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
海洋經濟產業發展潛力無限 海洋產業集群初見端倪
彰顯中國海洋發展活力
用4D數字化技術模擬的數字海洋、在深遠海建立的海上龍宮、千萬億次每秒的超級計算機,彰顯著中國海洋發展的活力。在數字海洋、透明海洋等新興技術的推動下,我國海洋產業正從傳統產業轉變為向科技要潛力、向遠洋要資源、向業態創新要未來的創新性產業。
海洋經濟成經濟新增長點
隨著我國海洋科技不斷取得突破,原本洶涌澎湃的大海,變成了潛力無限的聚寶盆。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海洋經濟產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海洋生產總值達77611億元,比上年增長6.9%,海洋生產總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9.4%。截止到2018年上半年全國海洋生產總值近3.8萬億元,同比增長6.9%。預計2018年我國海洋生產總值會突破80000億元大關。隨著海洋經濟增長質量不斷提升,預計到2020年,海洋生產總值達到10萬億元。到2035年,力爭實現我國海洋經濟總量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15%左右,推動一批涉海企業全球布局,從而占據全球海洋產業價值鏈的高端。
顯然,在我國經濟結構面臨轉型調整的階段,海洋經濟無疑將成為未來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而海洋經濟的巨大發展潛力,也讓眾多沿海省份紛紛提出了海洋經濟的發展路線圖。
海洋產業集群初見端倪
山東、廣東、浙江等地相繼發布了加速推進建設海洋強省、發展海洋經濟的相關方案,涵蓋海洋信息化建設、海洋新興產業等各個方面。中國沿海地區北部、東部和南部三大海洋經濟圈格局基本形成,重點海洋產業集群初見端倪。
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前景廣闊
與傳統產業相比,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優勢明顯。首先,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在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實現跨越式發展方面優勢突出,可助力我國在新一輪世界經濟布局中搶得先機。其次,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具有資源消耗低、綜合效益好、節能環保的優勢,在新能源、新材料領域發展潛力巨大。第三,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能夠吸納高素質勞動力。
不過,目前我國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由於缺乏統籌規劃,基礎研究比較薄弱,技術儲備不足,仍受到發展實力、客觀條件等因素制約,急需在新時期重點研究與突破。
要加強食品安全追溯技術、物聯網和人工智慧技術、牧場管理信息化、生物馴化、自動化採收等技術和裝備的研發和應用,推動海洋牧場從近海向深海拓展。
未來海洋經濟發展總體向好,但同時仍面臨諸多風險。其中,陸源入海污染壓力仍然較大,而海洋災害也對我國沿海經濟社會發展和海洋生態環境造成了諸多不利影響。
『貳』 目前我國沿海地區海洋經濟發展狀況如何
進入21世紀以來,特別是國務院《全國海洋經濟發展規劃綱要》頒布實施後,我國沿海地區立足區位、海洋資源和科技優勢,相繼制定了符合各地區特點的海洋經濟發展規劃,紛紛提出了大力促進海洋經濟發展的戰略構想及發展目標。如遼寧省、山東省分別要建設「海上遼寧」「海上山東」,浙江省和廣東省要建設「海洋經濟強省」等等。可以說,目前我國的海洋經濟已經步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
據初步核算,「十五」期間,我國海洋生產總值由2001年的9302億元,上升到2005年的18026億元,年均增長速度13.6%,高出同期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速度4.2個百分點,占同期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9.8%。2006年,我國海洋生產總值再創新高,達20958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首次突破1/10,占沿海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已達18.2%。同時,海洋經濟的快速發展也有力地拉動了沿海地區就業的持續增長,2005年我國涉海就業人員2780萬人,比2001年增加了約670萬個就業崗位。因此,總體來說,我國海洋經濟逐漸顯現出增長快速、貢獻突出、輻射力強、新增就業潛力大等特點。海洋經濟已經成為我國沿海地區經濟的重要增長點。
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國沿海地區海洋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一是海洋產業發展缺乏宏觀指導、協調和規劃,海洋資源開發管理體制不夠完善;二是海洋總體開發不足與局部開發過度矛盾突出,近岸海域開發過度、資源環境損害嚴重,而大片管轄海域開發還遠遠不足;三是傳統海洋產業增長方式粗放,資源利用效率較低,海洋產業空間布局不合理,產業趨同現象嚴重等。
『叄』 這次中國向聯合國遞交的海洋報告
2009《中國海洋發展報告》由國家海洋局孫志輝局長作序。 「報告」分別以中國海洋發展的宏觀環境、海洋法律與海洋權益、海洋經濟與海洋科技、海洋資源與海洋環境和海洋政策與海洋管理等五大部分,全面總結和分析了中國海洋發展的國內外宏觀環境、海洋事業發展的形勢和現狀、取得的成績和進展、以及存在的問題及展望。
