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為什麼要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已成為世界各國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共識,也是我國對聯合國等世界組織作出的承諾。
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是我國的國情所決定的。我國人口佔世界人口的22%,而耕地只佔世界耕地的7%。從1980年到 1996年,糧食產量增長52.9%,但由於人口增長24%,人均佔有糧食只增長23%。近幾年每年凈減少耕地面積在300萬至500萬畝左右。據有關部門測算,目前受水土流失危害的耕地佔耕地總面積的1/3;過去10年沙化土地佔國土面積的15.9%;由於過度採伐,現有森林覆蓋面積只佔全國面積的13.4%;由於水資源短缺,部分城市缺水現象嚴重。在全國500個城市中,有300多個城市缺水,其中40多個城市嚴重缺水。在資源相對不足的情況下,又存在著大量的使用浪費,而且對資源的再生利用又不重視,廢鋼鐵和廢有色金屬回收利用率只有30%,大大低於經濟發達國家60%—80%的水平。
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必須堅持計劃生育和環境保護的基本國策。要切實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力爭全國人口2000年要控制在13億以內,2010年要控制在14億以內。要認真執行計劃生育政策,提倡晚婚晚育、優生優育、一對夫妻只生育一個孩子,嚴格控制多胎生育,並把控制農村和流動人口作為計劃生育工作的重點,積極推行計劃生育同發展農村經濟、脫貧致富和建立文明幸福家庭三者相結合。
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必須統一思想,更新觀念,加強領導,綜合決策,並力求做到「四個結合」。要把經濟社會發展同人口增長、資源利用、環境保護結合起來。在制定和實施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時,要把控制人口、節約資源、保護環境與經濟社會發展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並統一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中長期規劃,作為衡量發展質量、發展水平和發展進程的客觀標准。要把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同實行兩個根本性的轉變結合起來。實行經濟體制和經濟增長方式兩個根本性轉變的結合點,都是優化資源配置,特別是優化生產要素的配置。必須在實行兩個根本性轉變中始終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在可持續發展中逐步實現兩個根本性轉變。要把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同依法治國、加強法制建設結合起來。在制定和實施法律、法規時,要貫徹可持續發展的戰略,以法律手段保護人口、資源、環境。要加快控制人口、節約資源和環境保護的立法工作,並開展各種形式的執法監督,建立和完善法律監督、行政監督、群眾監督和輿論監督相結合的監督體系。要把全面規劃和重點突破結合起來。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處理好經濟建設與人口、資源、環境的關系,是一項極其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全面規劃,整體推進,並突出重點,狠抓落實,盡快取得明顯成效。
『貳』 我國為什麼要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應該怎樣既有利於經濟建設,又有利於可持續發展
實施可持續發展,有利於緩解我國人口多、資源相對不足的矛盾,緩解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的矛盾沖突;
有利於克服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擺脫吃祖宗飯、斷子孫路,走浪費資源和先污染後治理的路子;
有利於把控制人口、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長與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相適應,使經濟建設與資源環境相協調;
有利於體現社會主義優越性,在最無愧於和最適合於人類本性的條件下來進行人與自然的物質變換,在從必然王國到自由王國的道路上邁出重要一步。
