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結合我國社會現實談談經濟發展與道德進步之間的關系
我國社會現實談談經濟發展與道德進步
B. 運用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辯證關系原理,結合我國當前的社會實際,談談經濟發展與道德進步的關系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
社會存在是第一性的,是社會意識的根源;社會意識是第二性的,是對社會存在的反映。
(1)社會存在是社會意識的前提和基礎。人們必須先進行物質生產,在此基礎上才能進行精神生產。
(2)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內容和形式。有什麼樣的社會,就會有什麼樣的社會意識與之相適應。
(3)社會存在的發展變化決定社會意識的發展變化。社會意識的發展變化歸根到底都是同社會存在的發展變化相適應的,社會存在發生了變化,社會意識也會相應地發生變化。
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反作用
(1)從質的方面看,不同性質的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起著不同性質的作用。
(2)從量的方面看,無論社會意識對社會發展起什麼性質的作用,都有程度深淺、范圍大小、時間久暫、作用方式、反饋方式的不同。
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的獨立性
社會存在的變化最終會引起社會意識的相應變化,但是社會意識的變化與社會存在的變化並非一定同步進行,人類意識在思維層面也有自己的發展規律,思維的深度和廣度可以與現實的社會存在相對的分離,因此社會意識有時候會滯後於社會存在的變化,有時候也會超前的對未來的社會形式進行思考和規劃。
精神不是萬能的,但沒有精神又是萬萬不行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越發達,人與人之間的社會經濟關系越密切、越復雜,就越需要法律、法規的制約,越需要道德規范來制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保證市場經濟的社會主義方向,調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有序發展的重要思想條件。商品買賣、貨幣流通、合同的簽訂等經濟活動,無不體檢信用關系,由這種信用經濟關系所決定的道德規范,只能是「誠實守信」。誠信觀念越普及,我們的市場經濟就越發達;欺詐一旦橫行無阻,我們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會遭殃。因此在物質文明建設的同時要抓好精神文明建設,做到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是極端正確的。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的反映,社會存在的性質和變化決定社會意識的性質和變化。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能動作用。社會意識具有反作用。一是先進的、革命的、科學的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的發展產生巨大的促進作用;二是落後的、反動的、不科學的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的發展起著阻礙作用。道德進步作為正確的社會意識能夠對我國經濟發展起到促進作用,使經濟健康發展。同時,經濟的進步,帶動思想道德建設。
望採納。
C. 經濟發展能帶來道德進步嗎
我相信,今天,在"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這一口號下,可以集合起最多的 中國 人。而任何其它的口號,也許能比它更緊密地集合起一些人,卻一定遠不如經濟發展能吸引這么多的中國人。今天的 時代 也是一個"脫魅"的時代,而不再是某一種宗教、社會哲學或意識形態風靡和席捲世界的時代。 但是,也可能正是因為聚集到這一口號下的人最多,他們的動機卻是不盡相同的。一些人想的是∶"經濟上去了,政權 自然 會穩";另一些人想的是"經濟上去了,民主自然會來";更多的人則不想那麼多、那麼遠,而是最直接、最實際地想"經濟上去了,生活自然會好"。而所有這些想法都匯聚到一點∶"無論如何,先把經濟搞上去再說"。 "先把經濟搞上去",這確實代表了大多數人的共識,也是很有道理的見識。 問題 在於∶我們在以主要精力致力於經濟發展的時候,是否還考慮過要如何照管我們的精神,關心我們的道德水準?而精神與道德生活的 內容 和水準對於人的生命及其幸福的意義是決不可低估的。比方說,今年春節我回南方的老家,發現許多人賺了錢(當然更多的人仍未掙到錢),說起話來口氣大多了,但奇怪的是,就是在這些賺了錢的人們中,也並不總是洋溢著一種快活的氣氛,相反,我卻聽到了種種抱怨和不安,未賺到錢的人抱怨不足為奇,但這些賺了錢的人的抱怨有時看來還更多。他們抱怨市場上的不講信用、"坑蒙拐騙"、社會上的治安不好,以權謀私等等,他們說到自己常常"被宰",而從別人的口風和他們所表現的隱隱不安也還可以看出,他們自己也時常是"宰人者"。而我相信,只要一個人天良沒有完全泯滅,他對自己以不正當方式得來的財產就不會完全心安理得。"心安"雖然不是很高、很強烈的正面的感覺,但一切快樂和幸福要想可靠和持久地建立,卻都必須以"心安"為根基,"沒有比問心無愧更柔軟的枕頭。" 一個在美國生活多年,並且非常推崇自由和民主價值的學者曾經這樣寫道∶"我常想,只有宇宙冥冥之中或有其公正,才能解釋為什麼許多美國人在這樣得天獨厚的環境中,會那樣地不快樂。他們有那麼好的法治,那樣多的自然資源,那樣有活力的經濟,但許多人居然過著那樣差勁的、沒有人味兒的生活。"(林毓生《政治秩序與多元社會》,第164頁, 台灣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9年)。