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疫情給中國社會帶來的影響
疫情作為外生沖擊,會對中國經濟增長帶來短期的影響,也會對世界經濟發展專產生一定沖擊。
疫情發生及屬其防控,不可避免帶來了流動性受限,無疑會給中國的交通運輸業、服務業、旅遊餐飲、文化娛樂等直接帶來沖擊,短期內也必然會對中國就業增長、消費增長、外商投資預期等產生影響,帶來短期經濟增長預期下行。
(1)疫情對中國經濟的積極影響擴展閱讀:
而中國作為推動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源,目前在全球價值鏈和供應鏈體系中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世界很多大的零售市場的大量商品來自中國,許多製造業企業大量的中間產品、零部件等也都來自中國。
因此,人們會對疫情是否影響中國在全球產業鏈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全球供應鏈會不會由此遭遇大的沖擊和影響等問題高度關注。
其次,部分國家短期的疫情防控措施會影響生產要素自由流動。受疫情沖擊,全球人員、商品、技術等要素流動會放慢,全球交通、餐飲以及旅遊業等服務業會受到影響,短期內全球國際貿易、供應鏈波動等下行預期增加。
㈡ 疫情對國內的經濟發展有什麼樣的意義
疫情在很大程度上對國內經濟發展是起著阻礙作用的,但是我們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使得疫情並沒有發生嚴重的影響。
㈢ 疫情期間,哪些行業對國家經濟有促進作用
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國爆發,國民生活停滯了了將近半年時間,抗疫一線的工作人員冒著生命危險守護我們的生命安全。由於疫情的影響,很多企業都沒有渡過此次難關倒閉了,但是還有些企業卻因為疫情的原因促進了我們國家的經濟。比如說我們的;網上購物、遠成辦公、在線上課開會等等都在加快成長。這樣體現出來我國的計算機行業的潛力。網路發展帶來了很多的便利
疫情當前,宅在家中的我們在網上娛樂的時間也有所增長,有些在網上點餐和購物的人數也有所增長,疫情的時候人們很少出門,這也促進了電商網購和快遞的發展,網上超市和便利店也迎來了春天。疫情過後,國民的外出就餐和娛樂場所等地方的經濟也會有所恢復。在疫情期間,國家和世界各國人民對於口罩,消毒產品和各種醫療器械的需求也很大,這也幫助製造業恢復了一些。
我國一向堅持與鄰為善,加強和周邊國家的密切友好合作關系。我國也在不斷的加強外交的軟實力,並且積極地維護我國公民和企業海外的合法權益,並積極的參與外交,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形象,地位,聲望。並加強了我國的對外影響力。
㈣ 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對中國經濟影響不大,但是對中國的百姓影響很大沒有收入,沒有來源,就只能幹靠!