我國應如何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1)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
(2)堅持保護環境和節約資源的基本國策,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促進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發展相協調。
(3)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對經濟結構進行戰略性調整。
(4)把科技創新作為推進可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
(5)堅持依法治國的原則,依法保護環境;
(6)加強宣傳教育,增強公民環保、節約和保護資源意識,,維護生態環境。
『叄』 為什麼要提出可持續發展
可持續發展的概念抄是在環境問題襲危及到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傳統的發展模式嚴重地制約了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背景下產生的,以經濟的高速增長為主要目標。這種發展戰略,一方面使生產力得到了極大的提高,經濟規模空前擴大,社會物質財富極大增長,但另一方面造成自然資源過度開發消耗,污染物質大量排放,導致全球性資源短缺、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
『肆』 為什麼要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
(1)資源和環境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
(2)資回源短缺、答環境惡化,已成為制約我國經濟快速、持續、健康發展的突出問題。
(3)可持續發展戰略,是面向未來的發展戰略,是確保經濟是社會長期持續發展的重大戰略,是關系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長遠大計。
『伍』 可持續發展的意義
國家領導人一再強調,加快開發西部地區要有新的思路。什麼是新思路?就是要打破常規,打破傳統發展模式想問題,就是按照不斷變化著的新形勢想問題。那麼,西部大開發著眼點就放在什麼地方,是自然資源大開發,還是知識資源大開發?我的思路是,西部大開發應該把知識資源開發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其理由如下:
1.決定一個地區經濟增長的關鍵因素是知識因素,而不是物質因素
土地、能源和礦產資源是經濟發展的基礎,但在技術飛速發展和知識經濟已見端倪的今天,自然資源對經濟增長的作用相對下降了。據世界銀行對許多國家的經濟增長差異分析發現,物質資產投入只能解釋這些差異的不到30%,其餘的70%以上直接或間接歸因於知識、信息、教育、技術等無形因素。從國際上來年,資源開發導向型國家的經濟增長比較緩慢,而知識開發導向型國家的經濟增長要快得多,如日本、新加坡和西歐的一些國家,它們自然資源極其匱乏,但人力資本卻非常豐富,因此經濟發展就比較快。我國香港地區的發展更加說明這個問題。這是因為資源性產品需求彈性低,易受外部市場需求變化沖擊的影響,造成經濟增長的不穩定性。而知識發達地區則有較強的靈活性和適應性。隨著知識經濟的興起,這一趨勢就越發明顯。這種現象在我國也顯露出來。拿廣東和山西作比較,1998年,廣東45種礦產資源潛在價值佔全國總量只有0.8%,但專利批准量佔全國總量的19.5%,電話用戶數佔11%,行動電話用戶數佔15.8%,互聯網用戶數佔18.9%,吸收外國直接投資佔26.2%,是我國最具國際競爭力的地區之一。相比之下,1998年山西的45種礦產資源潛在價值佔全國總量的20.1%,但專利批准量只佔1.2%,電話用戶數佔1.8%,行動電話用戶數佔1.8%,互聯網用戶數佔0.6%,吸收外資佔0.5%。礦產資源僅為山西1/20的廣東為什麼經濟發展就能優於山西呢?就是因為它擁有的知識資源比山西多。
2.投資於開發知識資源的收益要大大高於投資於開發自然資源的收益
改革開放以來,東西部經濟發展差距逐漸拉大,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知識發展差距逐漸拉大所致。改革初期,西北5省區人均GDP都高於福建人均水平,其中青海人均GDP水平還高於廣東人均水平。但是,1998年廣東和福建人均GDP相當於西北各省區人均GDP的1.7-3.5倍。是什麼原因造成這么大的變化呢?有專家研究表明,物質資產投入的差距所起的作用僅佔19%,其餘80%以上原因直接或間接歸因於知識、信息、教育和技術等無形因素。拿福建和青海比較,1978年,福建人均GDP居全國第22位,青海人均GDP則大大高於福建,居全國第7位。但到1998年,福建人均GDP上升到全國第6位,而青海人均GDP則下降到全國第24位。原因何在?看看1998年兩省綜合知識發展指數就可找到答案。1998年福建綜合知識發展指數居全國第5位,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6倍;而青海則居第29位,是全國平均水平的44%,差距十分明顯。由此看出,投資開發自然資源是不可能縮小西部與沿海地區的發展差距。
