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浙江青田有哪些工業元
是16路公交 到沈嶴 沈嶴下面就是港頭了 也可以直接在牛山北路那裡有車直達港頭的 8元車費 一個小時
希望採納
② 主要誘發因素
地質災害的形成、發育與誘發產生過程均受到自然因素和人為(社會)因素的制約。
一、氣候條件
麗水市屬亞熱帶季風濕潤型,氣候特點是溫暖濕潤,四季分明。年平均降雨量在1427~1740毫米,雨日163~179天。每年4~5月為梅雨季節,7~9月為台風季節,每年的降水在6~8月份較為集中,在台風季節日降雨量最大時超過340毫米(1996年8月1日,青田)。麗水市春末夏初節季往往出現連續降雨,1998年6月13日至6月22日慶元、景寧縣連續降雨10天,降水量達到865毫米,慶元、景寧、龍泉等縣(市)發生地質災害百餘起。
據《麗水地區志》,中低山區和東南部青田縣暴雨較多,日降水量50~100毫米,慶元、龍泉、青田縣(市)南部,平均年4~8天,其他縣(市)2~4天,局部山區5~7天;日降水量100~150毫米,青田縣每年1天,龍泉、慶元縣(市)平均每年0.5~1天,其他縣0.5天以下;日降水量大於150毫米,青田縣為3~5年一遇,其他縣(市)局部3~10年一遇,4~9月份暴雨日數佔全年暴雨日數90%左右,其中6月份最多,佔全年20%~40%。東部青田、縉雲縣7~9月台風期,暴雨較多,暴雨日數佔全年暴雨日數50%~60%;西部慶元、龍泉、遂昌縣(市)3~6月份春季和梅雨期暴雨較多,暴雨日數佔全年暴雨日數60%~70%。
從麗水市氣候條件特徵看,梅雨期降雨強度不大,但持續時間長,是地質災害易發生期;台風期降雨強度大,受台風侵襲次數較多,是地質災害的頻發期(表8)。
表9與各類生產活動有關的地質災害點統計表
人為因素以多種方式參與了麗水市大多數地質災害點及災害隱患點的發育形成過程。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
1.人類經濟活動
麗水市地質災害加劇意味著地質環境開始逐步惡化。人類經濟活動頻繁,尤其是人口遷移等加劇了環境地質變化,對地質環境產生了不良後果。如地質災害頻發區景寧花崗岩分布區,據有關部門調查表明,在岩體出露的195平方公里范圍內,相對海拔較低,地勢較緩,風化殼發育,土壤層厚,水源豐富。歷史上曾是麗水市較理想的人類生活棲息地之一,至今仍是景寧縣經濟較發達市,工農業產值佔全縣的70%以上。目前,在這塊不到全縣國土面積10%的土地上居住著全縣30%以上的人口,絕大部分的坡地被開墾成農田和經濟林帶,原始灌木林被伐夷盡,表土層盡遭破壞,土壤肥力下降,土層蓄水能力弱,雨季洪水汛猛,枯季河谷乾涸,又因不穩定的厚層狀全風化層裸露地表,眾多的屋基、道路和水渠開挖,山體邊坡嚴重失穩,每遇暴雨,大量雨水下滲,極易引發泥石流和山體滑坡。1992年及1994年,曾發生過兩次規模較大的泥石流和山體滑坡,造成42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達上億元。至今,仍有多處滑坡處於蠕動狀態。類似這種在一定的地質單元區域內災害頻發的重災區,在麗水市范圍內還有慶元縣淤上地區、青田縣石平川地區等。這說明麗水市的地質環境有快速惡化的趨勢。
2.工程經濟活動
(1)不合理劈坡:受山地、丘陵地形條件的限制,麗水市的交通設施改造,城鎮、鄉村住房和各類基本建設項目往往會出現人工高陡劈坡施工,把原來斜坡坡腳切得很陡。其中一些高劈坡、深開挖工程,因未進行必要的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加之勘察資料不準確、邊坡治理方案不當、施工質量低劣或者根本就不採取任何防護措施等原因,使邊坡的自然平衡狀態遭到嚴重破壞,導致斜坡上產生滑坡或崩塌。如青田臘口段公路邊坡、崩塌,雲和石塘段公路邊坡崩塌,麗水330復線銀場段山體滑坡等。
(2)物質和能量的人為異常聚積、釋放與轉化:人為堆積物的坍塌:人為的堆積物如礦渣、尾礦、建築垃圾等,本身是一種人為的載荷聚積。在重力失衡及一些外來因素誘發下,往往形成能量快速釋放並以滑坡、泥石流的形式導致地質災害的發生。由於無組織零亂地開礦、採石、取土,不僅導致許多地方千瘡百孔,有損環境美觀,而且破壞了地形、降低了斜坡的穩定性,為滑坡、崩塌的發生創造了條件,在重力失衡和外來因素誘發下極易形成滑坡、崩塌和泥石流。如慶元縣鉛鋅礦廢渣坍塌形成泥石流災害,造成1人死亡和大量農田毀壞。青田縣黃洋鉬礦攔渣壩和尾礦庫坍塌形成泥石流造成人員重大傷亡和整條小流域遭受毀壞性的打擊。此外在雨季中山區梯田管理不善而造成梯次性坍塌匯成的泥石流也可形成巨大災害,如景寧縣岩下和葉坑下兩起滑坡-泥石流,等等。
人工填土形成的不均勻沉降及地表變形:建築施工過程中基底清淤不徹底、人工填土物質成分不均一且未經壓實,往往使物質能量轉換失衡形成不均勻沉降及坍塌,嚴重威脅上覆建築物的穩定及居民生命財產安全。典型事例如:慶元縣二中地基不均勻沉降、蠕變引起的建築物開裂,教學樓和宿舍成為危房。
爆破施工破壞邊坡與山體穩定性:連續爆破釋放的能量除達到施工目的外,同時破壞了岩體、邊坡、山體、采(礦)場的結構及穩定性。失衡的逐漸積累導致片幫、冒頂、崩塌,造成重大的傷亡事故。如龍泉市小梅螢石礦的大冒頂;部分公路邊坡坍塌等。
水庫水位頻繁變化形成岸邊再造:麗水市水電資源豐富,水電站的蓄水和發電往往造成庫區水位頻繁變化。水庫回水的側蝕及側向壓力頻繁變化對側向的沿岸路基構成了梯次性破壞。如省道麗浦線雲和縣境內的局村至小順段沿庫區公路的側向崩塌就是典型的事例。
(3)地表植被開發與保護:森林植被的覆蓋率是水土保持的重要因素,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森林砍伐、地表工程施工、采礦、農業綜合開發、香菇生產等活動日益增多,勢必對森林植被等起到一定的負面效應。若不加強管理,森林植被遭受破壞後,使岩土體表層失去保護,加劇了水土流失,特別是一些大樹砍伐後,樹根保水固水能力降低。盡管在短期內通過封禁措施可以恢復植被,但在長成大樹需要幾十年時間,由於沒有大樹,使土體與土體,土體與岩體之間連接能力減少。因此在一定條件下誘發下,容易導致滑坡、崩塌、泥石流的發生。如1998年6月慶元縣發生大小數千處山體滑坡、崩塌、泥石流多數與森林植被的破壞有關。
