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如何服務經濟文化發展

如何服務經濟文化發展

發布時間:2021-03-07 22:45:03

1. 如何利用自身優點服務於縣級經濟發展

參考:
我國的縣制萌芽於西周,產生於春秋,發展於戰國,定製於秦朝,興盛於當代。經過兩千多年的發展,縣級在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已經形成相對獨立的地域實體。而縣域經濟是以行政區劃為地理空間,以市場為導向,優化配置資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備的區域經濟。縣域經濟是國民經濟承上啟下的紐帶,是區域鏈、創業鏈、再生鏈、產業鏈的紐帶。發展縣域經濟已經成為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全面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具有重要影響,關繫到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一、目前縣域經濟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反思過去的發展理念和實踐,目前縣域經濟發展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縣域經濟沒有得到足夠重視。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要統籌城鄉發展,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但實際上,很多地方存在重城輕鄉的問題,財政資金絕大多數投向城區建設。城市發展突飛猛進,但農村地區發展相對緩慢,與發達地區還有很大差距。 2、縣域經濟工業化程度較低。一般而言,多數地方縣域現代工業基礎相對薄弱,發展水平較低,目前粗放經營,產品低端現象較為普遍。3、農業產業化進度緩慢。目前技術、人才、資金都向大城市集中,縣域農業產業化經營質量不高,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難以做大、做強。農村專業技術協會還不規范,在提高科技興農中的作用還極其有限。農村市場建設落後,難以支撐規模化的農產品生產與加工。 4、支農資金投入比例偏小。支農資金與城市建設投入相比,比例偏小,還很不適應農村發展的需要,城鄉統籌發展的步子應再大一些。這個題不破,就不可能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的新格局。 二、加快發展縣域經濟的幾點思考 發展縣域經濟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新時期加快縣域經濟發展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確立符合縣情的科學發展思路和措施,推進縣域經濟發展。 1、要把經濟結構調整作為縣域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農業調整,要以國內外市場需求為導向,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抓龍頭帶農、科技興農、基地扶農、市場活農,促進傳統農業的優化升級,提高農業的整體效益。工業調整,要加快機制轉換和體制創新,要以技術改造、產品創新為突破口,立足本地主導產業,抓大扶強。第三產業要以市場建設為重點,加快發展交通運輸、郵電通訊、金融保險業,以及信息咨詢、中介服務等新興產業。2、要把培育特色經濟作為縣域經濟發展的主攻方向。從區域競爭的態勢看,特色就是財力,特色就是潛力,特色就是競爭力,特色就是生命力。經濟發達縣市的實踐也證明,發展特色經濟是成功之道。特色經濟多是「塊狀」、「集群」型經濟,實行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一縣一業」、「一鄉一產」、「一村一品」,帶有鮮明的比較優勢和區域特色。因此,發展縣域特色經濟一定要走出全面抓、抓全面的常規思維,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結合本地資源狀況、交通區位、產業結構、科技水平等綜合因素,大力培植「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的市場「亮點」,開辟適合自己發展的新路子。 3、要把加快城鎮建設作為縣域經濟發展的有效載體。從城鄉發展的格局看,經濟騰飛的「龍頭」在城市、在集鎮。要想加快發展縣域經濟,就必須更好地提升人氣,提增財氣,提高品位,做強城鎮經濟。堅持「高起點規劃、高質量建設、高標准管理、高效益經營」的原則,積極推進以縣城為核心的城鎮建設,堅持軟體硬抓,硬體精抓,優化城市環境,不斷提升城鎮形象,引導生產要素盡快向城區集聚,為二、三產業的快速發展拓展空間,創造條件。 4、要把抓好項目建設作為縣域經濟發展的強力支撐。從經濟發展的動力看,只有堅持不懈地抓投入、上項目、引資金,才能增強經濟發展後勁。要想靠有限的資金投入換取較高的經濟效益,就必須立足自身實際,以市場為先導,選准投入方向,避免低層次盲目重復建設。通過抓好項目建設,實現縣域經濟的跨越發展。5、要把優化經濟環境作為縣域經濟發展的第一競爭點。環境出生產力,環境出競爭力。只有著力按照市場經濟的要求,創新服務思路,拓寬服務領域,創造寬松公平的政策環境和高效快捷的服務環境,才能形成「磁場效應」,贏得發展主動權,實現經濟跨越式發展。優化環境要通過積極創建「服務型」政府,最大限度地實現行政提速、審批暢通和辦事高效;在服務領域上,要從適應企業和民眾的實際需求出發,由單一搞審批辦手續向搞好產業指導、信息咨詢和市場體系的健全完善等方面拓展;要不斷健全政府部門行政效能評估監督制度,從源頭治理,從機制入手,堅決清除一切不利於環境發展的障礙。三、結合縣情,切實推進我縣經濟社會爬坡上坎服務縣域經濟發展,我認為應該主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1、堅定信念,保證科學發展的思想不動搖。發展縣域經濟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新的切入點,在全面推進小康建設中擔當重要任務。堅持科學發展,就是要堅持發展縣域經濟。去年,我縣生產總值達到119.1億元,增長12.3%,完成財政一般預算收入3.28億元,縣域經濟保持了持續健康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今年和今後一個時期,確定的戰略目標是利用五年左右時間,躋身全省縣域經濟「十強縣」。堅定信念,就是時刻要以這個戰略目標為重心,大力推進項目建設,培育高效特色產業,不斷加快城鎮化進程,實現澧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2、強化學習,保證學以致用的態度不鬆懈。加強學習,一要認真學習政治理論,把握理論體系,增強黨性意識,提高黨性修養。其次要認真學習領會省、市、縣關於加快發展的各項重大方針政策,不僅要能幹好工作,還要能對省市縣的發展戰略說出一二三來,並且深刻地領會到位。第三要注意完善知識結構,要根據履行崗位職責的要求,廣泛學習相關領域的知識。同時,還要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善於把掌握的理論知識與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聯系起來,研究問題產生的原因、發展的規律,從中受到啟發,獲得靈感,提出新見解,並運用到工作中去。要把學習的成果體現在完成工作的業績上,體現在服務縣域經濟發展上。3、埋頭苦幹,保證艱苦奮斗的作風不含糊。新中國建立前夕,毛澤東同志就告告誡全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服務縣域經濟發展,應該做好打硬仗、打持久戰的准備。只有通過紮根基層,埋頭苦幹,腳踏實地,深入群眾,聯系群眾,把握縣情,才能更好地為縣域經濟發展獻力獻策。 4、務實創新,保證經濟轉型的方向不轉向。堅持「工業強縣、創業富民」戰略,推動我縣經濟形態由農業經濟向工業經濟轉型、社會形態由農村社會向城市社會轉型,加快新型工業化、新型城市化和農業現代化進程。2009年,我縣一、二、三產業的比重為31.4:33:35.6,一、二、三產業是三分天下,各占其一,這種經濟結構的弊端是單一產業拉動整個經濟發展困難較大。因此,需要突破產業結構發展,始終堅持以項目建設為抓手,著力推動工業做大做強,突出支柱產業,加速轉型升級。