又據台灣行政院主計處1991年度完成的"國民生活形態與倫理調查報告 ",台灣15歲以上民眾從不閱讀者竟然佔了57.23%。這就是富裕世界、以及大步走向富裕的世界裡出的問題。他們的問題主要還不是行為規范、不守規則的問題,而是價值觀念與生活方式的問題,甚至這方面的問題在其社會生活中也可能不是主流(主流並不一定以人數來衡量)但就這樣,也已經讓人為之唏噓不已了。從西方回來的人,都經常講到那邊令這邊人難以想像的豪富,但富裕並不是一切。富裕並不等於幸福,更不等於人生。如果我們不照管我們生活的其它方面--那常常是人之為人更重要的方面,即使我們有一天也這樣豪富,甚至更富又怎麼樣呢?且不說我們離這個目標仍然有不少路。 所以,那些雖然同樣贊成優先發展經濟,但在心裡也滋生起一種憂慮和警惕的人們,提出下面的問題也是很自然和有道理的∶"經濟發展是否會帶來道德進步?是否能帶來人的精神生活的全面豐富,甚至是否至少能使人們生活得更加快樂?"我們不能不想這類問題,它是一個我們決不能忽視的問題。 不過,我們在此首先要澄清一下這個問題的含義。當我們問到"經濟發展是否會帶來道德進步"時,我們並不是說經濟發展要以道德進步為唯一目的,並不是說經濟發展只有促使道德進步才是可贊許的,或者說道德進步是衡量經濟發展是否正當合理的唯一標准(雖然道德也確實是目的之一、標准之一)。其次,我們所說的"進步"也不是在進化論的意義上說的,這種 歷史 進化在筆者看來還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但社會的道德水平有時較高,有時較低也是一個明顯的事實,我們現在所考慮的也就是 目前 中國的經濟發展是否對社會的道德水平有一種有益的、促進的、使它提高的作用,在這兩者之間是否能建立一種良性的相互 影響 的關系等等。 我們的經濟目前被正名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或者說正朝著這個方向發展。它具有"混合的"經濟的某些特點∶即力圖引入一種市場的價格的競爭制度,同時又保留政府的某種宏觀調控作用。但我們現在想特別注意的是市場機制這一方面,因為我們的經濟是主要朝著這個方向發展的(這和那怕外表有些類似的西方"混合型"經濟不一樣,它們一般是從自由放任走向某種政府幹預)。那麼,在這種市場經濟中與道德相關的因素主要是什麼呢?我們說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其參與者追求利益,利潤的目的、動機和慾望;一是其實現這一目的的手段,這一手段簡單地說就是競爭,即不同生產者,不同銷售者之間的競爭。 那麼,我們所說的"道德"又是指什麼呢?過去有一個從蘇聯引入的"道德"定義,認為"道德是調整人與人之間以及個人和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的總和",後來許多人對此定義提出疑問,但我看這一定義基本上還是不錯的,這個定義強調了"道德"最重要的兩個特點∶⒈道德主要是規范,是義務,是約束性的,協調性的;⒉道德是調整人與他人,個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規范,而不是自我安身立命的追求。雖然價值與義務很有關系,但我們要謹慎地使價值不直接混同於道德義務。不過,上述定義也有一些問題∶它沒有使"道德"與 法律 、與習俗明確區別開來,說"總和"也有些不妥,因此,我們不如把它調整為∶"道德是有關善惡正邪的,調整人與他人及個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的體系。"現在有這一定義我們也就足敷應用。 為了我們的論題,我們可以再把道德規范體系區分為兩個層面∶一個層面是人們很容易看到的公共生活中的行為規則,尤其是禮儀、禮貌、社交慣例和習俗等等;另一個層面則是要往較深處觀察才能發現的這一社會的基本道德原則和主要規范,這些原則規范構成這一社會的道德的主體。這兩個層面自然有緊密聯系的一面,但也有趨於分離的一面。禮儀層面除了受基本規范的影響,也和一個民族的傳統及它現在所達到的物質生活水平很有關系。而我們對一個社會道德水平高低的判斷,也主要就是基於對這兩個層面尤其後一個層面的觀察。後一個層面的原則規范不僅包括個人的行為規范,也應包括制度本身的原則規范。制度的原則規范雖然是重要和優先的,但由於制度的正義與否最終會決定性地影響到個人的道德面貌,並且它也要通過人們的活動來體現自身,加上我們以往判斷一個社會的道德水平習慣上是通過判斷其中活動的人們的道德水平來進行,所以,我們在此也還是主要從社會上人們的行為規范來判斷這一社會道德水平的高低和進展。 那麼,在說明了"經濟"和"道德"兩方面的意思之後∶我們現在就來 分析 經濟發展是否能自然而然地對道德產生積極的影響。我們首先看市場經濟發展的目的動機,這種動機本身是一種道德的動機嗎?或者,在它後面,有一種崇高的精神支持著它嗎?如果不是這樣,我們就不能指望它自己突然發生一種大轉變,即人們突然由求利變為求德。這正象王夫之在批評那些以"衣食足而後廉恥興,財物阜而後禮樂作"為"托辭"的人所說的一樣∶"迨乎財利燙其心,淫驕辟,乃欲反之於道,猶解巨艦之維於三峽,資一楫以持之而使上,末由得已。"(《詩廣傳》卷三"小雅十")。 我們至少在亞洲可以看到, 工業 起飛、經濟飛速發展的最主要動力並不是道德的,或者宗教性質的,而是道德上中性的。所以,到這種起飛的原因中去尋找純潔的源泉,崇高的動力,總讓人懷疑是找錯了地方(雖然道德作為規范可以起作用)。這種變化的主要動因可能只是過去民間的小傳統翻轉成了 現代 平等社會的大傳統而已。
D. 經濟發展與道德的關系
道德一詞,在漢語中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經》一書。道:就是明事理。德:就是付出。道+德:籠統的講就是有素質。
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Morality)一詞起源於拉丁語的「Mores」,意為風俗和習慣。
風俗和習慣有進步和也有落後的。記得,看過這樣一個記錄,從明朝到改革開放前,我國安徽鳳陽地區以農業經濟生產為主,但由於土地稀少貧瘠、加上頻繁的天災,當地人民經常吃不飽,於是產生了當地人外出行乞的風俗習慣,當萬里出任安徽省委書記時,親身到當地考察,當他看到當地人大多出外行乞和一家母女三口人只有一條褲子可穿的情況時,他責問陪同的當地官員,當地官員的回答就是:我們這個地方的人有外出行乞的風俗習慣。當時萬里氣憤難當,痛責了麻木的當地官員。並發誓要改善當地的生活。
