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內容是什麼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點在於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產業結構是指各產業的構成及各產業之間的聯系和比例關系。各產業部門的構成及相互之間的聯系、比例關系不盡相同,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大小也不同。因此,把包括產業的構成、各產業之間的相互關系在內的結構特徵概括為產業結構。
第一,中國產業結構調整加劇帶來的商機。產業結構一直不盡合理,多年來鋼鐵、煤炭、水泥、紡織存量產能過剩,原因是缺少市場化的優勝劣汰機制,甚至逆淘汰,導致資源配置低效率。在目前大背景下,各類企業都現了原形,彼此彼此、好賴不分的假象暴露無遺,企業分化加劇,被迫退出市場的企業為急於進入的企業提供了絕好條件。這正是國內各個行業、有作為的企業收購兼並或強強聯手(可降低風險)、提高市場集中度,實現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大好時機。
第二,國際市場重新洗牌帶來的商機。大批企業破產倒閉或陷入困境,讓出了繁榮時期很難得到的極大市場空間,使得國際市場進入的門檻大為降低。而國際化的資源重組加快,能源、原材料價格下跌,基礎行業及其把持企業大為弱化,這些也將增強中國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談判地位,為中國企業走出去提供了稍縱即逝的難得機遇。
中國應該在本次金融危機中,徹底結束在國際市場總是消極被動地被別人利用的時代,切實把講了多年的「要有效利用好國內外兩個市場,首先是利用好國際市場」這句話落到實處。一是應當抓住機遇大舉采購原來拒絕轉讓的核心技術,引進高新技術和相關人才;二是大舉采購儲備大宗商品,例如石油、礦石、糧食,並鞏固對國際市場價格的主導權、話語權;三是通過收購兼並跨國工商企業集團,加快在全球布點,建立糧食、原油、礦石等大宗產品的海外資源基地。
與此同時,要構築中國主導的分銷、采購網路渠道,推出中國企業主導的自主創新品牌,並將已有的自主知名品牌實現國際化延伸,擴大中國在全球經濟影響力,為可持續發展創造長期可靠的有利局面。正反兩個方面的經驗教訓顯示,自主采購分銷渠道和自主品牌同樣是國民經濟的命脈,只要掌握命脈就能把利益留住,把利潤大頭留住,把生態環境留住,而不再流失。當然,海外投資要認真研究所在國的投資環境、文化背景和本土化策略。
不能都拿危機說事兒。由於中國思想觀念、體制機制准備不足,大危機帶來的大轉機、大商機,可能會與中國擦肩而過,例如商業資本、能源資源。這些是最讓人放心不下的大事。
第三,產業影響力是最大的商機。對紡織行業的改革與發展要有信心,國民經濟和民生對紡織行業的高度依賴,這就是影響力。要保持冷靜、保持信心,切忌慌亂和盲目跟風。紡織行業已進入了精耕細作的微利時代,要利用調整時期加快向以相對指標為主導的內含化發展方式轉變。同時,要停止內耗、聯手闖關、共圖大局,唱好主角,向主營業務回歸。
改進流程、縮短流程,實行精準化戰略。以信息化、精確化采購為主導,打造多方當事人參與的供應鏈,從粗放流程向精細化、精確化轉變。企業在開展這項活動的過程中,需緊密結合實際,切實辦好兩件具體事。這兩件事對企業具有普遍意義,只要當真去做都會有所收獲。
一是流程創新。目前企業流程粗放、跑冒滴漏、周轉緩慢、成本上升、利潤下降的情況十分普遍。對此,要做好「流程創新」這件具體事。即憑借信息技術,開展精確化采購、降低庫存、科學促銷、加快周轉、降低成本的試驗和調研。
二是細節創新。目前紡織行業要向服務型企業轉變,關注客戶和消費者的需求,切實真正放下身段、做到換位思考。對此,要做好「細節創新」這件具體事,即認真全天候跟蹤研究所有顧客群購物消費的行為、心理和緣由,每一個細節都不要放過,包括每一個舉動、每一個詢問、每一個抱怨等等。在深入調研分析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改進每一個細節,切實把「轉變服務觀念,樹立服務意識,強化服務培訓,規范服務行為,提高服務技能,講求服務效果」落實到每一個細節上。
三是應對嚴峻形勢,要充分認識先行指數研究的重要性,採取領先一步的反周期措施,為後危機時代做好前瞻性的各項准備。目前各行各業的預測和宏觀調控方式已經過時,所採用的「過去時數據」、「現在時數據」兩類指標已經無法應對瞬息萬變的經濟形勢,必須將預測和調控建立在「將來時數據」指標的基礎上,如國民經濟PMI、本行業PMI、PPI等等。
我國將通過調整產業結構,在相對較長的周期里,讓國內實體經濟能夠平穩、較快地增長,短期保持GDP增速在7.5 - 8.3%之間,因此無論短期還是中長期來看,這對中國經濟的影響都是偏積極的。
過去經濟增長主要靠勞動密集、低附加值並對生態破壞嚴重的低端產品出口等來拉動,而靠這種方式拉動經濟增長實際上是不可持續的,所以國家要調整經濟結構,同時推動企業不斷進行產業、技術方面升級,提高產品附加值水平,這樣才能在中長期保持經濟平穩健康可持續地增長。
總之,盡管有種種困難和挑戰,但氣可鼓不可泄,一定要認清形勢、樹立信心、迎難而上、抓住機遇、不辱使命、有所作為。
B.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大意義
胡錦濤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指出: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實現未來經濟發展目標,關鍵要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方面取得重大新進展。報告明確指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要大力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更加註重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提高節能環保水平、提高經濟整體素質和國際競爭力。要深化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的認識,從制度上更好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形成有利於科學發展的宏觀調控體系。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在探索和把握我國經濟發展規律的基礎上提出的重要方針,也是從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實際出發提出的重大戰略。這是在探索和把握我國經濟發展規律的基礎上提出的重要方針,也是從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實際出發提出的重大戰略。怎樣理解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方針,也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大戰略呢。
一、經濟發展的方針和戰略的基本涵義
經濟發展方針,是指由政黨和國家規定的一定歷史時期內,指導經濟工作的指導原則和基本要求。它是經濟路線的貫徹落實,是制定經濟政策的依據。經濟發展戰略,是指對經濟發展具有全局性、長期性、關鍵性的指導策略、指導原則和指導方針.有時戰略和方針也可以連在一起使用,稱其為戰略方針。方針與路線、政策相聯結,戰略和策略相對應。
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經歷了恢復性發展、創業性發展、模仿性發展、曲折性發展、快速發展和又好又快發展這樣一個長期、艱難和順序的發展過程。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過程充分體現著經濟發展的方針和戰略的重要作用,經濟發展的方針和戰略,指導、調整和制約著經濟的發展。方針和戰略正確,經濟就順利、健康發展,方針和戰略錯誤,經濟發展就遭受損失、停滯或走彎路。經濟發展的方針和戰略必須符合基本國情,必須順應民意,必須與時俱進。同時經濟發展的方針和戰略還必須具有時代性、發展性、可操作性和簡潔性。
二、對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方針和重大戰略的理解
1、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經濟發展規律的科學反映,是對我國經濟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的歷史必然性的深刻把握。