第一部分: 國內外宏觀環境。該部分從國際、國內兩個層面,介紹並分析海洋法律、海洋秩序、海洋經濟、發展進程、熱點關注等。
世界范圍內,海洋空間和資源仍具有較大的可開發潛力,可為改善國計民生做出較大的貢獻。同時,人類面臨著海洋環境質量急劇下降的挑戰,以及對對海洋認識的嚴重不確定性和急待發展海洋預測預報能力的挑戰。
海洋經濟是世界經濟發展最快的組成部分之一。世界海洋和海岸帶資源開發活動每年直接經濟效益達5 280億美元。未來石油和天然氣仍將在世界主要能源需求中占居主導地位。
海洋已成為當今國際政治、經濟和軍事斗爭的重要舞台。中國發展海洋事業,不得不面對正在上演的新一輪的藍色「圈地運動」。中國周邊海上鄰國重視提高海洋對社會經濟發展的貢獻。中國的海洋發展面臨著國際社會和亞太地區推進海洋綜合管理、開拓海洋可持續發展道路的挑戰和機遇。
第二部分: 海洋法律和海洋權益。國際社會積極實踐《聯合國行業發展公約》。沿海國依照《公約》提出和更新其海洋權利主張,劃定海洋邊界。值得關注的是,最新國際司法判例則較多地體現了行政管轄和實際控制在確定爭議島嶼主權歸屬中的作用。中國海洋法律法規的基本格局已經形成,主要的法律制度已經建立,涉及的內容包括海洋權益、資源開發、交通運輸、環境保護和海域管理等諸多方面。但從整體上看,中國海洋法律制度仍然不能滿足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實施海洋綜合管理的需要。
我國維護海洋權益的形勢嚴峻,任重道遠。中國的海洋安全局勢處於相對和平的態勢,但不確定的因素仍然存在,各國之間力量的角逐日趨激烈。
2008年,國際海洋形勢復雜多變。《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普遍性進一步增強,北極爭奪愈演愈烈,200海里外大陸架劃界斗爭形勢復雜,海洋生物多樣性喪失的速度令國際社會高度關切,亞丁灣海域海盜活動猖獗。與此同時,周邊海洋形勢相對平穩。黃海形勢穩中有憂,東海形勢突破與挑戰並存,南海形勢復雜多變。
第三部分: 海洋經濟和海洋科技。在當今世界經濟逐步邁向全球化的形勢下,海洋經濟推動了沿海國的經濟發展。世界海洋經濟已形成了海洋漁業、濱海旅遊業、海洋交通運輸業和海洋石油天然氣業四大支柱海洋產業。目前,實現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已成為沿海國的共識,未來海洋經濟仍將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增長點,海洋產業結構仍將不斷向高級化方向發展,科技對海洋產業的支撐和引領作用將更加凸顯。
2008年,中國海洋經濟發展成效顯著,已經提前並超額完成《全國海洋經濟發展規劃綱要》確定的2010年海洋經濟發展目標,全國海洋生產總值29 662億元,海洋經濟在國家和地區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進一步提高,海洋生產總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9.87%,占沿海地區生產總值的15.8%。海洋經濟三次產業結構5∶47∶48。全國涉海就業人員3 218萬人,新增就業67萬人。區域海洋經濟規模不斷擴大,盡管部分海洋產業受到金融危機以及自然災害的影響,但並未影響海洋經濟發展的總體趨勢,戰略性海洋產業都有不同程度的突破和進展。但同時,海域總體污染狀況仍未好轉,近岸海域污染形勢依然嚴峻。根據模型預測,到2010年,中國海洋生產總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有可能達到11.11%;2015年將達到13.17%;2020年將達到15.84%。主要海洋產業在未來10年內佔GDP比重不斷上升。
21世紀海洋正在成為國際社會競爭與發展的主戰場,海洋高技術及其產業化能力成為提高國的海洋競爭能力的基本標志。世界上各海洋大國紛紛制定並實施海洋科技發展規劃;海洋環境監測技術向長期、實時、連續和立體方向發展;海洋能源勘探開發技術發展迅速,深水油氣勘探開發技術成為競爭焦點;天然氣水合物勘探開發技術成為研發熱點;深海礦產資源勘查技術向著大深度、近海底和原位方向發展;海洋生物技術取得新的突破,海洋生物產業已成雛形;海水淡化和海水綜合利用技術規模不斷擴大,海水利用產業鏈正在形成。
中國已經形成了相對成熟的海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方針、目標體系、任務重點等,形成了海洋學科比較齊全的海洋科學技術體系,在海洋學研究、海洋技術開發方面取得了許多重要成果,為國民經濟建設、國防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但是,中國海洋高技術及其高技術產業的發展尚處於起步階段。在現階段資源能源短缺、海洋競爭日趨激烈的形勢下,海洋產業化舉步維艱與大力發展海洋事業的矛盾尚存,我國海洋科技水平整體實力有待提升。
第四部分: 海洋資源與海洋環境。目前,除了部分深海洋底,人類活動的影響已經遍布全球海洋,其中近岸海域所受影響尤為嚴重,近岸「死亡區」的數量和面積一直在擴大。在近岸海域之外,海洋生物多樣性喪失嚴重。防止陸源污染物污染海洋和建設海洋自然保護區是目前保護海洋生態環境的兩種重要途徑。「區域化」成為海洋管理的重要特點之一。在全球尺度上,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框架下的區域海洋項目是最重要的區域環境管理國際實踐;在國家層面上,澳大利亞、加拿大、美國等國家也在區域海洋管理方面開展了一系列重要實踐。全球氣候變化對海洋生態環境產生重大影響。
我國海洋環境質量沒有顯著的變化趨勢。我國海域海洋生物多樣性面臨人類活動干擾和全球氣候變化的雙重威脅。
海洋是國家重大戰略資源獲取地。在中國近海海域,漁業資源衰退依然嚴重,海洋能源資源利用不夠。立足近海,面向深遠海,應是中國海洋資源開發利用的方向。
中國海洋可持續發展任重道遠。必須繼續大力發展海洋科技,促進海洋高技術產業發展,加快轉變海洋經濟發展方式。中國海洋可持續發展還面臨著生態環境、全球氣候變化、海洋經濟結構、全民海洋意識薄弱、海洋管理體制等問題。