我們現在可以看到,由於我們政府實行了改革開放的正確政策,鳳陽人改變了外出行乞的習慣。包括鳳陽在內的全國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質的飛躍提升。人們的風俗習慣和素質也有了很大改善。
這就是經濟發展促進道德提升的很好的例證。
再來看看國外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展對道德提升促進的情況。
不可否認的事實是,資本主義的原始積累是血腥骯臟和不道德的。
對非洲黑人的慘無人道的奴役,對美洲土著的滅殺,對亞洲人民的殘酷掠奪,對歐洲人民的無情壓迫。所有這些,我們是否就可以認為迄今為此的人類經濟發展最迅速的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就是使道德退化而不是促進的呢?
有壓迫的地方註定要有反抗。但我們現在看到的是國外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社會基本是安定的,人民也是安居樂業的。這是因為在貪婪的資本主義發展到人民不能容忍的時候,尤其是有了馬克思理性的指出資本主義的弊端的時候,資本主義覺悟了、改良了。
首先,限制了資本主義貪婪的無限制的胃口,出台了反壟斷法,給了小企業生存發展的空間。
其次,在物質上,他們改善了工人的生活水平,在社會財富再分配上讓利於人民。
再次,在精神上,他們出台了陪審員制度,讓最平凡的人用他們的良知來執掌法律。
當然,上述資本主義的改良無法克服其本身的固有缺陷。但我們也應該看到其對道德的進步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商品生產促進了道德進步,還具體表現在:自由競爭促進人們增強自主意識,形成獨立人格;等價交換強化人們的平等觀念和民主意識;價值規律推動人們增強主體作用商品經濟所造成的普遍交往,催化著個性的豐富和人性的發展;尤其是在促進人們打破因循守舊的保守思想,樹立奮發圖強和開拓進取精神等方面都發揮了極大作用。
綜上所述:經濟發展推動人類道德進步是基本的歷史趨勢,道德進步與人類社會經濟發展,雖然不是絕對平行,在大體上還是同步進行的。道德的提升和進步歸根結底是經濟關系發展的產物。
E. 經濟發展和道德到底是什麼關系
中國市場經濟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市場經濟發展與道德建設之間的矛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道德建設的關系,直接影響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道德建設的發展。一方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賦予了人們新的道德觀,為道德建設提供了物質基礎,並利於人與人之間結成平等友愛的關系。另一方面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為市場經濟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社會環境,促進了市場經濟的發展。 現代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起源於社會主義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從計劃經濟快速過渡到市場經濟,其中不可避免的出現了幾種思潮。一是道德出現了嚴重「滑坡」,主要表現為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等;二是道德的本質和主流正在「爬坡」之中,主要表現為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發展的道德觀念正在形成;三是抓道德建設會干擾市場經濟發展,主要表現為把市場經濟與道德建設對立起來。我以為這幾種觀點都是不夠全面的。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對道德建設有雙重影響。其積極的影響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不僅推動了經濟和社會的迅速發展,為社會主義道德建設打下了深厚的物質基礎,同時,也增強了人們的自主意識、競爭意識、效率意識、民主意識和開拓意識,對轉變人們的觀念、提高全民族的素質起到了重要作用,有利地推動了社會主義道德建設。其消極影響是:市場經濟是利益驅動經濟,對物質利益的過度追求,或把市場經濟原則擴大到社會生活的一切領域,都會導致道德領域評價標準的迷失,表現為極端個人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倫理觀的盛行,以及以權謀私、權錢交易等腐敗現象的出現。這些元疑增大了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難度。 對上述一些道德失范現象的存在,有些人將其歸咎於市場經濟本身,認為這是經濟發展初期的必然代價。但多數認為,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同時也是道德經濟。市場經濟與道德並不沖突。主要表現在: 首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本身具有道德的合理性。普遍的觀點認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本身就是道德經濟。市場經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結果,是人類社會在一定時期內的經濟規律。因此,市場經濟並非是資本主義社會所特有的經濟現象,而是縱跨了幾種社會形態的經濟現象。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社會主義制度下的市場經濟。