㈤ 新冠疫情對中國的積極意義
意義重大!肺炎疫情發生後,中國政府迅速採取一系列有力措施阻止疫情蔓延,與疫情相關的科研持續推進並已經取得了一定進展。但當前仍處於疫情的高發期,現在要對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進行完全准確的評估仍較為困難。但政府採取的持續控制疫情的措施有助於盡快控制疫情,防範其危害的進一步擴大。樂觀估計,在強有力的控制疫情的措施下,疫情或主要集中於一季度,後續將逐漸緩解。我們後續對宏觀經濟的分析以此為基礎,後續實際情況仍需視疫情的嚴重程度和持續時間而調整。
疫情沖擊交通運輸、住宿餐飲、旅遊等服務業首當其沖,成為經濟增長最大拖累因素。2020年一季度第三產業增速將較上年底出現較大程度的回落。尤為值得關注的是,參照SARS的情況來看,在疫情緩解後服務業的恢復仍需要較長的時間。此外,2003年SARS疫情時,第三產業佔比相對較低,但2015年以來我國第三產業佔比已經超過50%。考慮到第三產業佔比的攀升,即使本次肺炎疫情對第三產業的沖擊與非典相似,那麼其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負面影響或高於非典期間。疫情導致的返工延遲、農民工推遲返城等因素將對第二產業的增速產生明顯拖累。但是,在疫情緩解之後,面對經濟下行壓力,一系列穩增長措施或加碼,同時前期累積的生產力的釋放也有望給第二產業增速在疫情緩解之後反彈提供機會。目前第一產業的生產旺季尚未來臨,且農村地區疫情依然可控,疫情第一產業的影響或較小,我們認為第一產業仍有望基本上年同期持平。
PHEIC並不必然對經濟增長產生大的負面影響,關鍵在於疫情嚴重程度及持續時長。當前世界衛生組織已經宣布將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列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HEIC)。但從以往宣布的PHEIC主要波及國巴基斯坦和巴西的情況來看,被宣布為PHEIC似乎並沒有對疫情主要發生國產生巨大的影響。從中國實際情況來說,雖然疫情之下部分國家對中國或中國部分區域採取旅行限制或在所難免,這必然會給中國對外交流帶來不便,但也未必會對經濟產生巨大的負面影響。從服務業來看,入境游及其相關交通運輸與國內旅遊業發展狀況及交通便捷度密切相關,在疫情之下旅遊、交通運輸等行業受到巨大沖擊已然難以避免,即便沒有PHEIC,入境游等相關業務同樣難以開展,所以PHEIC並不會導致更壞的結果。從對第二產業的影響來說,PHEIC也並不必然導致各國對中國出口品的限制,具體各國如何應對仍需視疫情的發展而定。在當前出口低迷的情況下,海外國家提高對我國出口商品的檢疫要求或將導致我國出口雪上加霜。但從2019年以來的情況來看,出口交貨值增速持續低迷,工業生產主要由國內需求帶動,因此第二產業尤其是工業生產能否在疫情緩解之後能否反彈仍主要依賴於國內需求的恢復程度。此外,如果疫情能在一季度得到較為有效的控制,PHEIC的持續時間或較短,這有助於進一步降低PHEIC對中國宏觀經濟的影響。總而言之,PHEIC對中國經濟的沖擊並沒有一些網路傳言所渲染的那麼突出,其影響如何仍主要取決於疫情的進展及嚴重程度。
綜合來看,我們認為,疫情對中國宏觀經濟的沖擊將在一季度集中體現,2020年一季度中國經濟增速將有較大程度的放緩,初步預計經濟增長在3-4%左右。如果疫情在一季度被基本控制,穩增長政策發力和消費和生產計劃的後置可能會給二季度經濟反彈提供機會。在下半年,隨著逆周期宏觀調控政策的發力,經濟增速或將回升,2020年全年呈現前低後穩的特點,疫情對全年經濟增長的影響在一個百分點以內。參考SARS的情況,如果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疫情對中國經濟的負面影響將主要體現在2020年特別是2020年上半年,對後續年份影響較小。由於疫情拖得越久,經濟影響也就越大,同時考慮到世界衛生組織將此列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後續實際情況需視疫情的嚴重程度和持續時間而定。
三、政策建議