(4)開發建設項目沒有進行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本市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共建築公路1100餘千米,開礦200餘處,均沒有進行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和採取水土保持措施,水電、城建等項目也是在1998年才步入軌道。這些項目的邊坡穩定,開挖面保護、棄渣堆放、植被恢復等由於沒有統籌安排,由於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做到哪裡算到哪裡。330國道麗縉復線因開工時未進行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出現了銀場山體滑坡等事故後,盡管耗資近三百萬元的資金治理,效果仍不理想。
3.地質災害意識淡薄
地質災害意識是指人們對地質災害的認識和警覺,它對地質災害的形成有著特殊的作用。人為因素對麗水市地質災害形成有著多種的作用形式和途徑,對地質災害的產生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由於社會上對地質災害意識淡薄、地質災害的知識匱乏,常常導致部分領導或部門在規劃、決策上的失誤;工程施工為所欲為;地質災害肇事者對災害治理拖延扯皮或敷衍了事而加劇災害發展等現象的產生。因此可以說:公眾對地質災害的無知和麻痹,使得人們經常性地、自覺或不自覺地「人為營造」地質災害。
③ 青田縣公務員工資收入多少怎麼算
國家公務員待遇如下:一、基本工資:
辦事員2800元;科員3000元;副科級 3100元;正科級 3300元;副處級 3600元;正處級 4000元;副廳級 4400元;正廳級 5000元;副部級 5500元;正部級 6000元。
辦事員三周年按科員對待;科員五年按副科級對待;副科級十周年按正科級對待;正科級十周年按副處級對待;副處級十周年按正處級對待;初次套改以累計年限對應的職務待遇確定基本工資。
二、工齡工資:
每年60元,以虛年計算,按月發放。三年一調。
三、獎勵工資:
每月300元,年度考核不合格者次年1月停發,直至考核合格的次年1月繼續發放。三年一調。
四、補助工資:
1、車補,隨工資每月發放,標准=基本工資÷5,逢一進十。
2、取暖補助,一年發放一次,標准=基本工資÷3,逢一進十。
3、出勤補助,正常上班每天30元,無顧不至每日扣發30元,經單位領導批準的病假、事假和國家規定的節假日等0元。三年一調。
4、山區補助,農村和山區公務員享受山區補助,標准=基本工資÷10,按月發放,三年一調。
5、地區差別補助,各地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地區差別工資。
除養老、醫療補助按現行政策執行外,公積金、獨生子女費等一切現行補助全部廢止。
五、新參加工作人員基本工資確定方法:
高中、技校、中專以辦事員確定;大專以科員確定;本科以副科級確定;碩士以正科級確定。
六、退休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管理人員
退休生活費=退休前工資×80%。三年一調。
2014年公務員工資改革:
新一輪公務員工資改革已明確目標和方向
根據2013年2月國務院轉發的《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若干意見》工作任務,胡穎廉就新一輪公務員工資改革方向表示,此次改革的重點應是提高基層公務員待遇,具體做法有兩點,一是規范公務員地區附加津貼制度;二是完善職務和職級並行的薪酬制度。
「公務員隊伍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載體和支撐,基層公務員更是上情下達的關鍵環節」,胡穎廉認為,規范公務員地區附加津貼制度,能夠有效解決地區差別不合理的問題。現實中,省與省之間最高和最低津補貼相差可達3至4倍,同一省內不同地區也存在差距,不僅挫傷了積極性,也直接影響行政效率。
其次,完善職務和職級並行的薪酬制度,就需要在「陞官」的狹窄路徑之外,拓寬「職級」這條路。這方面深圳走在全國前列。作為人社部批準的全國聘任制公務員制度試點,深圳於2007年和2009年分兩批招聘了53名聘任制公務員。2010年1月1日起深圳規定所有新進入行政機關的公務員,一律實行聘任制。同時開始正式推行公務員分類管理改革,將公務員分為綜合管理、行政執法和專業技術三類,並為後兩類建立獨立的職務序列,工資待遇不再與行政職務級別掛鉤。
「新一輪公務員工資改革將延續兼顧效率與公平的導向,更加註重公平正義,而且注重從制度設計上找尋出路。」胡穎廉如是表達對未來公務員工資改革的期待。
調整工資結構
人社部一位不願具名的專家告訴經濟觀察報,去年人社部等方面已經對各省公務員津貼補貼發放情況做了調查摸底。下一步,人社部將制定嚴格的公務員津貼補貼方案。在大幅降低津貼補貼在公務員工資佔比的同時,也使得公務員的津貼補貼由暗轉明。
上述專家說,新的公務員津貼補貼方案出台之後,受益最直接的將是絕大部分基層公務員群體,對於中西部、尤其是一些邊遠地區的公務員,國家將會提高津貼補貼標准,相應地,中西部地區公務員的整體工資收入水平也會隨之提高。
我國現行的公務員工資制度,主要的依據是2006年實施的《公務員法》、《公務員工資制度改革實施辦法》等政策法規。公務員工資由基本工資、津貼補貼組成。基本工資標准全國統一。公務員職務高,相應級別就高,基本工資也高。從國務院總理到鄉鎮一級政府的科員、辦事員,共分27個級別。基本工資最高與最低的比例是12:1。