2. 文化如何促進經濟發展

「文化搭台,經濟唱戲」這是時下最流行的說法。然而,什麼樣的文化科技搭台,什麼樣的文化可以唱好經濟大戲,卻是領導層面應該考慮的。很多地方不知道怎麼用文化作為「媒介」,而不論怎麼樣的「文藝」都稱作文化,時裝表演、廟會趕集都稱作文化,都說能促進經濟發展,甚至有的一些色情表演也披著「文化」的外衣,來「促進」經濟發展。一段時間以來,隨著社會主義經濟大潮的不斷沖擊,一些企業或經濟實體的老闆或股東,紛紛打起了文化品牌戰略。他們充分利用當地文化優勢和影響,搭建起交流推介平台,一方面推動本地優勢經濟實體開展雙向交流,另一方面達到了雙方經濟信息資源共享。但是,就實際情況而言,地域性差異不盡相同,民族風俗習慣亦不相同。所以,對於如何利用好當地的文化資源,挖掘其深藏的文化底蘊,讓其真正為經濟服務,還需一些經濟實體三思而後行。從一定意義上講,作為品牌的一種,文化生活是人們物質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利用好了這個品牌,就能提高其在市場經濟中的競爭立,推動當地經濟發展,反之,就會給區域經濟帶來消極影響。所以,唱響文化品牌,讓其成為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有效載體,一方面要科學選擇,精心培育。既然要讓該文化品牌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一環,所以著眼點要高,更深度挖掘區域內具有較大影響力的文化類別。利用它獨具魅力的文化底蘊,不失時機地擴大影響,努力把它培養成為拉動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一環。另一方面,重視文化品牌,就應該在這上面做文章,就要做大做強,要讓文化品牌理所當然地成為各級政府推動發展的戰略選擇。

3. 如何服務國家戰略,服務實體經濟發展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黨的十八大作出的重大部署。地方高校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具有較高的契合度,在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中要勇於擔當,做創新驅動發展的「排頭兵」。

一是大力推進創新機制建設。地方高校應主動面向國家戰略和行業區域發展的重大需求,加大學科的聯合、人才的協同,提高集成創新能力,積極探索建立服務地方產業結構調整和新興產業、行業進步的新模式、新機制。我校近年來積極推進內部科研體制改革,加強以應用和產業化為導向的評價考核,引導科研活動更好地面向實際需求,建立技術轉移機構和專職服務隊伍,推動科技成果加快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二是加大自主創新投入,不斷優化創新資源的配置。地方高校資源和資金相對缺乏,要堅持統籌規劃、分類實施、扶優扶強、重點突破的原則,把有限的資源和資金用在刀刃上。近年來我校實施重點學科建設工程,設立學科特區,根據不同學科層次,在人財物的政策上給予不同程度的支持;實施創新團隊培育工程,探索「高水平學科帶頭人」和「創新團隊」的運行模式,瞄準產業需求,尊重教師自主選擇,突出教師之間的專業互補、學校與企業之間的產學研互補。

三是加強產學研合作載體建設。地方高校要強化社會服務意識,主動加強與政府的聯系,主動服務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轉型升級,拓展與科研院所、企業合作的新途徑,主動融入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我校構建了「一校多企」的創新平台建設模式,實現創新要素與生產要素在產業層面的有機銜接。目前學校建有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河北省葯用分子化學實驗室」和「石家莊國家生物產業基地生物製造公共實驗中心」,並已躋身科技部的「抗生素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和「維生素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盟員單位。

四是努力建設獨具特色的創新文化。良好的文化環境和精神氛圍,不僅對師生積極參與創新行為形成有效激勵,培養大家養成良好的創新行為習慣,而且能夠凝聚人們的創新共識,協調人們之間的創新關系。地方高校要在弘揚創新精神,培養創新習慣,形成創新風尚等方面有所作為。近年來,河北科技大學深入挖掘學校文化的創新內涵,鼓勵創新,大力營造敢為人先、敢冒風險、勇於創新、敢於競爭、寬容失敗的良好氛圍,充分發揮創新文化在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中的引領和激勵作用。

4. 怎樣促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的全面發展

中國肯定能夠再次實現社會主義!唯一的僅是什麼時間實現的問題。

而中國什麼時候再次實現社會主義,其實是一個有奴性的人多不多以及奴性重不重的問題,實際上也是人類一路走來為什麼大多數人利益緩慢、逐漸體現的根源所在。

依據人類的進步、社會的發展、歷史的前進規律,當一個國家有奴性的人越來越少而奴性也越來越輕的時候,就會進入一個相對而言剝削壓迫更輕、更小的社會,直至最終進入一個完全沒有剝削壓迫的社會——逐步體現絕大多數人的利益。