疫情當前,首要任務依然是防止疫情的進一步擴散,但在抗疫同時可以適當採取穩預期、穩消費措施。加大疫情的防控,盡可能地減少疫情地擴散,縮短其持續時間,依然是當前最為緊迫的任務。但在防控疫情的同時,也可以適當採取一些措施防範金融市場的過度波動和經濟的快速下行。具體措施上,一方面有必要充分利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優勢,在進一步公開信息的同時,進一步加強對疫情及經濟走勢的預期引導,避免預期混亂可能導致的經濟秩序尤其是金融市場的波動;另一方面,在疫情高發期,可以適當支持電商、物流等企業有序開展業務,在疫情高發期在一定程度上實現物資的平穩運輸,促進居民部門消費。當前網路消費占我國社零額的比重已經高達20%,網路消費的快速增長可在一定程度上緩沖消費下行。
疫情緩解之後,穩增長節奏有必要適度加快,以促進生產的盡快恢復。一方面,積極的財政有必要加快節奏,並適當加大對服務業的減稅降費力度。當前各級財政已經投入273億元用於疫情防控,但受疫情影響,廣義財政(包括專項債支出)投向基建領域的資金進度或將有所放緩,在疫情有所緩解之後,應加快一般公共財政和政府性基金向基建領域的投放進度,尤其是需要加快地方政府專項債的發行與投放工作,盡快落實到位,以盡快發揮基建托底作用。此外,在此次疫情中,服務業受到的沖擊較大,不少服務業企業不得不關門歇業,對服務業企業有必要採取階段性的稅費減免措施,以減輕企業負擔。另一方面,貨幣政策在保持穩健基調同時加強結構性調整,為企業恢復生產提供較為充足的資金保障。充分利用再貸款、再貸款以及結構性降准等工具,加大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企業支持力度,為企業恢復生產提供資金保障。再降準的時間節點上,我們此前認為,年初、年中及年末三個重要時點進行結構性降准操作,預計全年或有三次,除了1月份已經落地的一次降准外,主要的降准時間窗口在6-7月、11-12月。但在疫情沖擊下,可視疫情進展適當增加降准次數或將降准時間窗口提前,以滿足市場流動性需要。
㈥ 經濟學分析疫情如何影響中國乃至世界的經濟
疫情如何影響中國哪些世界的京劇,因為我們知道現在疫情時期,特別是禁止從國外運來一些海鮮。因為發現海鮮有冠性病毒,這樣就影響了國內外的。物品的進口和輸出。
㈦ 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有哪些
16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新聞發言人毛盛勇介紹,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在各項政策措施作用下,1至2月企業復工復產加快,生產生活秩序逐步恢復。國民經濟實現有序運行,基本民生得到有效保障。
前兩個月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如何?
毛盛勇:1至2月,疫情給經濟運行帶來較大沖擊。但綜合看,疫情的影響是短期的、外在的,也是可控的。當前,疫情蔓延擴散勢頭已經得到基本遏制,防控形勢逐步向好。我國基本民生保障有力,社會大局保持穩定,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和內在向上的趨勢沒有改變。
2.第一季度GDP會否出現「負增長」?負面趨勢會持續到二季度嗎?
毛勝勇:目前,全國復工復產加速推進,基本判斷是3月GDP增長會有明顯起色。疫情影響將逐步減弱,前期壓抑的經濟活動將逐步釋放,二季度會比一季度有明顯回升,下一步還將出台一系列對沖政策。
3.失業率會否持續攀升?
毛勝勇:2月失業率整體有所上升,但重點群體總體情況比較平穩,25至59歲失業率(5.6%)比整體低0.6個百分點,20至24歲大專以上人員的失業率比上月低0.4個百分點。隨著生產秩序恢復,中央將以更大力度促進就業,下半年失業率整體會下降。主要包括:
加大宏觀政策的對沖力度,努力穩住企業,特別是用工需求大的中小企業。穩住企業、穩住經濟運行,也就穩住了就業;
加大就業優先政策的力度,加大對重點人群如大學生、農民工就業培訓的幫扶,進一步推動靈活就業。
4.物價會持續上漲嗎?
毛勝勇:從價格構成的角度看,食品價格漲幅是主要因素,尤其是豬肉價格上漲。此外,疫情防控也加大了物資運輸成本等。下一階段,生豬存欄和出欄環比將上升,價格呈現高位回落的趨勢,疫情影響逐步減弱。而在貨幣政策方面,有關部門將採取精準幫扶措施,不會對價格上行帶來明顯推動。整體來講,居民消費價格(CPI)漲幅回落的趨勢是大概率事件。
5.樓市漲幅持續回落,對國民經濟影響有多少?
