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楓江鎮的經濟社會發展狀況
全鎮現有耕地3.3萬畝,旱地4137畝,森林覆蓋面積2200畝。2004年底全鎮工、農業總產值15526萬元,其中工業總產值8870萬元,農業總產值6656萬元,第三產業總產值1926萬元,財政收入30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298元。楓江鎮是本縣的糧食生產大鎮,主要特產有大米、花生、大豆、油菜、生薑等,鎮辦企業以建材、糧食加工、手工業等為主。
2008年完成財政總收入629.3萬元,同比增長171.5%,其中:完成國稅499.3萬元,地稅117萬元,財政13萬元,出口創匯完成40.5萬美元,名列全縣前茅。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全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11000元和5150元。一是推進項目建設,破解項目發展難題。經濟要發展,項目建設是關鍵,我鎮按縣決戰「兩區」戰略部署,實施為企業「保姆式」服務,激勵幹部籌資20餘萬元給廣威銅業作流動資金,有力促進了企業早日建成投產,實現了企業當年完成稅收逾千萬元的目標。二是破解招商難題,把招商引資作為「第一菜單」,作為鎮域經濟發展的突破口,實施工業強鎮戰略。2008年,引進項目3個,引進盛唐科技有限公司投資1億元落戶城南工業園區,引進廣宏瓷粉材料加工廠投資800萬元,引進亮暉皮革製品廠投資800萬元落戶城南工業園區。三是重視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堅持放手、放膽、放開、放活政策,不斷壯大民營經濟總量,新發展個體私營大戶4戶,新發展個體工商戶24戶,超額完成非公有制經濟稅收任務。
基礎設施更加夯實。一是突出抓好通村公路建設。完成通村公路建設18.4公里,綠化30公里。二是完善了毫石、林橋等七個村的土地平整,有效地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增強農業發展後勁。三是爭資140萬元,啟動了北坑村農田基礎設施建設,有效地改善當地農民耕作條件。四是爭資40萬元,啟動建設楓江中心車站,09年年底投入使用。五是周家村籌資60多萬元,啟動建設了集中供水工程,解決了400戶群眾飲水問題。六是全力開展「城鄉建設推進年」活動,加快推進小城鎮建設進程,投資10萬元完成了鎮區總體規劃修編和報批工作,搞好了鎮域村莊布點規劃,在棟下村擬定組團開發方案。協調推進小城鎮建設,加大集鎮建設投入,建立較為完備的公共服務設施。經營管理水平顯著提高。以「雙創」為動力,整治了臟、亂、差,實施硬化、亮化、美化工程,做到農貿市場有人管,交通暢通井然有序,垃圾日產日清。
糧食生產穩步增長。組織復墾拋荒田150畝,開展了糧食高產創建活動,全年糧食播面6.4萬畝,總產量達24398噸。產業化水平明顯提高。大力發展優質稻生產,新引進優質稻品種13個,優質稻率95%。建立了以三聯、洲橋、棟下為中心的優質稻生產基地4000畝,實行產、供、銷一條龍服務;完善了以羅坑、積富為中心的花生生產基地500畝;鞏固了以上隴洲、上花園為中心的果業生產基地1000畝;建立了以周家、北坑為中心的油菜生產基地1000畝,並被縣評為百里金花長廊建設先進鄉鎮;建立了棟下40畝的西瓜基地,毛家新農村50畝小豌豆基地。培植畜禽大戶,新發展養豬大戶5戶,新發展養鴨大戶1戶。新農村建設亮點突出。堅持新農村建設第一方略,扎實推進新農村建設。全鎮08年六個試點村涉及群眾300餘戶籌資200餘萬元,破解了三大難題:即資金籌措難題、破舊房屋拆遷難題、產業發展難題。
❷ 防城鎮的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2006年以來,防城鎮結合實際,按照「工業帶動,推進兩化,拓展商貿」的發展思路,通過狠抓「四著力」措施的落實,促使全鎮經濟持續快速發展。
——著力解決工業用地瓶頸,促進工業經濟高速增長。該鎮積極採取有效措施解決工業用地問題。一方面,盤活在河西工業集中區的47畝和原附城鄉房產開發公司的76畝土地,並進行推土平整;另一方面,整合城鄉周邊村組的留用地約200畝,作為進一步發展無煙工業的存量用地。此外,還加大對現有工業企業的服務,促進全鎮工業企業的健康發展。上半年,該鎮實現工業總產值24847.2萬元,完成年度任務的51%,同比增長30.7%,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總產值20708.2萬元,同比增長34.2%;總產值超過1000萬元的工業企業6家。目前,河西工業集中區的工業企業生產已步入健康快速發展的軌道。
