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理解推動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必須堅持黨的領導 高三政治
中國共產黨不僅是社抄會主義最堅強的領導核心,而且是掌握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的、有堅強組織系統的工人階級先鋒隊。沒有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就沒有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鞏固、完善,就沒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構建、完善及其優越性的發揮。
社會主義經濟的特殊規律,就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制度框架內運行的市場經濟機制。這一機制能夠充分發揮市場在配置資源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克服市場經濟的弊端,為發展社會生產力和實現共同富裕服務。其中堅持黨的領導是一個要義。
Ⅱ 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離不開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說說理由
如果是習題的抄話 答法要襲么依照你書上的筆記
要麼是第一……第二……第三……這種格式
可以是:
因為中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
因為中共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因為中共的無產階級本質屬性決定的;
好像還有一點,因為是4分對吧……
Ⅲ 為什麼說我國經濟事業全面發展離不開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因為中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
因為中共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因為中共的無產階級本質屬性決定的;
Ⅳ 黨領導經濟社會發展機制有哪些內容
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實現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回根本政治保證答。我們要順利實現「十三五」規劃,必須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完善黨領導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體制機制。
一、根本在於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
二、關鍵在於提高各級幹部領導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
三、基礎在於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
Ⅳ 怎樣進一步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
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要觀大勢、強定力。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尤其需要我們審時度勢,把握大勢,要善於從劣勢中發現優勢,從政策中挖掘機遇,不斷破解項目、資金、市場等難題,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要正確導向,最大限度地使各項改革發展舉措贏得幹部群眾更廣泛的支持,把黨委的決策及時轉化為推進轉型發展的強大合力和實際行動。
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要謀全局、抓重點。要完善黨委領導經濟工作的制度機制,堅持常委會集體研究經濟領域的重大問題,加強黨委財經領導小組工作,更好地發揮黨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要充分發揮帶頭、示範和導向作用,特別是對重點地區、重點產業、重點項目,要一個一個去研究和推動。要全力支持政府開展工作,充分發揮政府在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等方面的職能作用,特別是要強化經濟發展的要素保障。
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要循規律、善創新。全市上下必須創造性地開展工作,迎接新挑戰,引領新常態。要認真研究經濟工作、熟悉經濟工作、駕馭經濟工作,從本地實際和實踐基礎出發,拿出新思路、新辦法、新舉措來,使黨委對經濟工作的領導更加有效。要樹立法治思維,堅持依法執政、依法辦事,切實提高領導經濟工作的法治化水平。要始終把項目作為經濟工作的第一抓手,堅持經濟工作項目化、項目工作責任化,以項目為突破口,推動我市經濟持續快速發展。
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要轉作風、求實效。要鞏固教育實踐活動成果,堅決反對「為官不為」和「庸懶散浮拖」,促使各級幹部把心思放在抓發展上,把精力放在干實事上,把功夫下在見實效上。各級領導幹部要振奮精神,勇於擔當,主動作為,及時研究解決工作推進中存在的問題。要建立完善政績考核評價體系,把考核結果與幹部任用、獎懲掛鉤。要加大督促檢查力度,認真落實從嚴治黨「嚴把八個關口、做到八個始終」的要求,以崇廉尚實的良好作風促進工作、推動發展、贏得民心。
發展如逆水行舟,一篙松勁退千尋。全市廣大黨員幹部要切實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以更加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以「抓鐵有痕」的干勁抓好落實。要主動作為、善謀善為、敢闖敢幹、勇於擔當,始終把幹事創業謀發展作為最大責任,勤勉敬業,守土有責、守土盡責,爭當推動經濟發展的「排頭兵」「主攻手」。
Ⅵ 如何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
當前,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改革進入深水區,國際國內形勢復雜多變,推動經濟發展提質增效升級面臨諸多挑戰。解決好這些問題,關鍵在黨。提高黨領導經濟工作的能力水平,要加強制度化建設,要不斷提高法治化水平,要增強專業化能力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黨領導經濟工作的觀念、體制、方式方法也要與時俱進。」這對加強黨對新階段經濟工作的領導、提高領導的能力水平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當前,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改革進入深水區,國際國內形勢復雜多變,推動經濟發展提質增效升級面臨諸多挑戰。解決好這些問題,關鍵在黨。在多年的治國理政中,我們黨積累了豐富經驗,攻難關、涉險灘,牢牢把握著國家行進的方向,實現了長達幾十年的經濟高速增長。新常態下,要實現經濟「調速不減勢、量增質更優」,我們黨要一如既往履行好領導經濟工作的職能,進一步強化科學決策能力和全球戰略思維,主動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不斷提高能力水平,促進新舊增長動力轉換接替、防範各類隱性風險。