社會主義的本質和原則決定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建立在以公有制為主體的經濟基礎之上的,是以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並最終達到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和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為目的的。市場經濟與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聯系在一起,決定了社會主義的價值取向必然是在堅持等價交換。尊重物質利益原則的同時,把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統一起來,社會主義道德性質必然是社會主義經濟關系與社會進步要求的集體主義精神的統一,從而真正實現社會的經濟發展和道德進步、經濟尺度和道德尺度的真正統一。 其次,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運作具有道德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市場經濟是利益驅動型經濟,是主體多元型經濟,因而很難完全避免商業投機行為。但是,規范的市場經濟同時也是公平競爭型經濟、質量效益型經濟和法制紀律型經濟,是文化含量越來越高的經濟形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作為一種嶄新的經濟模式,其運行秩序要求在絕大多數社會成員的道德價值之中實現,所以道德必須介人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生成和運作過程,並在其中發揮充分的調控作用。與此同時,人們選擇市場經濟本身,就是為了更好地促進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最終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因此,在人們選擇市場經濟的目的中,就已經包含了道德上的根本要求。市場經濟不是目的,而是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有效手段。在當代社會,經濟活動的日益復雜性、廣泛性和頻繁性越來越顯示出道德對社會的深刻影響。因而規范經濟行為不僅成為法律頻頻涉及的熱點,也成為道德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市場經濟需要道德的支撐,道德規范是市場經濟的內在規定。 第三,市場經濟與道德建設相互促進、共同生長。馬克思主義認為,道德歸根結底是由經濟決定的,經濟的發展必然引起道德觀念的變化和發展。從人類道德發展的大趨勢看,道德是隨著經濟的發展越來越趨於進步的。隨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社會主義經濟制度不斷得到完善,社會主義道德必然日臻高尚。一方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存在和發展將日益成為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基本原則的新的社會主義價值體系賴以存在和發展的經濟基礎,另一方面,弘揚這種社會主義的價值精神又成為保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有序發展的內在要求。 因此,我們不應該單方面注重經濟建設或道德建設,他們應該統合於具有中國特色市場經濟建設的大環境下, 我們所要建立的道德體系,應當是適應和促進市場經濟發展,同時又引導和超越市場經濟的。道德建設要與社會主義經濟制度、政治制度相適應,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正常運轉和健康發展提供動力支持。而經濟的建設也應該是在道德體系所容許的范圍內有序有度
F. 運用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結合當前我國的社會現實,談談經濟發展與道德進步之間的關系。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穩定發展,離不開正確的價值觀的引導。責任擔當在價值觀中占據核心層面,市場經濟其實就是責任經濟。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環境下,責任擔當意識如果能得到有效確立並廣為傳播,成為一種社會經濟發展的基本精神,如果廣大的經濟主體都能夠明確自身責任,市場經濟發展將會更加穩定、合理、有序。
經濟主體有了責任擔當意識,自然在客觀上會更加自由地享受各種在道德與法律允許范圍內供給的資源,從而更好地服務於經濟建設;同時,責任擔當意識的樹立,在客觀上可以樹立良好形象,提高信譽,從而有利於提高市場競爭力,促進整個經濟健康發展。
(6)經濟發展與道德進步擴展閱讀
在經濟交易中,如果主體都重視信用涵育,就會認可、尊重參與者對於自己產品和服務的持有、交換、轉讓、支配等權益,這又會增進主體的交易信用,而這些主體也會相應地選擇合理的方式、時間、地點進行交易,從而交易各方都能各取所需,增進自己的利益。
實驗經濟學家認為,道德情操是經濟生活中合作的基礎,合作是人的本性和道德情操驅動下的行為。有合作精神的主體,一般都對合作於自身和其他主體的重要價值有清晰認知,因此他們大都具有開放意識,對新興市場、新興技術、新產品和服務、新的貿易方式等持有敏銳嗅覺和接受能力
G. 道德水平與經濟發展的關系
近幾年來,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全面推進,社會經濟有了巨大發
展,道德領域里也出現了一系列新的問題。經濟與倫理的
困惑日益受到多數人的關注。從1986年開始,倫理學界就
有不少同志對此進行了考察和探索,提出了商品生產與
道德進步相背離的論點,立即就有一些同志進行反駁,提
出了與之相反的觀點,一場廣泛持久的討論在倫理學界
全面展開。許多理論工作者都發表了論文,陳述自己的意
見。經濟發展究竟是推動道德進步,還是阻礙道德進步?