公務員工資的差距主要是體現在津貼補貼部分。人社部勞動工資研究所曾做過調查,現在國內公務員工資收入中,基本工資佔比大約是30%,剩下的就是各種名目、花樣繁多的津貼補貼。各省之間,公務員的津貼補貼標准不一致,最高與最低省份之間的津貼補貼有3-4倍的差距。同一省內不同縣市的公務員津貼補貼也差距很大。有的省內公務員津貼補貼標准多達32個,最低和最高相差1.5萬元/年。
④ 青田縣社保中心 12333 查詢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查詢社保的方法有三種:
1.社保中心查詢
如果對自版己的社保帳號不清權楚,可以攜帶身份證到各區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業務辦理大廳查詢。
2.上網查詢
登陸所在城市的勞動保障網或社會保險業務網站,點擊「個人社保信息查詢」窗口,輸入本人身份證和密碼(密碼是你的社保證編號或者身份證出生年月),即可查詢本人參保信息。
3.電話咨詢
撥打勞動保障綜合服務電話「12333」進行政策咨詢和信息查詢。
⑤ 聽說劉伯溫是浙江麗水青田人
是的~是青田人~
劉伯溫(1311-1375年)
劉伯溫(1311-1375年),名劉基,字伯溫,以字行。劉伯溫自幼聰穎異常,天賦極高。在家庭的熏陶下,他從小就好學深思,喜歡讀書,對儒家經典、諸子百家之書,都非常熟悉。尤其對天文、地理、兵法、術數之類更是潛心研究,頗有心得。他的記憶力非常好,讀書一目十行,過目成誦。而且文筆精彩,所寫文章非同凡俗。他14歲時入處州郡學讀《春秋》,17歲師從處州名士鄭復初學習宋明理學,同時積極准備科舉考試。天生的稟賦和後天的努力,使年輕的劉伯溫很快在當地脫穎而出,成為江浙一帶的大才子、大名士,開始受到世人的矚目。他的老師鄭復初就曾對劉伯溫祖父說:"他日這個孩子必定會光大你家門楣,振興劉氏家族!"西蜀名士趙天澤在品評江左人物時,將劉伯溫列為第一,將他與諸葛孔明相比也可以與我象比了,說劉伯溫他日一定會成為濟時大器。
劉伯溫果然是人中之傑。他於元統元年(1339年)考取進士,從此進入仕途,開始他在中國歷史舞台上的精彩表演。
最初,劉伯溫希望為元朝政府效力,通過做官來實現自己的遠大抱負。他在中進士後不久,被任命為江西高安縣丞,後又任元帥府都事。但是他的建議往往得不到朝廷的採納,他的才能反而受到朝廷的壓制。劉伯溫非常失望,先後3次憤然辭職,回故鄉青田隱居。
劉伯溫隱居青田期間,潛心著述。他將自己的思想和對社會、人生的見解進行了一番總結,創作了著名的《郁離子》一書。而當此之時,全國的形勢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全國各地反元起義風起雲涌,元王朝的統治已搖搖欲墜,但各支反元義軍又互相紛爭,各不相讓。劉伯溫靜觀天下形勢,經過一番分析,認為在眾多的起義軍中,以平民出身的明太祖最有真龍天子之氣,他領導的一支紅巾軍才是推翻元朝、建立新江山的隊伍。
公元1360年,義軍統帥明太祖兩次向隱居青田的劉伯溫發出邀請,劉伯溫經過深思熟慮之後,終於決定出山輔助明太祖,希望通過助朱氏打江山來實現自己治國平天下的宏偉大志。與當年諸葛亮"隆中對"相似,劉伯溫初次與朱氏相見,就提出了"時務十八策"。明太祖一見劉伯溫之後,更是大喜不已,從此將劉伯溫視為自己的心腹和軍師。
劉伯溫出山之後,忠心耿耿地為朱氏政權效力,積極為明太祖出謀劃策。他為朱氏制訂了"先滅陳友諒,再滅張士誠,然後北向中原,一統天下"的戰略方針。而明太祖得到劉伯溫的輔助,正是如虎添翼。他基本上按照劉伯溫為他定下的戰略、戰術行事,先用誘敵之計大敗陳友諒,挫其銳氣,再於公元1363年在鄱陽湖與陳氏決戰,將其勢力徹底消滅。第二年,又依計將張士誠的勢力消滅。然後,明太祖派部隊北上攻打元朝首都北京,同時准備在南方稱帝。
公元1368年,明太祖在南京登基稱帝,正式建立大明皇朝,改元"洪武"。為朱氏最後平定天下、開創朱明皇朝立下了汗馬功勞的劉基,作為開國元勛之一,被任命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為了表彰劉伯溫的特殊貢獻和巨大功勛,明太祖還下詔免加劉伯溫家鄉青田縣的租稅。這是處州地區惟一不加稅的一個縣。不久又追封劉伯溫的祖父、父親為永喜郡公。
洪武三年(1370年),劉伯溫被任命為弘文館學士,受"開國翊運守正文臣資善大夫上護軍"稱號,賜封誠意伯,食祿241石。至此,劉伯溫本人的事業和青田劉氏家族的發展,都如日中天,達到了最輝煌的鼎盛時期。
作為一代軍師和智者,劉伯溫料事如神,他深知自己平時疾惡如仇,得罪了許多同僚和權貴,同時也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因此,他在功成名就之後,毅然選擇激流勇退,於洪武四年(1371年)主動辭去一切職務,告老還鄉,回青田隱居起來。
劉伯溫在青田過了2年的隱居生活,本來希望遠離世間是非爭奪。但是,他的智慧和才能實在太高,他的名聲實在太大了,他甚至被民間百姓渲染成了一位活神仙般的人物,這就無法避免政敵的嫉妒和皇帝的猜疑。洪武六年(1373年),劉伯溫的政敵胡惟庸當了左丞相,指使別人誣告劉伯溫,說他想霸佔一塊名叫"茗洋"的"有王氣"的土地做自己的墳墓,圖謀不軌。早就對劉伯溫放心不下的明太祖,聽到誣告後果然剝奪了劉伯溫的封祿。劉伯溫非常惶恐,於是親自上南京向明太祖謝罪,並留在南京不敢回來。後來,胡惟庸升任右丞相胡惟庸天下第一大奸臣可與秦燴相提並論,劉伯溫更加憂慮,終於一病不起。
洪武八年(1375年),有病在身的劉伯溫由皇帝朱元瘴所派使者護送回家,不久在家憂憤而死,終年65歲。
劉伯溫在南京時,胡惟庸曾派太醫為劉伯溫診病送葯,但劉伯溫吃了他的葯後,病情加劇。因此,當時人們懷疑劉伯溫是胡惟庸下毒致死。他死後139年,即明武宗正德九年(1514),被追贈太師,謚號文成,因而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縣是1948年析置的新縣,縣名就是為了紀念劉基。
劉伯溫不但是一位謀略大師,也是一位著名的學者和文人,他的著作很多,流傳於世的有《郁離子》10卷和《誠意伯文集》20卷。其中。代表作《郁離子》一書在中國思想上和文學史上都佔有重要地位。
