宏觀經濟政策重心放在大規模的基礎設施投資上,可以直接形成社會需求,而無需企業和個人需求的相應回應,從而產生貨幣政策所不具有的政策效應。從政策的時滯方面看,財政政策對於擴大需求也更優越性。而且,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所需要的資金量較大,建設周期較長,公共投資政策的動作和時間都留有餘地,可以持續地發揮擴大投資需求和改善供給的作用,為假日經濟的發展不斷創造良好的配套設施和外部環境。
第一,公共投資政策的實施已取得一定的成效,積累了較為豐富的經驗。比如,在公共投資中設備采購強調使用國內產品;在中央政府預算資金有限的情況下,採取擴大發行建設債券、轉讓股份制企業中的國家股、投資稅收抵扣等辦法擴大資金來源等。在公路等基礎設施建設中鼓勵民間投資,使投資主體多元化,拓寬直接投資的渠道,刺激投資需求。在大規模增發國債的背景下,國債的發行收入基本上用於基礎設施等方面的公共投資。這些措施切實解決了政府投資中的產資金不足問題,為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公共投資政策力度提供了資金保障,為消除交通等「瓶頸」部門對假日經濟的「梗阻」和限制准備了現實條件。
第二,公共投資政策在財政政策工具中相對代價小,機會成本較低,可塑性強。所謂政策機會成本,是指在實施經濟政策取得一定效果的同時放棄的其他方面的效益。這可以用付出的代價的大小來衡量,可以是物質代價,如人力、物力、財力等;也可以是精神代價,如由於政策實施所引起的社會矛盾等。與財政補貼相比,公共投資政策在謀求供求方面更為靈活,因為政府支出有明顯的剛性,即「棘輪效應」。
由於基礎設施等投資是財政的非經常性支出,通過發行國債籌集資金,其年度投資規模能依據當年經濟的宏觀景氣狀態而靈活地擴張和壓縮,不僅可以產生有力的反經濟周期的政策效應,而且當經濟景氣時還可以經濟相應壓縮債務發行規模,減少債務負擔。此外,由於投資性支出將形成相應的國有資產,這就使國家債務與國有資產形成對稱狀態,因而此時的國債具有「虛」國債性質。我國國債余額較低,同時債務儲存度偏高,而且儲蓄率較高,國債規模的擴大仍然存在一定的窨和迴旋餘地。
利用增發國債以加大公共投資政策力度,不但可以解決政府建設資金不足的問題,還可以有效解決金融機構無法擴大高質量資產問題。此外,假日經濟的興起對基礎設施的需求壓力加大,在當前通貨緊縮狀態下進行大規模建設可以降低工程先進集體和融資成本,公共投資政策實施國度的加強恰逢其時。可見,加大公共投資政策力度,在促進假日經濟長遠發展的同時所承擔的成本代價較小,是當前形勢下實施積極財政政策的理想工具。
加大對發展假日經濟的效應分析
首先,增加公共投資屬於汲水政策,可以在經濟蕭條時靠付出一定數額的財政資金使經濟自動恢復其活力。加大公共投資政策國度可以衽消費與投資的雙向啟動,刺激假日經濟的繁榮。通過基建項目建設不僅可以吸納勞動力,創造就業機會,從而增加居民收入,刺激消費需求,為假日經濟的發展提供物質基礎;同時能夠迅速增加投資規模,直接擴大社會投資需求,刺激經濟增長,改善基礎設施的薄弱和滯後狀況,為發展假日經濟提供良好的配套設施及服務支撐。
其次,政府支出的增加和公共工程的舉辦有利於擴大財政政策帶動民間投資方面的行政效應。由於基礎設施項目一般屬於資本密集型,政府財政資金有限,可以運用財政貼息、政府控股和參股、財政擔保等手段,通過出讓基建項目的經營權,充分調動、吸收社會閑散資金參與投資,從而擴大投資需求,為增加就業和個人收入、最終擴大消費支出提供條件。再次,通過加強公共投資政策與貨幣金融政策工具的配合,提供信貸支持,引導假日經濟的發展方向。
銀行在促進旅遊、婚慶、購物消費的同時,注重扶持與「假日經濟」休戚相關的產業的發展,如市政建設、交通運輸業、通訊業,將為「假日經濟」的進一步繁榮不斷提供金融支持,也為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協調運用提供現實基礎,有利於實現公共投資政策的擴散效應。當然,加大公共投資政策力度也會給假日經濟的發展帶來一些消極影響,比如:公共投資的資金會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消費支出,減少對假日經濟的消費需求。

❾ 關於假日經濟有什麼看法

隨著社會的發展,假日的消費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由其是法定節日的旅遊消費,我相信在不久的未來,假日消費將成才所有消費經濟的領頭軍。

曾幾何時,"假日經濟"已悄然闖入我們的生活空間。"假日經濟,商機無限"成為街頭巷尾人們議論的中心話題,連見面打招呼都是:"『五一『、『十一『,什麼打算?""假日經濟"對普通老百姓來說,已不再陌生。

大江南北、你都可以聽到"假日經濟"的聲音,看到"假日經濟"的場面:旅遊景點火了、商場超市爆了........... 。見到這久違的火爆場面,每個人肯定都會為之激動不已。同時,"假日經濟"也成為新聞媒體的"寵兒",打開每份報紙、翻看每本雜志,我們都可以看到"假日經濟"四個燙金大字,見到關於"假日經濟"的各種評論,引起了社會各界關於"假日經濟"的大討論。

❿ 假日經濟特點

所謂「假日經濟,商機無限」。在「大假日經濟」中,整個餐飲服務市場極度火爆。但與此內同時,容不容忽視的是,由於目前餐飲業整體發展水平還比較低,企業傳統經營模式佔主流,特別是在品質衛生、環境保護、原料采購、就餐方式和科學營養等方面存在著突出的問題。長假日確實刺激了消費,但是面對假日商機,多數的經營者仍囿於舊有的經營路子,大多數的消費者盲目地隨潮而動,沒有獲得期望中的消費樂趣。而綠色健康消費的意識不強,放心消費的信譽不高等,則嚴重製約著餐飲行業持續健康發展。從長遠來看,集中性的假日經濟消費將對旅遊餐飲業的可持續發展帶來不利影響。

假日經濟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集中性。要想在短短的時間內吸引客人的注意並取得較好的效益,要靠特色。各種餐飲產品不必局限於傳統食品,應盡可能順應潮流,創造新點子,發掘新口味。餐飲業要探索和推出假日特色菜品與套餐,如葯膳食品、黑色食品、綠色食品、情人套餐、兒童套餐、假日老人套餐、春節套餐,以滿足不同年齡、不同要求的顧客需要。餐飲企業只有真心地為消費者提供優良產品和完善服務,才能為顧客創造一個良好的假日消費環境,從而刺激消費,達到社會、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閱讀全文

與假日經濟發展情況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