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經濟與可持續發展3000字論文

經濟與可持續發展3000字論文

發布時間:2021-03-06 20:26:44

Ⅰ 如何實現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的論文

什麼是經濟可持續發展http://www.uzz.e.cn/dlx/ie-classroom/environment/wykj/main08005.htm
可持續經濟發展是一種合理經濟發展形態。通過實施可持續經濟發展戰略,使社會經濟得以形成可持續經濟發展模式。這種模式,本質上是現代生態經濟發展模式,它正確地在經濟圈、社會圈、生物圈的不同層次中力求達到經濟、社會、生態三個子系統相互協調和可持續發展,使生產、消費、流通都符合可持續經濟發展要求,在產業發展上建立生態農業和生態工業,在區域發展上建立農村與城市的經濟可持續發展模式。

《中國21世紀議程》認為,在中國人口基數大、人均資源少、經濟和科技發展水平比較落後的條件下實現可持續發展,主要是在保持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不斷改善發展質量,提倡適度消費和清潔生產,控制環境污染,改善生態環境,保持資源基礎,建立「低消耗、高收益、低污染、高效益」的良性循環發展模式。即經濟發展不但要有量的擴張、也要有質的改善。現在為大家介紹由湖南大學統計學系陳長華同志提出的一套經濟可持續發展評估指標體系,供參考。該指標體系共分七類指標:
一、經濟規模。包括人均GDP、GDP增長率。
二、經濟效益。包括農業勞動生產率、工業勞動生產率、萬元產值能耗、萬元產值三廢排放量。
三、經濟結構。包括第三產業佔GDP比重、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GDP比重。
四、經濟發展外向度。包括進出口總額佔GDP比重、利用外資佔GDP比重。
五、經濟推動力。包括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和出口增長率。
六、科技教育能力。包括文肓(半文盲)率、教育支出佔GDP比重、萬人擁有科技人員數、科技和研發經費佔GDP比重。
七、環境治理保護力度。包括污染治理投資佔GDP比重、水土流失治理程度、三廢治理和綜合利用產品產值占總產出比率、保護區面積率。
參考資料:http://www.wensheng.gov.cn/main/2004-7/2004719140521.asp
bright1132 - 魔導師 十一級 資料是這位網友找到的,希望可以幫助你哦 朋友

Ⅱ 求篇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論文,論點、論據等都不可缺少!

可持續發展戰略與我國汽車產業政策
作為帶動中國經濟的增長的支柱性產業,汽車產業政策一直受到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視。目前中國的汽車產業政策主要存在兩個問題:第一,產業政策不完整。汽車是一個具有強烈外部性的產業,汽車產業的迅速發展將產生一系列的環保、能源、交通等相關問題,因此,一個完整的汽車產業政策應既涵蓋製造領域,又涵蓋環保、能源和交通等相關領域。但是我國現行的《汽車工業產業政策》僅僅局限於汽車製造這個領域,是不完整的,無法實現如此龐大的政策需求。第二,產業政策帶有極強的保護性色彩。汽車製造屬於競爭性領域,政府只需要關注安全、節能、環保等外部性問題,至於由誰生產,生產什麼車型,售價如何則應由企業和市場決定。但是中國長期實行嚴格的項目審批和目錄制管理,民營資本在整車項目上面臨極高的准入壁壘。盡管中國已經廢止汽車《目錄》,實行公告制管理,但是這一改革措施除了簡化省一級的申報手續和改每年公告一次為每月公告一次外,並沒有體現出減少對企業的政策控制從而放開市場競爭的意圖。盡管一直被稱為准轎車的吉利、悅達和中華轎車已經獲准在全國銷售,但是從新汽車產業政策《徵求意見稿》對大型汽車集團、戰略聯盟的定位描述中不難看出,新汽車產業政策其實不鼓勵民營資本大規模進入汽車製造業,多元化的資本進入汽車行業還將受到較強的限制。這兩個問題的長期存在將導致我國生態環境惡化、社會不公正和經濟效率下降等後果,不利於實現可持續發展。
一、不利於實現生態環境的改善

首先,將加重資源耗竭的趨勢。汽車數量的迅速增加將必然導致對耕地資源需求的增加,如擴建、增建道路、增修停車場等。目前,中國家用轎車的保有量為489萬輛,據估計,到2010年和2020年這一數字將分別增加到1466萬輛和7200萬輛,屆時全國汽車保有量將高達1.3億輛。假設高峰時段出車率為40%,可以推算出,這些汽車僅直接用地就為50萬公頃,更為嚴重的是將刺激城市居民住宅郊區化,使城區面積大幅度增加,根據西方國家的經濟發展情況,這個增加值是其直接用地量的幾十倍。這還不包括未來我國多達8億的農村人口擁有的小汽車所帶來的耕地浪費。而耕地資源屬於「生存資源」,即人類生存最不可缺少的因素。若我國汽車產業政策盲目鼓勵產業增長,不充分考慮該產業發展與耕地資源的關系,我國是必將面臨生存問題的嚴重挑戰。

此外,我國的能源儲備也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自1993年開始,我國已成為石油凈進口國,現在我國石油消費的1/3依賴進口。過分依賴進口,將嚴重危及國家的石油安全,而汽車產業的迅速發展和汽車進入千家萬戶無疑將加速這一趨勢。2000年我國機動車所消耗的石油約佔全國總石油消費的1/3,而據預測,2010年和2020年我國機動車的燃油需求將直線上升,分別達到將占當年全國石油總需求的43%和57%.因此,汽車產業的迅速發展與緩解能源消耗是汽車產業政策不容迴避的一對矛盾。

其次,小汽車產品的消費具有外部性,即空氣和噪音等污染。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的市區,機動車排放已經成為污染物的第一大污染源。據國家環保總局預測,2005年我國機動車尾氣排放在城市大氣污染中的分擔率將達到79%左右,城市污染正從煤煙型污染向汽車尾氣型污染轉化。

我國汽車排放污染大的原因除人口密度大,汽車數量劇增外,最重要的原因是長時期的高度保護政策導致的我國汽車生產技術和環保標准落後、汽車性能差、使用年限過長、車用燃油品質差等問題。資料顯示,我國的汽車尾氣排放標准比大多數發達國家落後近10年,並且執行情況參差不齊。即使是達到我國排放標準的汽車,其排放的一氧化碳數量也是歐洲車輛的兩倍左右,碳氫化合物和氮氧化物排放數量是歐洲車輛的3倍以上。與美國標准相比,我國一氧化碳排放量上限高出56%,氮氧化物高出32%,碳氫化合物則高出3倍以上。而大氣污染的成本及其造成的損失是極其高昂的。據世界銀行估計,因空氣污染導致的醫療成本增加以及工人生病喪失生產力使中國GDP被抵消掉5%.因此,若將環境保護問題置於汽車產業政策之外,汽車產業增長所帶動的經濟增長將只是繁榮的幻象。

二、不利於實現社會進步

首先,高度保護性的產業政策不利於實現社會公正。近年來,小汽車產業的利潤占機械行業的利潤近六成,被稱為帶動中國GDP增長的支柱產業。但是這一高額利潤是在政府保護性政策創造的不公平競爭當中通過壟斷獲得的,並且絕大多數留在該產業內部,以該產業工人的高額工資和高福利的形式出現,廣大消費者利益沒有得到體現。相比之下,中國家電業的市場化程度遠高於汽車產業,具備較強的國際競爭力。海爾、長虹等企業的利潤率很低,但整個民族從自由競爭實現的低價優質服務的產品中獲益,社會財富得到了公正的分配。

此外,由於審批制是同權力結合在一起的,項目資金的管理、使用等基本被少數權力部門和個人控制,項目在高度壟斷、封閉的狀態下層層審批,缺乏有效監督和責任追究機制,尋租活動由此產生,導致財富分配不公,社會風氣敗壞。

