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從國家經濟發展角度水平看中國、法國分別屬於什麼國家
中國是發展中國家 法國是中等發達國家
⑵ 歐洲各國經濟發展程度為什麼那麼一致
歐洲經濟己一塌糊塗了。德國,法國經濟有增長,英國,義大利衰退。希臘、保加利亞、羅馬尼亞靠外債過日子。
⑶ 關於法國經濟和前景
一樓純屬瞎掰。
二樓比較中肯。
但都僅局限於工業經濟增加值的發展。
法國經濟的最顯著特點就是:靠科技富國、靠金融強國、靠殖民地支撐、靠不爭氣的人民把一切優點化為烏有。
科技,法國的核能工業和飛機製造業是世界上最能創造利潤的工業,與之相比美國的軍火工業和德國的機器工業簡直就是小洋娃娃。但可惜利潤太過集中,而且上下游的產業都不在國內,很難帶動整體經濟發展。這也就是為什麼法國有這么多的神奇富人。而且法國人很懶,相比起在大企業做叱詫風雲的人物,他們更傾向於無所事事地打幾份零工,泡幾個妹妹。因此在大學里碩士以上幾乎就是外國人的天下,這種學習的態度導致他們無法把高科技領域變成增長點。
金融,法國的服務業擁有強大的傳統,在法國,沒有什麼東西不是用投資利潤來抽象的。盡管世界上第一家銀行不在法國,現在世界上最發達的金融市場也不在巴黎在紐約。但法國仍然絕對是世界上最強大的金融銀行財團勢力(中國教育界稱之為「高利貸帝國主義」),他們不如美國強悍,因為他們更為成熟而保守,因此盡管次貸危機之後他們是世界上出了美國之外損失最為戲劇性的國家,但整體仍然沒有傷筋動骨。CAC40仍然在中高位盤桓,整體經濟信心也並沒有被傾覆。我舉個例子,家樂福並非是個零售超市公司,其背後是個大型的金融運作集團,他們靠中小額信貸給低端的產品供給商並進行市場套利運作,因此他們的采購成本接近於零。而75%以上的法國企業都是採取這種形式運營的。資本杠桿率超高,而風險極小。
另一方面,法國雖然不是所謂「日不落帝國」,但他是世界上最懂得利用殖民地資源的國家,遠遠超過英國和西班牙。直到今天,他仍然通過多種優惠方式把過去的殖民地國家牢牢地拴在自己手心裡,比如在非洲有阿爾及利亞、多哥、摩洛哥、塞內加爾,在亞洲有越南、寮國、柬埔寨,這給他們提供了數以千萬計的低價勞動力和便宜的批發自然資源。而在這些落後地區的援助性大型工程項目則養肥了類似Veolia、Vinci、EDF等這些句型工程企業和類似Bouygue之類的技術服務企業。這也解釋了為什麼近幾年中國於非洲很多國家技術工程服務項目增多引發了法國政界媒體乃至人民的極大不滿。
上面有人提到的旅遊業和酒產業還要加上一個奢侈品產業,是法國經濟最有活力的增長點。因為這能給懶惰的法國人一點不勞而獲的滿足感,他們可以因為是法國人本身而提高一點價值,所以他們更多傾向於在這個產業發展。而本身這個產業的發展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事情。我不想評價這個市場上的消費者是不是有足夠理性,但我絕對持保留意見。而現實是,每年巴黎市奢侈品貢獻巴黎市政總體1/6的產值,其中中國遊客貢獻1/3。這也是我為什麼說如果要抵製法國,只要都取消去法國旅遊的計劃了,他們不出一年就得下跪。
另外,法國最大的痼疾就是社會的不和諧,盡管歷任政府都要對民眾進行很大幅度的讓步,但其民主政體的復雜內部矛盾使得沒有人真正從任何一個改革中得到滿足。法國的社會問題和勞資國三方矛盾我們可以寫厚厚的一本書來討論這個問題。但簡言之問題就是:國家讓一步,人民就進逼三步,失業率從而上升,投機資本從中漁利,國家財政每年虧空,企業精神缺乏,熱衷於既得利益而放棄發展前景,使得發展緩慢,稅收不足。
當然了,上面提到的資源漲價、歐元強硬、增速緩慢,這是今年困擾整個世界的普遍問題。而不巧的是,法國在這中間並沒有吃什麼虧。首先,法國是石油資源使用最少的發達國家,因為他們的核能能源系統實在是太強悍了,因此,他們更多的是炒作能源價格而漁利;另外,歐元強硬,其實應該強調的是美元的疲軟,法國經濟增長模式還是屬於內向型工業經濟,出口的貢獻率非常有限,在強硬的歐元下損失最大的應該屬德國、希臘和義大利;而在增長方面說,其實怎麼說法國增長也不會太快,為什麼強調薩科齊上台後增長不如預期呢?其實是比較的結果,因為在次貸危機發生前,歐洲發生了一輪強有力的經濟反彈浪潮,在經濟復甦的形勢下,薩科齊有足夠的空間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人民對他報以很高期望,而非常不幸,改革還沒開始,經濟已經徹底走向深淵。因此在很高期待下,當然失望就會更大。但法國今年的增長預期還要超過2%,屬於逆勢沖高,無論如何也不能說是他的表現令人失望吧。
和中國橫沖直闖的經濟發展比起來,整個西方經濟世界都是一個懶懶散散沒有希望沒有動力的暮色。但這並不能否認他們異常復雜成熟的市場結構和增長模式。樓主引用的那種說法國吃老本的說法那是沒有一點經濟學常識的人說出來的昏話。和英國的經濟發展模式比起來,法國的模式更聰明,而且風險較小,於英國妄圖依靠軍事工業帶動基礎就業的天方夜譚比起來,屬於穩健成熟型。而英國由於基礎工業太過雄厚,現在似乎有點顯得尾大不掉了。他們的經營模式有些不得不太過死板,不適應現今瞬息萬變的市場需求形式,但也不能一概而論,這要視其所經營的產品性質而定。
經濟不是這么簡單的。這是一個龐大的工程。
