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應對新常態
第一,要正確認識新常態的機遇與挑戰。一方面,要從思想上做好過「緊日子」的准備。在經濟新常態下,中國經濟年均增長速度放緩了2—3個百分點,經濟發展方式也必須擺脫過去那種吃資源飯、環境飯、子孫飯的粗放型模式,轉為依靠結構優化、生產率提高、開拓創新型模式。這對於習慣於舊模式的我們來說,是不得不接受的嚴峻挑戰。我們必須認清形勢,主動進行調整。一是發展規劃不宜太野心勃勃。二是改革的推進不宜太過激進。三是經濟發展要更加註重效益。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新常態下的機遇,建立起足夠的信心。盡管中國經濟進入了新常態,但中國面臨的基本國情和發展階段並沒有發生大的變化,經濟發展的基本面仍然較有利。一是仍處在新型城鎮化的黃金階段,無論是30%以上的城市戶籍人口,還是53.7%的城鎮化率,從總量上遠低於經濟發展階段應有的水平,加之城鎮化的質量差距,新型城鎮化發展的潛力和市場空間巨大,可以為經濟發展提供足夠的動力。與此相關還有工業化、信息化和農業現代化。二是人口紅利,特別是潛在的人才紅利依然較大。三是體制改革紅利依然較大。四是對外開放仍可釋放足夠的動力。五是現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模式下,政府間相互競爭的紅利依然較大。因此,我們認為,新常態下的「緊日子」,應該,也可以是過得去的「緊日子」,是可持續且比較健康的「緊日子」。
第二,要更加精心地應對社會矛盾。過去積累的一些矛盾,隨著經濟增長速度的放緩會逐步凸顯出來,而作為托底的社會保障體系和社會管理手段還相對比較滯後。因此,面對各種社會矛盾我們必須更加精心地應對,以免因小釀大,因局部而失全局。
第三,要勇於改革創新,最大限度地提高勞動生產率。盡管我國經過30多年的體制改革,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已經基本建立,但相對於實際需求,還有很大的改革空間,十八屆三中全會已經做出了總體部署,關鍵是要加以落實。應對新常態必須向體制改革要紅利。要通過改革,使我們的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不斷趨於現代化,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成員。信息化背景下的科技創新是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唯一法門利器,既要鼓勵自主科技創新,又要注意引進和利用世界科技創新成果,信息技術、3D列印、新能源、新材料、大數據利用等均是重要突破方向。
第四,要繼續挖掘人口紅利,創新利用人才紅利。盡管隨著人口結構的變化,人口老齡化在加重,我國人口紅利正在衰減。但是,我們完全可以通過逐步提高退休年齡、逐步提高勞動參與率、逐步提高總和生育率(如單獨二孩政策)等措施,拉長人口紅利釋放期,減小其對經濟發展的負面影響。另外,在現有人口結構的基礎上,可以通過一系列措施,如企業改革,人員流動和教育培訓等,充分挖掘、培養和形成人才優勢,開發和利用人才紅利,即「人口質量紅利」。根據中國2010年人口普查和年度人口變動抽樣調查的資料推算,2013年末,大專及以上學歷的人口已經超過1億人。直接影響創新能力的「研究人員總規模」在2010年達到121萬,首次超越美國的119.8萬人,躍居世界第一位。而且中國高端勞動力人才的成本相對較低。如果我們能夠充分利用上述人口質量紅利,中國經濟完全可以在新常態下實現知識驅動、創新驅動、產業升級驅動型的較高質量增長。
第五,要以不斷改善民生作為我們的政策目標。應對新常態,化解社會矛盾,保持經濟健康可持續增長,重要的前提是要保持社會和諧穩定,方法之一就是要保證在經濟發展和推進體制改革時,能夠使民生不斷得到改善。當然,福利的剛性又從另一個方面要求我們,這種改善必須是漸進和可持續的。
Ⅱ 如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抓好鎮域經濟發展