汽車產業如果不能在一個完全市場化的平台上進行公正競爭,那麼其對相關產業的帶動意義就是讓人懷疑的,更有可能是社會資源的一種巨大浪費和財富分配的不公。

其次,不完整的產業政策影響社會發展。由於城市規劃不合理,公共交通嚴重滯後,交通管理不善等問題,在汽車產業迅速發展的同時,交通擁堵問題日益突出,已成為影響汽車產業發展乃至全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自80年代以來,全國31座百萬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大部分交通流量負荷接近飽和,有的城市中心地區交通已接近半癱瘓狀況,特大城市市區機動車平均時速已由過去的20公里左右下降到現在的12公里左右,相當於自行車的行駛速度。我國每年因交通擁堵,交通效率下降造成的經濟損失達數百億元。運輸和交通效率的下降還加大了財政負擔,僅北京2003年緩解交通擁堵的投入就高達350億元;同時,交通事故有增無減。近年來我國交通事故死亡率高居世界第一,2003年平均每5分鍾就有一人死於交通事故,同年全國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受理的一般以上交通事故造成直接經濟損失33.7億元;此外,交通擁堵帶來的汽車怠速運轉還加重了環境污染和能源消耗。因此,如果產業政策與城市和交通規劃長期不配套,交通擁堵問題將進一步嚴重阻礙社會進步與發展。

三、不利於實現經濟的持續增長

有人說,發展汽車產業,特別是小汽車工業可以帶動許多相關產業的發展,增加就業機會。因此,在其還不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情況下應對其進行保護。但事實上,我國汽車產業落後的現狀正是長期進行高度保護的後果。

保護幼稚產業的確是扶持產業成長和發展的一種政策。因為,由關稅等保護政策造成的損失可能只是一種短期的損失,假如本國的新生產業能夠因此而在不太長的時間里迅速成長起來,實現規模經濟,成為成熟產業並能與國外產業相競爭,那末這種以短期損失來換取長期利益的政策措施是可取的。我國高度的保護性的汽車產業政策是中國在即定歷史條件下做出的選擇,也確實推動了汽車產業在較短時期內迅速具備一定的生產能力和生產規模。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幼稚產業保護理論並不主張限制民間資本參與競爭,相反其暗含的前提條件是國內的公平競爭。只有在這個前提條件下,該產業才有可能不斷進行創新,擴大生產規模,提高生產效率,並最終成長成為具備國際競爭力的成熟產業。否則將無法實現資源的動態優化配置和經濟成長的長遠利益。

另一方面,這種保護政策通常由於存在以下問題而導致全社會經濟效率下降:第一,幼稚產業的選擇問題。對於幼稚產業標準的界定至今在經濟學理論界尚無一個統一的觀點,現有的若干種標准又大多難以量化和進行具體操作,所以各種產業均以幼稚產業為名爭取保護和政策傾斜。在各國經濟實踐中,更為常見的現象是「假幼稚產業」得到了保護。所謂「假幼稚產業」,即這些工業最初受到保護,然而卻由於與保護無關的因素使之變得具有競爭力。因此對其保護表面獲得了成功,實際上意味著社會資源的浪費。

第二,幼稚產業的保護期限問題。保護幼稚產業理論的提出者李斯特認為保護期應以30年為最高界限。如果幼稚產業已經成長起來並實現了規模經濟後,政府就應及時取消保護政策,使該產業充分參與市場競爭,通過有效、公平的競爭和價值規律的作用促使其進行創新,並在創新中發展壯大。這就意味著,保護政策成功並促進GDP增長的前提是政府具有高超的經濟決策能力。但事實上,政府通常並不擁有這種能力,加之保護慣性和既得利益集團的存在,暫時性的保護通常成為永久性保護,被保護產業一味依賴政策傾斜而不是提高生產效率來提高利潤率,產業喪失發展動力,一直處於幼稚狀態,無法實現提高經濟效率,推動經濟增長的政策目標。中國的汽車產業經過近半個世紀的保護仍然是幼稚產業即是很好的例證。

同時,由於保護導致的壟斷會帶來高額壟斷利潤,從而社會資本會從生產效率高但利潤率低於被保護產業的利潤率的部門中轉移出來,投入被保護產業。這樣,社會資本被配置到了低效率部門,導致資源配置效率降低,社會生產力水平下降,經濟的持續性增長無法實現。

四、結論

從我國目前現狀來看,汽車產業的發展在很多方面已經明顯地受制於製造業之外的因素,如環保標准、能源供給、城市規劃、基礎設施建設行政審批等,而一部《汽車工業產業政策》無法實現如此龐大的政策需求。因此,從可持續發展戰略出發,《汽車工業產業政策》迫切需要向一部完整的、鼓勵公平競爭的《汽車產業政策》過渡,需要將以下因素納入其中。

1.競爭公平化。我國汽車產業缺乏競爭,實際上是說缺乏公平有效的競爭。只有進一步放寬產業政策,降低准入壁壘,鼓勵多種經濟成分的資本參與汽車製造業,才能盡快增強我國汽車產業的發展活力,才有可能迅速提高我國汽車產品的技術水平和服質量。

2.用地集約化。目前,有些決策者和規劃師效仿某些西方國家的功能區化型的用地方式,其實這種方式在西方國家已經開始被懷疑和拋棄,因為這必然導致出行量的增加和出行距離的加長。《後汽車時代的城市》的作者莫什·薩迪夫敏銳地指出,西方國家的以小汽車為中心的交通發展模式,使他們陷入了「擁有小汽車→多修路→出行距離遠→更依賴小汽車」的惡性循環中,頗有騎虎難下之勢。這些國家中已有一些有識之士開始呼籲重新審視汽車產業政策,提倡居住與交通集約化。而中國已有的城市結構基本上是功能混合型的用地方式,符合可持續發展原則,因此西方國家開始看好中國的混合型用地方式,提出「緊湊城市」的概念。我國應該堅持緊湊的、混合型的城市用地方向,具體地說,除個別特殊的分區外,城市的分區應該包含居住、商業、娛樂、工業、衛教等多種用地成分,而且各個成分按合理的比例搭配。這樣就使大部分的日常出行可在分區內進行,從而減少了出行距離。

3.出行公交化。從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角度而言,經濟發展的根本目的是發展生產,改善整個人類的生活環境,提高生活水平,人和物的移動只是達到這個目的的手段。而人和物的移動方式多種多樣,小汽車只是其中的一種,而且是成本最高的一種,公共交通則是成本最低的。現在世界各國人口高密度的城市都採用高征稅(包括牌照稅、汽車稅等)、高收費(進入某些地區要收費,停車車位要收費等)的辦法限制小汽車交通模式,並向公交運行模式傾斜。中國未來城市交通的發展路向不能倚重於人均佔道面積多、停車面積大的小汽車模式,而應採用佔道面積少、運量大、速度快的新型公交運送模式,將小汽車作為交通輔助工具,由軌道公交工具承載起現代都市的客流。因此,應大力發展公共交通,設置公交專用道,加大公交管理的高科技含量,提高公交服務水平。在大城市則應該建立以軌道交通為骨幹、普通地面公交為補充,各種客運交通方式有機銜接的現代化立體公交體系。調整場站布局,改善公交、地鐵銜接系統,方便換乘,為市民提供快捷、方便、安全、舒適的出行服務,大幅度提高公交出行比例。

Ⅲ 論文 經濟可持續發展對策研究~急!