3.全球能源原材料價格下跌不利於西部自然資源開發
亞洲金融危機不僅使世界經濟增長率和貿易增長率大幅度下降,而且出現大量過剩生產能力,需求銳減,導致國際市場能源原材料價格大幅度下跌。根據世界銀行按主要商品名義美元價格統計,1998年,世界非能源產品價格下降了16.5%,其中金屬和礦產品價格下降了15.4%,甚至連黃金也告別了「黃金時代」,價格一路下跌;能源產品價格下降了28.5%,不過1999年3月以來,由於歐佩克組織實施了限產措施,石油價格才止跌回升;1997年製成品出口產品價格下降了5.1%,1998年下降了3.8%。西部地區的能源和原材料產品在國際市場上不具備競爭優勢,也不具備出口比較優勢,隨著沿海地區大量進口石油、天然氣、鐵礦等資源性產品,將導致石油化工、鋼鐵、有色金屬等原材料工業進一步向沿海地區集中,西部在全國市場需求中的資源優勢將大大下降。目前,西部地區的許多採掘業和原材料企業處於停產、半停產狀態,比如煤炭產大於銷,生產一噸賠30元。如果「十五」計劃仍然以開發自然資源為主導的發展戰略,不僅不能帶動整個西北的經濟發展,反而成為西北發展的沉重包袱。
4.西部脆弱的生態環境也不利於大規模開發自然資源
西部地區特別是西北地區生態環境十分脆弱,是一個生態危機區。如果再大規模開發自然資源,就可能使西部生態環境雪上加霜。目前全國水土流失面積360多萬平方公里,西部地區約佔80%;全國每年新增荒漠化面積2400多平方公里,大都也在西部地區。西北部大部分地區森林覆蓋率十分低下,青海僅為0.35%,新疆為0.79%,甘肅為4.33%。草原也在大規模的退化。西部地區環境污染在不斷加劇,1998年全國大氣污染最為嚴重的10大城市中,西部就佔了4個,依次是烏魯木齊、蘭州、重慶和貴陽。其中,西北5省區省會城市的總懸浮顆粒物濃度均嚴重超標,1998年年均值分別為:蘭州632微克/立方米,西寧507微克/立方米,烏魯木齊504微克/立方米,西安428微克/立方米,銀川329微克/立方米,而國家二級標准值200微克/立方米,超標1.6-3.2倍,位列全國前茅。
西部地區的生態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我國三大江河的發源地均在西部,「一江春水向東流」。但每年因上游地區水土流失造成20多億噸的泥沙進入長江、黃河,加劇了中下游地區的水患。我國的沙漠大部分集中在西部,每年形成的沙塵暴不僅危害西北地區,而且也危及到京津地區,甚至危及到南京等長江下游地區。西部地區是我國生態環境的重要屏障,其環境優劣直接決定了全國的總體環境狀況,兩者的關系是唇齒相依的關系,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綜上所述,知識資源是最重要的發展資源,西部發展的最大瓶頸是知識資源的匱乏,並且對現有知識資源利用不足。因此,西部開發的方向應從主要開發自然資源轉向開發人力資源和知識資源,使知識要素成為加快西部發展的最主要的推動力。
『陸』 為什麼要堅持可持續發展
人口多,底子薄。這是國情。未富先老,未富先奢現象日趨嚴重,經濟實力遠不如日本的我們卻是世界第一大奢侈品消費國。令人痛心疾首啊!!日本雖然經歷地震考驗卻重新實行節儉之風。過去有一個說法非常害人:那就是我國《地大物博》現在看來,應該叫地大物薄,更為確切。您看完俄羅斯、加拿大等……才是正宗的地大物博呀!再有就是經濟結構太不合理。鐵礦石價格從30美元一噸漲到200美元一噸說明了什麼??最近南海局勢吃緊,周圍國家也是暗流涌動。您看一看瑞瑞士的鍾表和軍刀就很有啟發:瑞士的資源優勢也不明顯,交通也不發達,但是,您看他生產的鍾表、軍刀、軍火等……即使用運費極高的飛機運出來銷售,即使鋼鐵漲到黃金的價格他也能夠生存。其利潤仍然很豐厚。都是需要鋼鐵的,同樣是需要鋼鐵的工業,我們就要受制於力拓和必和必拓等。鐵礦石稍一漲價我們就吃不消。而瑞士等,一些發達國家能生產附加值很高的產品。其中大部分利潤被他們拿走了,而我們卻拿那一點少得可憐加工費,還要承擔環境污染的代價。 回答原因很簡單,先從人口來說,我國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資源佔有量不及世界平均的有很多。人口綜合素質也遠不及發達國家乃至發展中國家。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壓力日趨臨近,勞動密集型產業已經越來越不適應我國的國情,很不幸呀!我國是未富先老,過去的我國地大物博的思想,必須改變。再說資源吧!我國的資源總量可能不算少。但是,人均佔有量不足。如果按照發達國家的發展方式,且不說要遭遇國際環境的譴責,自身的環境壓力也不允許,單單是石油一項的消耗量就足以把我國拖垮。美國可以每家一輛小轎車,而如果我們也如此這般。其後果可想而之。還有啊,全球氣候變暖的壓力已經使得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躲避,雖然這些溫室氣體排放主要是發達國家長期肆意無節制的排放造成的,但是,卻不願意承擔責任,我們要想成為負責任的世界大國,就必須根據自身能力有所作為。毒蘋果等等事件……給我們的警示還小嗎?如果不轉型我們就必須從發達國家那裡購買碳排放權。綜上所述,我們別無選擇,必須轉型走持續發展的道路,否則是死路一條。