第五部分: 海洋政策和海洋管理。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海洋形勢和迅速發展的國內海洋經濟發展狀況,2008年,國務院正式印發《國家海洋事業發展規劃綱要》。這是新中國建立以來我國頒布的第一個指導海洋事業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對促進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全國海洋工作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全國已經引起了強烈反響。2008年,各級海洋行政管理機構以服務海洋經濟發展為中心,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國家海洋局印發《關於為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做好服務保障工作的通知》,出台了十大政策措施,為海洋經濟發展提供保障。
『肆』 怎樣認識和理解海洋經濟發展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
(一)發展現狀
1.海洋自然條件優越、資源豐富。我國海域遼闊,跨越熱帶、亞熱帶和溫帶,大陸海岸線長達18000多公里。海洋資源種類繁多,海洋生物、石油天然氣、固體礦產、可再生能源、濱海旅遊等資源豐富,開發潛力巨大。其中:海洋生物2萬多種,海洋魚類3000多種;海洋石油資源量約240億噸,天然氣資源量14萬億立方米;濱海砂礦資源儲量31億噸;海洋可再生能源理論蘊藏量6.3億千瓦;濱海旅遊景點1500多處;深水岸線400多公里,深水港址60多處;灘塗面積380萬公頃,水深0~15米的淺海面積12.4萬平方公里。此外,在國際海底區域我國還擁有7.5萬平方公里多金屬結核礦區。
2.海洋經濟發展的社會條件日趨完善。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把海洋資源開發作為國家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把發展海洋經濟作為振興經濟的重大措施,對海洋資源與環境保護、海洋管理和海洋事業的投入逐步加大。為規范海洋開發活動,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國家先後公布實施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上交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域使用管理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規。全民海洋意識日益增強。沿海一些地區邁出了建設海洋強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步伐。海洋經濟的快速發展已經具備了良好的社會條件。
3.海洋經濟發展已初具規模。近20年來,沿海地區經濟快速發展,對海洋產業的投入力度逐年增加,為海洋經濟的持續、穩定、快速發展奠定了基礎。"九五"期間,沿海地區主要海洋產業總產值累計達到1.7萬億元,比"八五"時期翻了一番半,年均增長16.2%,高於同期國民經濟增長速度。據統計,2000年主要海洋產業增加值達到2297億元,佔全國國內生產總值的2.6%,占沿海1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內生產總值的4.2%。海水養殖、海洋油氣、濱海旅遊、海洋醫葯、海水利用等新興海洋產業發展迅速,有力地帶動了海洋經濟的發展。我國海洋漁業和鹽業產量連續多年保持世界第一,造船業世界第三,商船擁有量世界第五,港口數量及貨物吞吐能力、濱海旅遊業收入居世界前列。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海洋經濟發展缺乏宏觀指導、協調和規劃,海洋資源開發管理體制不夠完善;海洋產業結構性矛盾突出,傳統海洋產業仍處於粗放型發展階段,海洋科技總體水平較低,一些新興海洋產業尚未形成規模;部分海域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還沒有得到有效遏制,近海漁業資源破壞嚴重,一些海洋珍稀物種瀕臨滅絕;部分海域和海島開發秩序混亂、用海矛盾突出;海洋調查勘探程度低,可開發的重要資源底數不清;海洋經濟發展的基礎設施和技術裝備相對落後。
『伍』 湛江海洋經濟這么多年來是怎樣發展的
據統計,2013年全國海洋生產總值46570億元,比2012年增長10.4%。海洋生產總值內占國內生產總值的9.7%。其容中,海洋產業增加值26508億元,海洋相關產業增加值19062億元。我國已經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海洋經濟開發基礎。
前瞻網發布的《2014-2018年 中國海洋經濟產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分析報告前瞻》當前,我國已經意識到進行海洋經濟開發的必要性和緊迫性。2011年國家海洋局組織編制了《全國海洋經濟發展規劃(2011年-2015年)》,《規劃》提出,要加大政府引導性投入,重點投向海洋裝備製造、海洋油氣、船舶製造、海洋漁業、海洋運輸、海洋生物醫葯、海水綜合利用、海洋化工、濱海旅遊等海洋產業領域。國務院相繼批准了山東、浙江、廣東成為國家海洋經濟發展試點省份,浙江省舟山新區成為海洋經濟新區,以及福建省海洋經濟發展規劃。
隨著國內整體的海洋發展規劃基本到位,海洋經濟開發的大潮也即將到來。
『陸』 海洋經濟的發展狀況
我國海洋開發歷史悠久,2006年主要海洋產業總產值為18408億元,海洋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日漸提高。海洋產業增加值佔全國GDP的比重上升很快,2006年海洋產業增加值為8286億元,相當於全國GDP的4%,海洋產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越來越大。