毛勝勇:「房住不炒」的定位沒有改變,不把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政策,這一點很明確。中國投資領域和空間非常大,下一步既要擴大有效投資,也要努力推動消費提質擴容,著重在促進消費和擴大投資的結合點上發力,使經濟運行保持總體平穩。
6.疫情全球蔓延對中國外貿影響有多大?
毛勝勇:疫情全球蔓延對中國外貿確實有一定影響,主要做好兩項工作。一是抓好自身防控的同時推進國際合作,借鑒中國經驗幫助國際社會;二是在全球經濟面臨困難的情況下,推動把一些不合理的貿易壁壘、貿易規則破除和取消,讓世界經濟和貿易回歸到正常的軌道。
1至2月主要經濟數據
■ 口罩產量增長127.5%
1至2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13.5%。從產品產量看,醫療防護和生活所需物資增長較快,口罩、發酵酒精產量分別增長127.5%和15.6%,凍肉和方便麵分別增長13.5%和11.4%。截至2月25日,大中型製造業企業復工率達到85.6%,生產經營活動正在有序恢復。
■ 餐飲收入下降43.1%
1至2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2130億元,同比下降20.5%。按消費類型分,餐飲收入4194億元,下降43.1%;與居民生活密切相關的商品呈現增長態勢,限額以上單位糧油、食品類,飲料類和中西葯品類商品分別增長9.7%、3.1和0.2%。
■ 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16.3%
1至2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33323億元,同比下降24.5%。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16.3%;商品房銷售額8203億元,下降35.9%。
■ 全國網上零售額同比下降3%
1至2月,全國網上零售額13712億元,同比下降3%。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11233億元,增長3%,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1.5%,比上年同期提高5個百分點。
■ 豬肉價格上漲125.6%
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後的核心CPI上漲1.3%
1至2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5.3%,食品煙酒價格同比上漲15.6%。其中,豬肉上漲125.6%,鮮菜上漲13.8%,鮮果下降5.3%,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後的核心CPI上漲1.3%。
■ 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08萬人
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6.2%
1至2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08萬人。2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6.2%,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7%。全國企業就業人員周平均工作時間為40.2小時,比1月份減少6.5小時。
㈧ 如何看待疫情後中國的經濟
疫情影響的是中國經濟發展的節奏,而不是趨勢。
1、實力大、家底厚,基礎扎得牢。
2019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接近100萬億元,穩居世界第二,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大關;220多種工業產品產量居世界第一,是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所列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
外匯儲備規模超過3。1萬億美元,為第一大外匯儲備國。中國生產的齊全性、規模性,金融市場的厚實性,使外生沖擊難以引起經濟趨勢性變化,更為疫情防控提供了充足「彈葯」。
2、動力足、潛力強,發展空間大。
中國仍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還處於城鎮化過程中。促進約1億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改造約1億人居住的城鎮棚戶區和城中村、引導約1億人在中西部地區就近城鎮化是「剛需」,不會因疫情而消失。中國擁有14億人口,超4億人的中等收入群體仍在穩步擴容,國內市場潛力巨大。
(8)疫情對中國經濟的積極影響擴展閱讀:
積極應對,努力實現2020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
一是繼續對疫情嚴防嚴控。嚴防嚴控的關鍵是嚴在防控的意識,嚴在自控自律,嚴在日常防護措施,至於說非常時期、非常情況下採取的過分嚴厲措施,應該按照情況的變化,適時作出調整。作為地方來講,不能長時間停擺,必須根據疫情變化,對過去的隔離措施作出適當調整。
二是抓緊復工復產。做好防控工作的前提下,按照疫情風險劃分,差異化分區分類推進復工復產。
㈨ 2. 除了疫情,還有什麼事情對中國經濟造成了大的影響
除了疫情,還有。出口這一塊。這都對中國的經濟會造成很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