——著力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全力服務市區重大項目建設。今年以來,該鎮以城南新區開發中的市政工程和河西工業集中區開發建設為重點,投入足夠的人力、物力,協助有關部門解決群眾土地糾紛8起,土地開發糾紛32起,解決過去拖欠的土地款1021多萬元,確保了南北大道等一批重大項目順利開工建設,該鎮還利用整合城郊村、組的土地,引進小型工業項目7個,合計投入資金980多萬元;引進投資1000萬元的寶興工藝廠開始動工建設,城鎮基礎設施日趨完善。
——著力解決財稅增收矛盾,確保財政收入持續快速增長。該鎮圍繞8700萬元的「雙跨越」財稅目標任務,在抓好服務大項目拉動財稅增收的基礎上,積極協調財稅部門挖掘稅源,對財稅收入隱性大的娛樂業、礦山石場、房屋出租和大宗批發代理經營戶等開展清理整頓,促使稅收增長。半年來,該鎮完成財政收入4346萬元,完成年初預算任務的54.08%。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000萬元。
——著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夯實新農村建設基礎。該鎮以沿海養殖業帶和城郊農副產品經濟圈、丘陵山區經濟林圈的「一帶兩圈」為農村經濟重點龍頭,不斷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有效推進新農村建設的步伐。上半年,該鎮完成無公害蔬菜種植2340畝,沿海村組完成水產品養殖5807畝,家禽存欄18.45萬羽,家畜存欄9678頭,丘陵山區完成造林面積2500畝,種植糖料蔗870畝,農民人均收入1738元,為推進新農村建設打牢堅實的基礎。
❸ 龍泉鎮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概況
2006年,全鎮轄61個行政村,總人口51289人,其中男25840人、女25449人。總面積9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126公頃。全鎮生產總值19.74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132%。其中,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完成6744萬元、6.55億元和1.48億元。財政收入1272萬元,財政支出2388萬元。居民儲蓄余額1.27億元。農民人均年純收入6125元,比上年增加799元。
農業 2006年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現價) 1.34億元,其中農業6339萬元、林業147萬元、牧業5880萬元、漁業656萬元。糧食總產2.52萬噸,花生總產5326噸,蔬菜、瓜類總產1.76萬噸,水果總產710噸,增長37%。大牲畜年末存欄2798頭,豬年末存欄1.08萬頭、年內出欄1.64萬頭,羊年末存欄584隻,家禽年末存欄52.49萬只、年內出欄131.38萬只。淡水產品總量875噸,農業機械總動力4.9萬千瓦。農田有效灌溉面積790公頃。
工業 2006年全鎮完成工業總產值(現價)20.89億元,增長141%。限額以上工業企業18家,工業總產值(現價)18.4億元,工業銷售產值(現價)17.7億元,固定資產小計3.69億元,資產合計9.54億元,負債合計5.92億元,利潤總額1.87億元,利稅總額7896萬元。限額以下工業企業505家,工業總產值(現價)2.49億元,銷售收入2.4億元,上繳稅金612萬元,利潤總額2821萬元,資產總計1.27億元,負債總計3831萬元,實收資本4587萬元。
招商引資 2006年全鎮引進外資企業3家,共有外資企業21家,年內合同利用外資2800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000萬美元。2006年全鎮引進內資企業28家,共有內資企業183家,年內合同利用內資6億元,實際利用內資4.8億元。出口創匯9200萬美元。
各項社會事業 2006年全鎮有初中2所,小學9所,共有在校學生4600名;幼兒園16所,入園幼兒1050名。有衛生院1所,社區醫療衛生服務站48個。人口自然增長率2.73‰,計劃生育率100%。百戶擁有電話78部(2006年龍泉與石門網通合並),有線電視入戶率50.5%。
❹ 巒城鎮的社會和經濟發展概況
巒城古稱永淳,為原永淳縣府所在地,1952年撤縣建鎮,總面積75.57平方公里,轄一個社區、個村委會、34個自然屯,人口55971人。耕地面積36247畝,是一個多地少、手工業發達的城鎮。鎮黨委下轄28個黨總支部,黨員1033名,其中農村黨總支部16個,黨員679名。2005年鎮財政總收入460.5萬元。