隨著陸地資源逐步緊缺,人類活動進一步向海洋延伸,海洋經濟地位加速提升。2006年,海洋生產總值佔全國生產總值的比重為近年來的最高點10%;之後便在9.6%左右徘徊,海洋經濟地位得到鞏固。預計後期隨著海洋開發力度的加大,其地位將會進一步提升。
據數據分析顯示,2003-2010年,中國海洋生產總值平均增速達到21.08%。海洋產業結構方面,第一產業比重不斷縮小,第二產業比重有較大提升。2003-2004年,海洋第三產業佔比超過40%,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平分秋色,2005年,海洋第二產業及第三產業發展加速,第一產業佔比下降為16.75%;2006-2010年,海洋第一產業佔比維持在5%-6%,第二、三產業佔比則維持在47%以上。2010年,中國海洋生產總值為38439億元,同比增長12.8%。
進入21世紀以來,伴隨中國經濟發展和資源需求的增長,政府適時調整了海洋經濟發展戰略。國家十二五規劃將海洋經濟提到了國家戰略高度;與此同時,沿海地區已經相繼提出海洋經濟發展規劃,十二五時期海洋經濟產業將會有跨越式發展。 海洋經濟產出快速增長。近10年特別是「九五」以來,我國海洋經濟一直保持在年均兩位數的快速增長水平。「九五」期間海洋產業增加值增長速度為年均 15.7%。其中海洋漁業經濟總量仍高居首位,占總產值的51%,年均增長18%;海洋油氣業異軍突起,年均增長達到32.3%,產值位居第四;海洋交通貨物運輸量持續穩定增加,占海洋經濟總產值比重位居第二,為18%。另外,海洋旅遊業因統計口徑問題,僅是國際旅遊收入項,已經超過600多億元,占海洋經濟總產值的15%,位居第三,而尚未統計在內的國內濱海旅遊收入至少還有約1000億元。因此,濱海旅遊業實際上已經位居第二,並正在展現其強勁的發展後勁。預計,濱海旅遊業將迅速成長為我國海洋經濟的支柱產業之首。
盡管增速有所放緩,海洋經濟依然保持相對較強勁的發展勢頭。據國家海洋局初步核算,2015年上半年海洋生產總值27303億元,同比增長6.94%。其中,海洋第一產業增加值1158億元,同比增長2.8%;海洋第二產業增加值11690億元,同比增長5.3%;海洋第三產業增加值14455億元,同比增長8.8%。 海洋產業成為沿海地區經濟新的增長點。90年代興起的海洋開發熱潮,極大地推動了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海洋開發已然成為沿海地區新的經濟增長點和跨世紀的地區發展戰略,海洋經濟在沿海地區的經濟地位越來越重要。從2000年情況看,海洋產業增加值3000多億元,占沿海省區市GDP總量5.5萬億元的 6.88%。海洋經濟發達的沿海地區(海洋產業增加值總量)排列依次為廣東、山東、福建、遼寧、上海、浙江、江蘇、天津、海南、廣西、河北。最高的廣東省海洋產業增加值超過750億元。
海洋經濟發展處於成長階段。在世界范圍內,我國算得上是海洋大國,但還遠不是海洋經濟強國。我國海岸線總長位居世界第四;海域面積與陸域面積之比小於0.3,低於世界沿海國家的平均水平 0.96;海岸系數(單位陸地面積平均擁有的海岸線)0.00188,居世界第94位。我國海洋資源絕對值位居世界前10位的有:海岸線長度、大陸架面積、200海里水域面積、海港分布密度。海洋資源絕對量在世界范圍內排位較前,是優勢資源,但是,海洋資源的人均量很低。此外,我國的海洋產業正處於成長期,產業結構正從傳統海洋產業為主向海洋高新技術產業逐步崛起與傳統海洋產業改造相結合的狀態發展。
『柒』 全國海洋經濟發展「十二五」規劃的第四章 改造提升海洋傳統產業
通過技術創新,加快海洋漁業、海洋船舶工業、海洋油氣業、海洋鹽業和鹽化工等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提高產品技術含量和附加值,增強市場競爭力。 財政政策。進一步加大對海洋生態環境保護、防災減災、基礎設施建設等公益事業領域的支持力度。探索通過相關措施加大對海水綜合利用、海洋新能源開發、海洋工程裝備設計、深海資源勘探開發、海洋葯物與生物製品研發、海水養殖、遠洋漁業、海洋產業節能減排、海洋環境保護等的支持力度。中央和省級財政要加大對邊遠海島的財政轉移支付力度,重點支持基礎設施、社會保障、基礎教育、公共衛生等領域建設。投融資政策。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參與海洋產業發展。盡快形成多元化的投融資機制,擴大直接融資比重。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海洋漁業和海洋新興產....
海域和海島管理政策。創新海域和無居民海島使用權流轉的管理制度,推進資源市場化配置進程,完善海域和無居民海島使用權招拍掛制度,探索建..... 國務院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能分工,加強對本規劃實施的指導、檢查和監督,確保完成規劃提出的各項任務。沿海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根據本規劃確定的功能定位和發展重點,制定或修訂本地區海洋經濟發展規劃,創新機制,明確責任,加強領導,主動與國務院有關部門溝通銜接,確保規劃提出的各項任務落到實處。規劃實施中涉及的重大政策、改革試點和建設項目按規定程序另行報批。發展改革委要會同海洋局建立健全規劃評估機制,加強對本規劃實施情況的督促檢查,研究解決實施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重大問題及時報告國務院。
『捌』 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的解讀規劃
《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規劃》已獲國務院批准,這是我國第一個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規劃,也是新中國成立後浙江省第一個國家級經濟發展戰略,這意味著浙江向海洋經濟世紀邁進的大門已經洞開。浙江是資源和陸域小省,創造了舉世矚目的奇跡。然而,奇跡的背後卻隱藏著危機。浙江經濟發展與土地、水、環境等資源的矛盾日益突出,發展空間受到嚴重約束,浙江下一步將如何發展?