評價道德進步的尺度是什麼?成為討論中的兩大主要議
題:
一、關於商品生產與道德進步的關系 在這個問題
上主要觀點有三種:(一)經濟與倫理兩難沖突論,認為商
品經濟發展與道德進步存在著不可調和的沖突,商品經
濟的發展勢必要以道德的退步或犧性為代價。因為,商品
生產必然產生個體意識的覺醒和私有意識膨脹這種道德
演化的「二律背反」。當前道德消極現象的出現,就是社會
主義商品經濟生產競爭機制的產物。有競爭就必然產生
商品經濟活動中的盲目性,有些人就會私慾膨脹,產生投
機心理,一系列不道德現象就隨之出現了。所以,經濟與
倫理的沖突不可避免,經濟的發展註定會影響甚至阻礙
道德進步。(二)經濟與倫理自然協調論。協調論者指出,
沖突論者在理論和方法上都有錯誤。若把謀取必要生活
資料界定為謀利,並且以謀利為惡,那麼人類經濟發展史
就成了道德的退步史。與此相反,經濟發展推動人類道德
進步是基本的歷史趨勢,道德進步與人類社會經濟發展
雖然不是絕對平行,在大體上還是同步進行的。道德歸根
結底是經濟關系的產物。商品經濟對道德的影響作用,是
原始經濟和自然經濟望塵莫及的。就像商品經濟是社會
發展不可逾越的階段一樣,道德消極現象是一種伴隨現
象,不是可以選擇的。它產生於自然經濟下舊的封建道德
殘余,也從非社會主義商品生產及其相適應的社會關系
中產生。並不只是社會主義商品經濟內在機制的必然產
物。所謂經濟與倫理兩難沖突的論點,誇大了道德的相對
獨立性,這種沖突實際上並不存在。商品生產能促進道德
進步:自由競爭促進人們增強自主意識,形成獨立人格;
等價交換強化人們的平等觀念和民主意識;價值規律推
動人們增強主體作用商品經濟所造成的普遍交往,催化
著個性的豐富和人性的發展;尤其是在促進人們打破因
循守舊的保守思想,樹立奮發圖強和開拓進取精神等方
面都發揮了極大作用。(三)經濟與倫理雙向效應論。論者
認為商品生產的內在本性和運行機制對道德進步有雙重
影響。它在推動人類道德進步的基本趨勢下,也會誘發出
某些消極的道德現象。但是社會主義商品經濟內存的特
殊優越性,可以有力地抑制商品經濟共性可能產生的對
道德的消極影響,把負作用減少到最低的限度。並且認
為,社會主義商品經濟對道德的雙向影響並不是勢均力
敵的。其演變趨勢也不是同步的,而是正向效應日趨強
盛,負向效應日趨消弱。這不僅在理論上是成立的,在實
踐上也是可行的。此外,有的同志還對外資商品和小商品
經濟等多種成份對道德進步的影響進行了評價。
二、關於評價道德進步的尺度 大家認為,評價經濟
發展是不是阻礙了道德進步,關鍵性的問題是衡量的尺
度。但對道德進步的標准卻有幾種不同的看法:(一)生產
力標准。認為道德的進步性就在於是否與當時的生產力
所要求的那種最先進的經濟關系相適應。尤其是目前我
國把發展生產力作為全部工作的中心,更應當把是否有
利於發展生產力做為檢驗道德是否進步的根本標准。
(二)社會和諧標准。認為凡能調節好各種不同利益的關
系、維護社會安定、使社會公平、正義、人際關系和諧的道
德是進步的。否則便是道德的退步敗壞。道德建設的目的
不僅是為了發展生產力,還要為個人的完善、不斷提高人
的素質、培養人們對集體的獻身精神,從而使人與人的關
系達到和諧。(三)主體活動標准。認為主體性是人的一個
本質屬性。一種道德是否符合人們的需要,是否表達人們
的發展意向,是否有利於促進人的生命運動的健康展開
和主體性的積極發揮,應該成為判斷道德進步的尺度。
(四)、道德質與量的標准。認為道德進步的尺度有質與量
兩個方面。其質應是看在階級社會里居於統治地位的道
德觀念是否反映了先進階級的利益要求,是離共產主義
道德更近一些還是更遠一些。其量是看這個占統治地位
的道德觀念的實踐中貫徹的深度和廣度。此外,還有不少
同志提出了促進改革標准、人的全面發展標准、價值標
准、主客體標准、綜合標准
H. 社會發展與道德進步的關系
社會發展一般說來是經濟的發展,一般先有經濟發展,後有道德,比如說過去人內像食,就是應該經容濟不發達啊,經濟是道德發展的基礎,有了經濟才能有道德,同樣道德也影響經濟,如果經濟上去了,道德沒有相應的提升,那麼道德會約束經濟的發展
I. 經濟發展能帶來道德進步嗎