劉伯溫死後,葬於青田武陽夏山。據說,劉伯溫死前曾預言胡惟庸必敗,到時明太祖會為自己平反昭雪,他還特留下一封密奏給兒子,要他在日後明太祖想起自己的時候再上奏。5年後,胡惟庸果然垮台。又10年後,劉伯溫果然被平反。明太祖還賜給劉氏家族金書鐵券,特批劉氏成員可憑此免一次死罪。
⑥ 2015年青田縣北山鎮肖山最近村莊新農村建設移民政策有沒有
月30日,綏中縣召開新農村建設研討會。縣委書記夏雨恩作重要講話。縣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常春友主持會議,副縣長王躍明、縣長助理袁志祥出席。 此次會議主要就如何制定和完善新農村建設中推進小城鎮建設政策和試點村補助政策進行了研討,從而出台更加有利於新農村建設的優惠政策,推進全縣新農村建設向更好更快的方向發展。 在聽取部分鄉鎮和有關部門領導對上述議題的討論後,夏雨恩指出,在全縣上下共同努力下,今年綏中縣的新農村建設有了一個好的開端。一是新農村建設起步比較早,縣委、縣政府於年初就做出了安排和部署,各鄉鎮、各部門也都及早動手,有條不紊地推進新農村建設,成效明顯。二是新農村建設標准比較高,農村基礎設施和農業產業項目建設都有很多新亮點。三是新農村建設資金投入大,實現了縣、鄉、村和農民大戶多元化投資。 夏雨恩指出,雖然我們在新農村建設中取得了不小的成績,但仍然存在不少問題。一是思路不夠寬泛,還局限在舊有的思維模式;二是群眾發動不夠充分,農民的主體作用沒有發揮出來;三是資金嚴重短缺,投資主體比較單一;四是土地的使用、收費等存在諸多問題;五是政策出台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就今後的新農村建設工作,夏雨恩提出五點要求。一要進一步提高認識,堅定信心,把建設新農村作為一項長期的戰略性任務抓好。目前,全縣新農村建設還存在很多困難和瓶頸,各鄉鎮、各部門要克服畏難情緒、厭戰情緒、觀望情緒和短期行為,務必把新農村建設抓實抓好。二要貫徹科學發展觀,做好新農村發展規劃。今年的新農村建設要實現「三個拓展」,即向整村拓展,向有交通優勢、產業優勢的村屯拓展,向鄉鎮所在地拓展。尤其是今年,綏中縣規劃出100平方公里的濱海經濟區,很多鄉鎮和村屯都在規劃區內,涉及到的鄉鎮在制定新農村規劃時,一定要與縣里的統一規劃相一致,以實現科學、協調發展。三要把產業的發展放到新農村建設的重中之重位置,因地制宜發展農業項目,實現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以縮小城鄉差距。四要把小城鎮建設作為新農村建設的重點,把全縣所有鄉鎮所在地都要建成一定標準的小城鎮。積極解決道路、排水等基礎設施問題;大力發展二、三產業,吸納農民進入小城鎮;認真制定政策,做到權力下放、資金下擺、政策下伸,進一步加快小城鎮建設步伐。五要繼續鞏固去年的新農村試點村建設成果,充分發揮試點村的示範帶動作用。 夏雨恩強調,要想加快全縣新農村建設步伐,就要不斷解放思想、創新觀念,做出長遠規劃。在利益上要顧全大局,在職能上要變管理為服務,在手段上要變重計劃為重市場,在投資上要變單元為多元,在行動上要變被動為主動。新農村建設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歷史任務,我們要以只爭朝夕的精神,盡快行動起來,更好地推進綏中縣新農村建設。 常春友就如何落實好會議精神提出了要求。
⑦ 青田縣城西小學網址是什麼
http://www.qte.net/jygl/xyfc/200602/32788.html
這個是青田教育網上的該學校的網頁!
城西小學創辦於1972年,2000年以前內,城西小學還是一所規模較小容、辦公條件相當落後的小學。僅有10個教學班,500多名學生,1000多平方米的建築,5000多平方米的佔地面積。在新的世紀,隨著青田經濟的快速發展,縣政府十分重視城西小學的發展,投入了近千萬巨資。完成了征地,建房和學校內部辦公設施建設,使我們學校擁有了佔地面積10000多平方,建築面積6628平方。學校規模從原來的10個教學班發展到現在的25個教學班級,學生從原來的500多名增加到現在的1292名。擁有了2682平方的操場和150米的環行跑道,100米的直道。
⑧ 世界石材青田雕刻
青田縣人民政府
青田縣全貌
林如奎作品——風華正茂
一、青田石文化產業發展歷史概述
青田石儲量豐富,分布於青田縣十多個鄉鎮。主要產地在山口鎮至方山鄉一帶,總稱山口葉蠟石礦,質量上乘,多出產名石。青田石品種繁多,有名可稱的典型品種有100多種。青田石溫潤如玉,卻有比玉更豐富的色彩,更奇特的花紋。自然界幾乎把所有的顏色都印染在青田石裡面,使它呈現出青、白、黃、紅、棕、紫、綠、藍、黑、花等絢麗的色彩。青田石不僅因色彩美、質地佳而成為難得的工藝雕刻材料,更以其特有的脆爽而備受文人的青睞,成為歷代篆刻家首選的石材。
青田石雕作為傳統的工藝精品,其雕刻技巧、風格塑造和情趣意境,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完美程度。石雕藝人在創作過程中遵循石材的自然特點,發揮藝術構思的獨創性,因材施藝,依色取巧。在創作手法上,將圓雕、鏤雕、高淺浮雕、線刻等技法交替運用,加之精雕細刻,創造出具有「精、細、美、奇、真」特點的工藝精品,從而增強了造型與自然物的相似感,堪稱巧奪天工。
青田石雕是民間藝術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歷史悠久。現在可以查證最早作品是湖州市出土的崧澤文化時期的「青田石璜」,距今約6000年。浙江省博物館藏有六朝時青田石雕小石豬,記錄著1500年前青田石雕的歷史蹤影。
唐、宋時期,青田石雕有較大進展。從龍泉雙塔內發現五代吳越國時期的青田石雕佛像說明,唐代青田石雕題材和技藝有突破性的進展。至宋代,青田石雕吸收了「巧玉石」製作工藝,發揮青田石自身石色、石質和可雕性的優勢,開啟了多層次鏤雕技藝的先河。