跳出陸地,發展海洋,成為浙江的必然選擇。浙江海域面積26萬平方公里,相當於兩個半陸域面積;海岸線6696公里,規劃可建萬噸級以上泊位的深水岸線506公里,面積500平方米以上海島2878個,均為全國第一;舟山漁場是全球四大漁場之一,可捕撈量全國第一;潮汐能、波浪能、洋流能、溫差能等可開發的海洋能居全國首位;東海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浙江海域,發展海洋經濟潛力巨大。
近年來,浙江海洋經濟綜合開發取得了長足進展,已經形成較為完備的海洋產業體系,2010年寧波—舟山港貨物吞吐量6.2億噸,躍居全球海港第一,集裝箱吞吐量達到1314萬標箱,躋身全球第六大集裝箱港;石化、鋼鐵、船舶修造等臨港產業和海洋旅遊、海水淡化、海洋生物醫葯、海洋可再生能源等新興產業已成為經濟的新增長點。浙江海洋經濟發展迅速,海洋生產總值從2006年的1846億元增加到2010年的3500億元,約佔全國海洋經濟總量的1/10,並在港航物流服務業、船舶工業、海水利用業等領域處於全國前列。 事實上,浙江已是一個海洋經濟大省。而國務院批準的《規劃》又將浙江經濟發展的新目標框定:建設海洋經濟強省。
把浙江海洋經濟綜合開發納入國家戰略意義重大:有利於科學開發利用海洋資源,促進海洋經濟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有利於完善沿海區域發展戰略格局,實現海陸統籌;有利於保障國家戰略物資供應安全,維護國家海洋權益。
《規劃》的戰略定位是:把浙江建設成我國大宗商品國際物流中心、舟山海洋綜合開發試驗區、大力發展海洋新興產業、海洋海島開發開放改革示範區、現代海洋產業發展示範區、海陸統籌協調發展示範區和生態文明及清潔能源示範區。在國務院批準的《規劃》中,我國唯一的群島型設區市舟山被列為海洋綜合開發試驗區,這是我國第一個設區市的國家級海洋經濟試驗區。因此,全力打造國際物流島,建設海洋綜合開發試驗區,探索設立舟山群島新區,對促進海洋經濟發展、創新海島開發模式具有特殊意義。《規劃》對浙江發展海洋經濟的空間新布局是:一核、兩翼、三圈、九區、多島。在這一空間布局中,杭州、寧波、溫州、嘉興、紹興、舟山、台州7市47個縣(市、區)被納入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
國務院在批復中要求,將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建設成為綜合實力較強、核心競爭力突出、空間配置合理、生態環境良好、體制機制靈活的全國海洋經濟科學發展示範區。同時要求浙江按照《規劃》確定的戰略定位、空間布局和發展重點,有序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努力探索有利於海洋經濟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
《規劃》設定的期限為2011-2015年,展望到2020年。到2015年,示範區地區生產總值將突破2.6萬億元,佔全省的3/4,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8.6萬元;示範區海洋生產總值接近7000億元,佔全國海洋經濟比重提高到15%。同時將實現港航服務水平大幅提高。 浙江已迎來了歷史上最好的海洋經濟發展時期,正雄心勃勃地向海洋世紀邁進。
『玖』 目前國務院已經批准了哪些海洋經濟為主題的國家戰略區
記者7號從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了解到,國務院正式批准設立浙江舟山群島新區。舟山是中國唯一以群島建制的地級市,包括1390個島嶼,地處中國東部黃金海岸線與長江黃金水道的交匯處,途經我國的7條主要國際海運航線有6條經過舟山,是東部沿海和長江流域走向世界的主要海上門戶。舟山群島目前已經建成國家石油戰略儲備基地、全國最大商業原油儲運基地和礦砂中轉基地、浙江省最大的煤炭中轉基地。港灣物流、臨港產業、海洋旅遊、海洋漁業等具有比較優勢的海洋經濟占舟山市生產總值的68%。浙江省省長呂祖善表示,舟山是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的先行試驗區:
呂祖善:國務院批復我們浙江是海洋經濟發展的示範區,這個示範從哪裡先搞?從舟山新區先搞,所以是先導區。另外,海洋經合開發試驗區,海洋經濟的發展有很多需要先行先試,用哪個先行先試?根據我們省裡面的布局,應國務院的要求,在舟山群島先行先試,所以也是一個綜合開發的試驗區。三是我們要成為長三角經濟地區發展的重要增長極。這是整個功能定位上講的。
『拾』 跪求一些關於舟山發展的資料,用來寫調研報告的
浙江省舟山城市總體規劃
來源於: 發布日期:2006-8-3
[返回]
第一章 總則
第 一 條 舟山市城市規劃區范圍:定海區、普陀區行政轄區范圍內的舟山本島及其周圍主要島嶼,總面積721.44平方公里,其中,陸域面積664.56平方公里。
第 二 條 舟山市域的城鎮體系發展和城市規劃區內的一切規劃、設計和建設活動均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的規定執行本規劃。
第 三 條 本規劃期限:近期 2000~2005年; 遠期 2006~2020年;遠景 2020年以後
第 四 條 本規劃自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之日起,由舟山市人民政府負責組織實施。