首先,要整合利用縣域內資源優勢,做好特色產業發展規劃。盡管縣域經濟發展具有較大的不對稱性,但在資源利用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優勢。就縣域個體而言,可圍繞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宏觀方針政策,充分「盤點」縣域內的礦產資源、工業資源、農業資源、生態資源以及文化旅遊資源,圍繞高效益綜合開發利用,進行大力度的整合,以工業化為主導,以城鎮化為支撐,以農業現代化為基礎,形成從資源利用到產業發展、從城鎮開發到民生改善等完整的規劃體系,著力打造獨具特色的新型產業基地,努力實現居民增收、財政增長、後勁增強的「三增」目標。通過不懈的努力,即使欠發達的縣市也能夠闖出一片新的天地。
其次,要深化合作,聚集項目,依靠項目帶動產業優化升級。發展縣域經濟必須突破過去單純圍繞本地需求謀發展的局限,積極參與國際國內市場的分工協作;要始終堅持以特色資源聚集項目、以良好環境吸引項目,全方位接軌域外經濟社會發展,最大限度地招大引強,形成資金、技術、企業和人才向縣域流動的凹地效應。要著力發展與生態環境相協調的園區工業、現代農業、旅遊產業,進一步膨脹縣域主導產業規模,培育知名品牌,拉長產業鏈條,加速產業集聚,增強縣域自我發展能力,在區域競爭中占據主導地位。
最後,要堅持全民創業,興起民營經濟蓬勃發展的熱潮。民營經濟是縣域經濟的最大特色。在縣域經濟實力普遍較弱、政府投資相對乏力的形勢下,必須進一步激發各類民間主體創新創業的熱情,讓民營經濟成為壯大縣域經濟的主戰場,成為推進城鄉統籌發展的重要力量。要進一步放寬准入門檻,堅持縣鄉村齊頭並進、一、二、三產業全面放開,為民營經濟徹底松綁、放行,讓更多的群眾加入到民營經濟行列中來。同時,要從解決民營經濟「融資難」入手,在建設完善金融擔保、技術服務、創業培訓三個體繫上下工夫,使更多的民營企業膨脹崛起,形成拉動縣域經濟發展的「企業航母」優勢。針對當前影響全球的金融危機,更應該採取積極措施,制定合理的扶持計劃,引導民營經濟變挑戰為機遇,積極調整經營戰略,加快推進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勇於把握市場競爭的主動權,不斷增強在復雜考驗中生存發展的綜合實力。
Ⅲ 請論述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特點及其帶來的發展機遇。
新常態定位我國經濟發展大邏輯經過改革開放35年的飛速前進,中國經濟發展已經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雖然中國經濟的基本面和戰略機遇期沒有改變,但確實進入了增速放緩、結構調整、動力轉換的新常態。再追求高速度、依賴強刺激,顯然不合時宜,還會耽誤未來發展機遇。 「必須歷史地、辯證地認識我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准確把握經濟發展新常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從消費需求、投資需求、出口和國際收支、生產能力和產業組織方式、生產要素相對優勢、市場競爭特點、資源環境約束、經濟風險積累和化解、資源配置模式和宏觀調控方式九個方面進行了深度解析,得出了「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明確判斷。 經濟新常態的具體特徵是什麼?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作出權威闡釋:正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經濟發展方式正從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轉向質量效率型集約增長,經濟結構正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調整存量、做優增量並存的深度調整,經濟發展動力正從傳統增長點轉向新的增長點。 認識到新常態,就不會因為當前經濟增速回落、風險抬頭、企業生產經營困難而驚慌失措乃至喪失信心,從而能夠積極調整心態、採取措施,逐步適應新常態。然而,僅僅適應新常態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引領新常態。 「中央對經濟工作的領導,突出戰略性。新常態是個動態過程,我們不僅要認識、適應,而且最終要引領。