提高黨領導經濟工作的能力水平,要加強制度化建設。適應並且引領好新常態,要求我們黨必須在施政、決策、考核、追責等各個方面建立健全與之相協調的體制機制,建立和鞏固一整套管用、便利的制度體系。做事有章可循、程序有條不紊、考核標准規范,有利於增強黨自身的凝聚力和戰鬥力,提高黨對經濟工作領導、管理和監督的質量效率。
提高黨領導經濟工作的能力水平,要不斷提高法治化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本質上是法治經濟,在法律法規的框架內、用法律手段解決經濟發展中出現的各種矛盾和問題,既符合經濟運行規律,又是保障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現實需要。為此,應積極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制度建設,針對一些重點領域法律法規的「空白」發力,對部分明顯滯後、難以執行的現行法規及時調整,有效應對土地改革、金融改革、環境保護、科技創新等重點領域出現的新情況。相關部門也需自覺守法、依法行政,牢牢把握「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的原則,不在法外設定權力,消除尋租設租的空間,杜絕不作為、亂作為的現象。
提高黨領導經濟工作的能力水平,要增強專業化能力。新常態中會出現許多新情況新問題、新風險新挑戰,能不能實現財政政策的有效引導和貨幣政策的精準調控?能不能激發各領域的創新熱情形成新的增長引擎?能不能成功化解各種不確定性因素對經濟的沖擊?都需要政策制定和經濟管理部門以更專業、更科學的手段來應對。這就要加強學習、吃透精神,將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要求上來,更好把握和運用經濟規律、自然規律、社會規律,不斷提升宏觀定調、中觀調控、微觀調整的能力,將領導經濟工作的立足點轉到提質增效、加快形成新的發展方式上來。要轉變心態,摒棄對經濟數據的追逐,保持平常心和定力,努力換取未來更有質量有效率的發展,推動我國經濟社會向更高水平大步邁進。(經濟日報評論員)
Ⅶ 問答題如何理解建議把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作為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第一條原則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體現了我們黨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深刻認知和准確把握,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根本保證。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我們黨在治國理政過程中,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不斷深化。五年規劃(計劃)在名稱上的變化,反映了我國不同歷史時期發展的階段性特徵,體現了發展觀的轉變。改革開放以來,五年規劃(計劃)的名稱先後發生了兩次重要變化。一是1981年開始的「六五」,由「國民經濟五年計劃」變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計劃」,社會發展首次被納入國家發展戰略;二是2006年開始的「十一五」,將「計劃」改為「規劃」,反映了我們黨主動適應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內在要求,推進國民經濟社會發展戰略逐步從「計劃指令性」向「戰略指導性」轉變。
實現「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加強黨的全面領導,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不斷提高黨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正確航向。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要求:「堅持和完善黨領導經濟社會發展的體制機制,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斷提高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能力和水平,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根本保證。」
能不能保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從根本上講取決於黨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領導核心作用發揮得好不好。「十四五」時期,各級黨委應繼續深化對發展規律的認識,提高領導發展能力和水平,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更好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加強黨委領導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制度化建設,完善黨委研究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定期分析經濟形勢、研究重大方針政策的工作機制,推動黨領導經濟社會發展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各級黨委加強對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領導,強化組織協調能力,把握客觀規律,結合地方實際,確保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實到位。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嚴明黨的紀律和規矩,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健全改進作風長效機制,強化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為經濟社會發展營造良好政治生態。
Ⅷ 經濟建設為什麼需要黨的領導
1、有利於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政治優勢。經濟和政治是有機統一的,經濟是政治的基礎,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根本任務,是進一步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逐步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並且為此而改革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築中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方面和環節。