『柒』 如何理解經濟可持續發展
「可持續發展」作為一個專有名詞,聯合國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將其定義為「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後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涉及到人口、資源、環境、社會、經濟的方方面面。實現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各國政府促進經濟發展,保護全球環境的共識。我國政府在《中國21世紀議程》中也明確提出了「建立可持續發展的經濟體系、社會體系和保持與之相適應的可持續利用資源和環境基礎」的奮斗目標。用「可持續發展」概念界定「經濟體系」的性質,要求我們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在保持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不斷改善發展的質量,體現了我們所要建立的經濟體系是與自然、社會相和諧,具有長久、活躍的發展能力。改革開放以來,我市工業化進程不斷加快,經濟體系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但當前存在的問題和差距也十分突出,比如三次產業的比例仍不協調,工業結構層次偏低,重點產業缺乏鮮明特色,知識、智力投入不足,參與世界經濟分工的程度不高,持久穩定發展的基礎尚不牢固。正是從應對入世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出發,致力於不斷增強我市經濟的持久競爭力,始終保持城市經濟的活力和優勢,黨代會報告提出了構建可持續發展的經濟體系這一戰略思路。其內涵主要包括以下七個方面。
一、三次產業協調。經濟體系中的第一、二、三產業之間必須要形成較為合理的比例關系,才能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從國際產業發展的歷史來看,農業、工業、服務業的依次興起是產業結構成長的必然規律。當代經濟學的「配第—克拉克定理」認為,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均國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勞動力首先由第一產業向第二產業移動;當人均國民收入進一步提高時,勞動力便向第三產業移動。這是由需求與效率兩個因素結合所造成的,即對一產、二產產品的需求呈不斷減小趨勢,而一、二、三產的效率呈依次升高態勢,兩者的結合導致了三次產業比例關系的變化。背離這一規律,各產業之間和產業內部各門類之間不能實現均衡、協調發展,極易導致各類要素資源配置失衡、利用效率低下,使得經濟增長的基礎變得脆弱,發展出現大起大落。目前,發達國家和我國一些先進城市的第一產業比例在5%以下,第二產業在40%左右,第三產業在50%以上,有的甚至達到60%。而2002年我市的三次產業結構為9.6:50.4:40,一產比重過高、三產比重偏低的問題比較突出。今後應在提升一產內部結構的同時調減一產比重,加快發展第二產業,努力增加三產的比重,做到三次產業協調發展。我市有500多萬農村人口,調減一產比重並不是單純地壓縮規模,而是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合理配置勞動力等要素資源,優化農村經濟結構,為二、三產業發展拓展更廣闊的空間。我市目前人均GDP為2565美元,正處於工業化中後期、加速起飛的階段,必須進一步發展製造業,重點是重化工業和高新技術產業,扭轉結構過「輕」過「低」的局面。增加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的比重,並通過中介產業的發育,在更廣泛的領域為工農業發展創造條件。
二、骨幹突出。一個城市的經濟體系中如果擁有若干規模大、實力強、科技含量高、效益佳的骨幹行業和企業,就會對地方經濟的發展起到重要的支撐和帶動作用。產業的成長有賴骨乾的支撐,骨幹行業、骨幹企業對一個城市的經濟發展至關重要。它們以大規模的產能提升整個城市的經濟能級,大規模的利稅壯大城市綜合實力,較強的科技創新能力推動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是提升城市產業結構和檔次的主導力量。著名經濟學家邁克爾·波特指出,絕大多數國家成功的產業都是由企業集群組成的,在企業集群內,企業的合作與適度競爭是該集群內單個企業與整個企業集群保持活力與競爭優勢的決定性因素。我市目前的「十大」企業集團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近40%,實現利稅佔50%左右;「九五」期間確定的六大支柱產業產值佔60%,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力軍。