也就是說,要在注意解決當前突出問題的同時,更加註重堅持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夯實中長期發展基礎、增添未來發展新動力。」王軍認為。 當前,中國經濟發展面臨內生動力不足、下行壓力較大等突出問題。在採取措施穩增長、保持必要增速的同時,要更加註重挖掘新的潛力,增添新的動力。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要求,積極發現培育新增長點。我國存在大量新的增長點,潛力巨大。發現和培育新的增長點,一是市場要活,二是創新要實,三是政策要寬。 細心的人們會發現,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分析闡述經濟發展新常態後提出八個「更加註重」中,有三個更加註重與創新驅動有關,分別是:更加註重加強產權和知識產權保護,更加註重加強教育和提升人力資本素質,更加註重科技進步和全面創新。 在勞動力成本低廉優勢逐步消失、資源環境約束不斷強化的大背景下,唯有創新驅動能為中國這樣的大國發展,提供新的源源不斷動力。 放眼環球,美國正在積極推動再工業化,歐洲正在大力推進「工業4.0」,全球新一輪產業革命浪潮風起雲涌。中國如果再走過去發展的老路,不僅無法走出產能嚴重過剩的制約,與發達國家的差距非但不會縮小,反而會擴大。 「新常態,意味著我們要與舊有發展模式告別,要求我們要加快打造新的驅動力量。以創新驅動推動結構調整,才能引領新常態,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宏偉目標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Ⅳ 把握經濟新常態的新動力和新舉措
新常態給中國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1、經濟增速雖然放緩,實際增量依然可觀。
2、經濟增長更趨平穩,增長動力更為多元。我們正在協同推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和綠色化,這有利於化解各種「成長的煩惱」。中國經濟更多依賴國內消費需求拉動,避免依賴出口的外部風險。
3、經濟結構優化升級,發展前景更加穩定。
4、政府大力簡政放權,市場活力進一步釋放。
1、模仿型排浪式消費階段基本結束,個性化、多樣化消費漸成主流;經濟發展
2、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一些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的投資機會大量涌現;
3、我國低成本比較優勢發生了轉化,高水平引進來、大規模走出去正在同步發生。
4、新興產業、服務業、小微企業作用更凸顯,生產小型化、智能化、專業化將成產業組織新特徵;
5、人口老齡化日趨發展,農業富餘人口減少,要素規模驅動力減弱,經濟增長將更多依靠人力資本質量和技術進步;
6、市場競爭逐步轉向質量型、差異化為主的競爭。
7、環境承載能力已達到或接近上限,必須推動形成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新方式;
8、經濟風險總體可控,但化解以高杠桿和泡沫化為主要特徵的各類風險將持續一段時間;
9、既要全面化解產能過剩,也要通過發揮市場機製作用探索未來產業發展方向。
Ⅳ 如何應對經濟新常態的宏觀"新理念
一是經濟新常態的新挑戰與新機遇。過去30多年間,中國經濟年均增長率接近10%,創造了世界經濟史上的「中國奇跡」。當前,經濟發展的內在支撐條件和外部需求環境都已發生了深刻變化,要求經濟增長速度進行「換擋」,要求經濟增長目標向合理區間「收斂」,這是中國經濟新常態出現的宏觀背景。該書不僅客觀分析了中國經濟所面臨的「全球經濟格局深刻調整」、「外部需求出現常態萎縮」、「全面深化改革進入攻堅期」等不利因素,且從有利因素方面,提出在新常態下,我國仍處於難得的戰略機遇期,須充分利用經濟基礎、政治優勢等因素,爭取經濟再上一個新台階。這對於科學認識經濟新常態的提出背景具有重要意義。
二是經濟新常態的新特徵與新趨勢。理論界和實際部門關於中國經濟新常態的基本內涵和特徵等問題,目前還沒有形成共識,許多學者從不同角度對該問題提出了不同看法。結合總書記關於「經濟新常態」的重要論述,該書提出,新常態經濟突出表現為經濟結構的全方位優化升級,即呈現出「增長速度轉換、產業結構調整、經濟增長動力變化、資源配置方式轉換、經濟福祉包容共享」等一系列的新特徵與新趨勢,這些新趨勢將推動中國經濟朝著結構更優、質量更好、效益更高的方向發展。這些觀點帶有一定的學理性研究,應當說,對於准確把握經濟新常態的基本特徵具有很好的理論價值。