就世界歷史來說,在各國的工業化進程中,發展初期技術水平低,主要依靠資源投入來提高產量。當工業化進入一定階段、經濟總量達到一定規模、明顯受到資源供給約束時,就必然要求轉變經濟增長方式。這是一種客觀規律。所以,在傳統意義上的經濟增長方式,在本質上蘊涵了人與自然對立的理念。近代歐洲,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工業革命的推進、貨幣向資本的轉化,追求經濟增長的觀念日益凸顯。這一時期,西方學術界和公眾認同的一個基本觀點是,社會發展離不開人對自然的統治和奴役。有工業主義精神之父之稱的聖西門曾明確指出,工業革命的本質在於「把人力作用於物」。由此,在傳統的經濟增長模式下,判斷社會的進步主要依據經濟指標的量度,它意味著向自然界索取的多少,機器轉動次數的多少,煙囪冒煙有多長,產品的利潤有多高。這種單一的、片面的增長方式,直接導致了大規模投資、大規模生產和對不可再生資源的大規模開采和利用。隨著時間的推移,貧富懸殊、社會不穩定、資源短缺、環境污染、生態失衡等嚴重後果開始逐漸顯現。而平民教育、社會福利、醫療保健、環境改善、社會公平等進步因素,則被當作經濟增長的代價而犧牲掉了。顯然,這種經濟增長方式,長遠看來不利於人類自身文明的進步和生存條件的改善,需要引起檢討和反思。
我國經濟發展也如世界工業化國家一樣,經歷了一個對經濟發展規律從自然遵循到自覺遵循的長期過程。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在解放思想,改革開放的思想、路線、國策、方針指導下,蘊藏在人民群眾和產業結構中的巨大生產力得到極大的解放,在百廢待興,幾乎走上崩潰邊緣,與發達國家差距巨大的基礎上,剛剛復甦的中國經濟,必然強調快發展大發展,必然強調國民生產總值。正是由於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戰略轉變,由於經濟體制改革的伴行,我國經濟發展速度突飛猛進。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社會發展狀況也有了很大改觀,貧困人口大幅度減少,城鄉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有效改善,社會公平得到有效保障和體現。這是我們引以為豪的。但是,與此同時,還存在著問題的另一方面,我國的自然條件和地理特點具有明顯的先天脆弱性;人口數量壓力巨大,活動頻繁,規模龐大;資源和生存空間相對緊張;人均淡水、耕地、森林、草地資源和重要的礦產資源不到世界平均的一半。此外,廢水、廢氣、固體廢物等主要工業污染物的排放量繼續增加,以城市為中心的環境污染仍在繼續,並逐漸向農村蔓延。尤其是在過去的幾十年間,一些企業或單位片面追求GDP數量的增長,只注重經濟效益,極力推行掠奪性消耗自然資源的經濟增長方式,導致經濟社會發展出現了一系列問題。從總體上看,以往我國經濟增長主要是依靠增加物質資本和勞動投入,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70%,加之我國生產技術與管理水平、產業結構層次都比較低,經濟體制不合理,導致地區間低水平重復建設等原因,造成經濟增長投入大、消耗高、效益差,對環境污染加劇。據統計,我國單位生產總值綜合能耗,相當於世界平均水平的3、8倍,美國的4.3倍,日本的11.3倍,工業勞動生產率只有美國的5%.因此,這樣的快速增長持續的時間越長,對資源環境的壓力越大,我們必須轉變發展方式
這些情況表明,傳統的以消耗能源和污染為代價的經濟增長方式必須改變。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戰略不能再僅僅靠GDP數量的增長,而應當納入到社會這一大系統中去統籌兼顧,要有更為全面、更為辯證的要求,要更深刻、更自覺地把握經濟發展規律,下更大的決心、採取更有力的措施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的發展。從這個意義上說,「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提出,反映了黨中央對這一問題的高度重視,標志著我們黨對世界經濟發展和中國經濟發展的規律性認識進一步走向深化、理智和清醒。
2、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對經濟發展指導原則的新發展新跨越。
我們黨和國家在新的歷史時期已經認識到經濟發展方式的重大作用,特別是強調了從粗放式經濟向集約式經濟的轉變,為此,提出了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基本要求。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特別是對新的世紀經濟運行特點的認識的深化,十七大提出經濟發展方式的理念。這是對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新發展,新跨越。現代發展經濟學的觀點認為,經濟增長與經濟發展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經濟增長指的是GDP或人均GDP的增加,強調的是更多的產出,是量的增加。經濟發展不僅僅包括更多的產出和量的增加,更注重質的提高,是質和量的統一,包括經濟增長、結構改善、人民群眾物質和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環境的改善等等。經濟發展方式是指經濟發展的方法、路徑。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就是要把粗放式經濟增長轉變為集約式經濟增長;把盲目地單純追求GDP量的擴張轉變到更加註重優化經濟結構、提高經濟效益和經濟增長質量上來;把見物不見人的陳舊理念轉變到以人為本,更加註重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讓廣大人民群眾分享改革發展的成果,切實維護和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新的發展理念上來。
經濟增長與經濟發展的關系是辨證的聯系。經濟增長是經濟發展的基礎,沒有經濟增長就談不上經濟發展;經濟發展是經濟增長的目標,經濟增長並不必然帶來經濟發展。對我國來說,一方面,作為一個發展中的人口大國,要積極地擴大經濟總量,保持國民經濟快速增長。沒有一定的增長速度,經濟發展中的問題如就業問題、貧困問題、城鄉以及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問題等等都難以解決;沒有一定的增長速度,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就會落空;沒有一定的增長速度,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就難以充分體現。但同時,另一方面,我們所要實現的增長速度是在顯著提高經濟增長質量、講求效益前提下的增長速度,是扎實的沒有水分的速度,是有過硬的發展後勁的速度。就是說,我們要實現的是速度和效益的統一,我們要走的是一條既有較高發展速度又有較好效益的國民經濟發展路子。
從轉變發展方式這個意義上來說,「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與「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基本精神總體是一致的,都要求從粗放型經濟發展向集約型經濟發展轉化。但是,具體來說二者還是有遞進性、發展性的區別的。首先,經濟發展方式包含經濟增長的內容,但不是簡單的等同於經濟增長概念。發展是積極的推動,更強調經濟發展對社會的正向作用和影響,而經濟增長方式更多地強調數字的量度,它對社會既可以產生正向作用又可以產生負向作用。所以,經濟發展方式的表述較之經濟增長方式的表述,正向作用更清晰更准確。其次,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較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角度更高、范圍更廣,更注重經濟質量意識,更注重經濟發展的安全度與和諧度。最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要求注重經濟社會綜合協調發展的內涵,更全面更直接地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理念,體現了發展的偶合性、關聯性、價值性和人文性的統一。為此,我們說,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本質上就是要走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加快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積極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在合理充分利用自然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的基礎上,促進經濟的發展。是保持合理適度的人口增長;維護社會秩序,為人民提供安全、公平的社會環境和良好的物質、文化生活條件;努力提升人民群眾的身體和文化素質;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讓經濟發展的成果更多地體現在改善民生上,這樣的發展實際上就是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具體內容。這樣的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就是對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新發展,新跨越。