不要輕易地說一個經濟好與壞,即使要比較,也要進行有機地比較,而不是粗暴的實施語言暴力。
大家共同進步。
⑷ 英國 法國 主要經濟特徵的比較
英國的經濟特點:
2006年英國整體經濟增長步伐逐步好轉,表現得更為強勁和均衡。其中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依舊為服務業。06年全年英國GDP 的增長率逐步遞增,分別為2.3%、2.6%、2.8%;而第四季度更是超過預期達到3.0%的水平,投資者紛紛看好英國經濟前景,同時大家也看到了通脹率和失業率等風險問題的存在,總體分析英國06年經濟處於溫和上漲態勢。
18世紀的英國和法國
——兩國經濟增長的比較研究初探
對於對增長的關鍵問題感興趣的經濟史家而言,比較方法應是非常有效的。若他的任務在於分析不同變數的運動,考察它們各自對經濟革命的影響,那麼,就此范圍而言,比較幾個國家的經驗必定會大大拓展其研究領域,增強其提出——或檢驗——假說的能力。然而這種方法只是以散漫的方式——除極少數例外——得到運用。筆者欲在這篇文章中從比較的視野出發探討工業革命的起源這一重大問題,但筆者充分認識到自己工作的冒失輕率。大家都知道英國是第一個實現技術突破的國家,而且這一成就是通過它自己的努力、在沒有外來幫助的情況下自發達到的。但對於如何解釋英國人經濟和技術上的領先地位,各家眾說紛紜。如果將18世紀的英國經濟和另一個國家——法國(由於當時它是歐洲大陸的頭號強國,因而是最好的選擇)的經濟作系統的比較,人們就會更為清晰地發現那些只有英國才具有的因素——這些因素將決定18世紀英國工業革命的獨特現象。
第一個需要指出的關鍵問題是,法國大革命前夕英國的領先地位和法國的落後狀態已經十分明顯,這種狀況不是短期內突然出現的。兩國之間的差距在18世紀初,即路易十四時代結束時就已經十分明顯。為解釋兩國之間社會經濟結構之間的差異,我們應該以長時段(即遠溯至中世紀)來考慮到這一問題。這里不可能完成這一工作,但至少我們可以指出17世紀的客觀形勢對兩國經濟的影響是不同的,這至少是18世紀初兩國之間差距的部分原因。
30年前,約翰•U. 內夫提出,英國之所以成為第一個在18世紀開始工業革命的國家,其原因在於,它與其他國家,特別是與法國不同的是,16世紀末17世紀初它已經進行了第一次工業革命,因此它的領先地位比人們通常認為的要早兩個世紀。但他的論點在英國受到批判,今天已經沒有什麼影響了。英國的「第一次工業革命」是內夫想像出來的,他大大高估了某些技術發明的意義,以及少數新工業的增長的重要性(除了煤炭工業外,其他的都無足輕重,而且他忽略了一個重要工業部門——毛紡業增長是十分緩慢的),最後,他還大大高估了企業組織中少數非代表性的大企業的意義。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內夫指出了1540年後英國煤炭產量和消費的快速增長以及它在技術上的意義,這就導致了一些新技術的產生,而這是歐洲大陸完全陌生的,如煉焦爐。這種新的礦物燃料為創新提供了新的推動力,而法國卻缺乏這種推動力。另一方面,正如內夫提到的,1540-1640年間,英國工業產量的增長要比法國快。1640年起,英國在礦業和冶金業產量方面居於絕對優勢,玻璃、毛紡品等人均產量、甚至整個工業的人均產量高於法國。
不過,兩國真正的差異是在1640年後而不是在這之前發生的。在法國,正如諸多研究所表明的——「17世紀的悲劇」使這段經濟史上十分暗淡。在經歷17世紀頭25年的相對繁榮後,1630年代開始了漫長的蕭條衰退時代,世紀中葉的投石黨運動期間經濟幾近崩潰,這種糟糕的局面一直持續到1720年代。百年之內,價格低落,特別是農產品價格極不穩定——頻繁而深刻的經濟和人口危機,再加上可怕的「死亡率」,通貨緊缺,這些都使商業活動陷於癱瘓,影響了地租價格和利潤——失業和貧困化,這些眾所周知的現象造成了工業生產的停滯甚至是下降,P. 古貝爾和P. 德永在兩個大型毛紡業中心博韋和亞眠都清晰地看到了這種狀況。在博韋,1624-1720年下降額約為40%,亞眠的工業活動在投石黨運動期間陷於停頓,1680年之前都沒有回復到世紀初的水平。即使其他地區的命運稍好,我們仍得承認,,1630年後的蕭條是漫長和深刻的。由是觀之,科爾伯的工業化政策實在是同這種蕭條作斗爭的無奈之舉;但由於當時條件惡劣,通貨緊縮、價格不振,收入和消費呈下降趨勢,他的努力換來的只是個半失敗的結果。誠然,有些工業舉措保留了下來,以後還有所發展——如朗格多克的呢絨業——,但很多新辦企業都很快衰落並消失了,總體來說,如果科爾伯時代整個工業有所發展的話,那也是很不穩定很不明顯的。近來的研究表明,路易十四末年,法國工業有復甦的跡象——人們長期以為路易十四是個災難性時期——盡管經歷了兩次大規模的戰爭、頻繁的飢饉和新教徒的流亡。我們在商人中看到了新的企業家精神,通貨緊缺有所緩解,法國在西班牙美洲開辟了新的市場。無疑,這些復甦跡象是1715年後增長的先聲,但它仍然受戰爭和飢饉的災難限制。即使能在17世紀的法國經濟中找到某些積極方面,但總的說來,整體形勢仍是十分不利的,今天人們普遍認為,1715-20年間法國的人口低於1640年的水平。
在海峽的另一邊,17世紀的形勢大不相同。如果近來對法國經濟史的研究只是在悲觀主義方面有強弱程度的差異的話,那麼英國史家總的說來對其國家的經濟發展持溫和的樂觀主義看法.