第二章 社會經濟發展目標與發展戰略
第 五 條 近期(2005年)達到更加寬裕的小康水平,為提前基本實現現代化奠定基礎;遠期(2020年)基本實現現代化。
第 六 條 舟山市市域總人口規劃2005年104萬人,2020年110萬人。
第 七 條 社會經濟發展戰略目標的推進對策:加快舟山的區位優勢和"漁、港、景"資源優勢向現實經濟優勢轉化,以提前基本實現現代化統纜全局,以加快發展為主題,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改革開放和科技進步為動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為根本出發點,抓住機遇,進中求快,強化基礎,勇於創新,深入實施科技興市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爭創機制市場化、區域城市化、陸島一體化,促進全市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建海洋經濟大市,創海洋文化名城。
第三章 市域城鎮體系規劃
第 八 條 舟山市城鎮發展戰略:優先發展中心城市,重點發展中心鎮。運用市場機制,積極推進舟山本島城鄉發展一體化、大島城鎮發展集約化,建立以中心城市為核心,中心城市、中心鎮、一般建制鎮相結合,規模不等、設施完善、布局合理的城鎮發展格局。
第 九 條 預測舟山市2020年城市化水平為65%,城鎮人口為70萬人左右。
第 十 條 市域城鎮體系等級分為三級:
(1)第一級:舟山中心城市,包括老塘山、定海城區、臨城城區、普陀城區、朱家尖;
(2)第二級:二級中心城鎮,包括高亭、菜園、金塘、白泉、六橫、島斗;
(3)第三級:三級中心城鎮,包括小沙、岑港、干石覽、、馬嶴、展茅、冊子、桃花、蝦峙、東極、秀山、長塗、岱東、泥峙、東沙、岱西、洋山、嵊山、黃龍。
第十一條 以一個中心、"一主三副"四條軸線構成城鎮空間結構形態。
(1)一個中心是以舟山中心城市為核心。
(2)城鎮發展主軸線為329國道沿線,即金塘島--冊子島--舟山本島--朱家尖島軸線。
(3)城鎮發展副軸線為三條:
上海蘆潮港--洋山島--衢山--岱山島--舟山本島鎮的城鎮縱向發展軸線,主要城鎮為洋山鎮、島斗鎮、泥峙鎮、岱東鎮、高亭鎮、長塗鎮、秀山鎮。
六橫島--蝦峙島--桃花島--沈家門的城鎮縱向發展軸線,主要城鎮為六橫鎮、蝦峙鎮、桃花鎮。
上海--泗礁島--馬鞍列島城鎮橫向發展軸線,主要城鎮為菜園鎮、黃龍鎮、嵊山鎮。
第四章 城市性質與城市規模
第十二條 城市性質:我國重要的海洋漁業基地和海洋開發基地,現代化的港口和海島旅遊城市。
第十三條 城市人口規模:規劃近期39萬人,遠期50萬人。
第十四條 城市建設用地規模:遠期城市建設用地52.3平方公里,人均104.7 平方米。
第五章 城市用地布局規劃
用地發展方向
第十五條 城市用地發展方向:定海城區適當拓展,普陀城區向東港發展,開辟臨城(含長峙島)新城區。
布局結構
第十六條 舟山城市發展的空間形態為三組團二點帶狀城市組群,三組團即定海城區、臨城城區、普陀城區,二點即朱家尖、老塘山兩個發展點。
第十七條 未來城市組團和發展點主要職能為:
(1) 定海城區:現代化的海島港口城市,舟山市近期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省級歷史文化名城。
(2) 臨城城區:舟山市遠期政治、文化、教育中心,現代化的海島生態新城。
(3) 普陀城區:全國著名的漁港,海洋漁業加工貿易的主要基地,普陀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及旅遊金三角的組成部分。
(4) 朱家尖:普陀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組成部分,以休閑度假、海洋科研教育等為特色的旅遊區。
(5) 老塘山:以中轉港口、倉儲功能為主的臨港工業區。
居住用地規劃
第十八條 居住區規劃:
(1) 定海城區應在規劃期內完善居住小區--組團功能,通過舊城改造,改善城區居住環境。在城區內劃分為四個居住區,分別為解放路以北、環城東路以西居住區;解放路以南、環城東路以西居住區;解放路以北、環城東路以東居住區;解放路以南、環城東路以東居住區。規劃14萬人居住。
(2) 臨城城區規劃三個居住區,分別是世紀大道(暫名)以西;定沈路以北;定沈路以南、世紀大道(暫名)以東居住區。規劃安排14.5萬人居住。
(3) 普陀城區規劃三個居住區,分別為浦西、老城區、東港居住區。規劃18.5萬人居住。
(4)老塘山規劃0.5萬人居住。
(5)朱家尖規劃2.5萬人居住。
公共設施用地規劃
第十九條 在臨城新區規劃布局市級行政中心,在東港建設普陀區級行政辦公設施。
第二十條 在定海城區人民路、解放路一帶建設區級商業中心,在沿港路建設區次級商業中心;在臨城建設市級商業金融中心;在沈家門老城建設普陀區級商業中心,在東港建設區次級商業中心。
第二十一條 在定海城區、臨城城區、普陀城區分別建設相應的居住區級商業中心。在朱家尖建設旅遊度假區配套商業設施。
第二十二條 在臨城規劃市級文化、娛樂中心;改造定海城區、普陀城區現有文化娛樂設施;各居住區建設相應的文化娛樂設施。
第二十三條 保留定海城區現有體育場;在臨城建設市級綜合性體育活動中心;擴建東港現有體育館,作為市級體育中心的組成部分;並在東港北部、浦西、臨城布置相應的體育設施。
第二十四條 在臨城城區新建市級綜合醫院及醫療服務設施,在浦西、東港各規劃建設一個綜合醫院。