3、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要求是對新時期經濟發展的全景式覆蓋
在我國經濟發展的方針和戰略也有很多,比如,在我國經濟發展中起方針性指導作用的主要有;新型工業化道路、中國特色城鎮化道路、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擴大內需、環境保護、耕地保護、引進來走出去等等,在這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之所以成為我國經濟經濟發展的重要方針和戰略。是因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相對經濟全局而言的,是關乎整體經濟發展大局的,對各項具體工作方針起指導作用的總方針,所以是重要方針。是影響經濟發展方向的,關乎我國經濟大局長遠和未來走向的,對各項經濟方針政策起統領作用的總戰略,所以稱為重要戰略。同時,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任務又體現在各項具體經濟發展任務之中。
其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要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新型工業化道路是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工業化和信息化並舉的道路。新型工業化道路就是要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能充分發揮的道路。新型工業化道路就是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和利用的道路。新型工業化道路就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通過市場機制實現資源高效合理配置的道路。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要更為注重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來提升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通過節能減排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其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要堅持城鄉和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戰略。改革開放以來,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無論是東部地區、中部地區還是西部地區都有了不同程度的發展。但與城市相比,農村發展相對滯後;與東部地區相比,中西部地區發展相對滯後。城鄉之間和區域之間發展差距仍然較大。因此,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就需要堅持城鄉和區域協調發展的戰略,堅持不懈地實施統籌城鄉和區域發展的方針和政策,在繼續推進城市化的過程中,扎扎實實建設好社會主義新農村;在鼓勵東部地區率先現代化的同時,促進中部崛起、西部開發和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振興。
其三,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要進一步擴大內需。擴大內需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長期戰略方針和基本立足點,加大對農村基礎設施以及水、電、氣等公共設施的投入。從提高居民的收入,完善社會保障,加快城市化步伐,調整產業結構等方面著手提高消費率,擴大消費需求。要努力調整投資消費關系,把增加居民消費特別是農民消費作為擴大消費需求的重點,不斷拓寬消費領域和改善消費環境。
其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要推動產業結構升級。結構調整一直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大戰略。在向工業化中後期轉型的階段,科學發展需要各部門、各個產業的協調發展,產生整體效益。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需要調整增長要素的投入比例,降低一般的資金、資源、人力的投入,更多地依靠科技進步的因素實現增長。而經濟發展從整體上不僅需要調整要素投入比例,還需要農業、工業與第三產業之間協調發展;工業內部的冶金、石化、機械、電子等行業的協調發展;製造業中傳統加工業與精細加工、高新技術產業的協調發展,以便推動產業結構的高級化。
其五,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要通過節能減排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科學發展需要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和加強生態建設。要從一次性和單一性利用資源轉向循環利用和綜合利用資源,從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經濟增長轉向以環境優化增長和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雙贏。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人均資源明顯不足。人均耕地低於聯合國糧農組織確定的警戒線。人均水資源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礦產資源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50%。石油進口依賴程度已經超過40%。而在降低單位產值的能耗方面,我國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與此同時,我國在減少污染物排放方面任務十分艱巨,因污染物高排放引起的重大環境事件,危及了人民群眾的生活。所以,節能減排不僅是節省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問題,更關繫到可持續發展和以人為本等科學發展的全局。
三、對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路徑的理解
在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不只是一個提法變化的問題,而是歷史發展中的必然性問題,是破解世界性難題問題。根據我國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基本國情,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個新的發展階段的實際情況,在推進經濟發展時,我們強調市場調節和宏觀調控的有機結合,在推進經濟發展的長期過程里,在經歷了快速增長和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過程後,歷史性的必然要求推進到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從這個意義上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一戰略的提出,為我國經濟更好更快發展和堅持與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方法論指導,使我們黨關於經濟社會發展的理論體系更加完備,意義更為重大和深遠。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一個比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過程更豐富更艱難的系統工程,需要採取綜合措施,有計劃的快速推進。