當然英國也沒有能避免17世紀的不利局面。它也曾經歷過幾次停滯和困難時期,如1620年代,內戰時期,同路易十四作戰的某些時候;它的主要工業,毛紡業曾幾度經歷危機,其增長在整個17世紀來說相對微弱,貧困和失業造成了嚴重問題。但英國沒有1630年後法國所經歷的長期劇烈頻繁的蕭條。蔓延到整個歐洲的價格低糜只是在較晚的時候波及英國,比法國晚,約在1650年前後,其幅度也教小;其短期的價格波動也不如法國劇烈,對經濟的影響較小。F.J.非舍爾總結說,17世紀英國的工農業有了緩慢但明顯的增長,盡管同期人頭也增加了,但人均收入很可能也增加了。
1660年後,還有很多法國所沒有的其他發展跡象。如英國內部市場的擴大,這尤其得益於倫敦的發展,它比巴黎的發展更為迅速;「邊境」各郡有了發展,如蘭開夏郡的棉紡業的起飛也早於法國。最後17世紀英國外貿長期呈迅速的增加態勢,這尤其是因為其早期的殖民擴張;1660年代起,英國成為重要的外來商品再出口國家,而同期法國的殖民地和殖民貿易幾乎可以忽略。
正是由於這緩慢但穩定的增長,到18世紀初,英國在幾個重要的領域(盡管其現代性不容高估)已確立了對法國的明顯優勢地位。首先是農業。英國的很多地區已經展開了個中技術改良,產量比法國更高更穩定,這就解釋了為什麼農業的歉收較少具有災難性。隨後是工業技術方面。如上面提到的因煤燃料使用帶來的革新。17-18世紀之交,由於薩瓦里、紐科門和達比等人的資金投入,革新活動更為活躍。在外貿方面,英國不僅在人均水平,而且在絕對值方面都更高,它的商船隊更為龐大,商業資本的積累也更快。
最後,英國的優勢也特別明顯地體現在財政領域,國債制度和英格蘭銀行的建立表明,它在政治和經濟結構方面遠遠領先於法國,路易十四也曾試圖創辦國家銀行,但受到財政家們的反對而告失敗,這些人認為這種銀行與「純粹君主制」不相容,後來約翰•勞試圖人為地將英國的財政制度移植到法國,結果是場災難。
1688年,格里高里•金曾認為英國已比除荷蘭外的任何其他國家都更為富裕,他估計法國的人均收入比英國低20%;一代人之後,在烏德勒支和約簽訂後不久,但尼爾•迪福就寫道,英國是「世界上最繁榮最富庶的國家」。這些評論論據十足,因為17世紀英國經歷了相對的繁榮和增長,但法國經濟則是停滯甚至是衰退。不管這種差異的原因如何——社會經濟結構上的差異(特別是在農村),政治形勢,如投石黨運動(遠比英國內戰的破環性大),路易十四戰爭帶來的負擔(在同同盟國家作戰中法國耗盡了精力)比英國大——但這一事實具有根本性:當18世紀經濟形勢好轉,法國經濟開始增長時,法國同英國已經不處在同一起跑線了,同後者相比,它存在諸多的障礙和明顯的滯後。工業革命只是漫長演變和發展階段的頂峰,因此,為理解18世紀最後1/3階段中英國經濟的起飛,重要的一點是,英國已然經歷了近兩個世紀的增長,雖然有過幾次中斷,但為期不長,而法國經濟在一個世紀的蕭條後才開始增長,到工業革命前為期不到半個世紀。用羅斯托的話來說,英國「起飛的准備」比法國更長,積累更多,更為成熟。因此,在1630年後「17世紀的悲劇」後,法國已經明顯落後於英國,盡管它在18世紀的增長相對較快,但已經無法追趕英國了。
如果說17世紀兩國的經濟命運呈對比關系的話,那麼從路易十四的戰爭結束到大革命的3/4個世紀中,情況則完全不同了:兩國經濟同時增長,我們所掌握的統計數據表明,英法兩國增長的節奏驚人的相似。
從我們熟知的領域,即外貿來看,法國的增長甚至比英國快。
英國和威爾士的官方年均外貿額(進口+出口+再出口)在1716-20年間為1300萬鎊,1784-88年為3100萬,即增長1.4倍。根據阿爾努的數字,1716-20年法國的年均外貿額為2.15億利弗爾,1784-88年為10.62億;幾乎增加了4倍。當然,英國官方計算所依據的費率表比較連貫,因而能提供一個反映貿易大致狀況的指數,而阿爾努的估算依據的是當時的現行價格,而這些價格在1730-80年間增長了約60%(至少農產品如此),因此阿爾努的數字應作一些扣除。即使如此,法國貿易的規模至少仍增加2倍,高於英國。而且魯傑羅•羅曼諾根據詳細統計資料提出的1716-20年的數字低於阿爾努的數字(年平均為1.55億),這樣一來,即使扣除價格上漲的因素,法國在這3/4世紀的貿易增加了4倍。1716-20年間,法國外貿總額勉強達到英國的一半,到革命前夕,其總量已與英國基本持平(當然人均數字明顯低於英國)。
當然還應該考慮到路易十四末年法國的外貿水平很低,但到革命前夕,其增長速度比英國快。另外,在幾個重要的國際貿易領域,法國在18世紀取得或維持了支配地位。法國通過加的斯港向西班牙美洲帝國大量輸出工業產品,它仍是西班牙及其美洲帝國的首要工業品供應國;而英國只是壟斷了葡萄牙和巴西的貿易,范圍有限;但英國控制了義大利和利凡特的市場。聖多明戈島的甘蔗和咖啡種植發展迅猛,它們的價格低於英屬安第列斯群島的產品價格,因為英屬各島地力耗盡,價格提高,所以法國人從英國人手中奪取了大量的殖民地商棧貿易,同時向北歐的再出口發展也很快。此外,總體來說,英國人在歐洲大陸市場鮮有成功,因為他們到處都遇到保護主義壁壘和法國的競爭;英國向大陸的再出口發展緩慢:從18世紀初到1780年代才翻了一番,只是到1785年左右英國的「現代」工業品才開始入侵大陸,大陸貿易在英國外貿中所佔的分額也在下降,從4/5降到不足一半。英國貿易的發展幾乎完全得益於殖民地貿易,特別是同北美領地的貿易,到13個殖民地獨立之前,英國工業品在那裡幾乎享有完全的壟斷權。這種外貿的「美洲化」在較小程度上也適用於法國,盡管經歷了七年戰爭的失利,法國的殖民地貿易在1716-20到1784-88之間增長了9倍,但同歐洲以外的貿易額只佔總量的38%。所以法國外貿的導向比英國更傾向於歐洲,同歐洲的貿易發展速度稍慢於總體速度,但明顯高於英國同大陸貿易的發展速度。