據《青田縣志》記載,元時「趙子昂始取吾鄉燈光石作印」,篆刻大家文彭以青田石作為印材替代金屬、牙骨,從明代中葉開始大彰於世。青田石為我國篆刻藝術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清代和民國初,青田石雕作為江南名產屢被選作貢品。乾隆八旬萬壽節,大臣們用青田石雕製作一套(60枚)「寶典福書」印章作壽禮(現存北京故宮博物院)。隨著遠洋商貿開通,青田石雕遠銷英、美、法,多次參加國際性賽會,並在1899年巴黎賽會、1905年比利時賽會、1915年美國太平洋萬國博覽會上獲獎。宣統二年,青田石雕在南京舉辦的南洋勸業會上獲銀牌獎。
新中國成立後,青田石雕曾多次被選作國家禮品贈送外國領導人。如1956年4月,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伏羅希洛夫來訪,1956年10月,印度尼西亞總統蘇加諾來訪,1972年1月,美國總統尼克松來訪,1978年我國領導人訪問朝鮮,我國政府都選用了青田石雕作為國禮贈與外國政要。1992年,青田石雕郵票發行。青田石雕藝術以新的形式走向世界,走進億萬人家。
近20年來,青田石雕發展迅速。作品遠銷40多個國家和地區,享譽海內外。有數十件作品分獲中國第二、四、五、六、九屆「百花獎」優秀創作設計一等獎。經國家工商總局核定,青田石雕注冊了原產地「證明商標」,青田縣也因此被文化部、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和「中國石雕之鄉」。
二、2006~2012年青田石文化產業發展狀況
2006年以來,縣委、縣政府以建設「中國國石文化城」為目標,大力發展、壯大石雕文化產業,在探索發展的道路上留下了令人驚喜的印痕。
1.2006~2011年青田石文化產業相關數據分析
至2011年年底,青田縣石雕生產企業3000家,其中具有大師品牌的企業68家。專業經營石雕產品的商鋪有1000多家,在外地專業經營青田石雕的商鋪也有300多家。年銷售額最多的達到1000多萬元,最低的幾十萬元。青田縣石文化產業年產值從2005年的2億元躍升至2011年的12.3億元,產業利稅達到500萬元。
石文化產業的不斷發展得益於石雕人才,青田縣在推介青田石雕的同時,加大對石雕人才的培育力度,建立多層次的人才培養機制;出台人才評價制度;開辦免費就學的青田石雕 藝術學校,每年為行業輸送專業人才200多名。此外,選送有潛力的青年藝人到北大等知名院校設立「高級人才班」進行培訓深造,使青田縣石雕產業「金字塔」型的人才隊伍中文化、年齡結構更趨合理,石雕創作隊伍日益龐大,一批批藝術人才在這里成長。
目前,青田縣石雕產業正邁入從業人員多、產業規模大、產銷量高、精品豐富的黃金時期。從事石雕產業人員3.6萬人。專業技術人員人數位居浙江省各工藝美術類行業首位。專業技術人員總數達430人。其中,中國工藝美術大師7人,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24人,麗水市工藝美術大師39人;高級工藝美術師87人 ,工藝美術師151人,初級工藝美術師191人。非遺傳承人國家級1人,省級2人。年齡結構情況:高級職稱60歲以上9人,40~60歲40人,40歲以下30人,中級職稱60歲以上12人,40~60歲55人,40歲以下84人。初級職稱60歲以上0人,40~60歲32人,40歲以下159人。學歷情況:高級職稱高中以上學歷的4人,占總數的5%;中級職稱高中以上學歷的26人,占總數的17%;初級職稱高中以上學歷的34人,占總數的17%。
中國珠寶玉石首飾特色產業基地建設之路
2.基地重點項目
自2006年以來,青田縣委、縣政府一項項政策、舉措紛紛出台,推動著石雕產業快步向前邁進。縣財政和社會各界投入石雕文化產業工程建設經費累計達5億多元。其中投資8000多萬元建設水南石雕工業園區,將276家石雕作坊集中到工業園區加工生產,初步形成石雕加工產業集群;投資2600萬元在山口鎮建立中國石雕城,佔地面積6000平方米,建築面積4600平方米,店面127間;投資4000多萬元在水南建設青田中國石雕工藝品市場,建築面積達3300平方米;投資3000萬元建設中國原石市場(山口板石),佔地面積5190平方米,建築面積7649.88平方米;投資3200萬元建設用於生產加工的石雕工業園區,佔地面積4800平方米,建築面積9600平方米;投資6000萬元建設山口千絲岩石文化主題公園;投資5000多萬元建設青田石雕博物館等,有效提高了產業集中度,完善產業結構,提升產業層次。目前,正在規劃興建青田石國家礦山公園、大師藝術館群等產業集聚區項目。初步形成「三心一帶」石文化產業布局,實現石雕產、賞、銷一條龍,成為全國的名石名雕集散中心。
3.基地節會活動
「十一五」以來,一個個振興地域文化的里程碑豎起。青田縣樹立起全新的石文化理念,不斷舉辦石文化產業節會大型活動,實現石雕文化與旅遊「比翼雙飛」,充分挖掘青田石文化產業的旅遊附加值,發展集觀光、購物、休閑於一體的青田石文化旅遊產業,實現從單純的山水旅遊向文化品位旅遊的華麗轉身。
(1)夯實產業基礎,打造「中國石文化之都」
「十一五」期間,青田縣以「弘揚青田石文化,打造中國石文化之都」為戰略目標,攻堅克難,開拓創新,大力推進青田石雕產業穩步、健康發展。
作品《枇杷香》
五年來,我們堅持把石雕產業發展作為「中國石文化之都」創建的重點,1995年、1996年青田縣分別被國家文化部、農業部命名為「中國石雕藝術之鄉」和「中國石雕之鄉」,2006年,青田石雕榮登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獲得「十大地理標志區域品牌」殊榮;2008年,浙江省文化廳將青田石雕列入首批浙江省非物質文化傳承基地傳承保護項目,青田縣石雕行業協會被浙江省工藝美術協會評為行業突出貢獻獎,成為麗水市唯一獲此殊榮的縣級工藝美術協會。2010年,青田縣喜獲「中國石文化之都」稱號,青田石雕獲中國馳名商標,並獲「中國石文化之都」特色區域稱號。2011年,國家工商總局認定「青田石雕QINGTIANSHDIAO及圖」證明商標為中國馳名商標,成為全國首個石頭工藝品類馳名商標。這些稱號的獲得,為青田石雕產業的發展注入了蓬勃生機,將青田區域影響力、青田石文化推向高潮。
2010年央視《尋寶》走進青田現場
(2)豐富宣傳載體,舉辦各類石雕文化主題活動
5年來,青田縣十分重視對青田石雕的宣傳,通過各種途徑和方式打響青田石雕品牌。