首先,要更新發展理念,這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必要前提,有什麼樣的發展理念,就有什麼樣的發展道路和經濟增長方式,要擯棄片面追求GDP產出而不計資源環境成本投入、只重視物質財富積累而忽視人的全面發展、只考慮當代人不顧及後代人的發展理念,堅持走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之路,實現速度質量效益相協調、投資消費出口相協調、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真正做到又好又快發展。
其次,要把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放在「四位一體」的新發展模式中去把握,賦予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以新的涵義。從新世紀新階段開始,發展將是一個「四位一體」的現代發展體系:一是經濟發展,包括經濟增長、經濟結構、資源配置、技術創新等;二是社會發展,包括社會事業的發展(如教育、衛生、文化、體育、科研等),以及社會組織和和諧社會的建設;三是人與自然關系的和諧發展,包括人口、資源、環境等;四是人自身的全面發展,包括人自身的物質生活、精神生活、自身素質以及對社會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參與等。我們應把握發展的嶄新內涵,突破傳統的狹隘的發展思維,把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放在
「四位一體」的新發展模式中去把握,賦予經濟發展以新的涵義。
最後,要把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變成全黨全社會的自覺行動,使其融匯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的各個方面,貫穿到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各個階段和過程。
C.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是什麼
加快轉變經濟抄發展方式的主攻方襲向是:堅持把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D. 國家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基本要求是什麼
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是推動科學發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國基本國情和發展階段性新特徵。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我國經濟社會領域的一場深刻變革,必須貫穿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提高發展的全面性、協調性、可持續性,堅持在發展中促轉變、在轉變中謀發展,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基本要求是:
——堅持把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構建擴大內需長效機制,促進經濟增長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加強農業基礎地位,提升製造業核心競爭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服務業,促進經濟增長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統籌城鄉發展,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促進區域良性互動、協調發展。
——堅持把科技進步和創新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支撐。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充分發揮科技第一生產力和人才第一資源作用,提高教育現代化水平,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壯大創新人才隊伍,推動發展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
——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把促進就業放在經濟社會發展優先位置,加快發展各項社會事業,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調節力度,堅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
——堅持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深入貫徹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基本國策,節約能源,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強度,發展循環經濟,推廣低碳技術,積極應對氣候變化,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堅持把改革開放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強大動力。堅定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領域改革,加快構建有利於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實施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與國際社會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共同分享發展機遇。(4)「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十二五」規劃要具有戰略性、前瞻性、指導性,與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重大部署緊密銜接,與到二0二0年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緊密銜接。綜合考慮未來發展趨勢和條件,今後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是:
——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價格總水平基本穩定,就業持續增加,國際收支趨向基本平衡,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
——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取得重大進展。居民消費率上升,服務業比重和城鎮化水平提高,城鄉區域發展的協調性增強。經濟增長的科技含量提高,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顯著減少,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
——城鄉居民收入普遍較快增加。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顯增加,中等收入群體持續擴大,貧困人口顯著減少,人民生活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
——社會建設明顯加強。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逐步完善,全民受教育程度穩步提升,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不斷提高。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人民權益得到切實保障。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加快發展。社會管理制度趨於完善,社會更加和諧穩定。