當下的中國,由於曾經經歷過了社會主義革命、經歷過了文革,所以中國人民幾千年封建社會遺留下來的奴性曾經一度被造反有理精神徹底驅除過,僅是因為後來走資派為了侵吞、霸佔原公有生產資料成為十大家族爬到中國人民頭上剝削壓迫、作威作福,才又全力把奴性再次往中國人民的靈魂深處、意識深處植入。

現在無產階級革命陣營的崛起和宣傳、發動人民群眾,又讓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民已經開始認識到自己不該被十大家族騎在頭上剝削壓迫,這就使得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民已經開始覺醒到自己應該站起來挺直腰活得像個正常人一樣,開始明白自己應該同廣大人民群眾團結起來、萬眾一心推翻十大家族的邪惡統治,而絕不該再如此跪著讓十大家族騎在頭上剝削壓迫、作威作福。

所以說,現在的中國有奴性的人正越來越少,這說明本次社會主義公有制與資本主義私有制的大決戰,肯定是社會主義公有制很快就將戰勝資本主義私有制!中國人民也將從此站起來而不再被人騎在頭上剝削壓迫了!

1949年到1976年,我們中國真正的社會主義時期:國家的資源和財富由整個國家的人民共同擁有、共同生產、共同享受,任何私人不佔有生產資料,因此消滅了人民群眾最不要的黑社會、娼妓、毒品、貧民窟和高犯罪率;提升了人民群眾最需要的醫療、教育、就業、住房、養老社會福利保障和安寧的社會環境。使得中國人迅速擺脫了人均壽命三十多歲的「東亞病夫」恥辱稱號,改變了洋釘、洋襪、洋火、洋油的狀況,短短二十七年讓中國成為了世界上第六大工業國!

社會主義公有制社會是由人民當家作主的,就會為人民群眾的利益服務,努力形成崇尚思想道德、大公無私並鄙棄唯利是圖、自私自利的正氣凜然氛圍,用「男人不好女人不愛」來迫使壞人必須學好而不學好就沒法過日子,最終就實現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盛況環境。

1977年到現在,硬扯著特色社會主義的幌子大搞資本主義私有制時期:整個國家的資源和財富由少數人霸佔,大多數人沒有生存所需的生產資料,要活著就得去為少數人服務、勞動受壓迫剝削,因此營造及發展了人民群眾最不要的黑社會、娼妓、毒品、貧民窟和高犯罪率;降低及消滅了人民群眾最需要的醫療、教育、就業、住房、養老社會福利保障和安寧的社會環境。使得中國的經濟命脈被外寇掌控,任由外寇掠奪中國人力、物力和財力資源!

改革開放是由走資派十大家族當家作主的,就只會為自己大家族的利益服務,努力形成崇尚唯利是圖、自私自利並鄙棄思想道德、大公無私的邪氣壓頂氛圍,用「男人不壞女人不愛」來迫使好人必須學壞而不學壞就沒法過日子,最終就實現烏煙瘴氣、人慾橫流、男盜女娼的人類絕後慘況的不堪環境。

社會性質和制度:

封建社會帝皇制:整個國家的資源和財富由一個大家族霸佔,唯獨皇帝有權把生產資料分封給親屬私有或臣僚私有,大多數人沒有生存所需的生產資料,要活著就得去為少數人(地主階級)服務、勞動受壓迫剝削。

資本主義私有制:整個國家的資源和財富由少數人霸佔,大多數人沒有生存所需的生產資料,要活著就得去為少數人(資產階級)服務、勞動受壓迫剝削。

社會主義公有制:整個國家的資源和財富由整個國家的人民共同擁有、共同生產、共同享受,任何私人不佔有生產資料,使得沒有任何人可以騎到任何人頭上剝削壓迫。

目前我們人類所用的經濟衡量指標:一、人民的醫療、教育、就業、住房、養老社會福利保障狀況。二、物價穩定狀況、失業率狀況、財政收支狀況。(此標准用於任何國家或時期,不以此標准衡量的一律無效!)

目前我們人類所用的衡量社會或時代好壞的指標:一、人民群眾最不要的黑社會、娼妓、毒品、貧民窟和高犯罪率的狀況。二、人民群眾最需要的醫療、教育、就業、住房、養老社會福利保障和安寧的社會環境狀況。(此標准用於任何社會或時代,不以此標准衡量的一律無效!)