一是連續舉辦了第三屆「中國·青田石雕節」和第四屆中國名石雕刻藝術展、中國石文化之都命名大會、中國名石拍賣會、2010世界名石展銷會、中國名石精品展、中國石文化論壇等活動。舉辦「中國情·青田印」上海世博會主題活動日等各種石雕展示宣傳節會活動。
二是邀請央視《尋寶》欄目走進青田。僅2009年,青田石雕藏品五上央視「鑒寶」欄目,吸引了眾多藏友前來獻寶。與中央二台、四台、八台和經濟日報、浙江日報、浙江電視台合作,報道青田石雕500多次。
三是以石為媒,集聚影響。2010年舉辦大型中國名石專場拍賣會,總計交易價格達5318.2萬元,創下中國名石專場拍賣會的歷史記錄,為打造「中國石文化之都」掀起了新高潮。在「中國石文化之都」命名大會上首次舉行的世界名石展上,有四大洲12個國家的100多種石頭,原石交易最高價格達每千克100萬元以上。在2007年北京拍賣會上,青田石雕《樓閣山子》拍出1344萬元的高價,創下中國當代工藝品的最高紀錄。
四是開展「百枚青田石送百名國際友人活動」。華僑收藏熱衍生「代客收藏」經營、網上推介石文化、大師發起「好作品獻國家」行動,文化人士組建「江南石樂坊」,青田石雕產業轉型融入了多元、開放元素,精彩紛呈,令人目不暇接。青田石雕多次參加全國「四大名石」的評選,成績斐然。
不僅如此,青田縣還相繼投入上百萬元資金在上海、杭州、深圳、義烏、麗水、福建、臨安等地舉辦青田石雕文化產業宣傳展示活動,將青田石雕向全國各地推廣,全面提高了青田縣和青田石雕的知名度、美譽度。
(3)注重提煉深化,大力弘揚石雕非遺文化
青田縣於2006年申遺成功後,一直注重非遺文化的提煉和深化。通過石雕技藝的傳承、石雕產業的拓展、「中國石文化之都」的命名,拓展了青田石雕文化內涵,造就了富有特色的非遺文化。通過建立國家級非遺保護性基地及省級非遺宣傳展示基地的方式,進一步豐富了青田石雕文化及其展現形式。
(4)開展美學理論研究,進一步拓展石雕文化
2006年,青田縣成立了石雕研究中心,堅持每個季度出版專業研究青田石雕的刊物——《青田石雕》雜志;幾年來共搜集整理、編印出版《青田石雕志》等60多部石雕理論專著;開通了全國首家專業研究青田石文化的門戶網站——中國青田石網;建立了西泠印社青田印學研究基地,成為西泠印社在國內的首個印學研究基地。多次與西泠印社合作召開青田石研討會,重視青田石在印學文化中的地位,開展學術交流和理論研討,促進「印石之祖」文化的復興,提升青田石雕文化意韻,形成了青田石雕行業新的競爭優勢。
(5)徵集高檔作品,發揮石雕博物館功能作用
青田縣設立石文化專項資金,每年徵集作品充實石雕博物館,其中包括《高粱》、《花好月圓》等國寶級石雕作品。5年來,石雕博物館接待海內外遊客30多萬人次,充分發揮石雕博物館長期宣傳會展功能,使青田石雕文化會展年年開、月月開、天天開,有效擴大了青田石雕影響力和知名度。
4.基地發展的優勢
(1)各級領導高度重視
「十一五」以來,為加快發展文化產業,進一步推動經濟轉型升級,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努力促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浙江省委省政府印發了《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浙江省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綱要(2008~2012)的通知》,編制了《浙江省文化產業發展規劃(2010~2015)》。這為加快青田石文化產業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
1998年,縣政府牽頭成立了青田縣石雕行業管理辦公室和青田石雕行業協會,引導和促進石雕行業的健康發展。2010年,將石雕行業辦更名為青田石雕產業保護和發展局,加強青田石雕產業管理,全面負責推進石雕產業的保護和發展。
2008年,縣委出台了《關於加快青田石文化產業發展的決定》,縣政府每年安排石文化產業保護發展專項資金不少於500萬元,用於市場培育、人才培養和石文化研究等中心工作。
2009年8月,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來青田視察期間,專門考察了石雕文化產業區;省委書記趙洪祝,原省長呂祖善等省市領導多次專題調研石雕文化產業的發展情況;省委、省政府對青田縣近幾年發展石雕產業的做法給予了充分的肯定,並多次做出重要批示,為青田縣石文化產業發展指明了方向,明確了目標。
(2)石文化產業初具規模,效益顯著
重視石雕文化和旅遊業的結合,延伸產業附加值。從2009年開始,以「青田石雕博物館」為中心,結合中國石雕城與青田石文化主題公園等石文化產業基地,成功創建了國家4A級「青田石文化旅遊區」。
以現有原石交易、雕刻加工、市場銷售為依託,構建了較為完善的石文化產業發展鏈條,培育了一批民營石文化骨幹企業,引進巴林、壽山、昌化和世界各地知名玉石來青田交易,形成了國內最具鮮明特色的產業結構,有力推動產業集群式發展。
通過培育扶持發展石文化企業,開展原材料的引進及基地建設、作品精深創作、市場開拓、品牌創建等,青田石文化產業初具規模,效益顯著,有效促進從業人員增收,堅定了產業發展的信心,為加快青田縣石文化產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作品《望星空》
(3)資源豐富,產業後勁十足
一是原石資源豐富。據統計,查明儲量葉蠟石累計11084千噸,其中可用於雕刻的石材約佔1%。
二是土地資源優勢。全縣石文化產業分布在鶴城、油竹、山口、方山、仁庄等5個鄉鎮,可用於石文化產業開發的土地資源豐富,發展潛力極大,能打造「十千米石文化產業帶」。
三是人力資源優勢。青田石雕藝術學校於2008年建立,每年招生3個班200名學生,可為行業源源不斷地培養後備人才。青田縣還積極開展從業人員在職培訓,建立和完善「政府引導、行業指導、單位自主、個人自願」的石文化人才培養工作機制。與中國美院合作,舉辦中、高級人才美術理論培訓班,不斷促進產業隊伍總體水平的提高。