社會抄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襲反作用,這是其相對獨立性的最突出表現。社會意識的反作有用表現在:第一,從性質方面看,先進的社會意識對社會發展起積極的促進作用,落後的社會意識起消極的阻礙作用。第二,從程度方面看,社會意識的作用有程度深淺、范圍大小、時間久暫的區別。第三,先進的社會意識和落後的社會意識有一個在斗爭中此消彼漲的過程,先進的社會意識只有通過斗爭,才能最後戰勝落後的社會意識。②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發展,要求加強道德建設。道德建設的加強,有利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因為市場經濟的發展,一方面產生積極效應,從整體上帶動了道德進步,但另一方面也有某些消極效應,如出現「道德滑坡」現象,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表現在許多方面,以致於把市場經濟歪曲為「一切向錢看」,「坑蒙拐騙」。因此,我們必須加強道德建設,倡導為人民服務的人生觀、價值觀,健全職業道德,只有這樣,才能發揮道德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推動市場經濟健康發展。
J. 社會道德和經濟發展的關系
亞當·斯密論市場經濟與道德的關系 在當前的市場經濟與道德關系的討論中,有些人把市場經濟與道德「劃界說」的源頭追溯到英國18世紀經濟學家兼倫理學家的亞當·斯密。如果通觀亞當·斯密的經濟倫理思想,我們就會看到,亞當·斯密並不是市場經濟與道德「劃界說」的倡導者。
在當前的市場經濟與道德關系的討論中,有些人把市場經濟與道德「劃界說」的源頭追溯到英國18世紀經濟學家兼倫理學家的亞當·斯密。如果通觀亞當·斯密的經濟倫理思想,我們就會看到,亞當·斯密並不是市場經濟與道德「劃界說」的倡導者。
一
倫理學家對經濟活動進行研究,亞當·斯密並不是鼻祖。古希臘的哲學家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都曾在其著作中對經濟活動給予論述。但亞當·斯密提出的自由放任的經濟思想卻對經濟倫理思想產生著深刻的影響。
經濟自由的思想是亞當·斯密經濟論著《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以下簡稱《國富論》)一書的中心。他認為,除了分工能提高勞動生產率增進國民財富和資本增加擴大勞動就業生產更多的社會財富外,經濟學說及國家採取的經濟政策也直接關系著國民財富的消長。如流行一時的重商主義學說,由於它代表的是商業資本的利益,並且片面認為財富只是金銀貨幣,僅產生於流通領域,否認社會財富包括各種生產物品和消費品,看不到工農業是社會財富生產的源泉,因而這種經濟學說不利於發展社會生產。同樣,國家對經濟生活採取的各種限制政策,對商人經濟活動的干預,也會阻礙資本擴大投資和廣泛就業,從而影響社會財富的生產。而在客觀上,斯密的時代正是英國資本主義的成長時期,一方面,殘余的封建制度和過去的重商主義的限制政策仍在束縛著英國產業革命的進一步發展;另一方面,基督教的謙恭、順從、禁慾、忍耐等傳統道德信條也在束縛著商品生產者和經營者的進取心和創造力。正是在英國資產階級力求實現商業上的自由競爭的呼聲中,斯密從理論上系統地論述了資產階級經濟自由的思想。
斯密認為,分工一經完全確立,每個人的勞動產品只能滿足自己極少部分的需要,其它大部分生活需要必須依靠他人的勞動產品。即每個人都要依靠交換而生活。交換不是恩惠和贈給,而是有償的物品流轉。商品交易的規則是等價交換。所以,如果人們要享受更多的物品,就必須能夠生產更多的東西獲取交換的媒介———貨幣;要使自己的產品迅速轉化為貸幣且有盈利,必須投資和生產社會上最需要的東西,這樣,每個人愈是追求個人的利益,就愈是為社會生產更多的產品,社會的財富增長就愈快。有鑒於此,斯密主張,「每個人,在他不違反正義的法律時,都應聽其完全自由,讓他採用自己的方法,追求自己的利益,以其勞動及資本和任何其他人或其他階級相競爭。」這就是說,國家應廢除一切特惠或限制,採取自由放任的政策,讓每個人在平等自由和正義的公平制度下,按著各自的路線,自由經營,謀求各自的利益,從而使其勞動和資本得到充分利用,並增長社會財富。這樣,斯密把「自由」放在第一位,就找到了市場經濟的「秘訣」。值得注意的是,斯密所說的自由是把資本所有者、生產者推到經濟規律中去,服從「看不見的手」的導引,並遵守正義的法則,而不是為所欲為的放任。