城市是人類文明的標志,是一個時代的經濟、政治、文化、生態等發展和變化的焦點和結晶, 城市可持續發展構築了國家或區域可持續發展的主題。在經濟方面,城市可持續發展要求充分發揮城市的潛力,在資源最小利用的前提下,使城市經濟朝著穩健、高效、高質、創新的方向演進。 一、我國城市經濟可持續發展現狀 我國城市經濟在國家宏觀經濟和企業微觀經濟之間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它既是宏觀經濟的支點,又是微觀經濟的向導,因此城市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在我國城市可持續發展中的地位舉足輕重。 建國以後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初步建立了較為合理的城鎮體系,城市化水平大大提高;城市市場經濟體系框架初步形成,城市經貿高速發展,城市化、工業化和市場化逐步趨於協調;城市能源利用、技術創新、清潔生產等方面均成效顯著。 盡管如此,我國城市經濟可持續發展面臨的問題仍很多,集中表現在:行政干預較多,不能充分實現市場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經濟增長方式仍然是粗放型,資源配置效率較差;污染嚴重、環境惡化、生態破壞,城市居民生活質量的提高障礙重重;產業結構、所有制結構等經濟結構不合理;人口規模過大,人口素質偏低;規劃思想落後、規劃內容片面等。 如果這些問題得不到足夠重視和妥善解決,將對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全面實施和深度推進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 二、我國城市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對策思考 (一)全民牢固樹立可持續發展觀念、勇於承擔責任義務是我國城市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思想前提 可持續發展觀念是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和措施的思想基礎。只有在全社會形成節約資源、清潔生產、文明消費、愛護環境、保護生態的社會風氣,才能從資源、生態、環境、社會等方面去全方位地考慮問題並勇於承擔自己在可持續發展中的責任和義務,從而全面貫徹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在城市經濟可持續發展過程中,廣大公眾需要積極參與、加強監督的領域主要有:城市經濟規劃的制定、落實和實施;城市經濟發展戰略的制定;城市土地等各種資源的使用;對城市大型經濟項目的立項、建設、使用、定價等進行 聽證與監督;對城市管理者、幹部、交警、政府工作人員的工作及盡責情況進行監督。廣大公眾可以身體力行的事情比如簡朴節約文明消費、養花種樹美化環境、愛護環境保護生態等,這些事情似乎微不足道,實則作用重大。 (二)轉變政府職能,使市場機製成為推動城市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 轉變政府職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前提。在城市的經濟發展方面,政府的主要精力需放在宏觀調控上,通過制定宏觀政策和法規,培育規范的市場體系,維護企業發展和有序競爭。同時,政府還要發揮財政、稅收、金融、價格、投資等經濟手段對市場進行調節和調控,創造良好的城市經濟發展環境,維護城市經濟發展的正確方向,促進城市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三)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改善經濟發展環境 依靠科技進步,變資源消耗型發展模式為技術導向型發展模式,建立一個低耗高產的節約型城市經濟體系。城郊農業以推廣產業化為主,以改善生態環境為基礎,發展基地化設施農業、創匯農業、生態農業、旅遊觀光農業等。工業以產業結構調整為重點,加速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大力推行清潔生產、扶持環保工業以減少能耗、提升層次、降低污染、改善環境。第三產業以信息化為先導,以建設和完善高級化、網路化、法制化市場體系為基礎,提升城市大生產、大市場、大服務綜合功能,帶動和促進城市經濟可持續發展。 (四)調整和改善不合理的經濟結構 從產業結構來看,經濟發展過程就是代表生產力層次的產業結構按一、二、三產業順序比重不斷升級的過程,城市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幾乎捆綁於自身產業結構的科學程度上。因此我國城市的產業發展要不斷提高第三產業的比重,重視信息產業等新興產業的發展。在城市經濟的所有制結構方面,要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充分發揮各自作用、盡量形成優勢互補,最大限度地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和經濟的協調發展。就城市經濟中公共經濟和非公共經濟的情況而言,公共經濟的管理和運營需要在機制上、效率上有大的突破,要不斷調整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務的供給結構和供給質量,以促進城市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順利實施。 (五)注重人才培養,倡導科技創新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注重、培養、挖掘各級各類人才,全面提高城市居民的整體素質已刻不容緩。首先,文化知識是提高居民素質的基礎,為此,要在城市居民中普及高中文化基礎教育。在此基礎上,努力培養專業人才,特別是鼓勵產、學、研有機結合,大力推進科研成果產業化,用現代技術改造傳統產業,開發新產品,開拓新市場,保證城市經濟繁榮發展。在條件許可的城市,要發展知識經濟,形成知識經濟產業。與此同時,要完善相關制度、創造有利條件廣納賢才共同投入到我國的城市經濟建設中。 做好了人才的培養和開發工作,就為堅持科技創新創造了最重要的條件。50多年來我國城市經濟的穩健發展無不得益於科技創新。今後我國城市經濟的發展需要繼續提高技術、工藝、管理等知識型要素的含量和比重,要充分體現科學技術的先導性作用,使科技進步真正成為我國城市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使科學技術盡可能地轉化為第一生產力。 (六)制定科學規劃,加強交流合作 以規劃為先導,從規劃入手,把城市經濟發展規劃納入區域經濟規劃和國家經濟規劃之中,通過統籌規劃對城市進行科學定位,從城市的具體情況出發,充分反映城市特色、發揮城市優勢,力求上下結合、相互協調,避免城市內部和區域之間項目重復建設、經濟結構趨同和區域惡性競爭。 在實施規劃、加快發展的過程中,要不斷矯枉過正,樂於和善於吸收和借鑒市外、區外、國外的成功經驗和科學方法,要加強城市、區域與國際的廣泛交流和友好合作。 此外,要實現城市經濟可持續發展,妥善處理好環境與發展、公平和效益、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城市發展和區域進步、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等關系都是決策者和實施者需要深思熟慮

Ⅳ 可持續發展觀 的論文(1500)

怎樣理解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按照穩定政策、適度調整,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把握全局、解決矛盾,統籌兼顧、協調發展的思路,做好各項工作。堅持擴大內需的方針,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保護好、引導好、發揮好各方面加快發展的積極性,切實把工作重點轉到調整經濟結構、轉變增長方式、提高增長質量和效益上來,實現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貫徹這個總體要求,重要的是牢固確立和認真落實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這既是經濟工作必須長期堅持的重要指導思想,也是解決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中諸多矛盾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

醒目的變化是:對經濟發展的要求在以往「持續快速健康」中新增了「協調」兩字。這是落實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的具體體現,這不僅充分表明了我國牢固確立和認真落實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觀的決心,而且豐富了我國經濟發展目標的內涵,使其更加全面、科學。從過去單純追求經濟增長,到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這是中國發展觀的重大進步,這是科學發展觀的確立,這是發展觀念與時俱進的體現。

傳統的發展觀,偏重於物質財富的增長而忽視人的全面發展,簡單地把經濟增長等同於經濟發展而忽視社會的全面進步,相應地把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作為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標尺而忽視人文的、資源的、環境的指標,單純地把自然界看作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索取對象而忽視自然界首先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在傳統發展觀的影響下,盡管人類曾創造了歷史上從未有過的經濟奇跡,積累了豐富的物質財富,但也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資源浪費、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現象屢見不鮮,人們的生活水平和質量往往不能隨著經濟增長而相應提高,甚至出現嚴重的兩極分化和社會動盪。

科學的發展觀,是以人為本的發展觀,是全面的發展觀,是協調的發展觀,是開放的發展觀,是可持續的發展觀。樹立以人為本的發展觀,說明我們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就是要促進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推動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進步,實現可持續發展,推進城鄉協調發展、地區協調發展,保持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黨的十六大報告在闡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時,一個令人矚目的地方是,把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也列入了奮斗目標,即:「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生態環境得到改善,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這就要求我們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過程中,正確處理經濟建設與人口、資源、環境的關系,建設可持續發展的物質文明和有利於人們生存和發展的生態環境。