但是如果站在全國乃至世界的范圍來審視,我市的骨幹企業規模偏小、骨幹行業「點高面低」,尚無一家企業進入世界500強,產品銷售收入過百億元的企業只有三家;整體效益不佳,百元產值利潤率僅在15個副省級城市中列第13位,缺乏整體競爭力強的行業,對少數優勢企業的依賴較大。有鑒於此,今後應在繼續扶持「十大」集團,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向世界500強進軍的同時,迅速提升「十強」企業,並積極培育後備企業,形成梯度發展的良性格局,努力增強大企業持續發展能力。通過制定合理的產業政策,搞好環境建設,培養專業人才等措施,集聚大批優勢企業,著力培育企業集群,形成一批具有帶動、示範作用的骨幹行業,使經濟體系的發展具有持久、多元的支撐力量。
三、特色明顯。城市經濟的產業結構、重點產業和產品必須具有鮮活的個性和特點,才能培育差異性優勢,在激烈的區域競爭中搶佔先機。縱觀我國產業結構調整歷程,各地在經濟結構上追求大而全、小而全,戰略主導產業定位不清晰,造成產業結構雷同,重復建設嚴重,經濟效益低下,教訓相當深刻。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出路在於立足自己城市的實際,用自身鮮活的個性和特色來標定城市經濟發展的重點,根據產業的成長性和市場需求的前景確定戰略主導產業。特色就是優勢,特色就是競爭力。作為發展中國家及其城市,發展特色產業和強勢產業,是實現後發優勢、搶佔世界經濟戰略制高點的最佳路徑選擇。我市確定的發展港口、旅遊、海洋三大特色經濟,建設電子家電、石油化工、汽車機車船舶集裝箱製造、新材料四大工業基地,既是我市的特色產業,也是骨幹產業。今後要堅持「以港興市」戰略,著力推進北方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大力發展旅遊業,把青島建成世界著名海濱度假城市;充分發揮海洋科研優勢,加快科研成果產業化步伐,把青島建成我國著名的海洋科技產業城。抓好大項目是建設四大工業基地的關鍵,要落實責任、全力推進,盡快形成各具特色、在國際國內佔有重要地位的生產基地,力爭生產能力、創新能力和市場份額、出口規模位居全國前列。
四、融入世界經濟循環。沿海開放城市的經濟發展,必須通過國際市場配置各類生產要素、參與國際產業分工、在全球范圍營銷,不斷提高經濟體系融入世界經濟的緊密度,在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中獲得更多的利益。當前,經濟全球化已經成為席捲世界的浪潮。它表現為生產、分配、消費、市場、投資與貿易、科技等各個領域的全球化,已經成為推動經濟社會進步和擴大交易利益的主要力量。投資、消費和出口是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應對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挑戰,抓住全球范圍經濟結構調整步伐加快特別是製造業轉移和我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有利時機,盡快融入世界經濟循環,有利於我們吸引更多的國際資本前來投資,有利於改變和提升我們自己的消費結構和消費水平,進一步擴大消費,有利於我們的產品和企業直接走進國際市場,擴大出口規模,從而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特別需要指出的是,我市作為沿海開放城市,迅速融入世界經濟循環,對於實現建設特色鮮明的現代化國際大城市的目標,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長期以來,我市一直把對外開放作為經濟發展重中之重,2002年外貿依存度已達92.2%(在地原則),實際利用外資累計超過120億美元,吸引了5300多家外商投資企業在青生產經營。但與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區相比,對外開放的規模和質量還有很大差距,特別是缺乏產業龍頭項目,缺乏世界著名的跨國公司,尚未形成在國際具有重要地位的製造業中心。今後的首要任務就是進一步擴大招商引資,引進更多的世界知名企業,引進更多國際先進技術、管理經驗及專業人才,提高技術創新水平,努力建設現代化的製造業中心,在世界產業鏈條中成為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同時要構築起牢固的城市經濟安全體系,防範和化解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沖擊。