只有堅持加強黨的集中統一領導,才能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制度,把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同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統一起來,充分發揮經濟和政治兩方面的優勢,確保我國經濟發展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為解放發展生產力、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有力政治保障。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觀大勢、謀大局,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不斷把全面深化改革和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引向深入,推動我國經濟實力再上新台階,經濟結構不斷優化,發展質量和效益不斷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改善,我國經濟建設不斷取得新成就。
2、有利於形成指導經濟工作的科學理論。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只有在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下,不斷推動理論創新,才能為我國經濟發展提供科學指南。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新時代的歷史方位,成功駕馭我國經濟發展大局,在實踐中形成了以新發展理念為主要內容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
這一思想,從歷史和現實相貫通、國內和國際相關聯、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寬廣視角,系統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的時代課題。
創造性提出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等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有力地指導了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實踐,開辟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發展的新境界。
3、有利於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因素。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堅持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一方面有利於防止分散主義、本位主義,避免議而不決、決而不行;另一方面有利於集思廣益、凝聚共識,調動各方、形成合力。、黨的十八大以來,在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下,我們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
同時積極鼓勵地方、基層和群眾大膽探索、先行先試,改革發展事業不斷推進;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各類市場主體活力不斷增強;
激勵各級政府和廣大幹部在促進經濟發展中敢作為、能作為,同時注重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使更多社會主體投身創新創業,充分調動了各方面的積極性,為我國經濟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實現歷史性變革提供了根本政治保證。
4、有利於形成全面深化改革的持久動力。隨著改革不斷深入推進,容易的、皆大歡喜的改革已經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面對各種利益藩籬、面對各種思潮困惑,需要有堅強的政治定力、政治意志、政治智慧。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明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堅決破除一切不合時宜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極大凝聚起共同推進改革的強大合力。面對艱巨復雜的改革任務,黨中央作出重大決策,形成了集中統一的改革領導體制、務實高效的統籌決策機制、上下聯動的協調推進機制、有力有序的督辦落實機制。
根據經濟領域不同層面的問題,把脈開方、對症下葯,把長遠制度建設同解決當前突出問題結合起來、把頂層設計同試點探路結合起來、把破除體制機制頑疾同解決新出現的矛盾問題結合起來,為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打下了堅實基礎。
5、黨對經濟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是推動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的重要力量。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是我們黨在推進經濟體制改革中的主動選擇。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對市場作用的認識不斷深化。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要按經濟規律辦事、重視價值規律的作用;
黨的十四大提出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黨的十九大提出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我們黨所推動的經濟體制改革,核心就是要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實現社會主義基本制度與市場經濟的有機結合,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確定的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進一步強調要最大限度減少政府對市場活動的直接干預,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
黨領導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既能釋放市場經濟的活力,又能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不但不會干擾市場作用的發揮,而且能夠保障市場經濟的更好發展。