我國是一個有近13億人口的大國,人均資源佔有量相對不足,現在又處於工業化和城市化的中期,控制人口、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任務異常繁重。十六大報告所說的「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不僅區別於發達國家「先工業化、後信息化」的路子,而且也區別於那種以資源的高消耗、環境的人為破壞為代價的「先發展,後治理」的舊路子。從人口狀況來說,雖然我國現在的人口生育率已經降到國際平均水平,但由於人口基數過大,未來十幾年每年新增人口仍然在1000萬左右,這種狀況給就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帶來了巨大壓力。因此,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過程中,必須繼續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有效控制人口增長,大力提高人口質量。從資源狀況來說,我國人均自然資源的佔有量只相當於世界平均水平的1/3,各種礦產資源的人均佔有量還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如果不大力節約資源,不僅影響經濟效益,而且今後的發展也將難以為繼。從環境狀況來說,盡管我們已經開始注意環境保護,但由於我國人口密集,加之多年來的過度開發,以及環境保護方面科學技術的落後和投入的不足,我國的環境質量總體上仍處於惡化之中。這種情況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是不相適應的。十五大報告指出,保護環境同樣是我們的基本國策。我們要力爭在2010年基本改變生態環境惡化的狀況,使城鄉環境有明顯的改善;到2020年,使生態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重視經濟發展,是永恆的主題,但發展的觀念也必須與時俱進。應當更加重視經濟和社會的全面發展和協調發展。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是人類社會進步最基本的動力,經濟發展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基礎。但是,社會發展不僅包括物質文明的發展,而且包括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發展。物質文明的發展,也不僅要有物質生產部門的發展,而且要有科技、教育、文化、衛生以及各種服務部門的發展。黨的十六大報告提出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不僅包括使人民的物質生活更加殷實、富足,而且包括使人民的政治、經濟、文化權益得到切實尊重和保障,使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質、科技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明顯提高,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

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發展、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也是實現現代化建設第三步戰略目標的必然要求。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必須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這里講的發展不只是指經濟增長,而是在經濟發展基礎上實現社會全面發展。也就是說,是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全面、協調發展,包括在經濟社會發展基礎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也包括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即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後代滿足其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的可持續的發展。

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是堅持以人為本的體現。堅持以人為本,就是堅持以不斷滿足人的全面需求、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發展的根本目的和根本動力。提出堅持以人為本,同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和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要求,是一脈相承的;同實現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為根本出發點的現代化建設第三步戰略目標,也是完全一致的。堅持以人為本,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是我國到本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本內涵和重要保證。

今天我們仍然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重視經濟發展,但是同時有必要也有條件把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提到更重要的位置上。我們不僅要關注經濟指標,而且要關注人文指標、資源指標和環境指標;不僅要增加促進經濟增長的投入,而且要增加促進社會發展的投入,增加保護資源和環境的投入。要在加快經濟發展的同時,大力發展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社會事業。要在加快城市發展的同時,加大對農業和農村發展的支持力度,以城市繁榮帶動農村發展。要在東部地區加快發展、有條件的地方率先實現全面小康和現代化的同時,積極推進西部大開發,有效發揮中部地區的綜合優勢,加快中西部地區發展,支持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加快調整、改造、振興的步伐。要進一步加強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使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適應,實現可持續發展。(李海鷗)

中國網 2003年12月17日

Ⅳ 寫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潛力探析的論文思路

所謂經濟可持續發展:是一種合理經濟發展形態通過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使社會經濟得以形成可持續經濟發展模式。這種模式,本質上是現代生態經濟發展模式,它正確地在經濟圈、社會圈、生物圈的不同層次中力求達到經濟、社會、生態三個子系統相互協調和可持續發展,使生產、消費、流通都符合可持續經濟發展要求,在產業發展上建立生態農業和社生態工業,在區域發展上建立農村與城市的經濟可持續發展模式。總之,經濟可持續發展,是可持續發展概念的延伸或在經濟方面的具體化。 一、 經濟可持續發展思想的產生和研究 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也就決定了以可持續研究對象的發展經濟學與可持續發展經濟學的關系。從經濟方面來講,傳統經濟也就是傳統社會生產方式、人類自身關系及其與自然關系認識的反映。 如在傳統經濟中,受人與自然對抗認識的支配,那些非市場化的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是不被作為經濟資源和財富看待的,並日認為它們的供給是無限的,不考慮經濟活動與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以不斷增長的經濟財富作為經濟學追求的目標,由於傳統發展思想和理論指導,產生了嚴重的資源、環境、經濟與社會的不良惡果,如它造成了資源的浪費和短缺,導致了生態環境的嚴重惡化,產生了產品分配中嚴重的兩極分化,並由此引起了國際間和國內各種政治關系緊張等一系列問題,不僅傳統經濟發展方式難以持續,而且人類的生存面臨著嚴峻的姚戰,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人類必然要對傳統的發展思想和發展方式進行反思,以尋求能滿足人類作為一個物種持續生存(這是人類社會的最大福利目標)和發展的道路,因此也就產生了經濟可持續發展思想。 比如:中國加入WTO以後,這使得中國利用外資的環境發生了新的變化。2005年中國得到1000億美元以上的外國投資,而20世紀最後10年中國吸引的外資大約是2500億美元。如果中國實行經濟可持續發展政策給外商投資帶來新的機遇,中國政府已把吸引外商投資作為實施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 還有對中國內部經濟調整作了很大影響,促進了各種大型工程的實施。 二、 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提出及其研究意義 經濟發展主要是以價值來表現,並以價值的變化來反映其規模變化的,但僅考慮價值的變化而不考慮其他的變化,那麼經濟發展很可能是沒有保障的,所以分析經濟發展,在注重價值分析的同時,一定要考慮其他方方面面,將它們與價值分析結合起來。 