五、資源消耗遞減。21世紀經濟的發展,不能再走大量消耗自然資源的老路,自然資源消耗的成本在最終產品成本中所佔比重應不斷下降,知識、智力在成本中的比重不斷增加。傳統的依靠資源、能源的高投入、高消耗為特徵的粗放型經濟增長,必然受「邊際收益遞減」規律的影響,導致生產成本不斷上升,經濟效益和競爭力不斷下降,最終難以實現可持續發展。針對這一問題,世界各國政府在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時,都主動遵循「非對稱性零增長」理論,盡快有序地通過實現三大「零增長」,達成可持續發展的三大目標,即實現人口數量和規模 (自然增長率)的「零增長」,同時實現人口質量的極大提高;實現物質和能量消耗速率的「零增長」,同時實現社會財富的極大提高;實現生態和環境惡化速率的「零增長」,同時實現生態質量和生態安全的極大提高。因此,要構建可持續發展的經濟體系,必須按照「實現物質和能量消耗速率零增長」的要求,逐步遞減經濟發展中的資源消耗,在經濟增長方式上盡快實現從粗放型向集約型的轉變。這種轉變的實質是減少有形的物質投入,增加無形的知識、智力投入。當前知識、智力已經成為比原材料、資本、體力型勞動力更重要的經濟因素,例如美國微軟公司,每年只需推出幾種軟體產品,裝入造價低廉的光碟、磁碟中,一張就可賣到數百、數千元,其產品成本絕大部分是由知識型勞動力成本、核心技術研發成本構成的,具有極高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青島要構建可持續發展的經濟體系,今後要突出抓好科技創新,大力發展知識經濟,實現電子信息、生物、新材料等高新技術的產業化;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工業,提高生產要素的利用效率,提高資本的運營效率,提高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抵消和克服投資的邊際效益遞減;通過教育和職業技能培訓,不斷增值人力資本,提高全社會的勞動生產率。
六、環境發展同步。在經濟發展的同時絕不能以犧牲生態質量和環境質量為代價,必須實現經濟與自然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20世紀西方工業文明帶來了全球性的資源危機、生態破壞和嚴重的環境污染,已經成為制約經濟社會發展、威脅人類自身的難題,並呈加劇的態勢,這也是傳統工業化進程中帶來的重大問題之一。環境不可交換、買賣,對環境的破壞難以逆轉,環境的再生代價巨大。如果不顧對生態環境的破壞,片面強調經濟發展,最後勢必會使一個地方喪失基本的生存和發展環境條件,一時的經濟增長最終也會停滯甚至倒退。更何況,在當今國際社會高度重視環境問題的大背景下,國際經濟貿易中的「環境壁壘」日益森嚴,如果我們不能實現環境發展同步,就無法融入世界經濟循環,同樣會對構建可持續發展的經濟體系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因此,我們必須按照「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要求,堅持經濟建設與環境保護同步,在經濟發展的同時改善生態質量,防止長期性的生態退化,改善環境質量,防止短期性的環境污染,避免走「先污染後治理、先開發後保護、先破壞後恢復」的老路。按照「環境發展同步」的要求,我們在推進現代化建設中,應當堅持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協調,經濟資本與環境資本並重,實行環境與發展綜合決策,結合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誘導環境友好型項目和產業群的建設,從開發和建設的源頭控制破壞生態;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和綠色經濟,實施清潔生產、「零污染」排放,倡導綠色消費;建立反映環境價值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完善環境保護法規和政策體系,加大執法力度和環保投入,加強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實現經濟與環境同步發展。
七、大中小企業分工有序。在經濟體系中,大型企業與中小企業要形成分工合理、協作緊密的良好局面,共同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在一個成熟的地方經濟體系中,大企業的作用是「1+3」,一方面為政府提供主要稅收來源,另一方面成為集聚優勢產業、集聚高新技術和招商引資的平台;中小企業的作用是「1+1」,一方面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另一方面為大企業提供配套服務。大企業和中小企業定位不同,但都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二者缺一不可,不能互相替代。目前我市大企業發展勢頭良好,但大量的中小企業產品單一,科技含量低,導致市場競爭力弱,效益不佳。據統計,我市規模以上中小企業個數占總數的88%,從業人員佔58%,但利稅總額僅佔29.5%,虧損額卻佔到56.2%,中小企業與大企業以及中小企業之間,合理有序的分工協作局面尚未真正形成。