三是經濟新常態的新理念與新思維。推動中國經濟實現新常態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不是自然而然就能夠實現的,必須經過艱苦的努力奮斗才有可能實現。這就要求我們必須用新理念與新思維來指導新常態下的經濟工作,推動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該書提出:未來一段時期,我們要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既要保持戰略上的平常心態,穩妥應對各種不確定性因素帶來的沖擊,努力實現「實實在在和沒有水分」的增長,又要在戰術上主動作為,積極推進經濟結構的優化升級,堅定不移地推進全面深化改革。這些新理念與新思維,對於宏觀指導新常態下的經濟工作同樣具有重要的實踐價值。
四是經濟新常態的新動力與新舉措。科學認識、辯證看待中國經濟新常態的最終目的是要主動適應經濟新常態。該書提出,新常態下,我們要更加突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作用,不斷加大全面深化改革的力度,積極釋放「中國紅利」,堅定不移地把改革事業推向深入,促進中國經濟形成中高端水平和高效率增長的新常態。該書並從戰略全局高度針對「依靠改革實現政府職能轉變新常態」、「依靠改革實現創新驅動發展新常態」等重點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一系列具體對策措施,這對於實踐中如何主動適應中國經濟新常態極具參考價值。
Ⅵ 如何實現新常態下的經濟新增長
當前,經濟下行壓力還在加大。我國今年GDP增幅預期目標調至7%左右,各兄弟省市紛紛調低預期經濟增速,我省確定為8%左右。發展是硬道理,發展就必須有合理的增長速度。新常態下江蘇要在大總量、高水平的基礎上,保持一定的增長速度,必須有新的思路和舉措,率先打造發展新動能。
新常態的特徵是增速放緩、動力轉換、結構優化、調整加快。新常態下實現新增長,必須推動經濟在穩定增長中優化結構,既要穩住速度,確保經濟平穩運行,確保居民就業和收入持續增加,為調結構轉方式創造有利條件;又要調整結構,夯實穩增長的基礎,實現在發展中升級、在升級中發展。關鍵是要全面深刻領會新要求和新常態的系列重要闡述,主動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著眼於保持中高速增長和邁向中高端水平「雙目標」,堅持穩政策穩預期和促改革調結構「雙結合」,打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增加公共產品、公共服務「雙引擎」,頂住經濟下行壓力,推動發展不減勢、量增質更優,實現經濟提質增效升級。
一是投資要尋求新來源,開辟新領域。從投資來源看,外資、國資、民資比例發生變化,2014年我國實際利用外資1195.6億美元,境外投資1029億美元。按照發展趨勢,對外投資增速將繼續快於吸引外資,總量也將超過吸引外資,我國即將成為凈對外投資國。我省近年來實際利用外資增幅逐步下降,固定資產投資中來源為外資的比例也在逐年下降,為此要更加註重激發內部投資動力。內資方面,今後政府為出資主體直接投資越來越少,主要採取投資補助、資本金注入、設立基金等辦法,引導社會資本投入重點項目。必須著力激發民間投資活力,使投資主體逐步從政府向企業轉變。從投資方向看,我省一直高度重視基礎設施建設,多年來不斷加大投資建設力度,全省硬體基礎設施總體上相對比較完備,大規模投資不再需要和可能,今後投資重點主要是補短板、調結構、惠民生,即轉向公共產品、信息基礎設施、重大產業項目、技術改造項目、節能環保產業等領域。