人們知道,在傳統再生產分析中只考慮價值的生產與平衡,只要價值的生產是以擴大的方式進行、內部各部分之間的比例保持在一定的范圍內,該生產、經濟就能正常進行,但在經濟可持續發展中,則不僅要求價值生產的擴大和各部分之間比例的正常,而且要求價值的生產與其他各種流量之間保持一定的比例,而且這種比例的要求更嚴格,如果達不到這種要求,經濟可持續發展是難以進行下去的。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提出,就是因為其他各種因素,其中尤其是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的變化不能滿足其要求的產物,所以要求經濟發展必須與其他環境相適應。 保持經濟系統穩定和發展,如果能量和自然資源輸入經濟系統的量,超過了自然系統再生產這些能量和自然資源的速度,就會出現經濟發展不可持續的結果。可持續發展思想的提出,就是因為傳統經濟發展對自然資源與能量消耗的速度,超過自然界再生產它們速度,使經濟發展難以長久持續的結果。 經濟可持續發展是全人類的一項共同事業,實現這項事業對我國來講更顯重要和迫切。因為我國的生態環境質量更惡劣,資源短缺狀況更嚴重,所以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更為強烈。研究經濟可持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條件、因難、思路和途徑等、以此促進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三、 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淺析 1、經濟可持續發展所存在的問題 經濟發展是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經濟發展過程中產生和積累的問題,自然也就成為阻礙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因素,所以這些問題仍然可以看作是經濟可持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這些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①生態環境的破壞與發展經濟的矛盾尚未解決; ②生態環境日趨惡化,資源短缺嚴重; ③技術創新能力低,尤其是企業的技術能力創新低,技術轉化的速度慢; ④勞動力素質普遍不高,遠遠滿足不了經濟可持續須發展得要求; ⑤教育體制落後和投入不足; ⑥人口增長較快且不合理; ⑦經濟結構不合理,資源配置效率低下; ⑧收入分配的兩極化趨勢越來越明顯; ⑨社會政治經濟制度不盡符合經濟可持續發是的要求。 2、經濟可持續發展所存在的機遇 雖然存在以上許多不利於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因素和問題,國際形勢也對我們提出了嚴峻的挑戰,但同時也存在一些有利的機遇。 2.1 內部條件 我國生態環境己惡劣到十分嚴重的程度,這雖然是不利於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因素,但它也迫使我國必須實行經濟發展方式的轉換,只有實行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經濟發展才能持續,如再不進行水資源的保護,不僅北方傳統缺水地區全因水資源短缺而制約經濟發展,即使南方富水地區也會因水資源污染而產生水資源短缺並制約經濟發展等。 經過改革開放20多年快速的經濟增長,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較大提高,對環境和資源保護的意識有了很大提高,愛護環境正成為越來越多人的自覺行為並願意為環境保護付出代價;對綠色產品的需求不斷提高,從而為經濟可持續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市場條件:資本積累有了較大增長,整體技術水平有了較大提高,國家整體經濟實力得到加強,發展意識正在改變,正由傳統的追求經濟的數量擴張,轉變為追求經濟效益的提高,同時正從原來以犧牲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來換取經濟增長,轉變為在保護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的前提下實現經濟增長,甚至可以為保護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而犧牲一定的增長速度,或者是通過以物質資本和人力資本來換取生態資本和資源資本;正在對科技制度、教育體制、司法體制、幹部體制、市場體制、財政金融體制、外貿體制、分配體制、政治體制等進行重大的改革,制度創新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在這種制度創新中,中央政府的宏觀調控能力開始得到加強,一些制約或阻礙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問題,如區域經濟發展和分配問題,社會保障問題等正開始著手解決等,都說明我國存在著許多有利於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條件。 2.2 外部條件 外部方面也存在許多有利於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條件。在國際生態環境和資源一體比的作用下,發達國家對環境保護和資源利用方面的技術轉移條件會放鬆,全面加強對發展中國家這些方面的援助,這會加強我國在這些方面的能力和節約技術開發的時間和資金。現代通訊技術和計算機網路技術,為我國在較短時間內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水平提供了有效手段,它將使這一艱巨任務變得簡捷而有效,極大地提高教育資源的利用效率和教育質量,以低成本完成龐大的教育任務等等。 國際經濟一體化產生的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的消費示範效應,雖然會對後者的傳統文化產生巨大的沖擊並降低其積累率,但由此也會加速這些國家產業結構的升級換代,推動經濟快速增長。正是在這種消費同步性的作用下,使發達國家許多剛產生的一些消費方式及相應的產業部門也在我國同步產生,如西方近些年剛誕生的網路技術、移動通訊技術等,就幾乎都在我國同時產生,這些情況也說明,我國較強的技術力量,使我國在世界經濟一體化過程中具備了一定的產業跳躍能力,這種能力為我國的一些產業趕超世界先進水平提供了動能。 從長期看它對我國是不利的,但從短期看,它對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勞動力的轉移和質量的提高,進行資本積累,提高國際競爭力等是有促進作用的。我國巨大而有潛力的市場.成為吸引新技術和新產業在我國落戶和發展的有利條件,如果善加利用這個條件將促進我國新產業的發展和傳統產業的改造,從而縮短我國與發達國家間的發展差距。我國是技術後進國家,並充分利用發達國家的成熟技術,縮短我國的發展時間,節約大量的技術開發資金,同時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不必經歷技術創新國那樣長的經濟衰退過程和技術創新過程。 雖然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面臨挑戰與機遇的並存局面,但冷靜和客觀地分析後,必然會得到挑戰大於機遇的結論,因此如何在這種嚴峻的形勢面前,實現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目標,使機遇成為現實,就成為我國面臨的最大挑戰。 四、 經濟可持續發展刻不容緩 1、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已經成為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但其發展模式是什麼,卻是值得認真思考的。因為如果僅僅圍繞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社會公平公正、公眾參與等這些可持續發展的基本要求或共同範式而沒有特定的戰略模式,是難以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目標的,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這些基本要求只能在特定的模式和在具體的經濟發展過程中實現。而特定的模式與經濟發展過程在不同的國情中是不同的,如對公平與公正的理解,不同的文化對它們的理解也就不同,對生態環境與自然資源的保護方式與程度也不同,所以要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還必須制定出符合本國國情和世界經濟發展趨勢的特定模式。 2、可持續發展思想的產生,最主要的就是生態環境和資源滿足不了傳統經濟發展的需要,因此可持續發展思想的核心內容之一,就是要實現生態環境省社會經濟的協調發展。這方面的工作,在我國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方面顯得尤為重要。由於歷史和自然條件等方面的原因,與世界各國或平均水平相比,我國生態環境的嚴酷程度和資源的短缺程度是非常高的,已經成為制約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最重要因素,因此加強生態環境建設,保證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環境資源需要,成為我國最緊迫的任務。