但法國外貿的這種樂觀主義圖景應在幾個方面打折扣。在這段時期——即七年戰爭以前——的前半期,法國的相對地位更為有利。一直到40年代末,英國貿易的發展「非產緩慢」(R. Davis),毛紡品和再出口停滯;只是從1748年起才迅速增長——1745-60年年均增長速度為3.9%。法國貿易雖然受到「約翰•勞體制」的打擊,它的起始增速仍與英國相近,約從1735年起,開始加速,不足20年便翻了一番(1736-39到49-55年),這是法國外貿的黃金時代。但七年戰爭突然打斷了這一勢頭,戰爭期間法國的商業被「皇家海軍」從海上驅除出去,總額降低了50%,而同時英國的貿易仍在發展。1763-71年,法國外貿強勁反彈,但主要是收復失地,但隨後是70年代明顯的停滯,美國獨立戰爭期間則明顯後退,直到大革命前夕法國外貿才再次開始增長,並再創新高,到1793年又陷入崩潰。在英國方面,雖然70年代貿易減緩,美國戰爭期間又經歷危機,但同七年戰爭後的法國相比,速度稍快,1783年和約簽訂後再次強勁增長,直到本世紀末。有跡象表明,70年代起,法國的競爭力減弱,喪失了在利凡特和西班牙和西屬美洲的地位(查理三世的保護主義政策對法國人損害特別大)。英國貿易的發展則更為穩定,因為它受戰爭的影響較小。
法國外貿的另一個弱點是它對聖多明戈的明顯依賴,這個殖民地在80年代佔法國殖民地貿易總額的3/4,占總出口額1/3的再出口產品,大部分是這個島嶼提供的。再出口對於英國也很重要,但不列顛帝國更為遼闊更為多樣,它的殖民地貿易更為豐富,到1776年時,作為外貿重要因素之一的北美13個殖民地人口增長迅速,生活水平較高,所需求的製成品量大類多。此外,英國出口中的工業品比例比法國高,1780年左右,兩國的這個數字分別為2/3和2/5;在法國的出口產品中,咖啡、糖和酒居於首位,其次是紡織品和絲綢。有的研究者認為,法國18世紀貿易的增長純粹是表面現象,對國民經濟並無多大實際意義,因為它大部分只是商棧貿易。但不要忘記英國貿易也是如此,同時一些大港口,如波爾多、南特和魯昂,它們的工業對殖民地貿易直接發生了影響,它們向那裡出口奴隸所需的紡織品、榨糖工具、帆布和繩索等,為遠洋船隻提供大炮,而且作為鄉村工業的中介者,這些港口還將農民帶入國際貿易中。可以肯定,相當一部分法國工業產品流入安第列斯和西班牙美洲市場,同英國一樣,貿易的擴張是工業發展的戰略性因素,這就是我們現在要研究的。
鑒於定量數據的不足和統計的不可靠,這一工作確實棘手。就英國來說,根據W. Hoffmann的指數,1700-90年增加了2倍;而最近迪恩和科爾的指數,英國貿易和工業實際產量的指數從1700年的100上升到1790年的285,年均增長1.17%;同期出口指數較為突出,從100上升到383。在法國方面,讓•馬爾舍夫斯基曾領導一個「法國經濟計量史」小組,該小組至今只發表了一個臨時性的數據,只涉及工業;根據這些數據,1701-10年10年間,法國的手工業和工業年均產量,若按當時價格計算,約為3.85億利弗爾,1781-90間,年均為15.74億,年增長率為1.91%。但經修正後的更為完善的增長率應降為1%,與迪恩和科爾的數字很為接近。這個數字與當時法國外貿增長的速度相符。從18世紀初到大革命之前,兩國工業的增長節奏驚人的接近,如果我們比較雙方主要工業的發展就會肯定這一看法。
2006年英國主要經濟成果主要表現:
2006年前三季度,英國經濟保持平穩增長態勢,國內生產總值(GDP)繼第一、二季度增長0.7%和0.8%之後,第三季度仍保持了0.7%的增幅。若按年增長率計算,前三個季度GDP的增長率分別為2.3%、2.6%和2.8%。服務業依舊保持強勁增長勢頭,工業生產與建築業也實現了小幅增長。根據英國財政部預測,2006年英國經濟增長率將達到2.6%,而2007年則預計增長2.4%。2006年英國經濟增長強勁,失業率保持在低水平,通貨膨脹得到控制。以下為英國經濟成果表現:
一、經濟顯著表現:通脹壓力迫使央行再次提高利率。為了抑制因各種生活基本費用增加引發的通貨膨脹,英國央行11月9日宣布將銀行基本利率上調0.25個百分點,從4.75%提高到5%,為近5年來的最高水平,這是英國央行繼8月份後第二次提息。英國央行一方面要控制通貨膨脹,同時也要避免因利率上升導致消費放緩。
二、市場方面表現:消費支出零售業與房地產市場持續繁榮。2006年第二季度,英國家庭消費支出開始擺脫長期低迷態勢。當前英國房地產市場交易活躍,抵押貸款和房屋價格都保持強勁增長勢頭,外國購買者的大量湧入使得倫敦市中心價值超過150萬英鎊的高級住宅區房價飆升了20%以上。
三、總體經濟表現: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服務業。自2006年第二季度,佔英國經濟規模超過70%的服務業恢復了強勁增長。第三季度服務業繼前一季度增長0.9%之後,再度增長0.8%。其中,製造業和能源業產出增加是工業生產增長的主要原因,增幅分別為0.7%和0.8%,但包括石油、天然氣在內的采礦業出現較大萎縮,下降3%。建築業生產增長則與上一季度持平,為0.5%。
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國的經濟特點:
法國天然資源不豐富。所需鐵礦石大部靠進口。煤儲量約210億噸(其中褐煤100億噸),鋁土礦儲量9000萬噸。有色金屬儲量很少,幾乎全部依賴進口。所需石油的99%,天然氣的75%靠進口。水力資源約1000萬千瓦,水力資源和地熱開發利用比較充分。森林面積1500萬公頃 , 覆蓋率超過25%。
主要工業部門有礦業、冶金、汽車製造、造船、機械製造、紡織、化工、電器、動力工業、日常消費工業、食品工業和建築業等。新興工業如核能、石油化工、海洋開發、軍工、航空和宇航等部門均有較快發展。核電設備能力、石油和石油加工技術居世界第二位,僅次於美國。航空和宇航工業,僅次於美國、俄羅斯居第三位。鋼鐵工業、紡織業佔世界第六位。但在工業中佔主導地位的仍是傳統工業部門,其中鋼鐵、汽車和建築為三大支柱。隨著第三產業的發展,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有逐步下降的趨勢。法國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農產品出口國。小麥、玉米、馬鈴薯、甜菜、葡萄和牛肉產量均居西歐第一位。農用地面積佔全國總面積的58%。