——改革開放不斷深化。財稅金融、要素價格、壟斷行業等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明顯進展,政府職能加快轉變,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進一步提高。對外開放廣度和深度不斷拓展,互利共贏開放格局進一步形成。
經過全國人民共同努力奮斗,要使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取得實質性進展,綜合國力、國際競爭力、抵禦風險能力顯著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明顯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更加牢固。
E. 結合所學知識談談對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大勢所趨的認識
第一次工業革命
1.第一次工業革命使生產力大大提高,市場上的商品越來越豐富,鞏固了資產階級的統治地位;
2.英國率先完成工業革命,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家,機器生產代替了手工勞動,科學技術發揮了越來越大的作用,工廠取代手工工場,徹底改變了傳統生產方式,促進了美、俄、德、意的革命、改革,拉開了歐美實惠工業化及現代化進程,使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初步形成;
3.在工業社會中日益分裂為兩大對立階級--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19世紀30、40年代,工人運動興起;
4.開始了城市化的進程;先進的生產方式和技術傳播到各地,沖擊著舊制度、舊思想,改變了人們的生活觀念;
5.加快了整體世界的最終形成,東方從屬於西方,殖民侵略導致了民族解放運動高漲。
第二次工業革命
(1)經濟:
①生產力,迅猛提高,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迅速發展;
②生產關系,壟斷與壟斷組織形成,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進入帝國主義階段;
③經濟結構,重工業有長足發展,逐步佔主導;
④工業布局,形成西歐和北美兩大工業地帶
⑤世界經濟格局,英國喪失了世界工廠的地位,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最終形成。
⑥能源結構,人、畜、風、水、煤——-電、石油
(2)政治:
①政治制度,形成比較健全的以代議制民主、政黨政治和公民自由為特徵資本主義政治模式
②社會主義運動,促進了工人運動和社會主義運動的新發展和列寧主義誕生。
③對外政策,列強加緊對外侵略擴張,瓜分世界,殖民體系最終形成;侵略方式的變化(商品輸出為主——資本輸出為主)。
④民主民族運動:促進了新型的民族解放運動的發展
⑤國際關系(世界政治格局),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最終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戰。
(3)思想文化:
①壟斷主義
②思想觀念,競爭意識和參與意識增強
(4)生活方式:改善日常生活,尤其在衣和行方面,思想觀念
(5)環境問題,汽車的出現,促進石油的大規模使用,使大氣中,氮氧化合物,碳氫化合物的濃度增加而產生光化學煙霧等大氣污染問題。
對世界的影響
1、世界各地聯系更加密切
2、加強了世界各地之間商業信息的交流
3、國際分工日益明顯
4、以歐美資本主義列強為主導的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最終建立起來
F. 對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
黨的十七大報告全面分析了當前我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同時強調,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一社會主要矛盾沒有變。這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立足點,也是理解十七大報告精神的一把鑰匙。
一
我國21世紀初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從實現第二步戰略目標轉到實施第三步戰略部署,首先是用20年時間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如果說,幾年前這種階段性變化表現還不是十分清晰,那麼,經過幾年來的發展,現在人們已經普遍地感受到,確實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經濟和社會發展所顯示出來的階段性特徵,可以概括為如下八個方面:
(一)從經濟發展看。在改革開放推動下,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基礎設施和城鄉面貌發生巨大變化。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以來,經濟保持平穩快速增長,國家財政收入顯著增加,整個中國大地一派蓬勃發展景象。同時要看到,我國生產力總體水平還不高,自主創新能力還不強,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粗放型增長付出了過大的資源和環境代價。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實現現代化,不僅經濟總量需要繼續增長,更艱巨的任務是提高科技水平和經濟增長質量。
(二)從經濟體制看。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已經形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為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大活力。根據黨的十六大精神和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各個領域的改革在繼續推進。同時要看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還不完善,影響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依然存在,改革攻堅面臨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如何按照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深化改革,為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提供體制保障,仍然是我們面臨的重大課題。
(三)從人民生活看。人民生活總體上已經達到小康水平,反貧困取得全世界最突出的進展。城鄉恩格爾系數的持續降低標志著消費結構的升級和生活質量的提高。進入新世紀新階段以來,城鄉居民收入進一步增加,衣、食、住、行、用水平繼續提高,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初步建立使貧困人口免除了飢寒之苦。同時要看到,目前所達到的還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而且平均數往往掩蓋著不同社會階層收入和生活水平的巨大差異。農村除列入低保的2000多萬貧困人口外,還有幾千萬人處於低水平溫飽狀態,列入城市低保范圍的貧困人口也有2000多萬人。城鄉居民在教育、醫療衛生各方面還有不少困難。保證全體人民過上共同富裕的生活,不僅取決於經濟增長,也取決於統籌兼顧各方面利益的經濟和社會政策。
(四)從發展的協調性看。由於農村綜合改革逐步深化,農業稅、牧業稅、特產稅全部取消,支農惠農政策不斷加強,農村發展保持良好的勢頭。由於相繼實施西部大開發、支持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和支持中部地區崛起的戰略,地區發展差距擴大的趨勢得到抑制。同時要看到,我國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的特徵仍很明顯,農業基礎薄弱、農村發展滯後的局面尚未改變,發展基礎、區位優勢和自然稟賦不同決定了,地區差距將會長期存在,發展不平衡仍然是突出矛盾。
(五)從民主政治建設看。隨著整個改革進程積極穩妥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不斷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基本形成,人民政治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斷提高,政治體制總體上是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的。同時要看到,我國政治體制還有不少亟待完善和發展的環節,這些不完善的方面是和擴大人民民主的要求、和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不相適應的,需要通過繼續深化政治體制改革加以解決。