二是消費要挖掘新潛力,採取新方式。從消費結構看,要適應百姓消費需求層次提高的要求,不斷加大技術創新和產品研發投入,著力提高產品的質量和性能,努力提供優良的消費體驗,精心打造產品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從消費熱點看,信息消費、旅遊休閑消費、教育文化體育消費、養老家政健康醫療消費等新興消費熱點方興未艾,但要形成相當規模尚需時日。要在繼續引導擴大傳統消費的同時,積極培育消費者的消費理念,擴大居民對熱點領域的即期消費,大力發展定製類消費,特別要抓住推進城鎮化的契機,讓進城農民盡快適應城市生活理念和消費方式。從消費方式看,當前信息技術和互聯網的迅猛發展正在倒逼商業模式、消費方式快速創新,在加快發展公共支付平台建設、不斷滿足公眾消費支付需求的同時,要大力鼓勵製造、服務及商貿流通企業積極拓展網路有效渠道,培育一批知名度高、實力強、運作規范的網購平台,快速發展以互聯網為載體、線上線下互動的新興消費。
三是出口要拓展新市場,構建新格局。從出口市場看,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發達國家經濟長期低位徘徊,對發達國家出口貿易也持續低迷,新興市場貿易比重逐漸上升,但仍不足以取代發達國家傳統市場的地位。今後我省出口市場要從發達國家市場為主向發達國家與新興市場並重轉變,加大對企業拓展新興市場的支持力度。從出口產品看,近年來隨著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迅猛發展,以新能源光伏產品、電子信息產品、海洋工程裝備產品等為代表的新興產業產品出口增長迅速。今後要進一步強化這一趨勢,推動出口產品從傳統優勢產業為主向傳統優勢產業與新興產業並重轉變,盡快提高出口產品層次。從出口方式看,從2014年開始,我省一般貿易額超過加工貿易額,這是出口方式的根本性變化。要順應這一變化,大力發展一般貿易和服務貿易,推動貿易方式從加工貿易為主向一般貿易、加工貿易與服務貿易並重轉變。
四是改革實現新突破,取得新進展。加大簡政放權、放管結合改革力度,給市場和企業更多自主權。進一步創新體制機制,積極推進政府職能轉變,正確處理好政府與市場、政府與企業的關系,把該放給市場和企業的權力徹底放、不截留,把應該由市場承擔的職能完全交給市場,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要完善行政審批事項目錄清單並向社會公布,推進項目審核、行政審批網上公開運行。用清單管理的方式對涉企收費項目進行監督和管理,切實減輕企業負擔,激發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的發展活力。加強煤電油氣運等生產要素的科學調度,嚴格落實中央緩解融資難、融資貴措施,創新我省金融支持辦法,加大對困難行業和困難企業的幫扶力度,保障企業正常生產經營需求。
企業是新常態下新增長的主體。經過國際金融危機後的洗牌調整,一批企業倒下了,但行業整體水平提升了。對政府而言,在資源和環境壓力加大、傳統增長動力不足的情況下,要堅持依法行政、深化改革、創新管理、強化服務,順應企業升級要求和創新願望,給市場留足空間,為企業公平競爭搭好舞台,迅速掀起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熱潮,加快形成政府激勵創業、社會支持創業、大眾勇於創業的新機制和新氛圍,讓廣大企業家大膽地去想、大膽地去干、大膽地去闖,推動形成活力迸發、百舸爭流的生動局面。如同當年發展鄉鎮企業、大力引進外資一樣,積極鼓勵民眾創業,讓千千萬萬個市場細胞活躍起來,讓各類企業如雨後春筍般涌現出來。引導個體工商戶發展升級為小微企業、小微企業發展升級為規模企業、規模企業發展升級為股份公司、股份公司發展升級為上市公司,不斷做大做強,為江蘇經濟增添源源不絕的巨大動能,使江蘇經濟始終充滿勃勃生機。對企業而言,必須清醒認識低成本競爭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新常態下實現新增長,要重點圍繞「五新」加快轉變經營發展方式:樹立新理念,產能過剩是市場經濟常態,新增長的關鍵在於能否持續改善供給、刺激消費。近期國人大量采購國外商品,恰恰說明中國消費能力不弱,關鍵是國內產品在質量、性能上缺乏競爭力,尚不能有效滿足需求,企業的根本使命應該是不斷提供有競爭力的產品來滿足消費者的新需求。投身新產業,新創企業應積極投身以新市場需求為依託、具有廣闊市場前景的新興產業和主導產業,堅持創新驅動、智能轉型、強化基礎、綠色發展;傳統行業企業也應不斷自我改造提升,化解過剩產能、淘汰落後產能,努力向產業鏈和價值鏈高端攀升。掌握新技術,瞄準世界科技和產業發展最前沿,加大技術研發和引進力度,開發利用網路化、數字化、智能化等技術,努力掌握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在一些關鍵領域搶佔先機、取得突破。