Ⅵ 論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科學技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規模迅猛發展,增強了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給人類社會帶來空前的繁榮,也為今後的進一步發展准備了必要的物質技術條件。 而人類卻產生了盲目樂觀的情緒,好像自己已經成為大自然的主人,可以長期掠奪資源而不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經濟也在盲目的飛速發展,帶來的後果也日趨嚴重,全人類的明天將是什麼樣子呢?悲觀主義者描述了世界末日的景象,向全世界敲響了警鍾。人們承認面臨的嚴重危機,但是可以通過共同的努力戰勝它,尋求新的發展道路。 研究我國現今的經濟形勢,分析經濟發展與社會和生態的關系,尋求一條相互協調的發展道路--經濟可持續發展道路。
引言:所謂經濟可持續發展:是一種合理經濟發展形態通過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使社會經濟得以形成可持續經濟發展模式。這種模式,本質上是現代生態經濟發展模式,它正確地在經濟圈、社會圈、生物圈的不同層次中力求達到經濟、社會、生態三個子系統相互協調和可持續發展,使生產、消費、流通都符合可持續經濟發展要求,在產業發展上建立生態農業和社生態工業,在區域發展上建立農村與城市的經濟可持續發展模式。總之,經濟可持續發展,是可持續發展概念的延伸或在經濟方面的具體化。 一、 經濟可持續發展思想的產生和研究 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也就決定了以可持續研究對象的發展經濟學與可持續發展經濟學的關系。從經濟方面來講,傳統經濟也就是傳統社會生產方式、人類自身關系及其與自然關系認識的反映。 如在傳統經濟中,受人與自然對抗認識的支配,那些非市場化的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是不被作為經濟資源和財富看待的,並日認為它們的供給是無限的,不考慮經濟活動與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以不斷增長的經濟財富作為經濟學追求的目標,由於傳統發展思想和理論指導,產生了嚴重的資源、環境、經濟與社會的不良惡果,如它造成了資源的浪費和短缺,導致了生態環境的嚴重惡化,產生了產品分配中嚴重的兩極分化,並由此引起了國際間和國內各種政治關系緊張等一系列問題,不僅傳統經濟發展方式難以持續,而且人類的生存面臨著嚴峻的姚戰,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人類必然要對傳統的發展思想和發展方式進行反思,以尋求能滿足人類作為一個物種持續生存(這是人類社會的最大福利目標)和發展的道路,因此也就產生了經濟可持續發展思想。 比如:中國加入WTO以後,這使得中國利用外資的環境發生了新的變化。2005年中國得到1000億美元以上的外國投資,而20世紀最後10年中國吸引的外資大約是2500億美元。如果中國實行經濟可持續發展政策給外商投資帶來新的機遇,中國政府已把吸引外商投資作為實施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 還有對中國內部經濟調整作了很大影響,促進了各種大型工程的實施。 二、 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提出及其研究意義 經濟發展主要是以價值來表現,並以價值的變化來反映其規模變化的,但僅考慮價值的變化而不考慮其他的變化,那麼經濟發展很可能是沒有保障的,所以分析經濟發展,在注重價值分析的同時,一定要考慮其他方方面面,將它們與價值分析結合起來。 人們知道,在傳統再生產分析中只考慮價值的生產與平衡,只要價值的生產是以擴大的方式進行、內部各部分之間的比例保持在一定的范圍內,該生產、經濟就能正常進行,但在經濟可持續發展中,則不僅要求價值生產的擴大和各部分之間比例的正常,而且要求價值的生產與其他各種流量之間保持一定的比例,而且這種比例的要求更嚴格,如果達不到這種要求,經濟可持續發展是難以進行下去的。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提出,就是因為其他各種因素,其中尤其是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的變化不能滿足其要求的產物,所以要求經濟發展必須與其他環境相適應。 保持經濟系統穩定和發展,如果能量和自然資源輸入經濟系統的量,超過了自然系統再生產這些能量和自然資源的速度,就會出現經濟發展不可持續的結果。可持續發展思想的提出,就是因為傳統經濟發展對自然資源與能量消耗的速度,超過自然界再生產它們速度,使經濟發展難以長久持續的結果。 經濟可持續發展是全人類的一項共同事業,實現這項事業對我國來講更顯重要和迫切。因為我國的生態環境質量更惡劣,資源短缺狀況更嚴重,所以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更為強烈。研究經濟可持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條件、因難、思路和途徑等、以此促進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三、 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淺析 1、經濟可持續發展所存在的問題 經濟發展是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經濟發展過程中產生和積累的問題,自然也就成為阻礙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因素,所以這些問題仍然可以看作是經濟可持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這些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①生態環境的破壞與發展經濟的矛盾尚未解決; ②生態環境日趨惡化,資源短缺嚴重; ③技術創新能力低,尤其是企業的技術能力創新低,技術轉化的速度慢; ④勞動力素質普遍不高,遠遠滿足不了經濟可持續須發展得要求; ⑤教育體制落後和投入不足; ⑥人口增長較快且不合理; ⑦經濟結構不合理,資源配置效率低下; ⑧收入分配的兩極化趨勢越來越明顯; ⑨社會政治經濟制度不盡符合經濟可持續發是的要求。 2、經濟可持續發展所存在的機遇 雖然存在以上許多不利於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因素和問題,國際形勢也對我們提出了嚴峻的挑戰,但同時也存在一些有利的機遇。 2.1 內部條件 我國生態環境己惡劣到十分嚴重的程度,這雖然是不利於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因素,但它也迫使我國必須實行經濟發展方式的轉換,只有實行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經濟發展才能持續,如再不進行水資源的保護,不僅北方傳統缺水地區全因水資源短缺而制約經濟發展,即使南方富水地區也會因水資源污染而產生水資源短缺並制約經濟發展等。 經過改革開放20多年快速的經濟增長,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較大提高,對環境和資源保護的意識有了很大提高,愛護環境正成為越來越多人的自覺行為並願意為環境保護付出代價;對綠色產品的需求不斷提高,從而為經濟可持續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市場條件:資本積累有了較大增長,整體技術水平有了較大提高,國家整體經濟實力得到加強,發展意識正在改變,正由傳統的追求經濟的數量擴張,轉變為追求經濟效益的提高,同時正從原來以犧牲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來換取經濟增長,轉變為在保護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的前提下實現經濟增長,甚至可以為保護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而犧牲一定的增長速度,或者是通過以物質資本和人力資本來換取生態資本和資源資本;正在對科技制度、教育體制、司法體制、幹部體制、市場體制、財政金融體制、外貿體制、分配體制、政治體制等進行重大的改革,制度創新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在這種制度創新中,中央政府的宏觀調控能力開始得到加強,一些制約或阻礙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問題,如區域經濟發展和分配問題,社會保障問題等正開始著手解決等,都說明我國存在著許多有利於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條件。 2.2 外部條件 外部方面也存在許多有利於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條件。在國際生態環境和資源一體比的作用下,發達國家對環境保護和資源利用方面的技術轉移條件會放鬆,全面加強對發展中國家這些方面的援助,這會加強我國在這些方面的能力和節約技術開發的時間和資金。現代通訊技術和計算機網路技術,為我國在較短時間內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水平提供了有效手段,它將使這一艱巨任務變得簡捷而有效,極大地提高教育資源的利用效率和教育質量,以低成本完成龐大的教育任務等等。 國際經濟一體化產生的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的消費示範效應,雖然會對後者的傳統文化產生巨大的沖擊並降低其積累率,但由此也會加速這些國家產業結構的升級換代,推動經濟快速增長。正是在這種消費同步性的作用下,使發達國家許多剛產生的一些消費方式及相應的產業部門也在我國同步產生,如西方近些年剛誕生的網路技術、移動通訊技術等,就幾乎都在我國同時產生,這些情況也說明,我國較強的技術力量,使我國在世界經濟一體化過程中具備了一定的產業跳躍能力,這種能力為我國的一些產業趕超世界先進水平提供了動能。 從長期看它對我國是不利的,但從短期看,它對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勞動力的轉移和質量的提高,進行資本積累,提高國際競爭力等是有促進作用的。我國巨大而有潛力的市場.成為吸引新技術和新產業在我國落戶和發展的有利條件,如果善加利用這個條件將促進我國新產業的發展和傳統產業的改造,從而縮短我國與發達國家間的發展差距。我國是技術後進國家,並充分利用發達國家的成熟技術,縮短我國的發展時間,節約大量的技術開發資金,同時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不必經歷技術創新國那樣長的經濟衰退過程和技術創新過程。 雖然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面臨挑戰與機遇的並存局面,但冷靜和客觀地分析後,必然會得到挑戰大於機遇的結論,因此如何在這種嚴峻的形勢面前,實現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目標,使機遇成為現實,就成為我國面臨的最大挑戰。 四、 經濟可持續發展刻不容緩 1、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已經成為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但其發展模式是什麼,卻是值得認真思考的。因為如果僅僅圍繞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社會公平公正、公眾參與等這些可持續發展的基本要求或共同範式而沒有特定的戰略模式,是難以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目標的,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這些基本要求只能在特定的模式和在具體的經濟發展過程中實現。而特定的模式與經濟發展過程在不同的國情中是不同的,如對公平與公正的理解,不同的文化對它們的理解也就不同,對生態環境與自然資源的保護方式與程度也不同,所以要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還必須制定出符合本國國情和世界經濟發展趨勢的特定模式。 2、可持續發展思想的產生,最主要的就是生態環境和資源滿足不了傳統經濟發展的需要,因此可持續發展思想的核心內容之一,就是要實現生態環境省社會經濟的協調發展。這方面的工作,在我國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方面顯得尤為重要。由於歷史和自然條件等方面的原因,與世界各國或平均水平相比,我國生態環境的嚴酷程度和資源的短缺程度是非常高的,已經成為制約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最重要因素,因此加強生態環境建設,保證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環境資源需要,成為我國最緊迫的任務。 備注: 參考資料: 1. 湖南省統計局.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系統解析與能力評價. 2004-07-26 2. 章家恩;駱世明.面性循環經濟的農業現代化轉型. 中國生態農業學報,2006/04 3. 洪旭,胡旺陽,楊錫懷. 發展循環經濟 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2006, (06) 4. 喬穎,可持續發展經濟條件下的政府功能. 2006, (02) 5. 赫麗萍.可持續發展的哲學思考——用普遍聯系的觀點分析可持續發展問題.