第二十五條 完善定海文教區;在臨城城區建設新的文教區;在東港布置教育科研用地。
工業、倉儲用地規劃
第二十六條 工業用地分為五個組團布置:
(1)鹽倉市級工業區,主要發展大中型工業項目。
(2)舟山經濟開發區,主要發展技術密集型工業。
(3)臨城--浦西工業區,主要發展個私工業。
(4)普陀東港開發區,主要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5)長峙島利用部分深水岸線,主要發展修造船等港口工業。
其它分布較散的工業企業通過土地置換,逐步向上述工業區內搬遷轉移。
第二十七條 在老塘山集中規劃建設倉儲區,遠景布置臨港工業區;依託舟山經濟開發區、臨城--浦西工業區、普陀東港開發區等地安排倉儲用地。
第六章 對外交通規劃
第二十八條 (1)建設連島工程,陸路連接舟山本島與大陸,路線為寧波北侖--金塘島--冊子島--富翅島--舟山本島,與環島公路連通,近期按照一級公路建設,遠期形成高速公路,與寧波市高速公路環線連通。(2)舟山本島建立"一環三縱"的公路系統,近期為二級公路,遠期為一級公路。
第二十九條 保留定海、普陀現有長途汽車站,規劃於臨城和東港跨海大橋南側新建長途汽車站各1處。
第三十條 現有機場建設用地基本可以滿足機場自身的建設需要。為適應旅客運輸增長的需要,擴建候機樓,增設國際廳等設施;為適應旅遊業的發展,宜開展島際航空,增加空中旅遊項目。
第三十一條 規劃新建或完善大小洋山國際集裝箱深水港區、嶴山興中石油轉運碼頭、野鴨山國際煤炭中轉碼頭、冊子島石油轉運基地、馬跡山礦石中轉碼頭、綠華島糧食化肥減載碼頭、衢山島糧食木材儲運碼頭、金塘島集裝箱碼頭、長峙港口區、長峙中心漁港、朱家尖旅遊港區等港口碼頭。
第七章 城市道路交通規劃
第三十二條 道路等級分為四級:即市區間快速路、主幹道、次幹道、支路。其中,規劃環島公路作為市區間聯系的快速路,道路紅線控制60米;城市主幹道紅線一般按40米控制;城市次幹道紅線一般按30米控制;城市支路紅線按15-24米控制。
第三十三條 道路網規劃。
(1)定海城區。除建設外環路、環島公路之外,在定海城區形成"五橫六縱"的城市主幹道網。
(2)臨城城區。除建設環島公路之外,在臨城城區形成"四橫六縱"的城市主幹道網。
(3)在普陀城區規劃建設30條主次幹道。
第三十四條 社會停車場規劃。定海城區規劃六個停車場;臨城規劃四處;普陀城區規劃九處;朱家尖規劃二處。
第三十五條 改造定海汽車東站為公交總站;在臨城規劃公交站。
第三十六條 規劃公交專用道線路線形為:岑港--老塘山(鴨老線)--定海城區(定海外環路城區段)--臨城城區(329國道沿線)--普陀城區(沈家門平東線)--東港--朱家尖。
第三十七條 建設貨物流通中心3處。
第三十八條 在客運碼頭、長途汽車站前分別建設交通集散廣場。
第三十九條 在行政中心、商業中心、沿海等處建設遊憩廣場。
第八章 綠地系統及城市景觀規劃
綠地系統規劃
第四十條 加強中心城區周邊大環境的綠化建設。
第四十一條 在城市規劃建設區周圍、城市各組團之間、規劃工業區與居住區之間規劃布置九片城市生態綠地。
第四十二條 規劃布置城市綜合性公園17處,並按有關標准進行小區及組團級綠地配套建設。
第四十三條 在環島公路、329國道及河道兩側各設置寬度20米左右的防護綠帶,老城區河道設置不得少於8米的防護綠帶;在工業區與生活居住區之間結合道路綠化設置寬度20米左右的防護綠帶;在高壓線走廊沿線設置相應寬度的隔離綠帶;臨城新區沿海建設寬度大約為100米的公共綠地。
城市景觀規劃
第四十四條 城市景觀軸:結合大陸連島工程形成海島特色景觀軸;結合海濱綠化及城市河道綠化形成休閑景觀軸;人民路為定海城區的城市生活景觀軸;臨城行政中心與文化中心構成城市文化景觀軸;定海結合歷史文化形成人文景觀軸;沈家門結合漁港風情形成景觀軸。
第四十五條 重要景觀地區:在城區內劃分出四片重要景觀地區,即定海濱海片;臨城行政、文化中心片及沿海濱海景觀片;沈家門濱海路沿港景觀片;東港文化公園片,以上地區需重點進行城市設計,精心建設。
第四十六條 精心設計城市廣場、出入口等城市景觀結合點。
第九章 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
(註:本章以《舟山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為准)
第十章 旅遊業發展規劃
第四十七條 規劃期內形成獨具舟山特色的海洋文化旅遊產業,參與國內乃至國際旅遊大循環;把舟山建成交通便捷、設施齊全、服務功能多元化的海洋佛教文化旅遊、海洋度假休閑及會議會展旅遊勝地和知名的海島國際旅遊城市。旅遊業成為舟山經濟的支柱產業。
第四十八條 建成海天佛國普陀山--朱家尖--沈家門組成的金三角綜合旅遊區、列島晴沙嵊泗旅遊區、東海蓬萊岱山旅遊區、定海歷史文化旅遊區、六橫--桃花度假休閑旅遊區等五大旅遊功能區。
第十一章 基礎設施規劃
給水工程規劃
第四十九條 繼續實施大陸引水工程,到2010年11處水利工程實施完成後,徹底解決舟山的供需水矛盾。
第五十條 規劃6個水廠聯網供水。新建和擴建臨城水廠11萬噸/日、虹橋水廠供水能力12.5萬噸/日、城北水廠2.5萬噸/日、普陀水廠10萬噸/日、朱家尖水廠2萬噸/日、應家灣水廠1萬噸/日。
第五十一條 規劃中心城市環狀供水管網。
排水工程規劃
第五十二條 規劃排水體制採用雨污分流制。
第五十三條 規劃建設污水處理廠6座,分別為定海(到2020年處理能力7萬噸/日,佔地7公頃)、臨城(12萬噸/日,佔地9公頃)、普陀東港(4萬噸/日,佔地4公頃)、長峙島(1.5萬噸/日,佔地3公頃)、魯家峙(0.5萬噸/日,佔地1公頃)、朱家尖(1萬噸/日,佔地2公頃)6座污水處理廠。