發展新業態,敏銳跟蹤市場上不斷涌現的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在生產經營各個環節廣泛應用信息技術,運用電子商務、平台經濟、聯盟經濟等新業態提高生產經營水平。打造新團隊,企業家自己要堅持學習,開闊眼界和思路,把握產業和業態最新趨勢,不斷提升經營管理能力和水平,同時要高度重視高端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引進和培養,不斷加強員工培訓和再教育,加強質量、標准和品牌建設,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和資本回報率。
Ⅶ 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政策與措施。
黨的十八大報告中首次提出「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新指標。按照目前的GDP規模,未來幾年中國只需保持平均7.2%的增速,可以實現這兩個「翻一番」的目標。概括起來,支持中國經濟繼續保持中高速增長仍然存在五大動力。
第一是新型城鎮化,以及與此相關的工業化、信息化和農業現代化。未來六、七年,中國新型城鎮化要解決「三個一億人口」的問題。通過將農民變成市民,拉動基礎設施的投資,提升消費能力,增加就業機會,因此可以提振消費。
哥倫比亞大學斯蒂格里茨教授曾經講過,如果把中國城鎮化的機遇和發達國家技術、資本相結合,就可以推動世界經濟發展。這個機遇屬於中國,也屬於世界。中國願意與其他國家分享這一機會。
第二是改革創新的紅利。過去市場機制不健全,存在政府錯位、缺位。市場分割,特別是地方保護主義甚囂塵上,各地方出於本位主義考慮,都在搞各自的發展規劃,導致重復建設,缺乏差異化競爭,沒有找准自身產業定位和戰略定位。
這種低層次重復競爭導致資源浪費和產能過剩,束縛了生產力,尤其是微觀主體的活力、創造性也受到了極大抑制,通過改革來釋放紅利,這是新常態下中國經濟發展的最大紅利。
第三是技術創新的紅利。中國在很多方面,特別是在製造業、傳統農業方面,與發達國家的技術差距還相當大,通過學習、模仿,並通過自主創新,把先進技術應用於傳統行業,就會有很大經濟發展提升空間。
比如,在精細化工領域,中國從韓國、日本等國進口,有將近1000億美元的逆差;在高端製造業和能源進口領域,每年也要花掉將近1000億美元。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或者發展可再生能源,通過進口替代,可以對中國經濟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撐。
第四是人才紅利。人口紅利正在消失,人才紅利及時跟進。中國是人口大國,高素質人才很多,人才浪費十分嚴重。應該創新相關政策,充分發揮國際化人才作用,吸引海外華人歸國,參與國內經濟建設。
第五是經濟全球化的紅利。2001年加入WTO以來,中國的比較優勢,如低成本優勢充分發揮出來,推動了中國經濟快速增長。未來中國將從「中國製造」走向「中國創造」,從「世界工廠」走向「世界市場」。伴隨中產階級崛起,中國將形成一個巨大消費市場。中國企業「走出去」,特別是人民幣國際化將產生新的紅利。
現在美元地位進一步加強,必須將人民幣和美元綁定,這對雙方都有好處。人民幣國際化對美國是好事,有利於鞏固美元國際儲備貨幣地位,要讓美國明白這個道理。在未來20年內,人民幣在國際儲備貨幣中,要努力實現和中國經濟、外貿、投資在世界經濟中比重相適應的地位,到本世紀中葉實現美元、歐元、人民幣,加上英鎊、日元等貨幣共同參與全球經濟治理格局,這一相對平衡格局就可以大大降低全球金融體系的系統性風險。
外匯儲備越多越好,順差越高越好,這是錯誤的觀點。同時,我們要盤活存量,通過10年或者更長時間消化,最終人民幣國際化,不需要這么多美元外匯儲備了。人民幣走出去就是外匯,要適應這一新的人民幣時代的來臨。就是人民幣既是本幣,也是外匯,可以買世界上任何東西,這是中國人的夢想。
(7)經濟發展新常態的措施擴展閱讀:
中國經濟發展為世界作出巨大貢獻
中國經濟的貢獻,體現於作為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拉動世界經濟可持續發展。改革開放至今,中國經濟多年保持快速穩定增長,創造了舉世矚目的東方傳奇,佔世界經濟的比重逐漸增加。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年均在30%以上。