(4)交通便利,區位優勢顯著
青田縣地緣優勢突出,處於富饒的浙東南經濟區,是著名的華僑之鄉,距省會杭州市295千米,距民間資本發達的溫州市50千米,目前以鐵路、高速公路、海運、國道運輸的交通網路已經全部形成。外向國際、內聯省內外市場以及資源雙向流通的條件,優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為青田石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發展空間。
(5)融資穩定,確保產業持續發展
青田縣還勇於開拓創新,首創了全國首個石雕抵押貸款業務。3年來石雕抵押貸款金額超過10多億元,為石雕經營戶提供強大的資金支持,有效解決了石雕行業融資發展問題,保障了石雕產業可持續發展。
(6)面向全球,僑鄉優勢明顯
青田縣吸引近3000多青田華僑石商活躍在海內外從事原石經營,其中有1000多名青田華僑專門投身到世界各地尋石、「淘石」中來,進入青田縣原石市場。這種經營方式擴大了原石數量和品種,走出了一條新路子,實現了石文化產業擴大規模和可持續發展。
張愛廷作品——豐收
三、發展中遇到的突出問題
青田縣在探索石文化產業發展的過程中取得了巨大成果,同時也遇到許多困難和問題,主要有:
2010年中國石文化之都命名大會授牌儀式
(1)部分專業人才匱乏。產業隊伍中石雕理論研究、宣傳營銷策劃、作品創新等人才匱乏,尤其是懂石雕又精於企業管理的綜合型人才不多,需要加快培養或引進。
(2)企業規模小。石雕企業規模小,自主開發和藝術創新能力弱,營銷模式單一,市場競爭力不強,影響產業發展。家長式的管理經營模式,難以吸引各類人才、組成運營團隊、擴大規模。
(3)原石市場不規范。受青田石資源制約,高檔青田石資源日益減少,普通的雕刻石流轉不暢,影響石雕市場的繁榮。
(4)缺少低檔產品。大眾化的普及產品缺少開發,影響產業規模做大。
四、青田石文化產業未來10年發展定位、規劃和重大舉措
1.產業發展定位
緊緊圍繞「打造中國石文化之都」的總體目標,實施「他山之石,青田成器」的發展戰略,充分發揮青田中國珠寶玉石首飾特色產業示範基地的優勢,以青田石雕產業化為支撐,擴大市場規模為重點,引進寶玉石為突破,以培育龍頭企業、加快產業集聚為載體,構建「山口鎮、甌南街道、油竹街道十千米石文化產業帶」的總體布局,全力推進青田石文化產業創業、創新,全面提升石文化產業綜合實力和市場競爭力,力爭通過5年內的努力,實現年銷售總產值100億元,形成浙江最有影響力的寶玉石集聚區。
作品《石中君子》
2.十年發展規劃
(1)總體布局
構築「三心一帶」的總體布局,即以鶴城、油竹、山口三個中心為依託,打造「十千米產業帶」。在產業帶內現有的兩大產業園區、兩大市場、石雕博物館和石文化主題公園的基礎上,規劃在油竹建設新型中國珠寶玉石大型市場;在大安建設石文化大企業集聚區,在秋廬建設大師藝術館群,在山口建設玉、石原材料集散地、國家礦山石文化主題公園等基礎設施。
(2)重點發展七個方面的石文化產業
一是精品石雕。以大師為龍頭,推進原料基地建設,優化資源配置,突出精雕細鏤傳統特色優勢,構建適應精品要求的高檔原石料保障體系,積極發展優質、精巧型的珍品石雕作品,努力提高產業競爭力。
二是大件石雕。比較國內工藝美術品及其市場需求,要瞄準國內大件石雕市場,大件青田石雕最有市場潛力和競爭力,最有發展前景,可以形成大規模產業化,是石雕產業最重要的經濟增長點。大力開發具有大廳大堂擺設裝飾功能的大件石雕,不斷擴大石文化產業規模。
三是鑲嵌組雕。重拾鑲嵌生產傳統,改進生產技術,引進電腦設計、自動化雕刻機械及相關人才,大幅降低人工成本,使其規模化流水線生產。
四是旅遊產品。面對國內市場量大面廣的旅遊產品,要以市場為導向,利用普通石料或廢料,採用自動化機械雕刻,工廠化批量生產,改進管理和營銷模式,薄利多銷,擴大總量。
五是引進玉雕。借鑒外地經驗,引進玉雕及人才,早起步、快發展,這是青田石雕產業新的經濟增長點。幫助和扶持玉雕示範企業,做好基地建設,形成一批擁有青田石雕風格的玉雕作品。
六是特色石章。今後十年青田石章的發展,要不斷加強青田石篆刻的特殊藝術效果的宣傳。積極發展以青田石章料為主,以外來石為輔的方章。
七是普通雕件。普通雕件的發展要堅持「增加總量、批發銷售、突出特色、全面發展」的產業發展方針,逐步建立起與市場相適應的產業結構,推動石文化產業向規模化、專業化、產業化方向發展。
3.加快石文化產業發展的重大舉措
(1)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和完善縣石文化產業發展重大問題的協調機制,加強石文化產業相關各部門、各方面的有機銜接,形成推進石文化產業發展的合力。在現有的青田石雕產業局基礎上再成立青田縣發展石文化產業領導小組,加強石文化產業發展工作的統籌、協調和領導。
(2)實施石雕產業扶持政策。按照縣委、縣政府關於石雕產業大發展大繁榮的戰略部署,結合青田石雕產業現狀,制定了加快青田縣石雕產業發展的《關於加快青田石文化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進一步促進石雕產業升級、轉變管理模式,加快石雕產業發展。
(3)積極引進扶持龍頭企業。按照「扶優、扶強、扶特、扶大」的原則,積極引進和扶持一批有實力、有誠信、有技術的示範石文化龍頭企業,實施大企業、大項目帶動戰略,加快形成一批核心競爭力強、業績突出、帶動作用大的大企業、大集團。發揮石雕龍頭骨幹企業的示範帶動作用,提高青田石雕知名度和競爭力,大幅提升青田石雕在全國工藝品市場的佔有份額,推動產業集聚發展。
牛克思作品——芙蓉國盡朝暉
(4)加強原料基地建設。加強原石各品種資源保護、管理體系建設,強化原石資源保護宣傳,促進石文化產業可持續發展。
(5)積極實施品牌戰略。繼續堅持打造區域文化品牌,以區域品牌帶動產業發展,加大宣傳力度,推進無形市場與有形市場的有機結合,推進無形市場對有形市場的拉動作用,實現石文化產業長期健康發展。
(6)大力構建市場營銷體系。充分發揮好市場開拓、企業宣傳和作品信息發布等服務功能,鼓勵和支持企業發展連鎖經營、直供直銷、網上交易等新型交易方式,引導和支持有實力的企業在大中城市組建營銷網路,開設一批專業展銷市場,形成以企業總部為基礎,以大中城市為網點,多層次、多形式的市場體系。