巒城建設成效顯著,繼1987年新街開發建設成功,一公里商鋪拔地而起,重顯古縣城繁榮景象,成為陽、六景、平朗等周邊3縣[區]11個鄉鎮商貿集散地。經歷屆黨委、政府加大投入建設,如今的巒城市,集政治、經濟、文化、金融、旅業、商貿、能源、通訊等為一體,成為設施完備、功能齊全,具有現代化氣息的城鎮,2004年被列為南寧市六個全國重點鎮之一。
巒城是橫縣工商業比較發達的城鎮,巒城人民發揮了傳統手工業優勢,形成建設業、木器加工業、小五金加工業、陶瓷製造業等優勢產業帶,打造了9個專業村。幾屆黨委政府發揮巒城區位優勢,招商引資。新興的民營企業有製糖。造紙、農機、皮革、建材、食品加工等12家,為巒城的經濟發展,構建和諧社會奠定堅實的經濟基礎。 2011年,全鎮物資文化建設取得新成就,農民人均純收入5150元,上年增長34.1%,農民人均純收入創10年來最高增幅,群眾文化生活不斷改善,衣食住行質量不斷提高。14.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
2011年,巒城鎮加大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力度,維護了全鎮社會穩定,促進了經濟發展。治安和刑事發案率均明顯下降。加大農村「三大糾紛」調解力度,全年共調解8件山林土地糾紛案件。多次開展公開大接訪活動,共接待群眾來訪12批50多人次。年內開展平安鄉鎮、平安村委(社區)活動,均達到創建目標。
❺ 豐城鎮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概況
2006年,全鎮轄42個行政村,總人口50314人,其中男25589人、女24725人。總面積151.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066.7公頃。全鎮完成生產總值6.06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19.1%。其中,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完成3.12億元、1.05億元和1.89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8%、35%和58.7%。地方財政收入956.17萬元,財政支出2453萬元。居民儲蓄余額2.06億元。農民人均年純收入5968元,比上年增加686元。
農業 2006年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現價)5.19億元,其中農業7260萬元、林業201萬元、牧業2014萬元、漁業4.24萬元。糧食總產1.18萬噸,增長1%;花生總產5399噸,增長3%;蔬菜、瓜類總產2.53噸,增長3%;水果總產525.3噸,增長2%;茶葉總產4500公斤。大牲畜年末存欄920頭,豬年末存欄7085頭、年內出欄9000頭,羊年末存欄1654隻,家禽年末存欄14.29萬只、年內出欄15萬只。水產品總量7.71萬噸,其中海洋捕撈1.9萬噸、海水養殖5.78萬噸、淡水產品產量41噸;海水養殖面積2591公頃,淡水養殖面積12公頃;機動船114艘、2000噸、4327千瓦,非機動船167艘、120噸。農業機械總動力2.27萬千瓦,增長3%。農田有效灌溉面積830公頃,增長3.75%。
工業 2006年全鎮完成工業總產值(現價)8827萬元,增長12.3%。限額以上工業企業2家,工業總產值(現價)2547萬元,工業銷售產值(現價)2390萬元,固定資產小計249萬元,資產合計933萬元,負債合計594萬元,利潤總額7.4萬元,利稅總額37.3萬元。限額以下工業企業130家,工業總產值(現價)9423.8萬元,銷售收入9421.8萬元,上繳稅金451.2萬元,利潤總額446.8萬元,資產總計4555萬元,負債總計1195.74萬元,實收資本715.04萬元。
招商引資 2006年全鎮引進外資企業1家,共有外資企業2家,年內合同利用外資2000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00萬美元。引進內資企業4家,共有內資企業17家,年內合同利用內資6000萬元,實際利用內資7100萬元。出口創匯210萬美元。
各項社會事業 2006年全鎮有初中2所,小學10所,共有在校學生4590名;幼兒園15所,入園幼兒1158名。有衛生院1所,醫療室(站)25個。人口自然增長率0.12‰,計劃生育率100%。百戶擁有電話75部,有線電視入戶率57%。
❻ 團山寺鎮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情況
全鎮工業、農業、小城鎮建設「三大戰略」和社會各項事業齊頭並進,協調發展,綜內合工作考核位居容石首市前列。系湖北省「口子鎮」建設先進單位、湖北省水產百強鄉鎮、省第三批體育先進鄉鎮、全國億萬農民健身活動先進鄉鎮;曾獲得石首市鄉鎮企業「創業杯」金杯、銅杯,多次被評為石首市爭創「小康杯」先進單位,連續五年被評為石首市招商引資先進單位;近幾年鎮黨委先後被石首市委評為「六好」鄉鎮黨委,被荊州市委評為農村先進基層黨組織、鄉鎮黨委「十面紅旗」、被省委評為學習鄧小平理論先進集體。