目前我們人類所用的衡量事物好壞的標准即是:有益於人民的是好;有害於人民的是壞。

目前我們人類所用的衡量人好壞的標准即是:言行有益於人民的是好人;言行有害於人民的是壞人。

用這些標准去衡量任何人與事都能立即清清楚楚、分明無誤(但僅限於人類,而畜生不會也不懂得使用這些標准衡量)。

5. 如何站在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角度去服務決策,服務發展,服務落實的能力

一、把握時機、提高認識,全力推進資源型縣域經濟轉型跨越發展
縣級統戰工作是整個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基礎,圍繞縣委中心工作,積極創新工作載體,立足本地實際,突出抓好落實,統一戰線在基層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統一戰線與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全局工作的結合更加緊密,基層統戰工作對基層各項工作的推動作用日益顯現,在服務經濟建設和穩定大局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是,必須清醒地看到,縣域發展尤其是資源性縣域經濟,長期積累的素質性、結構性矛盾尚未解決,經濟增長主要依靠物質資源消耗支撐的格局沒有根本改變,產業層次低、布局散、競爭力弱的格局沒有根本改變。隨著資源逐漸枯竭,在經濟轉軌的過程中,一系列深層次矛盾和問題逐漸顯現出來。主要表現在主體資源衰減、經濟結構失衡、職工生活困難、就業壓力不斷增大、生態環境破壞嚴重等。促進經濟轉型,改變傳統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把經濟的發展從過去的依賴資源的過度開發消耗轉移到更多地依靠科技的進步和勞動者素質的提高上來,已成為事關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促進社會協調發展,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重要戰略問題。
基於對宏觀形勢的科學判斷和對縣域經濟發展走向的准確把握,推進經濟轉型跨越發展,是破解發展難題,實現新一輪發展的根本途徑。為經濟建設這個中心服務、為科學發展服務是統一戰線團結奮斗的第一要務。在當前縣域經濟社會發展面臨尋求可持續發展策略的情況下,為科學發展服務、為經濟轉型服務更是統一戰線義不容辭的職責。我們必須進一步認清形勢、凝聚共識,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深刻認識助推經濟轉型的重大意義,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縣委的決策和部署上來,鼓舞和增強縣級廣大統一戰線成員克服暫時困難、實現長遠發展的堅強信心,真正把助推經濟轉型作為統一戰線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重要戰略任務來抓,為實現縣域經濟轉型跨越發展提供重要助力。
二、攻克難關、積極進取,發揮統一戰線的獨特優勢和作用,努力形成助推經濟轉型跨越的強大合力
統一戰線具有人才薈萃、智力密集的人才優勢,參政議政、民主監督的政治優勢,協調關系、化解矛盾的功能優勢。我們只要緊密結合自身實際,調動一切資源、動員一切力量,在克難攻堅中凝聚人心、在轉危為機中匯聚力量。只要積極創造各種有利條件,致力於形成社會各方面的創造力競相迸發、各方面的智慧充分涌流的良好環境和氛圍。只要以「服務企業、服務基層」為重點,在政策支持、提高效能、優化服務等方面下功夫,就一定能不斷提高統一戰線服務縣域經濟發展的能力和水平,形成助推經濟轉型的強大合力。
1、充分運用人才資源,為助推經濟轉型提供智力支持。在民主黨派成員和無黨派人士中,聚集著許多專業人士和學者,他們是推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組成力量。為此,我們充分調動他們為經濟建設服務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發揮他們各自的特長,為助推經濟轉型提建議、出點子、謀發展。一是構建建言平台。通過情況通報會、座談會、民主協商會等形式,使各界人士了解和認識當前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狀況,了解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中最迫切、最需要解決的重點難點問題,鼓勵他們為經濟發展多建適用之言,多獻對路之策,多做務實之事,為經濟建設實現科學發展出力;二是構建活動平台。圍繞縣委、縣政府的中心工作和重大經濟決策,緊扣全力以赴保增長這一目標,並就自主創新、產業轉型、優化結構、節能環保、協調發展等方面工作組織專題考察調研,先後形成一批有價值有分量的調研材料,為縣委、縣政府科學決策提供參考;三是構建科研平台。充分發揮專業人士的作用,成立經濟轉型課題研究小組,做好經濟轉型課題研究,開展項目攻關,形成了一批具有針對性和科學性的助推經濟轉型發展成果。
2、充分運用政治工作的優勢,為助推經濟轉型增強內力。統一戰線具有做好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的優勢,是統戰工作服務經濟建設的具體表現。作為以促進和服務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為重要職責的統戰部門,我們努力促進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和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堅持「團結、幫助、引導、教育」的工作方針,加強政治引導,充分發揮統戰部門的政治思想工作優勢,加強服務管理和幫扶工作,使民營企業在關鍵時候站得出來,幫得上忙,使得上勁。
3、充分運用化解矛盾的優勢,為助推經濟轉型添加助力。實現經濟轉型,需要一個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需要有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需要凝聚方方面面的意志、智慧和力量。我們要切實履行好統一戰線協調關系、化解矛盾的職能,加大社會穩定的力度,促進統一戰線內部和諧,促進民族團結,促進宗教穩定,多做統一思想、理順情緒、化解矛盾的工作,為經濟轉型發展減少阻力,增強助力,形成合力,努力創造有利於經濟發展的良好社會政治環境。一是切實維護各界和諧。通過做好統一戰線各界代表人士的思想政治工作,理順各方面的情緒,化解各種矛盾,落實黨的統一戰線政策,切實維護各界的和諧穩定;二是切實維護民族團結。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政策,加大少數民族對口支援力度,大力推進民族經濟社會發展,建立一種平等、團結、互助的民族關系,實現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維護民族團結和穩定。