中小企業發展質量低,勢必對全市經濟增長和社會穩定造成不利影響,制約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因此,今後在積極發展大企業的同時,必須大力扶持中小企業,一方面要通過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推進技術進步,拓寬融資渠道,加強信用體系建設等措施,使中小企業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形成在一些特殊產品、特定領域的獨有競爭優勢,不斷做大做強;另一方面,要積極引導優勢企業集團在技術、人員培訓上對中小企業予以指導、扶持,在大中小企業之間建立密切的分工協作關系,培育產業鏈條,形成良性互動、共存共榮的局面。
『捌』 什麼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條件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條件。
在經濟社會可持續發版展的必要條權件中,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重要的,因為影響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人口要件與自然資源要件都離不開良好的生態環境作為支撐。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人與自然資源共同的家園。古往今來,數不盡生態環境惡化給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破壞性影響的實例:水資源的乾涸,古絲綢之路上古城被深埋在沙漠腹地;2005年吉林苯胺爆炸事件,導致近百噸苯物質流入松花江,沿岸數百萬居民的生活受到影響,哈爾濱市停止居水生活供水4天;東南部分省份紡織印染和化工類企業早期工業廢水不達標,周圍的土壤、空氣和水都被污染,村民中出現群體性疾病。
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堅持生態環境不被破壞是紅底也是底線。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的發展,必將適到反噬。
『玖』 我國經濟可持續穩定發展有什麼重要意義
這個問題好大。估計一兩句話是說不清楚的。這么理解吧,從通俗的角度去看。國家可持續穩定發展是什麼意思呢?包括這么幾個含義吧:首先是現在的發展不要影響以後的發展,這叫可持續。其二,穩定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不要大起大落,或者走下坡路,又或者突然90度上升。好了,理解了這兩個主要的意思就好辦了。我們這個國家,建國到現在才多少年?49年到現在?掰手指頭估計就能算出來了。一句話,還年輕著呢。未來的路還長著呢。稍微有點這個意識的中國人,就應該明白一個道理,得給子孫後代留點什麼吧。一般意義上的理解,我們會想到資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資源。這個好理解吧。好了,重點說說穩定。做生意開企業的,尤其是開工廠的那種。最講究階段性了,很多工作都要考慮周期。比如現在內地省分的招商引資,這些工廠決定到你們內地開廠了,然後開始投資買地建倉房買設備或遷移設備再找工人然後組織生產等等一系列的工作要去開展,這是需要時間的。一個幾百人的小廠,這樣一個過程最少要個1-3年左右吧,才能正常的進入角色,如果更大型的企業,那估計5年十年的都進不了狀態。好了,重點出來了。那如果整個政治環境不穩定,你剛開始遷移廠子的時候,當地的領導班子就換了,然後新上來的領導班子思路完全不一樣了,包括各種上綱上線的政策,也包括私底下一些不成文的規矩,那麼這些決定要去內地開廠的企業,估計就傻眼了。投了一半的投資怎麼辦?這個好理解吧,經濟環境基本類似。比如每年的經濟增長率,比如各種國家的基礎建設投入,比如居民消費水平,比如整個經濟環境的各種刺激政策,等等,這一切都會影響著從工廠到經銷商層面再到消費者的行為。最淺顯的理解就是,會把他們嚇得不敢輕舉妄動。同時,也會影響國外的投資者對中國市場的判斷和決定。等等。就會有一連串的反應。那最後的結果,又會是多米若骨牌般的一環接一環的受到損失。比如有些工廠因為謹慎的考慮,每年一度的定期招人說不定就會停止或減少,那麼每年新增的畢業需就業人口就要壓力增大。而且,因為訂單的減少說不定就要減員。而這些基本上是整個社會結構中比較脆弱的群體,他們一旦大面積失業了沒有了生活來源,那社會隱患就會很大。再然後,就會影響國家的長治久安了。觸類旁通,包括涉及到國際國家之間的關系,涉及到政治生態的平衡,涉及到金融證券這些行業的健康發展,等等。對於這么龐大的一個國家,那幾個數字的稍微一點變動背後都會是巨大的關系國計民生的事情。它們一部穩定,亂跳一下,那背後就是整個國家經濟的翻江倒海。就敲這么些字吧,大概的內容估計也都說了一點。希望能夠幫助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