團山寺鎮堅定不移地實施「建一個城鎮、興一批產業、活一片經濟、富一方百姓」的發展戰略,充分利用邊界優勢,奮力創造發展氣候,打造出了煜煜生輝的湘鄂邊緣經濟圈。面對新的發展機遇,團山寺鎮將向著更高、更遠、更宏偉的目標邁進。
❼ 城關鎮的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城關鎮現有耕地面積約8000畝。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經濟作物以蔬菜等為主;畜回牧業以生豬答、家禽飼養為主。圍城蔬菜種植面積達3000畝,花卉苗圃種植面積擴大到1200畝。專業合作社達到24家。
2010年全鎮國內生產總值達到27.4億元;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1億元;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292萬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50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909元。
❽ 永安鎮的經濟社會發展概況
1、工業項目建設有新成就新華村利用原佔地畝的石材廠引資500萬元,新上恆山白酒生產項目,現已完成廠區、生產車間的改造、整治和大部分的手續的審批,年內可實現生產;南關村利用原粉絲廠引進大瑞食品有限公司,進行包裝渾源涼粉的規模化生產,目前已完成投資500多萬元,改造和新建生產廠房1800平米,購置了首批流水生產設備,近期正在調試安裝。這一項目按設計規模正常投產後,年可生產包裝渾源涼粉5000噸,年創利稅1000多萬元。上半年,全鎮鄉鎮企業從業人員達到6976人,企業總產值達 3.12億元,創利稅3500萬元。分別完成年計劃任務的51.2%和50.8%,比去年同期增長18.5%和20.3%。2、現代農業建設有新突破一是以天興蔬菜專業合作社為龍頭的科技示範種植園得到鞏固發展。合作社以土地和資金為股,吸收社員60多人,運作投資100萬元,對1000畝土地進行了蔬菜示範性種植,現在種植的品種有架豆、黃花、娃娃菜、萬壽菊等多種經濟作物。此外依託科技園,鞏固發展生態循環養殖,佔地60畝的奶牛養殖園區入園奶牛200多頭;佔地21畝的生豬養殖園批次存欄2000頭,年出欄生豬4000多頭;3個養雞場蛋雞總量達10000隻。並建有100座溫室大棚,以及棚用沼氣池和秸稈飼料加工廠。使糞、沼、菜、棚循環利用,整個園區實現了節能減排高效發展。二是神農設施農業觀光園已具雛形。去年落戶我鎮東辛庄村的神農生態有限公司,當年投資1200萬元,在200畝開發的農業觀光園內完成了7200立方米的圍牆、5棟單個面積5畝的特色連體溫室、1座現代化養雞場的主體工程。今年又完成投資1400萬元,除上述建設項目的後續工程外,又建設了3000平米的辦公樓,1000平米的職工宿舍樓,新打機井2眼,鋪設電纜2000米,節水管道3000米,並成功引進新特高檔水果藍莓的種植。該園區全部完工後將成為集種植、採摘、旅遊、觀光為一體的精品設施農業園區。三是新建顧冊農業觀光園已著手進行。我們在顧冊村引進資金3000萬元,計劃流轉土地總面積400畝,進行以農業開發、城市綠化、觀光旅遊為主體的現代農業建設。目前已出資870萬元,完成土地流轉300多畝。現在已流轉的土地只進行了臨時種植,工程建設將在後秋進行。按照規劃,其中300畝土地將圍繞城市綠化所用樹種,建成多樹種分區域極具觀賞性的苗木基地;60畝土地建成可觀光採摘的溫室大棚;60畝土地建成可休閑垂釣的魚塘。全部工程建成後,將成為縣城內服務市民、扮靚城市的又一亮點。3、信訪穩定工作有新進展由於我鎮所處的區域位置和人口數量較大等因素,加上近年來市政建設用地和拆遷所造成的不利影響,我鎮始終把穩定和信訪工作放在特殊的位置來對待。今年以來,鎮黨委結合新的信訪形勢,重新制定了村級信訪工作管理辦法,與各村簽訂了信訪工作責任狀,特別是一些矛盾較集中的村委,在沒有更為有效的打擊和疏通辦法的情況下,對重點人群進行了包保看護。上半年鎮信訪領導組共接待信訪人員100多人次,其中鎮政府職權范圍內可以協調的8件案件得到徹底解決,3件共涉及80多人的土地群體性案件得到暫時性的穩控,4件歷史遺留的涉法涉訴和經濟糾紛案件通過多方面的疏通和採取變通措施,使信訪范圍限制在縣、鎮轄區內。有5起外出上訪活動由於發現及時,都於途中成功攔截。今年雖然我鎮仍發生了進京上訪案件,但在全鎮信訪壓力非常大的不利形勢下,沒有形成較大的惡性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