服務業在法國經濟中所佔比重逐步上升。服務業包括商業、運輸、電信、旅館 、餐館 、供水 、環衛 、修理等部門。電信、信息、旅遊服務和交通部門業務量增幅較大。法國是富有特色的旅遊國。旅遊勝地有巴黎、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風景區及廣闊的阿爾卑斯山區。還有一些歷史名城、盧瓦河畔的古堡群、布列塔尼和諾曼底的漁村、科西嘉島等。
法國交通運輸業發達,水陸空都很便利。1990年鐵路總長3.40萬千米,其中電氣化的1.26萬千米;法國在發展高速火車方面走在世界前列。1981年9月,巴黎-里昂鐵路線上的高速火車正式投入使用。1989年12月,法國研製出最新高速火車,時速達482.4千米。1989年全國公路總長80.52萬千米,公路網遍及全國,其中高速公路6763千米。法國內河航運主要由國家經營,內河航道總長8568千米,其中運河4613千米。法國75%的進口物資和20%的出口物資得通過海運。主要海港有馬賽港和勒阿弗爾港。法國原有三大航空公司:法國航空公司、聯合航空公司和國內航空公司。其中法航的客運量居世界第三位。為增強競爭力,國內航空公司和聯合航空公司於1991年決定並入法航。主要機場為巴黎的戴高樂機場和奧利機場。
法國政府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是稅收,稅率高於美、日等國,占國內生產總值的45.6%。
法國的對外出口在世界貿易中占第四位,居於美 、 德、日之後。法國是世界第三大軍火出口國。進口商品主要有能源和工業原料等,出口商品有機械、汽車、化工產品、鋼鐵、農產品、食品、服裝、化妝品和軍火等。主要貿易對象為德國、英國、美國、日本、俄羅斯、中國等。
法國對外投資增加較快,1991年成為世界第三大投資國。投資主要集中在歐共體成員國,占總額的47.7%。對美國和石油輸出國組織的成員國、非洲和拉美的投資也較高,並以工業、能源、服務部門為多。法國對第三世界的發展援助主要對象是法語非洲國家。1971 ~1980年外國通過對不動產投資方式購買法國土地4.5萬公頃,約佔法土地面積的1%。外國對法國工業部門投資加快,其中歐共體成員國對法投資占外國總投資的50%;其次是美國,約佔22%。1990年外國在法國投資總額為490億法郎。法國政府正採取措施鼓勵外國在法投資。
法國的社會福利較完備,從1983年起,社會福利金額占國民收入的30.6%。社會保險包括醫療、工傷、家庭津貼、退休金、殘疾者照顧等。
⑸ 法國的經濟地位與人口密度
國土面積55.2萬平方公里,1999年人口58522萬人。法國是主要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也是最富裕的工業國之一,歐洲經濟共同體主要發起國和成員國。經濟實力僅次於美國、日本和德國,為世界第四大經濟強國。能源、交通、電信、航空航天和環境保護等高科技產業領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是世界第二大農產品出口國、第二大服務輸出國、第三大商品出口國,同時是世界第三大旅遊業盈餘國家。
法國人口位居歐洲第5位,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02人。1990年城鎮總人口比重為73%,農村人口比重為27%。總的看來,人口稀疏區與人口稠密區之差距加大。數量並不佔優勢。但在其他指標方面,法國的實力則比較強。
法國最主要的礦藏是鐵礦,次為鋁礬土和鉀鹽礦。此外,還有煤、石油、鈾和鉛鋅及小量的非金屬礦藏。法國是世界上鐵礦最豐富的國家之一,估計蘊藏量有70億噸,居西歐之首。最大的鐵礦在洛林,是西歐最大的鐵礦,儲量有96億噸,佔全國鐵夏總量的80%。法國西北部克恩附近和翁熱西北的西加列有些小鐵礦,比利牛斯山東北麓月爾尼在黃鐵礦,中央高原有一些小鐵礦。藏量豐富,約有9000萬噸,居世界前列,集中分布在地中海沿岸,最大礦區在布魯里,厚約10米,含氧化鋁50~60%。煤礦儲量為210億噸,其中有100億噸為褐煤。僅14.7億噸有開采價值。其他礦藏,石油藏儲量為3000多萬噸,主要分布在阿爾薩斯北部
農業是法國的傳統產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憑借良好的自然稟賦和雄厚的經濟實力,法國的農業現代化水平和農產品產量均排在世界前列,同時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農產品輸出國之一,僅次於美國,位列世界第二。農產品品種齊全,葡萄酒產量居世界第一,甜菜世界第二,肉類產量世界第四,牛奶、小麥、玉米產量均為世界第五,蔬菜、水果和馬鈴薯產量也位居西歐前列。農產品和食品大量出口,在外貿平衡中起重要作用,但農產品嚴重過剩。
工業。法國工業部門比較齊全,有礦業、冶金、汽車製造、造船、機械製造、紡織、化學、電器、動力、日常消費品、食品加工和建築業等。近年來,核能、石油化工、海洋開發、航空和宇航等新興工業部門發展較快,在工業產值中所佔比重不斷提高。核電設備能力、石油和石油加工技術居世界第二位,僅次於美國;航空和宇航工業僅次於美國和獨聯體,居世界第三位。鋼鐵工業、紡織業佔世界第六位。但工業中佔主導地位的仍是傳統的工業部門,其中鋼鐵、汽車、建築為三大支柱。微電子、計算機等高科技領域也比較發達,但遜於美國。在能源供應方面,受自然資源匾乏的限制,法國的能源生產量相對較低,能源供應能力逐步下降,促使法國從水電、煤電,逐漸轉向核電,核電所佔的比重大幅度增長。法國的核電技術在世界也居領先地位。另外,法國還建立了世界最大的潮汐發電站——朗斯潮汐發電站,裝機容量達24萬千瓦。法國在1990、1995、2000年每生產一千美元的GDP所耗費的能源量分別為1380公斤、362公斤、184公斤標准煤。由此可見,法國的物耗水平居世界前茅。這是與法國政府長期以來所執行的鼓勵企業集中合並以增強生產能力的政策分不開的。法國經濟由於缺乏原料和能源,生產成本高、產品競爭力差。為了克服這一缺陷,法國政府長期以來都致力於增強企業的活力,鼓勵企業集中合並,實行規模經營。