三、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以改革創新的精神助推經濟轉型跨越
統一戰線歷來是為黨的總路線、總任務服務的。助推經濟轉型,既是縣級統一戰線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也是統一戰線的職責所決定的。廣大統一戰線成員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順應時代發展,以改革創新的精神助推我省經濟轉型。一是要轉變觀念,堅持第一要務,增強圍繞中心、服務發展的意識,牢固樹立為經濟建設服務的指導思想,既要防止游離於經濟建設中心之外的錯誤傾向,又要防止混同於具體經濟部門、片面追求經濟指標的簡單做法。要充分發揮統一戰線的資源優勢,緊緊圍繞服從和服務於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多方位、多角度、多層次地參與經濟建設,為助推資源性縣域經濟轉型提供強大的力量支持。二是要堅持以人為本的要求。在實現經濟轉型的過程中,必然會出現各種利益關系的磨擦,我們必須緊緊圍繞以人為本這個核心,多做聚人心、得人心、穩人心、暖人心、順人心的工作。充分反映、合理引導、積極協調同盟者的經濟、政治、民主和其他利益訴求,充分調動他們為助推經濟轉型建言獻策的積極性;切實尊重和保護同盟者的合法權益;努力為統一戰線成員做好事、解難事、辦實事,既做錦上添花之事,更要做雪中送炭之事。要樹立統戰理念,培養統戰思維,提高統戰素質,把握統戰風格,講求統戰藝術,以真誠的態度、博大的胸懷、宏大的氣魄,最大限度地吸納和包容各界人士,為助推經濟轉型增添力量。三是要堅持統籌兼顧的方法。統戰工作涉及政黨、民族、宗教、階層、港澳台和海外等多個領域,大陸、港澳台、海外等多個范圍。要樹立「大統戰」思維,確立縣統戰系統一盤棋的意識,加強聯系溝通,改統戰部一家「單兵」作戰為黨派、工商、僑聯、台聯、宗教等多個方面「多兵種」共同參戰,形成工作合力,為助推資源性縣域經濟轉型做出更大貢獻。
四、突出重點、強力推進,切實做好新時期統戰創新工作
1、抓擺位,落實責任。統戰工作必須納入黨政領導班子工作的考核內容,作為選拔任用領導幹部的重要依據,加強指導和考核,要著眼調動統戰幹部的主動性,抓緊解決統一戰線工作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困難。創造良好的工作條件和氛圍,特別是高度重視基層統戰幹部隊伍建設,應加大選拔任用力度,加強與其他部門交流,幫助解決工作、學習和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解決後顧之憂,使他們安心工作,成長成才,同時,各級黨政領導幹部要帶頭學習宣傳黨的統一戰線理論和方針政策,帶頭參加統一戰線的重要活動,帶頭廣交深交黨外朋友,在推動統戰工作創新發展中發揮表率作用。
2、抓理念,拓展思路。縣級統戰工作是整個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基礎已經滲透到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做好縣級統戰工作,必須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樹立新理念,創造新招法,推動統戰內部關系和統戰各領域工作的協調發展。要樹立工作理念,建立和完善談心溝通,聯絡聯通等制度,採用多科手段,拉近與統戰對象的距離、改善與統戰對象的關系、理順統戰對象的情緒。要樹立社會理念。跳出統戰看統戰,由部門統戰意識轉向大統戰觀念,注重資源共享,整合社會力量,把社會力量資源轉變為統一戰線的工作資本。要樹立管理理念,要以現代行政管理理念抓好統戰工作,進一步加強對工作的設計和謀劃,通過科學管理,使日常工作由無序的忙碌到有序的飽滿,盡可能使每個崗位,每項工作都更有計劃,更加規范,更加成效。
3、抓機制,創新方法。機制和制度即有長期性和穩定性。做好新時期統戰工作,離不開一套行之有效的機制,以確保各項工作有抓手,有依據,不斷體現科學性和規范性。重點是建立三項機制。一是聯席會機制。要建立健全黨委統一領導下的定期聯絡制度,通報情況,布置工作。完善調查研究,走訪慰問、統戰工作信息溝通、意見反饋、激動表彰等各項規章制度,確保事事有人抓,工作有人管,不斷檔,不落空。二是組織機制。要完善黨外幹部培養選拔任用機制和監督管理機制。制訂組織和統戰部門關於培養選拔黨外幹部的有關聯合工作程序,為推進黨外幹部工作規范化提供組織保證。三是考核機制。結合統戰工作任務,制訂更加細致的考核量化標准,細化分解到部門和每個責任人,明確標准、定製考核,切實營造出人人有壓力,有動力的工作狀態,真正把統戰工作落到實處。
4、抓宣傳,營造氛圍。以統戰宣傳開路,幫助廣大幹部群眾了解統戰意識,營造良好的統戰工作氛圍。要創新宣傳載體,除利用廣播、電視、報紙雜志外,還要利用網路等現代宣傳平台,加大宣傳力度,全面介紹統戰知識,及時反映統戰狀態,積極交流統戰經驗,展示統戰風采,要培養宣傳隊伍,抓好撰稿、報送、播發等工作,推動宣傳工作上質量。要開展宣傳活動。可以通過集中編發統戰知識宣傳資料,開展統戰知識專題輔導,舉辦統戰成果徵文比賽,開展各個層面的統戰知識競賽等方式進行宣傳,不斷增強宣傳的影響力和感染力。
5、抓隊伍、樹立形象。統戰隊伍的素質和形象,直接關繫到地方部門統戰工作水平的高低。因此,必須堅持把統戰隊伍建設抓在手上,苦練內功,外樹形象,切實打造一支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社會形象好的統戰幹部隊伍。要通過培訓教育,認真學習科學發展觀,引導統戰幹部真正認識黨的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性,從思想上,感情上重視本職工作,從而激發愛崗敬業,在崗盡責的動力。要切實轉變工作作風,發動廣大統戰幹部到基層,到生產一線去,與社會各界廣交朋友,重點加強同非公有制經濟代表人士黨外知識分子的溝通與聯系,努力促進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和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