2018年,中國經濟實現了6.6%的較高增速,經濟總量首次突破90萬億元大關。今年前4個月,中國經濟開局良好,保持了良好增長態勢,主要經濟指標數據超出預期,提升了全球經濟復甦的信心。國際社會公認,中國經濟已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穩定之錨。
中國經濟的貢獻,體現於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讓各國人民搭乘中國發展的快車、便車。近年來,中國擴大開放的努力令世界矚目。在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中國又推出5個方面的擴大開放舉措,與會各國工商界人士簽署了640多億美元的項目合作協議,合作共贏的「蛋糕」越做越大。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第一大外匯儲備國,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體,消費增長潛力巨大……今日之中國,既是品類齊全的「世界工廠」,也是規模超大的「世界市場」。預計未來15年,中國進口商品和服務將分別超過30萬億美元和10萬億美元。一個全方位對外開放的中國,釋放著無盡的發展紅利,對世界而言機遇無限,貢獻更大。
中國經濟的貢獻,體現於推動經濟全球化,完善全球經濟治理。在經濟全球化進程遭遇挑戰的形勢下,中國秉持「和」「合」理念,倡導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為推動經濟全球化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和活力。
中國倡導共建「一帶一路」,順應經濟全球化的歷史潮流,順應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時代要求,為世界經濟增長開辟了新空間,為國際貿易和投資搭建了新平台,為完善全球經濟治理拓展了新實踐。
中國同一大批國家的聯動發展,使全球經濟發展更加平衡。中國支持多邊貿易體制,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致力於做全球經濟治理體系的建設者,努力為解決全球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發展赤字貢獻中國智慧、中國力量。
Ⅷ 如何理解中國發展的新常態和新舉措
當前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必須按下全面深化改革的「快進鍵」,用好政府和市場這版「兩權只手」,打造「雙引擎」,讓傳統產業加快升級、新興生產力加快成長,實現新常態下穩增長與調結構的平衡,使保持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平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主旋律。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當前就是要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為此簡政放權不能停步,放管結合要落到實處,營造寬松、公平的競爭環境,讓千萬人的創意與市場需求結合,把「草根原創」迸發出的新元素、新模式匯聚成驅動經濟發展的新動力。國有企業要緊扣提高活力和競爭力深化改革,在看準的領域抓緊「破題」,努力走在創新發展、升級發展的前列。
Ⅸ 中國經濟新常態中的新機遇與新挑戰
新常態將給中國帶來新的發展機遇,也讓中國的經濟改革面臨新的挑戰。概括來說,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經濟增量依然可觀,但穩定經濟增長任務繁重。
從經濟總量看,我國目前已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經濟大國。從發展速度看,30多年來,中國經濟以世界少有的年均接近兩位數的增長速度高速發展,創造了經濟增長的「中國奇跡」。