(六)從文化建設看。在經濟快速發展的推動下,文化建設取得巨大成就,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同時要看到,文化建設總體水平和我國經濟發展水平還不適應,和我國的國際地位還不適應,還不能滿足人民群眾的需要。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改革開放的深入,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趨旺盛,人們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差異性明顯增強。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這樣的歷史任務是貫穿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現代化全過程的。
(七)從社會建設和管理看。在發展多種經濟成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對外開放的推動下,社會活力顯著增強。各級各類教育迅速發展,就業問題得到比較好的解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社會保障體系開始建立,社會事業取得顯著成就。同時要看到,社會發展仍然滯後於經濟發展,民生方面還有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在社會結構、社會組織形式、社會利益格局發生深刻變化的新形勢下,社會建設和社會管理面臨許多新課題。
(八)從對外開放看。我國已經從封閉半封閉型經濟轉變為開放型經濟,加入世貿組織標志著對外開放進入新的階段,蓬勃發展的中國經濟在世界上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同時要看到,我國還是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在經濟上科技上占優勢的壓力將長期存在,同國際社會聯系日益緊密,風險也隨之增加。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形成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的新優勢,對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上述情況說明,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確實進入了新的階段。經過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不懈努力,我國從生產力到生產關系、從經濟基礎到上層建築都發生了意義深遠的重大變化,特別是在經濟發展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十多億人民的生活實現了從溫飽不足到總體小康的歷史性跨越,從21世紀開始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的發展階段。當前我國發展的諸多階段性特徵,都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階段的特徵。在新的形勢下推進發展和改革,必須深刻認識和准確把握這些階段性特徵。
上述情況也說明,從大的發展階段看,我國仍然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分「三步走」實現現代化這個大的發展戰略中一個重要的發展階段。從根本上說,當前我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徵,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在新世紀新階段的具體表現。深刻認識這一點,對於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推進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有重要意義。
二
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是從社會性質和社會發展階段上對中國國情所做的全局性、總體性判斷。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從中國實際出發,首先是從這個最大的實際出發。
所謂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簡要地說,就是社會主義的不發達階段。我國是在生產力非常落後的條件下進入社會主義的,必須經歷相當長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實現發達國家在資本主義條件下實現的工業化和現代化。從20世紀中葉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至少100年時間,都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是在經濟文化落後的中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不可逾越的歷史階段。
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國家面貌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但還沒有從根本上擺脫不發達的狀態,仍然帶有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明顯特徵。主要表現在:
第一,工業化的歷史任務尚未完成,總體判斷,還處於工業化的中期階段。我國的工業化和現代化,在經濟上包括雙重的任務:既要推進常規的工業化,又要迎頭趕上世界新技術革命的潮流。現在,我國產業結構落後,增長方式粗放,用現代科學技術改造農業和整個農村經濟還是初步的,在工業生產、流通和其他社會經濟生活的諸多方面仍然有大量的落後設備在使用著。科學技術水平、國民教育水平和文化素質同發達國家相比還有比較大的差距。
第二,城鄉之間、區域之間發展很不平衡。雖然國家在促進協調發展方面採取了許多政策措施,但是差距擴大的趨勢尚未根本扭轉。從抑制差距擴大到逐步縮小差距,還需要堅持不懈的努力。發展不平衡的矛盾還會長期存在。
第三,城鄉二元經濟的狀況還沒有根本改變。20世紀90年代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以來,城市化進程加快,2006年城市化率達到43.9%。按照目前的發展態勢,2020年可望達到60%左右,屆時將會超過世界平均水平,但仍然明顯低於發達國家水平。目前世界城市化率已經超過50%,發達國家一般都在80%以上。據預測,2030年世界城市化率將超過60%。
第四,我國經濟總量雖然已經升至世界第四,但人均只有2000美元,仍居世界後列,屬於下中等收入國家。總量大表明國家有比較大的經濟實力,人均少表明還是一個比較窮的國家。生產力的落後狀況,從根本上決定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社會福利的限度。