斯密的經濟自由的思想,既是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破除封建專制束縛的資本主義時代精神的反映。如說劃界,斯密的「自由說」是為資本主義道德與封建主義道德劃了界限,是為新的資產階級道德開辟了道路。
二
斯密自己沒有明確提出過「經濟人」的概念,但由於他在倫理學著作《道德情操論》中提出了「道德人」概念,並又在《國富論》中對專門從事商品生產和經營的商人的行為給予了詳盡的分析和描述,故一些人便把他所描述的商品生產者和經營者概括為「經濟人」。
在斯密看來,「經濟人」是商業社會的產物。人類所特有的互通有無、物物交換的傾向逐漸導致了勞動分工並產生了交換,其結果使人類脫離自然經濟進入商品社會。在少交換的小農經濟社會,人們需要的一切物品基本上是依靠自己的勞動創造,人人都力圖靠自己的勞動來滿足自身隨時發生的需要,自耕而食,自織而衣,自製而用,但在實行徹底分工的商品經濟社會,由於每個人只能專職於某一行業,他的絕大部分生活用品需從社會上各種才能所生產的共同資源中購取自己需要的產品,以致於「一切人都要依賴交換而生活。」於是,在商業社會中便產生了專門從事商品生產和經營的「經濟人」。
斯密認為,經濟活動遵循的是等價交換原則。在商業社會中,除乞丐的一部分需要可以靠道義上的恩惠、慈悲的施捨得到滿足外,人們的需要全部都是通過交換而得,以致於「人類幾乎隨時都需要同胞的協助,要想僅僅依賴他人的恩惠,那是一定不行的。」即是說,人們在商業社會中生活需要的滿足基本上是通過互通有無的契約、交換和買賣來實現的,而人們從中表現出的「互相幫忙」不是出於仁愛利他的動機而是由於利己的企圖,因為交易的通義是:「請給我以我所需要的東西吧,同時,你也可以獲得你所要的東西」。所以,你要與他人作買賣獲得你需要的東西,你必須首先刺激他的利己心,使其明白做這事是對他自己有利的。因此,斯密指出「我們每天所需的食料和飲料,不是出自屠戶、釀酒家或烙面師的恩惠,而是出於他們自利的打算。我們不說喚起他們利他心的話,而說喚起他們利己心的話。我們不說自己有需要,而說對他們有利。」在斯密看來,盡管人人都有同情和憐憫之心,甚至是元惡大凶之人也不例外,但在交換的買賣活動中,人們不是遵從無私奉獻的倫理原則,而是奉行等價有償的互惠互利原則。
斯密指出,「經濟人」的行為動機是個人私利,其合理行為是主觀為己客觀為人。按照斯密的觀點,經濟人活動的動機和出發點雖然是出於一己私利,但在價值規律的作用下,其活動往往有利於社會和他人的利益。因為等價交換的原則決定了商品生產者和經營者要想獲利賺錢,必須投資、生產、經營那些供不應求的社會需要的產品,否則,無法獲利。進言之,商品生產者和經營者必須通過滿足他人、社會的需要而實現自己的特殊利益。盡管經濟人想的只是他自己的個人利益,並沒打算促進公共利益,也不知道在什麼程度上促進那種利益,但由於「他受著一隻看不見的手的指導」,總把資本選定在最有利於社會的用途而促進公共利益,他就會在客觀上達到一個並非他本意要達到的目的。一旦他把資本投資在利潤低的行業,用不著法律的干涉,個人的利害關系與情慾會自然引導他把資本投資在通常最有利於社會的用途。准此,經濟人的行為動機是自利的,甚至絲毫沒有考慮公共利益,但價值規律這只看不見的手,就會引導經濟人在盈利驅動下投資於最有利於社會的事業。本意是個人的利慾,客觀上卻有利於社會,這就是商業社會中經濟行為的模式。斯密在此,從商品經濟的正常發展的本質要求出發,以為人們的獲利只有一種途徑和方式,完全排除了損人利己的不正當的謀利手段,以致於在他看來,無論商品生產者和經濟者活動的動機如何,其行為結果必定會促進公共利益的實現,也就是說,個人的利益和社會的利益在價值規律的作用下是同向一致的,越是追求個人利益,就越會促進公共利益,所以,在斯密的眼裡,盡管經濟行為不是出自無私利他的倫理動機,但它也不是損公害人的不道德行為,而是一種為己利人的應該得到道德肯定的行為。這表明,斯密並不認為市場經濟與道德完全對立,不是市場經濟發展,道德一定要墮落。