經濟新常態下,依靠依然可觀的實際增長,能夠有效保障國家財政實力不斷增強,而財力的增加能夠對促進經濟發展、加強經濟和社會中的薄弱環節、切實改善民生、有效應對各種風險和自然災害的沖擊提供有力的資金保障。從我國的發展實際看,依靠依然可觀的實際增長,黨的十八大確定的「兩個百年」奮斗目標是能夠實現的,也將為中國經濟帶來更多「大國紅利」。
但客觀講,經濟新常態下,經濟下行的挑戰亦十分明顯,需要我們保持戰略定力,採取各種措施綜合施策,使經濟增長運行在合理區間。
二是經濟增長動力更為多元,但核心動力源正在培育中。
我國進入經濟發展新常態,經濟韌性好、潛力足、迴旋空間大。從城鎮化角度看,我國正在經歷世界上速度最快、規模最大的城鎮化過程,城鎮化伴隨的大規模人口遷移,將推動消費持續增長,這將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強大推動力。2013年我國的名義城鎮化率僅為53.73%,戶籍城鎮化率則低得多,僅為36%左右,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從工業化角度看,我國工業化的任務遠沒有完成,除東部部分省市基本完成工業化外,中部、西部等省區工業化的發展還不是很充分,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這是新常態下中國經濟改革的重要機遇。
但也應當看到,我國的科技體制改革、創新能力提升等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面臨的創新挑戰和技術瓶頸依然存在,離依靠「技術紅利」創造經濟增長核心動力源還有較遠的距離。
三是發展前景更加穩定,但經濟結構轉型升級還有很大空間。
2013年,我國第三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46.1%,首次超過第二產業,2014年的統計公報顯示,這一比例攀升至48.2%,這是非常好的經濟結構優化跡象。在支撐我國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長中,內需結構中投資佔比相對較高,但2010年消費率和投資率達到各佔50%之後,消費率出現較快增長趨勢,在經濟結構中佔比再次超過投資率,消費的基礎性作用和投資的關鍵性作用逐步得到體現。
由於地理條件、發展基礎、歷史文化等因素,我國區域經濟結構中,東中西部發展差距較大,隨著「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等區域發展戰略的制定和實施,區域結構亦在逐步得到優化,將為中國經濟帶來更多「發展紅利」。
但同時應看到,我國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還面臨著諸多挑戰,產業結構與發達國家相比還顯得較為落後,需求結構、區域結構、城鄉結構、收入分配結構等還有很大的調整空間,這些因素在制約著中國經濟質量的整體提高。
四是市場活力進一步釋放,但轉變政府職能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在經濟新常態下,政府職能轉變的核心仍然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新一屆政府將簡政放權、轉變政府職能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和「當頭炮」,目的就是要從體制機制上給各類市場主體松綁,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2013年以來,國家先後取消和下放了共700餘項行政審批等事項,涉及到將工商登記前置審批事項改為後置審批等一系列具體舉措。2014年前3個季度全國新登記注冊市場主體920萬戶,新增企業數量較2013年增長60%以上。
這些舉措既對減輕企業負擔、激發市場活力發揮了重要作用,也將成為中國經濟改革的重要機遇之一。同時我們也要承認,當前地方一些職能部門過度干預企業經營管理,吃拿卡要、「紅頂中介」、尋租腐敗等現象依然存在,建立法治政府,加快轉變政府職能還有很多工作要做,這也是新常態下中國經濟改革的重要挑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