生產力的落後狀況,也從根本上決定了現階段我國社會主義制度還不完善。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偉大的創舉,但實現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有機結合的實踐還是很初步的,還需要繼續在探索中前進。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僅需要繼續消除計劃經濟體制的弊端,而且愈往前發展愈要注意解決市場經濟體制本身所固有的矛盾和問題。根據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深化政治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為黨和國家長治久安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是長期而艱巨的歷史任務。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建立之後,仍然需要通過深化改革和制度建設,逐步找到適應生產力發展要求的生產關系的具體形式,適應經濟基礎變化要求的上層建築的具體形式。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在總結歷史經驗的過程中,逐步形成了關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黨的十三大系統闡述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問題,黨的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都重申和強調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問題,並且不斷地豐富和發展著關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黨的十七大之所以重申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之所以在闡述重大問題時再三強調要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這是因為,認清當前我國社會所處的歷史階段,是正確提出和貫徹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的關鍵,是推進改革和謀劃發展的根本依據。回顧歷史,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前我們在社會主義建設中出現嚴重失誤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於提出的一些任務和政策,包括一些制度安排和發展目標,脫離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改革開放以來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糾正了那些超越階段的錯誤觀念和政策,對不適應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要求的制度和體制進行了帶有根本性的改革,對發展目標和步驟進行了戰略性的調整;同時堅決抵制了拋棄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錯誤主張,保證了改革的正確方向。在新的發展階段,貫徹執行黨的路線和方針政策,必須對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基本國情有統一認識和准確把握。
首先和最重要的,是堅持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全面理解和正確處理「一個中心」和「兩個基本點」的關系。既然我國社會主義之所以叫做初級階段,最根本的原因是生產力不發達,因而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是社會主要矛盾,那就必須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這是我們黨、我們國家興旺發達和長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是我們黨、我們國家生存發展的政治基石,也是現代化建設最重要的政治保證。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是我們黨、我們國家發展進步的活力源泉,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所以,黨的十七大報告強調:「要堅持把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同四項基本原則、改革開放這兩個基本點統一於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任何時候都決不能動搖。」近30年來的實踐反復證明了這種「統一」的極端重要性,如果不注重這種「統一」,只強調一個方面而忽視了另外的方面,就會犯這樣或者那樣的錯誤。
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還需要繼續奮斗十幾年,基本實現現代化還需要繼續奮斗幾十年,任重而道遠。至於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則需要幾代人、十幾代人甚至幾十代人堅持不懈地努力奮斗。我們已經取得的成績是偉大的,但前頭的路更長。在發展和改革取得歷史性進展的條件下,在進入新世紀新階段以來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今天,叫好之聲不絕於耳,我們必須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看到前途的漫長和任務的艱巨,居安思危,克服盲目樂觀情緒,戒驕戒躁,扎扎實實做好各方面的工作。這也是黨的十七大再次強調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深刻用意。
三
人類社會是一種不斷發展的歷史過程。關於社會發展的階段性劃分,是馬克思主義認識社會的基本方法之一。恩格斯說得好:「我們的理論不是教條,而是對包含著一連串互相銜接的階段的發展過程的闡明。」(《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680頁)關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大成果,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處於基礎性的位置。
社會主義制度的發展和完善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一個相當長的歷史發展階段,在發展進程中必然還要經歷若干具體的發展階段,不同時期會顯現出不同的階段性特徵。這種動態的發展過程,是由量變積累引起部分的質變,在新的基礎上再由新的量變積累引起新的部分質變的過程,這也就是社會主義從不發達走向發達、從不成熟走向成熟的過程。不清醒認識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基本國情,就不可能從全局上和總體上把握中國實際,就會看不清大的方向;看不到發展的具體的階段性變化,就有可能使關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全局性和總體性判斷流於空泛,大的發展方略也難以貫徹落實。只有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大的發展階段,又認真分析不同時期具體的階段性特徵,才能正確判斷我國社會發展的主流和方向,並據以制定正確的發展戰略和政策。關於分「三步走」實現現代化的戰略部署,關於用20年時間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戰略決策,都是創造性地進行社會發展階段性劃分的典範。
黨的十六大以來,黨中央提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戰略思想,並且採取了一系列相應的方針政策,都是根據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的階段,適應我國發展的階段性變化所需要的正確決策。黨的十七大報告全面分析了當前我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徵,進一步豐富了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認識,豐富了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認識,從而也就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根據這種正確認識所制定的方略,必將引導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走向新的勝利。
G. 如何理解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意義
(人口多、家底薄,是我國的基本國情。「家底薄」,主要是指我國人均版擁有資源量少、生態權環境脆弱。只有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才能有效突破資源環境的瓶頸約束,在經濟發展和國際競爭中避免被動、爭取主動,確保國家經濟安全。)
2.只有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才能更好地適應全球需求結構的重大變化,增強抵禦國際市場風險的能力。