這一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能源的消耗,從而使物耗水平長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隨著世界經濟的快速發展,第三產業佔GDP的比重的高低已成為衡量產業結構是否優化的重要指標。法國的這一比重在1990、1995、2000年分別為5l%、61%、67%,排序分別為第4位、第4位、第2位,僅次於美國。在法國的第三產業中,旅遊業和商業具有重要的地位。旅遊業是法國外匯的第一大來源。服務業主要包括商業、金融、保險、運輸、電信、旅遊等部門,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服務業在法國國民經濟中所佔比重逐年上升。法國交通運輸發達,網路稠密,無論水、陸、空運輸均極為便利。鐵路線總長3.19萬公里。其中電氣化鐵路2.02萬公里。法國在發展高速火車方面走在世界前列.1981年第一條高速鐵路巴黎至里昂線正式投入使用,時速為270公里,目前研製成功的新一代高速火車已達515.3公里的最高時速。鐵路運輸業主要由法國國營鐵路公司壟斷經營。公路網遍及全國各地,主幹線長35.5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8600公里,位居歐洲第二。
財政金融。法國政府財政支出的主要來源是稅收,國家稅收與GDP的比絕高於美、日等國,為45.6%,主要來自增值稅(44.9%),其他還有所得稅、公司稅和社會福利稅等。90年代以來,法國的公共財政持續赤字,近兩年,為削減財政赤字,政府作了大量努力。1990年,法國公共財政赤字額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僅為1.4%,此後連年猛升,1994年達到5.8%的高峰。從1995年起,法國公共財政赤字開始回落,到1997年降至3%,達到了參加歐洲貨幣聯盟的趨同標准。根據法國政府向歐盟提交的一份公共財政規劃,從2000年到2002年的3年內,法國將在保持經濟年增長率2.5%的情況下,把赤字降為國內生產總值的1.2%。如果這3年的經濟年增長率達到3%,公共赤字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將相應降至0.8%。法國的金融市場十分活躍,到1999年底,巴黎證券交易所以市值98138億法郎的資本額位列世界第7大資本市場。
對外經濟關系。法國經濟的發展高度依賴出口,因而十分重視對外經濟關系。法國的出口在世界貿易中占第四位,佔有國際市場上的份額5.6%,對外貿易約佔GDP的20%,與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貿易往來,主要進出口夥伴為歐盟國家。近年來政府把促進出口作為帶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在保持和擴大原有國際市場的同時,積極開發拉美、亞太等地區的新市場。另外,法國還是世界第三大軍火出口國。 法國政府同時積極採取措施鼓勵外國在法投資,如放寬條例、為投資提供幫助等。外國對法國的直接投資增幅更大,在西方發達國家中僅次於美國和英國而名列第三。其中歐盟佔80%,美國佔15.8%(1998年,下同)。法國的對外投資主要集中在歐盟成員國占(45.9%),另外對美國(佔18.7%)和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國、非洲、拉美的投資也比較高,並以工業、能源、服務部門為多。2000年法國吸引外資僅為479億歐元,佔世界總量的3.5%,從第6位滑至第8位。世界直接投資年度報告指出,2000年法國超過美國成為僅次於英國的世界第二大對外直接投資國。
法國的科學技術力量雄厚,具有國際先進水平。戰後以來,尤其是70年代以來,法國充分注意到科學技術對人類活動和社會經濟所帶來的巨大影響,從而十分重視發展科學技術。注重科學技術隊伍建設,逐步增加研究與開發經費。經過多年的努力,法國已在核技術、空間技術、航空技術、通訊技術、電子技術以及生物技術等高、精、尖領域取得了重大成就。法國分別於1982、1986年通過了兩部「科技指導規劃法」,以立法的形式規定了科研經費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國家和企業研究與開發經費的年遞增率、科研人員的增長率,重大科研項目和優先發展領域,以及科研人員的法律地位等一系列重要方針和政策。同時,法國是歐共體科技合作的重要夥伴,積極主張西歐科技合作,因此,對外科技合作也成為法國科技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法國研究與開發費用佔GDP的比重在1990、1995、2000年分別為1.84%、1.78%、2.28%。根據第二部「科技指導規劃法」,法國已致力於把這一比重提高至3%的目標,從而趕上其他工業化國家的水平。法國的研究與開發人員數1990年為99.2萬人,1995年為151萬人;2000年為202.8萬人。
為支持企業科技創新,促進經濟發展,法國經濟部2002年12月宣布了法國《企業科技創新計劃》,提出對創辦不到8年的「新興科技企業」給予政策傾斜,幫助企業提高科研創新能力,力爭使法國科技研發資金投入由目前占國內生產總值2.2%增至2010年的3%。與歐美其它發達國家相比,法國企業無論在科技投資還是在吸引外國投資方面都處於落後地位。根據法國工業部和經合組織提供的數字,法國大約有32萬科技人員工作在大大小小的國營和私人企業中,2000年,法國科技研究和開發資金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19%,而同期美國科研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7%,德國為2.5%,日本為3%。同年,法國吸引外國直接投資500億歐元,遠遠落後於美國的3180億歐元、德國的1990億歐元和英國的1470億歐元。法國科技戰略委員會(CSI)認為,科技是經濟發展的關鍵,今天一個工業國家的發展有一半與科研投資和企業革新有關,法國必須在科技方面迎頭趕上去。法國國家對企業的科技投資和其它國家相比處於前列,但企業對科技的投資,包括國有和私人企業對科技的投資只佔科技投資總額的54%,低於美國的66%,也低於德國的65%。