6. 關於如何服務縣域經濟發展的一些思考

我國的縣制萌芽於西周,產生於春秋,發展於戰國,定製於秦朝,興盛於當代。經過兩千多年的發展,縣級在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已經形成相對獨立的地域實體。而縣域經濟是以行政區劃為地理空間,以市場為導向,優化配置資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備的區域經濟。縣域經濟是國民經濟承上啟下的紐帶,是區域鏈、創業鏈、再生鏈、產業鏈的紐帶。發展縣域經濟已經成為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全面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具有重要影響,關繫到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一、目前縣域經濟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反思過去的發展理念和實踐,目前縣域經濟發展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縣域經濟沒有得到足夠重視。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要統籌城鄉發展,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但實際上,很多地方存在重城輕鄉的問題,財政資金絕大多數投向城區建設。城市發展突飛猛進,但農村地區發展相對緩慢,與發達地區還有很大差距。 2、縣域經濟工業化程度較低。一般而言,多數地方縣域現代工業基礎相對薄弱,發展水平較低,目前粗放經營,產品低端現象較為普遍。3、農業產業化進度緩慢。目前技術、人才、資金都向大城市集中,縣域農業產業化經營質量不高,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難以做大、做強。農村專業技術協會還不規范,在提高科技興農中的作用還極其有限。農村市場建設落後,難以支撐規模化的農產品生產與加工。 4、支農資金投入比例偏小。支農資金與城市建設投入相比,比例偏小,還很不適應農村發展的需要,城鄉統籌發展的步子應再大一些。這個題不破,就不可能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的新格局。 二、加快發展縣域經濟的幾點思考 發展縣域經濟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新時期加快縣域經濟發展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確立符合縣情的科學發展思路和措施,推進縣域經濟發展。 1、要把經濟結構調整作為縣域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農業調整,要以國內外市場需求為導向,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抓龍頭帶農、科技興農、基地扶農、市場活農,促進傳統農業的優化升級,提高農業的整體效益。工業調整,要加快機制轉換和體制創新,要以技術改造、產品創新為突破口,立足本地主導產業,抓大扶強。第三產業要以市場建設為重點,加快發展交通運輸、郵電通訊、金融保險業,以及信息咨詢、中介服務等新興產業。2、要把培育特色經濟作為縣域經濟發展的主攻方向。從區域競爭的態勢看,特色就是財力,特色就是潛力,特色就是競爭力,特色就是生命力。經濟發達縣市的實踐也證明,發展特色經濟是成功之道。特色經濟多是「塊狀」、「集群」型經濟,實行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一縣一業」、「一鄉一產」、「一村一品」,帶有鮮明的比較優勢和區域特色。因此,發展縣域特色經濟一定要走出全面抓、抓全面的常規思維,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結合本地資源狀況、交通區位、產業結構、科技水平等綜合因素,大力培植「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的市場「亮點」,開辟適合自己發展的新路子。 3、要把加快城鎮建設作為縣域經濟發展的有效載體。從城鄉發展的格局看,經濟騰飛的「龍頭」在城市、在集鎮。要想加快發展縣域經濟,就必須更好地提升人氣,提增財氣,提高品位,做強城鎮經濟。堅持「高起點規劃、高質量建設、高標准管理、高效益經營」的原則,積極推進以縣城為核心的城鎮建設,堅持軟體硬抓,硬體精抓,優化城市環境,不斷提升城鎮形象,引導生產要素盡快向城區集聚,為二、三產業的快速發展拓展空間,創造條件。 4、要把抓好項目建設作為縣域經濟發展的強力支撐。從經濟發展的動力看,只有堅持不懈地抓投入、上項目、引資金,才能增強經濟發展後勁。要想靠有限的資金投入換取較高的經濟效益,就必須立足自身實際,以市場為先導,選准投入方向,避免低層次盲目重復建設。通過抓好項目建設,實現縣域經濟的跨越發展。5、要把優化經濟環境作為縣域經濟發展的第一競爭點。環境出生產力,環境出競爭力。只有著力按照市場經濟的要求,創新服務思路,拓寬服務領域,創造寬松公平的政策環境和高效快捷的服務環境,才能形成「磁場效應」,贏得發展主動權,實現經濟跨越式發展。優化環境要通過積極創建「服務型」政府,最大限度地實現行政提速、審批暢通和辦事高效;在服務領域上,要從適應企業和民眾的實際需求出發,由單一搞審批辦手續向搞好產業指導、信息咨詢和市場體系的健全完善等方面拓展;要不斷健全政府部門行政效能評估監督制度,從源頭治理,從機制入手,堅決清除一切不利於環境發展的障礙。三、結合縣情,切實推進我縣經濟社會爬坡上坎服務縣域經濟發展,我認為應該主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1、堅定信念,保證科學發展的思想不動搖。發展縣域經濟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新的切入點,在全面推進小康建設中擔當重要任務。堅持科學發展,就是要堅持發展縣域經濟。去年,我縣生產總值達到119.1億元,增長12.3%,完成財政一般預算收入3.28億元,縣域經濟保持了持續健康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今年和今後一個時期,確定的戰略目標是利用五年左右時間,躋身全省縣域經濟「十強縣」。堅定信念,就是時刻要以這個戰略目標為重心,大力推進項目建設,培育高效特色產業,不斷加快城鎮化進程,實現澧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2、強化學習,保證學以致用的態度不鬆懈。加強學習,一要認真學習政治理論,把握理論體系,增強黨性意識,提高黨性修養。其次要認真學習領會省、市、縣關於加快發展的各項重大方針政策,不僅要能幹好工作,還要能對省市縣的發展戰略說出一二三來,並且深刻地領會到位。第三要注意完善知識結構,要根據履行崗位職責的要求,廣泛學習相關領域的知識。同時,還要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善於把掌握的理論知識與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聯系起來,研究問題產生的原因、發展的規律,從中受到啟發,獲得靈感,提出新見解,並運用到工作中去。要把學習的成果體現在完成工作的業績上,體現在服務縣域經濟發展上。3、埋頭苦幹,保證艱苦奮斗的作風不含糊。新中國建立前夕,毛澤東同志就告告誡全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服務縣域經濟發展,應該做好打硬仗、打持久戰的准備。只有通過紮根基層,埋頭苦幹,腳踏實地,深入群眾,聯系群眾,把握縣情,才能更好地為縣域經濟發展獻力獻策。 4、務實創新,保證經濟轉型的方向不轉向。堅持「工業強縣、創業富民」戰略,推動我縣經濟形態由農業經濟向工業經濟轉型、社會形態由農村社會向城市社會轉型,加快新型工業化、新型城市化和農業現代化進程。2009年,我縣一、二、三產業的比重為31.4:33:35.6,一、二、三產業是三分天下,各占其一,這種經濟結構的弊端是單一產業拉動整個經濟發展困難較大。因此,需要突破產業結構發展,始終堅持以項目建設為抓手,著力推動工業做大做強,突出支柱產業,加速轉型升級。