電力工程規劃
第五十四條 在規劃期內續建舟山電廠,同時還應考慮本島電網與大陸省電網220千伏聯網工程的建設,以確保海島經濟的發展。
第五十五條 新建2座220千伏變電站;規劃建設13座110千伏變電站。
電信工程規劃
第五十六條 舟山中心城區話機普及率近期50部/百人,遠期70部/百人。預測2005年市話交換機容量23萬門;遠期為44.5萬門。
第五十七條 規劃新建 6個市話程式控制交換局 。
第五十八條 實現光纖到戶,形成"三網合一的"網路組織結構。
第五十九條 規劃在臨城城區各設一個市郵政局和郵件綜合處理中心。
第六十 條 建設以光纖與同軸電纜為基礎的有線廣播電視傳輸網。
燃氣工程規劃
第六十一條 規劃選擇液化石油氣摻混空氣後形成的混合燃氣作為主要氣源,同時考慮遠景使用天然氣的可能性。
第六十二條 規劃2020年舟山氣化率100%,其中使用管道燃氣為90%,使用瓶裝液化石油氣為10%。
第六十三條 定海城區、臨城城區、普陀城區使用管道供氣,老塘山、長峙、魯家峙、朱家尖使用瓶裝液化石油氣。
環衛工程規劃
第六十四條 近期垃圾處理方式以衛生填埋為主,遠期則採用焚燒和資源回收、綜合利用等處理方式。垃圾清運逐步實現集裝箱化和機械化。
第六十五條 保留現有垃圾填埋場,在中心城市外圍規劃新建垃圾無害化處理場。
第十二章 環境保護規劃
第六十六條 規劃將中心城區陸域劃為五類環境保護區(下見表)。規劃將城市飲用水水源作為水環境重點保護,執行國家地面水環境質量標准,其水質達到地面水質Ⅱ類標准,作為景觀水面和一般河道,水質達到地面水質Ⅲ-Ⅳ類標准。
第六十七條 環境保護規劃措施。
(1)確保全市各主要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目標,禁止一切破壞水環境生態平衡的廢渣、城市垃圾、糞便及其他廢棄物向水域傾倒,不得濫用化肥。加快污水處理廠的建設,完善城市排水系統。
(2)改變能源結構,提高城市氣化率,嚴格控制工業用煤的含硫量,加強鍋爐整治與煙氣處理。優化產業結構,提倡清潔生產。凈化汽車尾氣。
(3)加強對城市雜訊污染源的控制和治理,重點控制交通干線雜訊,限制交通車輛鳴笛。採用適當的防護措施,利用防護林帶或綠化隔離作為雜訊緩沖帶。對擾民嚴重並且難於治理的單位,實行關、停、並、轉。
(4)改善工業布局,對污染嚴重不能滿足功能區要求的企業進行調整搬遷。調整工業結構,適度發展輕污染加工工業,促進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嚴格控制新污染源的產生。
(5)嚴格控制海上船隻生活垃圾、廢油的直接排放,加強船隻噪音管理。
(6)加強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完善環境監督管理體系,提高市民的環境意識。
第十三章 綜合防災工程規劃
防洪規劃
第六十八條 規劃區范圍內的定海、臨城--勾山--沈家門、東港段等閉合區海塘防潮標准遠期達到百年一遇,近期定海竹山門到青壘頭段達到百年一遇,其餘達到50年一遇;老塘山、紫微、石礁、鹽倉、朱家尖、魯家峙、長峙島等段海塘防潮標准為50年一遇。根據以上標准建設防潮海堤。
第六十九條 排澇標准:規劃20年一遇24小時暴雨不受淹成澇。
消防規劃
第七十條 在臨城建設消防指揮中心;在臨城、東港各建一座特勤消防站;在定海城區東部、浦西各建一座標准型普通消防站;在開發區、長峙、魯家峙、朱家尖各建一座普通小型消防站;建設空救消防站一座;
第七十一條 在長峙島規劃海上消防站一座,建設專用碼頭等設施,各港區分別設置相應的海上消防設施。
人防規劃
第七十二條 預測2005年人防工程應達到6萬平方米,2020年達到17萬平方米。2020年前應新增人防工程11萬平方米,其中2005年前新增3萬平方米。
第七十三條 在雷鼓山建設市級指揮所,普陀建設區級指揮所。
第十四章 郊區規劃
第七十四條 工業布局。煙墩集中建設舟山市海洋化工工業園區;白泉鎮興建釣浪圍墾工程,依託深水港區建設,規劃安排臨港工業、倉儲項目;金塘島依託連島工程,建設深水港區,布局港口工業和倉儲中轉基地。
第七十五條 在馬嶴、白泉、朱家尖、金塘島建設糧食、蔬菜基地。
第七十六條 搬遷現狀火葬場,在鹽倉北部山麓附近布置火葬場。
第十五章 近期建設規劃
第七十七條 近期規劃年限2000年~2005年。預測2005年城市人口為39萬人,城市建設用地按照36.7平方公里控制,人均用地94.2平方米/人。
第七十八條 近期以建設臨城、東港新區為主,完善定海、普陀城區。疏散老城區人口。
第七十九條 臨城城區新建市級公共設施,定海城區、普陀城區、朱家尖完善公共設施。
第八十條 近期加快鹽倉市級工業區、長峙臨港工業區、舟山經濟開發區、臨城--浦西工業區的建設。同時,加快老城區內原有工業企業的搬遷。
第八十一條 加快道路建設,為舟山經濟騰飛奠定基礎。加快以道路網為主的城市市政公用基礎設施建設,形成城市框架。
第八十二條 加快連島工程建設和及早籌劃與上海的陸島交通,利用深水岸線,加快港口開發。
第八十三條 新區建設應該環境先行,保護好建設區內的山體綠地,建設生態綠地。
第八十四條 逐步建設定海東山公園、大小五奎山海島公園、臨城田螺峙兒童公園、海洋文化公園、普陀浦西公園、東港文化公園。
第十六章 城市遠景規劃構想
第八十五條 舟山遠景城市將成為多組團空間布局結構形態:包含金塘島、冊子島、老塘山、定海、臨城、普陀、朱家尖、馬嶴、白泉等組團。遠景將開發東山巨 、盤峙等南部島嶼並進行連島工程建設,開發深水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