法國作為二次大戰的戰勝國,在戰後軍事能力發展迅速,成為擁有核武器和核發展能力的核大國之一,在國際政治和國際安全及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法國的軍隊人員數逐步減少,由1970年的50.15萬人降至1990年的45.31萬人。法國是一個核大國,擁有的核發射裝置和核彈頭數列世界前茅。長期以來,法國政壇一直處於左右「共治」狀態,這使得各政黨之間很難形成一致的國防建設戰略。特別是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法國歷屆政府都大力削減國防預算,以致於法國的軍費開支從1989年占國民生產總值的3%下降到2001年的1.8%。
雖然法國仍然保持較高的失業率,但由於實現幾乎沒有通貨膨脹的經濟增長,同時政府頒布了減息等一系列刺激消費的措施,法國國內需求保持高漲,成為總體經濟保持增長的主導力量。私人消費尤其活躍、超過預想的低通貨膨脹率和就業人數的增加,提高了個人收入水平,同時家庭儲蓄率下降,表明國內需求的上升態勢。在教育水平方面,人均教育經費支出從1990年的137.89美元,上升到1995年的629美元,2000年則上升到903.93美元,排序分別為第3位、第4位、第4位。據此計算,教育水平在三個年份的排序分別為第6位、第6位、第4位。在城市化方面,法國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在這三個年份分別為67%、79%、74%,排序分別為第6位、第4位、第7位。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法國的城市化水平已經達到了較高的水平。法國的社會發展程度,1990年和1995年為第4位,2000年均穩定在第5位。
法國基本上一直實行市場經濟基礎上的計劃調節管理體制,曾幾次發動國有化運動,將煤礦、電力、航空、銀行和汽車等部門的一些公司收歸國有。政府最終消費支出佔GDP的比重,法國在1990、1995、2000年分別為15%、18%、18%,排序分別為第5位、第4位、第5位,可見這一比重還是比較高的。中央政府總支出佔GDP的比重,法國在這三個年份分別達到32.3%、42.1%、42.6%,排序第3位、第4位、第3位。這充分說明,法國雖然實行的是市場經濟制度,但國家沒有失去對經濟的控制,國家調控能力甚至比計劃經濟國家還要好。
今後幾年法國外交政策的指導方針是:推進歐洲建設,加強法國人的安全保障,促進世界的和平、民主與團結。支持歐盟擴大是法國外交政策的第一重點,因為這有利於歐洲的民主與和平。但歐盟的擴大不應該使歐洲出現新的裂痕,加強同俄羅斯等國家的夥伴關系應與歐盟擴大同步進行。歐盟擴大時也應注意加強同地中海南岸各國的關系。歐盟的未來是法國歐洲外交的第二重點。堅定不移地參與制定歐盟公約,並建議指定一個任期比現在長的歐盟主席。重建並深化法德關系是法國歐洲外交政策的第三重點。
⑹ 按經濟發展水平的高低來劃分,法國屬於______國家,巴西屬於______國家
發達國家多分布在北美洲、歐洲、大洋洲.主要有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日本、澳大利亞、紐西蘭等.
巴西是南美洲面積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也是經濟發展較快的國家.
故答案為:發達;發展中.
⑺ 18世紀的法國社會經濟狀況如何
18世紀法國社會經濟狀況和階級關系
18世紀的法國,仍然是一個封建專制的農業國家。全國絕大部分的土地集中在以國王為首的貴族以及僧侶手中。佔全國人口 95%以上的農民基本上是佃農,耕種地主的土地。雖然從18世紀初開始,法國東北部地區開始出現了資本主義農場,但總的說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不像英國那樣深入農村。
18世紀初,法國的資本主義已有相當程度的發展。在一些工業較為發達的城市和地區,如里昂、奧爾良、阿爾薩斯—洛林等,出現了大量的資本主義性質的手工工場,其中僱傭千名以上工人的分散的手工工場和僱傭百人左右的集中手工工場也不為罕見。到18世紀中葉,一些工業部門如采礦、冶煉等行業,已經開始使用先進的機器。在貿易方面,盧昂、愛克斯、亞眠、波爾多等許多城市都是當時的對外貿易中心。法國對外主要出口酒類和各種奢侈品。進口貨物主要有棉花、香料、皮革、咖啡等。由於工商業發達,法國集中了歐洲一半以上的貨幣。
但是,法國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發展,受到封建生產關系的重重阻礙。在法國資本主義的發展過程中,金融資本始終處於領先地位。從16世紀開始實行的包稅制和國債制度是法國資本原始積累的主要手段,通過包收國家各種捐稅、向國家放債,法國的金融資本家獲得了巨額收入,成為法國社會最為富有的階層。但是,自路易十六即位後,為了緩和其財政危機,用各種手段從金融資本家手中獲取金錢,使路易十一以來王權與資產階級的合作關系遭到破壞,迫使金融資本家為代表的大資產階級也走上了反對封建專制的道路。在工業部門中,由於封建行會制度的存在,使大批手工業作坊無法過渡到手工工場。因為受到封建制度保護的行會制度,對於工匠和學徒的數目、生產規模以及技術等都有嚴格的限制。路易十四時代制訂的一系列工業法規,到18世紀不僅不能推動生產力的發展,反而成為生產發展的桎梏。使法國工業的發展和技術進步舉步維艱,加之封建割據殘余的存在,使各省之間的法律、度量衡、幣制等都有不同,從而導致各地商業聯系的困難。在封建專制制度的殘酷剝削和壓迫下,佔全國人口絕大多數的農民處於赤貧狀態,購買力水平極為低下,使國內市場日益縮小。18世紀以來,法國在對外戰爭中迭遭敗績,不僅使國庫空虛,民不聊生,而且丟失了許多海外市場。僅七年戰爭中,法國在北美包括加拿大在內的大片殖民地以及在印度的殖民地均被英國佔領。以法國王室為首的各級貴族,視法國工商業為斂財的重要來源,徵收極重的工商業稅,使工場主和商人所獲利潤大部分流入他們的手中,從而大大地限制了資本的積累。這一切,使法國新興的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與舊的封建生產關系之間處於尖銳的矛盾之中。