7. 關於組織工作如何服務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思考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組織工作必須始終圍繞經濟建設大局,找准切入點和著力點,切實增強各級黨組織、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能力,為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一、創新觀念,明晰組織工作服務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落腳點 堅持把改革創新作為推動組織工作發展的動力源泉。長期以來,各級組織部門和廣大組工幹部在實踐中養成了重規矩、守紀律、講程序的嚴謹作風,這是組織部門的優良傳統,在新形勢下應當繼續堅持和發揚。同時也要看到,一些同志的思想觀念與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還不相適應,一定程度上存在著「只求保險、怕擔風險,只防出錯、不求出新」的問題。在當前經濟發展中研究組織工作的落腳點,就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緊緊圍繞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這一主題,創新組織工作理念,使組織工作在服務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中充分發揮組織保證作用。
1.樹立「大組工」理念。組織工作要不斷適應發展變化的形勢需要,就必須拓寬視野,跳出自我封閉的圈子。要把組織工作納入時代發展的大潮中去審視,從更高的角度、更廣闊的背景來審視組織工作,把組織工作放到國家興旺的大事業中來對待,把組織工作放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大目標中來考慮,自覺地解決好為誰掌權、為誰選官、為誰用人的問題,為發展聚力量,為發展建隊伍,使黨和人民的事業始終充滿生機和活力。
2.樹立「大服務」理念。組織部門必須站在全局的高度和時代的前沿,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更高層次上了解大局、研究大局、服務大局。要創新觀念,不斷探索新形勢下組織工作與中心工作相互促進的方式方法,努力延伸組織工作的新觸角,積極探尋組織工作與中心工作相結合的最佳點,強化組織工作為黨的中心工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為廣大黨員幹部群眾服務的意識。積極搭建服務平台,拓展服務渠道,延伸服務觸角,提高服務水平,把為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服務的實際成效作為衡量組織工作成效的根本標准。
3.樹立「大開放」理念。新時期組織工作任務重、頭緒多、戰線長、涉及面廣,要跳出「就組織工作抓組織工作」傳統思維模式,主動適應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的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以開放的視角、開放的思維、開放的精神來審視、謀劃組織工作,把組織工作與經濟建設融為一體,通過選好乾部、配好班子、帶好隊伍、聚好人才,努力為發展提供人才支持。
二、圍繞中心,找准組織工作服務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切入點 組織工作服務大局,就是要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和產業結構調整的要求,強化大局意識、主動意識、服務意識、融入意識、成本效率意識,找准切入點,使組織工作更好地緊貼中心、融入中心、保障中心,切實把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人才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引導到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上來,努力把組織工作的職能作用發揮到最大化。
1.著眼於解決經濟運行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扎實開展創先爭優活動。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查找在防範國際金融風險、抵禦外部沖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分析面臨的新課題新挑戰,提出具體應對舉措。要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在經濟發展的關鍵時刻充分發揮好骨幹作用,進一步轉變作風、真抓實干,深入基層、深入企業,開展調查研究,積極幫助企業解決具體困難,共渡難關。通過創先爭優活動,組織引導各級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在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中創先進、爭優秀、當示範、樹標桿,在產業結構升級、項目建設、招商引資、科技創新、推進通化特色城鎮化進程、新農村建設等重大任務中爭創一流業績。
2.著眼於提高領導幹部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能力,不斷創新幹部教育培訓工作。以建設學習型領導班子活動為載體,以提高抓招商、上項目能力為重點,全面推進幹部教育和培訓工作。不斷改革幹部培訓的方式方法,加強培訓的針對性和靈活性,增強培訓的實效性,實現幹部教育由應急式向主動式的轉變。一是創新幹部培訓的方式。採取掛職鍛煉、服務企業等方式,把幹部逐步推向經濟建設的主戰場。二是要加大對領導幹部網上學習監管力度。切實發揮好網上學習平台作用,努力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三是要改進培訓模式。開展專題研究、短期培訓、小班教學,綜合運用研究式、案例式、體驗式、模擬式等教學方法,注重培訓實效。四是要建立健全運行機制。完善好經費投入機制、組織調訓與自主選學相結合的幹部參訓機制、學習培訓考核評價、激勵約束、質量評估機制,切實提高培訓質量。