Ⅶ 3000字的可持續發展論文

可持續發展與人的主體地位初探 自20世紀末以來,由於人類面臨日益嚴重的各種「生態問題」,因而可持續發展問題成為備受人類關注的熱門話題。可持續發展作為一種新的發展模式和發展觀,也日益深入人心,並被越來越多的國家作為一種社會發展戰略付諸實踐,這是人類社會文明進程中的質的飛躍。但就目前情況看,對可持續發展內涵的理解仍不盡一致,甚至在一些基本問題上尚未形成共識,如人在可持續發展中的地位問題。這就直接關涉到如何把握可持續發展觀的本質以至能否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根本性問題。 一、人在與自然關系中的主體地位 所謂人的主體地位,是指人在與自然界關系中的一種位置,即在這種關系中,人是主 體,自然界是客體。人與自然界之間的關系是相當復雜的,有不同角度和不同的層次, 「主—客」關系是人與自然關系的基本方面,但不能涵蓋人與自然界關系的全部。因此 ,人與自然的「主—客」關系的確立也是有范圍的,其作用也是有限度的。一般地說, 人與自然界的關系可以從兩個角度加以確證,一是從存在論(事實)的角度看,人與自然 界中其他存在物(生命的、非生命的)一樣,同屬於自然生態系統構成中的一份子或一個 組成部分,人與其他自然存在物就是一種「平等」關系。在這個意義上,人與其他自然 物之間難以區分誰為主、誰為客關系。二是從價值論(價值)的角度看,人類具有不同於 其他自然存在物的特殊屬性,具有其他存在物所不具備的自主性、創造性,人源於自然 而又超越於自然,人可以把人以外的自然物作為認識、利用和改造的對象,使直接的自 然物或被人改造過的自然物為人所用、為人服務。同時,人還具有認識和改造自身的自 覺性和能力,也就是在人類針對自然界的有意識、有目的活動中,對自然界的積極改造 和對人類自身的自覺改造是一致的,在改造自然中使人類自身得到改造。「自覺地」改 造自身與「積極地」改造自然兩者之間相互作用、互為因果、相輔相成,進而實現人與 自然的協調、共生與互利。可見,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中,人的主體地位主要是在「價值 論」的意義上構成的「主—客」關系中得到確證的。但是,人的實踐和自然科學研究證 明,即使是在「存在論」的意義上,人類的活動也表現出一定程度的主體性,「由於人 類在地球上的活動非常廣泛,不斷地改變或影響地球的自然環境,已經成為生物生態系 統中的主導性生態因子」[1](P43)。概而言之,在人與自然關系中,人的主體地位的內 涵主要表現為:(1)人依據自身生存和發展的需要積極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實現主 體客體化;(2)人通過實踐活動將外在於人的自然「內在化」以充實、完善和發展人自 身,實現客體主體化;(3)人的主體地位的實質在於人是目的。就人與自然關系的本質 而言,人具有目的價值,自然界具有手段價值。因為就人類而言,對人與自然關系的正 確認識與有效地處理,都必然以是否符合人類的生存與發展的客觀需要,作為最終的價 值取向和評判標准。當然,這並不否定自然界在人們活動面前確證它存在的客觀性和獨 立性,即自然界可以獨立於人而存在,它具有不依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和本質。 但是,自然界的存在及其規律的「價值」是人的存在及其需要所賦予的。一方面,自然 界存在及其規律對人作為目的及其實現有制約作用,也就是說,人在自然界面前不能「 為所欲為」,必須承認自然界的真實存在,尊重自然規律;另一方面,自然界存在及其 規律之所以有價值,就在於它為人的生存及其發展提供了條件,為人的活動服務,為人 的目的實現服務。這就是人的主體地位的基本涵義,也是人與自然之間「主—客」關系 的基本內容和基本規定,正是人的主體地位確定了人與自然關系的性質,確定了人的活 動和自然界作用的范圍。id=8

Ⅷ 中國的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論文

可持續發展戰略與我國汽車產業政策
作為帶動中國經濟的增長的支柱性產業,汽車產業政策一直受到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視。目前中國的汽車產業政策主要存在兩個問題:第一,產業政策不完整。汽車是一個具有強烈外部性的產業,汽車產業的迅速發展將產生一系列的環保、能源、交通等相關問題,因此,一個完整的汽車產業政策應既涵蓋製造領域,又涵蓋環保、能源和交通等相關領域。但是我國現行的《汽車工業產業政策》僅僅局限於汽車製造這個領域,是不完整的,無法實現如此龐大的政策需求。第二,產業政策帶有極強的保護性色彩。汽車製造屬於競爭性領域,政府只需要關注安全、節能、環保等外部性問題,至於由誰生產,生產什麼車型,售價如何則應由企業和市場決定。但是中國長期實行嚴格的項目審批和目錄制管理,民營資本在整車項目上面臨極高的准入壁壘。盡管中國已經廢止汽車《目錄》,實行公告制管理,但是這一改革措施除了簡化省一級的申報手續和改每年公告一次為每月公告一次外,並沒有體現出減少對企業的政策控制從而放開市場競爭的意圖。盡管一直被稱為准轎車的吉利、悅達和中華轎車已經獲准在全國銷售,但是從新汽車產業政策《徵求意見稿》對大型汽車集團、戰略聯盟的定位描述中不難看出,新汽車產業政策其實不鼓勵民營資本大規模進入汽車製造業,多元化的資本進入汽車行業還將受到較強的限制。這兩個問題的長期存在將導致我國生態環境惡化、社會不公正和經濟效率下降等後果,不利於實現可持續發展。
一、不利於實現生態環境的改善

首先,將加重資源耗竭的趨勢。汽車數量的迅速增加將必然導致對耕地資源需求的增加,如擴建、增建道路、增修停車場等。目前,中國家用轎車的保有量為489萬輛,據估計,到2010年和2020年這一數字將分別增加到1466萬輛和7200萬輛,屆時全國汽車保有量將高達1.3億輛。假設高峰時段出車率為40%,可以推算出,這些汽車僅直接用地就為50萬公頃,更為嚴重的是將刺激城市居民住宅郊區化,使城區面積大幅度增加,根據西方國家的經濟發展情況,這個增加值是其直接用地量的幾十倍。這還不包括未來我國多達8億的農村人口擁有的小汽車所帶來的耕地浪費。而耕地資源屬於「生存資源」,即人類生存最不可缺少的因素。若我國汽車產業政策盲目鼓勵產業增長,不充分考慮該產業發展與耕地資源的關系,我國是必將面臨生存問題的嚴重挑戰。

此外,我國的能源儲備也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自1993年開始,我國已成為石油凈進口國,現在我國石油消費的1/3依賴進口。過分依賴進口,將嚴重危及國家的石油安全,而汽車產業的迅速發展和汽車進入千家萬戶無疑將加速這一趨勢。2000年我國機動車所消耗的石油約佔全國總石油消費的1/3,而據預測,2010年和2020年我國機動車的燃油需求將直線上升,分別達到將占當年全國石油總需求的43%和57%.因此,汽車產業的迅速發展與緩解能源消耗是汽車產業政策不容迴避的一對矛盾。

其次,小汽車產品的消費具有外部性,即空氣和噪音等污染。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的市區,機動車排放已經成為污染物的第一大污染源。據國家環保總局預測,2005年我國機動車尾氣排放在城市大氣污染中的分擔率將達到79%左右,城市污染正從煤煙型污染向汽車尾氣型污染轉化。

我國汽車排放污染大的原因除人口密度大,汽車數量劇增外,最重要的原因是長時期的高度保護政策導致的我國汽車生產技術和環保標准落後、汽車性能差、使用年限過長、車用燃油品質差等問題。資料顯示,我國的汽車尾氣排放標准比大多數發達國家落後近10年,並且執行情況參差不齊。即使是達到我國排放標準的汽車,其排放的一氧化碳數量也是歐洲車輛的兩倍左右,碳氫化合物和氮氧化物排放數量是歐洲車輛的3倍以上。與美國標准相比,我國一氧化碳排放量上限高出56%,氮氧化物高出32%,碳氫化合物則高出3倍以上。而大氣污染的成本及其造成的損失是極其高昂的。據世界銀行估計,因空氣污染導致的醫療成本增加以及工人生病喪失生產力使中國GDP被抵消掉5%.因此,若將環境保護問題置於汽車產業政策之外,汽車產業增長所帶動的經濟增長將只是繁榮的幻象。

二、不利於實現社會進步

首先,高度保護性的產業政策不利於實現社會公正。近年來,小汽車產業的利潤占機械行業的利潤近六成,被稱為帶動中國GDP增長的支柱產業。但是這一高額利潤是在政府保護性政策創造的不公平競爭當中通過壟斷獲得的,並且絕大多數留在該產業內部,以該產業工人的高額工資和高福利的形式出現,廣大消費者利益沒有得到體現。相比之下,中國家電業的市場化程度遠高於汽車產業,具備較強的國際競爭力。海爾、長虹等企業的利潤率很低,但整個民族從自由競爭實現的低價優質服務的產品中獲益,社會財富得到了公正的分配。