革命前的法國,仍保持著森嚴的封建等級制度。根據這一制度,所有的人被分為三個等級。第一等級是天主教教士,第二等級是貴族,資產階級、農民、城市貧民以及手工工場的僱工等構成了第三等級。
天主教會是法國封建專制制度的主要精神支柱。為了維護封建專制制度,天主教會竭力向人民宣傳封建迷信思想和封建制度存在的合理性,鼓吹人們守天知命,不做絲毫反抗。對於一切反天主教會和封建制度的「異端」,則實行殘酷的迫害。天主教會反對科學,扼殺知識,拚命地推行蒙昧主義。因此,要發展資本主義,解放人的思想,首先必須鏟除天主教會。天主教會也是法國最大的封建主。教會土地佔全國土地的1/10,僧侶也和其他的封建貴族一樣,剝削雇農,榨取封建地租。高級教士大多出身貴族,主要集中在城市裡,過著與貴族一樣奢華的生活。但第一等級中的低級僧侶則大都出身於貧苦之家,他們收入菲薄,生活拮據,對高級僧侶抱有敵視態度,同情第三等級。
作為第二等級的貴族,分為兩個階層,一為「佩劍貴族」,一為「穿袍貴族」。所謂佩劍貴族主要指的是世襲的封建貴族。他們中的大貴族大多遠離自己的領地,住在凡爾賽,靠領取年金過著極為奢侈的生活。由於特權,他們壟斷了軍隊、政府和教會中的要職。「佩劍貴族」中的中小貴族,則長年居住在鄉間,盡管不能享受大貴族那樣的奢侈生活,但由於直接剝削農民,成為農村中封建專制制度的主要代表。
「穿袍貴族」不是世襲貴族,他們的貴族頭銜主要是靠錢買來的。因此,大多出身於資產階級。「穿袍貴族」主要任各級法院中的法官,並可父子相傳。他們通過包攬訴訟榨取民財,同樣過著花天酒地的生活。但是「佩劍貴族」歧視他們,也不允許他們出入宮廷。因此,他們也對「佩劍貴族」心懷不滿。
第三等級的成分較為復雜。其中資產階級又有大中小之分。大資產階級主要是包稅商、軍火商人、專賣商、銀行家等。這些人與封建專制政府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有時他們還花錢購買爵位,成為「穿袍貴族」。因此,他們不願意推翻專制政府。但是,由於政治上他們沒有任何權力,財產也得不到封建政府的切實保證,經濟活動經常受到貴族或國王的干擾,因此他們反對革命而要求改良,只是希望通過在不觸及他們根本利益的前提下,限制國王權力,提高他們的政治地位。中產階級主要是手工工場主和一般的商人等。他們深受封建專制政府的欺壓和勒索,發展資本主義工商業的願望也受到極大的限制。因此,他們極力要求消滅封建制度,建立保護資本主義自由經濟的資產階級共和國。這些人構成了資產階級中的共和派。
小資產階級主要是城市居民。這些人主要是小商販和小作坊主等。這些人既反對大資產階級對他們的壓迫,又痛恨封建專制制度對他們的無窮盤剝。但他們也反對無產者,害怕革命會使無產者擺脫舊日政治經濟地位,從而危害他們的利益。
第三等級中人數最多的是農民。他們遭受著殘酷的封建剝削,不僅要向地主繳納地租,而且還要向地主交納各種苛捐雜稅。此外,他們還必須向國王交納所得稅(收入 1/20的土地稅)、人頭稅、土地稅;向教會交納什一稅。經過層層盤剝之後,農民所剩無幾,很難維持溫飽。18世紀後期,法國進入了歷史上的「封建反動」時期。國王又恢復了農民修築道路和建造營房的徭役。地主則竭力提高封建地租,同時還強占農村公社的公有地,使廣大農民更加貧窮困苦。法國大革命爆發前夜,法國2300萬農民中,競有150萬人淪為乞丐。因此,在第三等級中,農民階級最痛恨封建專制制度,最富有革命精神。盡管第三等級內部各階層之間也存在著矛盾,但在反對封建制度這一問題上,則是一致的。因此,第三等級與國王為首的僧侶和貴族之間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只能通過暴力革命才能解決。
⑻ 為什麼說1929年是法國經濟發展的頂峰
隨後,法國迎來了一個經濟發展時期。1919年法國的工業生產只及1913年水平的57%,1924年已高出1913年9%,1926年猛增至1913年水平的126%,1929是法國經濟發展的頂峰,1930年勢頭有所減慢,但工業生產仍是1913年水平的140%。
⑼ 法國經濟發展是以什麼為主
工業,法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很高,國內的農業、工業、金融業、旅遊業都非常發達,但總體來說,法國的主導產業依然是工業,特別是鋼鐵、汽車和建築為國內工業的主要產業
⑽ 第一世界大戰後,法國的國民經濟是如何發展的
法國雖然取得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勝利,但其國民經濟基礎遭到嚴重破壞。據不完專全統計,戰時有屬1.1萬個工業企業、1500座橋梁、26.5萬所住宅和7500所學校被毀掉,特別是被佔領區的工業基礎被摧毀殆盡,共計1340億法朗的商品和財產在戰火中消失了,近150萬人死於這場戰爭,平均每10個法國人中就有1人死在前線。
盡管法國在戰爭中損失慘重,最富有的北方和東北方遭到嚴重破壞,但是它的戰後恢復工作還是卓有成效的。法國依靠德國戰爭賠款和外國技術,投資80億美元修復了礦井,重建了工廠、公共建築物、商店和住宅,修通了鐵路、公路,疏緩了河道,填平了長達數千英里的戰壕,治癒了戰爭遺留下來的創傷,整個恢復工程結束於1924年。
隨後,法國迎來了一個經濟發展時期。1919年法國的工業生產只及1913年水平的57%,1924年已高出1913年9%,1926年猛增至1913年水平的126%,1929是法國經濟發展的頂峰,1930年勢頭有所減慢,但工業生產仍是1913年水平的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