(7)擴大對內對外交流合作。實施「引進來」和「走出去」發展戰略,鼓勵和支持石文化企業在研發、生產、銷售等方面開展國際化經營。吸引國內外的資本、人才、技術等要素參與石文化產業開發,引進實力雄厚、技術先進的大企業、大集團以及戰略投資者,壯大石文化產業龍頭。
(8)加快產業管理創新。推動石文化企業在成本管理、工藝管理、質量管理、宣傳營銷策劃管理等方面進行創新,強化企業基礎管理。鼓勵和引導企業學習借鑒卓越績效模式、精細化管理等國內外先進管理理念和方法,將企業做大做強。
(9)注重石文化產業宣傳工作,舉全縣之力把青田縣打造成浙江最有影響力的石文化產業集聚區。並緊緊圍繞石文化產業發展政策和發展重點開展宣傳,形成良好的產業發展輿論氛圍,提高青田石文化產業的國際國內知名度,營造青田石文化產業開放合作、包容萬象的良好局面。
中國珠寶玉石首飾特色產業基地建設之路
⑨ 溫溪鎮的經濟建設
民國時期,溫溪鎮的工業非常薄弱。當地群眾流傳著這樣的順口溜:「豬屎滿街撒,住房破又爛,吃水甌江擔,種田保三餐,用錢全靠灘。」解放後較長一段時間,經濟發展緩慢,至1978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僅106.5萬元。溫溪有縣辦水泥廠、陶瓷廠、造紙廠,鎮辦企業有71家,主要經營砂石料、畫簾、花邊、農機、豬、運輸,現已基本改制。
1984年溫溪鎮被定為麗水地區經濟改革開放試驗區以來,至1988年4年間,溫溪鄉鎮企業和商業貿易迅速發展,經濟狀況有了改觀。此後,溫溪先後從上海、杭州、溫州、寧波引進企業人才,產品也初步形成機械閥門、五金電器、建築材料、工藝美術、食品加工、絲綢服裝、塑料皮革、竹木加工、化工產品、塑料製品等10大類。其中青田皮鞋廠、青田面磚廠、青田陶瓷廠等企業,也已具有一定的規模,他們充分利用地域優勢,生產有關產品,深受群眾喜愛,在全國很多城市都頗有影響。歷史上,溫溪是麗水地區的重要物資集散地之一。1984年以來,先後投資興建10多處專業市場,總面積達6600多平方米,有木材毛竹、糧食油料等多種專業市場,其中木材市場是最大是專業市場,4年平均成交量2-3萬立方米。
1993年11月第一個省級工業園區青田縣經濟開發區在溫溪鎮建立。隨之黨委政府也把此政策拋向了周邊地區,或許這塊神奇的土地沉睡得太久,也許是這迎回了一批又一批的企業:意爾康、格瑞斯、獸霸、寶兔、東南管樁、新麗、亞泰、新青山特鋼等等等,這些企業中,獲得中國名牌產品稱號的企業4家,國家免檢產品企業5家,省級著名商標企業5家。其他諸如利益五金、特種設備等企業也是各自領域都具有響當當的名聲。到目前為止,在該鎮落戶的2000萬元以上規模企業已達68家,去年1-8實現產值260多億元。溫溪工業經濟已經成為麗水經濟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中國·意爾康鞋業集團有限公司:是由原青田意爾康鞋業集團責任有限公司整體改組,集團下設上海意爾康鞋業有限公司、青田登士康鞋業有限公司、青田鴻翔包裝製品有限公司等六家子公司。公司現有員工7000人,其中專業設計師15名,技術人員300名。擁有固定資產1億多元。引進國際先進生產流水線15條,年產男女皮鞋可達600萬雙。在全國建有35個省級總代理,2800多個專賣店及銷售終端。導入CIS系統並通過ISO9002國際質量體系認證,產品經中國皮革工業協會批准,「意爾康」系列皮鞋榮獲「中國真皮標志」,「意爾康」商標被評為中國馳名商標、浙江省著名商標,意爾康皮鞋榮獲國家免檢產品。
中國·格瑞斯集團有限公司:坐落於浙江省青田經濟開發區,佔地及建築面積均2萬余平方米,擁有資產8000餘萬元,員工1100餘人。公司引進國際先進的生產流水線,專業生產各種中高檔男、女軍警皮靴年產量200餘萬雙,產值2.1億元,是一個集技研、開發、生產、銷售及服務於一體的中型區域名稱自營出口企業。 溫溪土肥水美,宜糧宜牧宜林。有耕地,草地,林業等各種用地。主要種植水稻,兼多種經營,產小麥、桑葉、水竹、茶葉、蜂蜜、柑桔、楊梅等,飼養雞、豬、奶牛、田魚。
溫溪處於甌江與東海潮尾匯合口,所產毛蟹、香魚、國師魚、田魚遠近聞名。「西風起、蟹腳癢」,每年農歷十月,甌江蟹汛進入高潮;甌江魚鮮,首推香魚,每年春分到七月溯水而上,至甌江下游產卵,仔魚隨流入海,幼魚在大海越冬,長到60毫米左右,復溯流而上,入甌江淡水清溪生息,肉質鮮美、魚脂豐富、為席上佳餚,歷來有「淡水魚之最」美譽;每年農歷五月至九月,國師魚成群出現於溫溪到石門洞數十里的甌江水域,日出而游,日落而歇,魚群結成一尺多寬的長龍,逆水游弋,似水中白龍飛騰;田魚是浙南地方魚種,青田溫溪、山口、方山一帶農民飼養田魚歷史悠久。
由於集鎮建設和工業發展,土地的減少,農業從業人員逐步向二、三產業轉移,農業占國民經濟比例低,基礎薄弱、規模小。 除了木蘭協會,溫溪的老年體育也是頗具特色。起源較早的溫溪鎮農村體育事業,在近幾年得到了快速的發展,特別是近兩年來,設施建設突飛猛進,鎮村先後投入300多萬元,大力發展體育設施。目前,全鎮面上已有文體休閑廣場1個,籃球場8個,村級文體活動中心6個,乒乓球室12個,棋牌室5個,檯球室4個,綜合性活動舞台2個。2003年,溫溪鎮黨委政府提出創建「浙江省體育特色鎮」的目標,根據這一目標,溫溪將體育陣地建設作為體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並十分注重體育活動的開展,體育協會年初就制訂工作計劃,排出一年的活動,鎮一級每年都組織3至5次各類活動,如籃球比賽、乒乓球比賽、木蘭扇比賽、柔力球比賽等群眾喜聞樂見的體育賽事,村一級也廣泛開展小型多樣的競賽活動,特別是文化村創建單位,每年舉辦活動都在3次左右。學校的體育活動也豐富多彩,該鎮結合群眾的晨練愛好,在棋盤灘等處修建了健身基地,極大地滿足了廣大群眾的活動需求。
今年10月份,溫溪將舉行首屆老年人運動會,屆時,又將為這朵文明之花帶來一次新的灌溉,灌溉之後的花朵也必將展示自己新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