三
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盡管看到了人類的道德活動和經濟活動受著不同原則的支配,並分析了經濟行為動機的自利性,但他並沒有把這種追逐個人利慾的行為排除在道德領域之外。他不僅承認出於同情、仁愛動機的行為具有道德價值,而且也認為出於自利動機的行為也同樣具有道德價值。他在《關於法律、警察、歲入及軍備的演講》(簡稱法律學)中,不僅重申了資本主義的商業精神能促進社會財富的增長,而且認為商業的本質中有道德的基礎,會對社會習俗和道德風尚起促進作用。
第一,商業社會打破了陳舊的傳統道德標准。在過去的基督教的道德習俗中,一味地提倡「愛人如己」,要求人們具有同情、仁愛、獻身的品質和精神,光把給人無酬地服務或把東西白送給別人的行為才視為是道德的和高尚的,一旦有償服務或把東西與人交換,往往就視為是不道德的,並受到鄙視。斯密認為,這種道德評價不適合商業社會的道德價值觀。因為在商業社會中,人們的需要和利益的滿足大部分是通過交換和買賣取得的,不可能無償贈送,這意味著人們的生活不能僅僅求助於他人的仁慈,必須依靠互利互惠的原則。所以,商業社會的道德觀念不同於基督教的絕對排斥利益的傳統道德觀念,它不僅認為社會領域的無私奉獻的利他行為是道德的,而且也認為經濟領域的為己不損人的行為也同樣是道德的。
第二,商業活動培植了人們許多優良的道德品質。交換作為分工、技藝和貿易的結果,不僅使人們的不同資質才能交相為用,增進了人們生活的便利,而且加強了人們之間的相互聯系和互助協作,有利於人們的團結和友誼;交換的實現,使人們的勞動得到了報酬,就會鼓勵人們勤勉,精神勃勃的工作,避免閑盪、偷懶、耍猾的惡習;通過契約完成的商品交換,就會使交易雙方養成誠實無欺、守時信用的習慣,以致斯密感嘆到「在野蠻民族之內,誠實是極其希罕的美德,推廣誠實和遵守時間的道德乃是商業」。斯密還認為,在交易的活動中,雙方為獲取自己的利益而討價還價、斤斤計較,這不是庸俗不堪的東西,恰是商品交換的正常現象。也正是經濟人的自利動機和賺錢慾望,驅使他們注重經濟效益,減少生產成本,降低商品價格,並形成了勤奮節儉、改革創新的品質。
第三,商業交往造就了自由、平等、和平的社會。在斯密看來,商業是自由、平等與和平的發祥地,因為商業交換和契約是人們在平等基礎上自願締結的結果,它排斥外在的強制和特權,人們擁有平等的地位和交換的自由;人們之間的貿易往來、互通有無,則使人們之間及國與國之間相互依存,這種共同的利益就會使人們之間、國與國之間和平相處;而商業貿易又使每個地方的人們有機會了解他國的風俗習慣,有利於本土文化與外來文化的相互借鑒和融合,改掉不良的陋習。
總之,亞當·斯密不僅論證了商業促進人類社會文明的進步,而且認為商業蘊含了互助友愛、自由平等、誠實守信、勤奮節儉等美德。盡管斯密所說的這些美德都是按照資本主義經濟要求的理想道德,在資本主義的經濟活動中常常不能得到很好的貫徹,甚或有背道而馳的現象,也不排除斯密作為忠誠的資產階級理論家,會自覺或不自覺地掩飾資本主義文明的腐敗方面,但他的思想核心始終堅持市場經濟能夠培育出不同於封建社會的新的道德品質,經濟活動的成功同與之相適應的道德品質是協調一致的。還有,從歷史的角度來考察,亞當·斯密的這種思想是17、18世紀英法思想家的普遍看法。法國的孟德維鳩在《論法的精神》及伏爾泰在《風俗論》中都有論述。在英國,許多經濟學家也都有相關的論述,如托馬斯·孟、巴爾、諾斯。這表明,商業精神對社會的促進作用及商業蘊含著道德的思想在當時已是公論,斯密不可能再提出劃界的觀點。有些人把他視為「劃界論」的首創者,可能是基於他的「二元論」的人性論思想。斯密在人性問題上,一方面主張人性是自私的,一方面主張人性是仁愛的,二者並列起作用,所以,他的經濟學以自私論為根據,他的倫理學以同情、仁愛為基礎,有所謂的「經濟人」和「道德人」之說,以致於一些人由此得出斯密是「劃界論」的倡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