(兩年前爆發的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廣泛而深遠,促使世界經濟朝增速減緩、結構調整、制度重建時期過渡,國際市場需求相對收縮,世界經濟恢復需要較長時間。這場危機對我國經濟增長的沖擊至今仍未完全消除。它直接影響的是我國經濟增長速度,實質則是對我國經濟發展方式、對過度依賴外需的增長結構的沖擊,使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性、緊迫性突出顯現。)
3.只有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才能在新形勢下的國際競爭中占據有利位置。
4.面對世界發展的新形勢,只有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大力推動科技進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積極培育新興產業,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才能在更加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創造新優勢,贏得主動權。
H. 十八大指出什麼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
十八大指出深化改革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
黨的十八大報告在科學分析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進展緩慢原因的基礎上指出:「深化改革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這就進一步明確了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要著力點。
黨的十七大以來,我們深刻認識到轉變發展方式的本質要求是加快經濟體制改革。任何發展方式都是一種動力機制的塑造和利益分配體制的安排。
好的體制機制,就會有好的發展方式;反過來,體制機制不順,發展方式也很難合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體制狀況影響利益分配格局,利益分配格局引導人們行為,人們的行為決定發展方式的取捨。
如果沒有體制機制上的重大突破,就不可能有發展方式的根本性轉變。長期以來,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進展緩慢,究其原因,關鍵是相關領域改革滯後,經濟體制不健全,科學發展仍面臨諸多體制性障礙。
(8)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地位擴展閱讀:
深化改革的關鍵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改善需求結構必須依靠深化改革。我國投資和消費關系失衡,投資率持續上升,消費率持續下降,其中居民消費率下降更快。
主要原因:一是國民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逐步下降。同時,由於社會保障制度不夠健全,居民預防性儲蓄傾向較強,儲蓄率不斷上升。
二是城鎮化發展機制不健全,農業轉移人口的巨大需求潛力未能有效激活。
三是政府職能轉變不到位。政府主導的投資范圍過寬,宏觀調控與監管的有效性較差。
四是資源、勞動力等要素價格沒有真正反映實際成本和供求關系,助長了投資需求過快、無序膨脹。
因此,要擴大內需特別是擴大消費需求,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就必須深化投資、財稅、價格、行政管理以及收入分配、社會保障、戶籍管理等方面的改革。
第二,提升產業結構必須依靠深化改革。我國第二產業特別是重化工業發展很快,而第三產業發展相對滯後,2011年,我國第二、三產業佔GDP的比重分別為46.8%、43.1%,與發展水平相當的其他國家相比,我國服務業比重明顯偏低,經濟增長過多依賴第二產業特別是工業拉動。
主要原因,一是資源和資源性產品價格偏低,環境補償機制缺失,助長重化工業盲目擴張;
二是稅制不夠合理,服務業稅負較重;
三是監管規則不合理,阻礙民營經濟進入服務業。
要加快發展服務業,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調帶動轉變,就必須深化要素價格、財稅體制、市場准入和監管體制等方面改革。
第三,優化要素投入結構必須依靠深化改革。我國經濟增長方式仍然具有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特徵。這種粗放型增長方式與不合理的資源配置模式密切相關。
究其原因:一是企業經營機制轉換不到位,現代企業制度所具有的激勵、約束機制尚未完全建立,資本、土地、勞動力等要素市場還不完善;
二是節能環保、知識產權等標准、法規和監管不健全;
三是科技創新體系、人才培養機制不完善。因此,要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從根本上說,必須深化企業制度、科技體制、教育體制和其他方面體制的改革。
我們要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不失時機深化重要領域改革,堅決破除一切妨礙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加快形成有利於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制度安排和利益導向。
I. 談你對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性與緊迫性的認識
加快轉變經濟發抄展方式,是黨中央把握客觀規律、順應時代潮流作出的英明重大決策,事關改革發展的全局,事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光明前途。更加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1、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科學發展的本質要求。科學發展觀是我們解決當代一切經濟社會發展問題的理論指南和思想武器,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一個完整的關於發展的理論體系。科學發展是時代發展的主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時代發展的主線,主題和主線有機聯系、不可分割。科學發展是總體目標,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目標和戰略舉措。我國經濟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高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兩型」社會建設的關鍵所在。城市圈作為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是極大的關懷和鼓舞。建設「兩型」社會,核心是改革創新,切入點是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關鍵是轉變發展方式,根本目的是實現又好又快的發展。
J. 十八大指出什麼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
黨的十八大報告在科學分析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進展緩慢原因的基礎上指出:「深化改革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這就進一步明確了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要著力點。
從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基本要求出發,深化改革的關鍵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3個方面:
1、改善需求結構必須依靠深化改革。我國投資和消費關系失衡,投資率持續上升,消費率持續下降,其中居民消費率下降更快。
2、提升產業結構必須依靠深化改革。我國第二產業特別是重化工業發展很快,而第三產業發展相對滯後。
3、優化要素投入結構必須依靠深化改革。我國經濟增長方式仍然具有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特徵。這種粗放型增長方式與不合理的資源配置模式密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