此外,由於審批制是同權力結合在一起的,項目資金的管理、使用等基本被少數權力部門和個人控制,項目在高度壟斷、封閉的狀態下層層審批,缺乏有效監督和責任追究機制,尋租活動由此產生,導致財富分配不公,社會風氣敗壞。

汽車產業如果不能在一個完全市場化的平台上進行公正競爭,那麼其對相關產業的帶動意義就是讓人懷疑的,更有可能是社會資源的一種巨大浪費和財富分配的不公。

其次,不完整的產業政策影響社會發展。由於城市規劃不合理,公共交通嚴重滯後,交通管理不善等問題,在汽車產業迅速發展的同時,交通擁堵問題日益突出,已成為影響汽車產業發展乃至全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自80年代以來,全國31座百萬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大部分交通流量負荷接近飽和,有的城市中心地區交通已接近半癱瘓狀況,特大城市市區機動車平均時速已由過去的20公里左右下降到現在的12公里左右,相當於自行車的行駛速度。我國每年因交通擁堵,交通效率下降造成的經濟損失達數百億元。運輸和交通效率的下降還加大了財政負擔,僅北京2003年緩解交通擁堵的投入就高達350億元;同時,交通事故有增無減。近年來我國交通事故死亡率高居世界第一,2003年平均每5分鍾就有一人死於交通事故,同年全國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受理的一般以上交通事故造成直接經濟損失33.7億元;此外,交通擁堵帶來的汽車怠速運轉還加重了環境污染和能源消耗。因此,如果產業政策與城市和交通規劃長期不配套,交通擁堵問題將進一步嚴重阻礙社會進步與發展。

三、不利於實現經濟的持續增長

有人說,發展汽車產業,特別是小汽車工業可以帶動許多相關產業的發展,增加就業機會。因此,在其還不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情況下應對其進行保護。但事實上,我國汽車產業落後的現狀正是長期進行高度保護的後果。

保護幼稚產業的確是扶持產業成長和發展的一種政策。因為,由關稅等保護政策造成的損失可能只是一種短期的損失,假如本國的新生產業能夠因此而在不太長的時間里迅速成長起來,實現規模經濟,成為成熟產業並能與國外產業相競爭,那末這種以短期損失來換取長期利益的政策措施是可取的。我國高度的保護性的汽車產業政策是中國在即定歷史條件下做出的選擇,也確實推動了汽車產業在較短時期內迅速具備一定的生產能力和生產規模。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幼稚產業保護理論並不主張限制民間資本參與競爭,相反其暗含的前提條件是國內的公平競爭。只有在這個前提條件下,該產業才有可能不斷進行創新,擴大生產規模,提高生產效率,並最終成長成為具備國際競爭力的成熟產業。否則將無法實現資源的動態優化配置和經濟成長的長遠利益。

另一方面,這種保護政策通常由於存在以下問題而導致全社會經濟效率下降:第一,幼稚產業的選擇問題。對於幼稚產業標準的界定至今在經濟學理論界尚無一個統一的觀點,現有的若干種標准又大多難以量化和進行具體操作,所以各種產業均以幼稚產業為名爭取保護和政策傾斜。在各國經濟實踐中,更為常見的現象是「假幼稚產業」得到了保護。所謂「假幼稚產業」,即這些工業最初受到保護,然而卻由於與保護無關的因素使之變得具有競爭力。因此對其保護表面獲得了成功,實際上意味著社會資源的浪費。

第二,幼稚產業的保護期限問題。保護幼稚產業理論的提出者李斯特認為保護期應以30年為最高界限。如果幼稚產業已經成長起來並實現了規模經濟後,政府就應及時取消保護政策,使該產業充分參與市場競爭,通過有效、公平的競爭和價值規律的作用促使其進行創新,並在創新中發展壯大。這就意味著,保護政策成功並促進GDP增長的前提是政府具有高超的經濟決策能力。但事實上,政府通常並不擁有這種能力,加之保護慣性和既得利益集團的存在,暫時性的保護通常成為永久性保護,被保護產業一味依賴政策傾斜而不是提高生產效率來提高利潤率,產業喪失發展動力,一直處於幼稚狀態,無法實現提高經濟效率,推動經濟增長的政策目標。中國的汽車產業經過近半個世紀的保護仍然是幼稚產業即是很好的例證。

同時,由於保護導致的壟斷會帶來高額壟斷利潤,從而社會資本會從生產效率高但利潤率低於被保護產業的利潤率的部門中轉移出來,投入被保護產業。這樣,社會資本被配置到了低效率部門,導致資源配置效率降低,社會生產力水平下降,經濟的持續性增長無法實現。

四、結論

從我國目前現狀來看,汽車產業的發展在很多方面已經明顯地受制於製造業之外的因素,如環保標准、能源供給、城市規劃、基礎設施建設行政審批等,而一部《汽車工業產業政策》無法實現如此龐大的政策需求。因此,從可持續發展戰略出發,《汽車工業產業政策》迫切需要向一部完整的、鼓勵公平競爭的《汽車產業政策》過渡,需要將以下因素納入其中。

1.競爭公平化。我國汽車產業缺乏競爭,實際上是說缺乏公平有效的競爭。只有進一步放寬產業政策,降低准入壁壘,鼓勵多種經濟成分的資本參與汽車製造業,才能盡快增強我國汽車產業的發展活力,才有可能迅速提高我國汽車產品的技術水平和服質量。

2.用地集約化。目前,有些決策者和規劃師效仿某些西方國家的功能區化型的用地方式,其實這種方式在西方國家已經開始被懷疑和拋棄,因為這必然導致出行量的增加和出行距離的加長。《後汽車時代的城市》的作者莫什·薩迪夫敏銳地指出,西方國家的以小汽車為中心的交通發展模式,使他們陷入了「擁有小汽車→多修路→出行距離遠→更依賴小汽車」的惡性循環中,頗有騎虎難下之勢。這些國家中已有一些有識之士開始呼籲重新審視汽車產業政策,提倡居住與交通集約化。而中國已有的城市結構基本上是功能混合型的用地方式,符合可持續發展原則,因此西方國家開始看好中國的混合型用地方式,提出「緊湊城市」的概念。我國應該堅持緊湊的、混合型的城市用地方向,具體地說,除個別特殊的分區外,城市的分區應該包含居住、商業、娛樂、工業、衛教等多種用地成分,而且各個成分按合理的比例搭配。這樣就使大部分的日常出行可在分區內進行,從而減少了出行距離。

3.出行公交化。從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角度而言,經濟發展的根本目的是發展生產,改善整個人類的生活環境,提高生活水平,人和物的移動只是達到這個目的的手段。而人和物的移動方式多種多樣,小汽車只是其中的一種,而且是成本最高的一種,公共交通則是成本最低的。現在世界各國人口高密度的城市都採用高征稅(包括牌照稅、汽車稅等)、高收費(進入某些地區要收費,停車車位要收費等)的辦法限制小汽車交通模式,並向公交運行模式傾斜。中國未來城市交通的發展路向不能倚重於人均佔道面積多、停車面積大的小汽車模式,而應採用佔道面積少、運量大、速度快的新型公交運送模式,將小汽車作為交通輔助工具,由軌道公交工具承載起現代都市的客流。因此,應大力發展公共交通,設置公交專用道,加大公交管理的高科技含量,提高公交服務水平。在大城市則應該建立以軌道交通為骨幹、普通地面公交為補充,各種客運交通方式有機銜接的現代化立體公交體系。調整場站布局,改善公交、地鐵銜接系統,方便換乘,為市民提供快捷、方便、安全、舒適的出行服務,大幅度提高公交出行比例。

閱讀全文

與經濟與可持續發展3000字論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