6、黨對經濟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是政府作用更好發揮的根本保證。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和政府作用更好發揮是有機統一的,黨的堅強有力領導是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根本保證。在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這個大前提下,黨委和政府的職能各有側重和分工。
凡涉及經濟社會發展規劃、重大方針政策、工作總體部署等重大問題,一般由黨委集體討論決定;而經常性工作,則由政府及其部門按照職責許可權進行決策和管理。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全面推動依法治國,深入推進依法行政,使政府工作全面納入法治軌道;
理順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推動政府職能轉變,使政府能夠更好地發揮作用。同時,各級黨委集中精力抓經濟工作中具有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的重大問題,有效實施對政府部門工作的領導,保證了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得到貫徹落實。
當前,我們正在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其中的重要目標就是要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黨和國家機構職能體系。這一改革將推動黨和政府職能的優化協同高效,使黨和政府在經濟建設中的積極作用進一步發揮。
Ⅸ 破除中國經濟發展之謎要堅持黨的領導和什麼相結合
破除中國經濟發展之謎要堅持黨的領導和發揮人民主體作用有機結合。
Ⅹ 黨領導經濟工作的主要職責是什麼
經濟工作是我們黨的中心工作,領導經濟工作是我們黨義不容辭的責任。但是,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不是也不應當取代政府直接組織經濟活動和處理日常性行政事務,不是也不應當取代企業直接從事微觀經濟活動。我們黨領導了經濟體制改革,同樣也要順應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自覺改變和完善領導經濟工作的方式方法和體制機制。《決定》指出「黨領導經濟工作,主要是把握方向,謀劃全局,提出戰略,制定政策,推動立法,營造良好環境」。這是在黨的歷史上,第一次對黨領導經濟工作的職責作出如此具體而明確的規定,這對於推動黨政分開、黨企分開,順利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於把握方向。黨領導經濟工作最重要、最關鍵的職責就是把握經濟發展的大方向。這里所說的方向,一是確立國家基本經濟制度、經濟體制模式,經濟發展路徑,對外經濟關系總格局等根本性制度和目標。二是及時全面分析經濟形勢,准確把握經濟運行中的主要矛盾和突出問題,適時提出應對的方針和政策,防止經濟大起大落,推動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三是要適應新形勢發展要求,推動理論創新和制度創新,不斷開辟新的實踐道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正是由於我們黨正確地把握了方向,才帶來了我國經濟持續20多年的高速增長,帶來了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和全面進步。 關於謀劃全局。就是要站在時代發展和民族振興的高度,對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長遠目標和階段性任務進行規劃,研究提出關於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大比例、結構、速度以及需要配套實施的基本經濟政策的建議。與此同時,著眼於實現既定的發展目標,著眼於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對一些關系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全局的重大問題,如改變城鄉二元經濟結構、推動區域協調發展、調整提升產業結構、促進就業增長、理順收入分配關系問題等進行深入研究,提出解決思路,做出總體安排。 關於提出戰略。這既包括按照國家經濟協調發展的總體目標和階段性任務提出總體戰略如經濟發展戰略、經濟改革戰略、對外開放戰略等,也包括著眼於解決重點領域、重點行業、重點地區的問題而提出的區域發展和行業發展戰略。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研究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戰略,如「三步走」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科教興國戰略、「走出去」戰略、西部大開發戰略、中部崛起戰略和振興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戰略等。通過這些發展戰略的實施,有力地推進了經濟社會發展和一些關鍵方面、薄弱環節問題的解決。 關於制定政策。我們黨關於一定時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目標、主要任務和基本戰略的實現或貫徹都是依靠一系列正確的政策方針來保障的。黨制定政策,重點是制定促進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總方針、總政策和解決關系全局的重大問題的大政策,如產業政策、區域發展政策、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政策等,對屬於政府職能范圍的工作和對經濟生活中一般性問題的解決,主要是提出政策建議。 關於推動立法。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我們黨領導經濟工作,就要不斷推動立法特別是經濟立法,逐步形成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完備的法律制度。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來看,目前已經確立的法律制度只能說是初步形成,既需要鞏固,更需要提高。要繼續按照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貫徹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總體部署和要求,從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制度等多個方面著手,全面推進我國市場經濟法制建設,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 關於營造良好環境。黨領導經濟工作,必須為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營造公平公正的法制環境、競爭有序的市場環境和誠實守信的社會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