3.著眼於為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選好人、用好人,切實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和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滿意度。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關鍵在人,重點在各級領導幹部。一要堅持正確用人導向。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原則,選拔重用貫徹上級決策堅定不移、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績突出的幹部;把選拔幹部的重點向經濟社會發展主戰場和基層工作一線傾斜,切實把轉型發展有思路、有辦法、有成效,實績突出、群眾公認的優秀幹部選拔到重要崗位上來,發揮好選人用人「風向標」作用。二要健全科學考評機制。業績考核既要看發展速度和規模,更要看經濟結構是否優化、自主創新水平是否提高、人民生活是否改善、社會是否和諧穩定、生態環境是否得到保護、可持續發展能力是否增強等;科學運用民意調查、崗位目標考核、重大項目跟蹤考核、實績分析等方法,把幹部業績考真、考實、考准;強化考核評價結果的運用,把幹部考核結果與幹部升降獎懲掛鉤,使幹部考核真正成為推動科學發展的「指揮棒」。三要擴大幹部工作民主。改進和完善民主測評、民主推薦辦法,探索建立幹部工作信息公開、幹部實績公示、民主推薦結果反饋等制度;建立健全投票結果綜合分析、幹部任用比選機制;著力搭建幹部公開、平等、有序競爭的平台,擴大競爭性選拔范圍和比例;完善對拉票等行為的認定和處理辦法,嚴厲查處擴大幹部工作民主中的違紀違法行為。四要加強幹部監督管理。嚴格執行《選人用人行為規范(試行)》等相關制度;研究制定《縣(市、區)委書記履行選拔任用工作職責離任檢查辦法》、《領導幹部任前個人有關事項報告制度》等一批配套制度;加大對「一把手」的監督力度,突出對重大決策、重要幹部任免、重大項目安排和大額度資金使用方面的監督;深入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風,認真落實「一報告兩評議」制度,開展對縣(市、區)組織工作滿意度測評活動;進一步加強和改進舉報受理工作,狠抓違規違紀行為查處。
4.著眼於為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提供人才支撐,努力培養造就以循環經濟高層次領軍人才、創新團隊和高技能人才為重點的人才隊伍。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必須造就一大批能夠進行創新性勞動,在轉型發展的實踐中做出創造性貢獻的人才隊伍。組織部門作為黨管人才的職能部門,要把「管宏觀、管政策、管協調、管服務」的要求具體化。一要圍繞「促轉變」培養、引進人才。注重人才培養,盤活現有人才。通過培訓進修、掛職鍛煉等途徑,全面提高黨政人才在「促轉變」中駕馭大局的能力;通過有重點地選派專業技術人才、企業經營管理等方面人才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進修深造,不斷提高專業技術、經營管理水平;開展形式多樣的涉農培訓、技能培訓,為新農村建設培養更多的農村實用人才,發揮人才帶動效應,促進農村發展。同時,要注重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的高層次人才的引進。二要圍繞「促轉變」搭建人才創業平台。採取政策引導、機制激勵、政府獎勵、市場競爭等方式,讓各類人才在經濟社會發展的不同行業、不同領域、不同崗位發揮作用;本著事業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的理念,健全人才工作機制,加大對各類人才的管理與服務力度,讓人才引得進、留得住、紮下根,發揮好作用。
5.著眼於發揮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服務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作用,切實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和黨員隊伍建設。一要圍繞「促轉變」深入推進「三項工程」。要切實把實施「三項工程」作為當前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總抓手;把強化村幹部保障激勵措施作為調動村幹部工作積極性的驅動器;把建設村級組織活動場所作為夯實農村黨建基礎的硬任務;把發展新型村級集體經濟作為建制村升級晉位的突破口;把堅持改革創新作為全面提升農村黨建科學化水平的源動力。二要圍繞「促轉變」全面加強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完善和規范「大黨工委」體制,提高「三有一化」水平,扎實推進街道社區黨建工作。以開展「黨工共建」活動為重點,加大有一定規模企業和小型零散企業、商貿流通領域和飲食服務行業黨組織的組建力度。以基層商會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為重點,推進新社會組織黨建工作。三要圍繞「促轉變」加強黨員教育管理服務工作。做好在工人、農民、少數民族等群體和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中發展黨員工作。深化「雙培四帶」活動,推行黨員承諾制、黨員設崗定責等做法,探索黨員在居住地發揮作用的有效途徑。建立健全黨內激勵、關懷和幫扶機制,鼓勵黨員艱苦創業、建功立業,關愛老黨員和生活困難黨員。建立城鄉一體動態管理機制,加強流動黨員管理。四要圍繞「促轉變」推進黨內基層民主建設。加大黨務公開力度,探索完善黨內基層民主議事決策機制,推廣「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和黨內事務聽證會、民主懇談會、黨員議事會等做法。積極穩妥地進行基層黨組織領導班子成員公推直選試點,逐步擴大基層黨組織領導班子成員直接選舉范圍。
1.抓學習實踐,增強本領。大力開展「創建學習型機關,爭作學習型幹部」活動,按照「四個一」(圍繞一個中心、樹立一個目標、打造一流隊伍、爭創一流業績)的目標要求,通過開展「雙學雙比」活動,努力使組工幹部成為組織工作的「政策通」、文件法規的「活字典」。建立健全述學、考學、評學制度,激發學習的自覺性和持久力,切實提高組工幹部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水平。不斷加強對組工幹部的實踐鍛煉,提倡組工幹部到改革和建設的第一線去,到基層去,到艱苦和困難多的地方去,切實提高他們駕馭全局的能力和應對復雜局面的能力。選派優秀年輕幹部到市直機關單位、街道社區、鄉鎮、企業掛職,讓組工幹部在基層、在經濟建設一線、在艱苦環境中、在復雜形勢下經風雨、見世面,在實踐中掌握新知識,積累新經驗,增長新本領。
2.抓作風轉變,樹好形象。以開展向杜洪英同志學習活動為契機,鞏固提高「講、重、作」活動成果,教育引導組工幹部以杜洪英同志為榜樣,老實做事,正派做人,樹立正確的「進步觀」。提倡在聯系基層、服務基層、學習基層過程中,加強黨性修養、轉變工作作風、提升工作水平。
3.抓制度建設,從嚴治部。健全完善人事管理、行為監督和工作運行等制度。加大競爭性選拔組工幹部力度,堅持選用標准和條件,嚴把組工幹部「入口關」。積極開展以「十嚴禁」為主要內容的思想作風整頓活動,及時發現和糾正組織部門自身建設存在的問題,推進組織部門自身建設的經常化、自覺化、規范化和制度化。
4.抓組工文化,促進和諧。堅持以公道正派為核心,努力塑造「嚴謹嚴格、公正公開、開放開拓、務實落實、創優創新」的組工文化。不斷推進思想解放,始終保持思維的活躍性、思想的敏銳性、思路的開闊性,以思想解放帶動創造力的釋放,以觀念更新促進工作的創新,將思想解放的活力轉化為推進通化發展新跨越的強大動力,進而把組織部門建設成為創建學習型機關的「模範部門」,把組工幹部塑造成為貫徹執行市委、市政府重大決策部署的「過硬隊伍」。

閱讀全文

與如何服務經濟文化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